壮族传统民俗实用【优质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壮族传统民俗实用【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壮族传统民俗【第一篇】
拜岁,是古老的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奉祀斋菜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为上古纪元星名,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开门爆竹”一说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壮族传统民俗【第二篇】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
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壮族传统民俗【第三篇】
“除夕”壮家称为“年三十晚”,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这是南宁市壮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月初就开始做好各种过年准备,年三十这天,各家都忙着打扫庭院房屋,换洗衣服,杀鸡、打鱼、炸油豆腐、包粽子、蒸年糕。晚餐前,各家都以猪肉、鸡、酒、米饭等作为祭品,祭拜祖先诸神灵;然后烧纸钱、燃放鞭炮。祭毕,便开始吃团圆饭。菜肴丰盛,大家开怀畅饮,以酬一年的艰辛和合家之乐,而且这一餐的菜肴要有所剩余,以示“年年有余”。
爱猴节。
农历五月初五届时,家家户户派人带着南瓜、李果、芭蕉和煮熟的玉米棒等果品食物,或到深山野岭中,或到弄场上摆放,然后匿藏到石旮旯里,一直等到成群结队的猴子会聚,看着它们一只只吃足嚼饱,又活蹦乱跳地将大南瓜搬进山洞里之后,人们才悄悄地离开。传说这一习俗与农智高起兵反宋有关。一次,农智高的部队被困山上,靠挖草根剥树皮以充饥。五月初五的一天早晨,忽有数以万计的猴子抱着一只只大南瓜自悬峭壁而降,义军因此得救。故人们立节报偿。
蓄水节。
七月初七举行家家户户都有将蓄水的缸罐洗净,然后到泉边、溪边或江河边挑回清水将其灌满。人们称这天挑回的水为“仙水”为老人熬制长寿酒,给小孩煮长寿粥,浸腌各和酸菜、水果,还可用于染布、酿酒、制醋、治病。
8月15日,俗称中秋节、仲秋节、团圆节。壮族群众在这一天吃月饼,蒸粉做糕,当鸡杀鸭欢度节日。以各种方式赏月、祭月、拜月。
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送灶节。
十二月二十三日为送灶节。传说,天帝派灶王到人间掌管各家烟火和监察人们的品行。每年是日,灶王都要返回天庭述职,禀报人间情况。人们为了讨好灶王,使它“上天言好事,下天降吉祥”,便用牲醴祭奉之,祈求家人平安,生活美满。届时,各家必杀一只大公鸡以祭,让灶王上天时作座骑用,送灶王上天。除夕还得祭迎灶王返回。所以,壮家都趁灶王离去期间,各家便修建新灶,打扫卫生。送灶节过后,各家即开始为过好春节作准备。
重阳节。
过去,市郊壮族有过重阳节的习惯。九月初九,各家设案具牲以祭祀祖先诸神,然后全家聚餐,孝敬老人。是日,有的地方还有祭扫祖坟之俗,如双定五联村一带的壮族,各家在清晨时就带着祭品外出祭坟。
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簸箕、畚箕、扁担、锄头、犁头、耙、锄柄、箩筐、竹垫、谷箩、谷桶及家具等。人们纷纷选购以备春耕。
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壮族的传统节日,壮族的风俗习惯。
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壮族的传统节日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
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装。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
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
春社节。
又称“保阳节”,含有“春祈”之意。二月初二这天,各村或宗族合资杀猪宰羊,到社坛或土地庙祭祀社王或土地公,祈求神灵保佑全村平安、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古有“春社,城乡醵钱祀土神,老幼聚饮散福”之俗。其祭社活动各家一人参加,一般都是男性(即各家家长;如果其父去世,则由长子参加)。祭毕即在社坛前聚餐,或按户平分祭品回家祭祖先。
尝新节:
农历七、八月间新谷成熟的时候举行一般是单家独户过,也有请邻近亲友来一起过的。尝新这天,家家户户都煮大甄新米饭和丰盛菜肴。妇女们清早就到田里割来绿稻叶供在神龛上,把准备好的饭菜水果供上,烧香、点亮油灯。一切准备好后,把狗叫到神龛前,舀一大勺新米饭,每样菜都给一点,为了感谢它的功劳,这一天让它先吃饱,以示犒赏。
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的传统节日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许多地方举行歌圩活动,歌节期间,男女老少到村边的山坡、草坪、晒场、树下,互用山歌对答,歌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壮族的传统节日山歌内容广泛,有情歌、赞美歌、农事歌、古歌等,歌手们根据对方盘歌内容,随编随唱,表现壮家人的聪明和才智。参加者多为未婚的男女青年。大家以歌代言,以歌会友,以歌择偶,以歌倾诉衷情。许多青年或歌技出众者,在歌圩上找到了意中人,最后通过抛绣球互表爱意。有的地方,此日祭祀先人,各家各户做五色糯饭,备上祭品去拜山(即扫墓),纪念祖先。
也叫“将也益”,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相传古时曾杀人祭社,后来以猪代之,社王棚一般设于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魔公主持,妇女和家有孕妇的男子均不能参加,在社棚前宰猪敬供,集体叩拜,庄严肃穆,不许喧哗说笑,忌穿白色、花衣,否则当年收成不好,禽兽为患。祭毕,将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从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严禁内外人出入。过年十天之内为节日活动期间,村村寨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欢娱。亲友互访道贺,青年玩山串寨对歌作乐。有的还给周围兄弟民族送年礼,近邻的苗、侗、瑶、汉等族,前来作客,有的还鸣炮、击鼓、吹笙,表示庆贺,到处喜气洋洋,充满着民族团结气氛。
不过壮年的壮族村寨,则以春节为大年,其活动与当地汉族相同。
赶降节即赶降霜降节活动之意。流行于大新县下雷乡一带的传统节日活动。每年霜日前夕,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盛装艳服,带着糍粑等食品、土产货物及香烛供品,赶到下雷乡来聚会。此日举行祭祀“莫怀将军庙”仪式,趁此进行社交会友或易货买卖,夜里青年男女对歌作乐,交友谈爱,故又称为“霜降歌圩”。前后热闹三天才“散降”。
祭青苗节。
每年农历七月间择日举行届时,以猪肉、米饭作为供品祭村外田边,表示让禾苗神享用。接着开始路禁,以免惊扰苗神。同时全村老少集聚在一起,一边饮酒,一边高唱农事歌,预祝丰收。
新谷节。
农历十月收割完后的第一天用新收获的糯米舂糍粑,同时杀鸡宰鸭祭奉神祖,以示庆丰。
中元节。
中元节是专门祭祀祖先亡灵的一个节日,又称为“鬼节”。七月十三日、十四日两天,各家各户都杀鸭备肉,用纸剪成船、鞋、衣服、人、马、钱等冥用品,祭祀亡灵,以求庇护。出嫁妇女携带祭品回娘家行祭。中元节之礼俗,迄今依旧,人们已多不信鬼神,仅以祭祀礼仪,表示对死者的缅怀。
冬至节。
冬至是壮乡普遍过的一个节日。是日,各家具牲醴,祭奉祖先,举家欢饮,名“吃冬”或“过小年节”。有的则合祭宗祠。
壮族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壮族始祖六甲是从花朵中生出来的。后来主管赐花送子之事。所有的人都是从六甲花园中的花转到世上来,壮族的传统节日故其被奉为花婆神。
农历二月二十九为花婆神的诞辰日。壮族妇女举行祭祀仪式,村寨里同一辈的妇女结异姓姐妹,凑钱备办鸡鸭从和香烛钱纸,供祭花婆神,然后成群结队到野外采花来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没有生育的妇女,是日要到野外采花来戴,以求花婆神赐花送子。
若日后怀孕,为使小孩出生后有灵魂,须请师公到野外念经求花,还要在路边小沟做架桥仪式,把花从桥上接过来。小孩出生后,要在产妇床安上花婆神位,定期祭拜。此俗现已淡化。
铜鼓节。
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其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比赛往往通宵达旦。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清明节。
从三月清明开始一直延续到谷雨期间,各家各户祭扫祖坟,带着五色糯米饭、熟肉、鸡、酒、纸钱、香烛、鞭炮、纸、锄和铲,去祭扫自家的祖坟。一日祭扫未完,翌日继之。晚归后再盛祭家中祖先神坛。
庙会三月初三,那龙、双定乡镇一带的壮族有举行庙会的传统习俗,参加者均为已婚妇女,一般以村或族自发组织进行。这天早晨,妇女们携带煮熟的.猪头、鸡、五色糯饭和以纸剪成的人和马,聚集到祠庙里,祭拜神灵,祈求保佑。有的还请道公或巫师来跳唱、占卜,并进行对歌活动。晚上回来再聚餐。拜庙活动一般为期一天,也有的进行二至三天。
花炮节。
每年二月初二,邕宁县中和乡一带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各个村坡派出强壮的小伙子组成队伍,聚集在花炮场地进行抢花炮比赛,获胜的村队,即意味为本村争得了吉祥、幸福和丰收的好年景。
五月初五过端午节。这天,各家各户包凉粽,设具牲醴以祭祖。人们还到荒野折回艾草插于门户,饮菖蒲雄黄酒,妇女制作五色香囊,佩以避邪;或采百药煎水沐浴,以防疾病。临近江河的地方,还举行龙舟竞赛,至今犹然。
尝新节。
六月初六是土地公的诞辰,故以牲肉祭祀土地神,以求村寨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壮族的传统节日是日,如果晴空日丽,是好年景的征兆;人们还把衣物拿到太阳下曝晒,以防虫蛀和霉变。农家还定六月初六为尝新之节,即尝新米,届时具牲醴,备香烛,以祭田祖,以祈有年,称田祖为田头亚公。田中遍插纸旗,以驱害虫。
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各家妇女都忙着磨米打饼(旧时以糯米粉煮熟,加拌黄糖,然后置于木模中压实成饼;现已普遍到市场购买月饼。)互相馈送;并购买猪肉、杀鸡,具备果品,入夜供奉月神,合家欢聚。孩童则烧一把香,插在柚子皮上,中置月饼,悬于竿头,三五成群,追逐村巷,尽情嬉闹,以祭娱月神。
庆丰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十月是稻谷收割进仓的季节,为庆祝丰收,酬谢神祗,十月初十(时间各地不一,有的为初七、初十、十一或十二),各家各户都杀鸡、打鱼、做糯米饭,祭祀祖先诸神。
结拜节。
五月十三日按旧时习惯,男子年满十二岁便有结拜弟兄的权利。届时,有结交的好友两人,便请老人主持结拜仪式,双方互报年龄,喝生鸡血,禀报祖先,对天发誓。仪式之后便成好兄弟。
药王节。
农历五月端午节日内容各地不尽相同。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带壮族群众上山采回乌柏、田基黄、葫芦茶、元宝草等草药煎汤来洗澡。据说可以使皮肤光洁,不生疥疮。靖西县一带壮族有专门的药市。各家各户还包“羊角粽”,在屋里煮熬醋液,烧柚子皮,在门上插艾草等,以表示驱邪。
众神诞节。
农历八月初壮族是个信奉多神的民族,他们将八月初二视为众神的共同节日。壮族的传统节日因此,每年是日便具备祭品以祭拜。
祭祖魂节。
农历七月十四相传古时中元节,是在七月十五过的,云南文山地区至今仍有保留。后来发生一场灾乱,一些人提前过节,然后逃乱;另一些人逃乱回来才补过节。
因此变成了现在七月十四和七月十六过节的习俗。这个节日的内容是祭祖和祀鬼两种。相传七月十四是壮族的始祖布洛陀逝世的日子,故人们世世代代在这一天祭奠远祖。又传说那些非正常死亡者的鬼魂无家可归,成为野鬼孤魂,他们四处游荡作祟。
为免遭其害,人们在这天祭祖的同时,兼祀孤魂野鬼。其做法是杀鸡杀鸭,蒸糕做馍,用彩色纸裁成四季衣裤鞋袜。家祭之后,入夜又到河边野祭,燃香点烛,焚烧纸衣,并让其灰烬随水漂流。另外,这一天凡已出嫁之妇必回娘家省亲,但过节后须回去,当夜不能在娘家住宿。
百灵节。
九月初九相传是为纪念杀死恶龙、为民除害的青年勇士百灵而举行。是日,青年男女欢聚在百灵泉边,祭祀百灵,行歌互达,尽兴娱乐。
壮语有“九九归一,百岁成仙”的说法,此节主要是给老人祝寿,是老人寿辰活动的延续和补充。没有老人的农家也都过节,但有老人的农户则特别讲究。儿子要给老人剃头、穿新衣服;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回来,并带给一只鸡,几斤米,俗称“补粮”,给老人添粮增寿。席间,子女儿孙先给老人喂饭,然后才进餐,以示孝敬。
牛魂节。
每年农历四月八,也有一些地方在六月八或八月八举行。
相传四月初八为牛王诞辰。它原先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为人间种草绿化,玉帝规定它每走三步撒一把草种,可它却一步撒三把草种,这么一来,地上的草比禾苗还多。玉帝便把它罚到人间去吃草。牛到了人间,以草为食,为人耕种,一年辛苦到头。人们感激它的功劳,便在其诞辰祭祀牛魂。是日,农家给牛休工一天,各家各户把牛梳洗一番,把牛栏修整一新。寨老们对全寨的牛评头品足,激励各户爱护耕牛。家家蒸制五色糯饭,用枇杷叶包五色糯饭喂牛,有的在屋外摆上酒肉瓜果供品,家长牵一头老牛绕着饭桌打转,然后全家人才吃过节饭。
五月初五节日前几天,外婆家要送一只两斤来重的小公鸡和一篮糯米给外孙。节日那天,父母亲一早便为孩子当好“鸡得”,蒸好五色糯饭,晌午时分,孩子们邀集几个年年纪相仿的小伙伴回家,爬上小楼阁聚会或到野外聚餐。饭后,孩子们拿出自己带来的水果一起吃,直玩到太阳落山才各自回家。
壮族传统民俗【第四篇】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壮族传统民俗【第五篇】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延伸阅读。
首届“壮族三月三”电商节启动。
4月7日,首届广西“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拉开序幕,广西人迎来了自己的电商盛会。
本届电商节主要围绕“壮乡产品网上行”的主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广西特色物产网上大促销。淘宝网、mmgo、美丽湾、乐村淘等电商平台联手搭起一个电商“超级平台”,通过特价、秒杀、限时抢购、发放红包等形式吸引消费者,预计全区将有近千个名特优产品、上千家网店参与。
电商节开幕当天,“‘互联网+’引领广西未来”“跨境电商新思路”等高峰论坛同时举办,论坛邀请了国际知名产业机构和重要商协会负责人、著名经济学家、国内外互联网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广西落实“互联网+”国家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路径与方略,探寻广西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发展跨境电商贸易、推动多边经贸合作、实现“三大战略定位”的新思路。
据了解,广西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4420亿元,同比增长110%,“电子商务倍增计划”提前实现。随着“互联网+”产品二维码(广西)中心、南宁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聚贸广西馆等重点项目的启动运营,预计电商节还将促成更多合作。
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广西将每年定期举办“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力争将其打造为壮乡版的“双十一”、广西产品走向世界的舞台、国内外电商精英汇集的高规格载体、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壮族传统民俗【第六篇】
照传统说法,除夕辞旧,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斋,初二解除斋解等禁忌,是崭新的开始,俗称“开年”。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现代人也有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晚饭)。
拜年,即是新年期间走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的一种方式,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壮族传统民俗【第七篇】
凤凰山下,清江河畔,山歌悠远,舞裙飞扬。土家族传统节日女儿会正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上演,新一代土家族儿女们在通过女儿会找寻缘分的同时,也在找寻渐行渐远的民俗文化。
有300多年历史的土家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过程中形成的以择偶为目的的节日盛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
过去,每年农历7月12日,土家族青年男女都会穿戴一新,前往乡场赶会,姑娘们借赶集售物寻觅意中人,小伙们则假装买货,看中哪位姑娘便上前搭讪。双方在“讨价还价”中增进了解,若姑娘有意相许,便降低价钱,两个人找一偏僻处对唱山歌,自定终身。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婚姻更加自由,结识朋友的途径日益多元,女儿会上以经贸方式相亲的形式早已消失,但为青年男女搭建“鹊桥”的作用依然在延续。
24岁的土家族青年王波是恩施一名公务员。他和女友向娜是去年女儿会上认识,准备今年10月结婚。“作为土家族的一员,我们还是很怀念女儿会过去的一些传统习俗。如今,女儿会依旧为许多忙碌的都市男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友平台。通过一些活动,大家不仅增进了了解,也感受到土家族的民俗文化。”
青年小伙刘锐报名参加了此次女儿会相亲活动。他坦言,虽然自己是土家族,但由于常年在外打工从未参加过女儿会。这次参加女儿会,一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同甘共苦的恋人,同时也想多了解一些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他说:“虽然现在女儿会原有的一些习俗已经淡化了,但我们仍需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土家女儿会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希望它能焕发新的光彩,吸引少数民族民族的中秋习俗。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要到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始于宋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不只是汉族的节日,目前我国的侗族、苗族、壮族、傣族、黎族、满族、朝鲜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且节俗各异。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云南阿细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壮族传统民俗【第八篇】
“岁”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挨年近晚、岁穷月尽”,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圆饭、守岁等习俗,经久不息。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祭祖大节。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除旧布新、迎接新年。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清扫庭舍、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除夕祭祖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们会摆上菜肴、倒上美酒,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祭祀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远的主题。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