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心脏病急救【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38945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心脏病急救【热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心脏病急救【第一篇】

在危险中营救自己

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出汗,胸痛有时伴左上肢痛或牙痛、咽痛、胃痛,这种疼痛或胸闷常常难以忍受,让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儿躺下休息。心绞痛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如果超过15分钟且伴有出汗,就要想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下面4个步骤,如果你都做对了,就能逃过一劫。

镇定,停止一切活动

千万别紧张,原地不动,坐着躺着都可以,试着喝点温水缓解紧张情绪,精神紧张和活动都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肌缺血。

尽快含服硝酸甘油

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马上含1片在舌头下面,一般起效时间在1-3分钟内。如果含服5分钟时仍有胸痛症状,可以再含1片。一般来说,硝酸甘油能缓解心绞痛,但是不能缓解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如果含2片硝酸甘油5分钟还不能缓解症状,就尽快叫救护车;如果身边有阿司匹林,嚼碎了,服100-300毫克,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如果身边没有硝酸甘油,有速效救心丸的话,也可以舌下含服6-10粒作为急救用药。

拨打急救电话

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面,马上联系120或999急救中心。

如果病人自己去找医生,不论是开车还是叫出租车,都很危险,因为上楼、下楼和走路,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再一个危险就是发生心肌缺血时非常容易发生室颤,如果有急救医生在身边,及时抢救,90%的猝死就可以避免。曾经有一个患者晚上在家里出现胸闷、胸骨和后背疼痛伴出汗,因为离医院近,他嫌叫救护车麻烦,也怕影响邻居休息,从4楼走下1楼,再走着去医院,猝死在路上。

胸痛时挂急诊,而不是心内科

胸痛时到就近的三甲医院挂急诊科,而不要挂普通心内科,因为医院急诊室内通常备有很多急救设备,如心电图、抽血化验仪器、心电监护仪器等,一站式服务,不需要你到处做检查,避免在做检查的路上发生猝死。

急救时间只有5分钟

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的家庭,家里人发生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的概率增加了3倍多。一说起抢救,好像就是医生的事。很多时候,心脏性猝死常常发生在家里、路上。1分钟内的急救,99%都活了下来,5分钟以内的心肺复苏可具有90%以上的成活率。每延迟一分钟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就会下降10%。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家人、邻居、目击者都是挽救生命最好的“医生”。

怎样判断心肺复苏术是否有效果?可触摸被救者的大动脉,大动脉位于喉结旁2-3cm处,只要摸到一点脉动,就是心跳开始的证据,再观察呼吸是否恢复,手足温度是否有回升。

简版心肺复苏术每个人都能学会

心肺复苏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简化:碰到呼吸暂停的患者,快速按压胸部中间就好,频率是每分钟100次。而且多项研究显示,在CPR过程中单纯实施心脏按压,不需人工呼吸,与常规CPR急救相比,效果相差无几。

先施救,再打120或999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躺在地上或床上,呼叫他没有意识,感觉不到他的呼吸及触摸不到他的脉搏,就可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在场,一定要先做胸外按压,叫别人,再给急救中心打电话。

别放过心脏病

发作信号!

心肌梗死时疼痛的位置有时不典型,并不总是在心前区,而是表现为牙痛、嗓子痛、胃痛、头痛等。临床上常碰到,把心肌梗死引起的牙痛、胃痛、嗓子痛分别当成牙病、胃病、咽喉炎来治,结果不但不缓解,反而逐渐加重。

怎么鉴别胸痛、牙痛、胃痛或者嗓子痛是心肌梗死,还是真的有牙病、胃病等其他病呢?其实有些规律可循:

突然发作:不论疼痛出现在哪个部位,如果是突发又比较剧烈,伴有胸闷或心前区不适,伴出汗,都要想到是否与心脏有关,尤其持续时间长于20分钟的疼痛。

反复发作、活动时加重:对一天之内在前胸固定部位反复发生的疼痛,或反复发作的牙痛、胃痛,伴胸闷、出汗、头晕、恶心等,每次发作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活动可加重或诱发疼痛,休息可减轻,这种情况应重视,很可能是心绞痛发作,预示着要发生心肌梗死。这种情况下不要存侥幸心理,应立即含服硝酸甘油1片,打急救中心电话,让救护车送到医院的急诊科看病。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有区别

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力衰竭和心脏猝死的风险都明显增加。而仅仅是心绞痛,没有心肌梗死,能够早期治疗,改善心肌缺血,就使以后发生心力衰竭和心脏猝死的风险明显下降。所以请记住:“有胸痛,尽早去医院。”

心脏最危险的几个时刻

心脏病的发作也是有章可循的,有若干种情况是容易发生心脏病的时刻:

凌晨锻炼 凌晨是人体抵抗力、免疫力最低的时刻,冠状动脉在这个时间段特别容易发生痉挛,心肌也比较脆弱。不要在凌晨时分出去锻炼,而是选择天气晴好、不特别寒冷的上午或傍晚时分,吃饭1小时后锻炼比较好。

寒冷冬季 为了抵抗寒冷,身体各个器官都需要产生更多热量,这就需要冠状动脉提供更多的血液,如果冠状动脉血管本已有狭窄,就会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同时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冠状动脉血管容易发生痉挛,也会诱发心肌缺血。心脏病患者冬天要注意保暖,寒冷天气要避免出去锻炼身体。

劳累时健身 运动使心脏功能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增加心脏的负荷,如果已非常劳累,本身有心脏病或存在隐形心脏病的人,就可能发生意外,比如百视通首席执行官吴征在游泳时心脏病突发。所以,过度劳累时别强求运动。

连续加班、熬夜 “过劳死”现象现在屡见不鲜,浙江卫视28岁女主播梁薇出差期间猝死、普华永道25岁女硕士猝死,推测皆因过劳所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工作起来没日没夜,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因为生活不规律而极度紊乱,容易发生脱水和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猝死。所以,即使再忙,也要学会忙里偷闲,学会休息和放松。

压力大+抽烟 工作压力大、经常不顺心、喜欢大量抽烟、喝闷酒,特别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缺血事件。一位38岁男性,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发病前一晚上因心情不好抽了2盒烟。所以,吸烟是该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最重要致病因素。心肺复苏术3步骤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人工呼吸,双手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的急救技术。其英文简称CPR。

1、让患者平躺地面,头部偏向一侧,四肢不能扭曲;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肩与腰之间。

心脏病急救【第二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现场急救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极易并发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在病情发作的当时如果没有很好的抢救,生存的几率很小,所以一旦有心脏骤停情况发生要及时进行有效的现场抢救,提高患者生存率[1]。为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对我院接诊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患者87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0例,患者的年龄在18~95岁,平均年龄(±)岁,其中60岁以下的患者18例,60及以上的患者69例。既往有高血压史者56例,心脏病史36例,糖尿病史12例。

方法 对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立即施行现场心肺复苏及电除颤,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气管插管或口咽管维持人工呼吸。对于心室静止的患者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并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在现场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确诊后患者绝对制动平卧,此时认真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神情、心率、血压及相应的心电图变化;给予患者的氧气频率是氧4~6 L/min,浓度%~%左右,吸氧能快速改善心肌氧不足,达到控制、缩小梗塞面积的作用。所以在进行现场抢救时,首先使患者得到充足的氧气,进而实施抢救。坚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记录心电图,准备好相应的急救物品和药物。现场急救后迅速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向医院转移,把患者转移到车上时医务人员应平抬患者。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患者年龄、心电图示心室颤动情况、电除颤实施时间、有无气管插管等情况。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本组87例患者中死亡70例,其中现场死亡49例,21例持续抢救于院内死亡,17抢救成功转院内治疗,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的17例患者与死亡的70例患者在年龄、电击除颤时间、有无气管插管及有无心室颤动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

3 讨论

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患者最初的心电图显示一般是心室颤动,现场抢救时必须在短时间内及时除颤,提高心脏骤停的现场抢救成效,电击除颤每延迟1min,患者复苏的成功率就会下降%~%;而在心肌骤停发生1min内进行电击除颤,能有效控制梗塞面积,患者的存活率可高达%[2~3] 。从我院本次实践结果来看,抢救成功的患者实施电除颤时间明显早于死亡组,进一步证实了在心脏骤停现场抢救中及早实施电除颤的重要性;本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的患者16例存在心室颤动,仅1例患者无心室颤动,而心电图示心室颤动的20例患者中仅4例未抢救成功,成功率%(16/20);死亡组患者中66例心室静止,在心室静止的67例患者中,经抢救后仅1例成功,抢救成功率%(1/67),抢救成功的患者在有无心室颤动方面与死亡组患者有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现场急救,应及早实施电除颤,同时需要专业技能高、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现场救治,另外,还需配备相应的救治仪器,药物辅助等。在平时工作中医院应该加强院外急救医师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现场抢救成功率。此外也应加强患者及家人基本急救技能的训练,以防有紧急情况出现,可以为患者延长救治时间,为医师后续抢救赢得必要的时间,提高现场急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吕吉。56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J].医学信息 ,2013,(11):251.

[2]王琼涛,彭清臻。87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1):31-32,38.

[3]杜海林。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心脏骤停10例抢救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8):81-82.

心脏病急救【第三篇】

心脏病急救首要按压心脏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调查发现,在患者突发心脏病并晕厥时,人工呼吸其实没有必要,仅仅采取按压心脏的方式就可达到急救的效果。研究小组调查了4068名18岁以上患者,他们都是在有人在身边的情况下,心跳突然停止并被救护车运到医院的。在发病之初,这些人受到了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治疗或者两者之一,统计数据显示,人工呼吸的救治效果并不明显,而心脏按压才是急救的关键。

肥胖孕妇体重不宜多增

孕妇们一般都吃得较多,以增加体重并维持孕期营养等方面的特殊需求。不过美国研究人员目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本身就超重或肥胖的孕妇应该少增加甚至不增加体重。按照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1990年制订并应用至今的指导标准,女性在怀孕期间体重至少应该增加千克,且不设上限。但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对于肥胖女性来说,孕期限制体重增加好处很多,比如不易患孕期高血压,剖腹产的几率较低,新生儿的体重更趋于正常。

美重启黑洞观测项目

美国宇航局日前决定重新启动“核分光望远镜阵列”(NuSTAR)项目,以进一步加强对黑洞的观测。2003年11月,美国宇航局从36个“小探测器飞行任务”方案中,筛选出5个最有科学价值的备选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其中包括预计耗资亿美元的NuSTAR项目。2006年,这一项目在即将正式启动时,由于出现财政问题而被美国宇航局暂停。NuSTAR观测黑洞的灵敏度将比目前的仪器高出500多倍。

太空飞行会使细菌毒性增强

太空飞行时,由于要适应特殊的微重力环境,宇航员的身体会发生生理变化。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小小的细菌也有类似情况。到太空中飞一遭,细菌的毒性竟会增强。科学家曾将装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病菌瓶放入了航天飞机货舱中,以研究太空飞行对细菌的影响。12天的太空飞行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与未上太空的细菌相比,经历十几天太空飞行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有167个基因的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毒性分析发现,这些细菌的毒性是正常细菌的近3倍。

用于血管治疗的机器人

韩国全南大学正在研发用于血管治疗的微型机器人,并计划于2013年研制出相关产品。这种微型机器人预计直径1毫米、长10毫米,在诊治过程中移动速度可达每分钟50毫米。据介绍,尽管这种机器人外形极小,但将具备位置识别、超声波成像等多种功能,医疗人员可从人体外对其进行有线或无线操纵,以便准确完成药物注射等任务。

日本提出“月亮女神2”探月构想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最近提出“月亮女神2”探月构想,目标是在2010年至2020年之间实现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着陆。构想中的“月亮女神2”计划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约2米高的着陆器、装有机械臂的探测车和围绕月球运行的中继卫星。着陆器在月球表面着陆后,探测车可以在月球表面移动,进行钻探和研究月球表面岩石等工作。

候鸟能“看到”地球磁场

德国一项研究发现,候鸟可以“看到”地球磁场,并把它当作长途飞行时的导航工具。研究人员发现,候鸟眼部对磁场方向敏感的神经组织通过脑部的一条路径与大脑中负责飞行方向的区域相连。科学家很早就发现,候鸟在每年的大规模迁徙中能够感知地球磁场方向,并借此导航,但具体工作机制却是一个未解之谜。科学家对候鸟园莺的神经系统活动进行了跟踪和分析,力图从神经解剖学层面破解这个谜题。

夜间肾透析效果好

加拿大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肾脏疾病患者如果是在夜间睡眠时做肾脏透析,效果会更好。研究人员选取了51名肾脏疾病患者,其中26人接受夜间肾脏透析,25人接受传统肾脏透析。研究报告显示,经过6个月的实验,接受夜间肾脏透析者左心室肥大现象大大降低,左心室重量平均减少克;接受传统肾脏透析的患者左心室重量反而平均增加克。心脏过重意味其正常功能可能受到影响。

日本在宇宙空旷区发现铁元素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报告称,他们在远离星系的宇宙空旷区发现了铁元素。在宇宙中,观测到含有铁元素的星体并不奇怪,但在没有星体的空旷区是否也存在铁元素呢?研究小组利用日本“朱雀”号X射线天文卫星观测了一片几乎是空无一物的宇宙空旷区。所观测区域距离“Abell401”星系约500万光年,而“Abell401”星系离地球约有10亿光年。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这片空旷区放射出的x射线,认为那里存在铁元素。

为手机充电的生物燃料电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学生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能用废弃的植物纤维产生电能的生物燃料电池,它可专门用来为手机充电。这种电池名为“生物伏特”,它利用一种特殊细菌在分解植物纤维时将电子释放出来,从而产生电能。在产生电能的反应过程中,多数现有生物燃料电池都是用铂作为催化剂,但这个学生科研小组为了降低电池成本,使用了一种廉价的催化剂。

新型器械治疗半月板损伤

美国研究人员参与研制的一种治疗膝盖半月板损伤的新型医疗器械,可有效修复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是膝盖处的一种填充组织,是膝盖的“减震器”,起到连接和稳定作用。但是半月板的三分之二都是无血管组织,因此半月板撕裂后不能自行修复。以往半月板撕裂后,医生有时不得不将受损的半月板完全去除,而这通常会导致患者膝功能受损,进而出现膝关节炎。

超小型“三合一”笔记本电脑

日本一家公司日前展示了一款超小型笔记本电脑,它的显示屏只有英寸,重量不到600克,却具备电脑、电视机和电子词典“三合一”的功能。这款“LOOX u”系列笔记本电脑,掂量起来像一本书一样轻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款电脑的键盘操作与普通电脑一模一样,触摸屏还支持手指和笔尖的点击操作,而且电脑支持无线上网。如果采用大容量电池,它可连续工作7个小时以上。

通过手掌静脉识别人的新装置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了鼠标型手掌静脉认证装置,它可以为用户省却记忆长串密码的麻烦。这种装置通过发射近红外线拍摄手掌静脉的脉络,来判断用户是否通过认证。由于手掌静脉所含识别信息比指纹更丰富,这种装置的认证精度可达到指纹认证装置的10倍左右,伪造认证信息非常困难。而且静脉位于手掌内部,不易受气温等因素影响,几乎适用于所有用户。

与椎间盘突出患病风险相关的基因被发现

心脏病急救【第四篇】

为数不算少的人,意外骤死于睡眠、休息、进餐或散步之时;也可发生于和亲友、同事谈笑风生之中,在电视机旁、运动场上或办公桌边均有发生。这种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突然和意外的死亡,医学上称之为心源性猝死或心脏卒中。我们说它突然,因为这种死亡可以发生在数秒钟、数分钟或几小时之内’说它意外,因为家属和病人本身也常常意想不到,毫无预防和准备,犹如晴天霹雷之突然降临。

据估计,仅在美国每年就有30~40万人死于因心脏病所发生的猝死,其中中年人也不少。

为什么病人会在短时间内死去?多数学者的解释是:一时性的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电紊乱,因而产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和心室停搏所致。其中,由于冠心病发作的约占90%,其它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也可能发生。国外有资料表明,心源性猝死中,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4~59%之间,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只在0~33%。

心脏病人怎样才能预防这种不幸的意外呢?

一、做到生活有规则、劳逸结合,要妥善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睡眼与休息时间;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过份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可导致发病,要避开看电影中或球赛中过份激动的场面,不要吃得太饱;还应禁烟戒酒(有人曾研究64例猝死的冠心病妇女,其中有12例有大量饮酒和吸烟的历史),还应坚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二、存在下述情况的人,发生猝死的可能性较大,因而患者本人及家属更应充分注意;过去曾发生心肌梗塞而心脏功能又受到严重影响者;充血性心力衰竭需用心脏病药物(如洋地黄、利尿剂或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者以及存在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的人。

三、重视先兆症状,如:异乎寻常的和服药无效的心绞痛发作,病人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短暂的意识丧失、两眼瞬间凝视或突然呼吸变慢,变浅或不规则等。家属及同事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大部分的心源性猝死是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场所,应重视就地抢救,家属或同事最好能学会一些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如胸外心脏挤压法、人工呼吸法)或至少了解家庭和单位附近有哪些人懂得心肺复苏方法。

四、药物预防,主要是针对心律失常,防止心室颤动的发生。有人研究提出,使用心得舒100毫克,每日四次,可以降低心脏病人猝死的发生率。但对原有心力衰竭的病人不要轻易使用本药,不得已时可加用强心药物。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此外,有条件的心脏病人还可安放一种除颤和起搏的装置。近年来美国试制成功一种微型自动除颤起搏器,可以防止心室颤动所造成的猝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238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