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财务费用分析范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48755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财务费用分析范例【精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财务费用分析【第一篇】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资料以及报表数据等资料为依据,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投融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价的一系列分析技术和方法。由于财务分析涉及庞大的理论体系,所以在实际财务分析工作中容易出现过于理论化,各个要素指标分散孤立,体现不出彼此的关联。企业的目标是创造价值,围绕企业利润形成的结构去分析有助于把分析要素紧密结合,发现影响利润的动因及彼此间的联系。因此围绕利润结构进行财务分析能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一切利润来源于收入,因此围绕利润结构进行分析必须贯穿“收入———成本———毛利———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净利润”这条主线,财务分析内容的次序为:(1)经营成果介绍;(2)盈利能力分析;(3)收益结构分析;(4)营运能力分析;(5)财务风险分析:(6)经营问题总结及改进建议;分析需要用到的指标有:盈利指标、费用指标、营运指标、偿债指标。以下详述如何围绕利润结构进行财务分析:

二、围绕利润结构进行财务分析的具体步骤与内容

(一)经营成果

经营成果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利润情况,财务分析首要介绍经营成果,以此为原点进行梳理,关键分析点包括销量、收入、净利润,可按部门、产品或区域进行经营情况统计,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与预算对比销量、收入、利润的预算完成度,也可与同期数据对比销量、收入、利润的变动额和变动率。通过比较我们能够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没有达标,相比去年同期或其他年度有没有进步。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财务分析经营成果的统计维度与业绩考核的维度保持一致会更有利于管理者进行评价和决策。

(二)盈利能力分析

在了解经营成果之后,我们开始对经营成果的变动成因深进行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获利的源泉是否存在问题,常用的盈利分析指标有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1.销售毛利率毛利是公司利润形成的基础,单位收入毛利越高,抵补各项支出的能力就越强,盈利能力越高,相反盈利能力越差,单位毛利占单位收入的百分比就是毛利率,毛利率的评价可以与预算相比、与不同产品、不同部门或不同年度对比,也可以与行业领先企业相对比,经过对比我们能够了解本期间本企业的根本盈利能力是否存在不足。2.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反映净利润占收入的占比,销售净利率体现了扣除所有成本费用税费后的盈利能力,由于公司净利润并非都由销售收入产生,它还受到投资收益、费用变动、营业外收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销售净利率作为企业最终盈利能力的考量需要与销售毛利率共同去分析,例如某石化企业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5%,而销售净利率却同比增加10%,造成差异的原因有可能投资收益增加或者各项费用减少或营业外收入增加。因此,下一步分析的焦点就可以聚焦在这些因素上。

(三)收益结构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过后,我们了解到盈利水平的变化,但具体变化动因在哪一环节仍未清楚,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收益结构状况,通过最直观的列表看销量、收入、成本和费用的变化,我们可以编制收益结构分析表,比对不同年度的销量、收入、成本、费用、净利,计算各项的变动率,然后针对异常点对各个要素进行逐一分析。1.收入分析对收入按产品品类进行列表,例如某石化公司2010年燃料油收入占比50%,化工品收入占比40%,成品油收入占比10%,因此企业要增加收入,重点应放在燃料油和化工品。在此基础上再将其与企业上一年度的营业收入构成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哪种产品的比重在上升(下降),原因是什么,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2.成本分析与收入分析一样,对成本按产品品类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数据进行比较,了解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及原因,做出决策。3.毛利分析在收入和成本列示后,我们可以看出,哪种产品的毛利空间有上升,而哪一种毛利空间下降。把各产品的毛利除以销量就可以得到单位毛利,与去年同期单位毛利对比,再结合各产品的本期销量,就可以做出判断影响毛利的原因。例如某石化公司本年毛利同比增加7万元,其中燃料油本年销量5万吨(去年4万吨),吨毛利15元(去年22元),化工品本年销量4万吨(去年6万吨),吨毛利80元(去年50元),假设其他产品数据不变,则可以看出燃料油本年销量增加,但吨毛利下降导致燃料油整体毛利同比下降13万元,而化工品本年销量下降,但吨毛利上升导致化工品整体毛利增加20万元,因此在此基础上应分析燃料油和化工品的销量和毛利变动的原因,并作出决策。4.期间费用分析(1)营业费用分析营业费用核算用于开展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各行业的主要营业费用有可能不一样,因此需要把各项营业费用计算占比,了解占比最大是哪几项费用。一般营业费用与销量成正比,在分析时着重与去年同期对比,把各项营业费用除以销量得出单位费用,与去年同期各项营业费用的单位费用对比,分析哪种费用同比上升或减少。如果某种费用的单位费用呈上升状态,并且该费用在整体比重不断增加,则需要警惕并要加以控制。(2)管理费用分析管理费用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于组织和管理成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招待费、差旅费、交通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等。从形态看,管理费用一般都是固定成本,在分析时应着重与预算对比,并分析管理费用与收入的比率及其变动趋势。一般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可能会随收入增长而增长,其他管理费用一般变动不会太大,如果在经营策略和经营方式上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管理费用大幅变动,这说明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必须深入分析哪些费用超预算,哪些费用同比增幅明显,分析具体原因。(3)财务费用分析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利息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损益等。财务费用分析首先要计算企业的平均融资利率,因为企业融资可以通过流动贷款、信用证、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票据贴现等方式,因此需要把不同类型的融资利率加权平均计算企业的整体融资利率,再将其与社会平均资金成本作对比,衡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低。另外,本年度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还应与各年的平均融资成本对比,分析融资成本的变动走势,如有明显偏高,应进一步分析。财务费用的高低除了与融资成本率高低有关,还跟企业的融资额大小有关,因此还需要分析企业分析期内的筹资总额,筹资总额一般与销售收入成正比,如果两者变动率差异太大,则需要进一步分析。例如某石化公司销售收入增长20%,而财务费用增长了40%,明显不对称,则要关注其筹资额大小是否超预算,筹资成本率是否高于平均水平。

(四)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主要指营运资产的效率,也就是周转速度,主要使用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等。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一段期间内收入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比率越大,应收账款周转越快,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快慢及对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其流动资产的属性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水平,同时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也影响了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企业的筹资规模,同等收入规模下,应收账款周转越快,企业所需融资规模越小。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一段期间内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比率越大,存货周转越快,反映了企业存货销售效率,存货也属于流动资产,因此同样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水平,存货周转的快慢也影响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同等收入规模下,存货周转越快,企业被存货占用的资金越小,所需融资规模就越小。加快存货周转是每个企业运营的理想目标。3.沉淀资金分析沉淀资金是指企业营运当中闲置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分析沉淀资金可以了解企业运用资金的效率,如果沉淀资金较大,说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低,未来应该通过扩大销售或减少融资规模来降低沉淀资金水平。沉淀资金分析应统计分析期每月的平均沉淀资金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动情况,并结合行业政策、季节因素、企业发展战略等进行分析。例如某石化企业本年平均沉淀资金6000万元,比去年同期5000万元增长20%,经对比发现本年3-6月沉淀资金余额均为8000万元以上,同比增幅明显,后经查明3-6月有2亿应收到期,但这段时间购货支出基本采用6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因此积压了一定银行存款,所以通过沉淀资金分析,企业应强化资金计划的管理,在收款和付款的安排上应统筹分析,尽量降低资金沉淀,减少不必要的融资。

(五)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资金链断裂引致的债务清偿风险,因此应着重分析企业的整体负债比例及短期偿债能力,常用分析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这三个指标应与去年同期数据对比,同时与行业内标杆企业数据比较。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整体的融资杠杆程度,通常高于70%就要引起警惕,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比率小于1,则说明企业存在短期偿债风险。

三、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营问题及提出改进建议

(一)经营问题总结

经过盈利能力、收益结构、营运能力、财务风险等分析后,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应作出总结,从毛利水平———费用控制———资金周转——财务风险这样一条主线下来分析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到底是盈利的基本(毛利)出问题,还是销售量萎缩,费用有没有超支,筹资成本合不合理,资产运营的效率是否造成资金周转过慢等。

(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分析完问题后,应根据存在问题作出建议,如某类产品的毛利水平下降了,并且是行业政策的原因,那么未来就要缩减此类产品的销售规模,扩大其他盈利能力更好的产品的销售。如因为应收周转过慢,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滑并有可能存在应收坏账风险,则应加强业务部门对应收款的催收力度,结合绩效与应收回款挂钩的制度,对信用较差的客户减少赊销额度。如果库存周转过慢则应降低批次采购量或着调整销售优惠力度,加快其周转,降低其资金占用。对于沉淀资金过高的应严格制订资金收支计划,对于新增贷款严格审核。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数据财务视觉的分析行为,但企业经营受许多不同要素影响,因此还需要与业务部门对财务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以制订未来发展的决策。

(三)其他应注意事项

财务分析是一门涉及经济分析、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的理论的应用学科,我们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应避免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遵循重要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努力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赖文彧 单位:广州东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财务费用分析【第二篇】

1.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制定相应的费用预算

企业应当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制定相应的期间费用预算。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进行预算编制。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可采取按项目反映全年预计水平的方法也可采用将管理费用划分为变动性和固定性两部分费用,对前者再按预算期的变动性管理费用分配率和预计销售业务量进行测算;对销售费用预算,可通过分析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和销售费用的关系,利用本量利分析方法,采用变动性销售费用预算和固定性销售费用预算;财务费用预算,是指对预算期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所进行的预计。财务费用的发生主要与企业存、贷款数额和利率变动直接有关,该项预算较难估计,它涉及到企业该年的信贷规模,并牵涉到专门决策预算。所以,首先应进行信贷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费用预算。

2.划分期间费用与产品成本的界限

严格划分期间费用与产品成本的界限,按照期间费用的规定范围进行会计核算,是保证企业当期损益真实、合法、正确的关键,也是杜绝利用期间费用人为调节当期损益现象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防控:

正确区分期间费用与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和产品成本是两个并行使用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产品成本是针对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而言的;期间费用则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它们都是企业为达到生产经营目的而发生的支出,体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并需要由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的收入来补偿。但两者在资金流转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到的补偿时间不同。期间费用发生后不论企业当期是否有收入其费用都将在当期利润中得到补偿;而产品成本只有在产品销售实现的情况下才能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若未实现销售收入,产品成本只能以存货的形式在流动资产中显示。由此可见期间费用与产品成本不能正确区分,将对企业利润核算的准确性造成巨大影响。

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我们知道:利润=收入费用。如果一笔应属于资本性的支出,被视为收益性支出即作当期费用处理,必将少报企业的资产价值。费用增加,则利润减少。如果,一笔应属于收益性的支出被视为资本性支出,就会多报企业资产价值,使当期费用减少,从而增加当期的净收益。因此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对企业与国家的利益都十分重要。

正确划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的界限。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虽同属期间费用,都可通过收入得到补偿但它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性质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会计核算中必须严格对此加以区分。

3.对管理费用中重点内容严格加以控制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折旧计提方法在确定后不能随意更改,严格控制折旧计提范围。折旧表现的是固定资产的一种磨损程度,随着折旧的加大固定资产的价值逐渐减少,这种磨损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得到了补偿,而不同的折旧方法将会使企业的折旧费用大不相同,由此影响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税收。

加强对业务招待费的控制。新税法对招待费的税前扣除采取两头限制的方式,即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额只允许税前列支60%,同时最高额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能够在税前扣除,必须有充分、有效的票据和资料来证明这部分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

加强存货的管理。按照新准则的相关规定,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进入“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核算,但存货若有盘盈仍要冲减管理费用,因此对存货的购入发出的管理仍然重要。

对销售费用的控制。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也在销售费用中核算。对于上述费用一是控制好人员编制,以免造成人浮于事,二是有计划地减少或降低公关广告、差旅、行政和宴请的数量及价格,同时加强内部促销,利用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多渠道低成本实施促销方式;让每一名销售人员充分了解到公司的收益与开源节流的重要性,培养销售人员在个人销售成本上的控制意识。

对财务费用的控制。财务费用控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企业要建立起财务费用的长效机制,坚持从预算、制度、管理、宣传、领导和细节等多方面着手,在整个企业形成财务费用控制的良好氛围。目前,企业为了筹集资金、扩展业务,需要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等等。筹集资金所发生的利息和手续费,在企业各项费用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现代企业要通过分级管理、科学预算和制度控制等方法控制财务费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财务费用分析【第三篇】

一、收入的确认审计

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类。

(一)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重点

1.销售业务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

(1)合同制度是否健全。某些企业对于产品销售业务没有建立健全合同制度,即使对已签订合同的订货,也没有专人负责登记和控制,合同意识非常淡薄。这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销售,而且还会使销售业务失去有效的控制。

(2)开票、发货和结算制度是否健全。某些企业没有建立一套严密、有效的开票、发货和结算制度,开票无专人负责,发货时,常常出现计量不准,规格不符的情况,货款的结算也无专人负责。

2.发票的开具是否合规。

(1)销售发票虚开金额,为对方作弊提供方便。

(2)以收据代替发票,或不开票。采用该种手段最主要目的是偷税,同时,也往往会使此类收入形成账外收入,造成个人的贪污、挪用或“小金库”。

(3)开“空头发票”,有的企业年末为达到虚增本年利润的目的,在未实现销售的情况下,开出虚假销售发票作应收账款处理,下月初用红字冲回作销售退回。

3.产品销售收入会计处理是否合规。

(1)将以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不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长期挂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上。

(2)企业内部在建工程、福利部门领用本企业产品不作收入,从而偷税。

(3)月末时,违背配比原则少转、不转、或多转产品销售成本。

(4)期末结账时,人为调增产成品差异,从而虚增本期利润。

(二)其他业务收入审计重点

其他业务收入具有时间不定,数额不稳的特点,因此,对此项业务的审查,应主要以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账为中心,采用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等技术方法,选取一些发生额大,发生频繁、摘要不清的业务进行审查。同时还要结合银行存款、现金、其他应收款等账户对照检查。

(1)审查销售材料的数量是否正确,有无多发少计,进而套吃量差或好处费的现象。

(2)审查固定资产的出租合同,查明租金数额是否真实、正确。

(3)审查运输工作量并与其收入额相比较,查明有无少计、不计的现象。

二、成本、费用的确认审计

成本、费用是指一定期间内未获得收入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它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成本和费用审计包括成本审计和期间费用审计等。

(一)生产成本审计重点

1.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1)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审查直接材料的计算是否正确。

(2)审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是否真实,有无把非生产用料混入直接材料成本的情况。

(3)审查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真实合理,材料计价及材料费用分配是否正确,是否与材料分配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费用相符。

(4)比较前后期同一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是否波动较大,如有,分析其原因。

(5)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复核,材料成本是否及时入账。

(6)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摊、账务处理是否正确,以及直接材料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在本会计期间有无重大变更。

2.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

(1)抽查人工成本计算单,审查工资费用组成项目是否合规,工资费用的计算方法及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是否与人工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2)审查工资费用计算分配是否公允正确。

(3)审查工资费用和应付工资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审查职工福利计提分配的正确性。

(5)比较前后期同一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是否波动较大,如有,分析其原因。

3.制造费用的审计。

(1)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复核其计算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总账和明细账中相关数据核对,看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应查明原因,并做出记录或调整。

(2)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审查其核算内容及范围的合理、合法性,若发现异常会计记录,应追查至原始记录。

(3)抽查制造费用中的大额或例外项目,注意其是否合理。

(4)审查制造费用分配的合理性,看其是否与企业本身的情况相符,是否体现受益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分配率的确定是否合理,分配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5)必要时实施截止日测试,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和凭证,确定有无跨越记录制造费用的现象。

(二)期间费用审计重点

1.营业费用的审计。

(1)审查营业费用项目是否合规、合法,是否划清了营业费用与其他费用的界限,有无将超支的管理费用、佣金回扣挤入营业费用的现象等。

(2)审查营业费用是否符合企业及有关会计制度规定的开支标准,有无乱提福利费等现象。

(3)审查营业费用的确认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开支数额是否真实、正确。对于销售业务中发生的数额较大的项目,应重点注意是否属当期应负担的费用。同时,应结合审查预付的待摊费用、预提的应付费用摊提数的正确性。

2.管理费用的审计。

(1)审计管理费用所列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注意有无超规定的费用挤列其中。

(2)审查管理费用的各个具体项目中,项目金额是否合理,有无开支不实、虚列或人为少列费用的情况。

(3)审计管理费用各项目实际支出数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标准,特别是业务招待费是否在限额内据实列支。

3.财务费用的审计。

(1)审计财务费用所列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注意有无将超规定的费用挤列其中。要注意区分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财务费用与购建固定资产筹集资金发生的费用、筹集期发生的财务费用与生产经营期发生的财务费用。

(2)审计财务费用是否为抵减利息等收入后的净支出。特别是汇兑损益的计算,应抵减汇兑损益,以净支出列入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分析【第四篇】

关键词无形资产 T型账 未确认融资费用

一、引言

外购取得的无形资产,一般按其取得成本计量;但是,如果购入的无形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比如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则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应按所取得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计量其成本,应付价款与现值之间的差额则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付款期间内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并确认为利息费用。关于利息费用即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的计算,现行教材多采用编制表格的方法,如表1所示。

编制“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比较繁琐,也不够直观,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笔者在教学实务中,引导学生采用T型账的方式来进行,明显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用T型账方式核算延期付款购入无形资产的思路

(一)T型账的含义

T型账又称丁字账,是账户的简单格式,形似大写的字母“T”或汉字“丁”。T型账户有左、右两方,分别对应会计分录的借方和贷方。金额记入左方时为借记该账户,记入右方时则为贷记该账户。

(二)相关会计科目

1.“无形资产”科目。购入无形资产时,按购买价款的现值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借方。

2.“长期应付款”科目。购买时,按购买合同中规定的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还款时,按照每期还款额,借记“长期应付款”。

3.“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购入无形资产时,按所取得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与应付价款之间的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付款期间内,按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

(三)账务处理程序

1.取得时。

借:无形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2.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3.期末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四)T型账的应用

为了展现付款期内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的计算过程,我们需要分别开设“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T型账。如图1所示。

付款期内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余额(A)-余额(B)]×实际利率

在已知实际利率的情况下,我们只要分别找到“长期应付款”账户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便很容易计算出每期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

三、案例解析

例:2015年1月1日,长江公司从黄河公司购买一项专利权,由于长江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双方协商后,决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约定,该项专利权总计1,000,000元,分5年付清,每年末付款200,000元。假定折现为5%,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已知(P/A,5%,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一)2015年1月1日,购入专利权时

分析:本题购入无形资产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具有融资的性质,所以在购进时应以合同规定价款的现值入账。根据题中条件,无形资产现值=200,000×(P/A,5%,5)=200,000×=865 900(元),合同价款1,000,000元与其现值865,900元之间的差额134,100元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分录: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865,9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34,100

贷:长期应付款 1,000,000

此时,“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余额如图2所示:

(二)2015年12月31日,付款和确认利息费用时

分析:2015年底,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1,000,000-134,100)×5%=43,295(元)。

分录: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借:财务费用 43,29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3,295

此时,“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余额如图3所示:

(三)2016年12月31日,付款和确认利息费用时

分析:2016年底,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800,000-90,805)×5%=35,460(元)。

分录: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借:财务费用 35,46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5,460

此时,“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余额如图4所示:

(四)2017年12月31日,付款和确认利息费用时

分析:2017年底,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600,000-55,345)×5%=27,233(元)。

分录: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借:财务费用 27,23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7,233

此时,“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余额如图5所示:

(五)2018年12月31日,付款和确认利息费用时:

分析:2018年底,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400,000-28,112)×5%=18,594(元)。

分录:

借:L期应付款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借:财务费用 18,59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8,594

此时,“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余额如图6所示:

(六)2019年12月31日,付款和确认利息费用时

分析:2019年底,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只剩最后一期,我们不必再按上述公式计算,只需要将其账户余额9,512转销即可。

分录: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借:财务费用 9,51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9,518

此时,“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余额均为0,如图7所示。

四、结语

在会计教学中,除了延期付款购入无形资产核算,T型账还可以应用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账款减值、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等会计核算中。本文的浅析仅是T型账应用中的冰山一角,更多更合理的应用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以期更好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2]温玉彪。用丁字账户巧释“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中的摊余成本[J].会计之友,2010(8).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74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