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材(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61855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材(通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第一篇】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知识点【第二篇】

1、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

面积=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阿拉文库§ 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

剪拼、平移

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4、梯形面积公式推导:

旋转

5、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就行。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7、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8、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数学0是奇数还是偶数

0是一个特殊的偶数(20xx年国际数学协会规定零为偶数;我国20xx年也规偶数定零为偶数)。它既是正偶数与负偶数的分界线,又是正奇数与负奇数的分水岭。

小学规定0为最小的偶数,但是在初中学习了负数,出现了负偶数时,0就不是最小的偶数了。

哥德巴赫猜想说明任何大于二的偶数都可以写为两个质数之和,但尚未有人能证明这个猜想。

小学数学必背关系表达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 课件【第三篇】

教学设想:

“最小公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圈数的活动,从中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知道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而且又让学生懂得列举的方法。因此,在巩固练习中,应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找到其它的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总结规律。

教学设想:

1、尊重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与学的中介,但教材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深挖教材后,可以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

2、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生长知识。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出来的数学。因此在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看到这列数你想说些什么,看到这两列数你想说些什么?等开放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高度的思维状态下,调动大量的原有知识参与新知识的构建。

3、让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课伊始从学生熟知的引出倍数这一前卫知识。课中又再次利用阿凡提的故事展开了知识的联想,为最小公倍数的理解铺垫了很好的基础。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51—52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探索找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方法;

3、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4、通过教学,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比较推理的过程中思维不同层次发展。

教学重点:

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理解找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并掌握一定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找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并掌握一定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谁能说说倍数有什么特点?

二、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直观理解

师:我们来比比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到4的倍数和6的倍数。

生独立找,请一生上台汇报,投影展示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数字表上4的倍数和6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口述并板书)12,24,36,48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也就是说它们是4和6公有的倍数,我们给这些数取个名字叫4和6的公倍数。

师:在12,24,36,48中,最小的一个数是12,我们也给12取个名字叫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师:谁来说说什么叫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师:刚才我们是怎么找到4和6的最小公倍数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找最小公倍数

(板书课题:找最小公倍数)

师:我们用列举法找到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数,请大家用列举法再在50以内找找6和9的最小公倍数。学生在课本上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汇报,

师: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圈来表示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的公倍数。

小结: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探究方法

1、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师:刚才我们用列举法找到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数,6和9的最小公倍数。请看屏幕,请大家再用列举法找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14 8和24 9和18

5和6 2和7 9和4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师:观察每横数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小结特殊情况下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两数是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

(2)两数是互质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乘积。

师: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时,除了用列举法,还可以用你们发现的特殊办法去找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样更简便。

我们进行一个抢答比赛,看谁能最快找到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和6 6和7 4和12 2和5

9和5 10和11 8和10 10和20

学生抢答,请学生说说想法

2、找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师:我们已经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了,有信心来挑战一下找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

2,3和6 3,4和5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师小结:我们同样可以用列举法找到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总结

师(指板书引导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了找最小公倍数,知道了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还知道了找到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师:大家的收获不小,我们一起来练一练,看谁能做得又对又快。

1、判断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4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40。

(3)自然数范围内,4和6的公倍数有无限个。

(4)15是最小公倍数。

(5)6是3的最小公倍数。

2、在括号里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5和7 ( ) 7和1 ( )

6和8 ( ) 18和6 ( )

12和8 ( ) 52和13 ( )

10和15 ( ) 9和4 ( )

2,5和4 ( ) 3,6和8 ( )

五、生活中的数学

1、人民公园是1路和6路汽车的起点站。1路汽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6路汽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久又同时发车?

2、思考:有一包糖果,不论是分给8个人,还是分给10个人,都正好剩3块,这包糖至少有多少块?

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 …

6的倍数有:6、12、18、24、30、… …

4和6公倍数有:12、24、… …

4和6最小公倍数:1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扩展知识点【第四篇】

1、约数与因数区别:

(1)数域不同。约数只能是自然数,而因数可以是任何数。

(2)关系不同。约数是对两个自然数的整除关系而言,只要两个数是自然数,就能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约数关系,如:40÷5=8,40能被5整除,5就是40的约数,12÷10=,12不能被10整除,10不是12的约数。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对它们的乘积关系而言的。如:8×2=16,8和2都是积16的因数,离开乘积算式就没有因数了。

(3)大小关系不同。当数a是数b的约数时,a不能大于b,当a是b的因数时,a可以大于b,也可以小于b。

一般情况下,约数等于因数。

2、公因数:两个或多个非零自然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两个数共有的因数里最大的那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零除外)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46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