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论文【精彩4篇】
【引读】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就业指导论文【精彩4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就业指导论文【第一篇】
摘要:
由于大学不断扩招,现在的本科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毕业大学生越来越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是考研还是就业面对着两难的选择我们应该怎么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考研 综合能力
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来到大学已经三年多了,正面对在考验还是就业的十字街头,是考研,还是就业,我们都很迷茫,不过这个学期,有幸的是老师给我们大四学生安排就业指导课,学时虽然不多,但是感觉受益匪浅。回忆这几次课程,每一节课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里面里面实际上蕴含着大学问,大道理。
“就业还是考研”难取舍。由于大学不断扩招,现在的本科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毕业大学生越来越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如果现在选择就业,单单一个本科学历含金量实在不是很高,能否成功地敲开意向的用人单位的大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考虑到了用考研的方式来减少和规避就业风险。一份初步意向统计表明: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经考虑过要考研。就业指导专家他们解释道,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增长速度的考研队伍,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①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想通过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再者,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那么两三年以后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式与现在一样吗?事物总在千变万化,这种变化谁也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料到。第三,研究生毕业后即使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数年的同行比起来,必定会显得单薄些,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利于就业。因此我们不能以考研为幌子来逃避就业压力。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而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再加上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而去年不期而遇的经济危机使得原本就困难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今年全国经济虽然好转,但是再加上去年的待业人员,就业形势还是很困难的。
②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在上海、北京、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显示,10年大学生就业率整75%,调查样本显示,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近三成八,有三成五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约二成七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约七成一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对于“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提问,有五成六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样本显示,最理想职业中,二成八的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之后是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学校这些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还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放弃继续求职碰壁,选择职业技能再培训。选择民营私企、自主创业的学生最少。
③面对这么两难的境地,不少专家称,“先就业再考研”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在有较好就业机会的条件下就先就业,经过几年的职场历练后,就可了解目前的市场所需,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自己考研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而且此时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用太担心考研而带来的经济压力。究竟是选择考研好还是就业好呢,就业指导专家指出这一点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学习、身体和经济等方面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考研是否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就业还选择考研,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清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身特点的结果。
④因此我们不管是考研还是还是就业都应该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过对于自己的未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要有目的的选择应该提高的自己的哪方面的能力。
为了能够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在了解大量的成功人士后,将以后人生的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总结出来,希望自己能够时刻注意,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具备综合素质的人,也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天,我们都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那些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迅速作出有效决断的人行情将持续升温。
二、专业技能。现在,技术已经进入了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工程、通讯、汽车、交通、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大量能够对电力、电子和机械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修理的专业人员,特别的是我们城市规划专业,只有拥有丰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三、沟通能力。所有的公司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内部雇员如何相处的问题。一个公司的成功很多时候取决于全体职员能否团结协作,城市规划的设计与创作都是一个团体的合作,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再能在整个团队中很好的承担起自己的作用。
四、计算机技能。如果你能够利用计算机满足某个公司的特定需要,那么你获得工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因此,在现在计算机成为办公必备工具的时候,能够掌握良好的计算机能力,将使你拥有更多的机会。
五、培训技能。现代社会一天产生和搜集到的数据比古代社会一年的还要多。因此,能够在教育、社区服务、管理协调和商业方面进行培训的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六、理财能力。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每个人都必须仔细审核自己的投资计划以保证舒适的生活以及退休后的生活来源。
七、信息管理能力。信息是信息时代经济系统的基础,掌握信息管理能力在绝大多数行业来说都是必须的。
八、外语交际能力。现在全球的大量信息都是有英语进行印刷和保存的,因此想要更快更好的了解世界新的知识,必须掌握外语,工作后的与人谈判有时候也需要外语,因此掌握一门外语将有助于你得到工作的机会。
九、商业管理能力。生意就是生意,掌握成功运作一个公司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这方面最核心的技能一方面是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资源管理和融资的能
力;另一方面是要了解客户的需要并迅速将这些需要转化为商机。
总的归纳起来,我们要对自己练习两点:1、练内功策略:2、练外功策略试想如果你在面试时,外在的长相容貌端正,服饰打扮整洁,言谈举止优雅和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内在的包括知识修养非常高,思想品质端正,心理状态很好和工作能力突出,面对一个谈吐稳重、穿着得体、举止大方、沉着老练、谦虚谨慎、文明礼貌的毕业生,求职能不要嘛。同时,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考研应该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因此,不管是先就业在考研还是先考研再就业,先储备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不管事就业还是考研,前途都将一片光明现在我们的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参考文献:
①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 王新文 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9年7月1日)
②中国教育报。大学生就业现状面面观。 丁义浩 刘玉,2008
③联合日报 大学生就业:观念决定前途。 王东升2005(2005-07-20)④大学生就业指导 葛海燕 高桥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版 (2009年4月1日)
⑤中国人事报 大学生怎样提高就业能力 云飞扬,2005.
就业指导的论文【第二篇】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而探究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指出了辅导员应当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开展全程化、个性化、数字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辅导员 全程化 就业指导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比2015年增加21万多人,再次创下毕业生人数的`新高,社会就业竞争更激烈,同时也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心理压力。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内涵
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依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以职业生涯设计、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为主要指导体系,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指导,并使之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职业基本技能,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处于增长放缓的经济新常态。作为就业重点群体的大学生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辅导员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阶段缺乏连贯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很多学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比较重视,往往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趋势。某些学校在大一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希望大学生在课程中进行人职匹配,确定职业锚。实际上,大一学生刚开始专业学习,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同时,某些学生可能是被调剂入校的,缺乏专业认同。他们的职业兴趣正在探索中,能力和价值观在变化中,自我探索得出的信息非常有限。对于大四同学的就业指导,更多局限于就业信息的发布、简历的修改、就业礼仪、各类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对于其他年级的就业指导则缺乏相应的引导和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实践经历有限、传统就业观念的制约,对不同途径的就业类型和具体职位要求并不明确,只有简单刻板印象。因此,这些学生不注意学业规划和能力规划,不积极参与各种锻炼,对职业素养和技能缺乏重视,对自我的就业能力要求不高,错过就业技能提高的关键时期。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对象没有突出个体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应突出个性化。因为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倾向。当前,多数高校实施就业指导都以院系、年级、专业、班级等集体为单位进行就业指导,缺乏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指导课程限于班级人数和课程课时,往往组织大班授课。学校或者学院组织宣讲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的讲座,一般针对特定年级或者特定专业。但是每位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以及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是不一样的,需要个性化的指导。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大赛、职业访谈等就业类的比赛,能够使部分积极参与的学生从中受益,但对不少缺乏独立意识参与性,不足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尤其对存在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学生中,某些学生因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网络成瘾、身体残疾、因违纪受到处分及心理异常等状况,在就业时自信心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弱,需要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其适应激烈的就业环境。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方式缺乏系统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全员育人的就业指导。在办学方法上,涉及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在教育方法上,既需要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又需要把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在师资队伍方面,既要求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教育,又要求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使就业教育具有全员化的性质;在理念教育方面,应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理想信念教育中贯穿就业指导教育。(2)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思政部、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心理咨询中心、学工处等各个部门在就业课程的开展、就业信息的搜集、发布、专场招聘会的组织、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重要性。但从整体效果看,某些高校各部门的工作缺乏系统性,缺少对同一个学生大学四年各个方面信息的整合并发挥全员育人的功效。某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积极性受家庭影响较大。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生活、心理情况,进而开展实践活动、学业情况督促、专业技能提高、心理状态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正确定位、认知社会。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中的作用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思想,与学校各个部门有紧密的工作联系,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阶段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针对大一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及大四学生。在大一阶段,辅导员应从专业教育中合理切入就业指导,启发学生认识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在大二和大三阶段,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侧重能力培养和职业定向指导。通过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苦练基本功,多掌握复合型技能,提高求职能力;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专业社会实践,通过在不同类型的平台实习,让学生了解职业、行业的动态,促使学生认清自己、明确定位;根据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问题,结合职业规划课程和已经毕业学生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就业途径真实的就业情况,让大学生树立多渠道就业、理性就业、竞争就业的观念,并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进入大四后,辅导员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对大学生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科学的求职计划;通过讲座、小组活动等方式开展简历、面试、模拟招聘等专题化的就业技巧指导,为每位同学指导简历设计、指导面试要点、调研目标企业等,帮助学生做好应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建立移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为途径的就业平台,不定期发布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和动态化的信息接收习惯。学生就业后,辅导员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去向、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建立并维护支持学生探索、校友成长的就业资源共享平台,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课论文【第三篇】
一、就业指导课课程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
单一当前,大多数高职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教育为主。教师主要依靠课本,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求职材料收集及创业等进行浅层次、固定化的讲解,学生学习定格在被动接受的层面,学习积极性不高。其次,在就业指导的同时,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的了解,学生在由学校走入社会的过程中角色和周边环境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学生心理的变化也应该被纳入到就业指导的课程中,并被重视起来。
(二)缺乏专业化的师资
由于就业指导课是依据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在此之前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基本属于“边上边学”的探索阶段,课程主要由学工人员兼任。他们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只能照本宣科或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讲授,缺乏教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三)就业指导课安排的随机性和不合理性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较短,且职业教育大多以就业为导向开设课程,注重技能掌握,忽略理论学习。因此就业指导课往往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明确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开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师资上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当前,有不少大专院校将就业指导课安排在大三进行学习,匆忙的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敷衍走过场,学习效率低下,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大多采取大班上课,人数众多,缺乏针对性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大多以大班上课的方式进行教学,人数众多,往往达到100多人同时上课,教学效果差。由于同学们关注的重点不同,有的同学注重就业信息的获取方式和途径,而另一些同学则关注面试的技巧和面试着装,且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对于就业指导的需求各有差异。但是绝大多数大专院校仍采取单纯的教学模式,不管什么样的专业、什么样的学生都是采取同一内容进行教学。
二、对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
就业指导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使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迅速就业。这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外,实践的锻炼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根据课本系统的设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除了传统的讲授之外,就业指导课程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专题研讨方式教学、专题讲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也是就业指导课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学校可以举办模拟求职大赛,邀请企业的人事专员参与,使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另外,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过程中可以邀请成功人士、校友等开设讲座,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再者,学校也可安排学生到当地的人才市场参与招聘过程,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由单纯课堂讲授向多种方法并用的转变,可以将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拓展自我素质转变,教学内容由单纯的政策法规讲授向更广泛的职业素质的训练转变。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
就业指导课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课程,涉及到了关于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知识。因此要求就业指导老师也是一个多面手,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深入学生内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同时还要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和市场需求,方可对学生就业做出适时可行的就业指导。学校更应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鼓励和要求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并取证。另外,还可以聘请校外企业家、成功人士、校友作为兼职教师,开设专题讲座,通过多种形式稳定这支教学队伍。
(三)就业“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
在进行个性化指导时,可根据经济区域化、职业特征、地理位置等制定一系列职业规划方案,实现学生的对号入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制定属于自己的一套就业方案。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等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剖析,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就业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成功就业。
(四)实现全程就业指导课程
当前多数院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在学生即将毕业时才开展,任务重,时间紧,很多同学已经开始实习或是找工作,心思基本不在学校,整个课程常常以走马观花的形式开展。而全程的就业指导课是指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全程就业指导课具有系统化、阶段化、模块化、实训化四个特点。例如阶段化,可以根据同学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学习状况、年级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形成具有阶段性、针对性、科学性的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同时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授要更加饱满,不能太过单一,要循序渐进,不仅要学习课程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就业所要做的准备,以便更好的踏入社会。
三、结束语
就业指导课在我国属于一门新兴的课程,它是适应时代变化需要而开设的,就目前而言,还未形成成熟的经验和理论。但其重要性不可忽略,它是学生适应求职环境的必备课程,是学生就业前的心里指导。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把就业教育融入到整个高职教育中,使其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处理就业压力,轻松应对,从而更好的实现就业。
就业指导论文【第四篇】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生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他们来自于患方、医院、社会。一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因此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甚至采取了选择离开医生工作岗位的行为。因此,寻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医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以便缓解医务人员压力,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关键字
压力;竞争;快乐;沟通;学习
现在人们已普遍认为医生是一个充满压力的职业。工作负荷过大,工作重复性较高,疾病感染的危险,医疗设备、技术的更新对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医疗风险等都可能使医生体验到较大的职业压力。轻度的压力能促人奋进,提高工作效率。过度的压力会导致职业倦怠,对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职业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医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医生如何舒缓职业压力迫在眉睫。
医生的职业压力到底来源自哪里呢?
1、医疗竞争激烈,休息时间短,得不到社会和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2、社会舆论导向不良,没有尊严,收入与地位不符。
3、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
4、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费用高,工作环境差,医疗管理体制不健全,医生之间缺乏真诚与合作。
5、形式化考试不断,学习压力大。
6、医疗机构关系,人事关系压力大。医生一旦面临着这些压力,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7、出现“职业倦怠”。
8、医生逐渐成为一个高死亡率群体
9、为搞好人际关系,逐渐丧失身为医生的天职,
10、完全为形式化考试而考试,自身医疗技能下降,自身素质降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马渝根教授:医护人员的心理调节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们心里健康对自身有益;另一方面,医护人员是帮病人解除病痛的,如果他们自身心理和身体不健康,如何帮助别人?
因此,如果舒缓医生的职业压力,成为促进和谐医疗环境的重要内容
1、医生要意识到亚健康的危害,做到快乐的工作。
医院这种工作量不可控的单位,要意识到被动工作、工作量太大会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医院在管理上要适当增员。单位内部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组织轻松的活动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个人来讲,要放的下,以阳光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如果意识到自己有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应该及时就医,防治悲剧发生。
2、增加与家人,朋友,自然的沟通。
“其实医生也是人,也需要宣泄,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最好的解压药。”马渝根教授指出,医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医生健康的任何和心理不仅能使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所以医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个自己减压,工作安排适度,不要漫不经心的工作,也不要成为不善休息的工作狂。目标不要制定的过高,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多和周围的人交流。
3、行风建设不可少。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如果医患之间关系紧张的话,最后受损的还是患者。”卫生部殷大奎对医患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医院,医护人员成为众矢之的,出现了政府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医院自身不满意的现象。现在不少医务人员非常压抑,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最后受损害的还是患者。“医护人员一定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加群众的信任感,和谐医患关系。
4、要不断学习,提高能力。
在这个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里,谁能更好的在岗位上立足,在于个人能力的高低。医生也不例外,医生要密切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学习基本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社会及医院也要满足员工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关心他们的职业发展,激发他们的敬业精神,对医生的劳动价值给予合理的评价,以增强他们对职业的忠诚度。
5、不为名利冲昏头脑
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要对其充满热爱,医生治病救人是幸福的,看到自己的病人痊愈是高兴的,听到病人家属感谢是快乐的。既然立志成医,就要有心理准备,不为金钱和名誉所动摇,要享受助人为乐的快感,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让自己的生命更充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干一行,要爱一行。”希望所有医生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面对压力,懂得舒缓,做一个快乐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