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打招呼的方式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13796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打招呼的方式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打招呼的方式1

一、学会打招呼

打招呼一般是在见到长辈或认识的人时发生的一种行为,还可以用于想要接近某个人的时候。孩子很小就会打招呼,可以说,他们第一次主动喊“爸爸”“妈妈”就是打招呼。但孩子逐渐长大以后,就不像小的时候那样肯叫人了。这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正走向独立。进入小学后,孩子接触的人与事情明显增多,这就需要他们在交往上具有主动性。主动打招呼,往往使孩子比较容易和别人相处,更加自信。可以看到,见人打招呼的孩子更讨人喜欢。那么,孩子们应该怎么做呢?

1.遇到需要打招呼的人先微笑。

2.说“您好”或“你好”,再说出他的称谓。

3.对不熟悉但想交往的人,应向他走过去然后对他说话。

二、学会等待

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有许多愿望和要求,这些愿望和要求不可能总是立刻得到满足,孩子往往必须在一段时间里克制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学会等待。应该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等待,否则就无法与别人相处。应和孩子讨论等待的感觉(如排队荡秋千),让孩子知道,等待不是件愉快的事,但有时必须这样。我们可以指导孩子选择不同的等待方式:

1.平静地等待。不吵闹,不发火,不影响别人。

2.在等待中学习。注意观察别人的言行,学习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如等待发言,从别人的发言中领会别人的思想,充实自己的回答;等待表演,学习别人表演时的不同表现方式,自己发挥得更好。

3.边等待边做别的事。

三、学会分享

平时,很多孩子常因不会分享而引起争执。他们希望分享别人的物品,而且觉得理所当然,当遭到拒绝时,往往会生气。而当别人要分享他自己的物品时,他又可能拒绝。学会分享是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环节。试试以下步骤:

1.讨论分享的方式,如一本图书两人同时阅读,或每人阅读一段时间。然后按彼此同意的分享方式去做。

2.分享别人的物品时,应当用客气的语言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愿望,也可以主动拿出自己的物品与他交换分享。

3.当别人拒绝与自己分享时,不应该生气。

四、学会倾听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要:被别人承认,被别人尊重和欣赏。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是表现出对他人欣赏的最基本方式。教会孩子倾听不妨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I.注意。眼睛注视说话的人,将注意力始终放在别人谈话的内容上。不要打断对方,在对方未提问前,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

2.接受。用点头、微笑表示你理解对方的想法。如果不赞同对方的观点,也应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

3.延续话题。用“后来呢?”“你打算怎么办?”等短语鼓励、帮助别人完成他的叙述。

五、参与别人的活动

在幼儿园里,孩子的很多活动都是教师安排的。而进入小学后,他们更多地需要自己决定参加哪些活动。因而,孩子需要学会主动加入别人的活动中去。在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别人活动的时候,要教会他们把握参与的时机和选择恰当的方式。孩子有了成功参与的经验,就能更主动地参与别人的活动。试试以下步骤:

1.想参加别人的活动,就应当走近他们。

2.告诉孩子应先在旁边观看,等待活动间隙。同时注意观察别人是否愿意接纳他。

3.向别人打招呼表示参与的意愿。

六、请别人一起玩

人都需要有个伴。大人尚且如此,孩子就更怕孤独了。目前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缺少游戏伙伴。因此,孩子除了要学会自己独处外,还要学会如何邀请别人一起玩。这对于孩子学会摆脱孤独,增强自信,学会主动与别人相处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还有可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试试以下步骤:

1.确定邀请谁和自己一起玩,可以帮助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朋友。

打招呼的方式2

这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比较普遍的招呼语。“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大多数劳动都求的就是能够吃饱肚子。因此,问对方有没有吃饭便是对方的一种关心。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饭问题已经得以解决,然而,“你吃了吗”这句问候语却流传了下来。但是,现在的这句招呼语基本上没有了原来的意思。它只是一种形式,不再包含原来的内容,问声“你吃了吗”也单单是一种招呼,表示“我看见你了,跟你打招呼呢。”至于对方真得过且过吃饭没吃饭,都是无关紧要。所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你吃了吗”的问话逐渐被新的招呼语所代替。

使用这保存招呼语时要特别注意场合,在卫生间打招呼,显得语言极其贫乏,彼此也显得尴尬。

2.“你干什么去?”

这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招呼语,与对方擦身而过,为了表示看见了对方,以此语代替一切语言。至于对方干什么却都无紧要,只是表示一种问候。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因为“自己干什么”是属于个人的隐私,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这句问候语出现在中国,也反映了国人的一种心态,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句话也将逐渐被新的招呼语代替。

3.“你在哪儿发财?”

这是中国近几年才时兴起来的问话。在中国漫长历史中“君子重义不重利”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利”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促使全国人民奔富裕,并以“发财”相互祝福。所以,这句招呼语如实反映了近几年来从上到下以经济为中心奔富裕的文化心理,折射出初得温饱后人民的更高追求,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4.“你这段时间忙吗?”

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都在为事业,金钱,生活而忙碌,奔波。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喜欢用“你这些时间忙吗”问候校友,同事,特别是年龄相当者。觉得这一问候语,既体现了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又显得很文雅,不俗。问话人对对方工作忙不忙并非实质性的了解,重在招呼。若对方回答“很忙”,问话人如果不再问一句“忙什么”显得又不礼貌了。

打招呼的方式3

别人说欢迎应该回答:谢谢你,见到你很高兴或者说来到您这里我真的很高兴。礼貌回复即可。要学会去主动跟人打招呼,但是打招呼确实是一个能微妙维持人际交往丝带的小方式。你主动与人打招呼,除了展示出了你的乐观心态和外向性格以外,对方会因为你对他的示好也开始与你交流,多几个朋友也还是很有用的。

(来源:文章屋网

打招呼的方式4

关键词:招呼语;告别语;礼貌;礼貌原则;中美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46-04

引言

礼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存在于人类交际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其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已日益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兴趣。礼貌的具体表现呈现多样性,常见的例如招呼语、恭维语、称呼语、自谦语、致谢语、委婉语、告别语等中的礼貌用语。本文通过对中美两部热播连续剧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分别进行收集、分类和比较,试图从中探究英汉礼貌差异。

一、中外礼貌语言原则的研究

礼貌原则自20世纪许多学者(,1955;Brown&Levinson,1978;,1983)提出后,各国学者对其或加引用、或加解读、或加扩充,但对于它的定义却莫衷一是。Leech(1983,P131)曾把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定义为指导礼貌行为的准则(Maxims dealing with Polite behavior)。国内学者徐盛桓(1992,P5)在指出刘润清(1987)似乎将礼貌行为的规范同礼貌语言的规范混淆时讲道:“按照我的理解,礼貌原则作为语用研究的课题,纯粹是从话语的运用来说的,而不是从行动来说的。”曹春春(1998)在“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一文中也指出:“礼貌准则就是那些制约言语行为的礼貌规范。”彭增安(1998)根据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并结合汉语语言现象的特殊性,归纳出礼貌原则的基本特征,依次为:得体性、谦恭性、亲密性、高雅性、策略性。综上所述,我们也倾向于认为礼貌原则是灵活运用语言的修辞观,而不是道德品质的检验标准。

提出了礼貌三原则:(1)不要强加,即不要干涉别人的事情;(2)提供选择,即让听话人自己做决定;(3)友好相待,即双方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祝畹瑾,1992)。Leech 对Grice合作原则作了补充和发展,他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类。它们由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和同情六个准则构成。(1)得体准则(Tact Maxim):尽量少让别人受损,尽量多让别人得益;(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少让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受损;(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损别人,尽量多贬损自己;(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损自己;(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何自然,1988)。Leech的礼貌原则首先总结了礼貌语言要注意的六个方面,实质上是三个值得注意问题中的对立方面,依次为:言语行为中的受损受益问题、谈话中如何对己待人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求一致的心理适应问题。礼貌的程度和“他人”受损或“自身”受益成反比,这才是实质。另外,礼貌原则是以礼貌行为准则为基础,它阐述问题的出发点要高些,采取的是一种主动出击的策略,而不是消极补偿的做法,这样效果会更理想。最后,礼貌原则的构建注意自身、尊重他人,二者兼顾,更符合言语交际的本质,因为言语交际是一种由反馈调节的双向交流过程,参与者双方的理解和合作是成功交际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根植于文化,基于中国传统的“礼”,并加以适当的修正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称谓词、委婉语、敬语等的剖析解释上,如祝畹瑾的《社会语言学概论》对“称谓词”的研究,彭嘉强的《古代礼貌词与礼仪文化》,陈建民的《现代汉语礼仪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是借鉴他山之石,引进西方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如陈融的《面子·留面子·丢面子》,何自然的《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何兆熊的《新编语用学概要》,刘润清《关于Leech礼貌原则》,钱厚生的《礼貌语言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对前述国外礼貌问题研究进行了引进和探讨。目前,在国内把西方的语言理论与汉语相结合,取得了一定进展的有顾曰国和徐盛桓两位学者。顾曰国的《现代汉语的礼貌现象》、《礼貌·语用·文化》和徐盛桓的《礼貌原则新拟》是其代表性的文章。其中顾曰国吸收与借鉴了Leech的六条礼貌准则,他对比分析了英汉礼貌现象,指出了英汉文化上的差异,并追溯了现代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根据礼与礼貌的联系,也归纳了包含五条准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具体表达如下:(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2)称呼准则:即用适切的称呼主动跟对方打招呼,适切与否需要考虑亲属、非亲属、职务高低、性别、场合诸多因素。(3)文雅准则: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4)求同准则:即说、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利益(可谓大德),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可谓君子)。顾曰国(1987)的五条礼貌准则立足于本土文化,体现出中国式的礼貌特点,其独创性的确令世人瞩目。

二、对中美两部连续剧中招呼语和告别语的个案研究

招呼语和告别语作为开始和结束对话的标记存在于所有语言中,它们是礼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招呼语和告别语也是衡量说话者是否礼貌的重要标准,遇见认识的人而不打招呼或不辞而别都被视为是不礼貌的表现。当人们开始交谈或相遇时,通常会以招呼语作为开始或外加某些手势。尽管绝大部分人见面时都会使用招呼语,但是招呼语随着不同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整个对话中另一个重要环节的告别语与招呼语形成呼应,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告别语并非只是简单的说“再见”或“Goodbye”,人们更多的是利用告别语来暗示将来的再次会面、表示邀约、给方送去美好祝福、表达感激之情或关心等。

笔者收集了中美两部连续剧(《我的青春谁做主》和《绝望的主妇》)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并根据说话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

(一)汉语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

根据表1中的语料,对汉语中招呼语和告别语有如下分析:

汉语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根据不同说话人之间关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汉语日常对话中,陌生人之间见面打招呼和告别时,偏向于使用一些惯用语,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经常出现的招呼语和告别语有“你好!”“您好!”“再见!”“回见。”当社会地位不同的两个人相遇时,通常情况是辈分低的先向辈分高的打招呼,例如,孩子通常会先向父母打招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也常使用一些惯用语,例如,用“你好!”、“您好!”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但是,在家人之间,晚辈很少用这写惯用语,而是仅用亲属称谓词来直接打招呼,例如表1中的“大姨!”、“姥姥,姥爷!”

在汉语中,有些告别语远远超出了“告别”的单层意思,不仅表示礼貌,很多时候告别语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美好祝福,这类告别语常见的例如,主人在与客人告别时说:“您慢走!”这时客人会说:“您别送了!”除此之外还有“保重!”。这些蕴涵文化的惯用语在英语中不存在完全对等的语句。如果按字面意思将这些告别语翻译成“Walk slowly.”或“Be careful of walking.”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听了一定会感到迷惑和不高兴。

社会地位相同的人相遇时比较喜欢打听对方的去向、年龄等较隐私的事情,例如,“王儿,吃了吗?”“去哪儿了你?”尽管这些招呼语从形式上看是问题,但当人们在吃饭时间遇见而使用它们作为招呼语就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用“Hello!”或“Hi!”一样。在汉语中,这种招呼语对听话者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也被视为是礼貌的,因为话语中表现出的是同事、家人或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但对英语国家的人们来说是怪异的,甚至是无礼的,因为这种招呼语被看做是对个人隐私的冒犯,而不是表示友好或关心。

在关系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中国人常用简单的“嗨!”和“拜!”来打招呼和道别,这在英语中也是常见的。当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见面或告别时,有时会使用一些听起来比较粗鲁的表达,例如,“傻瓜!”“滚吧!”事实上,在汉语中,这种招呼语和告别语正体现了说话人之间关系的亲密,也属于亲密朋友间礼貌的表达。

(二)英语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

根据表2中的语料,笔者对英语招呼语和告别语有以下分析:

与汉语不同,当美国人和不同关系的人打招呼和告别时所使用的礼貌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正如表2中所显示,从整体看来,在美国,当人们见面打招呼时,有些招呼语是惯用语,例如,“Hello!”“Hi!”“What’s going on?”而对于告别语,常见的有“Bye.”“See you.”“Good luck!”、“Take care!”除了这些惯用语以外,美国人还喜欢通过谈论天气来打招呼,尤其在陌生人和不是很熟悉的人之间,例如表2中,“Lovely day,isn’t it?”“Beautiful day,isn’t it?”

社会地位不同的美国人见面时,他们通常会使用惯用语,如“Hello!”、“Hi!”来表示礼貌。从这一点可以发现,在日常对话中,美国人常使用简短的语句打招呼,而不是很在乎双方的地位和等级关系,或许是因为使用简短、非正式的招呼语更能建立一种轻松、令人舒服的交谈氛围。从该部美国连续剧可以发现,当晚辈与长辈或下级与上级见面时,并非总是晚辈和下级先打招呼,相反,通常情况下是长辈和上级先打招呼。

无论说话人之间是否具有相同身份,美国人常使用“Take care!”“Good luck!”“Goodbye!”或“Bye.”等语句告别,即表示礼貌,也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美好祝福。当家人之间,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告别时,最常使用的是“Love you!”,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美国表达爱并不是件让人尴尬的事,而是表达礼貌的一种方式。

当亲密的朋友见面和告别时,美国人通常也会使用粗鲁的表达来表示朋友间关系的亲密,例如,“See you later,loser!”

从表2可以看出,在日常对话中,美国人在打招呼和告别时更趋向于使用非正式、简短的措辞表示礼貌,很多招呼语和告别语在不同社会关系的人见面和告别时都可以使用,没有很明显的差别。

(三)关于英汉招呼语和告别语的讨论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发现,英汉招呼语和告别语存在明显差别。

1.从所收集的语料可以看出汉语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更依赖语境。说话人会根据所面对和自己不同关系的听话人选择不同的、适当的言辞,而在英语中,人们一般使用一些惯用语,不同社会关系的说话人之间所使用的招呼语和告别语之间并无太大区别。在美国日常对话中,人们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关系,他们在打招呼和告别时设法创造一种随意、亲切的谈话氛围;而中国人更倾向于通过表示尊敬和关系来表达礼貌。

这种差异的根源既在于历史的不同,也来自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更注重个人价值观念、自由、权利和个人的独立,所以他们认为对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的尊重才是礼貌的表现,而对这些方面的忽视,甚至冒犯,则被认为是不合礼仪的,甚至是粗鲁的表现。个人隐私在西方文化中比在中国文化显得更加敏感和被重视。

相反,中国是一个拥有漫长历史的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更重视的则是集体价值和社会关系,而个人价值常常被淡化。早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引导人们要遵从统治阶级,淡化人们的个人抱负和雄心,特别重视尊重和服从,并且封建社会占据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的整个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这样,中国人认为对他人表示尊重和关心是礼貌的表现,询问他人隐私可以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这种文化负载在顾曰国的“贬己尊人准则”中也有所体现。

2.尽管在汉语日常对话中,一些传统的惯用法一直在使用,用来表达对他人的热忱和关心,但现在的中国人也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慢慢有了保护隐私的意识,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遇见和自己同辈的人打招呼时都习惯使用如“嗨!你 好!”“早!”等这些类似英语中“Hello!”“Good morning!”的表达,尤其是“嗨!”正是从英语中借来的招呼语。正如表中所列,“Bye-Bye!”或“Bye!”看起来已经成为年轻人之间经常使用的告别语。“Bye-bye!”已被当今的广大中国年轻人所接受,它不仅易于发音,而且给人一种友好、亲切的感觉;而汉语中的“再见”,相比之下显得有些正式。总而言之,当今中国人在招呼语和告别语的使用中,一方面保持自己的传统习惯,另一方面也吸纳了许多英语中的表达。这种变化在顾曰国的礼貌准则中并未体现出来。从笔者收集的招呼语和告别语的汉语预料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更多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惯用法来表示礼貌,但是他们在打招呼和告别时并没有符合顾曰国礼貌原则中的贬低自己准则。

结论

礼貌现象是每个语言社团都有的现象,它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在英汉文化的交流中,掌握正确的招呼语是良好交往的开端,也是保障交往得以继续的重要手段,而告别语则是为后续交往埋下伏笔。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英汉文化障碍,学会容忍和尊重两种语言中的问候语和告别语的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正确选择符合对方礼貌、文化准则的表达方式,促使交流顺利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Gabriele of Pragmatics[M].Cambridge:CUP.

[2] of politeness[J].Journal of Pragmatics.

[3] Leech,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4] 曹春春。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J].外语学刊,1998,(2):69-73.

[5] 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1-17.

[7] 李海琳。问候语与告别语英汉对比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8,(4):83-86.

[8]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97-98.

[9] 王文锦。礼记释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0] 刘润清。关于Leech 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42-46.

[1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 王西成,曾涛。也谈礼貌原则[J].湖南大学学报,2000,(2):80-84.

[13] 徐盛桓。礼貌原则新拟[J].外语学刊,1992,(2):1-7.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31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