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实用3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实用3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小学数学说课范文1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效果 预习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做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认识课程改革,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笔者就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新颖的导入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前提
我认为数学课的导入最好是走近小学生的生活,从他们身边的一些事例出发,或者设置一些题型、或引用一些数字、或改编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然后进行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我校开展学科教学公开课,我们有幸听了刘丽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她精彩的导入一下子把学生兴趣激发起来。本来是上一节枯燥的数学课,却让她用优美自然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境界。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高涨,解决问题有针对性,解决了问题又有成就感,教学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使整个课堂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课堂气氛宽松,不知不觉一节课下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热情也很高。
二、鼓励学生做好新课的预习
关于“小学数学要不要预习?”的问题一直颇受争议,数学预习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很多学生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数学书仅仅只被当作了练习本。相比语文课中“不预习不上课”的预习习惯,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教师对预习作业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在数学预习时套用语文模式,甚至很多一线老师没有布置数学预习作业的习惯,导致家长对数学预习作业也不重视。
为何小学数学预习会沦落到爹妈不爱的地步,综合分析老师们存在的疑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小学生特别是中低段的学生不具备相关的思维品质,不能对教材信息作出有效的判断和重组,只会简单的模仿,意义不大。
2、学生预习往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在上课时会因为失去新鲜感而失去数学过程性的思考。
3、学生在预习中可能会先入为主的形成一些错误的认识,反而需要花时间去纠正和反复强调。
4、预习会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而且对预习作业的反馈不够及时、有效,导致预习变成走过场,如此反复,预习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
虽然有争议,但是对预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带来课堂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老师们都持认同态度。皮亚杰也说: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头脑里的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加工改造,才能被学生真正认识和掌握。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小学数学对预习习惯的养成就真得不能做点什么吗?我们能不能让“预习”与时俱进,在倡导“生本课堂”的今天,让预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
三、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紧贴实际
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或许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数学方法,有善于设疑者、有喜于归纳者、有惯于直奔主题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数学最终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越接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当然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也能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乐趣。比如在讲解加减法时,我们可以叫学生计算自己早餐、午餐盒晚餐每顿吃了多少钱,然后计算出一天自己一共用了多少钱。像这样的问题设置,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当然他们也乐于参与进来,看看那个同学用得多,那个用的少。总之解决实际问题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应是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语,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数学问题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的质量,使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四、激励敢说爱说,展现思维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由学生模仿老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五、表扬鼓励法
运用表扬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人的欣赏。”特别是小学生,一句打击的话可能让一个学生一蹶不振,反之一句恰当的表扬就能给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甚至改变一个学生的一身。比如在教学“年、月、日”(小学第六册),“用左拳记忆大、小月方法”时,我请两名学生介绍这一方法,并提示: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一个成绩向来较好的学生数到二月时说二月小。二另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数到二月时,却停了下来,说:“二月不同于其它小月,也能说二月小吗?”我感到很惊异,但很快就表扬了他:“这个问题问得好,你肯动脑筋,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后来,我发现这个学生想问题就很仔细,成绩上升也快,也乐于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加强研究,如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这是当前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薛桂香。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2007(11)
小学数学说课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微课技术;促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全方位正确认识微课技术,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特点、性质等,优化利用微课技术,充分发挥其多样化作用,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转换师生角色,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一、借助微n技术,提高学生预习效果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首要前提,也是整个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步骤,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学生预习效果的提高离不开微课技术,可以帮助更好地预习章节知识,对新课题知识留下初步印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微课讲教学过程划分成多个小单元,符合小学生的各方面特征、认知水平等,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也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倍数与因数”为例,上课之前,教师要准确把握该章节知识难易程度,制作“科学、合理”的微课,群发给学生,班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微课内容,预习“倍数与因数”知识点,试着解答相关的预习试题,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做上记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全方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准确把握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针对性教学,有效解决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利于提高学生预习效果,其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借助微课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某种角度来说,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方位客观分析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结合章节知识难易度,优化利用微课技术,制作合理化的微课课件,向班级展示相关的情境图,进行针对性引导,加以说明,开展针对性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构建起关于“三角形、四边形”的空间概念,直观、形象地感知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够从多种图形中准确辨认出三角形以及四边形,逐渐培养其“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这一特点,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巧妙引入到课堂中,最近羊村中的美羊羊开了一家有趣的图形店,里边有不同类型的图形,吸引大批的小羊,美羊羊忙得不可开交,想要招聘一些专业的营业员,必须掌握图形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而,教师巧设这一问题情境,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试啊,将班级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其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展其视野,将数学中的“图形”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借助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相关知识,有效突破该章节重点与难点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班级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三角形与四边形图形知识点,说说生活中三角形与四边形实物,使其意识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好地学习章节知识,为后面图形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微课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必须全方位正确解读教学大纲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展现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以“时、分、秒”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前制作好的微课课件,播放相关录音,让班级学生根据自身有限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说说这是什么声音,“钟声”这是他们一致的回答。教师可以借助“时钟”,让学生观看微课课件中的钟面,说说上面有些什么,即“数字、指针”,全方位正确认识时钟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层层递进,即钟面上有1-12这些数字,其均匀地围成一个圈,均匀分割了整个钟面,将其分成了大小相等的大格子,让班级学生数数被分成了多少个大格子,再引导他们进一步观察,看看这些大格子间有什么特点,发现每个大格子也被平均分割了,有个五个小格子,让他们数数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子,促使他们对“1分、1秒”留下初步印象,建立起时间观念。以此,充分发挥微课技术的作用,优化章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心,促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效展开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借助微课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微视频是微课的关键性内容,也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在设计微视频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各方面特点,坚持“通俗易懂、语言简洁”原则,合理搭配“颜色、图片、动画”等,采用动静结合的形式,制作大约10分钟的微视频。以“位置与方向”中的“辨认方向”为例,上课前,教师要全方位准确把握该章节知识,制作相关微课课件,以某重难点知识为切入点,制作相关的PPT课件,比如,借助方向板找出地图上面建筑物具置。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制作动态的方向板,采用动画形式有效移动方向板,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借助方向板准确辨认方向的全过程,使其全面、客观理解“位置和方向”一系列知识,有效突破该章节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逐渐构建数学知识框架体系,为后续知识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
五、充分发挥微课辅导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说课范文3
9月21日,阳店镇参加小学一年级新课程实验的30名教师,集聚在镇中心小学,参加镇教办组织的小学一年级新课程实验示范研讨课。 整个示范研讨教研活动分两个部分在镇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进行。先是由中心小学的杨腊腊、第一小学赵晓辉、崤底小学建云娜三位教师作了三节课,然后再进行评课研讨。 杨腊腊、建云娜两位老师课件做得相当好,而代表很多不具备多媒体设备教师的赵晓辉虽然没有课件可用,但实物投影议倒是让她派上了用处 ,课本彩色插图投放在大屏幕上也不比课件逊色多少。 三位教师的课作得都很活跃,均由游戏、儿歌导入新课,又通过表演、编顺口溜、课堂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动耳进行互动学习、发散思维。教师把整个课堂教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伴奏、动画变换、彩图交替环境中,读读、写写、摆摆、拼拼……,来领悟知识、强化德能 、开发智能、训练技能 、锻炼体能…… 杨腊腊作的是一节《5以内数的加法》数学课,她主要通过学生数手指、摆小棒、拼圆片的反复练习,让学生认识5的组合数量以后,再让学生说身边物体的数和量,并不断启发学生“这是3”、“这是2”,“怎么想?”,“才是5呢?”就有同学争着说:“我是这样想的:我用三个小棒表示3,用两个小棒表示2,这些小棒合起来一数就是5。”“啊——真聪明!同学们,我们大家来给她鼓励鼓励!”教师说。全班同学兴高采烈地翘起大母指朝着刚才发言的同学说:“真棒!真棒!李兴国你真棒!”李兴国兴奋地红着脸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并且自豪地鞠了一个恭才落座。 赵晓辉作的是一节《认识 j q x 》的语文课。因为不是本班的学生,所以她从说儿歌开始来熟悉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她紧紧抓住三个字母的读音、形状、书写笔顺和格式,看图说话进行认读、编顺口溜书空进行学写。她特别颇具匠心地组织了四人找朋友游戏,让学生了解、牢记 v和j 、 q 、x 相拼时要取掉两点的规定。 建云娜用同一班的学生作了一节《10的加减法》的数学课,课件做得最精彩,结婚嫁妆买电脑的就是她。她从9能分成4和几的游戏进入新课,然后5只蠕动的蜜蜂“飞”上大屏幕,又飞来4只让学生想屏幕上一共有多少只蜜蜂?是怎么想出来的?最有趣趣的是她给九个学生每人发了一张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找朋友,在欢快的找朋友乐曲下,拿到卡片是7和3、8和2……的学生自然站到一起成了好朋友。 三节课后教师们在一起评课,一言不发,都想听我的高见。我说:“我今天来是个小学生,一是一年级新教材我没见过,二是也没参加过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大家才是专家。要叫我说,那只能是在地下室里说课,你们是在五层楼上说课。所以我今天不是听大家说这三节如何、如何好,而是要听大家说这三节课有那些地方还不如你自己,这样,我才会自豪地感觉到我们阳店进行新课程实验的教师素质至少比这三位教师高。”(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