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教育扶贫范例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34081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教育扶贫范例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育扶贫论文1

*,女,汉族,52岁,中共党员,副主任科员,现任市妇联维权儿童部部长。她热爱妇女工作,积极维护妇女的整体形象和利益,全面履行妇联职能,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求真务实,多年来的工作都非常出色,成效非常显著。是妇联系统的老大姐,是妇联干部的模范带头人,全面履行妇联职能,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为敦化家庭教育工作贡献出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突出服务职能,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工作,是面向家庭、服务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的需要;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建立学习型的家庭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培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夯实了基础。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

她由教师改行做妇女主任,85年在街道任妇女主任,由91年正式调入敦化市妇联,在妇联工作已有23个年头了,先后做过市妇联组宣部、城乡部、妇儿工委、维权儿童部工作,从事家庭教育已经8个年头了,身为一名妇联干部,普通的党员,她非常重视该项工作,她把一生都奉献给妇联事业,始终坚持家庭教育工作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稳定大局,以创新精神搞好家庭教育工作,与北京网校101成立了家长学校,帮助广大家长增强自身素质,掌握育子方法,提高敦化市家庭教育水平。

为贯彻国家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她带领妇联系统以教育工作为阵地,丰富了家庭文明建设,拓宽了家庭教育领域。她为领导出谋划策,只要工作给她,领导十分放心,保证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市妇联经常与关工委、教育局联合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培训班”等活动,组织全市广大妇女,学生家长受教育率达90%以上,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八年来,她时刻关注着敦化市的家庭教育情况,一是制定方案、学习计划,定期走访检查,每年开展评选活动,推举出省级“优秀家长”3名,市级“优秀家长”18名;二是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讨,推举出家庭教育论文省级2篇,州级1篇;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家庭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她在评选当中被州评为“优秀论文奖”,这项工作现已形成了规范。并针对“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做了问卷调查狠抓典型,带动全市文化建设,在全市四个街道16个乡镇抽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10份,分析报告4份,论文获奖1个。在工作中她是强者,个人家庭生活中她是一名言传身教的好家长,大女儿已毕业于辽宁法律学校。“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八年来,她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家长学校的首要任务来抓,走学校、社会和家庭育人一体化之路。勇于向市委、市政府提意见和建议,让全市学生、家长通过家长学校接受一轮德育教育,把“怎样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怎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等内容纳入家长学校的课程,开展“警校共建文明学校”活动,各中小学与辖区派出所结成一对一的警民共建关系,以达到净化校园治安环境、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三净化”目标,敦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她提的意见和建议,部分工作已经开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和成效。

总之,*通过以家庭为阵地,农村为重点,找准位置,发挥了市妇联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巩固发展了家长学校,不断提高了家长素质,在敦化市家庭教育工作中积累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教育扶贫论文2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度课题“精准扶贫背景下的老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D16074),主持人:刘燕鸣。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5-0148-03

曾说过,扶贫必扶智,“扶智”的根本就是教育。无论是从人群角度出发,还是从实际现状出发,教育作为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有效手段,对整体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1]。从战略角度出发,职业教育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在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真正提高民众的素质,还有赖于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并从中创新发展路径。

一、职业教育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服务最为贴近、贡献最为直接有效的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一种旨在提升受教育者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教育类型,它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与高技能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通过实施地域特色的职业教育,不仅可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而且可以彰显地域经济特色,最终达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职业教育不仅能够纠正贫困群体关于贫困的错误观念,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技术技能,继而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常态化的窘态。

(一)职业教育是变革人们精神贫困观念的有力武器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地居民的精神贫困。他们思维陈旧,甘于贫困,这极大地阻碍了他们脱贫致富。职业教育在助力贫困人群精神脱贫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通力合作,通过学校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的宣传引导、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可以激发贫困地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涵养其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继而形成积极向上求发展的思想观念。

(二)职业教育是提高人们知识文化与技能的关键途径

贫困人群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致富的技术技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可以通过短期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方式传授贫困人群相应的文化知识、生产技术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等,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提升生产技能水平。地方政府应立足当地现状,创新办学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将资源、环境、经济和扶贫与开发相结合,提高办学水平,帮助当地贫困人口特别是青少年成长成为技能化、专业化、应用型人才[2],真正的将职教资源作为扶贫攻坚战的第一步,并最终实现及早脱贫致富。

二、江西赣南老区呼唤职业教育助力脱贫

赣南老区作为红色革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在中国革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南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部署中,江西省更是将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关注,但是受到地域条件限制、生产力水平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低等因素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方面。

赣南老区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着11个罗霄山连片特困县、1419个贫困村。在解决路径上,赣州市万名机关干部走村入户结下“穷亲”,凭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开展,特困县6518户贫困户中已有5053户贫困户、15961名贫困人参与到发展芳香花木产业中,种植苗木面积达万亩,脱贫致富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3]。《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的落实,势必成为摆在当前的重要问题。赣南老区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其主要特点有外出务工人员居多且多有创业意愿、技能型人才匮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较多,工业化和市场化人才较少。此外还存在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和就业困难的人员以及对巩固技能型和综合型人才吸纳能力薄弱的现状。

解决上述问题关键还要靠教育,尤其是将职业教育作为扶贫攻坚战中最重要的手段加以思考,从重视教育方针和大计的顶层设计到对该地区的职业教育具体措施的落实,从关注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到建设有特色的教育扶贫攻坚战师资队伍[4],都需要考虑。在这一过程中,从政策宣传到统筹规划、从资源配置到运行机制研究、从正面引导到办学思路创新,都需要研究。

三、职业教育助力赣南老区脱贫的路径思考

(一)加强职业教育扶贫的顶层设计

(二)创新职业教育扶贫发展模式

创新发展产业以带动就业、创业的职业教育扶贫发展模式,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结合贫困地区的产业特色,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就业根本途径转变的全面提升。赣南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当地政府应以优势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大力扶持“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配套餐饮服务,?M行特色文化建设,以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对农村贫困地区,以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赣南老区的这一产业特色,当地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形成“课堂+基地”“基地+农户”“农户+实体”“实体+学校”的办学模式,培养既懂知识又掌握技能,还懂经营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此外,职业院校还应主动加强对贫困群体的关怀,增强“校企合作”“校校联合”,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就业援助与培训平台的无缝对接,通过职业教育扶贫真正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在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要准确实施“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扶贫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村村通网络”的有利条件,与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共享服务平台对接,突破传统职业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实地教育与网络资源、互联网信息链接起来,建立起职业教育网络扶贫发展新模式。一方面,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实现职业教育远程教学。鼓励职业院校结合赣南老区的产业特色和扶贫需求,推出录像课和在线课,多开发精品课程,让老区人民可以第一时间接受到更准确、更前沿、更实用的教学信息,创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不仅如此,通过在线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学员还可以与专家、教师以及其他地区的学员进行实时互动与交流,便于及时解决问题,实现智慧学习[5]。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还可以加大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并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带动当地贫困人群,通过网络扶贫开发平台,将赣南农村的生态农产品、旅游资源等向全国各地进行宣传、推广,从而实现新的经济增长。

(三)增强职业教育扶贫开发能力

根据精准扶贫的需要,职业院校应主动对接赣南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能力培训,对贫困者脱贫致富所需的技术和能力进行精准培训。职业院校要加大赣南老区种、养、经营管理等技术教育,为今后2-3年赣南老区全面脱贫补足优质劳动力。职业院校应结合赣南老区发展实际,对接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选择实用教材,“生活、生产、培训”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集中时间和地点进行全方位培训,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

在扶贫中,还要充分挖掘高等农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智库的作用,为农村培养一批专门的懂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精尖技术人才,以担当新型农业科技人员的角色,从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的队伍。同时,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用好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倾斜政策和振兴赣南老区的政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与指导。

此外,在扶贫中还要优化职业教育教学管理,遵循规律,致力地方经济繁荣。

1.教学方式创新。在教学方式上,职业教育的教学语言必须切合当地人的特点,让他们收获实际“利益”;要将应用知识和技术作为教学的重点,对理论的学习,可以降低要求;多加强实际现场教学,按需教学;为丰富教学形式,以项目教学法作为激发农民学习的重点加以推广;出于地域活动限制,优化教育教学可以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示范指导,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才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扶贫论文3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工作,是面向家庭、服务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的需要;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建立学习型的家庭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培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夯实了基础。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

她由教师改行做妇女主任,85年在街道任妇女主任,由91年正式调入敦化市妇联,在妇联工作已有23个年头了,先后做过市妇联组宣部、城乡部、妇儿工委、维权儿童部工作,从事家庭教育已经8个年头了,身为一名妇联干部,普通的党员,她非常重视该项工作,她把一生都奉献给妇联事业,始终坚持家庭教育工作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稳定大局,以创新精神搞好家庭教育工作,与北京网校101成立了家长学校,帮助广大家长增强自身素质,掌握育子方法,提高敦化市家庭教育水平。

为贯彻国家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她带领妇联系统以教育工作为阵地,丰富了家庭文明建设,拓宽了家庭教育领域。她为领导出谋划策,只要工作给她,领导十分放心,保证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市妇联经常与关工委、教育局联合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培训班”等活动,组织全市广大妇女,学生家长受教育率达90%以上,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八年来,她时刻关注着敦化市的家庭教育情况,一是制定方案、学习计划,定期走访检查,每年开展评选活动,推举出省级“优秀家长”3名,市级“优秀家长”18名;二是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讨,推举出家庭教育论文省级2篇,州级1篇;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家庭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她在评选当中被州评为“优秀论文奖”,这项工作现已形成了规范。并针对“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做了问卷调查狠抓典型,带动全市文化建设,在全市四个街道16个乡镇抽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10份,分析报告4份,论文获奖1个。在工作中她是强者,个人家庭生活中她是一名言传身教的好家长,大女儿已毕业于辽宁法律学校。“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八年来,她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家长学校的首要任务来抓,走学校、社会和家庭育人一体化之路。勇于向市委、市政府提意见和建议,让全市学生、家长通过家长学校接受一轮德育教育,把“怎样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怎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等内容纳入家长学校的课程,开展“警校共建文明学校”活动,各中小学与辖区派出所结成一对一的警民共建关系,以达到净化校园治安环境、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三净化”目标,敦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她提的意见和建议,部分工作已经开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和成效。

总之,高连杰通过以家庭为阵地,农村为重点,找准位置,发挥了市妇联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巩固发展了家长学校,不断提高了家长素质,在敦化市家庭教育工作中积累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教育扶贫论文4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文化扶贫 内生性重构 贫困文化 文化贫困

我国的扶贫攻坚战已经开展了很多年。扶贫的模式从之前的“输血式”转为“造血式”扶贫。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号召。为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保障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文化扶贫迫在眉睫,但是农村文化贫困不是一朝一夕造成,贫困文化是进行文化扶贫的最大障碍。突破障碍的关键点就是促进农村文化的内生性重构,重建健康稳定的农村文化生态。

1 文化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

文化贫困和贫困文化

广义上,文化贫困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文化滞后于时展并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它既包括教育、科学技术的落后,又包括价值观念、体制、发展战略、知识创新的落后等。[1]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一些学者开始考察经历持续贫困的文化后果。在这一脉络上最著名的理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的贫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概念。刘易斯认为,在社会中,当群体处于贫困状态时,他们会形成应对自身地位的行为模式,这时就出现了这种贫困文化。[2]

文化贫困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他是由于本地文化生态的破坏导致的一种现象。经济落后的地区不一定会出现文化贫困。比如在安徽皖南黟县的一些古村落。当地的经济十分落后。基本还是小农经济,但是当地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当地人非常注重教育,我国传统文化在当地有着非常良好的传承。文化贫困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文化生态的破坏,导致传统文化的缺失,而现代文化体系却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我国当前文化扶贫的主要问题是文化生态和内生性重构之间的背反。[3]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化对于贫困地区的冲击是产生文化贫困的重要原因。[1]由于商业化,是的贫困地区原生文化生态被破坏,而该地区原有的经济贫困现状又没有改变,现代文化体系还未在该地建立,文化贫困现象出现。

贫困文化是贫困的衍生品,它是在文化贫困的环境下,贫困长期存在的产物。贫困文化的存在使得贫困产生了惯性。由于贫困产生的习惯使得贫困得以继续发展蔓延,使得贫困成为一种循环。一代又一代的发展下去,贫困人口很难摆脱贫困现状。

文化的内生性重构

文化的“内生性重构”是以文化主体自身成长愿望为基础、以文化要素更新或重组为手段、以消除“文化堕距”或推动文化发展为目标的行为或行为方式,通常表现为特定主体在特定地理文化空间中以自身力量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

文化的内生性重构是消除贫困文化摆脱文化贫困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的内生性重构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前文化贫困的问题。所以推进文化内生性重构是文化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文化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态被严重的破坏,贫困文化滋生。所以现在文化贫困地区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文化内生性重构非常困难。文化扶贫就是帮助这些地区推进文化内生性重构。努力恢复文化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态,构建良好的农村现代文化。

2 文化精准扶贫推进文化内生性重构具体措施

文化精准扶贫的硬件措施

文化扶贫的当务之急是在文化贫困地区建设文化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比如l村文化广场、农村图书室、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建立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设好该地区互联网硬件设施,让每一个贫困村都能连上互联网是文化扶贫的关键。出现文化贫困是因为传统文化的缺失而现代文化体系尚未构建。互联网是可以跨越空间限制的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互联网的接通使得贫困人口有了了解信息的渠道。只要有了解信息的意愿有了互联网就能了解到想要的信息。其次是建立乡村文化广场。为村民从事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场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决文化贫困的根本措施发展教育。有了知识,人们才不会愚昧,贫困文化就不会滋生。所以文化扶贫的关键是建立学校等教育机构。使得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

文化精准扶贫的软件措施

教育是推动文化内生性重构的关键,因为教育可以有效的遏制贫困文化的滋生。将良好的修养、健全的人格、优秀的意志品质、科学的知识带给孩子们。使得贫困人口的下一代有效的脱贫。教育不仅是硬件上的提升也要在软件上进行加强。在文化精准扶贫中要了解各个村的学龄儿童情况,输送良好的老师提升当地教育的软实力。

由于原有文化生态的缺失,所以要尽快建立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中国传统农村文化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每位家族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作为家族的核心,其承担着家族文化传承和维护的责任。而这一个个家族文化构成了传统文化生态。所以要充分发挥文化贫困地区中优秀人才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些优秀人才往往在城市发展接触的是城市的现代文化体系,他们可以作为城市文化和文化贫困地区之间的纽带。将城市现代文化体系结合文化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传播到贫困地区。构建现代文化生态,为当地文化内生性重构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校是现代知识的聚集地,截至 2015 年,我国共有公立普通本科院校782 所,而全国贫困县的数量是 592 个。高校完全有能力对贫困县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所以要建立高校和贫困县之间帮扶机制。这样的机制可以先进文化进入贫困地区,促进当地文化内生性重构。

参考文献

[1] 曲蕴,马春。 文化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图书馆,2016(9):4-8.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33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