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论文范例(优推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生态文明论文范例(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生态文明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马、恩生态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相反,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首先,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是马、恩生态思想产生的现实根源。工业化进程加快成为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的主要特征。同时,资本主义消费模式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是大量的生产所对应就是巨大的消耗。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泰晤士河的污染、伦敦弥漫的烟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与小亚细亚的荒芜以及英国工人阶级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些现实问题深深震撼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其次,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为马、恩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保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大大开拓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马、恩对达尔文物种进化论中的思想进一步阐发。同时,创造性的吸收了德国化学家和农业学家李比希的新陈代谢思想,提出了“新陈代谢断裂”理论,批判了资本家对土地的剥夺,造成了物质循环中的断裂。再次,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确立为马克思、恩格斯考虑生态问题提供了历史的视野和辩证的方法。
二、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几部著作中。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马克思就已经把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这一观点贯穿在他的生态思想中,指出人可以通过实践来改造自然。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完整结合在他的《资本论》中,马克思用“新陈代谢”理论来说明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过程。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体现在他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并且从各层面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内在关系。第一,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把自然界看成是“绝对精神”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同时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了科学独立的自然观。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类并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相反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自然界孕育产生了人类并为其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马克思的生态价值观。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集中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他们认为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思想是导致人类认为资源“无价”,不需要为自然资源埋单,因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无度的开采,以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对当今的生态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马克思的确说过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只有经过人类劳动改造过的自然资源才具有价值。但是马克思也曾说过:“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就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并没有否认自然资源是产生价值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社会财富不仅来自于劳动同时也来自于自然,只有劳动和自然资源相互作用才是产生财富的基础。从这个层面上进行探讨就不难看出生态中心主义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的片面性。第三,马克思的生态方法论。要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生态问题是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落脚点和最终归宿。一方面,要客观的对科学技术加以评价。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思想家对科学技术持悲观态度,批评科学技术是导致生态危机的“帮凶”。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生态问题是对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应用造成的。另一方面,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方法。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但是,贪婪的资本家从事生产和交换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他们在利润的驱动下进行生产,“无度和无节制成了货币的真正尺度”除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他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最终,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决生态问题,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解,改变生产关系实现共产主义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自然界才能真正“复活”。
三、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如列宁所说:“要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观点,无疑须要熟悉他最亲密的同志和朋友恩格斯的著作。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一样,恩格斯也没有写作专门的著作论述他的生态思想,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中找寻到深刻的理论根源。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具有前瞻性,他科学的预见了如果人类与自然呈现出“征服异族”的关系时那么自然将对人类进行无情的报复。恩格斯振聋发聩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他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第一,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充满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它为我们今天人类如何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一方面,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人的产生是自然界的奇迹,人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自然界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然人存在于自然之中,那么就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因为历史和现实都在证明这样一个真理:不尊重自然,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我们就会破坏自然,给自然界造成的伤害反过来同样作用于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上。另一方面,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是辩证的生态自然观。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处于永恒的发展、演变之中。恩格斯根据19世纪自然科学的显著成果总结说:“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第二,恩格斯的生态系统论。“科技的三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领域之间的联系了。”恩格斯也就是用了自然科学这一中介实现了自然界与辩证法的结合,也正是用了自然科学这个中介证明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使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的猜想变成了科学的真理。“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我们所认知的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各种物质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已经得到印证。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有力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3]列宁全集[M].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生态文明论文【第二篇】
一、认识生态文明的内涵
面对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日益破坏、社会病症不断出现等情况,一些学者开始批判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数量而不顾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理念。他们指出,我们过去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没有认识到,“现代人没有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感到自己命定是支配和征服自然的一种外来力量。他甚至谈到要向自然开战,忘却了:设若他赢得了这场战争,他自己也处于战败一方。”[3]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每一种环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能引起经济崩溃、社会紧张和政治敌对。……它们在数量上快速地积累,在范围上不断地扩大。虽然它们不能总是直接地导致冲突的爆发,但是,它们能够加剧这个世界的不稳定。”[4]从以上可以看出,生态危机在本质上就是由于人类忽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而任意破坏自然界所引起的。一些人为了自身物质的满足,不顾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而向自然界进行无限制的掠夺和索取,对自然环境进行不负责任的任意破坏,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衡和紊乱。因此,生态危机并不只是自然界本身所发生的单一的异常变化,不单单是单纯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而是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从本质上看,生态危机是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是由于人与自然界发生相互冲突而造成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其根源主要在于人类既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努力祛除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弊端过程中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以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它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人类自身、经济社会和自然界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文明的广义概念。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并列的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在我国,所建设的生态文明,一般是指这种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还是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生态平衡意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公正合理的制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备受重视,并成为人类的主导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模式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时候,生态文明也就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要阻止经济发展,而是主张在维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使生态环境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和相互促进。具体来说,生态文明所包含的内容有:一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保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关系,人类要在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内对自身活动加以限制。三是人类不仅要注意自身活动给自然界带来的近期影响,而且要注意给自然界造成的长期后果;不仅要关心由人的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界的有利变化,而且要关注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的对自然界不利的变化。四是人类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保障当代人和后代人都具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权利,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生态文化的历史传承中丰富生态文明思想
亨廷顿认为,文明“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包括‘价值、规则、体制和在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模式’”,[5]它“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5]而“政治制度是文明表面转瞬即逝的权宜手段,每一个在语言上和道德上统一的社会的命运,都最终依赖于某些基本的建构思想的幸存,历代人围绕着它们结合在一起,因此,它们标志着社会的延续性。”[5]从这一观点看,生态文明的实现,与其说是一个社会政治及其它制度的建构过程,还不如说是一个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固有观念的过程。因此,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6]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生态文化的社会传播过程,也是人类通过自我学习和自觉实践逐渐将生态观念融入到历史、习俗、体制、道德等人类思想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生态思维模式的过程。实现生态文明,要从古今中外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寻找保护生态环境的有益经验。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就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注意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原始时期,人们就以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形式来表示对大自然的尊重。西周时期,就有了从制度上保护生态的措施。《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也就是强调人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
儒家思想倡导的“天人合一”、“仁爱及物”思想,核心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庸》中所说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的“天地”就是指自然,“与天地参”,是说人在地位上与“天地”并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宇宙自然观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秩序的整体,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人类更加趋向于回归自然,过一种质朴、田园般的生活。随着科学艺术的发展,人们不断追求纯科学的精神,强烈地希望探求世界的本原。他们开始从自然界本身的运行、发展中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对自然的认识更趋科学。然而,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西方社会走上了一条“以人为中心、征服自然界”的道路,人类成为“万物的尺度”。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更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理论,这在康德先验哲学、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性哲学、培根的关于人类可以凭借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的思想中得到深刻体现。20世纪以来,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引起了整个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各种环境保护运动越来越多,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政党得到建立并越来越有发言权,各种生态保护的会议不断召开,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得到建立。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著述。马克思早在论述有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就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能够通过认识自然来支配和改造自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但是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7]因此,人类要爱护自然,要与自然保持协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而不要一味地想着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8]
三、根据生态社会化规律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在表层操作方面包括公民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和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与评价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预期与参与程度;在深层的理性认知方面,应该包括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享有的社会权利和对社会基本规范所持有的认知与观念。”[6]因此,要在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的这些优秀的生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人的思想行为发展规律,通过生态社会化的过程,传播生态文化,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一,通过教育学习,实现对生态文化由理性认知向思想观念的转化。事实证明,知识是人类认知的前提,没有生态科学的知识背景,人们就很难对生态环境的状况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把握生态科学知识,人们就不会对生态危机的严重危害有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生态危机意识的培养。因此,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教育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方式,传播生态环境科学知识,使人们了解当前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状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和方法等,使人们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自觉地学习和接受生态知识,自觉地提高思想认识,为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第二,优化欲望、情感、信念、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发挥主体在生态文明意识养成中的积极作用。个体的学习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但也摆脱不了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个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使得非理性因素的个体差异性和层次性愈发明显,这直接影响到个体的人格特征和社会价值选择。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公共选择,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接受和内化。当个体的非理性因素与社会生态价值选择保持一致时,能够促进生态意识的社会认同;当非理性因素与社会生态价值产生冲突时,生态意识的社会认同速度就会减缓,此时就需要通过强有力的文明教育去调整这种关系。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教育社会个体优化非理性因素,激发和活跃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促使生态保护意识为个体所接受和认同。一是要加强对欲望因素的疏导和调节。欲望是个体需要的一种渴望,是人类最为基本的原始动力和价值追求,是行为的直接动机,也影响到个体价值选择的趋向。合理的欲望作为正当的行为刺激,能激发人们进行一定社会行为的热情。因此,要通过对欲望因素的科学疏导和有效调节来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通过生态价值选择的引导获得社会的认可,实现人类行为的生态价值趋向。二是要加强对情感因素的引导和激发。
个体接受教育,首先是一个情感认同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要学习和接受知识,首先要在情感和理念上认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是自己所需要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对生态文化的情感认同,有利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可和接受,有利于将生态观念融于内心,形成指导行为的价值观念。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认同,培育人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心情感,是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方式。三是创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意志和信念。社会氛围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具有熏淘感染的作用,能够使人们对生态价值和生态行为作出一定判断,使自身自觉地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而社会环境的改变却有可能造成生态选择的背离。意志和信念因素可以促使个体保持积极的行为动机,改变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生态文明意识的传播和学习。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要通过对意志和信念的调节,实现个体在生态价值目标接受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鼓励和自我监督,促进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生态文明论文【第三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取得令国人骄傲、世人惊叹的成就,然而一些地区过度利用生态资源、乱弃垃圾、乱排乱放污染物、乱采滥伐森林、围湖养殖、非法捕杀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得到保护和延续,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实践类课程教师应当善于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以及实地考察等渠道,大量收集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新信息资料,并及时渗透到专业技术实践教学中去,着力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实践技能。
2 注重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2.1 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教师要结合专业岗位技能操作基础理论教学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与创新的重大举措。要善于将党和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最新方针政策巧妙地渗透到专业技术技能教学中去。可以结合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向学生阐述这些重大改革举措的意义和基本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懂得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水平。同时,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生态文明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思想境界、学习兴趣和技能素养无缝对接。要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去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更深入地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理解岗位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标准。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评价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试图用生态文明观念指导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态环境问题离他们很近,与他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安徽省池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安徽省第一个部级森林城市,境内有升金湖部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部级自然保护区、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目连山省级森林公园等著名生态品牌。当前,国务院已启动实施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池州市正在实施全面启动和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三区”大发展战略,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池州人民热切关注的话题。因此,可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针对池州市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课堂辩论,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长本领、强意识、正言行。
2.2 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人类是地球的人类,自然是人类发展的母体,人类要重视自然、爱护环境,要把发展经济建立在顺应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根植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中。生态文明蕴含着严谨、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和绿色、高效的资源消费理念。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倡导生态伦理观和资源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它将对人类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被纳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人民群众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美丽中国寄予前所未有的期盼和厚望。近三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一些地区毫无选择和节制地进行招商引资和自然资源开发,甚至不惜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追求所谓的GDP,导致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系统平衡被人为打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巨大冲击。自然生态系统遵循着一系列自然法则和科学规律,人类所消耗的物质、能源等都必然是从大自然中索取。过分地追求高消费,最终必将使有限的自然资源被人类更快消耗殆尽。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奉行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原则,要树立严谨、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和绿色、高效的资源消费观,珍惜和敬畏存在于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自觉呵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以及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服务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守住区域生态红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环保产业、生态旅游、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构筑符合区域实际的新型产业结构体系,建立系统、科学、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发展思维和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果继续坚持“经济效益至高无上,生态为经济让路”的发展思维以及“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那么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不可能走出举步维艰的困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近年来,总体上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自然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但在局部区域还存在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较为严重,自然生态系统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减弱等现象,例如,因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过度砍伐等原因,导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1998年长江洪灾正是开发长江流域过程中种种生态经济矛盾积累的集中反映,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4]。因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教师要针对学生身边发生的塌方、泥石流、洪涝灾害、雾霾以及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等,教育和启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价值观。例如,在生物技术类实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安徽省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时常出现的酸雨(Acid rain)现象,对学生进行生态消费观念和生态文明行为教育。酸雨是指pH<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露、霜等,在国外被公认为“空中死神”,其潜在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破坏生态系统,而且对人体健康危害十分明显,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也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避免或控制酸雨的侵害,教师可在分析酸雨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细节来约束自己,从倡导节约能源、生态出行等方面入手,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3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生态文明教育与职业技术技能培养融为一体
3.1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之中
在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改革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根本举措。但是,在强调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和制度创新的同时,必须重视从公民思想道德层面强化生态伦理观和资源消费观教育,营造生态文明的社会道德氛围。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和正能量,起着指导人们判断自身行为正当与否的标杆作用。道德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区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已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立德树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工作任务。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岗位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注学生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和文明修身教育。当学生道德体系中建立起了对生态文明行为的善恶评价标准时,就会自觉地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从而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因此,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努力把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内化为学生内心的道德指向和道德情感,从而培养社会满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在全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营造生态文明教育良好氛围,必然会推动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3.2 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和专业顶岗实习全过程
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同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迄今为止,虽然人类主要还是居住在地球表层,但其活动的领域已深入到了地壳深处,且已离开地球开始进入了星际空间。至于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因素,更是远远超出了地球表层的范围,全球环保形势十分严峻。在实践教学和专业顶岗实习实践中,要在培养学生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和教育学生将他们的新的思想观念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从约束自身日常生活起居行为和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做起,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高职院校实践类课程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挖掘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拓展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和范围,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态文明行为的具体要求上升到思想道德的高度。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贯穿于专业岗位技能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中。此外,在高职学生进入校外企业进行专业顶岗实习期间,实习指导老师也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岗位特点和企业实际,积极参与企业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拓展学生生态知识和环保技能。
3.3 改革实践课程教学评价
生态文明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维度;生态意识;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行为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104-04
作者:张兵权,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1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缘起
生态环境问题贯穿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它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受到重视。它的酿成,同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能力、改造能力及其需求是分不开的。通过马克思的“三形态”论,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社会形态和个体发展以及环境变迁实际上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人类也履历了三种文明形态: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作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的文明,同时也“记忆”着人类对大自然改造的“痕迹”。
在原始文明发展时期,人类完全接受自然控制。人类生活都是依靠大自然的赐予,猎狩采集是其主要活动。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对大自然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开发,由赐予接受变成主动索取。为了不断增加食物的产量,人类需要扩大耕地面积,于是砍伐和焚烧森林,开荒种地、放牧养畜,虽然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可对森林绿地也造成了破坏,导致大规模的森林破坏、土壤流失和绿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开始“逼供”自然。生态危机随之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对生态问题的深层追思必然会涉及到人类文明的转向上,即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社会记忆”中第四阶段的文明,应运而生。人类社会进入希望与自然实现协调发展的阶段。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一般认为它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它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是一种以生态正义为基础的文明。作为一个复杂的复合系统和进化的开放系统,生态文明进化的母体是继承先前文明的一切积极因素,其理论与实践基础直接建立在工业文明之上,是对工业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效益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向现代生态文明发展观的深刻变革。
生态文明这个宏大的复合系统,架构在知识、教育和科技等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强调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盘,人、社会与自然需要共生共荣。生态文明原理中孕育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文明、生态制度的文明、生态科技的文明、生态行为的文明这几个维度。这既是生态文明理论视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维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们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方面相结合来展开建设。
三、生态文明建设维度
(一)生态意识文明
生态意识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中西方古代就已经有了,但生态意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时正逢西方环境保护主义运动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的时期。作为一种思想和观念,自然是当时工业革命带给生态环境严重影响而在人们心目中产生巨大冲击所引起的反思。这个概念由最初的“环境素养”到现在的“生态意识”或“环境意识”,由于学者学术背景和话语系统不同,其含义的界定也各有千秋,各有所指,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不管怎样,一般都把生态意识看作是一种对一定社会现象的反映、一种观念、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认为,所谓生态意识是指公众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统一的关系中所秉持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心理认同感。只有达到了这种双重和谐统一状态的生态意识才能称得上文明的意识。
在工业文明阶段,传统的主客二元论与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立场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的认识走入了歧途。人们常常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环境,而不是从公平正义、从善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一味地把生存的意义归结为尽可能多地占有东西,人与包括自然界在内的外部世界的关系被人为地一厢情愿地理解为一种占有与被有的关系。从而引发地球温室效应、森林破坏、人口增加、水源污染、水位降低、动植物濒临灭种等等问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为了共同的未来,必须树立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生态意识。
1、整体意识。我们知道,人类要生存,始终在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方面满足自身这个封闭的单个系统需要,另一方面满足更大系统的需要,而要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就必然有破坏。这样人与自然就形成了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的态势。人是社会的一员,更是自然中的一员,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统一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统一有机体。尤其随着人类能力的增强,科技实力的提升,更是越来越明显,它客观上需要人类自觉合理调节这个统一有机体的和谐。
2、稳定意识。生态系统只有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确保生态的发展和环境的美丽,也才不会因为系统的突然破坏、断裂而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3、价值意识。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是存在于生态系统之中的两大核心价值。自然的内在价值是客观的,不能被还原为人的主观偏好。生态系统是价值存在的一个具有包容力的重要的生存单元,没有它,有机体就不可能生存。
池田大作在《珍爱地球》一书中指出:“环境问题同时也是政治、经济、甚至是教育的问题。还有人权和伦理的问题。环境问题可说是有关人的价值观、生存态度、社会应有姿态的‘人的问题’。”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蕴涵着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们认为要树立和谐意识和公平公正意识。我们可以直言不讳地说,生态危机的加剧,导源于人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生态正义。而今,我们为生态伸张正义,就是因为在种际之间、代内之间、代际之间存在严重的社会正义问题。在国际、国内诸如生态殖民化、生态掠夺等恶性案例屡见不鲜,除了痛心疾首之外,更值得我们振作和反思。因为在国际国内存在诸多生态非正义事情,才导致世界在环境资源分配与环境保护责任担当中不和谐社会问题。
从心理机制来看,人们对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心理认同感,具体体现在生态情感、生态审美、生态思维等方面。(1)生态情感。人们应该对自然始终保持感激 之情,真正懂得“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生存是唯一无二的母体和基盘。它不仅对维持肉体是必要的,而且是人类的精神的基盘,也是繁荣文化、文明的源泉。”是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栖身之所,是自然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生态审美。自然之美让人身心健康、愉悦,放松,唤发生命的活力,激发人对生态美的追求。人们不但要利用好自然,还要懂得去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善待自然,欣赏自然,领略自然,感应自然,拥抱自然,融入自然,让自己真正诗意地栖居于大自然之中。(3)生态思维。人们要把为人之道、待人之德推及自然,内化为一种精神素养,养成一种真、善、美相结合的思维习惯,在生活之中始终一以贯之。
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环境道德教育责无旁贷。让环境道德教育促成人们生态良知的生成,通过提高个体和群体的环境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生态意识普遍化、恒久化,并使之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显露出来。
(二)生态制度文明
制度在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一项制度要成为文明的制度,深受广大人们支持和拥护的制度,必须本身是科学的、合理的和正义的制度,否则,只会祸害社会,使社会处于一种无序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人、社会与自然如果不能和谐与共,共生共荣,生态就会出问题,进而经济社会也会出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需要社会制度生态化。我们认为,制度生态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环境法律机制。一个方面我们要通过政府立法行为来加强环境资源法的建设,为生态权力提供保障。每一个公民都享有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对环境状况的知情权和环境参与权这几项重要的环境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利用环境与资源人人也应该有“则”。另一方面,我们要有生态权力意识,自觉为生态环境伸张正义,使它成为社会一种常态。
2、环境管理机制。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同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有交换就会有干预和破坏。如果不进行合理、科学管理环境,就会酿成更大灾难。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需要人类高效利用和合理养护,环境管理责无旁贷。通过环境管理,一方面减少破坏和浪费,杜绝“搭便车”和“公共牧场”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环境更美化,为人类提供“诗意”的生境。
3、政绩考评机制。社会要制定一整套对官员的环境考核和问责制度,对高能耗和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应追究责任。实用工程项目终身负责制,工程事故不能因原负责人工作调动或离职而免责。要让公众的监督与反映成为政绩考评重要依据。
4、生态补偿机制。正义是制度制定的依据和前提。采取生态补偿,就是为了生态正义。人与自然要真正意义上和解,绝对脱离不了生态正义的伸张和各项生态正义原则的贯彻。生态危机背后的原因就在于生态环境资源的分配没有做到“机会平等”,环境保护责任缺失,“生态补偿”成为一纸空文,没有真正得到贯彻。一个生态缺乏正义的文明,是不能称为生态文明的。
(三)生态科技文明
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哲学命题以后,科技理性就成了人们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根据和理由。世界各个国家大力推行教育和科技,科技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人类进入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丰碑。在这种社会发展框架里,人生的全部意义被淹没在对“物”的片面追求之中,人性的丰富内涵被消融在物性的纯粹释放里,人对自我的认识和关怀服从于逐物的需要。由于工业文明种种发展活动主要表现为征服大自然的物质活动,导致生态、资源、人口等问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异化着人性,社会发展的这种物化倾向,导致人的自我异化,人对物的依赖必然引起人对自然界的剥夺。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地把科学技术指认为罪魁祸首,其实引发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具有双面性。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因此,要求人类放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问题,我们认为,现在关键是人们坚持什么样的理念去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以及对已有的科学技术所造成的生态破坏采取什么样的新型技术去弥补和挽救。我们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展科学技术应有的理念。这也是发展生态科技的根本理念。科技创新生态化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生态承载能力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把生态经济与知识经济有机融合,寻求一种内生力量,建立生态化技术体系,使人、社会、自然这一复合生态系统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对于原有的科学技术,我们要通过改造或放弃,把科学技术对生态的破坏减低到最少,并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来改善生态环境。
(四)生态行为文明
不管前面所论到的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还是生态科技文明,最终是要落实到人们的行为上来。人们行为不能做到文明,生态文明就会停留于表面。生态行为指的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以及交往实践中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或欣赏时以生态环境可再生性、可持续性为出发点和旨归,讲究行为文明,反对野蛮、粗暴地对待大自然。具体而论,我们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存在方式。从人的存在来看,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与其它动物物种仅仅依赖局部的自然界而生存不同,人类必须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整个自然界才能更好地生存。但是在过去也包括现在,人们一味地把生存的意义归结为尽可能多地占有东西,人与包括自然界在内的外部世界的关系被人为地一厢情愿地理解为一种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而忘记了人之为人的最真实的价值理念:一个人并不因为他拥有东西而存在,而是他的创造性、正义感以及爱的展现。人们如果不打破以“物欲”为中心的思维怪圈,不去塑造一种新的以正义为基础的文明理念,不仅走不出生态危机的阴霾,而且也无法确保人类社会能文明、有序发展。
人活着就应该富有责任地、充满正义感地、文明而非野蛮地活着。人是自然之子,大自然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唯一无二的母体和基盘。人类只是栖息在地球上云云丛生之一员,没有理由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奴仆和主宰的对象,违背自然规律肯定会遭受规律的惩罚。
2、生产方式。人们要生活自然一刻也离不开生产。离开了生产,社会就会无法运转。有生产就会有破坏,但这也并没有错到哪里去,问题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把对自然的破坏程度降低到最低,并能够对破坏的生态环境予以及时补偿和补救。以往社会,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好,都是唯利是图,把经济的发展作为自己重要目标,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采取粗放式发展方式,导致大量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有的甚至达到无法弥补的地步。我们认为,对生产力的发展过分郁结在科技上,忽视科技的负面破坏力,这本身就是人类认识上的过失,其实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真正富有永续性、充满活力的生产力。
为此,人们应该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这也是当下创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重点在把增长方式转向“循环式”发展轨道上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产业。在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并循环使用,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良性循环来创造社会财富。
3、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