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32227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什么是文化软实力【范例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文化软实力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竞争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提高国家软实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文化软实力,就一个地区而言,就是要在国家主流文化的框架内,培育和塑造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发展要求又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动力。

溧阳开展城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力无疑是这样一种最重要的能力。应当看到,在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中,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不全是物质商品的直接较量,文化因素一直都在其中。有沟通功能,可以更好地提升经贸往来的效率和水平;有附加功能,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民族品牌;有教化功能,可以更好地培育商业伦理规范市场秩序;有激励和管理功能,可以营造和强化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还有审美消费功能,可以直接形成强大的文化产业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全可以说,没有文化这样一种软实力的支撑,硬实力也难以真正形成,即使形成,也不会扎实,不会长久。

溧阳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南部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溧阳市。由于原始积累较少,后天发展不足,溧阳曾经被冠以“老区、山区、边区、穷区”。为迅速改变落后状态,溧阳也和其他欠发达地区一样,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并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GDP和财政收入大幅提升。但随着区域竞争的日益加剧,溧阳人认识到,完全依靠外力难以鼓足溧阳快速前进的风帆,更难以充分解决富民问题。因为由于长期以来农耕文化、传统文化中“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大量的溧阳人还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业观念,富民步伐严重滞后于强市进程。

为此,溧阳发起了城市文化建设行动,打造原生态特色人文新溧阳,使之成为游憩文化首选地,最佳绿色宜居城市。通过培育以赞赏创新、鼓励创造、促进创业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心理和政风民风,充分激活内生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激励人们投身创业活动,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实践证明,溧阳这几年的发展让人刮目相看。从连续六年获得省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县(市),到多次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从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到跻身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十佳休闲生态城市行列、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2012年的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行榜上,溧阳市排名第40位。如今,梦圆小康的溧阳,在全省率先亮出了绿色小康的“苏南样本”。由此可见,开展城市文化建设,不仅符合溧阳市情,是培育溧阳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完全符合党的十精神,是贯彻落实十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战略决策的创造性实践。

二、溧阳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

溧阳城市文化建设这几年刚刚起步,通过理论宣传、舆论引导、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和平台构建,已逐步由模糊走向清晰,由抽象走向具体,由思想成为行动。在如何看待溧阳城市文化问题上,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需要客观的认识对待。

竞争劣势

1、文化资源丰富,但凝聚力弱

溧阳市现辖区域是一块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土地。秦建县制的溧阳,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全市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共有494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303处,复查文物点191处,几项数据在常州地区均居首位。人类的发祥地——溧阳中华曙猿,在上黄镇夏林村,史贻直墓座落在溧城镇夏庄村,2007年7月,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常州市博物馆、溧阳市文化局联合组织对社渚镇孔村神墩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出土的文物确立了太湖文化区和宁镇文化区的文化分界,对重新认识马家滨文化的分期、分区和类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发掘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江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有5处被列入,其中古遗址3处:神墩遗址、秦堂山遗址、牛场窑群;古建筑2处:观莲桥、舍头桥。历史上溧阳曾引四方高士慕名前来。李白、汤显祖等名人都曾在溧阳留下足迹、名篇。由此可看出溧阳文化资源不短缺,只是历史文化积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一条主线,比较散,因此,如何集聚、整合、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塑造、提升溧阳城市文化形象,是溧阳市文化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

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本地特色,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个地方的历史故事、社会事件、名人传说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往往依此而形成地域文化特色。以溧阳辖区内的古代历史名人来说就有:史崇、史贻直,状元马世俊,孟郊等等。被千古传诵的历史事件有:春秋时期,史贞女搭救伍子胥;孟郊与《游子吟》等。但这些文化资源基本上还是原生态的,很少以文化作品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或者说有形式却华而不实。对于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的热情的活动还不多,还不到位。

3、革命文化和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新四军的名声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对他的崇拜之情也是日月可见,在任何可见的抗日题材中,我们都可以轻易的看到新四军,但是许多人,特别是有许多溧阳人,恐怕也不知道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在我们溧阳市前马镇水西村。这个重要题材在弘扬革命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方面,所应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如其他同类。再如千年神舞,佑你平安的跳幡神是溧阳的民俗名片,但似乎没有自我推销的意思。

竞争优势

1、健全了建设体系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初步构建起有建设目标、有理论依据、有组织机构、有教育手段、有活动载体、有服务平台、有文化元素、有政策措施的独具特色的工作体系,为进一步发展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2、推动了创业实践

城市文化建设转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唤醒了民众的致富意识。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市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亿元,列十县(市)第七位;新增私营企业数列十县(市)第八位;新增注册资本列十县(市)第三位;新增个体工商户数列十县(市)第五位。2012年工业纳税销售亿元以上企业148家,比上年增加27家。其中,百亿企业4家,与上年持平。全年入库税金3000万元以上星级工业企业15家。

2012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达35719元,同比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为33210元,同比增长%。全年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比上年增长个百分点,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拉动家庭总收入增长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5647元,同比增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经营者人数增加,平均每100户增1人。经营性收入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占比为%,拉动家庭总收入增长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814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862元,比上年增加1913元,增长%。区域经济正逐步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3、创新了地域特色

溧阳城市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培育了广大干群敢闯敢冒的市场意识,为地域文化注入了新鲜活力。以举办 “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为契机,全面提升 “一村一品”专业村和 “一村一品”专业园的开发档次。强化农业招商,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加快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重点发展白茶、白芹、特色果品等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彰显特色。旅游业发展迅速,天目湖旅游品牌效应日益提高,南山竹海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增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形成了七色文化旅游城,五季山水休憩地。同时,其不断前行的理论探索、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和富有成效的工作实践,也引来了众多的参观学习和宣传报导,使溧阳城市文化成为反映软实力的一个特色品牌和标志脸谱。

三、溧阳城市文化建设的前景思考

溧阳城市文化建设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正处在观念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变、思想理念培育向行动实践转变阶段,为此,必须突出以下几方面工作,真正使文化的软实力变成促进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一)以城市建设为载体,树立良好的对外文化形象

城市建设如何,事关溧阳地位形象,事关招商引资,事关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盖楼、修路,更要丰富其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力促第三产业发展,推进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溧阳要注重县城文化环境建设,建筑物的造型、色彩、风格以及道路、公园、广场、路灯、栏杆等,都要讲究整体和谐、艺术质地和文化个性,合理布局好花圃、绿地、美化灯、雕塑、植物造型等景点,注意环境卫生,让县城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尤其是,进入溧阳的几个高速口,都在溧阳境内,要注重这些主干道建设,丰富其文化内涵,并充分发挥独有的高速口对外窗口作用,加强溧阳对外形象展示。城市框架要进一步拉开,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环境显著改善,高静园、凤凰公园、沧屿园、燕山公园经改造后免费开放。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和%。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和江苏省园林城市。这些都是美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

(二)加强主体培育,着力提升“人的素质”

文化的核心要义是培育造就出千千万万的文化主体,提升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最终要落实到“人的素质”和“文化产品”这两个核心指标上面。文化在人的身上体现得更加重要,集中体现于人的思想道德,人的行为规范,人的理想境界,人的文化素养等。因此,加强全体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应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广大人民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溧阳文化的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始终要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聚焦在创业者这个主体上,通过广泛的思想引导,增强广大群众自主创业意识。加大创业典型的培育、宣传力度,使形成的城市文化产生应有的导向、激励和辐射作用。加强技能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各类主体的能力素质,让每个主体都能释放出巨大活力。

加强制度建设,着力优化文化环境

我们要以文化为平台,通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致力于科技、制度和品牌创新,加快文化向经济领域的渗透,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提升经济发展层次。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需要大量掌握先进知识和思维敏捷的优秀人才,这是文化建设保持持续活力的基本条件。同时,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树立品牌意识,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十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的需求,而且也是文化竞争力最终成果的体现。它可以极大地增强我市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市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第二篇】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意义

“文化软实力”概念是“软实力”的子概念。“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国家经济制度、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现如今文化软实力也已不单再是“软实力”的组成因素,俨然更是成为其核心内容,是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与感召力。它是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既需要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 “硬实力”的强大,也需要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的 “软实力”的突出。所以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军备竞赛,经济实力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攀比,更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该民族特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同样,我们只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才能繁荣中华民族的特色主义文化,才能更好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一)中国文化社会核心价值观危机

北京大学教授潘维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缺位是中国现实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中国要崛起,就无法回避重建社会核心价值观。2007年两会期间,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十分关注中国人核心价值迷失的问题,“加紧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呼声再度高涨,代表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希望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获得国民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以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促进社会和谐与国家建设。

(二)文化相关产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最近几年,中国文化产业每年都以两位数以上,且高出同期gdp增长率六七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2009年前几个月,中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达17%。就文化产业的各个板块来说,仅于2008 年的数据,中国电影产量就又达到四百多部,跻身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票房收入增长30%,连续5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尽管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仍然十分严格,对影片口和租赁存在诸多限制,好莱坞对我国市场的前景仍然越来越看好。5年前,中国在票房收入榜上还排不上号。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华纳、迪斯尼、派拉蒙、福克斯、环球和索尼6大电影公司世界25大票房收入来源之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网游产业早已实现实现了由到自主研发的蜕变,它不仅在逐年增长地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相比于音像制品、电影票房和电视节日的三大传统娱乐产业的规模,中国网游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形成规模之巨,已远远超出想象,并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三、中国软实力的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却在历史流传到如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掘力度呈现日呈剥弱的趋势。在应对文化全球化的同时,中车传统文化必然要面对外国文化的冲击和挑战。这就要示我们要坚定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中心的立场,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而不被同化。只有在立足于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辅以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才能使中华民族文化取长补短,做到渊源长流,才能形成专属本国特有的特色文化软实力。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的传播途径对发扬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建设现代化的文化传播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发展史,文化软实力建设基底薄、起步晚、发展慢,使得文化现代化程度相对落后,从而牵制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另外,相对于美国美联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和俄罗斯俄塔社等各世界强国,中国掌握的国际话语权微乎其微,世界各国的长期听不到中国的声音,甚至是依然“沉睡”于没有“中国之声”的世界中。他们只知道西方眼中的世界,甚至是只知道西方希望他们知道的世界,而不知道中国眼中的世界 [2]。比如说,评价中国最大最强公司的,是美国的《财富》杂志;评价中国最富有的人的;是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价中国所有重大的商业并购事件的,是《金融时报》;分析中国行业财务数据的,是德勤、安永这样的公司;总结中国商业伦理的,是郎咸平这样生在台湾、执教在美国,对大陆的情况有所了解,又了解不多的教授……

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未来发展

文化软实力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指由思想、价值观、精神等文化要素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创造的文化成果及其在内政、外交上的综合体现,具有促进国家硬实力、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他的论述高度概括了我国加速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软实力”的概念源于西方,是近年来产生的全新的政治概念,对于“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当“软实力”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国党和政府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概念。

一、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的概念产生于国际关系领域,它既是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的产物,是在相互依存理论下对国际关系核心理论“权力论”所做的补充和发展。

软实力概念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前院长、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等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上述资源基础上的同化力和规制力。1999年他又在《时代》周刊上进一步指出:“软权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诉求(Appeal)。它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它是通过让别人信服他们应该跟随你或让他们同意那种能够产生你所需要的行为的标准(Norms)和制度(Institutions)来工作。软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如果一个国家和一是他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并且鼓励其他国家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加强界定他们利益的国际机制(Institutions)。那么它无需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在今天这个全球信息时代,软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2〕奈认为,美国在此前的几十年中利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软实力,成功地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后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硬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影响力反倒日渐式微。随着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这些“硬实力”的竞争日益转变为文化、价值观、国际形象、制度政策等“软实力”之争。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约瑟夫・奈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力量将依赖于有形的和无形的这两种力量源泉的结合。

二、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1993年,王沪宁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一文中强调,把文化当作一种软实力是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崭新概念,应该加以认真关注和研究。他认为:“……国际风云的变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使‘软权力’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力量。硬权力基本上可以在一定的政治共同体内得到和扩展,而软权力更加依赖于国际间对一定文化价值的体认,依赖于一定的体制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所以国家的软权力更加依赖国际文化的势能,即国际整个文化和价值的总趋向。”这是“软实力”概念在国内最早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党和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软实力”最早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文件报告中是在2006年。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3〕 200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加强网路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可见,中国领导人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中国的重要性。软实力的概念已经进入中央领导层的视野,这是我国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趋势的一种积极回应。

200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他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4〕这是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充分表明了以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摆上了党和国家建设空前重要的位置,显示了我们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展示了我们党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勇于和善于吸收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开放心态和博怀。

根据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化软实力”是指由思想、价值观、精神等文化要素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创造的文化成果及其在内政、外交上的综合体现,具有促进国家硬实力、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Z].2006-11-10.

[2]Joseph Challenge of Soft Power[J]Time Magazine,1999,22(2)

[3]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文化软实力范文【第四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均指出,中国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改善民生,实现公民在享受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国家层面的民生工程。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保障公民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基本生存需求,也要积极满足公民在教育、文化方面的基本权益和发展需求。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无物质匮乏之虞,享有体面尊严的生活,内心安定,富有信念,这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题中之义。分税制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财政收入出现了持续的超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推进国家各项改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客观上保证我们有较为充裕的财力投入到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建设之中。

公共财政支持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努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健全文化市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转型和国际社会文化领域竞争的加强,文化建设日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文化领域的财政投入随之逐年增加。根据2002-2006年《中国财政年鉴》的数据,2001-2005年,财政文化事业费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分别为0.40%、0.38%、0.35%、0.40%和0.39%。“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继续大幅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虽然财政投入的绝对值和相对比率都在不断增长,但是与教育(年均14%)、卫生(年均4%)、科技(年均4%)等相比,文化投入在国家财政投入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与民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较大差距。同时,与英、美、日等实施文化战略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投入规模总体偏低。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国内文化投入的不足与国外文化产品的大举进入已经形成令人触目的映照。因此,财政扶持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增加投入规模,而为了确保投入规模的稳定增长,需要建立稳定、规范的财政投入机制。因为政府的每一笔资金都需要通过预算管理,所以需要通过预算系统的支持保障财政资金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2.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渡性特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决定了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实践中是水融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与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激活和利用各类文化资源与人才,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文化供给,满足民众的多样性文化需求。因此,国家财政对于文化领域的投入,不可简单地将事业投入和产业投入独立开来,而需要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转型特点创新投入方式,从大文化经济视野,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对事业的投入要考虑对产业的促进作用,对产业的投入要考虑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公共属性,建立事业-产业的联动投入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3.健全文化要素市场

由于受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导向和计划体制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产业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单一发展模式,政府投资,政府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模式的缺陷日益显现:由于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参与,且投资主体单一、意识形态管制严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在国外文化产品的大规模强力冲击下,单调、匮乏的国内文化产品日益难以招架。从而,一方面,国家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负担日感沉重,另一方面,能够满足民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严重短缺。成熟的市场机制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市场不健全。因此,这就需要政府从过泛的文化事业领域适当收缩投入范围,将财政资金主要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要放松市场管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培育多渠道、多主体的投融资模式,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培育龙头品牌企业,为文化产业培育成熟的要素市场,塑造更富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4.改革税收政策

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充分运用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目前,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货物劳务税优惠为主,这种以直接优惠为主的方式不利于科技含量高、供给弹性较大的文化产品供给,从而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货物劳务税的政策效应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等技术含量高、资本有机构成低,供应弹性相对较大,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应者有较强的价格维持能力,这种情况下,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货物劳务税优惠政策的作用力有限。而所得税以间接优惠为主,尤其是税基优惠,方式多样(例如捐赠扣除、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效应具有较强的扩张性。因此,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方式应减少货物劳务税优惠,以所得税税基优惠为主,辅之以其他税种的优惠。

对策与建议

公共财政支持文化建设,需要针对中国现阶段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理顺发展思路,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公共财政的功能,通过建立预算系统支持的长效机制,采取事业-产业联动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1.建立预算系统支持

政府的每一笔公共开支均需要通过预算批准和拨付,因此增加财政投入规模,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首先需要预算系统的支持。公共预算不仅是政府施政的利器,同时也应成为政府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长效机制。确保预算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性和积极性作用,首先需要政策与预算建立直接联系。通过将资金优先配置于政府的政策重点和战略优先性领域,预算对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运用预算系统支持文化建设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覆盖文化发展战略的中期预算框架;二是建立相应的中期支出限额。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政府的长期规划与政策目标,中期预算框架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将预算资源分配与相对长远的政策目标考虑充分结合起来,这是当前的年度预算无法做到的。同时,预先规定中期支出限额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平衡机制发挥作用,一旦规定了文化建设预算的支出限额,就不能将文化建设拨付的资金轻易调低或挪用。鉴于科技和人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的预算要增列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科目,并加大资金拨付力度。文化产品的魅力在于其吸引力,而科技创新是点亮文化创意、外化文化产品吸引力的内核。因此,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及创新能力,并及时利用传统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同时,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文化领域的领军人才、文化产品创意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业人才以及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都必不可少。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中国属于后起之秀,文化人才相对匮乏。因此,需要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的财政投入,以集聚文化人才为我所用。

2.采用事业-产业联动投入机制

3.拓宽融资渠道

着眼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在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必要的文化公共品的前提下,发挥公共财政的经济导向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加大信贷优惠,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建立合理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文化资源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为此,需要通过财政对文化资产的有效集中配置,做大做强若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健全融资服务平台,支持社会资本设立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鼓励金融和保险机构开发面向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通过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吸引并带动广泛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实力和发展活力;发挥中小企业投资引导资金的孵化机制,培育和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育和成长,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生态。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53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