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关于鲁迅的文章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31038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关于鲁迅的文章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关于鲁迅的文章1

也许,这是一个在文化上“弑父”的年代,推倒旧偶像成为时尚。但我仍然要说,鲁迅是推不倒的。不信你就试试吧。因为他不是泥塑的偶像。如果非要说他是偶像的话,他也是一尊有血有肉有体温的偶像。他在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爬格子之时,已无意识地塑造出自己。鲁迅必将永生在我们的母语中。他以青铜的质感进入历史,并且成为历史本身,历史不可以假设。也很难。就像李白的出现使唐诗一扫前朝之萎靡,在阿拉文库取代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同样属于创世纪的人物。我们今天的语言,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无法完全剔除那个伟大转型期的影响。赞扬“鲁迅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其实,仅就汉语演变和文化传承而言,我们确实是吃鲁迅那一代文学革命家的奶长大的。

鲁迅呼喊“救救孩子”的时候,是否想到,孩子也会有孩子,孩子的孩子还会有孩子?如此顺延直至无限,他的呐喊没有过期,也就不会失效:孩子是中国的未来,拯救现在也就等于拯救未来。我不知自己属于鲁迅怜爱的孩子中的第几代,现在的孩子又是第几代。但我知道:鲁迅的呐喊,与我有关,也与你有关,与我们大家都有关。鲁迅的爱,鲁迅的恨,恨铁不成钢的那种恨,也同样如此。

作为一个读鲁迅文章长大的孩子,一个曾经的中学生,我最初就是通过语文课本了解鲁迅的。鲁迅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有大爱也有大恨的人。说到底他除了有小我之外,还有一个大我,这个无形的大我与时代、民族、国家、群众等融为一体。鲁迅印证了我对文学大师的想象:如果没有大爱、大恨、大我。如果不能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怎能算得上大师?又怎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言人?也许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见得能做到这点。不见得能成为英雄,但我们应该景仰这种精神。人类为什么需要超凡脱俗的英雄。英雄能使更多的人看到更大的希望。正如鲁迅在《故乡》中所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略,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披荆斩棘的开路人,领路人,每一条新路上走过的第一个人,注定将给后来的追随者带去远比一条道路虚拟得多,也重要得多的希望。

我想,鲁迅对于中学生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使年少的读者在未来成长中有可能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至少,会给那些幼稚的心田播下理想主义的种子。是否能如期发芽、开花、结果,尚不好说,但他们会知道,人类中的一种人。譬如鲁迅这种的,总是能超越自我的爱与恨、超越个人的乐与忧,而把视野与胸怀投向更多的人、更广大的人群……鲁迅之所以有大喜与大悲。因为他有大理想。即对全体中国人的关怀与期望。鲁迅之所以对旧中国的现状不满,因为这与他理想中的中国不符,他的理想对于现实有更高的要求与更多的希望。这无疑将有益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理想,或许正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关于鲁迅的文章2

阅报,得知新近有一种“去革命化”的鲁迅宣传理论。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像我这种年龄段的人,从懂事的时候起就一直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特定宣传理论影响下成长;直至年近古稀之龄,仍然无法逃避各种“宣传理论”的观念渗透。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借用的“宣传理论”一词是一个中性概念,并不包含个人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

如实地说,我在未从事鲁迅研究之前,就受过一本书的深刻影响,或曰接受过一本书的“宣传”,这就是“周氏家族”重要成员、鲁迅夫人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在当时,这本书不仅对我,而且对无数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本重要的启蒙读物。虽然受当时写作环境和作者记忆的局限,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错讹,然而这本书的基本价值恐怕还是不能完全否定。但我并不是从“宣传”的意义上阅读这本书的,而是从了解史实的角度接受这本书的。尽管许广平先生跟鲁迅没有最直接的血缘关系,但作为这位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相濡以沫、甘苦相知的伴侣,她所提供的历史见证无疑是值得重视而为他人所无法取代的。书中有若干我至今难忘的章节,比如:《向往苏联》《瞿秋白与鲁迅》《“党的一名小兵”》《为革命文化事业而奋斗》。我想,如果许广平先生活到今天,她至多也只会修正文中的个别提法,仍然确认她当年在白纸黑字上提供的那些重要史实。由于写这篇序言,我把这本回忆录中的有关章节又重新翻阅了一遍。书中提到了苏联作家协会曾多次邀请鲁迅访苏而鲁迅也为此进行了准备,提到瞿秋白多次到鲁迅家避难并跟鲁迅在文化战线并肩战斗,提到鲁迅跟李大钊、陈延年的交往,跟陈赓的会晤,帮成仿吾接关系,以及参加党领导下的三个组织,等等。这些史实,业已为鲁研界公认并写进了鲁迅的年谱和传记。要抹掉或淡化对鲁迅的这些红色记忆,重塑另一个模样的鲁迅,至少对于像我这种不能“与时俱进”的人,是一件不容易轻易接受的事情。

这就迫使我进一步思考史实与阐释之间的关系。据我的粗浅理解,一部鲁迅研究史其实就是一部鲁迅的阐释史。由于鲁迅生活的时代具有历史的复杂性,鲁迅的文章具有语言的模糊性和意义的多重性,不同时期的不同阐释者基于价值准则、利益诉求、生活体验和知识素养的不同,对鲁迅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我们尊重这些不尽相同的理解。但历史毕竟有它的客观性和“本相”,文本毕竟有其总体倾向和基本内核,所以阐释又必须得到文本和史实的支撑,必须与鲁迅的本体逼近或大体契合,而不能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对鲁迅的历史理解和文本的理解固然不易,对鲁迅精神世界的把握更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由于鲁迅的内心世界是一个极为丰富并且不断消长起伏着的精神复合体,因此无视不同精神侧面的交叉互补而仅仅为了某种需要而任意取舍,就很容易从一种独断而趋于另一种独断。比如,鲁迅既重视个体尊严,更重视民族尊严;既关注个体生命,又关注群体生命;既主张大胆择取,又主张挑选辨别;既强调独立思考,又勇于服膺真理;既反对邪恶的施暴,又认同正义的抗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我们顾此失彼,抑扬欠妥,就难于描绘一个真实的鲁迅形象。

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鲁迅的红色相识》介绍了鲁迅跟60余位共产党人的交往。这是鲁迅博物馆社教部几位同仁合作的学术成果。作者并非鲁研界的知名人士,而只是一群默默无闻地将青春奉献给鲁迅宣传普及工作的中、青年人。他们决定通力合作撰写这本读物绝不是为了趋时应景,而纯粹是为了回答观众的疑问,并借此提升自己的素质和工作水平。我完全没有参与这本书的策划和写作。当我知道此事时,全书已经定稿。作者们处于对一位老同事的尊重,要我在卷首写几句感言,而我两天后就要出差,实在无法细读全文,贡献意见,只是感到他们的态度是客观的,完全以如实介绍鲁迅跟共产党人的交往过程以及这些共产党人的生平史迹为写作目标。研究鲁迅跟共产党的关系是一个专门的学术课题,一定会有高明的研究者在这些史实的基础上得出能够经受历史检验的科学结论。

最后还想就“意识形态化”的问题谈一点感想。毋庸讳言,鲁迅作品和鲁迅研究都跟政治与时代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我们既反对将意识形态泛化,也不苟同文艺非意识形态化的观点。记得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讲过:中国的革命文学者有一种病根,就是把“革命”与“文学”当成两只靠近的船,革命高扬的时候就在革命这一只船上踏得重一点,俨然是一个革命者;而当革命遇到暂时曲折或受难的时候,又在文学的船上踏得重一点,粹然成为文学家了。我们在研究和宣传鲁迅的工作中,也应该尽量避免发生这种摇摆,真正以“还原历史中的鲁迅”为己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当前出版这本《鲁迅的红色相识》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它唤起了人们抹不掉的红色记忆。

关于鲁迅的文章3

据人教社辟谣,除初一上学期语文教材外,尚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6篇文章分布在其他学期的课本中,鲁迅本来未退,该不该退也就不必再争了。但论争中人们对待鲁迅,乃至对待语文教育的复杂心态,却颇可玩味。

笔者以为,这场论争有些驴唇不对马嘴。反对删除鲁迅的理由大致如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代表人物,其作品从文字到思想内涵堪称经典,学语文不可不读鲁迅;鲁迅是国民性的一面镜子,他对现实的介入、反思、批判是伟大的精神遗产,国人应该继承发扬。诸如此类,是在以鲁迅的文学史地位、他于中国历史乃至当今的符号价值作为其文章进入教材的依据,没有多少立足语文教育的思考。在课文的选用上,文学经典、精神遗产,都具有参考价值,但文学研究领域、意识形态话语附加在鲁迅及其作品之上的价值判断,更多出于文学史与革命历史及鲁迅其人、其事、其文的整体考量,与某个单篇作品乃至语文教育的关联不大,故而不应成为决定因素。那么在种种冠冕之外,鲁迅之于学习语文的青少年,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又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方法问题。据报道,有专家称,鲁迅文章艰深晦涩;也有教师反映,鲁迅难讲,课难上,老师头疼,学生害怕。深刻与浅显在于解读的程度,本来是个人对作品的主观判断,而非客观评价,不同的人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因此艰深晦涩之说就显得有些可笑,若学生能读出那份深刻,又何须杞人忧“深”?若学生读不出,那专家岂不是在以己之“深”度他人之“浅”?让学生害怕的,绝不是鲁迅的深刻,而是学生还未以适合其年龄阶段的方式进入文本,就被强行灌输以成年人、研究者解读出来的深刻;还未知悉文学史、革命历史的全貌,就被课标以文学经典、精神遗产的名义要求对鲁迅另眼相看。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人为本。问题并不在于鲁迅有多么“深刻”,而在于“深刻”并不是鲁迅作品的“标准答案”。“深刻”的文章,难道就不允许学生从兴趣出发,读得“浅显”、读得“愉悦”吗?

在中小学教育的所有科目中,语文最受社会关注,金庸进入课本,鲁迅离开课本,都会引起轩然大波。这也许表明了,语文教育不仅是读与写的训练,还担负着青少年审美品位、价值取向乃至道德修养的建构。从这一认识出发,鲁迅其人、其事、其文皆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界对鲁迅的研究亦不可谓不充分,精心遴选之下,总有比“深刻”更适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比如他的人格、他的襟怀、他对世界的观照及表达方式,以及他对青年寄予的无限厚望。愿语文课本里的“鲁迅”成为孩子向往的“百草园”,而不总是他们害怕的“ …三味书屋”。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53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