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例(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49944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例(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国际教育;文化差异;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3-0044-05

2009年9月,我所任教的学校创办了国际部,引进美国大学先修课程,即AP课程,开设“美国AP课程班”。我作为第一批进入AP班的管理者,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在教育理想与现实挫折中开始反思在中国重点高中进行国际教育的管理难题。

一、尴尬:学生面对中美教育的行为差异

我曾经那么充满热情,想象在重点中学的校园里出现一批这样的学生:自信、阳光、有个性、举止高雅;升旗仪式时声音最洪亮,行走在路上最有气质,处理事情最有能力,学习最为刻苦……这群国际班的学生是学校新出现的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四年后,我没有实现理想,却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与尴尬,心灰意冷甚至想放弃。但倔强的我在疑虑中开始面对中西教育的现实,认真反思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并在实践中心平气和,化解尴尬,寻找教育出路。

尴尬之一:外方作业从不含糊,外方课程从不逃课;中方作业拖拖拉拉,中方课程经常旷课。

我们的“美国AP课程班”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既有中方课程,由普通高中教师任教,开设国家课程,也有美方课程,由美籍教师任教,开设美国AP经济学、AP心理学、AP环境科学、AP生物、AP化学、AP物理以及AP微积分等等。外教的课堂相对自由活泼,作业方式多样,有口头汇报作业、书面作业、网上作业,也有小组实验汇报、外出实践论文等。中方的作业主要是书面的题目,也会要求学生预习。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对外方作业特别认真,预习也不含糊。从没有看到外教去向学生讨要作业,倒看到偶尔有没交作业的学生在外教身边转悠,努力解释并领回“附加作业”。但中方作业经常会迟交,一忙起来有的学生干脆不交作业。中方教师要么打电话向班主任告状,要么自己冲到教室向学生要作业,学生却有种种理由,且不以为然。

外方课程学生基本不缺课,中方课堂经常会有学生一会儿钻机房写论文,一会儿躲到升学指导办公室写申请,一会儿赶到外面上培训……上中方课时,学生没有激情,没精打采。然而,为何上外方课时学生又是大声笑又是大声叫,激情满怀?

尴尬之二:外方规则无条件遵守,态度谦卑;中方规定颇多质疑,争吵连连。

外方教师要求学生考试绝不能作弊、作业绝不能抄袭;参加“电影夜”活动不能吃零食,要做观看记录;外方课堂上不能讲中文,否则立即扣分……很少有学生违规。一旦违规,同学们会毫无异议地接受惩罚,如作业抄袭或疑似抄袭,本次作业零分;考试作弊或疑似作弊,本次考试零分,而且本学科教师将不予写学术推荐信。

中方的规定相对于外方的规则更系统更规范,衣食住行,非常细致。学校的《学生手册》100多页,对每一个项目都规定得很到位――不能迟到、早退、旷课,不携带电子产品,校服穿着规范,宿舍熄灯后不能讲话……违反规定也会作相应的处分,如通报批评、警告处分、严重警告、记过、开除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些规定,学生百般质疑,如针对校服穿着:为什么校服不能让我们来设计?为什么晚自习还要穿校服?为什么一周5天不能有一天让穿自己的衣服?迟到、旷课、早退等问题也令老师十分头疼,学生违反规定要处分了,家长就会到学校大吵大闹,又是找关系,又是责难老师,关系网下的教育管理变得十分尴尬。

尴尬之三:外方考试前一天依然照常各类活动,几无考前状态;中方以突击方式奔波,几多劳苦。

即使明天期中、期末考试,外方希望学生依然进行社团活动、依然“电影夜”、依然广场歌会、依然戏剧社排练,很少有考前的紧张与准备状态。常态的生活方式让中方教师很是着急。中方教师希望在考前停止有关活动,停止不重要的课程,专心于系统的复习。矛盾一直存在,后来通过与外教的协商,终于在大考前停掉了一部分活动课,但奇怪的是,学生并没有特别紧张,依然没有考前的那种紧张状态,对停掉活动课程竟然很不满。

对待中外方老师学生体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难道是头发颜色的差异导致学生的态度差异?他们“崇洋媚外”?他们欺负人?他们受到了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改变了以前的善良、朴实?

在痛苦的质问和仔细的考察中,我发现了学生不同态度背后的文化差异,开始以包容的心态去关注西方教育中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取长补短,才是教育发展之道,才是学生发展之路。

二、追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差异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升学方式等教育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决定了学生行为方式的差异。

追问之一:究竟谁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外教的思维是:“不同的学生进入适合他的学校”,这个适合,不仅是能力、兴趣的适合,还包括学习品质和个人素质的适合。中方的思维是“尽力帮助每个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付出了很多,督促了很多,但学生并不一定会按照我们想象的去做。

中方教师也渴望学生自觉、自律,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上却没有真正去实现――教学方式上的单一教授模式,父母式的教育训导方式,无止境的帮助与引导,学生不愿也不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而外方教师却通过评价体系、教学方式等牵引或者“逼”学生不得不对自己的未来负责,逐渐地,学生习惯并喜欢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如外教的评价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术评价上,外教推出了21项综合评价指标,其中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创新提问情况、课后问问题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小测验、考试成绩等都有评价,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GPA)的30%,70%是学生平时的主动学习表现和学习激情。每个月,外教会提供一张月报表,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提出建议。每学期的GPA成绩,将是学生递交申请国外大学非常关键的学术成绩。

综合及过程导向的评价方式,以探究、质疑、合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GPA的真实递交,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全面发展,自己对未来负责任。

追问之二:学习本身是目标的达成还是求知的过程?

中方的思维更多的是用考试成绩赢得未来,高考模式牵引下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用考试分数证明实力,至于平时表现如何,学习态度如何,学习激情如何,对未来的专业有没有了解等等并不会在高考中显现。教师只要根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给学生评分主要看期中、期末成绩,即使不认识这个学生也没有关系。

而外教认为一个人的求知欲望、求知态度在成长中更为重要,虽然他们对学习能力和学术水平本身也非常关注。他们注重过程性评价,最为关键的是,国外的升学系统为教师的理想和理念提供了真实的支撑和保障。

美国大学的申请是一个立体的系统。中国学生在申请时,需要递交语言成绩(托福、SAT)、学术水平(即总评成绩,GPA)、参加活动的情况,还需要推荐信(包含学术推荐信和升学指导老师推荐信)和自荐信。这一系列的申请展现给对方学校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干巴巴的考试“分数”。

可以这么说,哈佛大学不是培养了什么样的学生,而是选拔了什么样的学生,或者说,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不但有了成长的环境,而且本身就有创新的基因。国外名校通过自己独特的选拔方式将具有这些基因的全球学生纳入到了他们的学校,再给予成长的土壤,所以结果其实产生于过程。

外方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只占学生总评成绩(GPA)的30%,而且,考试之后,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去找外教,要求补考,外教将安排时间给予补考(就先前错误的题目再出一些更难的题目),学生的成绩可以从B变成B+,如不满意还可以再申请补考,再变成A(对相关知识再高难度挑战)等等。外教目的很明确,“不是要考倒学生,而是要促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外教看重求知的态度和激情,注重过程。所以,即使到了考前,外教也不主张停止各类活动,他们觉得要保持相对常态的学习、生活方式,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场战斗。虽然美国也有集中的大考,但托福、SAT等考试每年有很多次,没有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学生有了成长的机会,也在一次次的磨炼中完善着自己的个性。

追问之三:究竟用什么来守护校园?

中国更习惯于留有情面,而美国更习惯于面对问题,直接质问并直线探知答案,可以说,中国更多曲线思维,美国更多直线思维。表现在规则上,外方教师看重规则,无条件执行规则,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学生犯了错误违反规则后,更多地告知学生将要承担什么责任,该罚立即罚。中方教师更多地批评教育,非常看重学生的态度,态度好则“酌情处理”,在教育后学生写检讨,发誓改正,不到万不得已,不需要寻找规则依据,更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和后果。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哈佛图书馆藏有世上最丰富和最珍贵的图书,1764年的一天深夜,图书馆某处起火,绝大多数珍贵藏书被大火无情烧毁,全体师生痛心疾首。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有一位学生在经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来到校长室。原来,在这场大火前,他偷偷地把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读完之后归还。火灾将这本书变成了唯一的珍本,但校长霍里厄克虽对学生的诚实和承认错误的勇气予以夸奖,但又决定将他开除出校。他的理由是:“让规则看守校园。”

外方教师推崇用规则来守护校园。中方教师希望软硬兼施,教育与惩罚并举。其实中方管理者对规则也非常认同,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规则内容的空洞、违规的后续惩罚措施缺失和强制力量薄弱,使规则难以执行或阻碍力量太大。最为关键的是,学生的错误承担者不是学生本人,而更多的是家长,孩子怕家长难受,怕家长丢脸,家长也积极行动,找关系不说,大吵大闹、威胁恐吓的也有。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教育实践中,也成了国际班管理困难的根本原因。

三、策略:基于文化理解的管理出路

文化的客观差异导致了学生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如何更好地取长补短,让重点中学的国际教育更加规范、有序、高位,让学生能够融汇中美文化的优势,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一定的世界视野。教育管理,必须在文化包容、文化理解、文化尊重中寻求出路。

策略之一:中西课程均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淡化考试功利,注重平时积累。

注重过程性评价,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考定终身”在国际班不适用,一个完整的人的理念越来越深入。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提升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不仅要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即使考试以后也不能“万事大吉”,依然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激情。

李同学考试成绩非常优秀,在高三大学申请前GPA成绩也比较优秀,很幸运,他被伦斯勒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罗格斯大学等同时录取,最后他选择去加州大学深造。但被录取以后,他开始放松学习,认为大功告成,上课比较懒散,作业甚至也迟交,因为他觉得,学校录取他了,何必还要学习呢?但不幸依然发生了,当高三下学期的成绩真实递交给美国大学时,他却收到了一封大学的拒信,理由是高三GPA太低了,而之前他可以取得优异成绩说明他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功利心太重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学生不能被认同和接受。

强化过程,淡化功利,对学生一生都是有好处的。国际班之初,中方课程没有GPA的概念,更多的是依靠期中、期末成绩给学生总评,这也导致了学生不太注重中方教师的平时作业和课堂,从而逃课、不交作业。在实践中,我们认同了过程评价,中方课程也对学生的出勤率、作业、课堂表现、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体系的改变促进了学生行为的改变,中方的课堂也变得更加有序、高效。

策略之二:共同制订规则,协同执行,用规则和诚信看护校园。

规则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借鉴了美国教师的规则合理之处,面对平时的管理难题,制订了一些规则。学校的校训是“诚”,我们又通过学生的“诚实守信”来激发他们内在的能量进行自我约束。

有一同学,在上化学实验课时,他好奇地违规去碰了其它化学药品。老师非常生气,但因为之前没有协议,于是学术校长、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补签了一份诚信协议:如再出现相关情况,该同学将不得再选修化学,不允许进入化学实验室,因为他没有药品危险意识和规则意识。

为了形成教育合力、中西方教师共同商讨制订的一系列规则,均以中英文书写,规则向学生公示,违规以后按章处罚。教师和学生之间争吵现象一下子减少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目前,国际部的《社团入团与活动规则》《校服穿着规则》《外出社会实践规则》《作弊和抄袭惩罚条例》等日渐完善。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美国男孩一直很懒,晚起上学,上课不认真,做作业经常拖拉,学习很让父母头疼。后来父母将他转到一所教会学校。第一天,他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变化,认真听讲,认真作业。后来问及原因,小男孩严肃地说:“我在走进校门时发现,有一个人被吊死在十字架上(其实那是耶稣),看来,他们玩真的了。”

以校服穿着为例,以前,由中方管理者负责,外教对中方规则不了解,他们专门负责学术,不参与管理。共同制订校服穿着规则后,思路一下子变得简单,上课期间一律校服正装进入课堂,一旦有学生没有穿着整齐,外教将勒令学生换好衣裤再来课堂。几天下来,校服穿着这样一个中方班主任管理难题被顺利解决了。外教学术校长STEVE的思路很简单,是规定就遵照执行,我们无需在执行规则时还要讲道理。当然,态度好可以表扬态度,态度不好继续按照“对老师不友好”的规则进行惩罚。看似直线思维,但在规则面前,无疑这种态度要比训导后给予无数次机会要更公正一些,其实给机会就是在帮助学生违反诚信,逃避责任。只有玩“真”的,学生才会真正毫无借口地承担责任。

策略之三:尊重学生差异,搭建平台,分层培养,分类选修。

管理不仅仅是“管”,用规则约束规范学生固然必须,管理还是“理”的过程,通过“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

中外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达成了共识,学生的学术能力、兴趣爱好是有差异的,教育不是要求,更是服务。我们必须努力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环境、搭建平台,才能让学生更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们尝试了课程“选修制度”及“按时段滚动开设制度”,AP物理、AP化学、AP微积分、AP经济学、AP环境科学、AP生物、AP统计学、AP英语等,学生可根据未来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进行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增开了国学、京剧、园艺、烹饪、武术、魔方等中方文化课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修。此外,高三AP课程按照时段进行分阶段滚动开设,如9月份开出4门,10月再开出2门,11月开出2门,12月全面开放,这种分时段开出AP课程的尝试不但给每个同学高三上学期最忙碌的10-12月的大学申请留出了时间和空间,也给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修AP课程的机会。

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国际部推出了“课程免修制度”。如高二时,一部分学生托福达到了100以上,SAT达到了2000以上,他们可能不再进行语言考试。对于这样的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免修托福、SAT课程,集中在一起进行研究性学习或高校申请论文写作辅导。这一举措,让优秀的同学可以获得更多的成长,从而也激励了其他同学更加努力。

国际部一系列的社团活动,大学申请的指导策略等都充分体现了尊重个性差异的理念,“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同时才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造性的活动中。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方;护理差异

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现象和学科。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从而逐步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护理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现探讨比较如下。

1护理教育的异同

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包括护理理念和护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持续发展和合作等综合性能力及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以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秉承人本关怀对待每1例患者;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理念西方国家护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关爱,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明显可见的是,西方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其课程设置出现短程化、小型化的趋势,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很容易调动起来;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多数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未知,敢于理论实践创新的精神不足[2]。

2护士职业态度的异同

中国护士职业态度在中国,护士由于其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加之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损于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而且护理工作要求精细化、严谨化、科学化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与解决,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这些现存和潜在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因职业态度的缘故常常觉得很压抑,不能轻松应付工作上的冲突,不能正视自我职业价值,常有辞职不干的想法[3]。

西方护士职业态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护士的职业态度倾向于较高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认可度。护理专业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毕业生中有9个相信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非常轻松或者是有些轻松,大学毕业生都是怀着同样的理想加入护理行业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临床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样积极,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前景的展望非常乐观。

3护理现实应用的异同

伦理道德医学护理伦理道德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体现的纷争,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主义、强调和谐共同的责任;而西方的生命伦理学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之上,强调个人权利。如在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张由家庭或者单位决定,而西方国家多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患者知情权上,在我国一般不将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单位[5],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则主张告知身患绝症的患者实情。

护理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主体意识,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特点,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均同、轻个性的偏向,主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会出现不同职称、年资、学历的护士承担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责任等现象,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讲究科学、民主,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管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管理的弹性化和护理工作安排的层次化,不同职称、级别的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责任。

4护理科研中的思维差异

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或顿悟)两种基本类型,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6]。由此,护理科研(论文)的设计上,中国人习惯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提出论据再作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一般则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看法、点明主题,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条件、原因、论据或分析。体现在护理研究中:国内的护理科研以把握整体性、方向性的研究为主,学术文章范围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则更注重细节,科研立足于实践、以实用为基础,多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讨论

通过上述中西护理差异比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护理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短,可取长补短。因此,我国的现代护理事业,在护理教育方面,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具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临床护理方面,在发扬优势的前提下,应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科研上,要转变思维,及时了解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纵深化、前瞻性发展;在护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

[2]张凤,耿桂灵。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当代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5):85-86.

[3]张浩,郭燕。护士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12,29(9):38-40.

[4]Breimaier Helga E,Halfens Ruud J G,Lohrmann Christa.Nurses' wishes,knowledge,attitude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on implemen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practice among graduate nurses in Austria[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1,20(11-12):1744-1756.

[5]高静,吴晨曦,杨翔宇,等。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488-491.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第三篇】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新晨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66-01

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中,《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虽然辽宁省英语高考题型中没有纯粹的翻译试题,但是翻译的重要性早已贯穿于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始终。《课标》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了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其中在七级和九级的“写”中提到“能做简单的书面翻译”和“能作非专业性的笔头翻译”,足以显示出翻译是在听、说、读、写技能之上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中西译界备受关注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探究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兴起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标志着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类型学转向对文化的思考,从功能和交际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功能翻译理论主要包括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贾斯特・霍斯・曼特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以及诺德的翻译为本语篇分析理论。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探究

高考英语阅读常见的文体类型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阅读理解时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考虑不同的目标文化取向,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在功能和交际上达到原文与译文的统一。

1. 提高语言基础知识,强化中英文功底

如果说一门语言是一座高楼,那么词汇就是砖瓦,而语法就是钢筋构架。词汇可以让语言更丰富,积句成章,而语法则让语言更富有逻辑性,是组词成句、连句成篇的纽带。高考考纲规定考生要掌握3500词汇,而中考考纲要求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就需要学生在高中阶段扩大词汇量,而扩大词汇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在长难句的分析中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的解读能力,划分句子成分,提炼出句子主干。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的水平会制约外语发展,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中文理解能力,实现语言学习的相互促进。

2.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标准》提出: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中每一模块的“文化角”(Cultural Corner)部分也向学生逐步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龙”的文化意义在中西方差异很大,在中国文化中,龙与皇室紧密相连,古代帝王要穿“龙袍”,龙是高贵、勇敢、智慧和权威的象征,而中国人也自誉为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受到《圣经》及英国古代史诗《贝奥武甫》中龙的形象的影响,龙在西方代表着邪恶和恶魔,是混乱、无信仰或原始兽性的象征。又如,在讲到Module 6文化角中“The Universal Dragon”一文时,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篇之后,可让学生用英语复述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及其文化意义的差异。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古通今翻译

翻译法一直以来是强化阅读理解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高中生的中文水平远远超过他们的英文水平。教师发现,当讲到Module 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一课时,学生能够迅速运用凝练的古汉语翻译课文中出现的句子,如Man is born good(人之初,性本善),All human beings are equal(众生平等),Treat others in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rulers(民贵君轻)等相关的耳熟能详的古汉语。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学情的古诗、文言文,让他们将其翻译成英文,使他们在汉译英的练习中加深对中英文的理解。这样,在加深学生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而在目的语中弘扬中国文化,为阅读理解中构建文化和交际的理解平台。

三、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学生需要依据不同的文章体裁选择恰当有效的翻译方法,在头脑中进行深层加工,从功能和交际角度理解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在目的语文化的背景下思考原文所表达的核心思想。这样,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不再是对原文的忠实程度,而是译文目的预期的实现程度。而在阅读训练中,加强中英双语的语言功底,能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Munday,Jeremy.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74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