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传统文化论文(最新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关于中西传统文化论文(最新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关于中西传统文化论文【第一篇】
浅析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
摘要文章从研究“儒法并用,德主刑辅”法律文化的历史渊源入手,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在“起源、形式、性质、发展”等方面的解读,破解西方人把当今中国称为“礼治”国家,而不是“法制”国家的陈旧观念,促进中华传统礼治文明与西方现代法治文明有机融合,更好地为中国现代法律制度建设服务。
关键词礼治 法治 儒家思想 引礼入法 儒法并用
“儒法并用,德主刑辅”,亦称“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儒家将道德伦常与法律制度相结合,同时遵循“明德慎刑、大德小刑”思想的国家治理模式。其“德治、仁政”的宗旨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并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法律文化和精神标识。然而,19世纪鸦片战争爆发、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之后,标榜“民主、宪政、法治”的西方法律相继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影响了国人的法制观、价值观。然而,经过一百多年的法律实践,西方的法律文化、法律制度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中国自己传统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模式却几乎丢失殆尽。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不能全盘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全面移植西方文化,毕竟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产生和运行是由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所决定,所以,在当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下,具有优秀传承和顽强生命力的传统法律文化“儒法并用、德主刑辅”再次走到历史的前台。
“礼”的起源和发展
“礼”的雏形和周公制礼。“儒法并用,德主刑辅”法律文化是在中国古老的“礼”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礼”是华夏祖先为了得到上天的赐福与祖宗的庇护而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这种充满宗教性的原始习俗,就是礼的原型。中国最初的两个王朝“夏、商”建立之后,“礼”由祭祀神灵和祖先进而引申为“凡礼仪之称”①,礼被改造为代表其阶级意志、符合国家统治需要的行为规范,礼的内容由最初的习俗仪式,发展成规范君臣、亲续、婚姻等的行为礼仪。周灭殷商之后,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复杂,为了巩固大周政权,周文王之子周公旦进行了一系列建章立制的重大活动,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目的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史称“周公制礼”。通过制礼,周朝不仅建立起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等级结构、确立了贵贱尊卑的等级秩序,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制礼”和“作乐、立政、建刑”的紧密结合。
另外,周公总结吸取了夏、商“重刑辟”而亡国的历史教训,认识到民众的巨大作用,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的政治主张,强调君王不仅要“敬天保民”,更要做到“敬德保民”。自此中国古代社会实现了从“敬天”到“敬德”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是中国文化从“自然崇拜”直接到“道德崇拜”的过渡,是神权政治人性化的开始,也是中国最早“德治”思想的形成过程。“德”的政治概念的提出,为礼的发展注入了新内容、新观念,之后“礼”的社会价值和政治功用得到人们的公认。
儒家化的“礼”。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战乱导致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大变动。在那个大变动的时代,教育从戎与祀中挣脱出来。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首创私人讲学风气并把恢复周礼作为拯济世人、匡救世弊的良方,他在教学中极力宣扬维护周礼、维护宗法,并用“仁”对“礼”进行创造性阐释,创建了以“仁学、德政”为理政核心的儒家思想,完善了理想社会应该是制度与人文相融合的天下理念。其次,孔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儒家非常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的根基。继孔子之后,孟子把原来朴素的人本思想演绎成系统的“仁政”学说。
荀子的“引礼入法”
法家的兴起。法家思想的源头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正式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慎到,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成熟于战国后期的韩非子。在社会进入“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逆伦败德的丑行司空见惯,很多祖宗的成法被废弃,传统价值观念被扭曲,在此背景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思想应运而生。法家诸子基于对人性的洞悉,非常重视刑法及其强制性,反对儒家的“德礼”,主张社会秩序应该建立在人的自利本性基础之上,国家应以严刑峻法治理臣民百姓,使之教化从善。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秦国的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商鞅在秦国推行“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治国方略,主张放弃儒家所推崇的“仁政”思想,用严刑律法削弱和打击贵族阶层和不法臣民的势力,强调国家应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
荀子的“引礼入法”。在先秦诸子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中,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批判性地吸收了先秦各家的思想精髓,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新学说,构建起适用于封建社会的“正统刑法”体系,实现了国家治理中的礼、法统一。
荀子自小习学儒家经典,对儒家所倡导的“礼”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由于受个人条件和个人性情的的限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按照礼义的要求行事,需要圣贤施以教化,由此,荀子在批判总结先秦儒家的“礼论”学说中提出了“礼治”思想,把孔子儒家“礼德”、“仁政”的学说推向新的阶段。五十岁之后,荀子常年游走于齐国稷下学宫讲学,那里盛行的重“法”思想对他有较大的影响,面对行“德、礼”而难治的混乱社会,荀子清醒地认识到“礼治”功效的局限性。于是,荀子提出“法者,治之端”的学说,主张对那些不守规则的人用刑法进行惩处,用“法”来强迫他们变得无害于社会②。另外,荀子是“性恶论”的急先锋,他主张通过“礼仪法度”来约束矫正人性中的“恶”,坚持以刑法矫正恶性。他的这种新型治国理念不仅极大丰富了儒家思想,构建起荀子治国思想的基本体系,更使得“礼”被引入“法”。至此,中国社会终于完成了从“礼”到“法”直至“礼法并用”这一天下治理方针的根本性转变。
“儒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正式确立
儒法合流。虽然西汉初年的意识形态曾由黄老道家所主导,但儒、道学说的对立和斗争依然存在。在儒、法之争的漫长过程中,儒家已清醒地意识到法的重要性和法治的不可或缺性,因为离开了法律的支撑和保障,儒家思想只能是一种鼓动性的学说,难以发挥实效作用,儒家思想必须借助法律的力量,才能发挥治国功效,才能成为实用的教化工具。正是看到了儒家思想强大的教化作用以及法家严刑酷法的威慑力,汉初政治家陆贾、贾谊等开始宗儒尚道,援法入儒,进行了思想意识的重新整合。首先,陆贾指出暴力是导致秦朝快速灭亡的根源,国家必须把“行仁义,法先圣”的儒家政治理念重新定位为安邦治国之本,并力谏刘邦以仁义治国。其次,陆贾以儒家思想的视角,改进法学学说,提出以儒学为主,兼容法家,即德刑相济的政治主张,以建立一个各个等级的人都能和谐相处的“至德之世”。陆贾在继承发挥儒、法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儒法合流”的学说,虽然在汉初并未得以充分实施,但它表达了汉初地主阶级巩固和发展新兴封建统治制度的迫切愿望,为儒家思想的全面回流打下了理论基础。 儒法并用,德主刑辅。经过建国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已日益强盛,不过,王朝内外的各种矛盾依然尖锐复杂,国家治理需要一种更加强大有力的统一学说作为思想指导,以便为当时的汉武帝实现其政治、军事上的抱负打下坚实基础,这就为儒学重新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大好时机,而董仲舒恰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在思想上批判黄老政治和“汉承秦制”所造成的后果,认为汉兴以来,由于统治者因循为务,造成在政治、法律制度等方面国家几乎承袭了秦的所有弊病,所以他认为必须改制变革。为此,董仲舒柔和道家、法家及阴阳五行思想,上对策3篇,即后世所谓的“天人三策”。其中的核心即推崇《春秋》的大一统思想,重申“君主集权、君权神授”是天地、古今永恒的原则,所以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禁止一切邪僻学说,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学说”对“罢黜百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适应了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至此,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意识形态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并受到汉武帝的推崇。
在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之后,董仲舒完善发展了孔孟的“德治”学说。首先,他由天道引申出“德主刑辅”的理论依据,认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汉书・董仲舒传》),阳为德、阴为刑,德主生而阴主杀”,故而“天亲阳德而疏阴刑”,所以董仲舒重申了圣明的统治者应该顺从天意重视德治,发挥德治在国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统治者对人民首先应该进行引领教化,对那些教化不及且顽固不化者再施以刑法惩治;当然,从理想治国模式的角度考虑,董仲舒也承认法家思想具有其合理的社会价值。至此,董仲舒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根本,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综合而成的治国方式“儒法并用、德主刑辅”基本符合了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者(上起魏晋下至唐宋乃至于明清)所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从“儒法并用、德主刑辅”这一传统法律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可看出,中国的法律是在古代儒家“礼、礼治、礼法合治、儒法并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随着法治理念和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入,吸取东、西方法律体系中的精髓并为我所用成为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为此理清“中华法系”和“西方法系”法律文化的根本差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非常必要。
人性善和人性恶的差异。“性善论”是儒家“仁政”主张的理论基础,虽历经两汉经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两千年的变迁,其“至善论”的精神实质不曾改变。孟子崇尚“仁、义、礼、智”四端,强调执政者的政治道德、执政艺术是实现“王道”的重要途径,所以人们相信圣君贤相由于其品德之高尚,自然会为芸芸众生求得合乎天理和律法的人生正义。基于对圣君贤相的无限信任,本应受到严格监督的最高权力,因为掌握在“至善”人手中,从而使得一切监督都失去意义。
而西方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首先,由于西方人信奉基督教,相信原罪说,所以他们认为人性本恶,如果不借助上帝的力量,单凭人类自身的修养,是无法实施社会公正的;其次,西方法律文化也深受古希腊自然法的影响,该法系的创始人之一柏拉图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是靠不住的,他认为,如果失去对权利的监管和制约,即使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的哲学王也难免演化成独裁统治者。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三权分立”理论,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以便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虽然近代西方国家伴随着理性主义的回归,人的自我意识和信心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但是西方社会依然持有普遍的共识,即“个人品质”靠不住。鉴于此,社会对统治者及其权力的膨胀和腐败有着深刻的警惕,并精心设计出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加以防范,使其不致过分为害。
礼治和法治的差异。“礼治”是中国传统法律形态之一,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体。中国法律文化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指导,带有明显的伦理性,即以统治者制定的伦理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伦理来规范、调整社会关系③。张晋藩认为,“礼”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的心理状态与思维方式,是仁义忠信的外在体现,因而礼本身也成为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其次,礼治是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结合融通,是古代调整社会、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在督促履行义务这一点上,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先礼而后刑”,这也符合儒家所倡导的“先教后罚、以罚辅教、德主刑辅”治国思想。所以礼治作为一种传统治国模式,它高居于中国的“法治”和其它治国手段,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倾向。
而“法治”是西方法律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古希腊、古罗马国家法律的形成起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其法治精神源于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其核心使命是用以确定和保护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并因此获得一体遵行的效力。亚里士多德第一次系统提出法治学说,强调法律至上,把依法治国看成是最高的治国追求;另外,虽然中世纪的治国理念深受神学影响,基督教教义成为治国的基本准则,但神学思想并不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法治观念,他们基本上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自然法思想,认为君主虽不受人法的约束,但必须受宗教信条、自然法的制约。
权本位和法本位的差异。“权本位”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又一特色,儒家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思想,事实上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历代帝王的意志,所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认为法律管人胜于管事,中国人对法律的服从是建立在对权力服从的基础之上,民众认同法律,是认同它的强制力,认同当权者的处置权。因而,在中国“法自君出”、“权大于法”、“重刑轻民”等“权本位”的主张普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更为糟糕的是君主权利的绝对性使中国的法律失去了应有的监管和制衡,而权力制衡的缺乏是形成中国法律“权本位”的重要因素。
“法本位”是西方法律文化深受神明或宗教影响的结果。“上帝高于一切”是深入到西方社会和法律各个层面的哲学思想。在西方人看来,所有的人,包括君主在内的天下众生,都是上帝的子民,而法律又是上帝所订,上帝的子民永远也不能超越代表神灵意志的法律。所以“法律高于一切、君主的权力不具有绝对性”的思想在西方社会特别容易得到理解和接受,这也是西方近代法治观念心理上的根基。另外,西方哲学家普遍认为:法不仅是唯一符合人性的、保护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工具,而且法治可以保持国家统治的平衡性和连续性。所以无论是在古代的自然政治观、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抑或近代的法学政治观中,“法本位”的思想主张在西方社会都体现无余。
综上,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因为自然地理、人文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对其法律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都是经历了久经考验,并融入民众血液中的精神认知③。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同样如此,所以西方人士不能简单地把当今中国称之为“礼治”国家,而不是“法制”国家。当下法治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儒家重视礼治、强调仁政、希望为政以德的思想不仅是构成传统法律文化“儒法并用,德主刑辅”的基石,更应被现代法治建设所吸收和利用。所以在新形势下,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从西方法律文明中学习先进的法治理论和法律精神,更要努力地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髓,这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渊源,理顺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差异的宗旨所在。
注释
①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50~51页。
②张晋藩:“中国古代综合治国的历史探析”,《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31~34页。
③王菲:“从法的形成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检察日报》,2015年07月28日。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第二篇】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差异性与独特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些差异将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困扰与麻烦。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在与老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总是喜欢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则喜欢用" ^_^ "。作为东方人的你,是否也觉得" ^_^ "更能表现你的微笑之意、开心之情呢?本文将从中西方对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着手,研究面部表情的不同与中西文化差异的关系。
一、“眼睛还是嘴”
1、网络表情符号的不同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网络表情符号上,西方人总是偏向于使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却是喜欢用" ^_^ "。西方人偏爱于用" :-) "这种“倒”着的表情符号,是因为这种“倒”着的符号主要表现的是“嘴巴”的变化。他们可以用半括号、方括号、字母、数字、竖线等等来表现嘴巴的不同形状,从而表现他们不同的表情:微笑、大笑、吃惊、悲伤等等。而眼睛的变化却很少,几乎没有。而相对西方人来说,亚洲人喜欢用" ^_^ "这种“正”着的表情符号,则是因为这样“正”着的表情符号可以最大程度的表现眼睛的变化,让眼睛的表情多姿多彩。比如,可以有大眼、小眼、戴眼镜、流泪、流汗等等的变化。
这个现象让我们察觉到,西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注重的是嘴巴,而东方人更注重的是眼睛传达的信息。
2、演技的着重点不同
在东方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中,导演通常最看重的是眼神的表演力。每当到人物情感表现的时候,导演通常都会讲镜头拉近,着重展现演员眼神的变化:一个回眸、一个眼波的流转、眼角些许的湿润、一滴欲滴未滴的眼泪,都能将剧中人物最细微的情感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感染观众。所谓的好的演员,都是能很好的把握与控制眼神感情的流露与表达。
而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这样的眼神戏却不出众。他们在表现人物情感的镜头上,通常着重表现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比如在《阿甘正传》中,主人公在家中初次见到他的孩子的时候,镜头停留在人物脸上有几秒钟,但似乎主要表现的是主人公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
3、分辨表情的准确度不同
20xx年8月13日发表在细胞出版社的《当代生物学》网站上的一份新的报告表明:来自东亚的人们通常比来自欧洲国家的人们更难分辨表现出恐惧与吃惊、厌恶与愤怒的脸。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东亚的人们总是着重观察人们的眼睛,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平均的扫视整个面部。
格拉斯哥大学的Rachael E. Jack[1]说,他们的研究证实了东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加注重眼睛而往往忽略掉嘴。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2]它是人们表现情感、传达交流信息的一种重要的非文字表现方法。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贝恩曾经提过:在信息的传达效果中,文字占7%,音调占38%,而面部表情独占55%。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的地位。
国外最早研究面部表情的查尔斯·达尔文曾经说过:“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3]这些都说明了面部表情对于我们表达与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于面部表情的依赖程度有多深。
Paul Ekman和Wallace Friesen 研究了一套称为FAST(面部表情编码技术)的系统,将人的面部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提出了悲伤、生气、厌恶、惧怕、吃惊和开心六种人类的基本情绪。[4]这一研究展现了人类面部表情的普遍性。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下,同样的面部表情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东方人通常都可能会用微笑来表示消极的情绪,而西方人则会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对于面部表情的着重点也不同。这也就是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与文化差异的关系
为什么在面部表情上西方人更注重嘴部而东方人更注重眼睛呢?
东方人故来以含蓄内敛着称,比较注重内在的表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而西方人素来开朗开放外向,他们对于情感的表达很直接,所以总是会通过嘴巴将自己的感情夸张直接的表现出来。对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中西方在解析表情的时候关注点不同。这也就说明,虽然人类的表情存在普遍性,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中,这样具有普遍性的面部表情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
在含蓄内敛的东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不会将真实的感情表露在外,而眼睛却很难控制,因此通过眼睛通常能观察到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而在开放的外国文化中,人们通常都会夸张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直接从面部表情便可知一个人的情感状态。而嘴巴作为最灵活最具表现力的一个部位,自然成为西方人的主要关注点。
四、结语
总之,非文字语言,尤其是面部表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在眼睛还是嘴巴这样的小问题上就存在如此的差异。由此可见,了解并熟悉面部表情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尽力将不同文化中的表情处理的理论更多的提升到一个更真实的存在描述,在跨文化交际中相当重要,将有助于人们减少或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各种差异而引起的误解,有力地促进各民族团结与世界和谐。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社会文化研究论文【第三篇】
人们都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其实写作不但以生活为源泉,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的一部分。写作可以用来记录生活,体验生活,丰富生活,享受生活,剖析自我,表达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一般的说,小学生的写作不同于作家的写作,也不同于成人的写作,在小学阶段,写作就是练习写文章。作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能使积累的的语言得以运用,使识字写字的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那么,在小学写作教学上到底有哪些方法和策略呢?结合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及平时的学习,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美国《提高写作技能》一书开宗明义就表明,“写,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这本书举出一个普通美国人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在两周内的写作统计:写了两份广告,填了一张保险估价单,一张所得税表,写了两份理由说明,一封抗议信,一封收款信,一封家书,一封申请书。以此说明,“‘写’包围着你”。这里强调的是写作要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我们从这一段话中领悟到,不管是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还是为了自我表达、发展个性,如果我们的学生能感觉到“写"包围着自己,甚至能主动地让“写”包围着自己,那他们就必然会对写作
有兴趣,有动机,甚至有一种依赖感。
小学阶段的写作具有练习的性质,往往不是出于学生自发的需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和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感到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练习写话的时候,往往难有明确的习作意识,他们更可能是在下意识地完成着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但是如果他们在写话之后,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得到同学的欣赏,或者获得家长发自内心的开心的笑,他们也会感到很快乐的。如果我们经常引导他们想想写话的好处享受写话的乐趣,体验写话进步的快感,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形成这样的意识:写话对我来说是有意思的事,是令我开心的一件事。能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从写话入手,降低写话的难度。
小学生从“写话"正式进入“习作”阶段的时候,如果一开始习作要求太高,坡度太陡,很容易挫伤学生的习作积极性,造成学生习作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要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不受文体和篇章束缚,鼓励自由表达;不设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敢于表达。同时加强观察、思考、想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写话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呢?这需要综合学生的写字量、思维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判断.写话不能起步太晚,但太早了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大致来说,一年级上学去期适合但太早了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大致说,一年级上学期适合进行说话或图画形式的表达练习,如“口头日记"、“绘画日记";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可以进行简单的写句子练习,如“看图写句子",“画与话”(即在自己画的画上写上一两句话);二年级上册开始可以学习写日记,开始时以两周一次为宜(可称“周末日记",还可配图画)。写话教学要坚持以下指导思想:兴趣优先,避免反感;顺势而为,避免拔高;形式活泼,避免刻板;发展个性,鼓励创新。
教材中有许多与写话相关的铺堑性基础性练习,比如读句子、补充说句子、扩展说句子、用词说句子、抄写句子、仿写句子等等,要予以重视。在写话的训练方法上,也应强调灵活多样。要放手让学生写,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具体、完整、连贯、通顺等种种要求,让学生觉得写话很难。低年级写话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到写话的内容随处可得,写话很有趣。对学生写的话,教师要多鼓励,可以打个等级(可用记星的办法);可以用红笔划出学生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对学生写得有意思的地方,还要写上发自内心的称赞的话;可以写下教师阅读之后的感受;可以些写得好的“作品”张贴出来,或者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品”,放人成长记录袋。
三、加强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教学要从内容人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
1.要学会观察。
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一是在写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写,顺手拈来都是写作材料。二是在生活中要随时提醒学生:这件事
不是可以写成作文(或写到日记里)吗?
2.要学会思考问题
我们经常发现,优秀作文的闪光之处,往往不在语言方面,而在思想方面。比如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体验,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对问题的独特见解,构思的巧妙,等等,无不闪烁着思想的光辉,给人以启迪,甚至震撼。从写作能力提高的途径来看,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应并重。要想写清楚,必须想清楚,但写也有助于整理思路、明晰思路、发展自己的思想,思维和表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3.学会展开想像
想像要大胆,也要合理,有一定的依据,不是胡思乱想。即使是童话创作,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事实依据。
4.加强阅读
除了生活中的见闻、感受,除了根据现实生活想像的事物,还有大量的写作素材是来自于阅读的积累。阅读中的人物、事物、故事、思想、感情等等,都是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总之,写作素材既来自观察生活所得,来自个人的思考、感受和想像,也来自阅读的积累。长期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坚持体验生活,就会有所感悟;坚持把阅读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结合起来,更能相得益彰。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是非常宝贵的,因为是自己的,是新的,一定要珍视,要及时写下来。我们都很熟悉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多看,既可以指多读书报,也可以指勤于观察,多留心周围的事情。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不该在拿起笔来的时候才问该怎么样,应该在拿起笔来之前多做些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地流了。"这里所说的“种种习惯",包括“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正确的语言习惯”等。
四、提倡个性化写作,有创意的写作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查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我们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特殊视角、独立见解和独特感受。学生形成了个性化表达的意识,才谈得上写真话、实话、心里话。当然,在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也要逐步落实基本的写作规范,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分段表述”,“语句通顺”等等。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但也不是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好的。在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的同时,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把作文和做人统一起来。比如,许多学生在作文中都说希望将来当“大官”、“大款"、“老板",拥有高级轿车、豪笔别墅,出去住高级宾馆、吃美味大餐。这种心里话里流露出来的人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第四篇】
东方人与西方人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是,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人种等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认为最先值得一说的就是中西方教育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现仅就中国和美国两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差异进行一些比较。
美国的大学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选修科目,不同的科目学分不同,只要把学分修满即可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以前,我们从有关报刊上看到美国的大学生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几个学位,感到很纳闷。现在才明白美国的大学体制是很灵活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选学几个专业的课程,只要拿到足够的学分就可以取得该专业的学位。而在中国,在大学里就确定了专业方向,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就从事一种职业,这样就有可能忽略了在其他方面的潜能。还有,中国有些教育方面的语言也跟西方存在差异。在中国存在着“落榜生”一说,而在美国是没有这个词的,他们认为这是极不礼貌的,是一种歧视。
不只是在学校的教育有所不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也有着差异。中国人习惯为孩子们“铺路”,决定他们学习的东西。像现在有些人就要孩子小小的学习钢琴,学习怎样去制造东西学习当个科学家等。而西方国家的父母则是任由孩子自由发挥,小小年纪就可以选择他们的爱好。父母不加以干涉。中国有部分父母教育孩子喜欢用责骂或轻打来叫他们改正自己的行为,像是一部名叫《刮痧》电影,里面男主角为了让打了人的孩子受到教训,为了给别人他认为的尊重打了孩子一巴掌。然而,在西方国家,父母绝对不可以对孩子施以肢体方面的教育,假如有这种行为,就会被当做虐待儿童,可能要“吃牢饭”。像《刮痧》里的男主角就是因为他打孩子这一巴掌,被别人拿来当做虐待儿童的证据了。
中国悠久历史5000年,西方世界五六百年的社会历程。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了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一)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过分注重饭菜的意、色、形,基本追求色、香、味,具有粗放型思维特征的中国人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却很少考虑饭菜的营养性。西方人在烹饪时自始至终坚持着饭菜的实用性基本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落足于食物对人的健康,他们不讲究花样、轻视了饭菜的其他功能,致使除了一些吃西餐烦琐的规矩之外,并没有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在西方,烹调则是一种劳动。
(二)在中国,群体文化是主导价值观。我们希望国家“政通人和”;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则强调个体主义,尤其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个体的特征与差异,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在饮食上。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这大概源于“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一个“合”字。西方人请客吃饭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付账也往往采取A 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
(三)餐具的差异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在饮食餐具上的选择也不同,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使用刀叉。中国人在用餐时喜欢用圆桌,用筷子吃饭,体现了一团和气:西方人一般都是用方桌。使用刀叉则给人一种杀气冲冲的野蛮之感。
(四)进餐礼仪的差异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要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悦目、悦耳。首先,不但要衣着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礼服,并要求坐姿要端庄。其次,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相互之间交谈要轻言细语,不能高声喧哗。中西在婚礼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传统俗有“三书六礼”“三叩九拜”的礼节。《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所谓的六礼分别为:
(1)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
(2)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3)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
(4)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
(5)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
(6)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
中国的传统婚礼一般在新郎家里举行,并且到处都充满红色,到处都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新郎新娘要三叩礼,并向长辈敬茶。而西方的婚礼则是庄重严肃,又美丽浪漫,令人难忘。《圣经》中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证物就是指环。九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新娘礼服的色彩代表着传统,也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白色代表纯洁的童贞。美国、英国新娘选用黄色礼服则象征爱神和富足。婚礼在礼堂进行,新娘新郎都要在耶稣面前宣誓。
中西文化差异也表现在艺术方面
1、中西建筑文化差异,西方宗教建筑重在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和超人性的迷狂,中国宗教建筑追求精神的宁静与平安;西方宗教建筑重物质,重外观,带有“雕刻”的意味,中国宗教建筑重精神,重意境,具有“绘画”美。
2、中西的绘画艺术差异。中国绘画旨于画外,西方绘画则旨于画内。中国画是泼墨写意,中国的调色盘里没有颜色,只有墨,从渴墨焦墨到浅得像清水一样的淡墨。布局上只占画面一角,以简约浅淡为宜。大片大片的留白。而西方西方的油画讲究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西方色彩成为绘画的基本因素。画家不仅注意色彩的明暗深浅还非常讲究色相、色性、色调、纯度、饱和度、对比、张力(即强度)等因素,以色彩造型,重色彩变化。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
除大家共同的节日,如新年等,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Day(中秋节)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and 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不只是上面所述,例如神话上的差异,像中国的龙是吉祥的象征,但是在西方,龙是凶残凶暴的生物。还有音乐上的差异,中国音乐,注重的是情韵,而西洋音乐注重的是和谐。审美上的文化差异如中国的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等等。不过,不管世界上有多少文化,我们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吸收外来有用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第五篇】
摘 要:经过比照中西针对智力残疾人康复战略,发现不同文化和种族群体之间的智力残疾患病率及其康复对策的差异,智力残疾人在不同的文化中均遭受污名化、歧视或不对等的医疗待遇,在很大水平上提高了智力残疾人心理疾病的发作率。倡议要提高对医生专业程度、服务能力的辨认和管理,提高对智力残疾人的关心,减少歧视和不对等待遇;提供以人为本的康复形式,树立与良好的“医患关系”,来处理沟通障碍。
关键词:文化差异性;智力残疾;康复战略
一、智力残及其疾患病率
智力残疾是一种开展性残疾,是一种以在智力功用和顺应性行为显著受限为特征的障碍。顺应性行为受限表现为概念的、社会的和理论性的顺应性技艺受限。[1]美国智力与开展障碍协会(AAIDD)与20xx年初次将ICF的理论与办法用于智力残疾的研讨,并树立了基于ICF的智力残疾形式,提出了智力残疾的权威定义:智力残疾以智力功用障碍和顺应性行为有显著的活动受限为特征,顺应性行为表如今概念性、社交性以及理论性顺应技艺方面[2]。
20xx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智力残疾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在英国智力残疾患病率约为%[3]。另有研讨标明,将功用损伤作为评价智力残疾的一个必要条件会令智力残疾患病率降落到1%[4]。在非洲裔美国人中,即便在控制社会经济和人口统计学变量,也有可能增加的智力残疾患病率,其缘由有可能包括在一个种族隔离和弱势社群构成的复杂要素可能会招致学龄儿童的智商降落[5]。在澳大利亚,基于特定功用规范的当地儿童患病率低于运用更普遍的教育规范时的患病率[6]。关于患有心理疾病的智力残疾人,肉体团结症的患病率相比普通人群中的%,高达3%;抑郁症的患病率变比普通人群中的2%,高达%[7]。
二、当前中国智力残疾的康复措施
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智力残疾致残缘由中遗传性残疾、发育缺陷非遗传性残疾以及不明缘由致残比例较高[8]。研讨发现,智力残疾的病因中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和脑炎为首要病因。城镇户口智力残疾人中,脑炎为首要病因,而农业户口残疾人中,染色体异常性疾病为首要病因,外伤,发育畸形等所占比重高于城市[9]。20xx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指出,增强全国孤单症和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但目前我国康复服务的依然面临着掩盖率低、保证能力低、服务程度低等问题。关于残疾儿童,特别是智力残疾儿童,早一天得到有效的康复,对其本身生活、开展以及减轻家庭担负具有重要意义。
(1)医疗康复
长期以来,在国内单纯的医学康复主要是经过饮食、药物、手术以及物理疗法等,改善患者的肉体活动,但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中国传统中医以为,智力残疾属中医的“五迟”、“五软”、“风痫”、“解颅”、“呆病”范畴,而小儿先天缺乏、后天失养则会形成人体主“骨生髓”和主“神明”心肾二脏损伤。中医理论中,关于了解神智、思想、技巧的功用主要从心、肾、督脉与脑的关系去思索[10]。研讨发现,智力残疾儿童中药治疗办法有补肾健脑、生精填髓、养心健脾等办法,同时,针灸、按摩、气功、音乐治疗等也有一定疗效[11]。
(2)经过特殊教育与职业技艺培训进行康复
目前,我国智力残疾儿童教育主要包括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12]而我国针关于成年智力残疾人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职业技艺培训方面,已有研讨发现,轻、中度成年智力残疾人根本能生活自理、在心情上高兴和满足,但缺乏就业时机、经济程度低。职业技艺培训以智力残疾人控制一项劳动技艺为目的,使其可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减少其家庭生活担负。在北京市一项关于智力残疾人职业康复的研讨中发现,有组织、有方案、有目的的职业康复锻炼能提高智力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社交等能力。[13]
(3)社区及家庭康复锻炼
社区及家庭康复锻炼主要经过对社区康复人员以及智力残疾人家人进行康复培训使其控制康复锻炼的办法,从而使智力残疾人在社区或家中进行康复锻炼,提高社会顺应能力[14]。中国社区康复是在汲取了国际社区康复经历中开展起来的,既受已有康复理念的影响,也有着本人的特征,从政府主导,立法保证动身,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分离的办法,树立了中国特征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形式。从社区康复的理论来看,中国社区康复目前重点应放在医疗康复上。
三、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智障残疾康复对中国智力残疾康复的启示
(1)去制度化与社区整合
智力残疾人去制度化和社区交融是几十年来西方国度社会康复制度的一个重点。制度化常常不是开展中国度的医疗保健构造的特征。在一些西欧国度,如德国、荷兰、西班牙和希腊,服务构造仍以制度形式为中心[15]。英国曾经根本完成了去制度化,其卫生部门20xx年公布的安康人评定白皮书,提出了社区护理这一观念,其中的一个关键主题是,智力残疾人和其别人一样,具有相同的人权,倡导以人为中心的办法,应给予个人更大的选择和控制。他们有权益选择如何生活并实行他们的义务。最近的研讨中,为了确保它包含了黑人和少数民族群体,有自闭症谱系的自闭症患者以及在社区中的罪犯等这些最不经常听到的和最经常被扫除在外的群体,该理念进行了强化。
(2)污名和歧视
自主选择权的增加,可能会使智力残疾人更容易接触到一些针对残疾人的歧视和成见。有研讨者以为,污名化是当个体社会属性被回绝且本身疑心其社会属性时产生的 [16],包括内部属性(如智力残疾或心理疾病)和外部属性(如人的表面或行为)。当成年的智力残疾人晓得本人被污名化可能会招致他们呈现更多的心理问题[17]。与兴旺国度相比,一些开展中国度的人经常会对智力残疾人抱有成见,并更同意种族隔离和特别照顾。
(3)跨文化下的智力残疾康复人员及康复体系建立
由于智力残疾人常常依赖于家庭照顾或者护理人员,因而,临床医生关于智力残疾人的照顾网络是一个重要的思索要素。对照顾的态度是文化上的依赖。在许多文化中,照顾给予是一种珍贵的和根本的义务,而在以个人主义为主流价值观的西方文化中,父母经常鼓舞他们的实行义务。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度的对老年人智力残疾人的照顾是一个终身制度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