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419573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中化学论文发表1

浅析高中化学情境教学

摘要:2009年秋季学期云南省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中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化学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应创设灵活多样的化学情境, 把中学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 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 情境教学 示例 探讨

新课程的理念是: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并具有动手能力、情感丰富、能面对挫折的人才,而不是培养没有独立思想的应声者。那么如何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呢?特别是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呢?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不同的课堂情境来实现这些目标。

那么我们的课堂情境都有哪些方式?如何创设的呢?根据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及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从以下五点来创设教学情境:

一、利用生活创设情境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类知识是比较局限的。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应力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又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和探索,体会化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化学的价值。那么我们如何应用生活背景来创设教学情境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境,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现象以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等。

例:在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中学习的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这是学生接触的首个关于微观粒子计量的物理量,课标的要求是学生能够应用物理量进行计算,并理解该物理量的意义。这时候就可以从生活中情境进行引入,可提出问题:家里取盐取味精等小颗粒物的方法,为什么不像取白菜、黄瓜等是数颗数?学生很容易得到答案和结论,通常用勺子取或称量,原因是盐、味精等颗粒太小不好数,而白菜、黄瓜等个体大容易数清楚,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对于微观粒子是不能通过数其颗数来确定量的多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又从生活中的例子,如:一打鸡蛋、一件啤酒等,让学生建立集体的概念,从而顺理成章引出物质的量这一表示集体的物理量。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生活创建情境的例子很多。通过生活来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化学方法去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

二、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在化学中极为重要。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实验来创设情境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例:在进行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中,设置如下实验情境:

氢氧化铝怎样制备?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铝盐和碱来制备,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操作。

1、实验:制备氢氧化铝,学生分成两组

甲组: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铝制备氢氧化铝

乙组:用氨水与氯化铝制备氢氧化铝

看哪个组制得的氢氧化铝多?(学生误以为加的药品越多,生成的氢氧化铝越多。)

2、实验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的那组学生发现,氢氧化钠多了,沉淀反而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

探究:指导乙组学生向所得沉淀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发现沉淀溶解了。

归纳:很自然的让学生掌握了氢氧化铝的两性与氢氧化铝的制备。

上述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问题,打破了学生的思维疲软,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探究性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想和科学探究精神的专题课和突破口。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探究基础,又要考虑每一个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具体内容的探究过程中学会一种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相关科学探究思想。探究性实验课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教师对探究活动的准备和组织过程都比通常的学生实验课难度大、要求高。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反复、挫折、失败、成功、感悟等每一种体验,都是探究性实验课的探究结果和教学目的。

三、利用问题创设情境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产生不平衡时,才能引发学习的需要。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发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之间的不和谐,从而产生认知冲突,这种冲突会让学生带着渴望去解决问题。

例:在进行钠的化合物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只知道水能灭火,却不知道水还能“生火”情况下,让学生甲做“滴水生火”的实验,实验现象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感到新奇、疑惑。进而又让学生乙做“吹气生火”的实验,看到这些实验现象,学生会更加好奇,这时提出相关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的现象呢?难道滴的是“圣水”?吹的是“仙气”吗?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认知冲突,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去学习Na2O2的性质。

上述问题情境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结构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而矛盾的问题情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化学需要探究,而学生必须有问题可探究。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问题的设计与处理,做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问题化。问题创设不但要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更要能体现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并能引导学生将思维聚集于情境内所隐含的化学知识、化学方法上。教师课讲得好,不如问得好,因为前者是以教师为主,采用传授式教学,而后者是以设置问题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利用创设开放性问题创设情境教学

开放性的问题是一种探索性问题,学生并不能完全依靠所学的知识,或模仿教师所传授的某种现成方法就能回答,而是要求学生善于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善于打破常规思维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思维活动具有独创性。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2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高中化学教学不再是过去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教师更多地开始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笔者将在文中从不同角度,对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教学进行细致分析探讨。化学作为一门理科类学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化学知识,而且还有完全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过去传统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书本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受到了限制。相比之下,探究性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探究性教学的含义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只是单方面接受知识灌输。而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之下,探究性教学更加符合时代潮流,能够加速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落实素质教育。

2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特点

符合化学学科要求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高中化学课程包含着大量实验,传统教学中,教师做实验的时候,学生只能观看,教师会把结论直接讲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思考,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大大打折。因此,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急需转变,探究性教学更加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更适合现在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学生有优势

以往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探究性教学与之完全不一样,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会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结果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而不是之前的死记硬背。例如在高中化学课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做实验,收集反应生成气体,再将快熄灭的小木棒放到气体中,观察到木棒复燃现象。学生在实验后必然会受到启发,自己思考或者与同学讨论,对实验产生的气体进行判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会慢慢增强。判定结果正确的话,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会得到更多乐趣。探究性教学会渐渐培养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更加优质的素质教育。

对教师是挑战

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不再是主导所有教学安排,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学生共同协作。教学地位的变化需要时间来适应,教师还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这些对教师来说都是十足的挑战。化学教师要及时理解探究性教学的含义,针对具体课程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的同时,还有适合广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就要求广大化学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尽快适应好新角色。

3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实施要求

制定合适教学计划

由于教学时间、课程安排和学校硬件情况等的因素影响,教师需要制定定量的探究性教学内容,并非所有高中化学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探究性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例如在高中化学课程《钠的化学特性》教学中,钠由于本身的高氧化性,遇水会有剧烈反应,教学中并不适合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教学。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探究性教学。

正确管理和引导学生

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大多以实验课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教学。教师的管理和引导都要适度。化学探究性教学是开放性教学,学生做实验是在一个相对活泼的环境下进行,教师需要掌控课堂秩序,不能太严肃,亦不能太活泼。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有限,教师在学生做实验时要及时进行引导,但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结论,需要对学生进行提醒,帮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虽然化学教师的角色在探究性教学中不是主导地位,但是教师仍然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有着重大作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正确管理和引导学生,高质量的化学探究性教学才可以服务于学生。

互相交流,互相进步

探究性教学的重要一环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需要时间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学生也有适应化学探究性教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互相磨合的过程中,交流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和修改教学计划。学生在与教师沟通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化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学习方法来适应探究性教学。

4总结

探究性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提出实施后,探究性教学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虽然对化学教师是较大的挑战,但只要探究性教学合理实施,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依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非常值得推广。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3

摘要:化学作为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中教师在开展化学课堂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时期,如何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关键问题。下面对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1、1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在师生的有效合作下实现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机制,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课堂提问,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不仅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会使课堂气氛变得紧致,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1、2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

新课改的提出要求高中化学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之外,还要对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引导,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还有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课程教学安排,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对知识应用技能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引导,使得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于死板,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发展要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难以提高。

1、3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化学实验作为支撑来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才能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但是,部分学校由于缺乏必要的实验教学设备,再加上教师的不重视,教学课时紧张,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只了解理论知识,并不能真正理解一些化学原理、化学结论的由来,对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化学知识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幅降低。

2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2、1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要想切实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减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紧张感。首先,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课堂提问,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不同族、不同周期化学元素的特性和规律,并鼓励学生自主回答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来加强互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融合,从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2、2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开展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优质的化学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使要讲解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给学生多种感官上的冲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进行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时,抽象的课本教学内容让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动态地演示原电池放电过程中正、负两极电子得失顺序和电子、电流的运动方向等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搜集丰富的化学教学和学习资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发网络化学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学习资料、课后测验、疑难问题解答等版块,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2、3提高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

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科学的实验教学作为支撑,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高考考题中多次出现化学实验的再现还原,因此,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提高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化学教师首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备好进行化学实验所必须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等,让学生在课前熟悉实验步骤,还要在课程进行模拟试验以保证课堂实验能够成功进行。在课堂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在必要的时候给出恰当的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提问学生关于实验现象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2、4充分利用生活化的素材开展化学教学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开展生活化的化学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化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根据这些内容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素材,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化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还要充分挖掘生活化的素材进行化学教学,从而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化学论文4

摘要:化学计算类问题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的重要题型,是考查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题障碍,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和化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类问题;解题障碍;高中化学

化学计算类问题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的重要题型,是考查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化学教学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将简单的运算融入到具体主题单元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计算问题就是落实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体现,是检测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情况的重要途径。

一、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概述

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化学学科教学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它将化学知识中的“物质”与数学学科中的“定量化”联系起来,与其他的化学问题有着明显的区别。从本质上来说,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就是以定量化手段来考查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掌握情况。相反,借助化学计算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物质变化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整体上来看,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设计的基点在于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学生想要顺利的完成解题,需要对相关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题目进行正确的解答。相反,通过定量化的计算,还能够辅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与数学计算相融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理清其中的量的关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审题初期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审题能力,能够理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在表征阶段,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地对题目中涉及到的化学符号、化学语言和化学图式做出正确的表征;在列式解题阶段,需要学生能够应用正确的公式完成解题;在检验阶段,需要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反思能力,能够及时回顾解题方法应用是否正确,计算过程是否准确。因此,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的解题过程不仅是一个考查学生化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过程,还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过程。

二、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常用解题方法

在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中,解题方法有很多,常见的解题方主要有以下几种:差量法、守恒法、极端假设法、平均值、关系式、公式法和图解分析法等。差量法主要应用于有关剩余物和气体成分的计算类问题中,是通过把寻找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进而列出比例式进行求解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理论差量”和“实际差量”两种情况,此处的差量主要包括质量差、体积差、压强差等,其实质就是数学教学中的“等比定理”。守恒法主要应用于题目中蕴含守恒关系的问题中,核心思想就是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的是电子守恒等关系,设立条件未知数,进而列出方程进行求解,这是化学计算类问题中较为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平均值法主要应用于缺少数据的混合物的判断中(混合物是两组分且需要满足相应的混合计算规律),是根据两种或者多种物质的某一平均值来推断物质的范围的解题方法,其主要包括平均摩尔质量法、平均碳原子法、平均氢原子法和平均分子式法等。公式法主要应用于解决关于溶液和化学反应速率相关问题的计算,其主要就是通过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总结出的一般公式解题的一种方法,是化学概念原理的一种数学表达方式。图像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化学平衡、物质的量方面的计算,是学生通过阅读题意,根据所学的知识作图求解的一种解题方法,其本质就是借助图形来表示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之间数量变化的情况,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法、抽象图示法和平衡图像法等。

三、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解题存在的障碍分析

1。审题方面存在的障碍

审题是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顺利解决的保障和前提,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存在障碍的重要因素。首先,学生的审题意识不强,他们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放在审题上,最常见的就是通读一遍问题就开始下手,无法完整的挖掘出题目中蕴含的隐藏条件。其主要表现为旋风式的读题,拿到题目以后囫囵吞枣式的扫一遍题目就开始解题,导致漏掉部分关键信息,从而导致解题错误。另外,审题方法不当和审题信心不足也是导致审题问题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不能够抓住关键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读题和思考上,不能够利用纸笔将题目展开分析,这样审题的结果就是提取的信息较为有限,一旦出现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就会导致审题错误。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审题信心,一遇到题干信息较长的题目就开始出现抵触情绪,还没开始分析题目条件就开始打退堂鼓,但实际上这类题型则是“纸老虎”。

2。思维方面存在的障碍

首先,部分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完善,无法将面对的问题同化为原来所接触过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他们拿到题目以后找不思路,有的问题刚刚做过,并且讲解过,但是依然会出现“断片”的情况。其次,部分学生定量思维欠缺,不能够从定量的角度来把握物质及其反应之间的关系,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仅仅是停留在定性的描述阶段,不能够借助其中的数量关系来预测物质结构及性质,这就给学生的问题分析带来的障碍。例如,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生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并且能够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去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但是让学生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形式(分子、离子)和相对大小的定量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较大。第三,部分学生元认知缺失,在面对新问题时,虽然具备了解决问题的的相关知识,说那是不能够确定自己的解题方案。即使能够快速的找出一种解题方案,也不能够确定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解题。第四,思维定式影响学生的解题思路,当学生解决具体的化学计算类问题时,常常会用已经定型化了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依然机械套用以前的解题模式,进而导致解题失败。主要表现为麻痹大意,忽略问题细节线索,这主要与“题海战术”有关;部分学生一看到见过的术语就会套用相对应的公式,不管是否合适就开始解题,更有甚者只能够进行顺向思维,不能够进行逆向思维,这些都是思维定式导致的思维固着。

3。知识方面存在的障碍

化学计算类问题是化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想要顺利进行求解,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熟练地解题技巧是保障。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掌握不够牢固,导致在计算类问题的解题中存在问题。例如,部分学生脑海中的化学知识是零散无序的,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系统,当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提取的时候,就会出现提取失败的情况,进而导致在解题过程中不能够应用相应的化学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时常会抱怨“这么简单的问题,当时怎么没有想起来呢?”这就是知识记忆不牢固的结果。

四、高中化学计算类问题障碍的矫正策略

1。审题方面存在的障碍矫正策略

首先,要强化学生的审题训练,对于那些一看到问题就退缩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问题分析,寻找解题突破口,让他们认识到审题在整个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教育学生拿到问题后不要盲目的去作答,要多想一想,引导他们养成边读题边思考的习惯。另外,教师再进行例题讲解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全面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理清问题中各个条件之间的联系,教授学生寻找隐含条件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2。思维方面存在的障碍矫正策略

首先,借助认知冲突,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例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化学规律的适用条件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思路,进行知识构建,进而优化学生的认知。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化学计算题中的“特例”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认知进行转换和扩展,使原有的认知体系得到完善,甚至得到重建。其次,借助变式训练,增加思维的深度。借助变式训练,能够避免大量练习题给学生带来的思维定式的影响,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知识方面存在的障碍矫正策略

教授学生灵活应用记忆策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某一化学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复述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了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描述这一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玉琴.化学计算的学科本质及其教学[J].化学教学,2013(10):6.

[2]吴良根.化学事实性知识教学中的记忆策略及其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2(11):78.

高中化学论文5

摘要:在高中阶段,有的化学实验涉及易燃易爆甚至有毒的化学物品.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教师通常不会安排学生亲自操作这些试验.也有的实验因为学生不熟悉实验步骤、操作不恰当导致实验失败,从而只能按教材的讲述学习实验.而微课以其特有的优势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便利,让学生更加清晰、客观地观看和学习化学实验,提高理性认识.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作为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无法亲自验证实验结果,或者无法在实验中获得正确结论,只能依靠教材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忆,违背了实验的初衷.但是,微课很好地弥补了在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上述的不足,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化学实验,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进行直观演示实验

在化学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教学直观地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学生进行呈现,让学生能够更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然而由于一部分化学实验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比如浓硫酸的性质等,学生无法亲自操作实验,只能依靠课本中的文字内容记忆化学知识,直接导致大部分实验教学有名无实.另外,由于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错过演示实验中的重要环节,还有的学生因为坐在教室的后排看不到实验现象,大大影响学习效果.然而,教师利用微课把实验的过程制作成微课程,以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看,可以让学生对实验拥有直观、立体的认识.通过微课视频,学生可以清晰、完整地进行实验演示的观看,并且以往只能在实验室或者课堂上看到一次的实验现象,可以在智能手机、电脑或平板上进行随时随地的观看,对于未能理解或看清楚的环节,还可以进行反复播放或调节播放速度进行观看,直到学生完全掌握实验全过程为止.于是,学生就能在保证安全、清晰完整的条件下,对化学实验拥有真正的理解,进而提高学习化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实现实验导学结合

有的化学实验虽然并不危险,但是由于很多实验装置、设备和试验品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比如分液漏斗、滤纸条、酚酞溶液等,因此他们对于这些器材和药品的使用方法十分陌生,即便教师进行讲解,也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掌握使用方法.在这样的状况下,高中化学教师依旧可以将微课与导学案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实验之前通过微课让学生对实验器材和步骤进行了解,学生根据导学案提示的要求和方法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仪器与药品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相关的使用注意事项.举例而言,在进行钾的性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导学案,让学生掌握坩埚、泥三角等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同时利用微课给学生叙述实验过程,并重点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当避免的错误.由于微课内容充实、时长较短,可以在不影响课堂时间的前提下让学生快速并准确掌握实验过程,并有效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三、节约不必要的时间

对于很多可操作的实验而言,教师都需要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的方式进行学习.可是,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会因为新鲜感、好奇心去随意把玩实验器材,哪怕教师反复强调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也会让很多的时间浪费在课堂纪律的维持中.这直接导致实验时间减少,效果较差,好端端的实验课只能流于形式.为此,教师让学生在实验之初进行相关微课的观看,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制度和环境,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就会降低因为好奇和新鲜感而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糖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之前,笔者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让学生了解土豆、鸡皮的用途,并且掌握正确使用浓硝酸的方法.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学生不再拿着土豆和鸡皮把玩嬉闹,也不会因为浓硝酸的使用不当发生危险.这不仅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提升了实验效率,让学生拥有充分时间掌握化学知识并进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四、确立实验探究主体

探究实验能够充分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参与掌握知识.可是,这并不表示学生对探究实验中不会发生对于问题提出、实验内容、制定步骤和实验反思等内容会精准掌握.而过程和目标的不清晰,会直接影响探究实验的结果.比如采用控制单一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真正能够理解并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操作的学生数量并不占多数.而通过微课,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对比实验装置展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等内容的对比和相关注意事项,从而获得实验结论的对比,真正把探究对比实验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总而言之,微课作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起到积极的影响.并且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微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保障学生的安全,进而实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亭霞.微课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xx.59

[2]郑猛、胡新颖、范卫华.浅析微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读与写旬刊.20xx.13

[3]关应军.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10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41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