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精编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一篇】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57-03
关键词 精神卫生;概念形成;参考标准;方法;学生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高校乃至社会各界关切关注的议题之一,其焦点是大学中有多少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然而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却迥然相异[1]。造成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学界对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理论基础的研究非常稀缺。为此,笔者对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的4个学理问题(界定“心理健康问题”概念中研究方式的非连续性、判定“心理健康问题”标准中研究水平的非综合性、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中偏好与取向的差异性和方法、工具的多样性等)进行反思。
1 界定“心理健康问题”概念中研究方式的非连续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中,从学科维度对“心理困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失常”等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学学科特征的基本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目前上述“话语”还处在由大众俗语向学科范畴发展的过程中,其根本性原因是在整个心理健康学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状况)、理论体系(“心理健康问题”等概念界定)和评定方法三者之间的契合程度比较低。具体为: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比,是个具有多重属性(生物、社会、文化)、多个方面(感知、情绪、意志、行为、人格和社会功能等)、内隐性程度高、客观指标少等特点的一个复合体。“人的心理特质显然具有内隐性,人们不可能像测量重量或长度那样直接测量人的心理特质的量,而是通过测量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外显行为来推断他的心理特质”[2]。特别是随着健康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应地逐渐增加了心理健康理论体系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一致性的难度,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是,人们在主观层面对这两者之间一致性的认同度也日趋下降。
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论体系与其评定方法之间的主要匹配问题是:这2个领域里运用的研究方式是非一致性的、不连续的,即前者常用思辨性的方式进行探讨,以文字来反映;后者多以定量式求证,以数字为标识。在理论建构中,通常对“心理健康问题”概念的研究,往往采取的是定性(描述或现象学)的研究方式。定性研究方式是指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办法,取得有关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定性分析。这种研究方式的优势是满足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性要求。所谓的意义性,就是要求心理学研究尽可能揭示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尤其是解决对当前社会实践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学问题。如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提出被认为是界定心理健康的10条经典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显然,上述定义和标准没有指出不具备其中的几项或在某一项上严重到何种程度或持续多长时间就可以判定为属于有“心理健康问题”。因为渗透在“心理健康问题”概念理论研究中的核心意蕴是,心理健康状况是连续体的(心理健康是不能简单分为健康和不健康的)和多面体的。“每个人的心理在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某些方面好一些,另外一些方面则薄弱一些,很难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定位在一个点上。人们应当以连续的眼光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不健康到健康,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中间位置,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健康的”[3]。
在实践评定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基本都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式,即从数量化的思路出发,运用心理量表或其他手段对心理特征及心理活动作定量测定,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这种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解决了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要求,而所谓客观性是指要求心理学研究尽可能得出客观、确定的结论。在高校领域,目前是以测验法为主要方法来进行评定的。一般是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或人格量表来进行测评,以被试(大学生)在一次评定中得分(以原始分或标准分)是否超过该量表的常模来界定其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如马建青等[4]用SCL-90来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樊富珉等[5]用UPI来评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贯穿评定中的基本预设是,心理健康状况是二分(可以分为健康和不健康的)的和单面的。由此形成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难以充分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论体系,因而这种定量(实证)评定方法与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属性吻合程度相对就更低。因为“当我们把心理活动和过程转换为某些统计数字时,实际上失去了不少有关心理过程主观性质的信息”[6]。“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目前为止, 很多心理现象尤其是复杂、高级的心理过程,确实无法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尤其是当前实践需要研究、需要心理学科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都难以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7]。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不是一个独立学科,在界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属”概念时,只能紧密依托、参照心理健康教育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等“种”概念界定中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由此,在界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概念时,上述三者之间符合程度就更迫切需要提高。
2 判定“心理健康问题”标准中研究水平的非综合性
当前在评定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问题或心理状况是正常还是异常,因不同研究视角而异,主要有以下4个标准。这些标准从其各自视角来评定心理健康状况,有其“合理性”,但从研究水平,即理论形态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这些研究成果都有着“非综合性”的烙印,其阶段性、单向性特征明显。
个体内省经验标准 内省经验指2个方面:一是指被评定者的主观体验,即个体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或自己觉得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需要寻求他人支持和帮助;二是对评定人员而言,即评定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被评定对象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
统计学标准 这是以统计学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建立在心理活动存在定量差异的假设之上。在普通人群中,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一般呈常态分布。其中位于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健康状况范围,而远离中间的居两端的则被视为“异常”。因此,评定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是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得分(原始分或标准分)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
医学标准 这种标准是将心理健康问题和生理健康问题一样看待。根据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便可以找到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产生的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在精神医学领域或被具有医学学科背景评定人员广泛采用。它的基本理念是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的脑部应有病理过程存在,并认为这种病理变化的存在才是评定心理状态正常与异常的可靠依据。
社会协调性标准 该标准参照社会学基本理论,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以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法律、风俗等社会规范(标准)来划分常态与变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能根据社会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通行实践,是适应。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或两者兼有的原因使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多数人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产生不适应现象,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健康问题[8]。
3 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中偏好与取向的差异性
与上述判定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种标准、原则并存紧密相联的一个问题是,研究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过程中,由于自身学科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偏好、取向差异。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队伍(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人员,简称“评定人员”)的学科背景主要由3种类型组成:医学(精神医学)背景、心理学背景和教育学背景以及非常少量的其他学科背景。多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上述3类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因学科背景不同会有意无意选取各自偏好的参照标准。而目前区分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种标准、原则的并存,则为他们多样化地选取参照标准提供了可能和机会。多数情况下,医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偏好于界定心理健康问题的医学及其相关标准;心理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偏好于心理学及其相关标准;教育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偏好于社会适应及其相关标准。而评定人员对参照标准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取向、倾向,如医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往往带有生物化倾向,未能摆脱健康的生物医学模式影响。这类评定人员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得严重些,较多地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消极面(消极取向);教育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则往往带有教育化、政治化倾向,常常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得轻微些,较多地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积极面(积极取向),更多地体现了健康的社会文化模式色彩;心理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时常是技术化程度有余,但人文气息不足。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本身就是一个连续体,在正常与异常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关键在于评定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对不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偏好和在此过程中渗透的取向、倾向等。
典型情况是:总体而言,不同领域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对具体是表现出何种性质、程度心理状态的人就可以界定为“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即在障碍涵义上使用“心理健康问题”与发展涵义上使用“心理健康问题”之别。如精神医学领域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往往认为那些具有严重异常心理(行为)表现或具有某些精神病性质症状的人是有“心理健康问题”,这是在障碍涵义上使用“心理健康问题”。而在教育(含心理)领域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常常把那些具有适应社会不良的表现或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烦恼,或由此而引发个体心理状态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的大学生认定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则是在发展涵义上使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家的培训背景使他们更倾向于想到行为适应不良,而不是多贴疾病的标签”[9]。
4 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中方法与工具的多样性
心理评估的研究表明,由于心理健康的复杂性和评定方法的相对性等原因,用不同评定方法来评定同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评定那些心理不够健康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得出结论时常会产生显著差异。科学方法是综合运用多种评定方法(包括测验与实验法、观测法、会谈法、产品与史料分析法等)互相印证来评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对评定人员的心理评估素质提出很高要求,特别是在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整体心理评估素质不高且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就时常出现因评定人员使用评定方法的因素而导致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差异。有资料显示,用测验法来评定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有%的大学生可能有心理问题;采用自我评定法评定上述群体时,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认为目前大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占%[10]。
当前,多数高校用来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人格量表,前者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代表的综合评定量表和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等为代表的专项评定量表,后者以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和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等为代表。此外,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时,常常使用UPI(大学生人格量表)。相比较而言,对集体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使用得较多的是SCL-90 和MMPI,16PF等。除了这些量表均从国外引进外,评定人员使用这些评定工具的差异等实践性因素常常是影响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透析当前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存在以上学理问题,其动因不是否认、取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而是希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界理论研究人员对此有理性认知,尽快提高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科学化水平。如此更易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品位,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健康成长。
5 参考文献
[1] 梁宝勇。“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7.
[2] 戴海崎,张锋,陈雪枫,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1-12.
[3]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15.
[4] 马建青,王东莉,王晓刚。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8(4):47.
[5] 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3.
[6]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5.
[7] 莫雷,王瑞明,陈彩琦,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与体系重构。心理科学,2006,29(5):1 027.
[8] 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72.
[9] TAMMI DK, MICHAEL A, ARTHUR EJ Jr,著。梁军,译。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二篇】
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关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
2008年12月~2010年4月,我们开展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近10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有所增加,大部分专兼职教师也参加了各种培训。数据显示,%的被调查学校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师,其中专职教师占%,兼职教师占%。82%的被调查的心理教师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存在主要问题是:(1)数量不够,而且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2)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且大多数心理教师来源于学校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医务人员等,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3)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实践性不强;(4)教师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突出,生存状况不佳;(5)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少统一、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标准和资格认证标准。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从政策层面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进行研究,为教育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的思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涉及到教育观念、法规政策、培养使用、培训进修、职称评聘、角色定位、专业发展等诸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本研究拟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为重点,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和培养、专兼职教师的配备标准和资格认证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职称评聘、工作职责和待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构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框架。
本研究,在对象上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兼顾其他教师;在方法上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三、概念的界定
1.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促进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积极健康的人,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包括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发展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人的心理潜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问题解决为取向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取向。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潜移默化、多方面的影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性格的塑造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培养积极健康的学生,首先要培养积极健康的教师;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学生,首先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教师;要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首先要塑造教师积极健康的人格;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首先要培养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要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首先要开发教师的心理潜能。因此,必须大力倡导“人人都有心理潜能”、“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积极心态,幸福人生”等基本理念,必须以积极心理学为价值取向来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框架。
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力
麦克里兰(McClelland)认为,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项工作中的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庸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特征,其中包括不同动机表现、人格特质、品德素养、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点、态度或价值观,以及某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能够胜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已成为搞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要有效地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提高教师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力。
本研究,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力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价值观的综合。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包括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须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等,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否胜任的基础;另一方面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自我概念、人格特质,以及从事工作的需要动机等,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否胜任的内在动力。
四、研究的目标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积极心理取向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影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和心理素质的因素,为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在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新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进一步加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政策框架。
五、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积极心理取向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的调查分析。
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3.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规划与课程设计、组织与管理。
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配备标准和资格认证标准。
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工作职责与守则、职称评聘与待遇)。
(二)初步政策建议
1.指导思想
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建设目标
(1)到2020年,全国所有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经济发达地区每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他地区每校至少配备一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2)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100名部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型教师、300名部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1000名部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3)到2020年,建立健全各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培养的制度和机制,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力。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配备标准
(1)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和先进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比例不低于1:800,其中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比例不低于1:1000;
(2)城市1500名以上学生的中学、1000名学生以上的小学,农村2000名以上学生的中学、1000名学生以上的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配备比例中学不低于1:1200,小学不低于1:1000。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比例不低于1:1500,小学不低于1:1200;其余中小学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不低于师生1:1000比例的兼职心理师。
(3)贫困地区可以以学区为单位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达到上述标准。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岗位职责
(1)负责制定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撰写工作总结。
(2)承担和开设本校心理健康活动课、选修课和讲座,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积极心理教育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在师生中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3)主持和开展本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在学校统一安排下,为学生建立相关的心理健康档案。
(4)指导和协助本校班主任与其他科任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在本职工作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5)协助校长开展提高本校全体教职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丰富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本,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6)指导和帮助本校各年级开展家长学校的工作,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可能的心理咨询和服务,并尽可能为学校所在的社区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原则上,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再兼任班主任、团队干部、德育干事等工作(见习期除外)。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方法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正常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
(1)承担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任务,上课时间平均每周不少于10课时,并提供教案。
(2)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辅导服务,服务时间平均每周不少于5小时,并做好辅导记录和个案分析。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拓展训练等形式),每小时计课时,并提供活动方案。
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与资格认证标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要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培训取得证书的教师,还要有从事专职心理咨询(辅导)教师资格认证。除了部级培训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分为三种类型,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高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员通识培训。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高培训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区、县)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建设特点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型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和培养工作。培训和认证办法参照其他学科的做法。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
详见师资培训专题附件1。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员通识培训
各市(区、县)要通过专题讲座、校本研修等方式,组织开展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通识培训。总学时140课时。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教研活动时间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课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视导活动,定期开展优秀课例、案例和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鼓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围绕中小学积极心理教育开展研究,探索积极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出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
8.重视和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丰富教师的积极心理资本,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提高幸福指数。
9.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激励机制
积极宣传推广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科研成果和先进事迹,鼓励并支持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力,多出成果。
师资培训专题附件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与资格认证标准
师资培训专题附件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问卷
六、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收集国内外积极心理学、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文献,收集全国各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为课题研究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2.调查研究法
配合总课题研究,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在样本省市进行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问卷调查,问卷中增加积极取向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调查内容。(见附件: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胜伤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讨论稿〉。
3.经验总结法
配合总课题研究,采用访谈法进行调查,总结全国先进省市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并征求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七、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3月):根据总课题研究方案制定本子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的目标、内容、任务及分工,制定调研方案,收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资料和文件。
2.调查研究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根据本子课题研究方案和调研方案,配合总课题研究,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在样本省市进行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问卷调查,采用访谈法进行调查,总结全国先进省市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并向样本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业务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领导和心理教师征求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撰写研究报告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
根据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的结果,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并起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以下简称“队伍建设建议”)。
4.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撰写结题报告,聘请专家进行论证。
八、附件
师资培训专题附件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与认证标准
第一章 认证标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简称为“学校心理师”,分为四个级别:学校心理督导师、学校心理师A级、学校心理师B级和学校心理师C级。
学校心理督导师、学校心理师A级由各省统一培训认证,各省可设执行单位。
学校心理师B级和学校心理师C级,由各地市按照此标准进行培训认证。培训认证前,各地市须上报培训认证申报资料(含培训单位、认证单位、课时与师资、教学计划、监督考核等方面)。
学校心理师实行申报制,符合条件的可以直接进行申报,达不到申报条件的经过培训后可再行申报。
第一节 学校心理督导师认证标准
一、学校心理督导师工作内容
(一)可开展面向学校的心理咨询授课、个体或小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小组案例督导、成长团体、矫治性团体、支持性成长团体课、心理活动课。
(二)可从事学校心理师A级、B级和C级的课程教学。
(三)可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或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志愿者提供教学和咨询案例督导。
二、申报条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一)中小学或大学相关专业副高以上职称;心理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获得者,毕业后从事二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其他专业硕士学位,五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及以上)证书持有者。
(二)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参加部级学分认证项目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120学时以上,或参加由中国注册督导师担纲的连续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120学时以上。
(三)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曾在以上项目或中国注册督导师处提交过不低于10次督导案例。
(四)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曾在以上项目或中国注册督导师处进行个人体验或小组体验累计学时数不低于50学时。
第二节 学校心理师A级认证标准
一、学校心理师A级工作内容
(一)可开展面向学校的心理咨询授课、个体或小组心理咨询、心理活动课、支持性发展团体。
(二)可向学校心理师B级和C级提供教学及业务指导。
(三)可向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志愿者提供教学或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二、申报条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一)中小学或大学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心理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获得者;心理学、教育学本科学历,毕业后从事二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及以上)证书持有者。
(二)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参加部级学分认证项目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90学时以上;或参加由中国注册督导师担纲的连续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90学时以上;或参加省级学分认证项目连续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90学时以上。
(三)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曾在以上项目或中国注册督导师处提交过不低于5次督导案例。
(四)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曾在以上项目或中国注册督导师处进行个人体验或小组体验累计学时数不低于30学时。
第三节 学校心理师B级认证标准
一、学校心理师B级工作内容
(一)可开展面向学校的心理咨询授课、个体心理咨询、心理活动课、支持性发展团体。
(二)可在本地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从事心理咨询服务。
二、申报条件(满足第1项和2、3、4项中任意一项条件)
(一)中小学或大学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心理学、教育学本科学历,毕业后从事一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证书持有者。
(二)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参加部级学分认证项目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60学时以上;或参加由中国注册督导师担纲的连续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60学时以上;或参加省级学分认证项目连续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60学时以上。
(三)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曾在以上项目或中国注册督导师处提交过不低于3次督导案例。
(四)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曾参加地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办、全省认证心理督导师或学校心理师A 级担纲的专项认证培训60学时以上
第四节 学校心理师C级认证标准
一、学校心理师C级工作内容
(一)可开展面向学校的心理咨询授课、个体心理咨询、心理活动课。
(二)可在本地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从事心理咨询服务。
二、申报条件(满足第1项和2、3、4中任意一项条件)
(一)中小学或大学相关专业初级以上职称;心理学、教育学专科以上学历,毕业后从事一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证书持有者。
(二)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参加部级学分认证项目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30学时以上;或参加由中国注册督导师担纲的连续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30学时以上;或参加省级学分认证项目连续培训(含督导、体验学时)30学时以上。
(三)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曾在以上项目或中国注册督导师处提交过不低于3次督导案例。
(四)自申报日起之前三年内,曾参加地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办、全省认证学校心理督导师或学校心理师A 级提纲的专项认证培训30学时以上。
第二章 学校心理师培训标准
第一节 学校心理督导师培训标准
一、培训对象:中小学或大学相关专业副高以上职称;心理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获得者,毕业后从事二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其他专业硕士学位,五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及以上)证书持有者。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
(一)心理动力学取向(精神分析)
1.课程设置: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基础理论(18学时)、精神分析史(6学时)、主要流派与理论精要(12学时)、咨询的设置与框架(24学时)、主要的心理咨询技术(24学时)、案例督导(24学时)、小组体验(12学时)、个人体验(不低于5学时)。
2.学时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120学时。
3.授课师资:中国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德班中方教员、中挪班中方教员、本土班教员。
(二)认知与行为取向(含催眠)
1.课程设置:认知与行为基础理论(12学时)、主要流派与理论精要(12学时)、咨询设置与技术应用(36学时)、催眠(24学时)、案例督导(36学时)。
2.学时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120学时。
3.授课师资:中国注册督导师、中德班中方教员。
(三)家庭咨询与教育取向
1.课程设置:家庭咨询的基础理论(24学时)、主要流派与理论精要(24学时)、家庭咨询的设置与技术应用(36学时)、案例督导(36学时)。
2.学时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120学时。
3.授课师资:中国注册督导师、中德班中方教员。
(四)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1.课程设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2学时)、社会心理学(12学时)、变态心理学与诊断(12学时)、心理咨询理论与技能(18学时)、心理测量(12学时)、教师成长(18学时)、心理活动课设计与教学(含团体心理辅导24学时)、专业拓展(12学时)。
2.学时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120学时。
3.授课师资:中国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德班中方教员、中挪班中方教员、本土班教员、省认证小组专家。
三、学习方式
面授,以寒暑假和节假日为主,连续二年,每年集中2次,每次根据课程设置集中5-8天。
第二节 学校心理师A级培训标准
一、培训对象:中小学或大学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心理学、教育学本科学历,二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及以上)证书持有者。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
(一)心理动力学取向(精神分析)
1.课程设置: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基础理论(12学时)、精神分析史(6学时)、主要流派与理论精要(12学时)、咨询的设置与框架(12学时)、主要的心理咨询技术(24学时)、案例督导(12学时)、小组体验(12学时)、个人体验(不低于5学时)。
2.学时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90学时。
3.授课师资:中国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德班中方教员、中挪班中方教员、本土班教员、省认证小组专家。
(二)认知与行为取向(含催眠)
1.课程设置:认知与行为基础理论(12学时)、主要流派与理论精要(12学时)、咨询设置与技术应用(36学时)、催眠(18学时)、案例督导(12学时)。
2.学时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90学时。
3.授课师资:中国注册督导师、中德班中方教员。
(三)家庭咨询与教育取向
1.课程设置:家庭咨询的基础理论(24学时)、主要流派与理论精要(24学时)、家庭咨询的设置与技术应用(24学时)、案例督导(18学时)。
2.学时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90学时。
3.授课师资:中国注册督导师、中德班中方教员。
(四)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1.课程设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2学时)、变态心理学与诊断(12学时)、心理咨询理论与技能(18学时)、心理测量(12学时)、教师成长(12学时)、心理活动课设计与教学(含团体心理辅导24学时)。
2.学时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90学时。
3.授课师资:中国注册督导师、副教授以上职称师资、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讲师。
三、学习方式
面授,以寒暑假和节假日为主,连续二年,共集中3次,每次根据课程设置集中5-6天。
第三节 学校心理师B级培训标准
一、培训对象:中小学或大学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心理学、教育学本科学历,一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证书持有者。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
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1.课程设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2学时)、心理咨询理论与技能(18学时)、心理活动课设计与教学(含团体心理辅导24学时)、教师成长与发展专题报告(6学时)。
2.学时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60学时。
3.授课师资:中国注册督导师、全省认证的心理督导师或学校心理师A级证书获得者。
三、学习方式
面授,以寒暑假和节假日为主,二年内完成学习有效。
注:部分内容和授课时间各地市可根据情况稍做调整。
第四节 学校心理师C级培训标准
一、培训对象:中小学或大学相关专业初级以上职称;心理学、教育学专科以上学历,一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或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证书持有者。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
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1.课程设置:专题报告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咨询(时)、教师成长与发展专题报告(6学时)、心理活动课设计与教学专题报告(含团体心理辅导15学时)。
2.学时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30学时。
3.授课师资:中国注册督导师、全省认证的心理督导师或学校心理师A级证书获得者。
三、学习方式
面授,以寒暑假和节假日为主,一年内完成学习有效。
注:部分内容和授课时间各地市可根据情况稍做调整。
第三章 学校心理师考试认证方式
第一节 学校心理督导师考试认证方式
学校心理督导师考试认证方式为:满足课程学时的学习要求和案例督导要求。其中认证案例要求为:连续培训期间提交不少于二次被督导案例、个人体验学时数不低于5学时,培训结束前提供3000-5000字的一个长程被督导的案例或理论综述。
第二节 学校心理师A级考试认证方式
学校心理师A级考试认证方式为:满足课程学时的学习要求和案例督导要求。其中认证案例要求为:连续培训期间提交不少于二次被督导案例、个人体验学时数不低于5学时,培训结束前提供3000-5000字的一个长程被督导的案例或理论综述。
第三节 学校心理师B级考试认证方式
学校心理师B级考试认证方式为:笔试选择题+心理活动课设计。各地可以将优秀心理活动课的设计方案提交到省考评组,由省考评组进行复试评优,优胜者给予奖励。
由全省统一命题,试卷封闭送各地市考试并批阅,省考试小组随机抽查10%作为考试质量监测,以确定某区域的认证是否被通过。
第四节 学校心理师C级考试认证方式
学校心理师C级考试认证方式为:心理活动课设计。各地可以将优秀心理活动课的设计方案提交到省考评组,由省考评组进行复试评优,优胜者给予奖励。
由各省统一命题,试卷封闭送各地市考试并批阅,省考试小组随机抽查10%作为考试质量监测,以确定某区域的认证是否被通过。
第四章 学校心理师认证证书
第五章 学校心理师年检制度
第一节 年检单位
第二节 年检时间
学校心理师年检每两年进行一次,年检时间为单数年份(如2011、2013、2015)的10-11月份。
第三节 年检内容
一、无重大专业伦理过失或投诉。
二、坚持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或未成年人心理维护工作(须相关单位出具证明)。
三、心理督导师和学校心理师A级年检时,向省级认证单位提交不低于3000字的专业督导案例一份,督导的案例须是不低于10次的连续咨询案例。
四、学校心理师B级和学校心理师C级年检时,向当地教育局(或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及相关单位)提交不低于3000字的咨询案例一份,咨询案例须是不低于10次的连续咨询案例。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学校心理师的培训与资格认证,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未成年人心理维护的重要基础,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的有力保障。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组成“学校心理师培训与认证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任组长,职能处室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人员负责具体落实。各地市要根据本地实际列出2020年前年度培训与认证规划与推进进度,并出台合理的考核办法,高效地推进这项工作。
第二节 工作保障
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学校心理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维护工作、科研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和机会,要向学校心理师“压担子、要成果”,务必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第三节 经费保障
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要为学校心理师的培训学习与认证提供政策与经费保障,将学校心理师的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推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进程。
第七章 考核评估
学校心理师的培训与资格认证,由各省教育厅按年度对各地市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工作不得力、考核不合格的地市通报批评。全国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城市或学校评选,对于优秀单位给予表彰。
师资培训专题附件2:
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师资培训组的子课题“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将通过开访式问卷调查、研究文献及编制《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初步设想如下:
1.开放式问卷选取课题调研省份中的心理教师(包括部分班主任),填答开放式问卷。请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答:“请您在以下空白中列出10条或10条以上您所认为的,影响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胜任力的各种外部或内部因素。”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搜集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影响因素的词条;
2.文献资料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从文献中搜集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影响因素的词条;
3.问卷编制根据“开放式问卷”及“文献资料”搜集到的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影响因素的词条,经过讨论与修改,编制《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再分类分层归纳出关于影响因素的陈述,根据影响因素对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的影响程度(影响非常大、影响比较大、影响一般、影响比较小、基本没影响),进行等级评定。
示例:2011年4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已对35位中小学心理教师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搜集到了6个因子包含80条关于影响因素的陈述,见表1。
表1 维度、陈述内容及在问卷中对应的题号
根据80项因素对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的影响程度(影响非常大、影响比较大、影响一般、影响比较小、基本没影响),进行等级评定,初步编制出了《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讨论稿)。
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编号:_______________
尊敬的老师:
您好!欢迎您参与此项调查,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问卷。这是一项关于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问卷中的条目是一些可能对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产生影响的因素,请您根据这些因素对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的影响程度进行评定。本调查具体内容中共有80条关于影响因素的陈述,与每条陈述对应的回答有五个级别:⑤影响非常大④影响比较大③影响一般②影响比较小①基本没影响。请您仔细阅读每一条陈述,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相应的数字涂黑或在相应的数字上划√标出。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您的回答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请如实和认真地填写。
特别提醒:每题只能选择一个选项,不可多选和漏选 ,并注意不要看错行,也不要丢题。
非常感谢你的合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组
2011年4月
为了便于我们的统计分析,回答问题前,请您先填写以下信息。
基本情况(请在符合你情况的数字前打“√”。如果你选其他,就把相应内容写在选项后的横线上)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的年龄 35岁以下35~45岁45岁以上
3. 您的教龄 5年及以下6~10年11~15年 16年及以上
4. 您是专职心理教师还是兼职心理教师专职兼职
5. 您从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时间5年及以下6~10年11~15年16年及以上
6. 您的原始学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始学历所学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最高学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高学历所学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您的职称未评职称 初级职称(小学三级、小学二级、中学三级、中学二级)
中级职称(小学一级、中学一级)高级职称(小学高级、小中高、中学高级)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三篇】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68-02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精英群体,研究生教育培养是我国的最高层次教育。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至2010年,全国在校各类研究生人数已近两百万人。在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最近几年,无论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还是高等院校和其他类型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均开始关注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未来国家发展这一战略高度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开展较少,主要研究集中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上。但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研究者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开始开展,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的跟踪研究,研究生因为年龄、知识层次、学习生活方式、面临的压力与环境等方面都显著不同于本科生,因此,在其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未来的事情没有把握产生的恐惧感,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并且不同群体的研究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着显著区别,性别、年级学科方向和既有经历等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研究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主要来源于社会压力。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本人承载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很高的期望,担负着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等多方面的角色,压力多源,压力很大。
二、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医学化倾向
由于专业教育与培养的缺失,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负责老师对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理解极其迷糊,大部分情况下笼统地将心理健康等同于心理疾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和内涵缺乏深刻理解,往往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同于少数个别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偏离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在这一意识下致使很多研究生背上心理疾病的包袱,不敢正面面对自身的发展性心理需要,从而在心底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恐惧感和排斥心理,极端者甚至持鄙视态度,使心理健康教育之路越走越窄,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德育化倾向
目前,由于体制的原因,绝大多数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没有建立独立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即便是建立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高校,基本上其面对对象也是本科生,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依附于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般由培养单位教学管理人员兼任,在此情况下,无形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围之列。从教育学伦理上讲,德育强调的是社会道德和行为需要,以社会的道德伦理要求出发来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发展的真实体验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自我发现为目的来促进其心理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必然会出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为道德品质问题,从而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约束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本科同质化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一直以科研为导向,以培养其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从而忽视了其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心理需要,更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格魅力、促进潜能发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重要功能体现,没有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在发现这一教育缺失后,在缺乏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误以为是本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而简单套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没有针对研究生的特殊心理要求区别对待,使得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本科同质化,流于形式,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紧密相连,他们会更多地聚焦社会发展,审视个人成长,并积极地探寻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在这一情况之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成果之上,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需要,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建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就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将各种有机要素进行组合,做到1+1>2的效果。在理论指导上,逐步形成以研究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为主,专业咨询指导为辅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以心理测量为科学依据,以团体辅导活动为载体,以参与社会实践为形式,以心理咨询和普及宣传为手段,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为目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生主动参与,专业咨询师积极介入相结合的立体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完善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
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首先要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深入调研,编制富有实效性的教材;其次在课程安排上,要尽可能地安排人生阅历较为丰富、专业实践能力更为扎实的教师;其次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研究生的情况;最后建设研究生心理咨询体系,由年龄较大、亲和力更强、更为了解研究生心理问题特点的咨询师为研究生提供咨询服务。
(三)大力建设心理委员队伍
不同于本科期间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主要以实验室和课题组为单位进行管理。在此情况下,研究生德育导师、辅导员作用弱化,难以担当心理危机观察员的重任,必须依赖同学相互之间的关心,因此以研究生心理委员就成为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中最基层和最重要的环节,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大力建设好研究生心理委员队伍,更好地发挥危机预警作用。
(四)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实现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绝大部分实践都是在导师的实验室和项目组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与导师的言传身教紧密相连。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承担责任。在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增强导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技能,从而促使其主动与研究生交流与沟通,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指导作用。
(五)努力创造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社会性应激是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如婚恋、就业、自我价值实现等都是其诱因,特别是自我价值实现是研究生的自我发展的主导需要,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不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实现,这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最大的压力源。因此,学校要把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氛围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研究生的成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自我实现和维护心理健康合于一炉。
参考文献
[1]谭凤娥等。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2).
[2]吴守宝,吴胜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06).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四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70-02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定义为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且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和美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说道,“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二、高校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在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日趋低龄化的发展态势,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研究生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取得了显著发展,但其热点、难点、重点仍然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研究生这一高层次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还需加强和改进。
某高校调查显示,研究生群体中轻度心理问题者占%;中度心理问题者占%;重度心理问题者占%。从单项因子检出情况来看,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及抑郁三项因子的检出率相对较高。结果表明,高校研究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比例较大,不少学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需要面临更多的来自学业和就业上的问题和困惑,还要承受经济方面和家庭责任的巨大压力,极易出现焦虑、抑郁、强迫、自信心下降等问题,与此同时,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研究生休学、退学甚至自杀、凶杀和其他犯罪案例日趋增多。而形成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内外因两个方面。
第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过大。包括来自学术科研压力,为了完成规定的科研论文、课程论文、课程考试及英语水平考试,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和科研中,毕业前论文的写作、发表、论文答辩也会造成学生的恐慌和焦虑。这种紧张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就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及来自就业的压力,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也促使部分研究生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加之沉重的经济压力,由于高校研究生学费制度的改革,自费研究生在研究生群体中还占有相当比例,他们要支付数目不小的学费、住宿费及日常生活费。还有一部分已婚研究生,负担家庭开支,以及经济困难的研究生会感受到沉重的经济压力;最后研究生还面临着来自人际交往的压力,研究生课程紧张,学习形式、生活环境相对独立,交际圈相对本科生要小得多,学生忙于专业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忽略交往交流,缺乏相互信任。在同导师的交往上也欠缺情感上的积极有效沟通,经常会导致研究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
另外,社会支持不够也是影响研究生心理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当代研究生群体如何调节压力,如何应对心理问题困扰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朋友等成员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而现实情况是社会及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还不够,有的高校甚至未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育计划,更谈不上针对研究生的心理辅导与帮助了。
第二,成长过程中的缺陷。在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通常偏重智力教育,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较少,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研究生群体往往被称为高学历高素质人群,有着较强的学习、科研能力,在学业生涯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长期处于顺境之中,没有经历过艰苦磨砺,因自此他们面对失败、挫折时的承受能力较差。加之独生子女群体的扩大,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较强,且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良好的集体协作精神也极大地影响着研究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妨碍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给人蒙上一层消极、阴暗的色彩。一些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缺陷也是导致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内因。例如回避性人格缺陷,包括由于害怕批评、不满意或被拒绝而回避他人;不会与别人保持很密切的关系,除非确定对方很喜欢自己;很害怕在亲密关系中,被羞辱和嘲笑;对批评和拒绝极其恐惧;由于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很沉默;认为自己不行、社交无能;由于害怕尴尬,而拒绝各种活动等等。边缘性人格缺陷,拼命努力以求不被抛弃;人际关系既热切又不稳定,常常不是把别人理想化,就是诋毁别人;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象长期不稳定;行为冲突,具有毁灭特性,如乱花钱、吸毒、性乱等;频繁表现出自杀的倾向,或威胁,或自伤;情绪极度不稳定,如短期内出现抑郁、焦虑、易激怒等;持续地感到空虚;容易生气或发怒;在压力作用下会变得偏执、抑郁或有分裂症状等等。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心理健康工作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集中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成长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于被动和片面。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以是否有心理问题去看待学生,这种关注学生缺陷和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反向的心理暗示,会导致部分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开始注意自己的消极面,形成关注自身的消极层面,忽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的定势思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关注的主要人群是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对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则缺少必要的关注与引导。但正是这些学生才更需要心理帮助,以帮助其挖掘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1.树立积极评价取向的教育理念
针对研究生当前的心理状况,面对普遍存在的亚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工作应该转变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念,采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也意味着拥有积极而丰富的心理体验,并发展起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不仅在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帮助和治疗,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积极情绪情感体验、乐观的人格、积极的认知方式和意志品质等,包括自信心、自制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的培养,真诚、正直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引导研究生构建积极的压力认识,锻炼积极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以开发和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和巨大的潜能。
2.注重研究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自身的积极方面,相信通过积极品质的培养人有依靠自身潜能走出困境的能力。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既是一个行为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积极的心理学注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对于研究生来说,研究生相对大学生更加成熟,有良好的自主性、自制力和较高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能力,并且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较稳定的价值观,因此应该积极引导研究生群体采用自助式的教育方式来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例如采取多种主题式自助式心理辅导活动,包括意志品质的培养,情绪调控的方法,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等等。
3.朋辈心理互助辅导
4.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应当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学校可以建立起点面结合的校、院、团支部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各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渗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