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梁晓声《母亲》阅读答案【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50698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梁晓声《母亲》阅读答案【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母亲阅读答案【第一篇】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

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课文《错过》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不能错过预定的站台!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人生的历程,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抽打心中的樱桃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解题思路与答案

选文是周岩璧所写的1篇回忆性散文,主要考查散文阅读欣赏能力。以主观性较强的题目为主,回答问题要全面,联系全文或上下句去考虑;又有条理。

1. 思路分析:作者极力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表现了“我”对樱桃花的喜爱以及对樱桃节更多过时的殷切希望,为下文写母亲抽打樱桃花和“我”保护樱桃花做铺垫。从而说明了适当舍弃的重要性。答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护花”作铺垫。

2.思路分析:写“我”时要抓住“我”自以为是的心理描写,写母亲时要扣住她对“我”的否定态度来写。答案:示例:我: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后悔了吧?母亲: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了。

3. 思路分析:谈告诉“我”的道理,实际上谈自己受到的启发,要针对文章主旨来谈论。本文母亲抽打的樱桃硕果累累,而“我”保护的樱桃不仅颗粒无收,而且树干累死,由此不难总结出道理,可以从舍弃方面谈,也可以从经受磨难方面谈,还可以从战胜挫折方面谈。答案:“只有懂得适当舍弃,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或“青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

4.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题目的分析能力,好的题目不仅能吸引人,而且能揭示文章的主旨。答案: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

母亲阅读答案【第二篇】

一、文本信息类试题

近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不论是什么文体,都十分注重对文本的阅读。这类阅读题,要求考生主要使用文本内信息回答问题。例如,2011年长沙毕业试题记叙文阅读《雪地里的红棉袄》中第21题:“文章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嫂子对我的关心?”再如,2011年杭州中考试题说明文阅读《兰花的智慧》第17题:“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类试题最关键的是要考生认真阅读原文,真正读懂文本,理清文本的脉络,抓住主旨。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检索,去伪存真、去繁存简,筛选出正确的信息,尽量用原文的语句做答。这类题在记叙文中主要考查的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中的几件事情;情节的梳理;人物情感的变化等。如广东2011年中考题《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第13题:“围绕‘一条银色的裤子’母亲对安东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说明文中主要考查的是:被说明的对象及其特点,还有说明的原因等。如2011年南京毕业考试阅读题《从“尺素书”到“伊妹儿”》第13题,写出不同时期通信方式的演变。在议论文中主要考查的是论点或概括论据类型。

文本信息类试题,考查的是学生整体感知和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原文,养成读懂文章再做题的习惯。切不可,先看题目,然后断章取义从个别段落中寻求答案。需要审题,审题不清,解答自然容易南辕北辙。我们有些同学缺少严谨审题的意识,漠视审题,读完选文,往往习惯简单一瞄,就落笔作答,如此往往看不清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抓不住重点和方向,所答跟所问出入很大。以2008江苏扬州卷为例,散文阅读《冬夜里歌唱的鱼》第22题:文中的母亲是我国众多优秀母亲的代表,试综合全文内容写出她的性格特点(不少于三点)。

题目的要求很具体,内容上,必须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条目上,不能少于三点。你只要仔细分析选文,寻找描写母亲的语句一分析其中的动作、语言、心理一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譬如从“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分成若干小块”可见母亲的勤劳、慈爱。从“母亲只用鱼汤拌饭”可见母亲的忘我(克己),从“她拨开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可见母亲会主动关怀他人(善良、有爱心)。

可是有的同学要么忽视条目的要求,只答一点、两点,造成无谓的扣分:要么不能用精确的词语概括母亲的性格,只是大段大段抄写选文描写母亲的段落,这样的解答显然不能得分。

二、语文知识类试题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老师也越来越困惑:语文知识要不要讲,讲多少,怎么讲?不过,中考试题告诉我们,必要的语文知识还是要讲的。因为它能解决阅读和习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各省市中考试题中,运用语文知识回答问题的试题不占少数。比如,2011年天津毕业试题《花开的声音》第18题:“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考生没有掌握修辞知识,是很难回答的。再如,2011年河南中考题《漓江情韵》第9题:“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考查的就是语文知识“环境描写的作用”。至于说明文中,运用的就更多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顺序等都要在掌握说明文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作答。

回答这类试题,首先要认真读懂原文,因为它不是单纯的考查语文知识,而是要结合文本内容,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自然而然地运用。所以,没有文本做基础,背会再多的语文知识,也是没有用处的。其次,回答这类试题,也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模式,然后灵活运用,才能做出完美的答案。比如回答修辞手法的作用,如果是比喻、夸张、拟人,就可以答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或从正面和侧面点评);再如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三、探究类试题

这类试题也被称为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对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读懂文本信息,还要积极地和作者展开对话,通过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的深入理解,进一步阐发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例如2011年武汉中考题《萧萧池塘暮》最后一道题:作者忆过去的池塘,看今天的池塘,想未来的池塘,是为了唤醒我们关注哪些为题?这道题的设计和回答,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读懂文本,更要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答出满意的答案。

回答这类试题首先要认认真真读懂原文,读懂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只有立足文本,才能为评价和反思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引用文本外信息,评价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写自己的感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把课外文字材料拿在手里,顿感生疏,更要反复读,读懂,读透。具体地说;(1)要读懂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就知道了1/3。先顺读,了解标题的深层含义,再采用逆推法读,即读完原文后回过头来细细读标题,其深层含义大致可迎刃而解。(2)要读懂题干。注意题干中出现的限制性词语,还要读懂题干中易含混不清的词语,以利答题有的放矢,不至于南辕北辙。(3)要读懂原文。带着文段后的问题,再次细读原文尽量在原文中读出答案,至少也要读出答案所涉及的范围及答题的方法。这类题大都为主观表达题,所以要求学生能很好的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母亲阅读答案【第三篇】

2016年浙江卷现代文阅读篇目《母亲》(见本刊第38―39页)的写作背景很模糊,只有两点可以作为切入口:文末括号里的时间说明(1934年)、文中讲到火车是一样新事物。如果拥有写作年代的背景知识,会知道当时城市中的普通人家,一个月的收入只能买一张最便宜的三等座的单程车票,名人如郭沫若,搭乘火车也只选择三等座,农民更不太可能因为好奇而去坐火车。火车与他们传统的生活非常遥远,既带给他们新鲜感,也有距离感。如果不知道这些,就很难理解母亲向往火车却不行动的心理,进而影响答题。缺少背景知识,弥补的方法就只有细读文本、分析语句,并根据文中线索来作合理推断。但同学们很容易主观臆测或是过度解读,在这篇现代文阅读中也有不少同学犯了这种错误,导致第15题“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的得分差异显著。

这道题的参考答案是: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

题目共6分,答出一点得2分,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有不同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那么怎样的解读是合理的,又有怎样的解读是过度了呢?我们先来看两个满分答案。满分示例1 ①成年忙碌,辛苦劳作;②向往火车以及外面新鲜的生活,却受制于农活重压;③渴望改变呆滞古板的生活却实在突破不了内心的局限、最终屈服于命运的小人物;④是很多基层底线挣扎的小人物的缩影,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满分示例2 ①吃苦耐劳,勤劳淳朴;②母亲向往新生活,对新事物充满好奇;③没有勇气打破旧生活的禁锢,因循守旧。

评价: 母亲代表了一类人,她们是因拘于农务家事、拘于传统观念而与外界隔绝、与时代脱节的传统妇女。作者借对母亲的刻画来呼吁社会对这一类人的关注,鼓励她们追求新生活。

分析: 两个满分答案说到的几个方面在文中都有对应依据。

对母亲收豆、打豆的描写,以及“很少休息”等话语,对应母亲作为传统女性,或农村妇女、家庭妇女的处境及其忙碌、吃苦耐劳的特点。

由描写母亲对火车的关注与好奇以及“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飞往另一世界”等语句,推断母亲受到火车这一新事物感召、向往新生活的心理。

文中除了对母亲辛劳的描写,还有“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等叙述,可以使人感到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这种传统的农村生活给她的束缚,使得“虽则没有谁阻止”,母亲却一直没去看火车。由此评价母亲缺乏改变的自觉和勇气。两个答案都在最后进一步升华,将母亲的形象视为一类人的代表,虽然概括侧重的方向不同,但基于各自的分析,皆言之有理。

我们再看两个失分的答案。

失分示例1 ①对于梦想,只有无奈;②文化水平不高,不敢出门;③屈于现实,生活窘迫;④对外面的世界有好奇心,仍有一颗童心;⑤可怜,艰苦,辛劳,没有人在家与她一起料理家务;⑥一个人扛起所有,像一座大山,独自承受。

分析: ②和⑥属于主观臆测。文中没有关于母亲文化水平的信息,更谈不上因此“不敢出门”。虽然描写了母亲一个人做家务,但一个人做家务不等于“独自承受”生活的所有。

④和⑤属于过度解读。“童心”是指孩童般纯真的心灵,好奇心不等同于童心,儿童有好奇心,成人也可以有好奇心。文中母亲对火车充满好奇,却没有关于母亲“纯真”、具有童心的描写。由“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来推断家中没有其他人帮助母亲做家务,有一定合理性。但用“可怜”评价母亲,对人物的体谅、心疼就变成了怜悯、同情,与作者行文的情感不符。

失分示例2 ①母亲成年忙碌、辛劳,家中无男子帮忙,是个可怜、苦难的人;②母亲想去看火车乘火车却始终无法完成愿望,是个可悲的人;③在艰难的家庭条件与生活中,母亲找到心灵寄托,是个坚强的人;④母亲不愿或不敢出门,是个有些软弱的人。

分析: ①和②评价母亲“可怜、苦难”“可悲”,同失分示例1的⑤错误一样。③中,“寄托”是指将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样事物上,火车对于母亲是一样新鲜的事物,让她好奇并有一定向往,但远远没有达到寄托心灵的程度,属于过度解读。

④属于主观臆测。“不愿”是心理上的抵触,这与母亲渴望了解火车的表现相反。“不敢”则是害怕,可能是出于能力不足的畏惧或没有心理准备,但母亲只是在犹豫,说她不敢、害怕,不恰当、不准确。可见该同学是在“猜测”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后“软弱”的评价更加不合理。

其他失分的情况还有:根据母亲一人做家务,主观臆测她“失去丈夫,独自承担家庭生活的痛苦”“为照顾这个家,拼命赚钱,只为能让‘我’过上好生活”;将母亲始终没有去看火车过度解读为“母亲受封建思想压迫较深”“反映妇女们生活困苦、没有权利的社会背景”。其实,文中多次出现“没有谁阻止”这句话,村民也一直鼓励母亲去看看火车,可见外界环境并没有限制母亲,更没有任何“封建”的表现,这样的答案显然不合理。

母亲阅读答案【第四篇】

关键词:把握主旨;审准题目;紧扣原文;认清手法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的阅读分数比重是非常之大的。近几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点是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注重考察重要语句的理解、文意的把握、要点的概括、语句的赏析、主旨的理解与感悟、作品的感受等方面的能力。同时,适当地考查学生文学作品的外延――考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此外,在阅读中也重视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何才能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呢?这就需要学生把握一些现代文阅读技巧。

一、纵观全篇,把握主旨

叶圣陶认为,阅读的第一步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学生阅读文章一定要着眼于整体,不拘泥于局部。1篇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读1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

首先,看文章的题目、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很多学生可能会有疑惑:题目、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有什么关联呢?这是因为题目是1篇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可从题目推测文章记叙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线索,洞察文章的中心。例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严春友的《敬畏自然》一文,从题目中可以判断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主旨,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交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次,要阅读全文,理清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所以,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此外,要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可是有些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答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如2012年广东深圳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第9题: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果学生能够纵观全篇,把握关键句,就会发现文章的结尾句就是本题的答案,可不少考生却找不到答案。

二、审准题目,选好角度

审题是做现代文阅读理解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解答好现代文的前提。读题一定要仔细,要看清命题的具体要求,分清题目考的是什么,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审清题目要答到什么程度,范围有无,有何限制,这都要心中有数。2006年广东省中考试题第15题要求考生“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但有很多考生没有准确把握答题的范围、程度,答题功亏一篑。

三、扣紧原文,整合答案

语文专家张建华曾说过:“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实践证明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时,一定要结合原文来答题。

阅读时,要先看题目涉及文中的哪些段落,找出对应的语句,然后看在哪里可找到答案。阅读题中的问题,一般是从文章里抽出来的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完全理解的内容以各种形式编成的,从而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一般就在这个问题的上下文之中,所以只要认真揣摩,抓住关键语句,多数答案是能从原文中“抠”出来的。如2012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试卷(三)第10题:请根据文意解释“原生环境问题”中的“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中的“次生”的意思。答案能直接从原文中找出。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或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达。例如201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有这样一段:

当然,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鉴别毒胶囊。首先,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而工业明胶颜色深,厂家会多加着色剂以掩饰杂质,所以颜色越鲜艳的胶囊越有可能是工业明胶制成的;其次,一般工业明胶杂质多,可能含有淀粉等非明胶成分,所以胶囊一捏易碎;再次,用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和工艺相对较差、胶囊口比较松,容易拧开。

该卷第11题要求考生阅读此段“说如何鉴别‘毒胶囊’”。考生若照抄原文,答案就不够简洁明了,势必会被扣分。这就要求考生以“原文为底”,进行加工整合,表达为“第一,从颜色判别,毒胶囊颜色深、鲜艳。第二,从柔韧度判别,毒胶囊易捏碎。第三,从工艺判别,毒胶囊封口松,易拧开”,才能得满分。

四、认清手法,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常常从修辞手法方面考查考生。因此,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很有帮助。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如2012年广东省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第15题“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对于这类型的题,很多考生难以举笔。其实这种题只要了解什么是对比,对比有什么样的作用,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这样一来,考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①第一段“我”考上大学后,将父亲的到处炫耀、一醉方休和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多喜不见多愁进行对比,写出母亲的爱子深情不易被发觉。②第三段母亲为“我”入学送行,将其他父母的依依惜别、千叮万嘱与母亲淡淡的转身就走进行对比,以母亲的淡淡表现来反衬她隐藏在内心强烈的爱子之情。

总之,这些阅读技巧对学生阅读能力大有帮助,我们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他们自己完成任务,让学生们成为主体,学会自己找“鱼”吃,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但是,光有技巧还是不行的,还要督促学生平日多实践,多阅读,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使这些技巧成为自己的东西,让我们的教育改革走在素质教育的前沿。

参考文献;

[1]尹彪。例谈现代文阅读中的失误及对策[J].中学语文,2006(1).

[2]王安琪。应对现代文阅读理解中非选择题的策略[J].语文教学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25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