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教案精选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力的分解教案精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力的分解教案【第一篇】
让幼儿学会6可以分成几和几。
6的各种动物卡,1——6的数卡。
1、导入:老师讲述。
2、过程:
老师用表演的方式(如小兔跳,小鸟飞等)把小动物请出来,排成一排。
我们一起来数数每种小动物都来了几只?(幼儿复习6的点数)。
老师讲述:因为今天要参加运动会所以每种小动物都派了6个小运动员来,我们一起来看小兔子队先请出几个运动员出场(1),留下几个还在休息(5)得出6可以分1和5、同样方法分其它动物得出6还可以分成2和4,6还可以分成3和3。
幼儿活动:我请6位小朋友来当兔子队的运动员,再请6位当小鸟队的运动员,我们让他们来参加运动会看谁能拿第一。
师生互动:老师出示数字卡6,请幼儿上黑板来摆出可以分成几和几?
3、结束。
老师口述请幼儿写出分解式,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口述一遍分解式加深幼儿印象。
力的分解教案【第二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对对碰(复习5的分解和组成)。
师:我说5.幼:我对5。
师:5可以分成1和几幼:5可以分成1和4。
(......)。
师:5可以分成4和几幼:5可以分成4和1。
2、复习2、3、4、5的分法与几种,引导出6有5种分法。
3、今天这节活动课,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分解与组成》。(出示课题,领读两遍)。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动手操作积木,探索6的五种分法,并把探索的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2、小朋友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汇报操作结果。哪位小朋友来把你找到的6的分法告诉老师?
(请小朋友发言,并把他们的记录结果板书到黑板上,并比较)。
4、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合式,有什么发现?(提示: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变化/)左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这叫递增,而右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这叫递减。还有两组数字位置互换了,但总数没有变。这就是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
5、请幼儿演示6的5种分法。
6、领读6的分合式。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
三、结束部分。
1、小问号的时间到了:他要检查我们小朋友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的数字。
(2)(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点。
2、做游戏:今天这节活动课小朋友们学习了6的分解与组合,知道了6有几种分法?(5种)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
老:小朋友,告诉我,6可以分成1和几?
幼:刘老师,告诉你,6可以分成1和5。
四、延伸活动。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力的分解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2、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且都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掌握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一般步骤,学会判断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育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教学方法。
分析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践体验,讨论交流,用物理语言描述出力的分解的方法。
教学用具。
物块,橡皮筋,弹簧秤,铅笔,细线,钩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看汽车自动上下坡视频。
过渡引言:相信同学们学了今天的课程之后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新课教学:
学生回答:如果原来几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原来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引导学生而已知物体的合力求分力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力的分解。
板书1、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引导学生那么,力的分解又应该遵循什么定律?
学生思考并回答:也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板书2、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在实际问题中,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确定的,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把一个重物悬挂在橡皮筋上。
1、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重物对橡皮筋竖直向下的拉力f产生了什么效果?
3、这样的效果能不能用两个力f1和f2来实现?方向怎样?
如果f1和f2作用的效果和f作用的效果相同.f1和f2就是f的两分力.(多媒体演示分解过程).
在实际问题中,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确定的,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其作用效果,从而确定两分力的方向,再来进行分解,就可以得到唯一确定的解.
板书3、通常按力的作用效果来进行力的分解.
[过渡引言]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的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实际作用效果分析:如果没有重力,
物体会与斜面和挡板间有挤压吗?不会!所以重力的两个实际作用。
效果就是一是使物体与斜面间有挤压,一是使物体下滑从而使物体。
与挡板间有挤压。
g’和g’’作用的效果和g作用效果相同,g’和g’’就是g的两分力。(多媒体演示分解过程).
我们再来探究两个常见实例:
力的分解教案【第四篇】
1、学习6的组成,了解6有5种不同的分法,能按序分合。
2、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课件、教具。
一、问答游戏“对答歌”,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
师:“小朋友,我问你,3可以分成2和几?”
幼:“田老师,告诉你,3可以分成2和1。”
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几和4?”
幼:“田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二、?操作探索6的分解。
1.给幼儿每人发一袋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花。
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带了一袋礼物,看看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2、幼儿操作探索,感知6的分解。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送了相同的6朵花,请小朋友根据花的特征分一分,看看都能分成几和几?”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说出操作结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组成式。
4、引导幼儿观察组成式并发现6的分解特点。
教师小结:6有5种分法。每组左边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右边的数一个比一个少1,这种分解的方法叫互补法。
三、出示电脑动画游戏,巩固6的分解。
1、师:“小朋友都知道了6的分解方法,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抢答的游戏,老师出题,小朋友回答,答对的就可以得到小企鹅的夸奖,答错了小企鹅就会摔倒。”
2、电脑显示6的分解填空式,幼儿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回答。回答的答案正确,小企鹅跳起来说:“嘿,你真棒。”答错了,小企鹅随着音乐声眼冒金星摔倒在地。
学习数的分解,可使幼儿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并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学习数的分解对幼儿来说有些难度,掌握起来不太容易。幼儿只有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知,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数的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以幼儿的操作探索为主,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6的分解方法,再辅助与教师的总结概括,使幼儿对6的分解有清晰的认识,最后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巩固,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但由于幼儿的操作、分析、概括能力有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完整的掌握6的所有分解方法,所以还需要在今后的自选活动中进行个别指导。
力的分解教案【第五篇】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1、制做玩具灭火器两个。
2、与幼儿数量相同的多类玩具,每类两个。
3、小黑板、数字卡2、数字卡1多个。
1、出示玩具灭火器,向幼儿提问:
这是什么工具,什么会人使用它?
共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2。
2、认识2的分解。把两个玩具灭火器分给两名幼儿,向幼儿提问每人手中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让两位幼儿分别取1个数字卡1,引导幼儿明白两个灭火器分给两个小朋友就是每人1个,也就是2这个数可以分成1和1。老师在黑板上贴出2的组成形式(即2分为1和1)。
3、认识2的组合。“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请两位幼儿把玩具灭火器和数字卡还给老师,引导幼儿明白两个小朋友的.灭火器合起来又成了两个灭火器,1和1合起来就是2,老师在黑板上贴出2的组合方式(即1和1合成2)。
4、请幼儿说出刚才的过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2的分解与组合。
5、给每个幼儿发两个玩具和相应的数字卡2、1,让幼儿操作2的分解与组合,老师进行指导。
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力的分解教案【第六篇】
2.在操作中能发现数的分解过程中互相交换,递增、递减和互补的规律。
3.喜欢用计算插板进行数学活动。
计算演示板一块,幼儿每人一套计算插板,练习卡若干。
1.认识计算板,激发兴趣。
(1)认识计算插板,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其特征上边一行有数字1―10,左边一行也有数字1―10,有插孔。
(2)利用儿歌学习并练习计算板的开盒关盒。
开:左右手四指并拢把住盒的两侧下端,大拇指向上推;
关:大拇指把住下端,双手食指向下拉。(注意:手指不能插到小孔中)。
幼儿利用儿歌练习开盒关盒。
(3)练习插(收)棋子。
插棋子:拿出一串红色棋子放在左下角的插孔上用左手握住,右手一个一个插棋子同时左手要从上往下挡住棋子。
收棋子:可以两手同时收,也可以右手一个一个收回原处。
幼儿用比赛的形式练习插(收)棋子。
2.利用计算板学习6的分解组合。
(1)教师:小兔子拔了6个大萝卜,想把它们分别放在红篮子和黄篮子里,都可以怎么放呢?请小朋友帮它分一分。
请一名小朋友说出一种分法,教师用红棋子表示放在红篮子的萝卜,黄棋子表示放在黄篮子的萝卜,在计算板上摆出。
(3)请幼儿在自己的计算插板上摆出6个萝卜的几种分法。
(4)分别请幼儿说出6个萝卜的分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分法有规律的在计算演示板上摆出6的分解组合形式,同时用数字对应摆出。
(5)请幼儿观察计算演示板上6的分解组合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互换、互补、递增、递减的规律。(左边一行比一行多一粒棋子,右边一行比一行少一粒棋子;1和5与5和1、2和4与5和2、数字相同,位置交换了;左边多一个棋子,右边就少一个棋子。)。
(6)请幼儿按照演示板上摆放的方式,在自己的插板上摆好,和教师一起手口一致地说出6的分解组合。
(7)请幼儿根据板上的棋子数摆上相应的数字,使6的分解组合图示与数字相对应。教师和幼儿再次手口一致说出6的分解组合。
通过游戏的方式,利用练习卡练习6的分解组合。
力的分解教案【第七篇】
1、感知6的分解和组成,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2、对数的组成感兴趣,积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和结果。
各种练习卡雪花片。
1、在教室四周布置一些可供幼儿自由探索分解方法的6以内的实物、图片,每类物品可有大小,颜色、形状不同,请幼儿根据其中特点分成两份,并把分解的结果记录。
2、提供幼儿雪花片,让幼儿分成两份,记录结果。
3、引导幼儿发现位置互换规律。
4、分组:翻瓶盖画线看图补漏。
5、游戏:鸭子跟着走碰球对数。
力的分解教案【第八篇】
学习完《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这天有位小朋友突然问我:“老师我知道了5的分解与组成,可是我们马上就六岁了,你能告诉我们6的分解与组成吗?”,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最近我们学了《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学习6的分解组成。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式)、
每人6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1—5数字卡若干。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2、出示大挂图引出“6的分解组成”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6只)。
(2)、幼儿将6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5)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6”的幼儿做朋友。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力的分解教案【第九篇】
3、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5、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灵活运用恰当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拓展练习2、3。
一、创设情景:若a=101,b=99,求a2-b2的值。
利用因式分解往往能将一些复杂的运算简单化,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因式分解和怎样来因式分解。
二、知识回顾。
1、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因式分解?(让学生先思考,教师提问讲解,让学生明确因式分解的概念以及与乘法的关系)。
2、.规律总结(教师讲解):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互逆过程.
分解因式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解的对象必须是多项式.
(2).分解的结果一定是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3).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
4、强化训练。
教学引入。
师:教材在《四边形》这一章《引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长方形折叠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形纸条,按动画所示进行折叠处理。
动画演示:
场景一:正方形折叠演示。
师: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圆规,我们来研究正方形的几何性质—边、角以及对角线之间的关系。请大家测量各边的长度、各角的大小、对角线的长度以及对角线交点到各顶点的长度。
[学生活动:各自测量。]。
鼓励学生将测量结果与邻近同学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
讲授新课。
找一两个学生表述其结论,表述是要注意纠正其语言的规范性。
动画演示:
场景二:正方形的性质。
师:这些性质里那些是矩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寻找矩形性质。]。
动画演示:
场景三:矩形的性质。
师:同样在这些性质里寻找属于菱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寻找菱形性质。]。
动画演示:
场景四:菱形的性质。
师:这说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质。
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师:根据这些性质,我们能不能给正方形下一个定义?怎么样给正方形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有同学做跃跃欲试状。]。
师:请同学们回想矩形与菱形的`定义,可以根据矩形与菱形的定义类似的给出正方形的定义。
学生应能够向出十种左右的定义方式,其余作相应鼓励,把以下三种板书: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师:根据定义,我们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一下。
(1).1-x2=(1+x)(1-x)(2).4a2+4a+1=(2a+1)2。
(3).4x2-8x=4x(x-2)(4).2x2y-6xy2=2xy(x-3y)。
三、例题讲解。
例1、分解因式。
(1)-x3y3+x2y+xy(2)6(x-2)+2x(2-x)。
(3)(4)y2+y+。
例2、分解因式。
4、-1-2a-a2=5、x2-6x+9-y26、x2-4y2+x+2y=。
例3、分解因式。
1、72-2(13x-7)22、8a2b2-2a4b-8b3。
三、知识应用。
1、(4x2-9y2)÷(2x+3y)2、(a2b-ab2)÷(b-a)。
3、解方程:(1)x2=5x(2)(x-2)2=(2x+1)2。
四、拓展应用。
2、20042+20xx被20xx整除吗?
3、若n是整数,证明(2n+1)2-(2n-1)2是8的倍数.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对因式分解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力的分解教案【第十篇】
1、会运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因式分解在多项式除法和解方程两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
应用因式分解解方程涉及较多的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讲授新课。
一个小问题:这里的x能等于3/2吗?为什么?
想一想:那么(4x—9)(3—2x)呢?练习:课本p162课内练习。
合作学习。
等练习:课本p162课内练习2。
(三)梳理知识,总结收获因式分解的两种应用:
(四)布置课后作业。
作业本6、42、课本p163作业题(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