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寄语 >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实用【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59246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实用【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第一篇】

2、了解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及其应用;难点:实验演示的操作。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引导回答)有外力作用----状态改变----速度改变----有加速度产生。

在上节课中我们还讲了: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的,状态越难改变。这就涉及到三个物理量:力、加速度和质量,三者之间到底有何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它。

二、进行新课。

1、实验介绍。

实验是我们掌握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就利用实验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f、m、a三者都是变量,在研究此类问题时,我们先使其中一个量保持不变,来研究另外两个量的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1)原理:f可以用弹簧秤测量,m可以用天平测量,那加速度呢?

a=(s2-s1)/t2。

测量加速度的方法:a=(vt-v0)/t2。

(2)设计。

在光滑的导轨上放一量小车,一端系有细绳,绕过定滑轮后吊着砝码,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受到恒力作用的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有s=v0t+at2/2----s=at2/2------a=2s/t2,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取两个小车做双轨实验。当时间t相同时,有a1/a2=s1/s2。

(3)实验操作(1)。

平衡摩擦力;将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导轨上;系上细绳,跨过定滑轮挂上质量不同的砝码;利用控制杆控制两辆小车同时运动;记录数据。

(4)实验操作(2)。

将两辆质量不同的小车放在导轨上;系上细绳,跨过定滑轮挂上质量相同的砝码。

利用控制杆控制两辆小车同时运动;记录数据。

2、实验结论。

m一定时,f与a成正比;f一定时,m与a成反比。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公式:f=kma;注:取国际单位时,k等于1。

平衡摩擦力分析(导出)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三、本节小结。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作业第1、2、3题。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第二篇】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k?f/m(k=1)→f=ma。

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1应降低起点,从头开始。

我们要转变概念,不要认为初中物理好,高中物理就一定会好。初中物理的知识比较肤浅,只要动动脑筋就能学会,在加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反复强化训练,对物理的熟练程度也会提升,物理成绩也会稳步提高。可以这么说分数高并不代表学得好。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就需要同学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上好的学习方法,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转化观念,踏实的学习,稳中求进!

2注意每个环节。

1、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2、独立做题,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要花费一些时间,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3、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有目的的做题。

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习题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做题不是说题海战术,而是要通过有目的的做题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有选择性地做题,包括认真分析教科书上的例题,根据教学重点和难度选择课外习题.选题不能一味依靠老师,要品味出老师选题的思路和要求,逐步做到能自己选题;在解题时要保持思路清晰,围绕知识点加深学习效果.当然,在学习中多向老师请教,将自己的想法与老师沟通一直是我们的极佳选择.

4多读课外参考书。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们来说,课后利用剩余时间可以阅读物理课外参考书以及其他读物。此过程是课堂学习的继续和延伸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非智力优秀品质。

选择课外参考书一定注意:所选课外参考书的数量不要太多,太滥。要注意阅读参考书最好在学完一部分或这一章内容之后进行。阅读课外参考书时,要对重点内容深入钻研、领会内容。

磁场知识点。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

(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第三篇】

6、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4、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巩固产生恒定电流的条件;

(3)明确在闭合回路中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4)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

(5)掌握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在物理方法上的要求:

(2)从能量和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4)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电动势是表示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3)应用定律讨论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难点:

(1)闭合回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2)短路、断路特征。

(3)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

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答: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教师:电源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并且能够提供恒定的电压,那么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相同吗?展示各种干电池(1号、2号、5号、7号),请几个同学观察电池上面写的规格,发现尽管电池的型号不同,但是都标有“”字样、我们把示教电压表直接接在干电池的两端进行测量,发现结果确实是、讲台上还摆放有手摇发电机、蓄电池、纽扣电池,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否也是呢?(学生回答:不是)那么如何知道它们两端的电压呢?(学生:用电压表直接测量)。

板书:2、电源电动势。

板书: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

板书:3、内电压和外电压。

和的值、再断开电键,由电压表测出电动势、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呢?

学生: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内、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

板书: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即、

下面我们来分析在整个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观察电键s先后接通1和2时小灯泡的亮度、

教师:同学们能否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解释上一个实验现象呢?

几个重要推论。

(1)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板书:5几个重要推论。

(l)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演示实验,图3所示电路,

[来源:]。

(2)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教师: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用一个固定的电源(设、r是定值)向变化的外电阻供电时,输出的功率,又因为,所以,当时,电源有最大的输出功率、我们可以画出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教师:当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是否也最大呢?

板书7:电源的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板书8:电源的效率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略)。

探究活动。

1、调查各种不同电源的性能特点。

(包括电动势、内阻、能量转化情况、工作原理、可否充电)。

2、考察目前对废旧电池的回收情况。

(1)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2)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当前社会对废旧电池的重视程度;

(4)废旧电池的回收由哪些主要的途径和利用方式;

(5)如何更好的变废为宝或使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减小到最小。

3、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有关知识,可以得出结论: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内外电阻应该相等,而此时电源的效率则只有50%;请你设计出一种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配置电源和负载之间的关系,使电源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尽可能的达到较大。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第四篇】

1.理解掌握部分电路及其表达式。

2.掌握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掌握用分析实际问题,解释实际问题。

4.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

5.进一步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6.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应用。

电源,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5欧、10欧、20欧、40欧各一只)。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例题投影片。

本节共安排3课时(其中1课时为学生实验)。

(一)引入新课。

设问: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在电路中,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而导体的电阻又要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那么,在一段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今天我们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

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提出的研究方法,利用我们所学过的仪器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分别介绍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

1.电阻r不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图接好电路,保持r=10欧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r上的电压,请两位同学读出每次实验的电压值和包流值,记人表1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阻只保持不变时,随着电阻r上的电压的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也增大,且电压与电流是同倍数增加,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正比关系。

结论: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板书)·。

2.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上图连接电路,更换定值电阻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只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4伏,请两位同学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在表2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定值电阻及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反而减小,且电阻r增大几倍,通过电阻的电流反而减小到几分之一,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反比关系。

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3。及其表达式。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设问: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归纳、概括呢?

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板书)。

说明:在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都是指同一导体而言,也就是说中所指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同一导体的三个量。(要同学们在“这段导体”下面加“.”)。

4。来计算有关问题。

例:已知电烙铁的电阻是1210欧姆,如果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220伏,求通过电烙铁的电流?[投影)。

分析: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烙铁而言的,可直接应用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结果:安)。

(三)小结: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突出的内容,强调中的“这段导体”四个字。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90页第1、3题。

(五)作业布置:作业本第53页(一)1—4。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第五篇】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4.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实例,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难点:电流做功的表达式的推导,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理论、类比、探究、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回答电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炉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解槽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即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即有多少电能减少,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一、电功和电功率。

展示。

回答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it。

回答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qu=iut。

问题电流做功实质上是怎样的?

回答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路中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

过渡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u,把电荷q从一端搬至另一端,电场力的功w=qu,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q=it(在时间间隔t内搬运的电荷量为q,则通过导体截面电荷量为q,i=q/t),所以电场力做功w=qu=iut。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问题电功的定义式用语言如何表述?定义式?

回答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

定义式:w=uit。

问题电功的单位有哪些?

回答(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2)电功的常用单位有:千瓦时,俗称“度”,符号是kw·h.

问题1kw·h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kw·h等于多少焦?

回答1kw·h表示功率为1k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1h所消耗的电能。

1kw·h=1000w×3600s=×106j。

说明使用电功的定义式计算时,要注意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通电时间t的单位用s,求出的电功w的单位就是j。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第六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什么是惯性,能够用惯性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知道惯性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斜面小车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

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体会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明确斜面实验的整个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计两个实验。提出问题:

1、要让静止的书(文具盒)运动,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物体运动要靠力维持。

教师实验演示:在桌面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

得出结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观察学生表情,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叙述古代人们对于运动的认识和伽利略对于运动的观点。

演示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让同学们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让同学们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提问:两次实验为什么都让小车在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回答: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

总结实验现象: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

推理: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强调虽然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但却是一个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定律。

提问:牛顿第一定律蕴涵几部分知识,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包含三部分内容:

(1)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问与引导,导出惯性这一概念,讲解惯性仅与质量有关,列举生活中有关于利用惯性的事例。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问同学们牛顿第一定律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回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查阅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完整设计过程,同时观察生活中有关利用惯性的事例。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第七篇】

2.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加深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认识。

2.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养成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2.通过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形式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用(每组):笔记本、演算本。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小品《狭路相逢》的片段:

过渡:这段视频中交警手里拿的是什么?

观看视频。

回答:酒精浓度测试仪。

想知道。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

1.欧姆定律的内容:?

例1:

4、生活中的应用。

(一)合作探究、研讨。

将表一、二中的数据填充完整。

表一:

表二:

填充表一中数据的依据是:

填充表二中数据的依据是:

过渡:如果将上面的两条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提出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能用图象说明吗?请同学们交流。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过渡:能利用你的数学知识将这两种关系用一个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吗。

温馨提示:使用公式时,要注意三个物理量的同体性、同时性、统一性。

(设计意图: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多媒体展示:

介绍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建立,可以利用教参中参考资料的内容。

知道了欧姆和欧姆定律的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天的良好环境和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用同学们的努力去推动人类的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欧姆生平,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欧姆定律的应用:

过渡: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多媒体展示:

例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板书解电学题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

未知量的符号。

例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通电流表的示数为,求电阻r的阻值。

例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设计意图:例1由老师讲解,例2、3采用由各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讲解,老师点评补充的方法。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加深对相应知识的掌握。)。

对于公式u=ir,能否说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大家讨论。

温馨提示:公式r=u/i,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对物理公式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公式的意义。形成对前后知识架构的深刻认识。)。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第八篇】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方法。

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七、课时安排。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教师: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并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1)电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

(2)电炉把电能转化成内能;。

(3)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4)电解槽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教师: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电功和电功率。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是什么?

(2)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w=qu。

(2)电流的定义式i=。

教师:投影教材图(如图所示)。

学生: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it。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qu=iut。

教师: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电功:

(1)定义: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2)定义式:w=uit。

教师:电功的定义式用语言如何表述?

学生: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

教师:请同学们说出电功的单位有哪些?

学生:(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2)电功的常用单位有:千瓦时,俗称“度”,符号是kw·h.

教师:1kw·h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kw·h等于多少焦?

学生:1kw·h表示功率为1k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1h所消耗的电能。

1kw·h=1000w×3600s=×106j。

说明:使用电功的定义式计算时,要注意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通电时间t的单位用s,求出的电功w的单位就是j。

教师:在相同的时间里,电流通过不同用电器所做的功一般不同。例如,在相同时间里,

电流通过电力机车的电动机所做的功要显著大于通过电风扇的电动机所做的功。电流做功不仅有多少,而且还有快慢,为了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引入电功率的概念。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电功率。

(2)定义式:p==iu。

(3)单位:瓦(w)、千瓦(kw)。

[说明]电流做功的“快慢”与电流做功的“多少”不同。电流做功快,但做功不一定多;电流做功慢,但做功不一定少。

学生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

(1)利用p=计算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2)利用p=iu计算时,若u是某一时刻的电压,i是这一时刻的电流,则p=iu就是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教师:为什么课本没提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

这一章我们研究的是恒定电流,用电器的构造一定,通过的电流为恒定电流,则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是定值,所以u和i的乘积p不随时间变化,也就是说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总是相等的,故没有必要分什么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

[说明]利用电功率的公式p=iu计算时,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w。

教师:电流做功,消耗的是电能。电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与电路中的电学元件有关。在纯电阻元件中电能完全转化成内能,于是导体发热。

设在一段电路中只有纯电阻元件,其电阻为r,通过的电流为i,试计算在时间t内电流通过此电阻产生的热量q。

学生:求解产生的热量q。

解:据欧姆定律加在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u=ir。

在时间t内电场力对电阻元件所做的功为w=iut=i2rt。

由于电路中只有纯电阻元件,故电流所做的功w等于电热q。

产生的热量为。

q=i2rt。

教师指出:这个关系最初是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得到的,叫焦耳定律,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

学生活动:总结热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

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热的功率叫做热功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59 135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