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书【推荐5篇】
【导言】此例“职业生涯规划书【推荐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第一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一、职业生涯规划涵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定义可以看出,这种规划是从自身出发,以学生为依据,以学生为目的,用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将就业与微观考量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对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进行的计划性指导。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院校的现状及问题
(一)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它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就贯穿了学院建设的各个方面,但目前存在着一种现象,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的选择和方向缺乏很深入的了解和指导,学生只是为就业而就业,学院本身一味追求就业率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完善和心理层面的建设,导致学生毕业后面对工作不能保持热情,抵触情绪严重,甚至出现违反劳动合同等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初步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点,是大学生树立就业自助观念和自强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职院校目前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智力支持,如引入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这些环节的设置无疑加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使得学生就业向着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三)高职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中处于劣势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是推广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充分表达出来,还可以提高参赛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以职业人的形象出现能够更直接的让学生体验职场的感觉和氛围,以及职业赋予的个性与气质。但目前高职院校每年的参赛情况不容乐观,和本科院校交流中往往出现“陪太子读书”或“有人气没成绩”的尴尬境地,学生素质的限制和辅导老师水平不高都是缺乏竞争力的因素,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和研究不够透彻或许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四)高职院校具有后发优势
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不断推动使得全国就业系统正在研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标本兼治的就业指导方案,一些重点高校通过理论体系建设、就业工作机制完善以及市场与高校无缝链接的实现率先确立了就业工作新模式的建立,就职业生涯规划而言,很多重点高校都走在了前面。而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方面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虽然暂时有较大差距,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吸收好的经验和方式方法,摒弃旧观念和效果不好的工作模式,对于高校间的经验交流去粗取精,是高职院校的后发优势。
(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收效不理想
高职院校较之本科院校无论从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因此,对于这门重要的课程,从理念的灌输到课程的宣传都不甚到位,学生无法对职业生涯规划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学目标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导致这种教育方法流于形式,无法对学生产生直接效果和深远影响,因此如何顺利有效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成为就业指导工作中一个不容回避且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对策及解决方案
(一)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投入足够重视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一入校开始就列入日程,让学生踏入大学校园的一刻起就产生紧迫感,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期学习计划,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并通过大二大三的学习实践修正或及时调整目标,做到不盲目,不盲从,学生毕业时才能以轻松沉着的心态来应对社会的压力和职场的挑战。
(二)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劳动一线输出实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因此学校应建立一整套完备体系,将网络、课堂、调查访问、心理辅导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建档备案、跟踪调查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辅导,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职业及社会的认知,使其及早的从“眼高手低”的状态中走出来,切实加强学生专业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三)提高参赛水平,提高学生素质
高职院校不乏优秀的、各方面素质都很高的学生,但高职生往往在知识水平、美学欣赏、心理素质、大赛经验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承认差距才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因此我们要真正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出发,因材施教,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充实提高自己,例如充分发挥社团协会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
(四)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加强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第二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测量技术,课程教学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心理测评技术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评技术可以通过科学、准确和客观的测量方法对人的职业取向、职业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心理测评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内容多聚焦于知识讲授、职业信息的传递和应聘技巧等,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教学方法死板,缺乏新颖性和针对性;班级规模较大,难以有效个别指导。在此背景下,心理测评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帮助学生更深地了解自己、更科学地进行职业选择和决策。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就是对自我、环境和职业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分析,进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价值和机会,从而对职业生涯进行动态持续的规划和设计,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自我的分析,它包括两方面内容:(1)职业取向,主要包括兴趣、性格、需要、动机和价值观,这些都属于影响职业选择的个性因素,这些因素决定我们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2)职业价值,主要包括能力、知识、技能、天赋和经验,这些都属于影响职业选择的价值因素,这些因素决定我们能做什么。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技术可以帮助了解学生的职业取向和职业价值,如《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MBTI量表》可以帮助学生性格类型;通过《职业价值观测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价值观;通过《奥斯普职业决策量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
(二)增加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情感和认知参与。据调查,现在大多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即通过一个教师同时向多个学习者传授知识,进行大规模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学过程中的以教师主导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育现象广泛存在,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限制,班级教学活动中学生被动学习,在课堂中更偏重于“听”,动手机会很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心理测评技术,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广泛性的参与到课堂。同时,学生在测评过程中也可以唤醒自身主体意识,促进自我分析和认知重构,从而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目标。
(三)以将课上教学和课下咨询指导结合起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在各个高校广泛开展,并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心理测评技术,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可以获取学生在自我取向和自我职业价值方面的相关数据,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和辅导,根据测验结果和学生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建议,从而将课上教学和课下咨询指导有效结合起来。济南大学张硕秋副校长主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一书中提到的《我的生涯规划档案》就有此作用。
二、心理测评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心理测评技术的目的是获取学生在职业取向和职业价值方面的相关信息,从而帮助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它既是一个客观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客观分析基础上主动选择的过程。
(一)测评工具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是使用测评的前提之一,通常考虑因素如下:(1)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是测评工具选择的重要依据,按照功能分为能力测验、成就测验和人格测验等,选择之前一定对测验性质、功能和适用条件及优缺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验。(2)测评工具的测量学要求,一般来说,选择测评工具时必须考虑测验的信效度、区分度和难度等,从而满足测评的功效性、敏感性、简便性、科学性和时效性。(3)其他因素,除以上因素外,还要考虑、班级规模、经济成本、课程时间、学生的兴趣等问题。(4)除了一些标准化的测评工具之外,我们还经常用到一些非标准化的测评工具加以辅助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如高存艳采用分类卡和发展清单的方式鉴别个体的价值观和兴趣等。
(二)测评工具的使用。测评工具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和班级授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联合使用效果会更好,如在班级授课+小组讨论+测评工具的结合,如在某课上,笔者就要求学生完成《职业困惑简易问卷》,引导学生按照程度大小写出自己的职业困惑,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进行讲授,通过三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测评工具的使用除了要和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外,还要注意使用的程序。如测评前要向学生准确表述测验的目的、内容、时间要求,标准化的指导语等。
(三)测评结果的处理与解释。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测评工具促进学生自我探索和职业决策,同时还需要根据经验,结合观察和访谈结果综合考虑以全面客观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对于测评结果的解释要放在个人成长背景中进行分析和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自测和自评,理性客观对待测评结果和分析。有时候学生所得测评结果会和自己的先前经验或者其他测评结果相矛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心理测量与测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6)
[2]杨树亮,樊学峰。心理测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4):117-118
[3]杨敏,杨杰。慕课:班级授课制的终结[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5):71
[4]张硕秋。《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7-213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第三篇】
关键词:大学学习导论;作品理念;认知
作者简介:李艳爽(1978-),女,河北唐山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讲师。(北京10002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64-02
大学与高中相比,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消极灌输知识转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种由紧到松的学习状态,目的由明确到模糊的变化,以及自身角色的转变,使很多学生感到无法适应。大学生在入学初期不能正确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习盲目性强、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对专业了解不够,对社会认识不足,对前途感到迷惘,缺乏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等,这种状态可能影响到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针对此种状况,2010年,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大学学习导论”课程,从大一开始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站在新的高度去思考自己的学业、事业、人生;高效增加知识储备,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做到扬长避短,树立远大目标,真正明确自己在大学期间该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和生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更快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以作品理念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
“大学学习导论”课程设置了基于作品理念的内容体系。
所谓作品理念,就是在“大学学习导论”课程教学中,使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课内外辅导、学习成绩评定都围绕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作品)而展开的教学理念。依照此理念,大学学习导论课程分成若干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与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主要部分相对应;在每个教学模块完成后,学生随即完成生涯规划书相应内容的作业撰写,在全部课程结束后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品。在大学学习导论课程的作品理念实施中,从大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的部分到整体,都是在课程教学任务驱动下,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能够反映出“大学学习导论”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对“大学学习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最全面的检验。
“大学学习导论”课程在教学准备阶段设计出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写作模板,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职业生涯条件分析、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具体执行计划、反思与调整五大模块。在“大学学习导论”教学中,以规划模板为依托,设计教学大纲,理清教学思路,制定教学日历,安排教学内容体系。
1.学习环境认知
安排学生参观学院图书馆,介绍图书馆藏书情况,讲授图书馆信息检索知识并要求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实践;参观实验中心,讲解上机操作流程;介绍网络学堂的使用方法。学习环境是“大学学习导论”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先决条件。
2.自我认知
概述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首先对学生进行包括职业兴趣、性格、气质、职业锚、能力、情商、智商、逆境商等方面的测评,结合测评报告以及个性化辅导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根据大学学习特点促进学生自我学习风格的建立,并完成报告书中个人成长经历,个人特质,个人学习风格,职业倾向的写作。
3.文体认知
进行Essay、Report 和Presentation的讲授,促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写作规范和要求,同时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写作和讲演基础。
4.专业认知
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学生个人兴趣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优势产业,重点指导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岗位的认知,帮助学生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敬业精神、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
5.分析方法认知
重点讲授韦恩的SWOT分析法,要求学生在社会环境分析、职业分析、行业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组织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详细估量内外部环境的优势和限制,在知己知彼的情形下设计出自己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介绍SMART原则,要求学生以SMART原则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制订可操作性的策略和行动计划,促进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6.反思与调整
职业生涯的反思与调整部分的教学,意在指导学生通过评估自己的生涯规划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路径和实施策略进行反思和调整。
7.建立学习档案袋
在完成职业生涯报告书后,让学生创建基于博客的个人电子学习档案袋。将职业生涯规划书放入电子档案袋,随时了解和修正自己的目标、学习计划,以便与适合自己的职业达到完美契合。
8.演讲与展示
将所完成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整理成PPT,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演讲和展示。既考核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写作情况,又考核学生报告书和PPT制作的情况,更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案
“大学学习导论”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觉醒,较为清晰地了解自身特点和专业、职业以及社会环境特性;要求大学生掌握自我探索能力、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以及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在有限的学时内要完成诸多的教学目标并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实行具有挑战性、讲求实际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
1.参与、体验并举的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课程运用多种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体验,获得新的能力,如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个体辅导法、反馈分享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并举。其中信息技术在多种教学方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首先,教师基于课程安排在学校网络学堂作周密的教学设计。上课前教师在校园网的网络学堂上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在讨论区有关讨论题目,请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上网,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独立解决出现的问题。学生最后以电子版形式将作业提交给老师,作为教师建立学习平台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师生、生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Blog、E-mail、QQ进行网上交流,也可以面对面地进行讨论,形成依托网络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学习环境。其后,教师根据学生电子作业内容,结合课前网上交流情况,进行资源整合,为课堂教学作相应的教学设计。“大学学习导论”打破常规的学时安排,课内外学时比在1∶4以上,把大部分学习安排在课外学习和辅导上。这种自由开放、全体参与的教学模式,注重了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与个性发展空间的展示,加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协商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2.多角度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学生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职业生涯规划书》由个人独立完成,并将报告转化成PPT同时进行演讲,辅导教师制定评定表,由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和学生小组共同评定,占课程成绩的60%;个人平时表现,即自我评定及小组评定相结合,占课程成绩的20%;《学生个人电子档案》,由辅导教师评定,占课程成绩的20%。《学生个人电子档案》和《职业生涯规划书》及学生演讲和展示是在学期末完成,个人平时表现是每一次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实时记录。学生成绩的评定体现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特点,平时表现在课程成绩中的比例强化了课程过程管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以提升教师执教能力为前提的课程培训与督导系统
作为处在起步阶段的“大学学习导论”课程,教学团队的组成、教学理念的建立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善是其最根本的保证,对于担任此门课程的教师也是极大的考验和挑战。鉴于此,该课程在创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构建了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的课程培训与督导系统。
1.注重教师团队成员的多样性
“大学学习导论”课程被学院称为大学第一课,以团队形式进行教学。课程非常注重教师团队成员的职业经历和知识结构,既有德高望重、经历丰富的学院领导,又有专业知识深厚的一线教师,还有多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的政工干部。不同专业、领域取长补短,形成以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团队。
2.严格的教师选拔和培训体系
作为教学团队的重要成员,辅导教师必须系统地旁听全部课程,参与课程的全部环节,了解课程的价值观,达到与主讲教师的良好配合,实现教师与学生个体辅导、因材施教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时,为了师的价值观、保证课程的质量,由课程总负责人开展针对全体教师的系统培训,内容包括:“大学学习导论”课程开发与管理、小组辅导的方法、授课中的PPT、授课中的方法、沟通与分享、流程管理、时间管理、课外辅导技巧。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各阶段有针对性的培训、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和共同参与教学环节等活动,挖掘教师职业潜能,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品质“大学学习导论”课程教师队伍。
四、“大学学习导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合理的课程结构是课程生命力的核心。如何合理架构“大学学习导论”课程,完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课内外学时,以最匹配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是该课程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学院“大学学习导论”课程的开设源于对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借鉴,但是如何将西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我国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融合,设置更加先进、合理、有利于中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结构,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继续寻找答案。
2.师资力量的稳定性急需提高
稳定的师资队伍是课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但目前学院从事“大学学习导论”课程教学的主讲和辅导教师多由学院领导和来自不同岗位的人员兼任,这虽然有利于扩大教学主体的视角,但教学团队的稳定性却不能得到保障,教学团队的核心――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极度缺乏,稳定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急需解决。
3.教材质量的优质化尤为紧迫
优质的课程教材是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由于开设“大学学习导论”课程的高校较少、开设时间较短,所以目前以“大学学习导论”为主题的教材较少,而且良莠不齐,多数教材实践性和指导性不强。因此,以学生的成才发展为本,编写富有针对性、实用性、专业性和区域特色的《大学学习导论》教材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五、结束语
总之,“大学学习导论”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过好大学生活、实现自身良好发展的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传授简单的知识,更应该是帮助学生感受大学全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本课程的开设是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更是从原有以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的转变,为学院课程建设、团队建设起到了引领与示范作用。但“大学学习导论”课程如何走得更好更远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杜林致。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文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8-9.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第四篇】
关键词职业选择 女大学生 生涯发展
对于一个开放和文明的社会来说,女性的社会角色发展状况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尤其是,作为代表先进知识传承和使用的大学女生的社会角色发展更具有标志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每年招收的女大学生比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到2011年,高校在校女大学生数量已经占所有在校大学生的%(总数万),超过了在校男大学生数量。最近几年来,因为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和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逐年恶化趋势,相比较之下,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与男生相比更加不容乐观。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专业选择现状来探讨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本文以编制调查问卷为切入点,通过定量研究获得基本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文献研究等定性研究,寻找女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现象学特征。定量研究所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7进行处理,数据主要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省内外14所院校。定性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140多篇近5年来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就如何优化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目前在校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基本心理特征
女大学生职业选择结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要素,即:求职者的主观意愿和能力结构特征,用人单位的岗位特征和所期望的人才素质构成要件。女大学生职业结果的成败好坏取决于以上两个要素的匹配程度。总的来看,当前在校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特征:
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更加突出“高稳定性”,择业心态更趋务实。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61%的女生更倾向于去学校或国营企事业单位(高于男生7个百分点),有25%的女生想考研继续深造。8%的女生倾向于去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对薪酬福利的期望调查发现,85%的女生在职业选择中最关心的是薪酬福利。48%的女生期望月薪是2600元上下,23%的女生期望月薪为3000元以上,仅有3%不到的女生可以接受2000元以下的月薪。各档薪酬期望均低于男大学生的选择期望。与田秀菊所做调查结果比较研究还发现,因为最近几年来硕士生就业形势的恶化,女大学生在对待考研问题上变得更加理性,先前的考研热开始明显降温(有32%的女生选择毕业后考研)。①同时在调查中研究者还发现,在被调查的女大学生中,有%的选择在省会或其他地级以上大城市就业,有%的选择在县级以上中小城市就业,只有不到3%的选择到基层乡(镇)就业,反映出多数女大学生愿意在大城市、安稳、低风险的单位就业。
与男大学生相比较,女大学生在日常大学生活中,反应出更加强烈的职业选择危机感。费杉杉、李梅等调查发现,%的女大学生表示目前最大的压力来自就业,女生有%感觉就业前景一般,%表示乐观,%表示感觉悲观。表明女生的职业选择心态比较消极,女大学生存在比较明显的职业选择危机感。②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危机感与男生相比较,具有存在性更加普遍,反应更加强烈的特点,集中表现为女大学生在自身职业发展素质、与岗位对应的操作技能和可以掌控的职业选择与发展资源上所存在的三大危机。
首先,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危机感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增强的趋势。本调查结果表明,从大一到大四,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危机感不断加重且呈差异显著,尤其是对可以掌控的职业选择与发展资源所产生的危机意识随着年级升高而显著增强,等距逐级显著性差异p
其次,女大学生的自身职业发展素质危机感最强烈,平均分超过分。对自身职业发展素质危机感个体得分超过6分以上者进行SCL-90配对测试研究发现,因高度危机感所致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高度相关性,即一对一的分析发现,凡是危机感强的被测试者其SCL-90测试诸因子分值明显超高,尤其是焦虑因子、强迫因子和抑郁因子明显高于其他因子,都在分以上。
再次,不同学科的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危机感也存在显著差异。从调查数据来看,文科学生最低,理科学生趋中,工科学生最高。同时还发现,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学生分值高于文科院校的文科学生,而文科院校的理工科学生分值明显高于理工科院校的理工科学生。因院校学科性质使学生所产生的学科认同感可能是产生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危机感强于男大学生。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调查了350名在校男大学生。将所得数据进行对照,发现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危机感整体水平明显高于男大学生。这说明女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候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扰。
面对职业选择时,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表现出更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和自我判断。自我效能高会影响人的行为选择、思维模式、身心反应过程和个体开展活动的坚持性与动机水平。传统的“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生理特点限制,感性认知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弱于男性等可能都是导致女大学生表现出低自我效能感的原因。李利宏、马文艳研究发现,从大学生投简历方式的倾向调查显示,女生选择多发几份占%,选择有把握岗位的占%,只选有兴趣岗位的占%,男生中选择有兴趣岗位的则达到%,比女生高出个百分点,表明男生在择业方面比女生更多自信。在职业选择时,女生比男生更乐于参考父母的意见,更多一些依赖。③
诱发在校女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基本心理特征的主要因素
导致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方面因素是市场经济中用人单位在人才资本投入中遵循利益最大化基本原则带来的影响;还有高等学校职业指导教育的滞后和职业生涯指导因素的不足等。主观方面因素为女大学生身上反映出的自卑心理、安于现状、强依赖性和发展追求短期功利性等等。具体来说:
女大学生普遍缺乏清晰的生涯规划意识和科学的生涯发展设计。王砚蒙,和晶认为,从内容上而言,一个系统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当包括觉知与承诺、认识自己、认识工作世界、决策、行动和再评估、成长六个步骤。④杨平调查发现,大二、大三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不强,只有%的学生清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怎样规划。53%的学生认为未做规划的原因回答是“不知道如何做”。女大学生中,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 “很熟悉、较熟悉”的为%。对职业生涯设计的含义了解“非常清楚和比较清楚”的只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非常清楚、比较清楚”的仅为%。⑤费杉杉、李梅调查发现,只有%的女生表示了解自己适合什么工作,%的女大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近半数的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清楚自己未来三年到五年发展计划的女大学生仅占%。费杉杉、李梅的调查还发现,“在被问及是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时,%的女大学生听说过但不知道具体内容,%较熟悉但不会应用,%感到陌生,只有%选择了熟悉并会应用。”⑥
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被测试者能够比较确切描述职业生涯设计概念的仅有8%,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过生涯设计并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有清晰思路的不到15%,在校期间获得过学校职业发展指导的不到40%。
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女大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独特心理结构。首先,女大学生具有比男生更加复杂的成就动机。有研究表明,在大学阶段,女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明显低于男生,与男生相比较,更加复杂的成就动机结构是重要诱因。除了和男生一样,成就动机结构中包含有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因素外,女生的成就动机结构中还多了一个因素即成就恐惧。实证研究显示:如果女性的经济地位或在行政职务上高于男性,女性往往会伴随更大的焦虑,既害怕不成功,又害怕成功,构成了女性职业发展的独特心理结构。
其次,女性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征助长了对女性的社会刻板印象,以及女性自身标签意识的形成。王砚蒙、和晶认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处于弱势的主因是市场经济与性别刻板印象的结盟。刻板印象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性、角色行为、职业。在性别刻板印象中,男性被认为应具有以下特点:权力动机、抽象思维、创造力、成就动机、冲动性、思维清晰度、领导才能、对工作的责任感、对挫折的忍受力等。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角色期待结合女性在体能上的弱势与月经周期因素,以及女性的生育功能助长放大了女性的养育者身份,女性被认为应具备顺从、温柔、善解人意、直觉、虚荣心、感觉、群体归属感、重感情等特征,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形成“女性在面对复杂任务环境时女性比男性更难以适应”的偏见。人们往往将女性与家庭角色和处于从属地位的职业角色联系起来,期待她们扮演家庭养育者或者在其传统角色延伸的职业领域中工作,以上刻板印象也促成了女性自身标签意识的形成。
最后,女性在职业发展中,相较于男性,更缺乏可以学习的榜样。据金庆花等对北京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1~4册及全国九年义务教育教材5~6册的研究,在教科书中男性主人公出场人数占绝对优势,出场形象也较女性为光辉丰满,女性角色大多数是家庭伦理角色,比如说母亲和祖母,而男性角色则大多数是职业角色,比如说士兵、政府领导、工人等。同时还发现在小学课本里,出现的科学家都是男性。传统性别角色意识强烈,对男女实行双重标准的信息,并且还存在性别歧视的语言。根据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形成理论,模仿和角色扮演是青少年人格成熟的最主要学习模式,女性榜样模型的缺失自然不利于成熟的女性职业人格的形成。
性别歧视是导致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困扰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劳动力市场给女性的就业机会远远少于男性。一份中央企业用工条件表中所列的333个岗位中,有315 项只提供给男性,18 项职位只提供给女性。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的职位性别供给严重失衡,即使是商业、服务业类职位,男女比例也达到了∶1,民营企业用工条件表中所提供的307个岗位,只提供给男性的有230 项,女性的只有77 项。⑦
导致职业选择中出现性别隔离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对于界定现代社会职业性别分工及其男女两性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声望的诉求起着隐性但强大的作用。尽管法律赋予女性平等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权利,但在传统意识的主导下,实际上并无法实现男女两性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真正平等。
二是学校教育培养模式和家庭、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望也是导致职业选择和发展中的女性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丹、金媛媛、李靖等认为,教育培养方式的误导,老师对男女生的差别对待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⑧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法治建设进程缓慢,法律监督迷失缺位使得用人单位在男女职员从业待遇上搞性别歧视,却不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四是女性的妊娠期、生理周期等变相加大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这也是导致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
五是高等学校针对女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课程设置缺失也是导致女大学生生涯设计意识淡漠,职业选择充满困扰的主要原因。马文艳调查发现,未做过规划或设计的女生占%,男生此项为%,女生比男生没做过计划的更多。调查数据反映出女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考虑得很少,或是考虑得较晚,在大学期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做指导。费杉杉、李梅等调查发现,只有%的被调查者学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谈到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获得渠道时,从课堂上获得的仅为25%。
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存在的心理误区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杨平认为,女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定位模糊、标签意识和依赖心理的心理误区。王婷丽、刘彦希等认为,择业观扭曲、择业期望过高、择业力较低、择业心理模糊是导致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困扰的主要主观因素。尤其是女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存在的娇气心理、依赖心理、犹豫不决心理和虚荣心理等心理误区使得职业选择中的自我设障效应明显。⑨
此外,部分女大学生中存在的重专业轻基础、重理论轻实践、重功利目标轻素质养成、重共性发展轻特长发展、重实用主义工具价值轻人文素质养成,自我定位不准,自荐材料无特色,过分的依赖他人,职业心理准备不足等等因素导致实践能力低,缺乏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高,以至于发展不全面,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选择不理想。
重塑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模型的可能路径探讨
提供全程化、个性化的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一方面,实施全程化的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等学校应该将职业生涯发展课程纳入教学必修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并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设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到大学四年级学生毕业全程开设。钱罗婷、孙艳香的问卷调查发现,%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开展专门的职业生涯管理课程。⑩荆桂英认为,高等学校应不断丰富职业生涯管理课程的内容,促进职业发展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女大学生可以享有自主课程选择权;建立女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培训档案,帮助女大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管理以及自我发展。王砚蒙、和晶提出,可以通过专业性职业生涯规划和渗透性职业生涯规划:首先通过第一课堂的形式树立职业理想;其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和培养女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再次通过专业实习实践等活动培养女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人职匹配度。
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指导。对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既要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职业能力倾向发展特征,更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特征。尤其是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的分类指导,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加强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培养。所谓双性化是指同一个体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岳柳、汤帮耀认为,双性化人格培育有利于打破传统意识中的对性格定型的刻板性,同时双性化人格是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其次双性化人格是最具有可塑性的人格特征。对女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培养有利于增强女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有利于增加和强化女大学生的事业成就动机感,对于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应该通过:加强女生心理辅导,突出就业心理调适;鼓励女生与异性竞争;增加男女生共事机会,鼓励相互学习;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家庭、婚恋观来促进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形成。
建立和完善女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企业用人机制,为女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来保障女性的自身权益,但是实际落实中依然不够理想。立法机构应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有关民权和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地增加有关维护女性职业发展的法律条文。执法部门和劳动部门要加大对用人单位用人情况的监督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国营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监督力度。可以尝试在国营企事业单位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采取政府调控的措施,规定国营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必须招聘女生的比例不得小于一定界限,对于没有完成性别比例招收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缩减其第二年进人指标等措施来约束用人单位的进入随意行为。对于在用人时不搞性别歧视的各用人单位,政府可以在其单位发展方面优先考虑提供相关支持。
高等学校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进一步加强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所谓“走出去”就是高等学校要尽可能的拓展就业市场,加强用人市场建设;所谓“请进来”就是高等学校要请用人单位上门,共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通过用人单位“订单式”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如目前国内高校实行的“+”、“3+1”、“2+2”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
高等学校应不断加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加强女大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第一,高等学校要不断加大专业体系改革力度,增强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帮助学生能够随着社会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
第二,广泛推广弹性学制和严格执行学分制,使本科生分批流向社会,做到既随时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又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第三,高等学校应针对女大学生开设有关如道德修养、社交礼仪、仪表修饰、形体训练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提升其综合素养。开设拓展训练课,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适应艰苦工作条件的能力。
第四,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女性职业角色教育。高等学校可通过开设女性学、生理学、生殖伦理学、性社会学等相关课程澄清女性意识,培养女大学生的自尊感、价值感和自信心,促进女大学生的职业人格发展成熟。
加强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技能指导,提升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技能。高等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女大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一是教会女大学生如何运用自身的交际能力,尝试申请那些主要保留给男性的工作,巧妙应对招聘时的性别歧视;教会女大学生在搜索职业信息和职业选择时如何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帮助女大学生学会恰当处理双重角色的策略,如时间管理的方法;帮助女大学生学会如何辨识和应对工作环境中同事及上司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帮助女大学生学会澄清自己的生活风格,并能够朝向自我独立价值的发展;引导女大学生通过学业不断晋升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延伸或者向管理领域扩展;引导女大学生从事弹性工作,避开生育期;帮助女大学生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和自负心理,锻炼吃苦耐劳精神等。
(作者分别为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助理研究员)
注释
①田秀菊:“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就业指导对策”,《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第65页。
②费杉杉,李梅:“徐州女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教育与职业》,第2008年第3期,第56页。
③李利宏,马文艳:“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辅导构想”,《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第40~42页。
④王砚蒙,和晶:“边疆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社会性别探析”,《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109~114页。
⑤杨平:“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97~98页。
⑥史静寰:“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妇女教育》,2000年第12期,第430~434页。
⑦陈萍:“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析”,《现代阅读》,2013年第4期,第27页。
⑧丹,金媛媛,李靖:“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就业与创业》,2013年第3期,第114~115页。
⑨王婷丽,刘彦希:“浅析独立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学理论》,2012年第35期,第65~66页。
⑩钱罗婷,孙艳香:“USEM模型在女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第21期,第131页。
荆桂英:“女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对策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14期,第149~150页。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第五篇】
近年来,由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普遍面临新的挑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担负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职业定位以及今后的就业指导等任务,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的动态变化,为此,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
1.学校不够重视,课程定位不准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传授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和管理的意识与基本能力。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个别领导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挤占了专业教学的时间,要求压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课时,甚至提出节约教学成本、扩大课堂教学规模的观点。
实际上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在毕业生中进行,内容一般是提供招聘信息、解说就业政策、指导求职简历制作、组织招聘会、模拟面试等等。这些仅仅能给毕业生在就业前以应急帮助,满足他们求职时的部分需求,但是从一个人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看,却忽视了早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教学形式单调,课程的内容体系设置不成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教学形式途径单一,主要是课堂教学,缺乏系统地考核和质量评估体系,不能保证教育的普遍性和经常性,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强,一些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虚、空、烦,单纯枯燥的说教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而且没有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极容易形式化,学生难以学到自身理解消化的知识,从而产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厌学情绪。
自国家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始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为推动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总的来说,对于职业指导课的体系和内容尚没有明确统一的结论,而现有的专家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过于理论和生硬,缺乏实践操作性。
3.教师队伍薄弱,学科背景差异性明显。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组成有三种情况:一是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承担;二是由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团总支书记或辅导员等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三是由少部分兼职教师承担,其中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方式最为普遍。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而且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一个持续调整的过程,它随着学生认识的深入是不断调整的。无论我们是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还是趣味游戏,都缺少真正的职业环境和人生体验,学生对专业、职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因而难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真正的指导作用。
另外,在课程的设置及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够严格和规范的地方,如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投入不够多、保护性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等,使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改革的思路
1.理顺课程定位,完善考核制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有准确的定位,不能把其等同于概念化的就业指导,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毕业生进行提供招聘信息、解说就业政策、指导求职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方面,而应将其定位于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承载并突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对《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在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学习生活,促进其充分就业和获得职业成功具有的重要意义[2]。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具有知识性、实践性、现实性等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的考核制度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角度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灵活运用考核方式,既不能对现有的考核方式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也不能用一种固定的万能的考核模式。应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特点,大胆探索其考核方式。现在每年暑期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已成为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利用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社会调查,写好社会实践报告,这也是一种考核方式。它不仅能测评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测评其职业能力和应变能力。
2.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首先,围绕教材,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可参与训练的“项目”。学生知识信息获取的能力不容忽视,现有书本上的文字、案例,学生大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资料自己找到,有时会很精彩,因此,教师决不能照本宣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前提是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操作项目转化,然后根据项目内容合理构建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完成迁移,丰富“图式”内容,获得新知。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个性差异,运用班级教学的分组技术,建立有效的学习团队,确保学习的有序性、层次性、互补性。另外还可以编写项目任务书。职业生涯规划单元项目任务书的编写,要坚持教材内容为基础,源于职业生活,可学可练,可以评估的原则,既要内容具体,又要结合学生认知实际,重点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3]。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服从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基础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文本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把呆板的、说理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最后,为了加快推进这一新兴课程的良性发展,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员对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
3.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雄厚与否,是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体系全面、教学基本功扎实、结构合理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不仅在专业上要求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知识广博,而且在教学上要求具备较高的水平和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丰富灵活。此外,人格上要平易近人,让学生尊其师,才能信其道、践其行才能实现潜移默化教书育人的功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专兼结合,以兼职教师为主体,专职教师为骨干。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可以组成“讲师团”式的教学团队,组织集体备课,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兴趣选择一个专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