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文档 > 自我介绍 >

开学班会自我介绍【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83691

【导言】此例“开学班会自我介绍【范例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开学班会自我介绍【第一篇】

我叫xxxx,xxx年xx月xx日出生,xxx岁,来自xxx,齐鲁大地给了我直爽的性格,但又不失稳重,后来不远千里来到天津这个城市求学。

来到大专学习的事实和我的理想有很大的出入,难免有些郁闷,但在一段时间后,我认清了事实,看好互联网专业。"21世纪是网联网的世纪。"这句话一点都不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它为21世纪插**腾飞的翅膀。后来在不断的培养兴趣过程中,我开始对互联网产生兴趣,今后的三年,我将在不断的学习进步中度过的。

“十年磨砺锋利出,宝剑只待君来识”。再苦再累,我都愿意一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是一位尽自己的努力、过一个充实而又意义的大专生活。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第二篇】

关键词文言教学;回归;学生;文化内涵

文言教学效率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缺少文言文学习的现实语境,阿拉文库充斥的文学现实与社会现实下,学习古代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理论般的枯燥。当前文言文教学现状,表现为一种机械的教与学,统一的教学模式,同一种思维定式,很难触发学生心灵。

我们在倡导现代教学方式的同时,不能摒弃传统中的精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最基础的在于多读,教师读,学生读,默读,精读,直至背诵。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会有所体悟,这是教师所不能代替的,在整体阅读中感悟,读出文章感情。这样的反复朗读直至背诵,遵循了教育心理学中,桑代克提出的练习律,学习古文重在诵读积累,在诵读中积累语识,培养语感获得熏陶,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而非肢解了的字词句零散的呈现,毫无系统,显然也就失去了1篇文章原有的整体风范,学生也无法更好的欣赏通篇佳作。许多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常将通篇文章进行肢解,再统合。首先学生看到的不是整体,是零散的部件,因此很难还原到最初的整体中,无法整体把握。在整体阅读中,略懂大意,进行字词积累,储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一、真实自由,回归文言教学“人文”之本

同一作者在他所写的每篇文章当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或喜,或悲,或怒,或哀。作者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情境,塑造了不同的诗篇,表达了不同的自我,我们更重要的是理解、感悟。在古代,文言文是通用语言,具有交际功能,古文中所隐含的深层寓意,光靠字面意思的理解是不够的,要深入玩味,单一的字词句解释和翻译、死记硬背,提不起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对于文言文中词的教学,应紧扣意象,通过直接的词语将文中的意象放大。意象,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周邦彦《苏幕遮》中的意象,如“沉香”、“鸟雀”、“初阳”、“荷”、“渔郎”、“梦”,对每一个意象进行再扩展,根据词的内容联结,点“沉香”以消暑,表明作者当时当地闷热、难受的环境,转“鸟雀”欢快,天晴现“初阳”引“宿雨”已晒干,表达初晴的喜悦,“荷”在水中央,清风吹来,在风中舞动,望着荷花,见“渔郎”思乡念友之情油然而生,梦回故乡,乘轻舟,使进开满荷花的渠塘,几个意向贯穿词的始终,以文中之象把握作者之意,从而感知作者意图,把握全篇思想感情。

二、对比论证,回归文言教学“积累”之本

分析学情,立足于学情,调动全班的思维,不应让少数优秀的学生迷惑了老师,学生个人经验、社会阅历,不足以与作者产生共鸣,定位合适的教学目标,当作者感时花溅泪时,学生有所触动,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有意义学习的收获。可将有共通之处的文章做一对比,深入玩味,让学生了解相同情感背后不同的独白,了解文言文多元化文化内涵。庄周《逍遥游》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二者同为表达不满现实,追求个人心灵自由的真实的情感,首先明确作者背景,庄子一生过着穷苦的生活,主张无为,又主张齐物,认为大小、贵贱、生死、是非、善恶等本质都是一样的,并因此要求人们在无是非的虚无之境中逍遥快活地漫游,而李白当时政治理想破灭,想排除烦恼。《逍遥游》写世间万物,大至大鹏,小至尘埃,活动都“有所待”不自由,由对万物的泛论进入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点明全文,表达了诗人的苦闷,嘲笑追求名利的人,吟诵心灵的追求之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写天姥山高大奇特,使人向往,引起梦游之兴,梦游历程,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留恋,回到现实,又表达了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渴望、个性解放,引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慨。《逍遥游》中运用寓言故事,充满了奇特的的想象、其中赋予人生哲理,而李白以梦中游山写景,暗指自己仕途多舛,步步艰辛。两者同为呼唤自由,向往心境,批判了现实的丑恶,同为虚幻中表达真实情感。却以举例论证和触景感慨不同的方式引起读者思考。通过对比逐渐摆脱,统一的思维定式,让学生表达不同的看法与感受。

三、全面发展,回归文言教学“生活”之本

新课标倡导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及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可关注到学生个性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拥有多项智能,包括言语、数学、音乐、身体、自然智能等。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可以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领域,及自己的智能特点。给每个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领悟。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首句点明了游览时间地点人物,第二句主客对饮,写诗人的安闲逸致。三、四句写月夜泛舟江上徘徊,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月亮动态,“白露横江”写秋意之浓,“水兴接天”写出秋水之旺,皎洁的月光下,江水明净,一派秋景,令人心旷神怡“纵”“凌”指绘出苇叶小舟随意飘荡,泛过茫茫天边的江面。最后一句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江水、明月、清风等风光中的感受,作者的感情展开了奇思遐想的翅膀,构成一幅精美的画面。问题便生成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复述第一段泛舟江上的情景,继而引入文本。言语智能强的学生,用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视觉智能强的学生,结合创造性的想象力,描绘一幅,能让人感受颇深的画面,自然智能强的学生,喜欢与大自然相系,更多的会致力于明月、江面、清风的推敲上,数学智能强的学生,则对此次出游做一番推敲,一种富有构思的夜泛江面,包括空间定位,自我智能强的学生善理解作者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构思中进入文本,才会激发他们预知下文的兴趣,不断体会作者泛舟而乐,继而由乐转悲、怀古伤今,转悲为喜结尾的坦然,不同多元智能优势的学生,关注点不一样,设置不同形式的场景,能够使他们发挥最优,突出个性思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当然这对于教师具有一种挑战。

总之,文本教读是基础,重在积累感悟,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遵循文言文的文体特点,使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很好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拉泽尔。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第三篇】

人们常说“诗不可解”。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作为表现艺术而非再现艺术的诗歌,其语言往往含蓄隽永,具有不定位性;其意境往往深邃、幽远,具有朦胧性。常常“境生于象外”,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故在诗歌的教学中,应将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在诗歌当中应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入境悟象,理解“美”

诗歌中的词句的组合往往构成一定的意象,这种意象是作者在份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观察、选择,按美的规律组合起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对它的把握不是通过对词句的简单解释可以实现的。而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入境来达到体会领悟形象的目的,从而理解意境的美。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是视觉性极强烈的意象,横阔荒凉无限展开的“大漠”和集中在无垠中一点一线的“孤烟”,一泻千里,杳无尽头的“长河”和孤独落寞的“落日”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对照,而“直”和“圆”两个意象则更强化了诗句的雕塑意味,这样脍灸人口的诗句只有进入到诗人设定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理解它的无以伦比的美,而如果我们将诗句翻译成“大漠里的孤烟是直的,长河上的落日是圆的”从语法上来看好象是说得通的,但诗意却早已荡然无存了,意境更无从谈起,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情境应是第一位的。

二、激发情感,感悟“美”

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会无垠。巧者则存情中景,景中情。”刘勰亦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往今来,千百首脍灸人口的诗歌之所以为后人世代传诵,读之常新的原因即是诗人在诗行中贯注了自己的全部情感,甚至心血和生命,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架设一座座情感交流的桥梁。从而引导学生体悟美的深刻底蕴。

如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往,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了诗的意境的美。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所作,他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急切盼望见到家人。诗中无一字言情,无一字不言情,把情感都溶化在景色中,头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借江上绚丽的景色流露诗人出发前的快乐心情。三、四句借舟行疾速表现了诗人急切思归的情感,连本来使人感到凄婉的猿声也被涂上欢快的色彩。所以王国维曾说:“昔人沦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三、驱遣想象,创造“美”

黑格尔说:“最基本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所谓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仅是表象的复现,而且对表象进行重新组合与再造。诗歌在运用文字塑形象的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创造性想象,它创造出来的形象具有很强的间接性和跳跃性。故在诗歌教学中应注重驱遣学生的想象,通过想象对诗歌进行“补充”、“转换”、“再创造”将诗歌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的内容补充完整,达到陆机所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审美境界。

我们学习《春江花月夜》,诗中虽然对春江夜景有细腻的描写,却不能直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美的物象,教师须借助诗句的描摹,调动学生的想象。促使其在头脑中形成风清月朗的春夜,水天一色,花影层叠,笛鼓阵阵的景色。《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中,要抓住作品在梦游中驾长风、披月光,越镜湖等奇妙情景,让学生鼓起想象的翅膀,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中与作者一起遨游,从而领悟诗人的神妙艺术构思,想象诗人的美好情感,产生审美快感。

四、比较阅读,鉴赏“美”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审美的过程亦是如此,我们只有通过对各种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比照,才能将学生对作品的片面的,零散的认识,转化为比较深刻的,全面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发现美,感悟美。

同样写离别,屈原《离骚》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何其幽愤悲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已,无涯若比邻”却能独标高格;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又是多么的飘然脱俗;柳永在《雨霖铃》中更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黯然销魂。通过对比的阅读,教师无须架空的分析,学生已然可以走近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去感悟美,鉴赏美。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第四篇】

关键词:《今注今译》;译注;辨误

《说苑》成书于公元前17年,由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刘向所编纂。该书今存二十卷,有:君道、臣术、建本、等等。其体例编排大体以类相从,分类记述先秦至汉初的奇闻轶事,杂以议论,用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及伦理观点。《说苑》作为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其文笔简练,情节单一,相比同时代其他经书史籍,其受重视的程度还不是很高,对其进行译注的学者并不是很多,近现代关于《说苑》译注的著作有:卢元骏的《今注今译》(1979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王瑛、王天海的《说苑全译》(1992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钱宗武的《白话说苑》(1998年岳麓书院出版社)。

纵观古今各家对《说苑》一书之注译研究,当以今人台湾卢元骏先生的《今注今译》为最佳注本。其书虽然推陈出新,多有建树,但在个别字词的解释及翻译上仍存有瑕疵。本文以《今注今译》卷二十・反质为例,摘取其中可供商榷者五处。

一、“救败”

原文:“故耕渔与陶,非舜之事而舜为之,以救败也”。(《今注今译》页702)

译文:“所以耕田、捕鱼和制陶原不是舜的本行,舜之所以从事,为的是救济贫困而已”。

按:译“救败”为“救济贫困”,即训“救”为“救济”;训“败”为“贫困”,这是孤立地理解在句子,是忽视了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内容所致。

辨析:章以“救败”译“救济贫困”,误也。《说文》曰:“救,止也。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1]《周礼・大司徒》:“使之相救。”注:“救,救凶灾也。”可见救的本义是阻止,禁止。后引申为援救,帮助等义,如《广雅》。“救,助也”《礼记・檀弓》:“扶服救之”。

败,会意字。从贝,从攴。攴(pū),其甲骨文字形似以手持杖,表敲击的意思,可见一般从“攴”的字多与敲、击、打等手的动作有关联。败,甲骨文字形的左边是“鼎”字,右边是“攴”,表示的意思是以手持棍击鼎。《说文》中释“败”为“毁也。”本义是毁坏,搞坏。如:《淮南子・说林》:“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吕氏春秋・尊师》:“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韩非子》:“法败则国乱”。“败”在后来的使用中又引申出了“荒年,灾年”义,如《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丰年补败”,而无译者所认为的贫困义。

古人云,定一字之义,当“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发明旨意,涣然冰释”。由此可见,上下文对于考察词义的重要性。前文曾提到,“历山之田者善侵畔,而舜耕焉。雷泽之渔者善争陂,而舜渔焉”是说历山耕田的人好侵犯田界,舜却在那里耕作。雷泽的渔人好争夺水面,舜却在那里打鱼,说的都是有关人的品行,道德方面的问题。《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l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再看下文“民之性皆不胜其欲,去其实而归之华,是以苦窳之器,争斗之患起”说的都是有关人的本性,品德,并没有涉及贫困等方面的问题,若以“救济贫困”为“救败”,则文义难解。

综上说述,此句应译为:“所以,耕田、捕鱼和制陶原不是舜的本行,舜之所以从事,为的是阻止道德的败坏而已”。

二、“自病”

原文:“邓析去,行数十里,颜色不悦泽,自病。”(《今注今译》页704)

译文:邓析走了,走不到几十里路,脸色渐渐不对劲,竟悒悒地病了。

按:此句中把“病”释为“生病、心病”之“病”,是不妥的。

辨析:“病”作为动词,在古文中有三种意思,其一表“羞辱、伤害”,如“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其二表“担忧;忧虑”,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其三表“病加重”,如“子疾病,子路请祷。”(《论语・述而》)。而“病”在此句中作为动词有“羞愧”之义。《康熙字典》:“病。又辱也。《礼・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注:诟病,犹耻辱也。又短也。《晋语》公曰:“舅所病也。”注:病,短也。《礼记・表记》:“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郑玄注:“病、愧,谓罪咎之。”“病”“愧”相对为文。《士冠礼》曰:“病犹辱也。故凡羞愧者,皆曰病。”如《谷梁传・桓公五年》:“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于是不服,为天子病矣。”又“由己羞之谓之病,为人羞之亦谓之病”“自病”即为“为自己感到羞愧”。由此可以得知,“自病”应该解释为“为自己感到羞愧”。

三、“连属增累”

原文:“连属增累,珠玉重宝,积袭成山,锦绣文采”。(《今注今译》页707)

译文:“宫室殿台一进接着一进,一栋连着一栋,珠玉珍宝堆积得像山,满仓满库都是绸缎绫罗”。

按:译文把“连属增累”译为“宫室殿台一进接着一进,一栋连着一栋”是不准确的,没有把“增累”翻译出来。

辨析:《说文》释“连”为“属也”,如《国语・楚语》:“云连徒州。”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属,连也。连者,负车也。今字以为联字。属,今韵分之欲市玉二切。其义实通也。凡异而同者曰属。”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东连吴会,西接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可见“连属”为同义连文,意思是“宫室台阁等建筑物一栋接一栋,连绵不绝”,如:《庄子・马蹄》:“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成玄英疏:“夫混茫之世,淳和淡漠。故无情万物连接而共里闾,有识群生系属而同乡县。”《西京杂记》卷三:“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晷不能桃病!笨杉,译文对“连属”的解释是正确的,但却没有把“增累”翻译出来。

《康熙字典・正韵》:“咨登切,音曾。”可知“增”读为“层”。又见《尔雅・释言》:“增,益也。”郝懿行义疏:“增,又通作‘层’。”《说文・尸部》释“层”为“重屋也。”段玉裁注:“层,引申为凡重叠之称。”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王逸注:“层,累,皆重也。”累,会意字,从糸(mì),表细丝,说明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此取其“积累”的意思。隶变以后写作“累”。因此它的本义为堆积,积聚。如《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由此“增累”也属同义连文,表“重叠”的意思,形容台阁宫室的高峻。

四、“惑”

原文:“吾闻国之昏,不由声色,必由奸利。好声乐者,淫也。贪奸者,惑也。夫淫惑之国,不亡必残。”(《今注今译》页720)

译文:“我听说国家的昏乱,不是由于声色,就是由于奸私贪利。耽迷于声色就是淫靡,沉湎在奸利之中就是迷惑,淫靡迷惑的国家纵不败亡,也要破碎不堪。”

按:把“惑”解释为“迷惑”不准确。

辨析:《说文・心部》曰:“惑,乱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惑,乱也。乱者,治也。疑则当治之。”惑,形声字,从心,从或,或亦声。“或”本指“边境巡逻”,转指边境敌情的不确定性。“或”与“心”组合起来表示“对(敌情)心里没有把握”。本义是心里不确定,引申为使……迷乱,如成语“蛊惑人心”。在此句中,“惑”与“淫”对举,把“惑”译为“迷惑”是不恰当的。由此可得知,此处应该把“惑”解释为“乱”。

五、“再拜”

原文:“举酒而祭之,再拜而出,曰:‘岂过我哉,吾国于晏子也。以其家贫善寡人,不欲其淫侈也,而况与寡人谋国乎’。”(《今注今译》页721)

译文:“于是举酒洒了一些在地上,再拜告辞,说:“晏子是责备我的不是吗?我想把齐国托付给他。借着他家贫困为由,这样委婉地劝寡人,不要我太过奢侈,何况与寡人一起治国呢?’”

按:此句中“再拜”在译文中没有翻译,其注解虽谈不上是错误,但没有了解到“拜”作为古代的一种礼仪风俗,其中是有一定考究的,因此导致该条注释不够准确,有失学术之严谨。

辨析:《说文解字》训“再”为一举而二也。”再,其本义是第二次。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汉书・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以上文献中,“再”都是其本义“第两次”。后“再”又引申表示为“两次”,如宋・苏洵《六国论》:“击赵者再。”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日再食”。

拜,古代表示恭敬的礼节,后世通指下跪叩头。如《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较早的秦汉时期的“再拜“是指两次拜礼,在古代礼节中,凡“拜”必先跪坐。《说文》:“跪,拜也。”段玉裁注:“所以拜也。”也就是说,跪一般在古代是用以行拜礼的一种方式。古代的跪拜礼,具有一定的讲究,会因为行礼次数的多少或行礼姿势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但它们都统称为“拜”。《周礼・春宫・大祝》中有稽首、奇拜、褒拜等“九拜”。东汉郑玄注:“奇拜谓一拜也;褒读为报,报拜,再拜是也。”奇拜之奇,当读为奇偶之奇(jī),奇拜,就行一次拜礼;褒拜,就是再拜,即行两次拜礼。古人行礼多用一拜;有时用两拜,表示更加恭敬。其中《礼记・杂记下》就有所记载:“拜之士一,大夫再。”说的是孔子的思想观点:孔子对于比士高一级的大夫,行“再拜”礼,拜两次,而对于士这一阶层的人就只拜一次。

综上,“再拜而出”应该译为“拜了两下就走出去了”。

严复先生曾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其中“信”是即指译文要做到准确,不遗漏,不歪曲,不随意增减原文的意思。卢元骏先生虽为大家,其《今注今译》堪称佳作,但是智者千虑,仍有所失;白璧微瑕,在所难免。今谨以绵薄之力,略补前人之不足,还请斧正于方家。

参考文献:

[1]卢元骏。说苑今注今译[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王瑛,王天海。说苑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7 88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