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表现评价【精编4篇】
【导言】此例“审美与表现评价【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审美与表现评价【第一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审美评价
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发生审美关系。客体对主体具有审美感知的制约性,而主体对客体的审美价值具有评价性。对于客体的评价态度取决于主体的评价标准,而客体的审美价值也必须经过主体评价才能产生意义。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客体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的内容进行再评价,使评价标准逐渐贴近客体的审美价值,以达到美术欣赏教学的要求。
1 美术欣赏教学特征
教学难度较大
美术欣赏教学并不容易。外行人经常会进入这样的误区,即认为美术欣赏的主观性强,因此只需充分开发学生想象就能达到教学目的。但事实上,美术欣赏教学要比实践教学困难得多,尤其是对现代作品的欣赏。传统作品由于有相关史料和信息,使得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现代作品内容经常超出学生的审美经验和欣赏习惯,使得教学难以进行,学生更是难以理解。
比如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进行赏析。画面呈现出分割的状态,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它结合了立体主义和超现实风格,表现出一种迷茫痛苦的感受,鉴赏者难以理解。《格尔尼卡》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内在结构紧密相联,不同于之前的传统画作,颠覆了人们的审美经验。只有对画面进行精细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人物,和其他事物的关联,再联系当时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才能明白作者是在画中控诉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暴行。
注重启发教学
美术作品的具体形式都是作家精心设计的结果,其中包含了作家的深厚的思想感情。走进一幅作品中,实际就是进入作家的灵魂,对其思想进行透彻的剖析。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只是依靠直观的感受进行美术鉴赏,是不能深入挖掘作品内涵的。因此教师的启发指导至为关键。
比如,对梵高的作品《向日葵》进行分析时,学生可以感受到画作中强烈的色彩和线条的简洁,稍加思索,也能体会到这幅画作中表现出的生机和活力。这时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是插在花瓶中,而不是生长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教师在此时可以引入梵高生活困顿,精神失常,最终自杀的背景,启发学生联系作者身世,把握作者在创作之时的潜意识心理,达到对画作的完整认知。
2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客观性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虽然不同地域的鉴赏者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水平的不同,对同一作品会作出不同的评价,但这些评价都无法准确衡量作品的客观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阅读相关材料,尽可能多地掌握对艺术作品的多种评价,从中抽取普遍性的审美规范,这样才能使作品的评价标准更符合实际的审美价值。
审美评价功利性
鉴赏者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对作品的审美评价具有社会功利性。审美判断中实际上还潜伏着利害判断,因此在进行评价时,鉴赏者会受到这些厉害判断的影响,对作品做出功利性的评价。此外,一切作品的美感中都包含着对社会有益的内容,部分鉴赏者片面将这些内容扩大化,也表现出了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高校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评价标准,都影响着对同一艺术作品的评价。教师在进行教授过程中,不应受到功利性审美评价的制约,而是应该以宽容的胸怀去对待学生的不同评价,引导学生以其自身的审美情感去感知作品,形成独特的审美判断。
审美评价主客观统一
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但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首先审美评价受到主观制约。美术欣赏必须有主体参与才能进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审美态度等都会影响审美评价,也决定了审美评价的主观性。但是由于作品具有其自身的客观审美价值,因此审美评价也具有客观性。
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统一的特点,对于教师有很大的启迪意义。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采用“灌输式教育”的方式,教师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不利于学生的自觉判断。高校美术欣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为目的,必须要打破之前的定性灌输教学方式。
3 美术欣赏中的审美评价
形式与内容
一般来说,再现性的作品更注重内容,比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画作;而表现性的作品则更注重形式,比如现代主义画作等。但在具体画作中,形式和内容是不能独立存在的。
比如达芬奇与丁托莱托的同名画作《最后的晚餐》,二者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隐藏的内容却依靠形式呈现出来。在达芬奇的画作中,采用了对称构图的方式,使画面更具对称性,有平衡感。但人物的动态变化却打破了这种平衡,关键人物脸上的不安神情也破坏了整体上的稳定,这些都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悲剧。相比之下,丁托莱托的作品把焦点偏向于一个方向,画面并不对称,结构具有不稳定性。画面上的人物相互重叠,给人以混乱不安的感受。由上可见,虽然表现的内容大致相同,画作却由于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形式的不同而产生相异的审美评价。
感性与理性
学生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要把握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促进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其次要从感性阶段升华到理性阶段。学生在刚接触艺术作品时,会被艺术的美震撼,但是学生需要进行理性层面的思考,即作品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模仿了前人的哪种方法,又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加工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更多地向学生渗透美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动态的审美评价体系。
比如对《断臂维纳斯》这一雕像作品进行赏析时,学生首先会进入感性阶段,惊讶于作品之美。维纳斯典雅的脸庞、娟美的笑容和微微扭转的站立姿势,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姿态。当感性解读结束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断臂的意义,雕像的特殊之处等。学生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进行理性思考。《断臂维纳斯》融合了希腊雕刻中崇高和优美的两种风格,而断臂之美正是残缺美的一种表现,从中可以窥见作者的审美情趣。
艺术与人性
艺术是可以表现人性之美的。美的类型有多种,除了优美之外,还有崇高美和悲剧美,而这些美都与人性的真善相联结。《格尔尼卡》色调伤感,形象恐怖,但是却有强烈的悲剧美,它表现出作者对受难人民的同情,和对不义战争的痛恨,这是人性中善的体现。
再比如说罗中立的《父亲》。这幅画是写实主义的代表作,画上的老人沟壑纵横,嘴唇干裂,目光带着渴望。视线下移,老人的手指长着老茧,黝黑的皮肤透露年事的沧桑。这样的艺术作品带有一种崇高之美。父亲是至亲之人,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勾勒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沉的爱。父亲是一个农民,作者借此身份,也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这便是人性中真的体现。
4 结论
综上所述,美术欣赏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需要掌握多种技巧和方法。教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结合,让学生从感性阶段升华到理性阶段,体味艺术中的人性美。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的审美评价,提高审美感知水平。
参考文献
[1] 向秀玲。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欣赏・评述”教学教案设计与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
[2] 郭靓薇。浅析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绘画作品对学生视觉素养的提升[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 邵丽平。高职院校美术欣赏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02).
[4] 韩丽娜。浅议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油画欣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
审美与表现评价【第二篇】
在服装设计审美的过程中,批评与欣赏是相通的。审美批评与审美欣赏的内容、性质、范围和规律是相通的。欣赏是批评的基础,批评家首先是欣赏家,尽管欣赏包含着对服装设计者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但相对而言,批评是带有明确目的的高级形态的欣赏。批评必须是欣赏的深化上升为被强化了的接受意识。如果说,欣赏是穿着者同设计者的对话,那么,批评将使这种对话变得格外理智,更加富有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服装设计作品反映着设计者的审美品味和主体意识。服装设计者的审美品味和主体意识具有相对稳定性,设计者的创新成果或作品也必然会表现出设计者的审美品味和主体意识,这是服装设计创新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现象。服装设计者的审美意识和主体意识贯穿于服装设计创新过程的各个方面,仿佛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然而,设计者的审美品味和主体意识只有符合或贴近生活规律和艺术规律时,才能发挥出有效的功能。服装的设计作品作为设计者的高级精神活动的产物,不仅是社会活动的观念形态的对象化,而且是设计者审美意识的物质载体。服装设计作品中包含着设计者个人独特的精神财富,显示着他本身的智慧、力量、技能、追求和理想,从而引起情绪和审美上的愉悦。服装设计者在其设计中物化了他自身的个性特点,看到了他个人的生命历程。而且设计作品作为设计者的劳动成果,满足了别人的需要,同时自己在物质和精神上也得到了满足和愉悦。可见设计者实现了他的真正本质,他实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使得社会成员共同感受到设计者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他们的作品同样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审美趋向。在审美欣赏与批评时,批评者的审美意识与设计者的审美意识发生对应或反差,但审美都是要通过欣赏与批评活动做出选择,予以肯定或否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倾向。在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的着装或设计作品的欣赏,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确认、自我肯定、自我满足,由于客观世界对人来说到处都可以成为人的本性力量的扩展和延伸,成为现实和认证人的个性的对象。作为设计者,必须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深刻的感受的人。所以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往往能体现人的本性,是人本性的扩大和延伸。设计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同设计者的审美意识交融渗透所形成的作品的审美观念显现着极其复杂的形态。同样,还应从作品中捕捉、开掘超越审美者和设计者所没有达到的思想艺术境界,予以深刻的阐释。只有独具慧眼的批评者才能发现作品藏于更深层次的思想瑰宝。
二、服装设计审美欣赏与批评的发现
欣赏与批评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是正确评价服装设计者的设计作品。正确的批评原则是坚持从设计作品出发、引深、概括出活生生的结论。这要求批评者以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剖析和揭示作品的底蕴。但有时批评者的审美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违反设计者本意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一种是批评者随意评价设计作品所不曾提供的思想,批评者居然从作品中“根本不存在的内容”来解释“作品的特色”,或给作品“添上一种比设计者实际所表达的更要生动、阔大的理想”,另一种是歪曲设计作品的思想意义。批评者由于受到社会习惯、个人习惯和审美偏见的影响,用固有的陋习和陈规去肢解、凌迟作品,掩盖、取消作品的社会价值。因此,批评者不应当恪守旧有的审美原则和批评标准,应当着眼于生活和审美的活动变化,通过美学的发展、了解和体会设计者的设计作品情感反映。在欣赏和批评的同时,要对设计者有所了解。设计者的素质与他的设计作品有着深刻的血与肉的联系。设计者的素质能充分地反映在他的设计作品中,这些造型和样式都显示出他的人文艺术修养。所以,我们看到的虽然只是一些熟知的服装设计作品,但它却渗透着服装设计者的灵魂和力量。而且是按照艺术家的观点表现出来的,设计者的服装设计作品的艺术处理往往是按照自己的趣味以及过滤和筛选使作品染上浓郁的人格魅力。与此相反,有时作品所显示的思想倾向并不与设计者的性格类型一致,甚至有着与作者的个性和人格相异或相反的倾向。因此设计者的性格和心灵世界的结构不是单一的,设计者热爱、肯定自己的个性,同时也憎恶、否定自己的个性。爱和憎、肯定和否定是服装设计者的社会情操和情感态度的两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方面。欣赏与批评的意义不仅要正确理解设计者的设计作品,而且要能帮助大众正确深刻地了解设计者的内涵、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要从中感受到应有的审美提升和审美教育。而且通过对作品的挖掘,发现设计者所不曾自觉到、意识到的深奥、美妙的新天地。然而有时设计者并不能深刻理解自己的作品,往往需要由睿智的批评者点破、深化和升华。欣赏者或批评者自身应当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和修养,他们的审美结构和素养中应拥有审美的时代感受和睿智的理解能力。批评者不可凭空杜撰自己的意念,将批评意图强加于作品,为艺术形象缝制观念的外衣。严肃的批评者只是根据设计作品本身的暗示,提炼成深刻的闪光的思想。从而使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变得更加自觉、鲜明突出。
三、服装设计审美欣赏与批评的超越
服装设计作品所提供或暗示的某种思想,是产生超越的前提。超越的动力和导因是欣赏者或批评者的创造精神,欣赏者或批评者的自觉意识是审美和批评活动中富有自主性和生命力的活跃因素。欣赏者或批评者凭借自己的睿智和独创精神,通过欣赏与批评活动做出新的发现和新的超越。欣赏或批评中的超越表现为:既超越设计者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又超越欣赏者或批评者所固有的审美意识,也超越欣赏者或批评者所包含的本来意义上的审美关系。首先是对设计者所包含的思想意义的超越,服装设计者往往想超越自我,但是“超越”是有规律、有条件的;服装设计活动往往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和牵制,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是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产物,它们是同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便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时代和历史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定着思维方式的形态、内容、性质和发展方向。当服装设计者具有前瞻性思维,成为设计创新的主导意识的时候,设计作品常常出现积极的思想倾向,产生对主体意识中旧的思想成分的“超越”;反之,设计者的落后或消极的思维因素膨胀,作品往往表现出陈旧落后的思想倾向,形成对设计者主体意识中创新设计思维成分的抑制。这就要求欣赏者或批评者通过艺术欣赏和批评活动能够真正理解服装设计作品的思想内涵,在欣赏和批评的过程中,衡量和把握设计作品。审美尺度非常关键,衡量服装设计作品审美的重要尺度和基本标志是看能否使设计者、审美者、着装者发生情感联系,能够诱发设计者的情感向往,能否使着装者成为美感形象。服装上的审美更能体现一个历史时期和一个阶段的时代美感,是人的自身力量与巨大的自然力量抗争、拼搏取得相对平衡的结果。服装美感的出现是人类从思想上获得初步自由和解放的标志。人与人、人与对象的关系开始以狭隘的功利观点转移到审美观点上来,人与人、人与对象之间发生了一定情感联系,于是构建起审美的关系。审美的世界是诗意的世界,它渗透着人的情感因素,因此对设计者的动机和目的做出鉴赏和检验,对设计者本人和作品的认识进行丰富和补充,对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加以提高和升华,从而产生对作品的思想意义的超越。其次是对欣赏者或批评者的审美思想的超越,批评者是通过艺术批评活动来真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批评者在艺术批评活动中不仅能超越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意义,而且能超越自己的审美意识。当批评者评价的作品包含的生活容量、审美价值、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达到了最佳水平,设计者的思想艺术成就便会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力量,暗示和启迪批评者对设计者的审美意识结构做出新的调整和新的建构。设计者的艺术魅力完全可能对批评者的审美意识和心理意向进行冲击和震撼,使批评者为了更准确评价设计者的设计作品,对自己的审美意识结构加以充实、丰富,甚至修正和改变,建立起与设计者新的对应和同构关系。使欣赏和批评活动中设计者的自我意识同欣赏者或批评者的自我意识趋于统一。欣赏者和批评者通过发挥自我的主观体验和创造意识,对作品再进行增补、丰富和充实,这对理解接受活动中的再创造和深刻认识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中的发现和超越,提供了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四、总结
审美与表现评价【第三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教材中选择了许多 适合于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这一课中,笔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神经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得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例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时,学生听到了一首节奏强烈、富有动感的音乐,好像真的有许多玩具兵在走路、摇摆、玩耍,每一个小朋友都产生了情感表现、行为表现得冲动。于是笔者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你愿意表演哪个玩具就表演哪个玩具,你愿意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同学们高兴极了,都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设计动作,积极地、认真地参与表演。就这样全体学生都变成了一个个不一样的玩具兵,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例如:在低年级唱游课中有一首《笔者的小宝宝》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抒情优美,描写了一位妈妈在哄孩子睡觉时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强烈的依赖之情,营造了一个温馨又美好的家的氛围。这首笔者就让学生来表现,“假如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样红你的小宝宝睡觉?”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让学生组成临时家庭,用歌声、表情、动作、造型来表现这首歌曲。学生的表现没有好于不好,只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都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掌声。最后笔者还让学生思考:妈妈对你是这样的关心,那么你该怎样回报妈妈呢?学生是很聪明的,马上都能回应老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都是表达了自己对妈妈深深的爱,和对妈妈的感谢,此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4 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例如:在如二年级唱游课中要求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如果光听老师讲,学生对学习一点儿也没有兴趣而且根本听不懂,这是一个让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于是笔者运用“搭节奏”的游戏,让学生自行组成活动小组,在搭搭拆拆的游戏中学习掌握到新知识。在他们的游戏过程中不单单解决了怎样搭节奏这个知识点,而且继续在研究搭完了节奏之后,怎样拆了节奏再搭新的节奏笔者们还进行了比赛,看哪一小组节奏搭得又快又好。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也锻炼了他们小组合作的能力,因为只有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5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例如:在欣赏《快速波尔卡》这首乐曲时,笔者让10-12名学生为一组,通过表演性的动作来表现可取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来丰富乐曲的时间、场景、人物、事件;在扮演角色中,笔者又鼓励学生可以一人扮演多种角色。于是,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段舞蹈;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首诗;有一小组还创设了多个场景:火车站、大草原、田野、农庄、森林等等。在表演中,学生自由地、大胆地表现出了对乐曲的独特理解,充分感悟到了音乐的魅力,让笔者不得不赞叹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创作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判断。评价包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
例如:在课堂上,每一小组展示表演之后,都要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教师总结,自我评价主要是由自己小组成员进行设计理念的介绍;他人评价是由观看表演的同学们发现他们的优点以及不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认识,也能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便于自己发挥自己的优点,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改善自己的不足,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最终有效地进入音乐审美状态。
审美与表现评价【第四篇】
关键词:新课程 美术 课堂教学 评价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评价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新的意义,赋予了新的含义。我认为对学生美术学习进行评价应注重两点:1.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一条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它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注重他人评价,都是老师给学生打分,评价的标准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说好就好,老师说不好就不好。而学生却没有对自己作品发表想法的机会,即便是好的想法也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这样,学生就要按照老师的标准去努力,学生自信的、大胆的表现心理将会受到挫伤。因此,课堂上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2.注重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表现的评价。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现在老师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往往还是偏重于技能技巧的评价,重视结果评价,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指出:“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全方位地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对他们的听课效率、参与意识、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操作技能给予全面及时地评价。
一、联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美术新课程正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美术学习的。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术,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和美术经验相联系,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自己对生活和美术的理解融于一体。新课程从实际出发,并联系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教材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即要在新环境下与教师接触,学会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老师和新朋友间的友爱、温暖,才会使他们有安全感,对新集体的依附感,才会对其他的环境、学习任务产生感情和兴趣。因此,在教材的第十课中设计了“我的新朋友”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样的“玩法”,挖掘“一起玩”的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让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参与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既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美术教学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美术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美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的结合。其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美术教育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征。美术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艺术也无从谈起。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美术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通过多学科的整合,促进智能的发展
美术的学习,除了美术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美术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欣赏美术需要自我身心智能,绘画需要形象智能及空间智能。工艺制作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美术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美术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美术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例如,一位语言朗读能力很强而美术能力平平的学生,在美术课上可能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热情也不高,但在语文课参加配乐朗读却非常积极,学习的效果也相当的不错。有些在美术上有突出能力的学生,可能在对其他学科上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加强对那些学科的兴趣。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美术,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从而使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和,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记录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美术和文化的连接,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人情各不相同。美术教学通过观看或欣赏中外美术作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美术的特点,尊重各地不同的文化。
五、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