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文档 > 求职信 >

大学英语论文(3篇)

网友发表时间 429752

【导言】此例“大学英语论文(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关于大学英语论文1

摘要:英语泛读课是大学英语专业基础阶段重要的技能课之一。其目的在

论文关键词: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本文从泛读的专业概念及特

征出发,强调了泛读课教学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语言能

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作者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探讨了英

语泛读教学的方法和建议。旨在提高泛读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专业泛读;概念及特征;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听、说、读、写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中,国外教学推行听在说前,说在读前,读在写前的规律,听、读作为英语输入的主要方式,是培养语感,产出语言,拓宽英语知识面的关键。相对而言,在我们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读比听占据了更大的空间,因此阅读作为联系说和写的纽带,成为英语知识输入的主要手段,提高其他技能的基本前提,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阅读一方面是由文字到思维,另一方面是由思维到文字。阅读过程就是读者与作者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词句的解码和歧义的消除既离不开阅读者已有背景知识的参与和运用,更离不开阅读者依据所读上下文进行的假设、预测、验证、确定等大量而复杂的逻辑理解活动。同时,这种逻辑理解会很自然地促进阅读者对所学英语材料的掌握,而逻辑掌握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针对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的不同,阅读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即我们所开设的相关阅读课——精读和泛读。尽管我们的英语教育向来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但长期以来一直侧重于对阅读材料的详细讲解,如字词,语法,修辞等,而忽略了阅读需要接触大量的不同的英文资料,广泛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语言输入。此外,详细的讲解也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导致重精读轻泛读的现象,甚至使一些学生对阅读本身的作用产生了误解。那么,要详细了解精读和泛读的不同,促进泛读教学的发展,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泛读。

二﹑英语泛读的概念及特征

泛读指理解一般或整体意义的阅读,特点是读者更关注意义,而非个别词句。外语泛读更强调尊重学习者意愿,培养阅读兴趣。Krashen把外语泛读称为free voluntary reading,即由“读者自愿选择、以阅读本身为目的的阅读”。近年来,外语泛读更加重视阅读中的快乐成分,强调“为了快乐心甘情愿地阅读长篇课文”,因此,泛读更多地被称为愉快阅读或娱乐阅读。

就本质而言,泛读是一种语言教学、学习过程,即根据特定教学法所采用的教学技巧、训练方法及练习活动。因此,根据Krashen的理论,泛读是:(1)大量材料或长篇文本的阅读;(2)以整体或一般理解为目的;(3)以快乐为宗旨;(4)个人行为,学生自主;(5)所读材料不作课堂讨论。也有人认为泛读是教学方法,与语法翻译法、问题理解法等并列,但持异见者认为泛读不能占据语言教学的中心位置。泛读有十大特征:(1)课内外尽可能大量阅读;(2)提供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鼓励不同原因、不同方式的阅读;(3)学生自主选择想读的材料并有权停止阅读;(4)阅读目的与快乐、信息和一般理解相关;(5)阅读就是回报,不设读后练习;(6)语法、词汇必须在学生语言能力范围之内;(7)个人默读;(8)阅读速度要快;(9)教师确定目标、示范方法、跟踪进度,使学生从中最大获益;(10)教师作示范——作为阅读积极分子向学生展示读者形象及阅读收获。

三﹑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的作用

大学英语专业泛读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泛读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泛读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启发学生学会用英语的语言方式进行思维。泛读课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假设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并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扩大学生的认知词汇量,增长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可见,泛读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泛读课教学的作用大体有以下几点。

1.泛读课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许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习惯于逐字逐句地阅读、翻译和理解文章,缺乏对文章整体概念的把握。有的学生甚至习惯“指读”或“默读”;有的学生碰到生词就停下来查阅字典,而不能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还有的学生习惯回读或“钟摆式”阅读,这大大简慢了阅读速度,降低了阅读效率。通过在泛读课上教师所给予的关于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可以尽早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良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2.泛读课能够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习一门外语,不但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而且要了解讲这种语言的人所在国家和地域的文化。泛读课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科技、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泛读教材时,可以最快最直接地从中学习到英语国家的方方面面,扩展视野,增进对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3.泛读课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研究表明,无论母语还是外语环境,大量阅读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从输入角度看,泛读是语言输入的源泉,能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知识,建立结构意识,增加背景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效率。阅读效率取决于快捷、自动的词汇辨认和大量的词汇认知,因此,广泛接触目的语是有效的学习途径。日本研究者Mason在大量观察对比自主选材阅读和传统阅读教学后指出,泛读是中上水平学生最成功的外语学习方法。从习得角度看,阅读中的意义磋商有助于预防中介语僵化,促进语言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发展。鉴于有意“学得”的语言无法完全转化为无意“习得”的语言,泛读有助于弥补“学得”语言知识在使用中的不足,消除母语干扰。

4.泛读课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

阅读中获得的满足感和胜任感是语言习得发芽的土壤。无论老少,一次成功的阅读经历就可能引发阅读兴趣,成功的个人经历也可引发更大的成功,强化学习动机;没有了句法词汇的约束,学习者会对书本产生积极态度,偶然习得语言。泛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消除紧张情绪和挫败感,降低竞争动机,使所有学生同等受益。因此,泛读是帮助学生大面积接触“好”英语的辅助课程。Krashen强调在外语学习中,“阅读是特有的、惟一能使我们成为好读者的方式,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风格和拼写能力,摄取充足的词汇知识并精通语法”。这正是英语教学想要达到的目标:发展读写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当然,“这一目标只有在轻松愉快、有意思的环境中才能实现”。

四﹑英语专业泛读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泛读课要区分于精读课。精读课是大学英语的基础课程,它侧重词汇,语法,词组,句式等语言点,以及课文的篇章结构,主题大意的讲解和配套练习的训练,学生的参与性相对较少。泛读课则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的掌握泛读的基本技能,提高阅读速度并获取有效的信息从而增强理解能力,同时加深对英语语言特点的理解。教师更注重学生阅读的自主能动性,教师只在教学中起启发作用,或由点及线至面的概括作用,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在同类材料或词汇的学习上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泛读教学中要本着与精读互补,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但泛读决不等同于精读,不能把泛读课上成精读课。对于如何上好泛读课,笔者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课前预习——泛读课教学的准备环节。

课前预习是增加阅读前的准备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方法之一。泛读教材每单元包括三部分阅读内容,而授课时间为两个学时,因此,学生在课堂只能完成两部分阅读材料。只有课前完成一定量的阅读,并进行必要的笔头作业,老师上课对所预习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才会提高,并节省时间完成课堂的重头任务。但是预习并不完全是学生的事,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给予具体的指导。

2.课堂讲解——泛读课教学的关键环节。

泛读课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那么,怎样讲解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呢?笔者认为泛读课上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传授。

(1)文化背景知识介绍。

泛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广泛,专业知识丰富,常常涉及一定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学生对这些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就势必形成阅读上的障碍,影响对材料的理解。因此,教师可在学生阅读之前,提供一些与本单元阅读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并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在讲解文章过程中,教师也可传授某些语言知识所隐含和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通过讲解英语谚语、俗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含义;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来解释学生难懂的文化现象。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是否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并不全是词汇生僻和句子的难度,还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文章结构分析。

泛读课上对文章篇章结构分析是很重要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内容的排列和组织方式,即作者是如何表达他的观点的,文章是怎样展开的。1篇文章的难度不仅取决于人们普遍承认并重视的词的难度和句子的复杂程度,以及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还取决于文章的结构。不同结构的文章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语言上的讲解,而忽略了文章结构分析,就势必造成见木不见林的结果,学生就无从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更谈不上真正理解整篇文章。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熟悉常见英语文章组织结构,让学生学会利用文章结构来全面地理解课文,重组课文。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理出文章线索,了解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大意。其次,根据标题或小标题预测文章或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很多文章的标题都具有点题的作用,是对整篇文章或章节内容的概括。再次,训练学生利用关键词、关键句来识别文章结构。最后,教师要总结出对于不同题材、不同结构的文章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

(3)语言点讲解。

在基础阶段的泛读教学中,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泛读课中,语言点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泛读中语言点的讲解不同于精读课。教师没有必要对词汇或短语的意思和语法功能进行反复讲解,而是训练学生利用上下文,运用所学知识,诸如语法知识、词汇知识、背景知识等,运用逻辑推理去猜测词的意思。另外,对于文章中的习语、典故和修辞等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的理解。这也是学生阅读中的难点。

3.课后阅读——泛读课教学的补充环节。

泛读课的另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就是课余时间广泛的阅读。老师应找出一些适合学生实际水平、有感召力的读物推荐给学生。学生读到适合自己水平又喜欢的书,就会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也会发现英语语言的魅力。教师除了给学生布置任务、指导他们阅读外,还要定期对学生的阅读作一定的检查,帮助学生克服惰性。检查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读书报告、心得交流等。这样,不仅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而且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平,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为他们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倾注很多心血。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泛读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在基础阶泛读教学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扩大词汇量,为其高年级的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应不断探索研究泛读教学方法来提高基础阶段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整体阅读的心理机制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1995(2)

[2]王艳。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J].长沙大学学报,2004,(1).

[3]杨艳。英语专业泛读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01(35).

[4]周萍。大学英语泛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8.

[5]张伊娜。对当前外语阅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研究,2001,(1).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大学英语论文,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大学英语论文的相关认知。

关于大学英语论文2

多媒体英语教学已经引起广大英语教育者的重视,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有着传统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同样也存在缺憾和不足之处。本文依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应对措施。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利弊,对策

引语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电子信息科学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给高校英语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和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新的需求,如何使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向现代化转变,是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拟从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以本校多媒体投影教学为例)进行以下两方面探讨: 1、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和局限。 2、从师生角度探析多媒体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

本校多媒体英语教学主要采用自制或下载的PPT课件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投影式教学。经过不同教师的教学实验和广大学生的反映,开始阶段普遍喜欢多媒体上课。据调查,原因主要如下:

1、多媒体英语教学能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在多媒体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调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单一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老师创设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在多方位,较为真实的氛围下进行合作型学习。教师可以在预先创设的符合教学目标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组织探究、激发兴趣、促进习得能力。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角色易从传统的“专制式”、权威式向师生合作式、互动式转化。学生也易从听众型、旁观型向参与型、实践型转化。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纯分析、注入式教学模式。

2、多媒体英语教学最大优点在于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实现了声音、文字、图像等方面的多通道、多元化和立体化。符合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语言学习的多维输入优于单一的视觉或听觉的输入”。适合学生知识构成的多媒体视听材料小课题,如编辑的原版影片、英语新闻、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外国历史、地理地貌等有关的教学资料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可以提供纯正的语音和各具特色的地方语调更易于为学生所喜欢并模仿,特别体现在听力理解、涉外礼仪、英语国家概况、商务谈判和影视欣赏等实践性较强的课。建构主义也为多媒体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持,通大量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的语言和界面可多维的对学生感官进行刺激,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和趣味化,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利于语言知识的获取和巩固。学生多途径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比传统教学活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调动起来,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3、多媒体英语教学优化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课时利用率来。多媒体使用能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板书、画图、制表占去了课堂大量的时间,授课信息量受到限制。教师教材若改编成电子教材,可实现非线性教学,信息传播速度快。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还可利用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讲解和交流,帮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紧凑丰富。

4、多媒体英语教学优化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多英语教学也比普通教室的传统英语教学要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仿真式、交互式的学习材料。完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能使师生能随时从网络上下载符合学生不同理解水平的学习资料,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有无可比拟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授课内容和作业的理解程度,更易于使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从而收到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英语教学使得教学节奏加快,信息量加大,信息重复率增高,准确性加强,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不仅能实现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还能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

多媒体英语教学并非是全能的,无可挑剔的。在现在的教学中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而是现代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长处的有机结合。的完美组合

二、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局限性

虽然多媒体英语教学有着显著的优越性,但是也有它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处于教学前沿的英语教育工作者也持有不同的看法,如著名的语言学家桂诗春教授就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座谈会”中就曾提出“计算机辅助教育有一些作用,但是是有限的……”。

首先,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使用多媒体英语教学的老师反映:多媒体英语教学既有极大的优势,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多媒体英语教学目前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囿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硬件设备及管理和英语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及而言,无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只是换汤不换药。其次,市场上与教材配套,能拿来就用的多媒体英语教学软件寥寥无几,多媒体网络教室这样的多媒体硬件操作平台各个学校都有,可是缺乏性能良好的配套教学软件。再者,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挑战,首先教师备课量和工作量显著加大,我校英语教师本已承当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并且学生的考级通过率与教师考评、课时酬金挂钩,使一线老师不敢轻易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毕竟多媒体英语教学这个貌似新颖的模式往往“叫好不叫座”。在当前“成绩才是硬道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下,使用多媒体的教师往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还有学校有些管理部门认为老师使用多媒体英语课件是“哗众取宠”、“不务正业”,尤其是在课堂上播放剪辑的影视片断,便指责老师“出工不出力”。大大压制了使用多媒体教师的积极性。本校目前的教室设施远未满足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多媒体教室为提升投影屏显示效果而把教室变为“暗室”不利于老师掌控学生的动态,师生互动大大减少。更为主要的是,多媒体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个体差异被忽略。

曾接受过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学生反馈:目前我校的多媒体英语教学内容大多是将课本内容搬上了计算机屏幕,实施单向播放,学生缺乏“参与感”。在多媒体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法、英美文学等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方式效果不太理想。对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而口语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却无显著提高。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英语课学生感到不适应。比如说,为了使学生看清投影屏而把教室亮度大大降低,如同电影院,无法像普通教室上课时那样从容自如地记课堂笔记。另外,长时间地盯着投影屏幕看,极易视觉疲劳,头脑发晕。还有由于缺乏多媒体操作平台的遥控设施,教师为操作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而需要坐在操作台后面上课,加大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教师也不便使用手势等肢体语言,弱化了效果。教师、学生希望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学习时能有更多的主动权,而学校和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及维护人员则出于预防病毒及保护设备等目的对学生的操作采取限制措施,这就形成了使用与管理上的矛盾。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交谈、电子邮件及QQ等方式搜集同行、学生对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感受,为该课题提供资料。

多媒体英语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

1、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陈旧和不足是在这方面的工作难以推动的主要障碍之一。

关于大学英语论文3

一、引言

在中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这句话的含义是在语言学习中,只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了解其中的含义。在英语学习中这个方法其实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通过不断诵读,确实能够有效地稳固学生对于单词、句子结构、整体语感的掌握,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英语并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就是阅读再多遍,也不可能达到“其义自见”的程度。这种情况下,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的集大成者,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但是涵盖面极广的语言的精炼和巧妙的运用。文学作品对于语言文字的驾驭和使用只会高出一般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而不会比这个要求更低,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是不是可以引入英美文学这一元素,以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呢?答案是肯定的,经过教学实践,教师们发现,将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引入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确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且学生的英语驾驭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达到了兼具考试和实用两个层次的价值,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深刻了解西方文化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文化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决定着语言的所有要素。任何一种语言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明的精炼。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其实就是对于该国家或者地区文化的学习。对于母语的学习和本国文化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为即便是再小的国家,也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这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是极为深厚的,想要在短短十数年中精通是绝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中国学生每个人的语文成绩都不会太差,但是未必每个人的成绩都会很好的原因所在。本国语言的学习尚且如此,更遑论拒自己国家千里万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完全不同的,文化差异特别巨大的国家的语言的学习。而每一个国家都有具备极强文字驾驭能力的人,他们的文学作品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语言的精炼与巧妙组合,不仅对语言文字的解析十分有帮助,还直接体现了本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文化这种元素是无法进行教育的,只能自己去感悟,通过对大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就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敏感程度。

2、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英语能力

中国当前高校英语教育的主要要点就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是其实我们从这几点就可以看出这个层次是非常低的。举例来说,对于非文学专业的语文教学来说,听和说不必考核,因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进行交流的前提,但是对于语文的考察却不会仅仅停留在能读懂和能写出两个层次,语文的考核会考核学生对于古文、现代文深刻的理解,要体会隐藏在纸面上的语言背后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元素。但是对于英语的考核就没有这么深入。当然,对母语的考核和对外语的考核肯定是要有所区别的,但是当前的英语教学是为了培养更多能够适应国际化的优秀人才,是要让这些学生将来能够在国际上与英语母语的人流畅沟通的,所以要求必须要提高。但是又因为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所以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来提升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并且体会其中的感情和文化就是不错的方法。

3、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关于“兼听”和“偏听”的讨论。在语言的学习中亦是如此。尽管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才是正确的道路,但是如果能够对全世界范围内各种意识形态都有一种较为深刻的认识,会让学生的这种信仰更加坚定。并且刨除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的碰撞这些直接的元素来考虑的话,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会讴歌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在情感的表达上,这种人文的思潮是任何国家都一致的。并且当前的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学生如果全面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对其审美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文学作品在提升审美和价值观念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其中的人文性也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望尘莫及的。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现实路径解析

1、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

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绝不仅仅是多看基本英美文学名著就能达到目的的,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准备和改革。第一,要进行教育体制上的必要革新。教育改革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但是似乎整个教育体制变动较大的只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似乎并不大。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高等教育承担着直接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任务,其改革的成效将直接关乎整个教育改革的成败。那么具体到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这一目标上,自然不可以免地要谈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天平倾斜。想要提升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必然要做的是加大学生对于英美文学的阅读量。并且为了由于英语这门学科并不会吸引大多数的学生,所以有必要用相对的考核对敦促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当然,本身这种模式都是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考核自然也不能够仅仅是考试。可以适当举办一些活动和比赛,既增加趣味性,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于英美文学素养的理解,一举多得。第二,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有必要了。既然要求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有一定的提升,那么相应的,教师的英美文学素养必须也有所保障,并且教师在教学思想和观念上也应当有相应的提升。也就是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应当转变思想,正确认识到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英美文学在高等教育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刻的领会,并且主动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必要的创新。教师在这种情况下的要求比传统的英语教师要高得多。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对西方文化较为深刻的了解、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较好的整体把握、对世界各国的一些文化知识都有涉猎。这样能力全面的教师才能够真正担负起培养学生优秀的英美文学素养。第三,当前的英语教材亟需改编。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仅凭课上的部分讲解和课下的学生自觉是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的,要做到将英美文学素养作为评价高校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重要要素之一,就需要对现有的英语教材进行改编。当前的英语教材是中国的相关专家和一些国外的相关专家联合编写的,这些教材的确更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但是却在文学性上有些许的不足之处。未来英语教材应当在保有现有的模式下,加入大篇幅的英美文学作品,使学生学习的不再是专门为他们设置的英语教材,而是原汁原味的英语作品,这样对培养他们真正的语感和适应未来的国际化社会是更加有利的。当然,英美文学作品加入教材中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产生了一些困难的,因为文学作品中往往存在大量俚语、修辞和非常规的英语用法,不过对于适应了这些困难以后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就会变得更加简单。

2、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现实路径

在解决了基本的教育体制、教材、教师三方面的前提条件以后,就完全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了。第一,要设置多元化的师生互动活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是靠学生读写和教师讲解就能够完全实现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首先指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讲解之前自己先通读设定的篇章,找出自己完全无法理解的地方,用师生交流或者同学间的交流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多采取一些活动,例如文学作品的演绎、文学作品读后感的诵读等等,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熟悉和敏感,也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外要进行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活动,组织相关的社团组织,定期举办活动等等。第二,多利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当前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和网络的时代,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从网络中获取英美文学作品的相关资讯,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了解作者的背景、文学作品的整体逻辑和脉络等等,并且借助于多媒体的设备,用各种声光影结合的形式改变以往仅仅给学生视觉刺激的教师模式。其实这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文学作品的信息,还能够真正地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被动地“教”为主体向现在的主动地“学”而转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变得更有成效。第三,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鼓励学生说和写。每一个人阅读文学作品以后,或多或少地心中一定会有感悟,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这种感受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让学生将自己心中模糊的感受在说和写的过程中不断清晰和深化,将这些在不断阅读中积攒的一点一滴逐渐融合成为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成果比传统的模式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这对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点是学生一旦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对于英美文学素养的提升来说是非常明显的,不利的地方则是学生需要认知的事情太多、太繁琐了。但是其实能够正视和有效利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学生,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因为它直接关乎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又承担着直接向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英语是各个专业都必须学习的必修课,但是教学和学习实效是非常差的。近些年来,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不断地研究大学英语的创新出路,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都需要进行较大的变动。而在当前形势下,引入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成为了一项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不小成果的手段。当然,这种模式还处在初级阶段,各项工作还不够完善,但是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必将成为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适应国际化趋势的人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9 42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