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文档 > 求职其它 >

文化教育行业分析【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78756

【导读预览】阿拉题库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的“文化教育行业分析【通用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求职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第一篇】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智能化课程设计会计学专业

1大数据网络智能化背景下大学教育的时代特点

随着计算机、通信、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的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与教育方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BigData)是海量数据及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简称,通过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获取、储存、搜索、共享、分析、可视化地呈现等,实现‘量化世界’的数据化”。面临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变革促使财务体系中的管理手段必须跟上节奏。时代在变,对财务人才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财务人员在大数据变革中要改变固定思维、尽快实现角色转型的趋势却是不可否认的。本文主要结合会计学专业在面临大数据信息技术变革的背景下,探索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计改革路径。

2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的导向——以学生发展能力为主导

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课程的设计则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会计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具体实施“如何改革”之前,更为关键的是改革的导向问题。最新调查显示,在未来十年内,有50%以上的会计工作将实现自动化。这对会计职业固然是一个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计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因为,有些工作是无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包括做专业判断、决策,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正是会计师所擅长的。那么在会计学专业的教育过程中,仅仅将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足以使学生具备“职业”的能力,因为简单重复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将可以交付给计算机处理;而对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对财务大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职业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因而,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课程设计,是会计学专业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向。

3网络智能化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的路径探索

认知理论模型的构建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育目标应当包括认知能力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其中认知能力的目标按智力活动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六个等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些等级的认知能力划分是按智力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程度逐步递增的。识记和理解属于较简单的低级认知能力,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属于较复杂的认知能力。本文在Bloom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将“记忆”和“理解”作为会计专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的第一阶段;“应用”和“分析”为第二阶段;“评价”和“创造”为第三阶段,如图1所示。在第一阶段,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资源(如微课视频的教学资源),按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实行“项目式”课前学习,使得学生完成“记忆”和“理解”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点。从Bloom认知理论的模型看,所谓“记忆”——记忆或重复以前呈现过的信息的能力,也就是知识保持能力;“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所获得的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大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实时了解学习的行为数据(学习是否参与学习,学习的时间长短等);以及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便于教师清楚地“发现问题”,有利于第二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回归到传统的教学现场,教师在此阶段发挥重要的知识讲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即实现Bloom认知模型中提升“应用”——将知识(概念、原理或定律)应用于新情况的能力,以及“分析”——把复杂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个彼此相关的组成部分的能力。在通过前一阶段线上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是什么”的基础上,教师在第二阶段将针对会计理论的逻辑进行深入地讲解,会计职业的实务操作问题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为什么”的探讨,教会学生能够利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解决不同的会计职业问题。第三阶段,是Bloom认知模型中最后的能力应用阶段,即“评价”——根据已有知识或给定的标准对事物做出评价和鉴定的能力;“创造”——将有关的知识综合起来形成新知识块或新模式的能力。从课程的设计过程主要通过网络智能学习平台的实现,教师端将结合现实企业案例的会计处理问题交由学生来判断,从而考查学生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是否真正掌握了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能力。在这一阶段中,网络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将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情况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估、督学等有积极的反馈效应。

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虚实融合

大数据网络智能化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对教学的课程授课方式要“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难度也在加大。课堂内外、线上线下、随时随地、时间空间都被打破,大学课堂的教学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对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大数据技术革新也迫使学校迎合“新一轮”的变革,努力构建“虚实融合”的教学新常态。结合前文分析在Bloom认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计需要体现出灵活、弹性、开放的特点。网络智能化学习平台的虚拟性,充分地实现了学生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然而网络课程的灵活和弹性,须在教师端进行一定程度的“实时”督学,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的便利。许多大学在课程改革的探索中总结了较好的“虚实融合”的教学经验,比如某大学电子工程类课程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成功地利用信息技术,调动了学生的课前学习积极性和堂的参与度,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亦可以尝试此类教学方式,如第一阶段课前的线上学习作为零散的个体学习,第二阶段课堂的集中教学针对同专业的学生实施“大班教学”(讲座型教学),而第三阶段根据会计专业的岗位性质实施小组学习的“小班教学”。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第二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物流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0前言

据阿里2015年不完全统计的物流数据显示,淘宝网站“双11”当天生成的物流订单数亿,和前年数据相比,韵达、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的物流量均翻倍,然而并没有发生类似之前快递“爆仓”的问题,有人认为是配送效率提高的原因,事实上是大数据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淘宝数据应用发展的四阶段:被动响应—2007年前;主动变革—2008-2010;优化完善—2011-2012;数据驱动—2013。由此可见,大数据应用对物流管理的作用不容小觑,而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职业教育的相关对策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大数据时代

所谓的大数据(BigData),最初是由全世界知名公司麦肯锡提出的,强调大数据是下一轮竞争、创新及生产力的前沿,也就是就企业角度来讲,大数据应用是未来竞争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显而易见的,大数据具备海量性、多元化、价值性、快速性等特征,促使数据处理方式、处理工具也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快速完善和成熟,并且大数据应用己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比如机关单位、教育行业、金融经济、科技研发等。纵观整个大数据时展历程,京东商城于2013年初启动云计算研发基地,并且组建了中国人大京东商城电子商务研究室,加强对电子商务大数据的研究分析。同年5月,申通快递于京交会上演示了新型信息化智能平台,可自动整理、分析物流数据,了解申通各快递站点的经营情况、业务发展等。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菜鸟网络的发展规划,未来将建立一个能支持网络日销售额300亿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实现全国各地24小时送货上门的目标。这种智能物流骨干网络就是大数据在物流行业的一大应用,势必会导致物流行业格局变化,给各大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由此可见,物流行业要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夯实企业的实力,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事实上,菜鸟网络除了给物流行业带来威胁和挑战之外,还创造了一定的机遇,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打开了大数据人才缺口。据麦肯锡的预测报告显示,至2018年美国大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高达15万~20万。而且这些大数据人才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技术、数据统计能力,还要将海量的物流数据转变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大数据的真正的价值意义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物流快递行业的各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数据信息,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整理归纳、分析总结海量数据,从而掌握各运营站点的经营情况、业务发展等是需要企业高度重视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决策可以提高物品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尤其对一些特定产品来说,对时间、新鲜程度的要求很高,通过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商品流通速度,降低商品积压,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目前,传统物流专业教育更倾向于培养构建物流体系、经营管理物流企业等方面的高质量人才,而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数据分析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这就对物流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单纯的IT技术人才已不能满足物流行业发展所需,能将技术和行业有效结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才是大数据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物流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3国内物流职业教育的现状

尽管大数据时代为物流职业教育创造了改革机遇,然而目前的物流职业教育体系仍难以满足需求,这是由于国内物流职业教育自推行以来虽小有成就,但依旧存在一些主要的问题如下:(1)学科构建不完善,物流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不够完整;(2)教学设施陈旧,科研实验室相对较少,难以保证教学效果;(3)教学模式落后,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课程冗长无味,传统灌输式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创新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4)教材内容滞后行业发展,课程之间知识点重复,缺乏有关物流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内容,整体质量偏低;(5)考核评价体系落后,学生过于追求理论成绩,期末“临时抱佛脚”现象严重;(6)教师团队学术和实践能力不平衡,尤其是年轻教师没有物流企业工作经验,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不多,难以提供给学生最有实际价值的信息。

4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职业教育模式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针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对物流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职业实践性非常强,物流职业教育必须要立足于实践。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转变思维模式,重视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以适当地借鉴国外成功的教学经验。比如德国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团队等方面都比较注重应用实践性,学生除了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毕业之后能快速胜任物流工作;英国则采取“工读结合、实践教学”的物流职业教育模式,即学生先去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并发现自我需求,再回学校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最后回到企业进行实践。国内在这方面值得推广的是络捷斯特公司推出的长风学霸赛,是面向全国中职、高职及本科院校的物流、电子商务与会计专业学生的一个在线学习与竞赛的项目,其中本科学生仅限于参加物流专业竞赛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里面受到很大的欢迎。(1)就业定位明确。对于国内各大高等院校而言,可结台自身特色和优势来细分物流职业教育,进行差异化物流职业教育,不需要培养出同类型的人才。同时结合自身的就业定位来制定教育培养计划,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物流人才;(2)重视校企合作。对此,各大高等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发展与校外企业合作,根据行业性质来设计物流专业课程。比如上海同济大学就和建材业、快递业、电子产品行业等建设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可通过行业渗透来累积物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基地中,要迎合企业实际需要,在保证企业科研成果的前提下,适当加强学生的实践培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我技能。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物流职业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难以实现的,要将学生放到企业之中,在真实的物流工作岗位上让其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来分析和研究企业本数据,为企业大数据分析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4)开展校企科研合作训练计划。高校可多开展一些物流设计大赛的训练计划,企业提供科研课题,高校组织学生组队参加,某种角度可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还可为企业提供一些独特的创意和想法。另外,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也可安排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双向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提供教师企业实践学习机会。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在保证物流教师具备充分的行业经验的前提下,才可有效改善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让课堂教学更直观、更有趣,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还能解决企业科研难题,发展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从而保障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资源;(6)重视实验基地、物流图书馆的构建。开展科研教学的重要前提是实验室,各种模拟仿真实验设备和网络环境,为学生建立物流网络、发挥创造想象力创造了条件,是培养大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硬件条件。除此之外,物流图书馆的构建有显著的专业特色,便于科研教学活动的开展;(7)突出个性化教学。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大数据的线上实验室、物流图书馆为学生创建了学习交流平台,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来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同时,高校学生可有选择的将学习信息公布出来,和教师、学生甚至专家进行在线交流探讨,实现互动学习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除了能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之外,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有积极影响。5结语总而言之,大数据为物流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相对应的,物流职业教育也要有所改革来适应物流行业的变化,要立足于实践,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让物流职业教育跟上时展的步伐,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全方位、高质量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物流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23).

[2]魏宝红.基于铁路特色的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闭[J].陕西教育(高教),2016(08).

[3]叶丽青.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探索闭.职业,2013(14).

[4]刘振华.基于实践技能培养的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时代金融,2012(14).

[5]刘刚.刍议中职物流专业教育模式改革[J]冲国校外教育,2012(02).

[6]周倩.浅析高职物流人才的专业综合技能培养途径[J].中国市场,2012(02).

[7]王永富.新时期广西高职物流专业教村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4).

文化教育行业分析【第三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 系统论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李生贵(1970- ),男,壮族,广西天等人,南宁地区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广西 南宁 530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西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高师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C2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12-02

课堂教学是基于价值取向的目的,是由诸多要素参与的承载多个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复杂的社会育人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是优化实现教学目标之保障。笔者试运用系统理论探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即分析课堂教学要素,统筹规划教学行动,评价教学设计,反思教学,全面育人,规范专业与职业发展。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内涵与特点

系统观对于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的课堂教学设计有较强的分析性与平衡性。系统是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结合起来的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整体。它聚集合性、整合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和反馈性于一体。集合性指系统组成要素;整合性则指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之和;相关性是要素间关联与互动;目的性为系统特定目标指向;适应性指系统与环境关联与互动;反馈性即系统自我调节、平衡和维持。系统论,为教学设计、制订计划、分析教学、解决问题提供系统工具以及设计系统方法。

教育教学是人类涉及目的性的社会性育人实践,其实质是社会育人的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优化之保障。设计,就是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预想今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并观念性操作构成要素,明确主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行为。设计具有超前性、预测性、差距性、不定性、创造性、想象性等特点,体现其自身的基本内涵。超前性是活动的安排或策划;预测性是解决问题的构想;差距性指设计方案与落实存在差距;不定性指设计多样化和动态过程;创造性和想象性即设计包含设计者的创造成分与主观想象成分。教学设计属于特殊设计,突出系统法。教学设计系统观强调理论融合性、过程分析性、问题解决选择性、工具性、具体性、效果参照性。英语教学设计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可见于外语技能教学所遵循的多重原则,即系统原则、交际原则、认知原则、文化原则和情感原则。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学系统设计,既要遵循教学系统设计普遍性,又要顾及个体发展需要、专业基础和职业标准,这样才能保障教学整体功能最大优化。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系统设计的内容

完整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评价三环节。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贯穿整个教学设计过程,每个教学设计的终点是一个新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设计始终处于动态之中。

(一)教学分析环节

即教学设计起点,从学方面构建教学设计理据。教学分析步骤为:确定分析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形成终结报告。教学分析内容为:一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需要,指学习者的当前水平和教学要求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分析是了解学生问题及其原因,解决“为何教”与教学针对性等问题。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整体来把握这一层次学生存在的学习基础偏低、英语知识系统性差、英语技能水平低、学习动机偏弱、学习策略单一、学习情感自我调节能力偏差等普遍问题,是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二是学习内容分析,它是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学习内容分析旨在确认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成分间的关系,确保内容的效度。从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选用教材、编制教学大纲以及教师教案、课堂教学活动等教学内容,反映学生学习内容结构,同时反映教学互动。基于学科、未来职业和个体需要,学习内容应该把握英语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的基础性,重点为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技能与研究技能获得。三是学习结果分析,即学习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分析,即适应未来职业标准的要求。加涅将学习结果划分为四类: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和动作技能态度。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重点在于理智技能和认知策略掌握,前者涉及教学技能操作,后者属于学习过程管理范畴。四是学习者分析,分析内容涵盖学习者的基本特点、学习风格和学习准备状况,体现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学习者分析重点在于学习起点能力分析和学习态度分析等。学习起点能力分析旨在分析原有的学习者英语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基础英语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等,是确定教学起点、内容和效率的依据。学习态度分析旨在理解学习者对本专业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倾向。学习态度分析往往容易被忽略。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全程均有必要融入学生的外语审美和情感体验成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激活内在动机和磨炼毅力。教学分析体现现代教学的学习者中心理念以及依据学习规律设计教学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环节

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预期教学活动终极结果。目标设计应该考虑学科、学习者和社会等因素。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立足于培养基础英语的外语教师,即学生最终获得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外语教育教学技能,反映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即基础阶段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日常口语交际技能。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包括:英汉语言对比技能、英汉文化对比技能、基础阶段教学技能、课程设计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基础阶段教学实践与反思技能、外语教学基本技能等。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侧重于支持根本目标的实现,构建教学合力,形成专业教学特色。从职业实践考虑,要注重人才知识、技能和品德的全面培养。

2.教学策略设计。它指与教学理念相关的教学方法、教学顺序、教学活动、教学组织和教学艺术预设。教学策略包含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互动、教学内容、教学载体等要素,构建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英语教学法是设计的重点,单一教法侧重阐释外语交际技能的某一因素,为教学法可选性和复合性之源。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学应着眼于整合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浸式等外语技能教学法,以此来突破先前中学既得的英语口语技能水平。教学顺序主要有加涅的简单到复杂的排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和奥苏泊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活动安排可借鉴加涅信息加工模式的“九大教学事件”,即引起注意、告知目标、学习回忆、呈现材料、学习指导、诱导行为、提供反馈、评定行为、记忆迁移。班级课堂教学可以发挥合作学习、口语交际等优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化。教学个性化、情境化、教学研讨法等有助于训练学生创新学习和未来职业实践探究意识。总之,教学策略设计最能集中体现教师教育专业行动能力、特色和教学双主体的能动性。

3.教学媒体设计。即教学媒体选用。汉语语境下的英语教学,英语语境往往空缺,使得媒体是创造教学情境的必要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媒体种类与功能的发展,教学媒体系统设计成为现实。教学过程因此可能与某种媒体产生联系,媒体选用受情境中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设计主要应该考虑学习的经验和信息反馈、教师媒体运用与开发能力。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学媒体的选用应着眼于帮助学生交际技能的提高与思维训练的开展,调动认知和情感的积极因素,拓展教学时空,沟通课堂内外,优化效果。

4.教学过程设计。即教学流程的安排。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学主要属于技能示范和技能练习类型课,实效功能性强,此为3P教学模式普遍得以青睐的原因,其操作过程反映技能行为习惯获得的一般特点,教学步骤功能区分度高:展示(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和应用(production),既符合教学过程优化基本标准即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又符合教学过程设计基本的原则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媒体优化、遵循心理等,还可以兼容个性化教学过程。

(三)教学设计评价环节

即教学设计试用环节,指对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即通过教学成果推广前的小范围试用,来确定设计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等,以便完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评价的一般过程为:制订评价方案――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评价资料――整理和分析评价资料――报告评价结果。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学设计评价包括:评价目标即评价教学设计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及可完善性。评价指标指评价是否对高职高专英语学习需要的学习现状、差距、原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学习内容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关键点以及对策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起点与习性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是否符合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可行性、可测量性;教学策略设计是否反映英语外语教育技能和口语技能获得实际;教学媒体设计是否促进英语技能和英语教学情境构建,调动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等;教学过程设计是否使体现教学分析和展示教学设计效果;形成性练习题是否符合教学目标,评价练习设计水平与数量,学生完成练习的时间与质量等。评价标准可以选用定性标准或定量标准,选用观察、征答表和观察表,收集和评价学习成就信息与教学过程信息,制作信息分析表,最后完成报告评价结果。

系统观是对多要素参与的教学设计持全面分析的教学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顾及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环节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关注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互动关系,使教学设计有利于师生合作,促进教学相长;重视媒体选用,保障教学信息有效传播;设计评价保障教学整体功能和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系统观教学设计整合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等,开放性良好,为教师职业性思考与策划提供系统方法,有助于高职高专职前教育英语教师建立英语教学过程全面联系的观点,规范职业行为,避免教学认识片面化、操作简单化、缺乏综合观。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2]李诚忠。教育控制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刘润清。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王辉。学校教育技术操作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5]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徐英俊,曲艺。教学设计: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7]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文化教育行业分析【第四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过程;实施效果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多元化与网络应用的普及,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发展高职院校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只是规模的扩大,表面的发展,忽略了高职院校实质性内涵的建设,导致高职院校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改革,然而,众所周知,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出发点。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的应变能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正处于转变模式、建立特色、与时俱进的关键阶段,只有彻底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成长要求,满足社会的需求。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过程,并分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在教学中实施的效果。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历程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特点,中国特色的课程开发初露端倪。就课程体系而言,本文认为主要经历了四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见图1)。

(一)“理论模块 + 实践模块”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三段式”课程体系即:在一定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向某一专业方向纵深发展,通常分为三段,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这种课程体系模式一直是高校的主流,然而,自1980年高等职业教育从普通高校单独列出以来以后,为了使课程体系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在“三段式”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第一次的改革,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时间和内容,实训课程可以单独设置[1]。为了能对这一阶段改革前后进行对比,本文用图示予以说明(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改革后将实践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改革的趋势是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理论和实践课程完全并列开来,有明显的分界,并没有将职业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统一起来,而仅仅将实践课程作为理论课程的一个补充或延伸,其整体导向实际上还是理论为主。故此,相对“纯理论课程体系”来说,本文将之命名为“理论课程体系”。

(二)“宽基础 + 活模块”课程模式

在此之前,高职教育实施的“理论模块 + 实践模块”课程模式只是将实践课程作为理论课程的一个补充或延伸,并没将实践课程与职业岗位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学生的工作岗位能力的提升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宽基础 + 活模块”课程模式是按照学习理论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其课程教育目标定位非常明确,即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以及全面发展,这个阶段课程开发的要求就是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此阶段,综合职业能力分解为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其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是通过集合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来实施的,体现一种专业知识面宽的局势,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知识与技能基础,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并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我们称这部分为“宽基础”部分;“从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学习模块,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块,这主要体现教学中的“活”——“教学模块设置的活,学习模块选修的活”,然后针对相应确定的某个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

(三)“项目课程”模式

项目课程开发模式与基于学科知识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开发模式有着本质区别。项目课程模式是基于工作任务分析、行动导向的一种教学新范式,是为了行动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此阶段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来确定课程门类,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匹配;同时通过职业能力来确定课程的内容,因为知识的掌握应服务于能力的建构,所以应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来组织课程内容;进而应该按照工作过程来设计并确定课程的顺序。整个过程我们图示如下(见图3)。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工作过程是此阶段课程内容重组的参照系,是课程开发的导向,整个过程主要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学生全程参与职业活动为序展开。在教学中表现为,感知和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相关知识要求,然后再开始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自始至终与职业实践相联系,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项目课程的开发更加凸显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能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立马上手操作;但这种课程模式存在不足就是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以往的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团队的观念更新等还无法适应教学要求,有时难以找到和开发出完全满足专业要求的项目,将所有的课程都改为项目课程还难以实现,同时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足的教学场地、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大量资金投入等。

(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项目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从而构建相应课程体系,可以说是从工作过程分析到课程体系构建单向过程,而并没能很好的并有效的施行工作过程及课程的双向研究,这就使得“项目课程”存在难以找到和开发出完全满足专业要求的项目这样问题,为此,课程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重视,该模式体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间的双向研究,如图4所示。

高职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有三层含义:一是将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通过分析、综合,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新设计课程——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二是按照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顺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三是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的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2]。

总结本文所述四个变革历程,可以得出: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职业岗位的联系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单向研究到双向研究的过程。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要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按照综合情境的分析-行动领域的导出-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六步法)的路径推进,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学习领域(课程)中。

(一)综合情境的分析

本文所指的综合情境分析是通过调查研究对职业岗位分析、企业综合分析及社会分析的综合分析。而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都能做到先对专业所涉及到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然后再对专业的课程进行开发;然而却缺少从更广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以求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本文就认为不仅要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还应该从企业层面及社会层面予以综合分析。企业层面的综合分析包括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岗位职员需求、企业职业能力要求及企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社会层面的综合分析包括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到国家层面的分析,分析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行业发展需求、劳动力市场等方面。通过实时的综合分析,开发的课程体系实时更新以适应时代需求。企业综合分析与社会的综合分析最终还是要反馈到岗位的分析,企业综合分析与社会的综合分析所起的作用就是保证岗位分析的适时性,我们可以表示如图5所示。

(二)行动领域的导出

通过问卷、访谈、研讨等形式的调研,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资深教师、课程专家共同分析职业工作过程,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并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描述,从而选择典型的行动领域作为未来课程开发的重点。

(三)学习领域的确定

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它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明线,以知识掌握为暗线,最终编制出功能类似于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方案[4]。学习领域以培养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强调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计划的工作能力。

(四)学习情境的设计

在进入实际教学环节前应对相应学习领域进行教学实施方案设计,即学习情境设计。实际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故此,如何在教学中模拟实际工作中的真实要素就成为学习情境设计的核心。前文提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双向过程,即“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相互促进与反馈的过程,即不仅要从实际工作问题或情境出发,利用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或规范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教学环节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差异,缩短“学”与“用”之间的差距。同时,学习情境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执教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等因素,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完成设计。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

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步骤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六个步骤的实施,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互动、体现了学生“学”与“评”的结合、促使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整体提升等。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效果

通常的课程开发过程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过程对比如图6所示。

从图6我们可以得出,课程的开发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不仅强调理论(应知)与实践(应会)的结合,而且强调工作任务中的任务关联,从而使构建的课程体系体现知识的关联与扩展,这些知识的关联与扩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及构建学生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可以看到课程体系的完善可以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企业的岗位设置,引导企业进行岗位调整,从而重新知道课程体系的开发,体现教学与工作双向互动循环促进的过程。

迄今为止,国内高职院校通常较成熟的课程开发方法从注重理论的提升发展到不仅注重理论的提升而且还注重相关技能的提升。而工作过程化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是基于学生行动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是技能、理论与价值观的加和,如图7所示,总体趋势还注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正处于转变模式、建立特色的关键阶段,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真正含义,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木特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发和建设学习领域课程,才能建立起属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己的课程类型和教育类型。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赵惠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趋向[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6):1-6.

[2] 李学锋。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15.

[3] 王风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2008,(98):38-39.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3 1978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