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文档 > 求职其它 >

医药行业供需分析【推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59197

【导读预览】阿拉题库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的“医药行业供需分析【推荐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求职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医药行业供需分析范文【第一篇】

着力用药安全

瑞金医院的医生在日常的诊疗服务中需要开具大量的处方,各种药品都具有相应的副作用,不同的药品之间也存在着配用禁忌。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首先会考虑各种药品之间是否存在配用禁忌,以及相关的副作用是否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但面对大量患者和不同的处方,能够完整的了解全部药品的注意事项或配用禁忌对于医生来说则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为了患者提供符合病情需要并且安全的药品,瑞金医院的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会十分谨慎的进行逐一检查,以确保交付给患者的处方是合理安全的,但这种手工检查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难以覆盖到医院全部的药品。为此,医生和IT部门都希望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药品配用禁忌的自动化筛选及审查,实现安全用药。

瑞金医院借助于构建在SQLServer 2012之上的电子临床助理应用,可以直接通过IT系统为患者开具处方,当处方所需的药品与计量被输入计算机之后,系统提供的实时分析服务将会自动化的将当前处方与药品配用禁忌进行对比,如果该处方通过安全检查,处方信息将会被自动的传送到药房,使药剂师能够更加快捷的为患者准备所需的药品。如果医生开具的处方内容符合药品配用禁忌的相关检查规则,在使用后存副作用的潜在风险,该系统将通过声音与提示对话框及时的通知医生做出修改。现在,对于瑞金医院的医生来说,使用该系统和微软数据平台所提供的快速实时分析服务能够有效地提升在临床医疗中的用药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加可信来和高质量的服务,使患者更加安心。

自助式商业智能

医药行业供需分析范文【第二篇】

目前PACS和LIS已有多个成熟的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其建设经验或许能为医院药学信息化带来新的思路:构建医院药学信息系统(Pharmacy information system, PIS),在HIS的平台上独立运行,解决HIS“离不开”又“不好用”、“不够用”的矛盾。

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院药学部门在工作性质与业务流程上与医疗、护理部门有着明显的区别,以医疗为中心的HIS很难覆盖药学部门的各项业务,国内医院的药学化建设尚存在以下六个问题:

1.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HIS在满足药学部门的需求上先天不足,很多医院做的补充完善、二次开发工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医疗机构之间缺乏互联互通机制。“信息孤岛”严重妨碍了医院相互的合作交流,药师们陷入简单的重复劳动,如药品调价时同一地域的所有医院都要做相同的价格维护工作。

3.药品基础数据缺乏统一标准。药品编码和药品基础数据库结构是保证数据质量、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我国至今仍无相关国家标准甚至行业标准。

4.药学部门缺少“画图纸”的人。医院药学信息化建设经常会陷入一种窘境,药学部门在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后发现开发的项目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觉得不好用。究其原因是缺少“画图纸”的人,开发人员很难全面、准确地理解药学部门的需求。

5.各医院自行开发,重复投入多。国内很多医院都在自行开发软件系统以满足业务需求。据统计,国内近三分之二的三级医院都曾开发过药学信息化项目,不同医院的项目(如处方点评、药品说明书查询等)功能大同小异、重复建设严重。

6.未能实现产品化,升级维护无保障。医院自行开发的软件系统均未实现产品化,开发实施的成本高、升级维护无保障,这些自行开发的软件往往使用寿命很短(据抽样调查结果估算,使用寿命超过5年的不足20%)。

上述问题是造成我国医院药学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PIS概念的引入和实施可望为解决这一症结带来新的契机。

PIS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模式

药品供应保障是医院药学部门的基础工作,PIS要能够实现对药品服务、信息、物流和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避免因分散、多头管理出现追溯困难、不同口径数据统计结果不一致等问题。

在医院的信息建设中,医院管理者和信息部门对新系统的引进甚至原有系统的修改都十分谨慎,担心会干扰“脆弱”的HIS,影响医院正常工作。因此PIS系统的构建和实施应以不改变HIS结构、不影响HIS运行为前提,PIS仅将相应功能从HIS剥离并整合,以数据交换的方式保证HIS系统结构完整、运行方式不变。PIS需要的基础数据一方面从HIS中读取,另一方面来自新建的数据库(由PIS生成并维护);同样PIS生成的数据也分别写入HIS(原HIS需要的数据)和自带的数据库(其它数据)。

目前,各医院都有大量和院外其它单位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求,如获取药品的基础信息、向医保上传用药数据、ADR报告、与其它医院交流(如比较库存水平、调剂效率等管理指标)。在不改变医院HIS的前提下,可采取图4所示的“三明治”结构,通过PIS系统间接实现不同医院之间以及医院与医保等外部单位的信息共享和交换,让医院对拟共享和交换的数据进行控制,满足各医院对数据管理的要求。

作为医院药学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PIS至少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1.满足医院药品供应保障和临床使用的需求。PIS应当纳入药品在院内流通的各个环节,与药品相关的所有业务流程均能在PIS上实现。

2.满足药品管理和决策支持的需要。各医院的HIS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统计、数据分析的功能,但普遍不够用,对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为医院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有限。PIS可以参照其它行业的成熟经验,为医院提供丰富、灵活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工具。

3.帮助医院合理使用药品。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便捷地查询药品信息、审查处方医嘱、评价分析患者用药,这些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全面、准确的数据库、科学的审查规则和高效的算法。鉴于该领域已有成熟的商品软件,可采取使用商品软件和自定义审查相结合的方式,为商品软件提供标准数据接口的同时为医院提供自定义审查功能。

4.帮助药学部门进行事务管理。医院药学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有大量事务性工作(如排班、绩效考核等)和内、外部沟通需求(如通知传达、与临床的沟通和反馈等),PIS可以按深度行业定制OA系统的标准提供相应功能。

5.协助药品经费预、决算和经费使用管理。多数医院的药品经费由药学部门使用但由财务部门管理,双方都无法实时掌握药品实物消耗与经费开支的关系,而PIS可以实时地分析药品消耗、经费使用和收益。

随着PIS的普及,可能会出现专门的药品基础数据供应商和药学服务咨询公司。前者可为医院提供药品基础信息和动态,如根据医院药品供应目录及时向医院推送药品价格变化、药品警示信息等。后者可以帮助医院分析药品管理和药品使用的指标,并提出改进建议。

应注意的问题

以产品化为目标开发、建设PIS系统已经被很多医院药学部门管理者接受并认同,个别医院已经开始进行尝试,一些IT企业正在或准备进入该领域。作为专门针对医院药学行业的信息化项目,PIS在方案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营中应当注意以下四点:

1.强调医院药学部门和药学人员的主导作用。与一般IT项目相比,PIS更应当是一个医疗项目,要强调并充分发挥药学部门和药学人员的作用。建设PIS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够用、好用的软件,更重要的是药学部门在此过程中通过对需求的整理和深入分析,优化工作流程、制定质量标准、明确工作模式。

2.正确评估项目的开发实施成本。对PIS这种与工作流程结合紧密的行业软件而言,软件购置、实施费用以及配套硬件等费用可能只占总成本的30%~50%,在需求分析、流程改造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人员、时间和经费,否则PIS系统会像某些药房使用的自动化设备一样,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甚至成为一种摆设。

医药行业供需分析【第三篇】

关键词:SOA;信息共享;医药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TP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3-852-02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Based on SOA

LIU Qing-chun, CHEN Pei-zheng, ZHANG Hao-mi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Informatics, Guangdong College of Pharmac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olution of designing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soa,is brought forward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sharing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upply chain. And,the paper analyzed the modules of services on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established system model.

Key words: SOA; Information sharing;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1 引言

供应链是由各经济实体及用户所构成的实际物流环境。供应链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的一种先进运营模式。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等五大基本内容,每个都由很多的特定业务组成,而很多业务都有自己适用的软件,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比如,医院药库的库存信息,药房的销售信息,药店的销售库存信息,这些信息能很好的反馈到药厂,药厂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决策。但由于共享问题,这些应用难以实现。

当前医药流通领域中的生产或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各自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内部信息系统,这些系统提高了药品购销和管理效率。但药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等)系统因相对独立和封闭,不能实现机构或部门之间的远程信息交互,依然存在大量手工操作、信息获取手段落后、数据流失出错等现象。为此,已有部分药品经营企业通过与医院建立点对点链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以期解决企业与医院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即使这样,药品供应仍然面临着多点重复链接、信息不对称、效率低、管理难、实施成本高等新问题,尚无法满足信息化交易功能需求。此外,尽管也有政府参与开发并主导药品采购服务,为医疗机构提供需求信息与供应信息查询的平台。扩大了用户的信息面,却仍显得相对独立,不能在医疗机构和供应企业内部系统之间有效实现药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又形成了一个新的“信息孤岛”。由此可见,医药供应链集成存在复杂性、动态性、异地性等问题。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是一个集成系统,它需要解决医药供应链过程中各个节点的集成问题。

2 以SOA技术实现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

以SOA体系架构思想来实现医药供应链系统中的信息共享,是解决医药信息供应链过程中诸多问题的良好解决方案。SOA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表现在它可以很容易添加新服务、修改现有服务、删除不再需要的服务等。如果把供应链集成系统看作服务集成的合成物,SOA就可以解决供应链集成的动态性问题。以Web服务为基本单元的SOA可以满足远程异构系统的互操作问题,这可以解决供应链集成的复杂性和异地性问题。采用以Web服务作为基本单元的SOA的思想构建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将使系统获得很强的生命力,因而研究如何构建基于SOA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SOA体系架构介绍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是一种分布式系统的体系架构。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定义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规范,按松耦合方式将分布在网络上的不同应用系统整合到一起,从而使得多个现有的应用软件通过网络整合成一个新系统。接口应该是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件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图1所示的SOA模型,说明了SOA中的不同角色及其工作流程。

SOA架构的组件包括:

1)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者负责建立服务和服务描述,然后将服务的描述发给服务注册中心,并从服务注册中心接收服务请求信息;

2)服务使用者(service requestor):服务使用者是一组使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一项或多项服务的组件;

3)服务注册中心: 服务注册中心包含服务的描述,服务提供者在该库中注册其服务,而服务使用者通过查询该注册中心中已登记的服务,使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

以SOA架构进行医药供应链信息管理

以SOA体系架构理念,采用基于XML和SOAP技术的Web Service来屏蔽不同软件平台之间的差异,从而为医药供应链各系统之间的集成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可以将医药供应链各分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数据以SOA服务的形式进行,使得其它节点系统可以调用,各个分支系统将所需的服务集成到各自的信息系统中。以这种方式将药厂、医药公司、医院、零售药店的系统进行有效的连接,使得医药供应链系统从单一、封闭的系统发展成为接口定义良好的模块化开放系统。

药厂物流中心和医药公司配送中心的衔接

将药厂物流中心和医药公司配送中心的内部局域网进行有效的对接,药厂能够随时查看配送中心所有品种的库存情况、销售情况、流向等,配送中心也能够随时查看物流中心的药品情况,以便对库存的品种进行及时的调整。在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系统内部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一旦配送中心相关品种的库存低于安全库存,系统便可以自动反应,便于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物”的科学“流”动。

医药公司配送中心与医院、零售药店库存系统的衔接

医药公司配送中心的内部局域网络部分模块与医院、零售药店进行对接,通过授予一定的权限,医院和药店能够通过网络及时查看配送中心的品种结构库存情况,可以直接通过电脑联网进入配送中心的网络系统,进行定单采购或电话采购、传真采购等。生成采购定单以后,自动在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分别进行打印,物流中心打印的定单是与医院、药店进行业务结算的凭证之一,同时便于进行相关品种采购的决策,配送中心打印的定单主要作为向医院配送货物的依据。同时,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也能够随时查看医院、药店中药品的使用与销售情况,以便了解市场动态及时进行相关品种的采购。

药厂与医院、零售药店库存系统的衔接

药厂内部局域网络部分模块与医院、零售药店进行对接,通过授予一定的权限,能够通过网络及时查看医院药店的药物品种库存情况,这样便于药厂及时制定与调整生产计划。

医药供应链系统中的服务功能模块分析

1)库存管理:系统中有专门针对医药特点设计的仓库管理模块,完全支持批次批号管理,在出库时,系统会根据预先设置的条件(批次优先或是批号优先)决定此次出库应该先出哪些货品,减少库存损失。

系统根据现代供应链的方法设置了提前期、平均流速、安全系数、批量、批量周期、相对补货频度等多个参数,计算出企业所需要的库存上下限,又通过对企业业务的综合管理,包括采购、销售、进货策略、库存控制等全过程,从各个方面抑制了库存的增长,建立起企业的良性运转机制。

2)决策查询:采用链接式查询模式,提供条件输入卡片,实现多条件模糊查询;可多窗口、多任务运行;首家推出多项目交叉汇总,提供更丰富的汇总结果。

3)销售分析:可提供多种销售排行榜并按药品、部门、业务员用客户等销售情况进行应收、应付、销售额、毛利的分析处理,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部门、业务员及药品的销售情况,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4)订单管理:通常,医药批发商的订单处理程序非常涣散而且繁杂,需要将采购和应收账款流程结合起来,通过Web service技术或其它形式的电子商务,实现“无纸化”订购,采用集中负责制,以更小的工作量和更少的努力缩短订单履行的前置期,降低固定成本,简化对订单和账款支付的确认与追踪,加速有关单证的周转,提升现金流,最终建成一套标准化的订单管理流程。

5)进销存管理:处理医药企业商品进、销、存、退、损、赠及购进、销售退补价等业务,并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收集大量经营数据和信息。

6)价格管理:变价单可在开单的同时执行,也可分步和批量执行;对进价、批发价及零售价的变更进行记载并形成台帐;可查到任意形态的变价单及其内容。

7)供应商和客户管理:对供应商和客户档案进行卡片式管理;进行信贷额度(金额和天数)设定,提供信贷报警,加强往来款项管理;进行客商资料保密和造访次数管理。

8)业务结算:提供不勾对、以销定结、自动勾对、按单据、商品、明细六种结算方式,可有效处理进销存结算业务。

9)财务预处理:对各类业务及帐表以财务核算方式管理,自动将各类业务处理为会计凭证记帐,提供相头帐簿页的查询;也可以将其导入财务软件自动记入财务帐。

10)配送管理:接收分店配货需求信息;可根据分店销售情况及分店库存确定配货需求;可根据分店库存上下限确定配货需求;根据配送需求、总部现有库存、厂商与商品关系确定生成物流中心配送方案或厂商配送方案;配送方案将确定:什么商品、多少数量、从何处配送、配往何处。

3 医药供应链系统模型与实现

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设计思想是:建立一个信息服务注册中心,被授权的各相关医药供应链节点系统将各自的业务功能和数据以服务的形式,在注册中心注册,通过信息将服务储存到信息中心,在通过中心的验证之后,其它客户就可以查询到此项已的服务,并进行调用。以此各个系统可以得到其它系统所提供的医药信息(新药信息、药品库存量、药品的使用情况、药品销售情况、订单、中标药品等等),整个过程是基于Internet的。通过此种方式,将异地的、复杂的、动态的医药供应链系统整合到一起。如图2所示。

服务功能实现示例:

public final class StockWS {……};//医药库存管理系统的库存信息服务实现;

public final class EnquiriesWS {……};//代表药品批发商、药厂企业的药品信息查询服务;

public final class OrdersWS {……}; //代表药品批发商、药厂企业的订单管理服务;

public final class InvoicingWS{……}; //代表药品批发商、药厂企业的进销存管理服务;

各系统客户端将需注册的服务的代码实现在各自的类方法当中,其它客户就可以查询到此项已的服务,并进行方法的调用。

4 结束语

医药企业属于既有流程特点又有按预测/定单生产特点的企业,它的供应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医药企业需要管理许多原材料和许多产成品的各方面,大量的中间产品和不同的工厂和销售商。医药企业与药品制造商、医药批发站(销售公司)及医院之间的采购、销售、及退货等流程的处理也都具有特定的行业规范,若采用手工操作,很难及时、准确地处理好,科学准确的预测和需求管理是医药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医药供应链信息系统,而基于SOA的医药供应链共享系统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医药供应链过程中的动态性、异地性、复杂性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健壮性。

参考文献:

[1] 殷国鹏。基于Web服务的供应链集成研究[J].微机算机信息,2004,(2):58-63.

[2] 袁松范。构建上海医药供应链的意义及可行性探讨[J].现代商业,2006,(5):137-141.

医药行业供需分析范文【第四篇】

1、医药流通业的现状

我国的医药流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此前,药品流通基本上属于国有专营,各级医药公司经营药品批发,负责药品零售的药店和医院则必须统一从医药公司进货,下属的一、二、三级采购站均为国有制企业,这种4级批发模式造成了整个医药流通渠道的效率低下。而药品按照国家计划生产,统购统销,价格上实行统一控制,分级管理。药厂出来的产品到最终的消费,在我国往往有6-7个流通环节,结果造成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严重。而在国外的成熟市场,药品流通环节一般为2-3个。环节繁多导致效率和效益的损失,目前全国医药商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销售利润率小于1%。在美国医药批发商的销售利润率为%,而其流通费用率仅为%。据统计,我国已有15个省的医药商业企业连续3年出现汇总性亏损。加入WTO后,我国的医药分销领域将受到来自国外企业更大的冲击,因此,我国的医药流通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落后的流通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2、传统的医药流通渠道

目前存在的渠道主要有: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零售企业消费者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医院药房临床医师患者(消费者)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品连锁企业门店消费者

药品生产企业医院药房临床医师患者(消费者)

其中存在的问题是: 从商流的角度看,药品出厂后大多需经过批发企业、零售(连锁)企业或医院药房等多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多次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势必要影响到药品的流通速度,同时也增加了药品的流通费用。从物流角度分析,这就是导致我国医药商业流通费用过高的根本原因。因此,医药流通业改革首先须进行流通模式的转变。

医药流通模式探讨

1、医药流通的简单模式

从医药流通领域的发展来看,将来医药流通的模式应该是图1所示: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医药流通模式,其实,从物流的角度分析,这同样是一种理想的医药物流模式。因为如果没有配送中心的存在,那么模型将变为图2。

制造商/供应商

分销商/家户

如果存在物流配送中心的话,那么模型可变为图3。

制造商/供应商

分销商/家户

从图2可以看出,物流配送开始从制造商/供应商到分销商/客户采用的是:一点到多点或多点到一点的形式,这是物流配送系统的原始模型。原始模型演变为现代物流配送系统供应链的结构即:多点到一点再到多点的形式。由图1转变为图2的理由主要有四:①提高了物流配送系统的敏捷化程度;②提高供应的保证程度,降低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库存成本;③为了简化流通手续,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和提高服务水平;④提高车辆等物流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在此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与物流配送中心三者之间的区别(见表1)。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是不同的,按此分析,医药批发企业建立的应是物流中心,零售连锁企业建立的应是配送中心。那么,对于由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构成的物流网络可以统称为物流配送中心。

2、医药流通模式的选择与分析

从表1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建立一种理想的物流模式,关键的一个环节是――物流配送环节。从医药流通企业的角度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医药物流配送的功能应该由谁来承担更有效?由谁来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更合理?我们有以下几种选择:

(1)医药生产企业自办物流,自建物流配送中心;

(2)零售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承担本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功能;

(3)医药批发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建设物流配送中心;

(4)医药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共同合建物流配送中心。

医药流通模式分析

(1)医药生产企业自建物流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物流业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药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也要求有一个完美的物流提供商为制药企业服务。在这种形势下,第三方物流兴起,以集合众多企业的物流业务,使自身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企业自营物流的成本,降低物流总体费用。虽然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前景看好,然而,从全国制药行业来看,采用第三方物流方式的比例还比较低。主要原因是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非专业药品物流企业,或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部分服务,而客户需要更多的综合,甚至包括非物流范畴的服务;而最有条件成为药品专业物流企业的是医药商业公司,但其物流业尚处于发展之中。一方面供应不足,另一方面需求不旺,因此,许多大型的制药企业自建物流网络,既为本企业服务,也为其他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从而获取利润。例如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通州开建了物流基地,预计在全国逐步建立物流基地,形成全国性的物流配送网络。但是,自建物流是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作支撑的,而我国的制药企业数量众多而且规模偏小,信息化水平普遍低,资本实力有限,所以除少数实力较强的大型制药企业可以自建物流网络,其他大多数企业应利用现有的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节约建设物流的巨额资本投入,还可以使其集中精力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创新与市场的控制能力。

(2)零售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

目前大部分国内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发展,是在重组原有流通格局的基础上进行的,还没有能为连锁药店服务的社会化配送中心,同时,根据我国GSP及相关的政策规定,每个医药零售连锁企业都必须由其总部建立只为本企业内部服务的配送中心。所以,每个连锁药店都不得不自建配送中心,而建设配送中心的投入很大,营运成本几乎占到连锁药店总部管理成本的50%以上,这就意味着连锁企业将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但从物流管理的角度看,完全没有必要每个连锁企业都自建配送中心,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3)医药批发企业承担“第三方物流服务”

从上述对制药企业和零售企业自建物流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虽然均可自行承担起物流配送的任务,但是这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做支持,而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并不具备这个条件。同时,企业若在物流建设上投入过多,也会影响其发展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往往将导致企业丧失市场。因此,对大多数制药企业和零售企业来说,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第三方”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医药流通领域,最有资格承担药品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应是医药批发企业,尤其是大型的批发企业,它们在建设现代物流方面有很好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地域优势。国内的大型医药批发企业一般都建设在交通便利的省会城市或地区,这就为发展物流配送中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②设施设备优势。为完成药品批发职能,批发企业必然拥有大面积的土地,建设大量的仓库,并且配备相当数量的汽车及其他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等机械设备,同时还要有适合药品运输、保存的特殊设施设备。这些条件都是物流配送中心所必须具备的。

③专业技术优势。长期的批发业务,培育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的采购、存储、运输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队伍。从现代经济理论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加以再培训,这支队伍将会成为物流配送的骨干力量。

④传统的组织网络优势。虽然改变了传统的隶属关系,但在几十年的业务交往过程中,批发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批发企业与批发企业之间、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较为密切相互信赖的关系,这也是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基础。

基于以上优势,批发企业在发展配送中心时,更易于开拓市场,提高并巩固其配送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并且通过扩大权实现契约化配送,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批发企业只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品种、人员、仓储、运输、质量保证等资源优势,实施流程再造,即可组建成大型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然后在此基础上,整合、利用中小型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企业已有的配送网络,最后形成全国性的医药专用物流配送网络。

(4)医药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共同组建物流配送中心

在由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各自运营的物流配送中心内,物流业务是由厂商、流通批发商、零售商直接从事的,即他们在负责生产、流通或销售的同时,也全权负责商品物质流动或管理的事物,而且物流中心的基础建设(如土地购买、设施建设等)和相关的投资都是由他们独资进行。显然,这种形式的物流配送中心在利益上表现为厂商、流通批发商或零售商能对商品流动、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但问题是相应的成本较高,这不仅表现在建设成本高昂,而且也反映在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兴建物流配送中心时,可以采取由制药企业、流通企业、零售企业共同组建,工作人员也由三方的人员共同组成,但基于医药流通企业具有发展物流中心的独特优势考虑,可以决定由医药流通企业的人员总体领导策划。通过共同组建物流配送中心可对药品进行整体的物流作业管理,不仅可以加快药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医药流通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物流管理,可以降低医药物流成本。

结论

本文通过对医药流通模式的探讨得出:从物流的角度分析,理想的医药流通模式应是:药厂物流配送中心零售终端。其中,物流配送中心起着连接上、下游企业的作用,产品从生产出厂经过物流配送网络直接到达销售终端,商流即产品的所有权在物流配送环节可不发生转移,这样,就改变了过去流通环节过多的状况,为流通业降费增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通过对医药流通物流的四种模式的分析得出:

(1)具有强大资金、技术实力的大型医药生产企业可以自建物流配送网络,发展第三方物流。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生产企业来说,充分利用流通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才是明智的选择。

(2)根据目前政策规定:零售连锁企业的总部必须建立只为本企业服务的配送中心。但本人认为:尽管本规定可以对连锁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但是从物流管理的角度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流资源的浪费。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3 65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