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实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74906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实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第一篇】

寸土不空,粮食满囤。

上山弯弯腰,回家有柴烧。

千靠万靠,不如自靠。

一天吃餐粥,一年省石谷。

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吃饭拣大碗,就怕干活爱偷懒。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凉水。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手艺是活宝,天下饿不倒。

囤尖浪费看不见,到了囤底后悔迟。

心要常操,身要长劳。

火越烧越旺,人越干越壮。

尺有尺用,寸有寸用。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功成由俭,业精于勤。

好问不迷路,好做不受贫。

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

劳动钱,万万年,贪污钱,在眼前。

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

弄花一年,看花一日。

囤尖省,日子长;囤底省,打饥荒。

一天一根线,十年积成缎。

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近河莫枉费水,近山莫枉烧柴。

没有乡下泥腿,饿死城里油嘴。

一天省下个葫芦头,一年省下只大黄牛。

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

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

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第二篇】

水务行业是指生产和提供水务产品及服务主体的集合,也包括一部分相应的衍生行业,例如再生水的生产与利用、污水处理后所产生污泥的处理。由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组成的水务系统向用户提供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服务。

水务服务是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水务服务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先导基础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水务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水务行业呈现服务产业化、运行市场化、产权多元化、管理集约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水务行业的资本运营仍在探索和实践中,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水务企业应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水务投资现状,借鉴水务行业内资本运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全球水务产业发展分析。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通过大力推行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化,水务企业或公有为主、或公私互补,产业链不断延伸,在供排水技术、节水技术、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以及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水务企业发展水平较高。目前国际上3大水务巨头分别是威立雅、苏伊士和泰晤士,它们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以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逐渐形成国际性的水务集团服务于全球。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从19世纪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70%以上,进入了后城市化发展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已经放缓,城市朝着“低速高水平城市化”的方向健康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引入时间较早,认可度比较高,水务行业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水务企业发展比较成熟,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水务体制情况及经营模式,可以看出,虽然它们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私有制,但是在市政公用设施领域,却并不都是私有化。无论是哪种模式,它都是各国在自己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根据各国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适应形势需要而采取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模式。它们看重的不是私有化,而是市场化,即如何增加竞争,提升效率和服务。如果仅仅转变了企业的`属性,竞争度没有提高,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截至底,我国规模以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数量总计1346家,截至年,全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491家。2015年,我国水务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达亿元;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了%;销售毛利率为%;成本费用利润率为%;销售利润率为%;总资产利润率为%;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

-2015年中国水生产和供应业销售规模统计。

三、中国水务产业投资规模分析。

20,我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到亿元,同比增长%;2015年我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到亿元。

四、中国水务产业竞争企业分析。

中国部分重点水务经营竞争企业情况。

“十三五”期间将是水处理高峰期,2015年是新环保法实施的一年,最严格环保法的推出将使得执法不严的现象得到纠偏。此外,2015年是“水十条”落地并全面执行的第一年,行业发展进入加速期,水治理行业景气度进入高峰期。预计到,我国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销售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第三篇】

《2014年中**婴行业线上数据洞察报告》为艾瑞系列报告,主要依据调研相关数据与行业访谈等对母婴行业发展概况及分类、母婴网购用户属性分析、母婴网购用户网络行为分析、母婴产品典型品类网购销量分析、母婴线上平台典型案例解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报告目录。

1.母婴行业发展概况及分类。

婴童规模增长,孕婴童市场基础稳定。

孕婴童市场行业政策分析。

孕婴童市场定义及介绍。

中**婴行业产品分类。

中**婴行业发展历程。

中**婴行业零售渠道分析。

中**婴行业线上平台分类。

中**婴网购平台发展简介。

中国孕婴童行业市场交易规模。

中国孕婴童用品线上交易规模。

2.母婴网购用户属性分析。

用户画像-性别年龄分布。

用户画像-学历收入分布。

用户画像-平台用户属性差异。

用户画像-区域分布。

用户画像-网络服务使用偏好。

用户画像-上网时间规律。

3.母婴网购用户网络行为分析。

网购前行为-流量来源分析。

网购前行为-搜索行为研究。

网购中行为-浏览页面类型分析。

网购中行为-品牌关注排行。

网购后行为-流量去向分析。

网购后行为-流量去向分析。

4.母婴产品典型品类网购销量分析。

母婴行业网购交易规模。

奶粉线上交易规模-平台分布。

奶粉线上交易规模-品牌分布。

奶粉线上交易规模-渠道价格分布。

尿裤湿巾线上交易规模-平台分布。

尿裤湿巾线上交易规模-渠道类别分布。

尿裤湿巾线上交易规模-品牌分布。

方案体系。

网购人群研究方法论。

5.母婴线上平台典型案例解析。

本章要点。

母婴线上平台间的关系。

中**婴网站案例研究。

图表目录。

图1-1-20中国人口出生率。

图1-32010-中国孕婴童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图1-42010-中国孕婴童用品线上渠道交易规模。

图2-12014q2母婴网购用户性别分布。

图2-22014q2母婴网购用户年龄分布。

图2-32014q2女性母婴网购用户集中度。

图2-52014q2母婴网购用户学历分布。

图2-62014q2母婴网购用户家庭月收入分布。

图2-72014q2大专以上母婴网购用户集中度。

图2-82014q2家庭月收入6000元以上母婴网购用户集中度。

图2-92014q2不同平台母婴用户性别分布。

图2-102014q2不同平台母婴用户年龄分布情况。

图2-112014q2母婴网购用户区域覆盖情况。

图2-122014q2母婴网购用户网络大服务类别覆盖top15。

图2-132014q2各平台母婴用户日均浏览周分布。

图2-142014q2各平台母婴用户浏览时间时段分布。

图3-12014q2母婴网站用户流量来源分布。

图3-22014q2母婴网购用户站外搜索词云。

图3-32014q2母婴网购用户站内搜索词云。

图3-42014q2天猫母婴用户站外搜索词云。

图3-52014q2京东母婴用户站外搜索词云。

图3-62014q2苏宁红孩子站外搜索词云。

图3-72014q2母婴之家用户站外搜索词云。

图3-82014q2贝贝网站外搜索词云。

图3-92014q2天猫母婴用户站内搜索词云。

图3-102014q2京东母婴用户站内搜索词云。

图3-11全站页面总体类型分析。

图3-12着陆页类型分析。

图3-13退出页类型分析。

图3-142014q2母婴网购用户关注品牌top20。

图3-152014q2天猫用户关注品牌top20。

图3-162014q2京东用户关注品牌top20。

图3-172014q苏宁红孩子用户关注品牌top20。

图3-182014q2母婴网站用户流量去向分布。

图4-1iecdata-2014q2母婴行业线上交易规模。

图4-2iecdata-2014q2线上母婴产品细分品类构成。

图4-3iecdata-2014q2奶粉线上交易额分布。

图4-4iecdata-2014q2各b2c平台奶粉交易份额。

图4-5iecdata-2014q2b2c平台奶粉交易额品牌分布。

图4-6iecdata-2014q2c2c平台奶粉销售额品牌份额。

图4-7iecdata-2014q2不同平台类型奶粉销售价格段分布。

图4-8iecdata-2014q2纸尿裤线上交易规模。

图4-9iecdata-2014q2尿裤湿巾各b2c平台销售额份额。

图4-10iecdata-2014q2b2c平台纸尿裤销售额品牌份额。

图4-11iecdata-2014q2c2c平台纸尿裤销售额品牌份额。

表2-12014q2各平台性别分布集中度(tgi)。

表2-22014q2各平台年龄分布集中度(tgi)。

表2-32014q2各平台学历分布集中度(tgi)。

表3-12014q2母婴网购用户小服务类别流量来源top10。

表3-22014q2母婴网购用户小服务类别流量去向top10。

表4-1iecdata-014q2尿裤湿巾细分品类销售额份额。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第四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衣款式与材料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有些皮衣甚至。

需求量将更高。

革)上寻找突破,未来几年,pu皮将成为动物皮的替代品,且能达到甚至超过动物皮的效果。

倾斜的趋势,四川、湖南等地比较具有代表性。

第二大出口国。因此,这些主要出口国家,也成为投资者青睐的.重点投资区域。

的投资。

饮食、居住、行驶都是缺一不可。

遍都是使用棉质制成,而如今更多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加入,比如从皮革市场购买一些皮制服饰。

常生活中所穿的皮鞋,都可以在皮革市场中看到。

皮革物品,而半成品多数都是布料,商家可以买回去进行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皮革物品。

也能经久不衰。对于从事皮革工作又或者是皮革业的人士来讲,也将不断的迎来成功的喜悦。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第五篇】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四、上下游产业相关政策。

第一节东北地区。

第二节华北地区。

第三节华东地区。

第四节中南地区。

第五节西南地区。

第一节省区a。

第二节省区b。

第三节省区c。

第四节省区d。

第五节省区e。

第一节城市a。

第二节城市b。

第三节城市c。

第四节城市d。

第五节城市e。

第三节医药化肥不同类型企业排名。

二、医药行业外资企业排名分析。

第八章-中国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一、产业政策风险。

二、原料市场风险。

三、市场竞争风险。

四、技术风险分析。

第九章医药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

第一节医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一、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企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医药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一、国家产业政策。

二、行业发展规律。

三、企业资源与能力。

四、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医药企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产业战略规划。

四、营销品牌战略。

五、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医药企业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重点客户的鉴别与确定。

三、重点客户的开发与培育。

四、重点客户市场营销策略。

图表目录。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第六篇】

水务行业是指生产和提供水务产品及服务主体的集合,也包括一部分相应的衍生行业,例如再生水的生产与利用、污水处理后所产生污泥的处理。由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组成的水务系统向用户提供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服务。

水务服务是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水务服务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先导基础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水务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水务行业呈现服务产业化、运行市场化、产权多元化、管理集约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水务行业的资本运营仍在探索和实践中,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水务企业应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水务投资现状,借鉴水务行业内资本运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通过大力推行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化,水务企业或公有为主、或公私互补,产业链不断延伸,在供排水技术、节水技术、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以及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水务企业发展水平较高。目前国际上3大水务巨头分别是威立雅、苏伊士和泰晤士,它们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以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逐渐形成国际性的水务集团服务于全球。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从19世纪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70%以上,进入了后城市化发展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已经放缓,城市朝着“低速高水平城市化”的方向健康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引入时间较早,认可度比较高,水务行业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水务企业发展比较成熟,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水务体制情况及经营模式,可以看出,虽然它们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私有制,但是在市政公用设施领域,却并不都是私有化。无论是哪种模式,它都是各国在自己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根据各国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适应形势需要而采取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模式。它们看重的不是私有化,而是市场化,即如何增加竞争,提升效率和服务。如果仅仅转变了企业的属性,竞争度没有提高,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截至2014年底,我国规模以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数量总计1346家,截至2015年,全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491家。2015年,我国水务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达亿元;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了%;销售毛利率为%;成本费用利润率为%;销售利润率为%;总资产利润率为%;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

2014年,我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到亿元,同比增长%;2015年我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到亿元。

“十三五”期间将是水处理高峰期,2015年是新环保法实施的一年,最严格环保法的推出将使得执法不严的现象得到纠偏。此外,2015年是“水十条”落地并全面执行的第一年,行业发展进入加速期,水治理行业景气度进入高峰期。预计到2021年,我国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销售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第七篇】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出版日期20xx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报告编号r417958。

报告链接/research/201605/。

报告目录:

第一章摄影器材行业“十三五”规划概述。

第一节“十二五”摄影器材行业发展回顾。

一、“十二五”摄影器材行业运行情况。

二、“十二五”摄影器材行业发展特点。

三、“十二五”摄影器材行业发展成就。

第二节摄影器材行业“十三五”总体规划。

一、摄影器材行业“十三五”规划纲要。

二、摄影器材行业“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

三、摄影器材行业“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

第三节“十三五”规划解读。

一、“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战略布局。

二、“十三五”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精神解读。

第二章“十三五”期间经济环境分析。

第一节“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一、“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将逐步恢复增长。

二、“十三五”期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

三、“十三五”期间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将引领全球产业。

四、“十三五”期间跨国投资再趋活跃。

五、“十三五”期间气候变化与能源资源将制约世界经济。

六、“十三五”期间美元地位继续削弱。

七、“十三五”期间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大幅提升。

第二节“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

一、“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将长期趋好。

二、“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将围绕三个转变。

三、“十三五”期间中国工业产业将全面升级。

四、“十三五”期间中国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基调。

第三节“十三五”期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预测。

一、“十三五”期间中国劳动力结构预测27。

二、“十三五”期间中国贸易形式和利用外资方式预测。

三、“十三五”期间中国自主创新结构预测。

四、“十三五”期间中国产业体系预测。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第八篇】

我国出现过的企业并购大多是强弱并购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自身需要更为迫切,中国企业并购方式将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以下是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欢迎阅读。

据统计,截至20xx年底,中国累计参与境外资源合作项目195个,总投资46亿美元;累计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610家,协议投资总额12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84亿美元。中国参与跨国资本流动和跨国并购呈现以下特点。

(一)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持续稳定增长。

油气、矿产、林业、渔业等境外资源合作项目运作良好,经济效益逐步显现。特别是跨国并购成为新兴形式发展迅速,迄今累计投资约12亿美元。此外,中方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农业合作也取得一定进展。

(二)大型项目不断增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

20xx年中国境外项目平均投资额达252万美元,比20xx年提升近30%.一批以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开发为主的国内企业通过在香港、美国等地设立公司,加快了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的步伐。20xx年新签。

合同。

额达上亿美元的大型工程项目15个,主要涉及电力、交通、建筑、石化等行业,经营方式逐渐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bot等发展。

(三)开拓新市场、新领域初见成果。

国内企业境外投资领域拓宽到生产加工、贸易、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劳务、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旅游餐饮及咨询等,投资重点逐渐从港澳、北美地区向亚太、欧洲、非洲、拉美地区扩展,分布日趋均衡。

(四)大型骨干企业表现突出,龙头作用显著。

20xx年,中石油、中石化等一批大企业渐成中国境外投资主力军。而优秀民营企业如浙江万向、远大空调、新希望等则以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为切入点,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成为“走出去”中的重要力量。另外一些优势企业如华源、海尔等还开始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并初具跨国公司的雏形。

(一)并购——外资进入中国的另一种途径。

1998-20xx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外资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建立“三资”企业;第二种是并购中国企业实现控股或参股。在我国,外资长期以来主要是以设立“三资”企业方式直接投入的。以“三资”企业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对外资而言其优点在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本土化优势,能较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又能享受东道国的优惠政策。其缺点是:三资企业从建立到实现盈利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新建的三资企业与中国投资方往往处于同一行业形成竞争,导致市场上竞争者数量增加;三资企业的资本仅来源于发起人的出资,缺乏更广阔的筹资渠道。

跨国并购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主要由大型跨国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外资而言,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优点是:(1)与“三资”模式相比,直接收购国内相对成熟的同类企业,不仅可以早早收摘果实,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合资过程中双方的矛盾。(2)吞并了竞争对手,减少了市场上竞争者数目,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3)通过并购国内的上市公司而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可以避免外资企业在中国直接上市的耗时费力,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低成本进入、低成本扩张、本土化融资的优势。(4)并购后形成的企业,只要外资比例超过总投资的25%,同样也享受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目前跨国并购还有诸多的法律障碍、会计标准差异、国内企业产权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国内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普遍不规范、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等问题,加大了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的外资的风险。在我国,跨国公司直接收购国内企业虽然偶有发生,但长期以来不成气候。

目前中国每年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只占全球外资比例的6%.而这其中采用跨国并购方式完成的,也只占6%左右。虽然如此,跨国并购还是外资进入中国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外资并购在中国的行业特征。

真正意义上外资并购境内企业(外方与中方合并,或外方收购境内企业股权达10%以上)的案例还不多见,但由于与外资进行合资或合作往往是外资并购的前奏,所以业内人士一般将外资并购与合作放在一起分析。外资并购/合作的行业目前集中于制造业,比重超过60%.制造业中,又以汽车、电子及家用电器、机械设备仪表、石化橡胶塑料、纺织业居前。新兴的热门行业则是服务业,包括公用事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电信业、房地产业、传媒和文化产业。

(三)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操作方式。

在国际范围内跨国并购也以收购为主,兼并仅占跨国并购的3%.真正的兼并如此之少,以至于并购基本上意味着收购。实际上,在外资对境内企业的并购中,合并的案例很少,绝大多数情况是收购。总的看来,外资对境内企业的并购有两种手法:一种是外国新投资者收购境内企业,或现有合资企业的外方收购合资企业里中方的股份,另一种是收购合资企业新发行的股权,以达到并购合资企业的目的。下面就以上市公司为例,分析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主要操作方式。

1.间接收购:通过控制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股东来间接控制上市公司。

购买型的间接收购:外商整体或部分买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企业,将该控股企业变成外商独资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从而间接控股上市公司。典型案例是20xx年10月,阿尔卡特通过股权受让,以50%+1股控股上海贝岭(600171)的第二大股东上海贝尔有限公司,从而成为上海贝岭的间接第二大股东。

新建型的间接收购:跨国公司在中国新建独资或合资企业,通过它来间接收购上市公司。典型案例是20xx年3月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米其林与中国轮胎生产的龙头企业轮胎橡胶(600623)合资成立由米其林控股的企业购买了轮胎橡胶的核心业务和资产,通过合资企业实质性地控股轮胎橡胶。

2.直接收购:直接控制上市公司。

协议收购流通股:外资通过收购b股、h股等流通股实施的收购。由于发行b股、h股的公司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且b股、h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较小,即使全部收购也难以达到控股的目的,所以暂时还没有外资通过直接收购流通b股、h股而成功并购上市公司的先例。

协议收购非流通国家股或法人股:在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条件下,协议收购非流通股的方式应该算作是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虽然基于控制市场开放进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及暗箱操作等考虑,199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券委员会〈关于暂停将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给予外商请示〉的通知》(以下简称《暂停通知》)暂停了这种收购方式,但这类收购却并未真正绝迹。随着入世后外资逐步获得国民待遇,对于将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给外商的限制将放松。

协议收购外资法人股:由于这种方式属于外资股在外方股东间的转让,受到的限制较少,操作起来相对简便。

直接合并股东,成为最大股东:20xx年,茉织华(600555)公司第二大股东日本松冈株式会社与其全资子公司terucomco.合并后,松冈株式会社单独并通过现第三大股东合计持有茉织华总股本的%,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实质掌控了茉织华。

增资式收购,国内上市公司向外资定向增发b股:1999年3月,华新水泥又以每股元人民向定向增发7700万b股,使后者的持股比例达%,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与股权协议转让相比,定向增发方式显得更为公开、公正、公平,没有太多的法律障碍,易于实施,也易于监管,但前期b股市场的大幅上扬提高了外资并购的成本。

3.其他方式。

购买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不良资产,以债转股方式直接或间接进入上市公司:通过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理,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使外资可以较快地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外资企业通过a股直接进入我国资本市场还有待时日,通过对债务重组的参与则可以较快地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手中急待处理的庞大的坏帐,众多急待重组的t族上市公司,为外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条件。大量的对上市公司的不良债权最终都将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来处置。这种方式主要的缺点:外资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国民待遇”——大股东的债务豁免、各金融机构大幅度降低利率水平、政府各方面的支持等。得不到这些支持,则处理不良资产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

以融资方式参与管理者收购:外资还可以通过为管理者提供融资的方式帮助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完成对企业的收购,并通过控制管理者进而控制上市公司。

外资通过托管+远期合约或期权等方式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收购:这种方式涉及到一些金融创新工具的运用,在当前还有困难,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将不失为可操作性很强的收购手法。

(四)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新特点、新动向。

1.加大控股并购力度,增资控股趋势非常明显。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外方更是要求控股、独资。因为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领先、技术保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技术越领先,对股权控制的要求越强。

2.外资进入的产业不断推进。

从一般产业进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同时进入第三产业的热情高涨。说明中国鼓励外商投资于高新技术领域的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外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关注,通过各种渠道向上市公司渗透。

国际间的企业并购多发生在证券市场上,中国资本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外资企业极具吸引力。目前外商投资的对象是那些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在行业中处于骨干地位的优势企业,而上市公司大多属于该行业的排头兵,或是该领域中潜力不错的企业,所以外资把眼光盯在上市公司也就不足为奇了。

4.投资主体由港澳台的中小资本转变为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

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到中国投资。跨国公司比国内企业更加不受各国的条件和政策的约束。例如,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其巨大的内部化市场使其国际交易的很大一部分避开各国的控制和审查,利用转移定价使税收暴露最小化,从而夺取母国或东道国的税收收入。所有这些,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处理跨国性问题的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

5.投资的规模化、系统化程度加强,并从零散选择转向行业进攻。

所谓系统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不仅向一个个单独的企业进行投资,而往往是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或相关联的企业、行业进行横向的投资,或者是对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纵向或系统的投资。这与中国力求零部件的国产化有冲突。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仅生产某种零部件或进行某种产品系列的组装,他们是母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其配套体系是全球的,带动全球子公司发展,与中国的产业关联不大。

我国对外商跨国利用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在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利于并购活动的健康开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治理结构不健全。

在企业产权不清晰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的收购标的本身就蕴涵了巨大的风险;收购后的企业组织也难以通过产权来实现对资源的内部化配置,并形成跨国直接投资的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再者,由于不能有效地行使控制权,跨国企业在生产经营、营销手段、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垄断优势就不能很好地嫁接到并购企业。

国际经验也表明,公司治理结构与控股并购关联密切。目前,绝大部分跨国并购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约占外商直接投资的1/3,东南亚国家相对更低,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资产评估问题严重。

外商购买国有企业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购买价格。评估部门的评估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确认是以帐面资产为准的,而外商接受的价值不是帐面价而是市场重置价,即该国有企业的实际价值,这和帐面价值有较大的差距。这个问题是外商购买国有企业难以成交的症结之一。另外,全国仅有国有资产评估机构400多家,专门从业人员1万余人,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评估实际水平距国际水平差别甚大,操作过程中有时还受行政干预。有些国有企业的资产没有经过规范化的核定和评估,无形资产的评估如企业品牌商标信誉等缺乏依据,现实中往往低估这一块资产,另外对企业潜在的能力、未来收益预期也未充分考虑。由于企业股权事实上并未进入资本市场,不能通过资本市场发现价格,因而资产评估过程中低估或高估国有资产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资本市场不开放,发育程度低。

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国内除a股市场目前刚开始对合资企业开放之外,基本未对外资开放;国内资本市场上“一股独大”现象突出,国有股、法人股不流通,信息披露不规范,幕后交易时有发生。这些都增大了外资开展并购活动的成本和风险。另外,国内尚缺乏为并购、重组、整合等活动提供完善服务的中介体系。产权交易过程中行政干预大量存在,也不利于外资开展并购活动。

(四)国有企业的高负债和冗员问题。

外商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债务及富余人员处理问题突出,不少外商对此望而却步。

(五)法律法规不健全。

中国没有专门规范并购行为的法律和法规,更没有专门的适用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调节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活动的基本法律散见于几部法律法规之中,其中一些条文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让外商感到无所适从。达成并购协议的成本取决于双方的态度和谈判的条件,并不取决于这些法律规定;履行协议的成本、解决纠纷的成本,都取决于并购的供求关系和双方的态度,缺乏相应的明确的法律规范。另外,还缺乏反垄断法、社会保障法等跨国并购的配套法律体系。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操作规程不明确,往往出现政出多门的局面,导致并购的手续复杂难办,增大了并购的交易成本。

(一)对我国产业的影响。

从总体看,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将成为外商并购最感兴趣的行业。外商对我国进行并购投资,将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目前存在过度竞争的产业,外资并购将有助于减少厂家的数量,发挥规模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在过度垄断的行业,外资的进入将有助于增加厂家的数量,减少不合理的产业集中度。同时,外商对我国的跨国并购将有助于我国技术进步,在短期内为我国带来大量的适用技术。但跨国并购短期内对产业的外部冲击将较大,在外商并购的行业中,我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短期内会有大幅下降的可能。

(二)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1.积极作用。首先,跨国并购将有助于解决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脱困问题。其次,跨国并购将有利于加强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效率,特别是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外溢,加速技术在企业间的流动。再次,跨国并购有利于企业的劳动者待遇和技能的提高。最后,跨国公司将有利于推进我国科研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使我国科研人员向应用型方向转变,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究;从长期看,将通过科研人员回流和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

2.负面影响。第一,跨国并购将使外商获得国内一些企业的控制权,国内一些企业的品牌和市场占有率都将有所下降。短期内跨国并购将使外资股权比重上升,原来一些内资控股的企业将转由外方控制,一些被并购的企业将转而使用外方的品牌,中方企业和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将下降。第二,受挤出效应影响,跨国并购在短期内将造成一部分失业。跨国并购所造成的失业增加,大部分是由于企业提高效率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是由于目前企业效率较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造成的。这部分失业的显性化具有经济合理性,是企业的正常行为。但在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跨国并购造成的失业在短期内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第三,短期内行业内一些没有被外商并购的国内企业将可能被外商挤垮。在过度竞争的行业中,外商将通过并购数家国内企业扩大外资企业的规模,在价格、供销等方面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对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内企业造成压力。第四,跨国并购将加剧企业优秀人才的竞争。第五,形成市场垄断。某些行业的跨国并购可能使个别跨国公司扩大企业的规模,形成很强的市场垄断力量,跨国公司通过统一定价等方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目前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达到较高的存量水平,加入wto后,对跨国并购也将采取逐步放开的方式,加上跨国并购对我国的战略投资调整将要花费—定的时间,因此短期内外商在我国的跨国并购—般不会带来大量的资本流入。考虑到加入wto之后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有减少的可能性,那么,跨国并购投资的稳定增加将有助于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从而对外汇造成波动压力也有限。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实现资本账户的自由化,允许外商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进行股权并购,在资本监管不健全的情况下,—些短期资本存在外逃的可能性,从而有可能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冲击,并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另外,跨国并购在提高外资在我国企业股权比重的同时,还将因为汇率变动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外商占有—定的股权对中方是比较有利的,因为由外币表示的汇率风险由国外投资者分担;但是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条件下,情况就正好相反,外商在我国投资除了获得以人民币表示的收益外,还将获得人民币升值的收益。在中长期内,在我国经济增速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大大高于贬值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外商投资的股权比重上升不利于中方分享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第九篇】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分,中位数为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机制和有效控制危机的能力,可以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有较高的安全感。

2、生态环境要素。

城市宜居继而体现在环境宜居上。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空气质量恶化、水源安全性降低、环境退化等环境问题使公众对良好环境的追求更为迫切。宜居城市应该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建筑环境,实现二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怡人的城市景观,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舒适的需求。

3、历史文化要素。

在宜居城市里,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社会风气良好,公众有归属感,并且为身为城市的一分子感到骄傲。城市能够接纳外来种族、文化和事物,但不盲目改变自身的文化特色,社会各阶层相处融洽,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社区有机融合,这一切都是城市宜居性的体现。所以,社会文化要素是城市宜居性的基础要素之一。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兼收并蓄,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环境。

4、经济要素。

经济要素是宜居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解决城市贫困、环境污染、就业不足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促进城市人居软环境的改善。

同时,一个城市的宜居性应该是可持续的、不断发展的,能够保证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为居民及其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前提是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使一个城市宜居,城市的经济系统应该运转良好,在取得明显效益的同时又不会危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可以为将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能动空间。

5、交通、通讯要素。

城市的宜居性还体现在其便利程度上。城市生活便利度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交通、通讯的便捷程度。

同时,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完善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也包括完善的生活性基础设施,以及以“数字城市”工程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它是宜居城市的“数字基础”,在资讯高度发展的今天,其地位日益重要。

6、人文要素。

宜居城市对居民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居民素质涉及公众的道德素养、文化程度、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

城市须建立、健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在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宜居城市的建设涉及城市建设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不是单独考虑几个简单的要素就能够做到的。一切和城市建设相关的要素都要被包容到这个体系中来。宜居城市的六大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在此基本原则上实现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环境在城市内的和谐共生,以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第十篇】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医药营销渠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理由。

这些理由已经成为现阶段阻碍我国医药营销发展的主要障碍。

本文主要关注现阶段我国医药行业营销渠道理由,并对主要理由进行系统分析。

理由一:营销渠道层级过多。

现阶段,我国医药生产企业通过经销商或代理商来构建自身产品在某一区域内的营销体系。

这种模式的营销渠道中,渠道成员之间主要通过逐层推进的方式进行市场覆盖,这就形成了较多的营销层级。

一些医药生产企业的营销渠道的层级多达5级以上(甚至更多)。

随着营销渠道层级的增加,医药生产企业对渠道成员的管理难度将逐渐增加。

同时,营销渠道成本理由、渠道成员利益划分理由和对终端市场感应的滞后理由等等都将伴随着营销渠道层级的增加随之而来,这些都将对我国医药行业营销造成影响。

理由二:渠道价格难制约。

通常,医药生产企业会根据自身的成本投入情况、利润目标、市场情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一个系统医药品市场流通价格体系。

然而,医药生产企业一般会将自己生产的医药品交给经销商或代理商让其帮助进行药品经销。

一旦这些中间商接手到产品,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利润需求对医药产品的价格进行二次调整。

以此类推,每经过一层营销渠道,医药产品的价格就会进行一次调整(孙光明,)。

最终,市场上所流通的医药的价格就偏离了医药生产企业所制定的价格体系,且不受医药生产企业所制约。

理由三:渠道覆盖率偏低。

虽然我国现在已经逐步放开医药市场,允许多种形式的竞争存在,但是就目前我国医药市场营销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医药流通的行业集中度仍相对较低。

虽然目前我国现已经有几家包括国药、上药、广药、华润北药等全国性的大型药物流通商(配送商),即使是这几家大型的药物配送商,其营销的渠道和网络仍没有真正地对我国的医药市场进行全面覆盖。

这些大型的医药配送商对市场的覆盖多集中在城市,农村医药市场的覆盖的全面程度较低。

因为其地理位置理由、经济理由、客观条件等诸多方面,导致这些大型的医药配送商目前还无法真正的实现城市、农村无差别和全覆盖。

理由四:渠道成员竞争不均等。

在营销渠道中,每一个渠道成员都有一定的权力,这些权利用来协调或相互制约营销渠道中的其他成员,从而达到整个渠道协调一致,共同获利的状态(卢泰宏,)。

在营销渠道中,各渠道成员应该通过自身的竞争力公平的、客观地去赢得渠道权力,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然而,作为我国医药营销渠道中的成员,其权力的获取却不尽公平和客观。

众所周知,医院和药店是我国医药行业营销渠道中最重要的终端环节。

在医药营销渠道中,医院往往拥有比其他营销渠道成员更多的话语权。

这种现象在我国医药行业中的处方药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因为只有医院才有资格、有权利为消费者开具处方药,这就为医院在营销渠道中占据主动地位提供了可能。

在医药营销渠道中,医院拥有令医药生产企业无可奈何的话语权。

一些医药生产企业想在进入医院市场,或者在医疗机构销售产品,必须获取医院的认证资格。

此外,我国医药市场上的处方药是严禁在药店出售,这也间接打破了医药营销渠道成员之间的公平竞争的天平。

理由五:渠道终端分布不均。

在市场中,所有的产品从生产商流向消费者的过程都离不开营销渠道的终端。

医药行业也是如此,医药行业的营销终端主要包括医院、药店、第三终端等。

其中第三终端又包含社区医院、乡镇卫生所、村卫生所、乡村药铺等。

这些营销渠道终端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医药产品的传递最终靠这些渠道终端来实现和完成。

然而,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所限,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理由,导致目前我国医药市场营销终端分布极不均衡,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差别巨大(吴酒峰,)。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的医院、医疗机构、大型药店等。

农村市场中医疗资源相对较少。

我国目前还有至少2/3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作为医药品的消费者,该部分市场需求还很大。

但是,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消费能力相对有限等理由,大多数的医药终端为了追逐利益而不会选择在农村、或者以农村、山区、偏远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区域经营。

这就导致了医药营销渠道终端在城市地区大量集中,在农村、山区、偏远地区却罕见踪迹的分布不均现象。

结语。

营销渠道在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场化运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营销渠道理由也日益引起业界内外人士的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医药行业市场营销渠道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理由,希望本文能对我国医药行业营销渠道的改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2]卢泰宏.解读中国营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67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