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千米有多长教案设计汇聚【推荐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二年级数学千米有多长教案设计汇聚【推荐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二年级数学千米有多长教案设计【第一篇】
1、计算。
6吨200千克=千克1米-3分米=()分米。
7千米—5000米=()米8毫米+2毫米=()厘米。
82厘米—52厘米=()分米3厘米+2毫米=()毫米。
1吨—700千克=()千克6吨-千克=()千克。
5200千克—3200千克=()吨200千克+1800千克=()吨。
2、在()里填上“=”、“”、“”。
2吨()960千克1000克()3千克45克()3千克2050克()2049千克。
4千米()4200米100毫米()1分米15吨()15千克5000千克()5吨。
3、生活多彩园。
(3)用4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二年级数学千米有多长教案设计【第二篇】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了米和厘米,本单元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较小的各个长度单位。教学分米和毫米要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要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要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本课时内容分三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再教学毫米,最后教学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设计思路:
1、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活动体会。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我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
(1)看直尺、米尺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
(2)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如摸一摸1分钱硬币的厚度,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1毫米或是1分米。
(4)和1米、1厘米建立结构性联系。1分米的长度介于1米和1厘米之间,比1米短、比1厘米长。1毫米的长度比1厘米短得多。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在课程当中设计手指操,既能使学生放松心情,又能让学生通过手指的活动促进大脑的思维。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3、课堂小结,除了总结当堂学习内容之外,教师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动积极地去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3、通过估算、测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观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具准备:
2枝铅笔(分别是6厘米3毫米和10厘米)、米尺、1枚一分硬币、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两个长度单位,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吗?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和厘米,分别用m和cm表示)。
2、你说得真完整!谁知道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吗?(1米等于100厘米)。
3、指名提问:
3米=()厘米 500厘米=()米 800厘米=()米。
4、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呢?大家都来比划一下!
5、同学们对已学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
二、探究新知。
1、估算。
(1)你能估计一下我这支铅笔有多长吗?(指名回答)。
(2)我想知道这支铅笔的精确长度,怎么办?(测量)。
2、测量。
(1)好办法!在测量之前,谁想提醒大家些什么?(指名回答)。
(2)听了这么多好建议,相信大家一定会量得很准确!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测量一下第一题中铅笔的长度。
(3)指名说答案(6厘米多3个小格)并到前面展示测量过程(投影)。
3、认识毫米。
(1)这位同学说6厘米多3个小格,3个小格是多少?一个小格又是多少?(1毫米)。
(3)谁能用我们数出的结果说一个等式来表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师边听边板书:1cm=10mm)。
(4)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的物体有什么大约是1毫米?(指名回答)。
(5)出示1分硬币,感受1毫米。
(6)同桌之间互相比划1毫米的长度。
4、手指操。
好,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小小手吧!
5、认识分米。
(1)你能估计一下我手中的这枝铅笔有多长吗?(教师把两枝铅笔放在一起)指名回答并说理由。
(2)答案很多,谁的对?请同学们赶快动手量一量作业纸上第二题中铅笔的长度!
(3)汇报结果(10厘米)同意吗?
(4)谁还可以用另一种长度单位来表示这枝铅笔的长度?
(5)对,也可以说这枝铅笔长1分米,因为10厘米就是1分米。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dm来表示分米。(板书:分米 dm)。
(6)谁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板书:1dm=10cm)。
(7)感知1分米的长度,请同学们在米尺中找一找1分米。
(8)指名说一说,从哪到哪是1分米?
(9)只有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分米吗?还可以从哪里找到一分米?(指名回答)。
(10)同桌比划1分米的长(一人比划一人测量,然后再互换)。
6、练习。
(1)同学们光会比划还不行,我们还要会准确的画出线段。在画之前,
你想对同学们提些什么建议?
(2)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按要求画一画,画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3)投影汇报画线段的过程。
7、游戏(确定长度)。
(1)教师比划长度,学生喊停。
(2)学生按教师要求比划长度。
(3)听指令做动作:伸右手、伸左手、摸耳朵、手背后。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小结:
2、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请看大屏幕!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棒!我们很容易学会了分米和厘米,如果我们用今天学习的分米、毫米来计算从我们学校到野生动物园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不行)。
那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
附:板书设计。
毫米mm 分米 dm。
1cm=10mm 1dm=10cm。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上课过程中没有重大失误,基本与备课情况一致。课后反思,我觉得本节课中我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毛病:
1、我对时间掌握不够好,在讲认识分米的环节中过于拖沓,导致时间安排不够得当,所以后面的练习不够充分。
2、备课过程中不够细致。备课时我安排了在米尺上找一分米的环节,但当时我没有想到学生不知道应该从米尺的哪一面找分米,虽然在课上我提醒了学生应从哪面去找,但却延误了时间,其次,米尺中没有零刻度的标记,这也是我之前备课没有备到的地方,所以很多孩子开始的时候不会找分米。
3、课堂组织语言不够精炼。每次上课时自己总怕孩子不明白我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反复强调我的要求。平时我已经注意到自己的这个问题,所以一直在克服,但在今天讲课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本节课让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两个环节:
1、在教学毫米之后我加入了手操,通过手操的活动,不但让学生放松了心情,最后还促使学生又精神集中的回到了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有助于我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
2、最后课堂小结中我采用了教师设疑的方式来结束本课,我觉得通过这个环节真正的勾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这样对我下一课时的教学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对于数学教学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我渴望学习,愿意接受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指教,我会在不断的听课、评课中留心学习,在教学之余不断反思,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二年级数学千米有多长教案设计【第三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每人一条学生尺、每人一枚1分硬币。
师;铅笔是大家的好朋友,陪伴同学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你知道吗?在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呢?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发现的知识最多。
1、估一估。
你是怎样估计的?把你估计的结果和方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生汇报。(渗透估计方法的多样性)。
2、量一量。
同学们估计的结果是不是接近铅笔的实际长度呢?快拿出尺子来量一量吧。
3、写一写。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写到黑板上去?
活动一:认识毫米。
1、认一认。
仔细观察尺子,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可以用毫米来帮忙。
师:你还知道毫米,真了不起,快给大家说一说,毫米是什么意思?1毫米有多长?
生:1厘米中间的1个小格就是1毫米。
师:请大家看着自己的尺子,他说的你发现了吗?你认为有道理吗?现在谁也认识毫米了,再来说一说吧。
2、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细心数一数,还能发现关于毫米的什么秘密?
生: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10个1毫米。
师:那我们可以说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3、读刻度。
师:我都数花眼了,有没有好办法?
生:我发现从0到1的中间有一条长一些的线。
师:大家都看到了吗?其他1厘米的中间有长刻度线吗?
生:有,我还发现长刻度线的前面是5个小格,后面也是5个小格。
师:你的发现很有意义!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个发现来更快地读出长度?
小练习:投影出示直尺,师指生读。
6厘米5毫米、10厘米4毫米、15厘米7毫米。
3、感知1毫米的长度。
(1)(生拿出1分硬币)估计一下,这枚硬币的厚度是多少?
再量一量。
师:生活中银行卡、电话卡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
生:短、小。
师:对呀,1毫米比较短,不细心都注意不到,所以,我们在测量和画线段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仔细!
4、估一估。
观察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估一估大约是几毫米?
活动二:认识分米。
1、揭示分米。
师:在这些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一个很特别的,是哪一个呢?(稍停)师指出:是“10厘米”,因为10厘米的长度还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1分米。(板书:分米)。
分米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1分米也就是10厘米那么长。板书:1分米=10厘米。
2、感知1分米的长度。
(1)找一找。
(2)量一量。
请同学们量一量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掌哪个位置的.长是1分米?指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
看,我们的手掌上又多了一把1分米长的小尺子,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忙估计长度了。
(3)画一画。
你能用尺子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画完后同桌交换过来量一量画的是不是准确?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从刻度几画到几?
师质疑:尺子上没有0刻度,我该怎样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生:从1画到11,从2画到12……。
3、分米和米的关系。
生:这条尺子上一共有10个1分米。
师板书:1米=10分米。
4、感知几分米。
生:文具盒、20厘米长的尺子、脚。
(2)同桌合作:量出从中指的指尖到胳膊肘窝之间的长度。
生:3分米。
师:看,我们的身体上又多了一把3分米长的小尺子,有了这些尺子的帮助,同学们估计的本领就更大了!
5、观察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可以用分米做单位,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分米?
字母表示:
1、复习:米用哪个字母表示?厘米呢?
2、师介绍:分米用字母dm表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3、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三个等式。师板书:1cm=10mm。
1dm=10cm1m=10dm。
解决问题:现在可不可以比较准确地量出铅笔的长度?赶快量一量吧,把测量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同桌交换测量,检验是否准确。
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并说一说为什么?
每4人一个小组,先选好要估计的物体,每人都来估计出长度,说出估计结果。然后进行测量,谁估计的结果最接近实际长度,谁就得胜一次。最后,谁胜出的次数最多,谁的本领高。
二年级数学千米有多长教案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0个十是(),10个百是()。
(2)读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1098002893301000。
(3)写数。
999345870106。
(4)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61○5645○47100○9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出示p70图。
小组讨论:怎么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学生汇报。
小结: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时,从高位比起,百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百位相同,看十位。。。。。。
2.练习:(1)p70“做一做”
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题,同桌互相说说。
第三题,先说说你是概括什么来判断的。
(1)每人请写出3个比230大,比250小的数。然后四人小组中找出所写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2)每人请写出3个比970大的数,汇报后全班找出最大数和最小数。
三、课堂练习:p724、5、6。
二年级数学千米有多长教案设计【第五篇】
1、初步认识乘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法。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初步体会竖式中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的基本规则。
直尺、竖式卡片。
2、提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算一算吗?
3、点名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4指出: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乘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1、教学2×4的竖式。
2
×48。
尝试:你会列式计算2×4吗?让学生尝试自己列列看,点名板演。
确认:肯定板演正确的竖式,表扬写对的学生,并让他们说说怎么想到这样写竖式的。
辨析:你认为哪一种写法是正确的?先跟同学讨论,再在班里说说你的想法。让学生在全班交流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得出正确的格式。
指出:积的个位应与乘数的个位对齐。
3、小结: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了乘法,你们觉得乘法的竖式好写吗?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1、“想想做做”第1题。在课本上独立完成。点名板演,集体纠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通过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的比较,使学生明确:他们的相同点是,横线上方都是参与运算的数,横线下方都是得数,相同数位上的数都要对齐。让学生用竖式独立完成。
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么问题,再鼓励学生各自解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乘法竖式了解了多少?你自己会列乘法竖式计算了吗?
完成补充练习相应的题目。
板书设计:
2×4=。
2
×48。
二年级数学千米有多长教案设计【第六篇】
彷如白驹过隙,一周的时间就像眨眼般迅速,开学新一周,和朋友们的欢笑声、老师布置下的令人费解的难题、体育课上挥洒的汗水,一幕幕地翻过,停在了这独特的一页上。“二次根式,就是形如根号a,a大于等于零的式子……”没错,这是一节充满奥秘的数学课,王老师正让我们把定义划出来,我托着下巴,拨弄着笔,看着屏幕上刚刚做过的几道题发着愣。“看哪,那是什么!”忽然,我的耳边响起一声尖叫,我回了回神,撩起眼帘,抬头向着前方一看,最前方的窗帘上正有一只黑色的小动物费力地向上爬行,看着它黑色的身躯,像是长了一层细细的绒毛,它还有四只小小的尖爪子,正牢牢地抠着窗帘。“那是什么东西呀?”“黑乎乎的,像只老鼠呢!”“什么老鼠啊,我看啊,像只癞蛤蟆!”“癞蛤蟆能爬那么高吗……”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都注视着它,它像是不好意思似的,伸出小爪子抓住窗帘,换了个位置,我们当中发出一片唏嘘声。
这是与众不同的一节课,一节独特的数学课。
二年级数学千米有多长教案设计【第七篇】
我班学生整体智力水平偏低,学习刻苦。根据这一学情特点,我把有余数的除法意义和除数与余数的关系教学分为了两课时,本节课主要讲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意义的教学。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数算式。
教学重点: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数。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草莓图、小棒。
一、情境导入。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口算,很快说出得数并说出所应用的乘法口决。
2.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3.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4.交流摆的结果,并板书:摆正方形可以摆2个余3个;摆三角形可以摆3个剩剩余2个;摆五边形可以摆2个剩余1个。我们用11根小棒摆了这三咱图形,每次摆都有剩余。板书:剩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平均分时并不是都能整好分完,有时也会有剩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剩余的平均分。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1)小组交流,自主列式。
(2)学生板演,共同交流。强调用省略号表示剩余。剩余的个数叫余数。
出示算式:7÷2=3(盘)……1(个)。
(3)齐读算式。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三、测评训练。
1.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2.用算式表示课的伊始学生摆图形的情况和结果。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例2、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2=3(盘)、、、、、、、1(个)。
︳︳︳。
被除数除数商。
二年级数学千米有多长教案设计【第八篇】
数学课,是一门很优惠的课,什么满四十分钟送十分钟,满两节送一节,周末狂欢送三节晚自习,促销策略简直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促销手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如果数学老师去开网店,一定会累死送货大叔的。
其实数学课挺好玩,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过人的胆识。当然,还要有无视数学成绩的勇气。如果你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体验一下数学课也无妨。每次上数学课,我都仿佛看到了披坚执锐的大将军(哦不,是数学老师),左手握着虎符(哦不,是黑板刷),右手挥舞着三尺宝剑(哦不,是木制教鞭),带领我们杀向敌国军队(哦不,是三角函数),左冲右杀,血流成河(哦不,是粉笔灰飘扬),最后以一道华丽丽的数学公式斩敌方将领于马下(哦不,是笔下),只剩下我们一群小兵目瞪口呆满脸茫然,然后看着数学老师(哦不,是大将军),奔向下一个题目(哦不,是敌酋)。
总之,数学知识的艰深、数学题目的难做以及数学成绩的低迷,让我深深地觉得自己是来自其他星球的。每次的数学课对我来说,是三角函数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怎么解我依然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的智商下限又一次被刷新了。所谓的狂想只能是疯狂地想啊,否则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听不懂老师说的话,而周围的一大群人都齐声应道“嗯,明白了”时,你会有且只有一种感觉:自己是不是昨天没有来上课而是被外星人抓走洗了脑啊!
但是如果你觉得数学课只是这种程度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有一次有个很“奇葩”的同学,擦黑板的时候擦出了一个“奇葩”的骷髅头,满脸狰狞痛苦怒视前方就差对月狼嚎了。偏偏那节课最难的题目写在了它的脑门上,然后,老师扬鞭东指,不怒自威,一遍一遍地敲着骷髅的脑门提醒我们注意那个题目。那节课我忍笑忍到了内伤,什么都没听,而是幻想了整整一节课的数学老师大战骷髅王,结果就是回家之后对着作业苦思冥想了半天,怎么看那题目怎么像贱笑的骷髅王……可惜我不是勇士,最后只能被虐得遍体鳞伤。
我还是默默地掉头回去吧,地球果然不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