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03311

【导言】此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优推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社会责任简介【第一篇】

企业应承担的八大社会责任

1.承担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责任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诚信缺失正在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营,由于企业的不守信,造成假冒商品随时可见,消费者因此而造成的福利损失每年在2500―2700亿元,占GDP比重的。很多企业因商品造假的干扰和打假难度过大,导致企业难以为继,岌岌可危。为了维护市场的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企业必须承担起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社会责任。

2.承担科学发展与交纳税款的责任

企业的任务是发展和赢利,并担负着增加税收和国家发展的使命。企业必须承担起发展的责任,搞好经济发展,要以发展为中心,以发展为前提,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扩大纳税份额,完成纳税任务,为国家发展做出大贡献。但是这个发展观必须是科学的,任何企业都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也不能只顾局部,不顾全局,更不能只顾自身,而不顾友邻。所以无论哪个企业,都要高度重视在“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

3.承担可持续发与节约资源的责任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特别紧缺的国家,企业的发展一定要与节约资源相适应。企业不能顾此失彼,不顾全局。作为企业家,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节约资源。并要下决心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响应中央号召,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以保证经济的运行安全。这样,我们的发展才能持续,再翻两番的目标才能实现。

4.承担保护环境和维护自然和谐的责任

随着全球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大气、水、海洋的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面临危机,森林与矿产过度开采,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环境问题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一定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维护自然和谐的重任。

5.承担公共产品与文化建设的责任

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与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特别是公共教育,对一个国家的脱除贫困、走向富强就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医疗卫生工作不仅影响全民族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社会劳力资源的供应保障。文化建设则可以通过休闲娱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我们的国家,由于前一个时期对这些方面投入较少,欠债较多、存在问题比较严重。而公共产品和文化事业的发固然是国家的责任,但在国家对这些方面的扶植困难、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分出一些财力和精力担当起发展医疗卫剩、教育和文化建设的责任。

6.承担扶贫济困和发展慈善事业的责任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还存在很多困难。特别是农村的困难就更为繁重,更有一些穷人需要扶贫济困。这些责任固然需要政府去努力,但也需要企业为国分忧,参于社会的扶贫济困。为了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我们的广大企业,更应该重视扶贫济困,更好承担起扶贫济困的责任。

7.承担保护职工健康和确保职工待遇的责任

人力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和确保职工的工作与收入待遇,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为了应对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也为了使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企业必须承担起保护职工生命、健康和确保护工待遇的责任。作为企业要坚决作好尊纪守法,爱护企业的员工,搞好劳动保护,不断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和保证按时发放。企业要多与员工沟通,多为员工着想。

8.承担发展科技和创自主知识产权的责任

当前,就总的情况看,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较差的,资源投入产出率也十分低。为解决效益低下问题,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煤、电、油、运的消耗,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尽快改变技术落后状况,实行了拿来主义,使经济发展走了捷径。但时至今日,我们的引进风依然越刮越大,越刮越严重,很多工厂几乎都成了外国生产线的博览会,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确没有引起注意。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引进技术的的消化吸收和科技研发,加大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努力做到创新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的双重责任

首先,企业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为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说就是盈利,尽可能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企业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法和劳动保护法。完成所有的合同义务,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承兑保修允诺。带动企业的雇员、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共同遵纪守法,共建法治社会。

第三,伦理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应努力使社会不遭受自己的运营活动、产品及服务的消极影响。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企业,增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定尽职尽责。

最后,是企业的慈善责任。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安定与否,和谐与否。很多地方在发展社会事业上投资不足或无力投资,这就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本,企业应充分发挥资本优势,为发展社会事业,为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而对外捐助。支援社区教育、支持健康、人文关怀、文化与艺术、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发展,帮助社区改善公共环境,自愿为社区工作。

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除通过增加投资,新增项目,扩大就业外,最重要的是提倡各企业科学安排劳动力,扩大就业门路,创造不减员而能增效的经验,尽量减少把人员推向社会而加大就业压力。过去只有ISO9000和ISO140000国际认证,现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也有了一个旨在解决劳动力问题,保证工人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国际认证标准体系。这一标准明确规定了企业需保证工人工作的环境干净卫生,消除工作安全隐患,不得使用童工,等等,切实保障了工人的切身利益。现在众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获得ISO8000国际认证,不仅可以吸引劳动力资源,激励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管理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美誉度和信任度从而实现企业长远的经营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技术革新可首先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企业还可通过公益事业与社区共同建设环保设施,以净化环境,保护社区及其他公民的利益。这将有助于缓解城市尤其是工业企业集中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严重,人居环境恶化间的矛盾。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缓解贫富差距,消除社会不安定的隐患。一方面,大中型企业可集中资本优势、管理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对贫困地区的资源进行开发,既可扩展自己的生产和经营,获得新的增长点,又可弥补贫困地区资金的不足,解决当地劳动力和资源闲置的问题,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企业也可通过慈善公益行为帮助落后地区的人民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事业,既解决当地政府因资金困难而无力投资的问题,帮助落后地区逐步发展社会事业,又通过公益事业达到无与伦比的广告效应,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不仅要对赢利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赢利至上

社会经济观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第二目标,企业的第一目标是保证自己的生存。“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必须承担社会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他们必须以不污染、不歧视、不从事欺骗性的广告宣传等方式来保护社会福利,他们必须融入自己所在的社区及资助慈善组织,从而在改善社会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关注环境

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它包括环保、劳工和人权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导致消费者的关注点由单一关心产品质量,转向关心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劳动保障等多个方面。一些涉及绿色和平、环保、社会责任和人权等的非政府组织以及舆论也不断呼吁,要求社会责任与贸易挂钩。迫于日益增大的压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多欧美跨国公司纷纷制定对社会作出必要承诺的责任守则(包括社会责任),或通过环境、职业健康、社会责任认证应对不同利益团体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社会责任运动兴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已经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社会运动。

`1。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法律责任还是道德责任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于善恶、正义非正义的观念和依此评价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也是对人们行为要求的最低限度,如果违反,可能要承受一些不利的后果。虽然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兼具法律性和道义性,但从立法者的意图来推断,将其明确规定在新公司法中,就是把其视为法律责任。

5.利益相关者的范围

利益相关者应当包括公司的职工、债权人、上游产品的提供商、消费者、环境、公司所在的社区等等。我国公司法通过让职工参与决策和管理,签定劳动合同等方式使公司的决策更加民主化,更好的保护职工的利益。立法机关还制定了《消费者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单行法律保护这些利益群体的利益。但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有很多难以预见的情形发生,而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公司法第5条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原则性规定,可以在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起到弥补漏洞的作用。如在捐赠问题上,公司董事会作出的决议也许可以援引这个条款免责。

三、小结

公司应当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但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二者并不是等量其观的,公司始终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不同于公益性质的社团,只需承担其能力范围内的责任即可,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出让自己过多的利益,这样会损伤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已经完成了财富的积累,可以更多的关注社会责任问题,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很多公司还不具有承担过多社会责任的能力。其实从长远来看,公司重视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公司形象,对公司的经营是有帮助的。

既然公司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就说明这个问题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尽管现在这个规范还很模糊,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等多种途径得到解决。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公司的社会责任可以像其他法律原则一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第二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深入和开放的升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和谐面临挑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微观载体—企业没有充分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道德领域思考的不断加深,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问题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究竟应该如何定义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作者试图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种类等问题作些研究,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入探讨。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宏观定义和主要内容

(一)学界对管理的社会责任的定义,大致趋于两种。一种是与传统管理理论相接近的古典观点,认为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就是从公司的真正所有者的最佳利益出发来从事经营活动,管理的社会责任仅限于实现组织利润的最大化。另一种观点在实质上与谢尔登的思想相近,罗宾斯概括为社会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这一立场是基于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已经发生变化这样一种信念。德鲁克可以称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企业的目的不在于企业本身之中,而在企业所处的社会之中,企业的宗旨是创造顾客,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社会责任管理其实质就是企业组织通过对生产经营管理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两方面管理活动过程中,对社会整体施加影响力的活动过程。这种管理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对未来企业组织管理适应跨文化管理、跨国界管理等领域,具有比较前沿性的理论研究意义。

(二)企业责任管理的全部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企业责任管理的主体性内容,即企业在自身组织建设和管理价值、管理精神、企业社会责任的变革和企业组织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二是企业责任管理的客观效果评价内容,就是要根据对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客观评价这种管理活动的效果。一种比较理想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应该是主体性组织建设与客观效果评价机制结合在一起的模式,是比较科学的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它可以比较全面和科学的协调企业管理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社会责任管理涉及的管理内容和层次有一定的深度。

二、企业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与具体种类

(一)企业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对组成企业的员工以及对企业员工之外的人的责任。员工是组成企业的最基本单位,员工自身素质的好坏以及他们能力的正常发挥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企业应重视员工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尽可能使其潜力发挥到最高程度。除了一定要重视员工的发展之外,企业还必须对企业之外的人承担一定的责任。企业不仅仅应该对企业所有者以及企业内部负责任,而且应该从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承担某种有价值的商品生产,对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以及地方利益等负责任。第二种企业管理对企业的责任,是指管理应该承担的,对自身以及除己之外的其他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于企业自身而言,管理应承担的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责任便是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我 们应该支持企业争取正当的利润,但反对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对于除己之外的其他企业,管理应该承担公平竞争的责任。虽然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方式在短期之内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考虑,不只不利于其他企业的发展,这种对行业规则的破坏,最终也会使得自己的企业尝到苦果。因此公平竞争是企业管理应承担的责任。

(二)企业管理必须承担的一个不言自明的责任是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英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包括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和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支持这两个方面。其次企业管理必须承担与自身存在相关的法律责任。我们可以将“企业管理的法律责任”理解为法律所明定的企业义务。在追求企业利益这一特定目标的时候,不需要法律的特别要求;而“企业管理的法律责任”所强调的则是企业有义务在企业利益与法律要求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遵守法律。最后,企业管理也应该承担由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所要求的道德责任。承担道德责任,固然意味着企业自身的一定付出,可能要使企业损失一定的眼前利益,但是,聪明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能够意识到勇于承担企业责任给企业所带来的长久利益。道德责任的最高境界,是使管理者看到,管理的道德责任在本质上是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只有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才能够使企业有所发展。

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实践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理论研究大多是站在政府和社会层面从企业外部审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视角比较单一,对企业、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考虑不足。这种互动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层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机理尚不清楚。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主要关注政府如何通过立法、执法及政府间合作来约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社会中的相关组织如何通过施加影响来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理论研究类似,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本上也是站在政府和社会层面,从企业外部审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这些研究和实践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但是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它是一个全局性的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企业的问题。

四、总结

企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其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各种影响。企业管理应承担消除其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协力解决就业、环保、通货膨胀、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并主动、积极地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企业社会责任【第三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奖惩机制;监督体系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96 ― 02

一、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源起和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及其全体成员对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经济、法律和道德上的责任。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的这种社会责任逐渐通过法律进行规范,称之为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美国的企业实力蓬勃壮大,既丰富了美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经济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巨大的隐患。“黑色星期五”、“股价狂跌”、“华尔街动荡”,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开始出现。这些突发的事件让美国人民开始反省企业单纯逐利的问题,因此美国学术界开始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从而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而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美国政府认为改变原有的企业发展宽松的法律环境已经是迫在眉睫,从而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这一理论。之后,企业革命和公司管理革命开始要求大型企业承担起与其所获利益相等的社会责任,因此出现“企业良知”这一概念,它改变了上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理念,不仅仅要求企业尽力追求经济利益,也要求企业在寻求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促进各方面的共同发展。这一概念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21世纪后,“企业公民”替换了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目前“企业公民”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普遍接受的概念开始形成一下公认的国际标准,目的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具体法律的出台。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公民”,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公司在自身的管理上要不断的规范和约束自己,要遵守法律,服从国际标准,同时防止腐败和加强监督,包括道德行为准则问题以及商业原则问题;其次,企业还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合理的保护,主要包括平等的就业计划,员工安全保护,薪金公平和反对歧视等;第三,对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保证用清洁能源,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废气废渣无公害处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企业周边生态安全;最后,企业对于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主要是对社会福利经济的支持,比如向贫困地区提供物质资源和服务。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现状与不足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现状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有关的法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劳动者权益保护、股东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

1.劳动者权益保护

劳动者权益日渐受到重视,劳动人民的工作才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通行绿灯之一。劳动者权益在我国法律中有许多具体规定,包含了取得劳动报酬和休假以及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及就业自由的权利,除此之外,还包括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权益,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在面临劳动争议时劳动者有提请处理的权利。

2.股东权益保护

股东权益是传统社会责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这是股东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公司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向股东介绍公司状况帮助股东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必须接受股东的询问。而且,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监事会或者公司监事提供各类文件报表。此外,公司监事会是法律规定的代表股东权益的监督机构。

3.环境保护

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忽略环境保护,仅仅注重追求企业自身的经济利润。忽视环境的保护,会使得企业的形象和公信力受到损失,而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对于环境污染的现状,我国的法律也有一些具体的规定,督促企业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我国一些地方开展了环境保护知识普及计划,展开企业环保教育,改变了企业“一心求发展环境都不管”的老旧思想。现今大部分企业在社会中也都开始注重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4.社会公益事业

作为一名“企业公民”,企业在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都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社会义务,提供社会福利。我国有关社会公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等,比起其他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公益事业更易被公众社会所熟知引起正面效应。

5.消费者权益保护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企业应履行的核心职责之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过新的修改已经正式实施,这是国家对消费者的重视,也是对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法律要求。现今社会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作为服务商品的提供者,得消费者得天下,只有认真履行消费者获得服务和商品应当承担的责任,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才有可能占得一席之地,不断发展壮大。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不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步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相比较国外许多国家来说,我们的企业责任法律化进程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立法层次不齐。由于我国采取的是分散式的立法模式,通过单行法来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但不同的领域发展不平衡,使得我国的立法层次不齐,有些立法较为成熟,有些立法刚刚起步,有的领域完全空白,这是我们亟需改变的地方。

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立法面临实施障碍。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存在的一个客观问题,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各行各业发展步伐有先有后。因此即使立法的问题解决了,如果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得不到改善,那么法律政策的实施必将面临很大的阻碍。

另外,我国有关立法刚刚起步,各方面准备不足,遇到突况也不知道该如何具体有效的处理,往往是问题发生后才启动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这种法律规范的滞后性也阻碍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进程。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发展方向

(一)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企业自觉履行其社会责任,这固然是好,但如果企业没有自我约束力,外部又缺乏明确而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那么企业很容易忽略其社会责任,从而对社会、对员工以及环境等造成不利影响,这样一来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今国外的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了严厉的惩罚性制裁,目的是为了规范经济运行体系。对于我国来说,过高的惩罚性制裁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合理的惩罚性制裁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根据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合乎实际的惩罚性机制,从而达到目的。

与惩罚性机制相对的是奖励机制,对于一些积极履行自己社会责任的企业,我们可以提供经济上或名誉上的奖励,比如帮助其进行大力宣传等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形象,从而使得企业自身更加致力于社会责任的履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奖惩相辅相成,实现我国企业的良好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造福社会。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进行,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达到各方平衡有效的一个状况;其次,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时,要有取有舍,立足我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最后,要大力提高立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断加强对新的工业部门的检查监督力度,加强自身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引导企业走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力量。

(三)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管理者,要从保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利益出发,通过立法创造稳定的法制环境,重视法律规则,完善行政听证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政府监督。另外需要加强法律宣传,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意识的真正树立。要在建立企业之初,就让企业建立良好的法律意识,明确自己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要在政策上、法律规定上充分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要让每一个企业都能够认识到,赚钱并不是建立企业的唯一目的,要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四)增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的意识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企业在盈利的同时必须建立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的利益追求与社会责任应该是一致的。遵守法律是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首要目标,利润的获取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而且从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真正取得了长久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企业,都是注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注重了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保障职工工作队伍的稳定和谐,加快产品升级更新,保护了劳动者权益,保护了股东权益,保护了自然环境,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具备了良好的抗压抗风险能力。

(五)构建多层次社会监督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得以全面的承担是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共同建设的成果,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和媒体组织、司法机关等各方面力量构建成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建立优良的企业社会责任外界环境,监督监管企业社会责任落到实处。比如环保组织、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工会、企业家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力量,加强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在各个行业内部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承担责任的标准,企业照此也有可以制度具体的规定,在自我监督时有规可查。消费者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享受者,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主动保护自己,维护权益,从而也起到监督作用。一旦各方社会力量汇合形成合力,那么一定可以促进企业重视其社会责任的承担,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最终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李荡,祁少云,李文。赢在责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2〕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李伟阳,肖红军。走出丛林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张帆,许宗鹏。公司社会责任边界研究――以效率内涵演进为中心〔J〕.西部法学评论,2008,(05).

〔5〕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6〕史际春,肖竹,冯辉。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道德责任及其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四篇】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中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事关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共分八个部分,包括前言、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国际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调查、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案例、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选择、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机制。

报告前言阐述了研究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

报告第一章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演变历程着手,立足适应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需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了原创性的探索。

报告系统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国际和国内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国际上的发展,按照社会关注的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个别研究、广泛关注、全球发展三个阶段。在个别研究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焦点主要在于理念的纷争,争论的重点是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否应该承担利润目标以外的其他社会目标。在广泛关注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展,研究主体从学者、NGO一直覆盖到研究机构与政府;聚焦重点涵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和动力等各个维度。在全球发展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众多国际组织都试图提出标准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此外,报告还简单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我国的发展,从简单的贸易壁垒认识、公司法学角度的研究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已经在我国形成了初步共识,即企业不仅要对所有者负责、追求利润目标,而且要对员工、用户、供应商、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负责,以追求可持续发展。同时,报告指出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需要。

报告重点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报告在深入分析国际国内超过50个定义的基础上,原创性地提出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维度:内容(履行哪些责任,WHAT);方式(如何履行,HOW);动力(为什么要履行,WHY)。报告按照WHW三个维度对国际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分歧和不同的关注重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炼,为未来我国研究人员剖析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内容与结构奠定了重要基础。

报告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应该满足四条标准:一是有利于准确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二是有利于指导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深入推进;三是符合常识和中文的表达习惯;四是符合企业社会责任深入研究的需要。按照这四条标准,报告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应该系统回答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企业要履行哪些社会责任,如何履行,为什么要履行;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专业术语,实际上是中文表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简称;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应该引入利益相关方概念,这样既能适应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需要,又符合国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基本趋势。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引入利益相关方概念,有利于深入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围、方式与过程,同时适应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客观需要。

报告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法律、道德和商业伦理,自愿在运营全过程中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负责,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按照这一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指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负责任的行为,所谓负责任是指企业行为要符合法律的强制约束、社会道德的价值规范和企业推崇的商业伦理,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延或内容,按照企业能否自我选择的程度,可以划分为必尽之责任、应尽之责任和愿尽之责任;按照企业负责的对象不同,可以划分为利益相关方责任和环境责任。利益相关方责任又可以划分为:股东责任、员工责任、用户责任、伙伴责任、社区责任、社会公民责任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一是要把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全面融入企业运营过程;二是强调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自愿追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包括:两大内部动力,分别为价值观推动和企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两大外部动力,分别为法律规章和社会道德的约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企业发展方式提出的要求。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是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机制,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推进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括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法律规范的自觉遵守;第二,道德伦理的高尚追求;第三,企业价值的充分体现。

报告在分析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和中央企业需要面对的主要社会责任议题基础上,提出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央企业的天然使命,也是社会对中央企业的普遍期望,并且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议题,既包括了一般企业的社会责任议题,也包括了中央企业的特殊社会责任议题。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可以按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是中央企业作为整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报告梳理了八个方面;二是中央企业作为特定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报告梳理了两个层次,基本责任和表率责任,各包括六个方面;三是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报告梳理了六个方面。

报告第二章回顾了国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主要理论。介绍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两次著名论争。分析了企业社会回应思想和企业社会绩效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三个主要支持理论:利益相关方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和“社会投资”理论。并重点介绍了利益相关方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的贡献。介绍了企业社会绩效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促进企业财务业绩的提高。

系统整理分析了欧盟、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多个西方国家和机构的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规政策及其发展的情况。从公司法、环保政策法规、劳动法、产品责任与消费者保护四个方面介绍了上述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的演变过程及其企业社会责任法规政策环境的特点。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健全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环境对我国的启示:一是创造条件让职工参与立法,二是公司法中企业社会责任的条款应为授权型,三是改善我国慈善捐赠减免税收制度,四是征收环境税,五是政府公共环境信息,六是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七是完善劳动立法,八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九是发挥中间力量和非官方机构在政策法规制定中的作用等。

综合归纳了当前国际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发展的五方面趋势:一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力量多元化,二是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化趋势日益发展,三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呈现标准化趋势,四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五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约束力量不断增强。适应国际社会责任实践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形成多种力量共同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局面,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提高企业竞争力密切联系起来,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报告第三章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规范,从人权保护、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劳动用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反腐败与反商业贿赂、公益捐赠与社区共建等方面介绍了有关政策法规的基本内容。研究了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十个方面的力量,包括政府、消费者、环境保护力量、员工、媒体监督和责任评价、责任投资运动、行业协会和企业组织、商业伙伴、世界社会责任运动和研究人员。按照国有企业、外资在华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类型划分介绍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的情况。

报告第四章根据调查问卷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为今后推进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从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看,当前中央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知识储备较为丰富,社会责任意识总体水平较高,对国有企业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认识较为统一。积极看待社会责任作用,认为提高企业形象和员工凝聚力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量力而行。从利益相关方看,中央企业最为重视股东和政府的需求,外部利益相关方并非其履行社会责任主要压力,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多是出于“内生”考虑。从社会责任内涵看,许多企业认为保持良好财务状况、确保企业利润、技术自主创新并非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多数中央企业认为社会责任的具体范围应该根据企业的需要来确定。从社会责任实践看,中央企业表现良好,企业经济业绩突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积极反对商业贿赂,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客户关系,接受客户反馈意见,重视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审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从社会责任保障机制看,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社会责任的管理机构,没有在董事会决策中建立保障利益相关方利益的机制,绝大部分企业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责任的融合程度很高,与股东、员工、社区的信息披露和沟通及时,向社会信息的渠道不够畅通,社会责任报告的比率不高。

报告第五章介绍了六家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实践,按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了国家电网、中国海油、中远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移动的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

报告第六章介绍了近年来中央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中央企业在上缴国家财政税收、保障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承担完成国家重大项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成绩突出,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报告提出中央企业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努力成为国家的经济栋梁和社会企业的榜样。一是要做依法经营、诚信守信的表率;二是要做坚持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的表率;三是要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表率;四是要做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表率;五是要做以人为本、推进和谐创建活动的表率;六是要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表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70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