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14748

【导言】此例“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精编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

一、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

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

3)细胞内的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4)衰老的细胞内、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固缩,染色加深。

5) 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衰老的学说:(1)自由基学说(2)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轻松背诵生物的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分析生物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根据生物学科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的5篇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2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特征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

空间特征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t=N0λt

(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答应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

(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

三、群落的结构

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

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种间关系: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结果对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或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提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5、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4、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四、群落的演替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

(1)定义: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1)定义: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

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

3、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3

生物学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及用途

1、致癌因子:物理因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子:砷、苯、煤焦油

病毒因子: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发现150多种病毒致癌。

2、基因诱变:物理因素:Χ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

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

3、细胞融合: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刺激

化学方法: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灭活病毒(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

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名称及作用

1.ATP:三磷酸腺苷,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2.ADP :二磷酸腺苷

3.AMP :一磷酸腺苷

4.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5.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RNA:核糖核酸,分为mRNA、tRNA和rRNA。

7.cDNA:互补DNA

8.Clon:克隆

9.ES(EK):胚胎干细胞

10.GPT:谷丙转氨酶,能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它在人的肝脏中含量最多,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的一项指标。

1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

1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3.HGP:人类基因组计划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4

在现行的高考中,生物是以理科综合的形式出现,由于在卷面中生物所占分值较少,所以考题数量有限。全卷共7个题,覆盖高中三册内容,知识点多面广,一道选择题可能涉及好几章的内容,这给高中生物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重点内容的把握要深浅得当,对非重点内容要“广积粮”。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笔者就高中生物的复习提出自己的一点体会,即在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高中生物复习中的“点”,即指具体的知识点;“线”就是以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为线索,贯穿知识点的链;“面”则是以点线为基础铺织而成的知识网络。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点”已较为熟悉,但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学生要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常常需要在老师的复习指导下完成,而由知识的点向线、面转变则是专题复习的最终目标。下面笔者就“植物的个体发育”的专题复习谈一点看法。

高等植物的个体发育,作为专题复习来说,不能仅限于教科书中“发育”那一节,也就是不能再停留在点上。根据个体发育的概念,经历了如下过程:即从受精卵细胞分裂开始?邛形成胚及种子?邛种子萌发进入胚后发育?邛植物的新陈代谢?邛发育成成熟的个体等过程。在复习中,基础知识是点,上述知识链就是线,以此线为线索,将所学各板块知识联系起来,并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就形成了点、线铺就的面。因此,可将该大专题分为如下小专题:

一、种子的形成:种子的形成包括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

由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在胚珠的胚囊内完成。在形成受精卵的同时,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受精,形成受精极核,这就是高等植物的双受精现象。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而受精卵则发育成胚。

1、胚的形成:(以荠菜为例)荠菜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短暂的休眠,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基细胞(靠近珠孔)和顶细胞(远离珠孔),基细胞经过几次有丝分裂形成一系列细胞,构成胚柄。胚柄的作用是:①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供给球状胚体发育;

②产生一些激素类物质,促进胚体的发育。胚体发育完成后,胚柄就退化消失。顶细胞经过多次有丝分裂,形成球状胚体,最后形成具有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的荠菜的胚。

2、胚乳的发育:受精极核不经过休眠,就开始进行核的有丝分裂,形成很多游离的胚乳核,再形成细胞壁,分隔生成胚乳细胞,整个组织称为胚乳。

3、种子的形成:胚和胚乳发育过程中,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对于双子叶植物,胚乳的营养全部转移到子叶中,所以又称无胚乳种子。而单子叶植物,胚乳中

的营养一直保留,未转移到子叶中,形成有胚乳种子。

例1:荠菜受精卵至少经过多少次有丝分裂,才能形成具有16个细胞的球状胚体?

A、4次B、5次C、6次D、7次

分析:由于球状胚体由顶细胞发育而来,故共需要5次有丝分裂。例2:观察分析发育着的胚株结构示意图,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A.②和③的发育起点相同

B.在正常情况下,若①的基因型为aa,②的基因型为Aa,则④的基因型为AAaC.④处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来自雌配子D.②将发育成种子,①将发育成种皮分析:此题的'关键是弄清种子各部分的发育来源,以及高等植物的双受精作用,胚及胚乳基因型等知识点,综合考查了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答案A、C拓展延伸、种子和果实形成过程中基因型及子代数分析

由于种皮、果皮的遗传物质均只来源于母本,而受精卵、受精极核则来源于双亲,所以植物正反交的结果,其基因型不同。

例2: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许多杂合的红果番茄自花授粉,结了1200个番茄,其中黄果番茄有多少个?

分析:P:♀红果(AA)×♂黄果(aa)↓

F1红果(结在亲本上,其内种子的胚基因型Aa,胚乳的

基因型为AAa,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均为AA。)↓

F2?(果实结在F1植株上,仍为红色,其

内种子的胚基因型为1AA:2Aa:1aa,

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均为Aa。)

注意:基因型同母本的结构其表现型全部滞后一年表现。思考:利用正交和反交的原理还可以判断什么遗传现象?

练习: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

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以下哪代植物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A、B、C、D、

F1植株和F1植株F2植株和F2植株F1植株和F2植株F2植株和F1植株

二、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形成

该阶段常与细胞呼吸相联系,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更是热考点。种子从萌发到形成早期

幼苗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靠子叶或胚乳中储存的有机物供给,此过程中种子细胞内进行着复杂的代谢。下面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有机物的变化

由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代谢(主要是呼吸作用)增强,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尚不进行,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所含能量也减少;但在总量减少的同时,有机物种类,特别是小分子有机物的种类会大大增加,这样就能满足种子萌发过程中构建新细胞的需要,这也是种子中储存的有机物的利用过程。对于单子叶植物,这个过程由胚乳供能,双子叶植物则由子叶供能。由此说明,黄豆萌发形成豆芽,能量虽然减少,但所含营养更全面。

2、吸水方式及水含量变化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增加,即主要是自由水的含量增加,为呼吸作用及其他代谢过程提供适宜的水环境,此时至细胞形成中央大液泡以前均以吸胀吸水为主。由于蛋白质的亲水性比淀粉和纤维素大,故相同质量的豆类种子比小麦种子萌发所需水多。

3、.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DNA含量变化

由于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均为有丝分裂,故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不变。4、种子萌发过程中活动加强的几种细胞器

种子萌发过程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消耗能量多,故活动加强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5.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方式的变化

在种皮未破裂前,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种皮破裂后,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这也是与种皮破裂后胚细胞的快速分裂需更多能量相适应的。若此时种子仍处于较多水环境,则易烂根烂芽。因此生产上种子催芽时应注意通风透气就是这个道理。

例3: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作出如下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ab段种子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较小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加,种子开始萌发

D、c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分析:若bc段种子开始萌发,有机物不会增加,故C错误。

例4:番茄种子萌发露出两片子叶后,生长出第一片新叶,这时子叶仍有功能。对一批长出第一片新叶的番茄幼苗进行不同的处理,然后放在仅缺N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山草香○(并对子

叶进行观察,最先表现出缺N症状的幼苗是

A、前去根尖的幼苗B、前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B、前去两片子叶的幼苗D、完整幼苗

分析:注意题干中子叶仍有功能,说明子叶中N元素可以转移

练习1:下图表示小麦种子萌发时总干重和胚乳干重的变化曲线,据图可以推断;A、萌发种子的鲜重随时间稳定增加B、萌发时由于呼吸作用强,产生大量的水蒸气C、种子的重量主要是贮藏在种子内的水分D、贮藏在种子内的养料被胚用于萌发

练习2:(20xx年广东高考大综合)下图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变化规律曲线,据图回答: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水分吸收可分为三个分阶段,第一阶段是吸胀期,种子迅速吸水。第二阶段是吸水停滞期。第三阶段是重新迅速吸水期,主要通过渗透吸收水分。第三阶段由于胚的迅速生长,胚根突破种皮,______摇呼吸加强,对于死亡或休眠的种子,吸水作用只停留在第______阶段。

三、幼苗形成后的代谢

植物幼苗形成后的代谢主要包括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有机物和能量代谢)。这个过程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进行了详细讲解,我就不再叙述其知识点,这里总结其知识网络如下:

从上面的知识网络可以看出,植物从土壤中获得所需水分和矿质元素,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再通过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这样,植物的生长也逐渐由营养生长过渡为生殖生长,并形成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生殖器官花。此时,一个成熟的个体长成,完成了植物个体发育的一生。

通过对植物个体发育三大生长阶段的讲解,形成知识点、线、面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对“一颗种子如何发育成了一株能开花结果的植株”这个神奇的自然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并能在不同的题设情景里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5

第1-3章复习要点

1. 细胞内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

2.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体最好的储能物质脂肪

3. 酶的特点是专一性、高效性激素作用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

4. 碘是人体合成什么的原料甲状腺激素钙是人体什么的主要成分骨骼铁是人体合成什么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镁是植物合成什么的重要成分叶绿素磷是组成细胞什么结构的重要成分细胞膜

5. 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淀粉、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

淀粉:碘液;变蓝

还原性糖:班氏试剂、加热;红黄色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红色

蛋白质:双缩尿试剂(5%的NaOH2~3mL, 1%的CuSO42~3滴);紫色

6.植物的多糖、动物的多糖各有什么作用动物合成糖原储存能量,植物形成淀粉用于储存能量、形成纤维素形成细胞壁

7.动物饥饿或冬眠时,有机物的消耗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8. 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多糖(外有内无)、胆固醇其中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9.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那几种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主要方式是哪一种主动运输

10. 原生质层的组成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11. 三羧酸循环、H与O结合生成水依次在线粒体的哪里进行线粒体基质/内膜

12. 生物学发展进入细胞水平的标志显微镜的发明进入分子水平的标志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3.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14. 氨基酸的通式、肽键的结构

15.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结构:半流动性功能:选择透过性

16.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哪几种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17. 线粒体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核糖体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中心体功能有丝分裂有关内质网功能蛋白质加工、运输,脂类代谢高尔基体功能蛋白质的储存、加工和转运

18.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19. 病毒的种类DNA/RNA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20. 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第4章复习要点

1. 酶的定义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

2. ATP的中文名称、结构简式腺苷三磷酸A-P~P~P

3. 叶绿体层析在滤纸条上的名称和颜色分布自上而下:胡萝卜素(橙黄色,蓝紫光)叶黄素(黄色,蓝紫光)叶绿素a(蓝绿色,红橙光、蓝紫光)叶绿素b(黄绿色,红橙光、蓝紫光)

4.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能量变化光:光能-活跃化学能暗: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5.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2+12H2OC6H12O6+6H2O+6O2

6.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温度、光照、CO2浓度

7.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8. 无氧呼吸的2个反应式C6H12O6C2H5OH+CO2+能量、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9. 呼吸作用的意义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 糖代谢的途径多糖分为肝糖原与肌糖原,肝糖原能合成葡萄糖

第5章复习要点

1. 眼球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 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突触递质的释放为单向的

4. 脊髓的功能反射,传导脑的高级功能条件反射

5. 激素调节的特点高效性、特异性

6. 列举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生长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

7. 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分别是机体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吞噬作用,特异性免疫

8. 顶端优势的原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顶芽优先生长

9. 生长素的化学名称吲哚乙酸

10.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用途培育无籽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11. 自主神经也叫什么,作用是什么植物性神经;调节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

12. 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反射在时间上的。结合,即强化

13. 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形式生物电

14. 听觉和平衡的感受器耳蜗;前庭器

15. 甲状腺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6. 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负反馈

17. 人工免疫的主要方式是接种疫苗

18. 生长素的作用

19. 胚芽鞘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20. 听觉形成的过程

第6章复习要点

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复制合成释放

2. 什么是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3. DNA复制的方式和特点半保留复制,边复制边解旋

4.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5. 基因工程的三种必要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酶

(2)基因的化学浆糊DNA连接酶

(3)基因的运输工具质粒

6. 基因工程的三大分支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工程

7.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8. 获取目的基因的2种方式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从生物体细胞中分离

9. 转基因生物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集中在那两方面

10.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第7章复习要点

1.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营养繁殖

2. 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有丝分裂后期的特点

3.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前期形成纺锤丝方式不同,植物两极直接发出,动物由中心体发出;末期形成子细胞方式不同,植物赤道面位置形成细胞板,在转变成细胞壁,把细胞一分为二,动物赤道面位置细胞膜内陷,缢缩成两个子细胞

4. 细胞分裂后的三种状态(各举一例)不增殖细胞(神经细胞)、暂不增殖细胞(肝、肾细胞)、增殖细胞(动物骨髓细胞)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6.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精子:细胞质均等分裂,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卵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 精子形成过程有变形

7. 细胞分化的特点稳定、不可逆

8. 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控制的条件无菌,温度,pH值,光照

9. 图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10.图解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第8章复习要点

1.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的类型结构、数目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 物理和化学致变因素各举三例

3. 什么是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

4. 变异主要有哪三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5。图解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6. 单倍体育种有什么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简述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7. 遗传病预防的措施有哪些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婚前体检,适龄生育。

8. 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的原理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

第9-10章复习要点

1.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生物化学,古生物化石。

2. 生物进化的趋势和一般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3.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4. 现代进化学说的基本论点

5. 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变异、选择、隔离

6. 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三个层次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7.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8.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三大类就地、迁地、离体保护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3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