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企业报告【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76557

【导言】此例“企业报告【热选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报告【第一篇】

停产-指[工厂或作]停止生产。工业企业停产的时候需要写一份相关的停产报告。本文是阿拉文库小为大家整理的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停产报告范文篇1大英县环

因欧债危机影响-纺织化纤场行情疲软-企业生产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因此我公司决定暂停生产四个月-停产日期为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如四个月后市

四川达盛源化纤有限卫公司

20xx年x月x兄日

工业企业停产报告范垢文篇2尊敬的各位

我司于年月号接窑贵院下发的()深光林法执字第号<执行令>旅-在此之前我司已针对厨增的喷漆和丝印污染屉

我司也一定会配合以贵院的相关工作-为此非-我司

报告啃人:xxxxxxxx生x公司

xxxx-x-擞xx

工业企业停产报告吕范文篇3乐陵市环

接德州市重污染驮天气应急指挥部通知-郑

污染呈秀渐加重趋势-空气质量菏化速度较快-我市未革来72小时以上气象条焙件不利于污染物快撒。戊我公司已从2016年诬1月2日6时-启动胚污染天气ii级应急响贴应-大污染物排放总椰量

乐刺陵力拓化学品有限责任狄公司

20xx年x月x靖日

企业报告范文【第二篇】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国实有企业万户,其中,私营企业万户。个体工商户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2012年底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从业人员6129万人,占%;税金总额万亿元,占%。

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2012年全国私营企业最多的6个省,江苏第一,共万户;广东第二,是万户;上海第三,是万户;浙江是万户;山东是万户;北京是万户,这6个省加起来占了私营企业总数的一半还多。发展最少的6个省,分别是最少,约10000户;青海倒数第二,约22000户;宁夏约46000户;甘肃约96000户;海南约102000户;新疆约117000户,这6个省加起来只有万户,还不如前六个省的一个省的户数多。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势头较好,但发展的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一、实体经济增速降低,加大中小企业生存压力。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在底部徘徊。值得关注的是,大型企业PMI指数为%,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小型企业的PMI指数双双回落至临界点之下,尤其是小型企业6月的PMI指数为%,已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点下,这说明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未来的趋势。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8%将成为一种常态,中小企业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产能相对过剩、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既要面对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带来的压力,又要承受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对中小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劳动力和房租成本上升较快,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带动了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工资上涨,中国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来,在中国两大制造业中心珠三角和长三角,劳动力成本上涨了20%~25%,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12%。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涨的问题,部分制造业受此影响甚至陷入经营困局。劳动者工资的上涨,也带动了社保费用的增长。中小微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率总体负担较重,特别是养老保险费率偏高,企业难以承受。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不仅感受到人力成本的上升,对房租成本上升的感受也更加深刻。2013年前10月新建房屋价格同比上升20%左右,房屋租金价格也随之上升。租金、人力等成本上升,提高了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本。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让市场上商品价格更加透明,进一步压缩了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利润空间。

劳动力和房租成本的上升,加上过去没有根本解决的“三荒两高”(“钱荒、电荒、人荒”与“高成本、高税负”),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持续受到挤压。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根调查,能够从市场获得资金的企业仍然只占少数,而且融资成本较高,平均成本大约在10%-15%之间。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从企业角度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较高的倒闭率和歇业比率,资信等级低,资产状况差,贷款缺乏有效的担保或抵押物,资产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偏弱,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特征,中小企业往往不能符合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要求,从而较难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从金融环境看,中国金融体系不完善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经验表明,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中小金融服务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四、中小企业减负面临财税体制“困境”。发展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已经由企业呼声变成社会各界共识。2012年,国务院将中小企业减负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09—2012年,财政部、发改委两次大规模清理收费项目,工信部也下发了《企业减负专项行动方案》。尽管如此,中小企业的负担依然沉重。全国行政性事业收费总额仍然在持续增长,而收费增量负担的很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之所以出现“一边减负,一边增收”的奇怪现象,首先是财政体制上的原因。目前减负政策主要由相关部委推动,而中小企业税费是地方收入,在减负问题上存在着责、权、利不对称问题。地方政府若找不到替代财源,或者不能切实降低政府支出,就缺乏减负动力,即使名义上“减”了,也会用其他方式将损失补回来。其次是税制设计上的原因。中小企业所要缴纳的主体税种是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其他税费往往与其挂钩。再次是存在大量的行政性收费。目前,地方的行政性收费分显性收费和隐性收费两类,后者往往搭车于企业商业性支出。

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建议

一、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由“扶持”转向“营造公平环境”。中国2003年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到现在已10年。2013年7月,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式启动对《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法工作。

我们认为,首先,修法工作要将小微企业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建议在名称上更名为《小企业法》或《小微企业法》,将中型企业并入大中企业中的统计和相应政策中;在人大、政协设立小企业委员会。其次,在立法思想上,从“直接补贴扶持”的思路转向“营造公平环境”。修法应该更加注重公平发展环境的营造,不仅是营造公平的产业环境,还要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等,如制止大企业拖欠小微企业供货款、消除市场准入玻璃门、制止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企业发展的行政干预等,加大对弱势小微企业权益的司法保护和法律援助。第三,改进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方式,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由直接建设和补贴服务的供给方,转向从需求方进行间接的支持模式,如加大政府采购、加大对就业贡献的社保补贴、加大对中小企业技工培训等具有正外部性的商业活动提供“培训券”等财政支持等。最后,要注重与其他市场主体法律的衔接,如将《个体工商条例》、《乡镇企业法》与《小微企业法》统一考虑,纳入到一个法规中。

二、落实国务院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为推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等2013年出台了多项措施,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以“扶助小微、转型成长”为主题的“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提出推动“三型”小微企业发展(创新型小微企业、创业型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等措施。

但受制于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大量存在的行政性收费,基本上都与政府职能错位有关,因此,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就不能够“避重就轻”,而是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从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税收、行政性收费方面做起,并降低地方政府对企业市场行为的行政干预。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在经济建设活动中的职责,加强对民生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扭转对政府官员考核中的GDP倾向,尤其是将地方政府准经济主体的错位矫正为提供公共服务、确保民生的公共管理主体。二是变结构性减税为普惠性减税。当前减负政策的重点,从行业看主要是对科技型、创新型、创业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减税,从规模看主要是对小型和微型企业减税。2012年东部某省享受中央规定的小型、微型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企业,还不到同类型企业的4%。如果对某些类中小企业减税,而其他企业不减税,就会造成市场不公,并且会给地方政府留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和管理黑洞,容易形成新的政企不分和滋生腐败。三是继续推动费改税,并通过立法规范税收行为。取消或下放经济领域的审批,继续减少收费项目,必需收费的项目要以税收形式确定下来,使其明确化、显性化、规范化。四是理顺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关系,使地方政府有相应的财权来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此外,还应在《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法过程中,建立国家中小企业法律监察机制,对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涉及到中小企业权益有可能受损的法规、条例和部门规章进行法律层面的评估,以杜绝产生新的中小企业负担。

三、落实三中全会决定,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成立中小型银行,将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带来决定性的变化。2014年重在落实决定,一是要加快建立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促进民营小微银行繁荣发展,将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法律制度环境。二是要完善金融配套体系建设,创建科学完善的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以及担保机制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关系。三是创新融资手段,增加企业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小微企业融资商业模式的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继续加大力度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8月提出的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目标等八条重要措施,将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3项指标纳入监测指标体系按月进行监测、考核和通报。

四、加快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小微企业发展门槛。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门槛,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这一措施将进一步激活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活力。

企业报告【第三篇】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迁,竞争策略上升到价值链、产业群、商业模式时代,经营管理进入精益化、大规模定制、变化无常、险象环生的时代,财务分析一跃成为最具价值的财务能力!

企业必须要做到随时预*、科学决策!财务分析师要确保每次提交的报告都是具有建设*价值的,避免盲目决策和拍脑袋带来的各种陷阱,影响他人根据财务分析报告进行管理和决策!

企业因其内部管理需要而对当期财务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我们通称为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实际就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资金运作,收入、成本费用等的综合概括和高度反映。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则需要撰稿人熟悉企业状况,生产过程和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还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报告阅读的对象

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经营管理者尤其是法人(领导),同时要把握住报告分析的重点和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

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

企业报告范文【第四篇】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客观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正在逐步失去其相关性。

(一)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不够完整

首先,完整性缺乏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固有弊病。以交易为基础的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势必会对某些与交易无联系但却十分重要的期间价值变化不反映。可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企业对经营业绩的反映和控制难以令人满意。例如企业经营过程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因为不与企业的交易活动直接相关,因此在财务报表上得不到反映,但是这类事项或情况却对企业日后的经营业绩意义深远。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的不完整性还在于它实际上是一种通用格式的报表,它提供给不同使用者以相同的会计信息,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予以程式化。然而,随着新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格式财务报表以外的、有利于特殊信息需要的“专用”财务报表。且由于使用者的目的和方法不同、被估价的资产不同、报告公司的环境不同、使用者的信息偏好不同,所以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而程式化的通用格式的报表,实在难以满足上述需求。

再次,现行财务报告的核心是企业的有形资产,而对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如商誉、知识产权、企业文化等未能得到真实而公允的反映,一些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也在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据统计,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60%,特别是根据1997年中国品牌价值报告,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高达亿美元,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的品牌价值也达353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在一些高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然而传统的财务报告对此却无法充分反映,以至于导致当今类似英特尔、微软之类的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要高出3—8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二)财务报告信息反映不够准确

不可否认,在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中,估计和判断客观存在,“不确定性”贯穿着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事实上,只要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主,那么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之中的估计和判断就不可避免。例如,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和残值确定,无形资产经济寿命认定,职工退休金和递延所得税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再有,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不可掩盖地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要使会计资料反映如实,那就必须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依据法律形式进行反映和核算。因此,当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发生背离时,会计核算应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尽管现代财务会计模式中不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典型例子,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律形式”取代“经济实质”在会计处理中很有市场。例如,按现行财务会计理论,资产被定义为未来的经济利益,但是,究竟有多少资产是按照现值去计量?有多少历史成本属性对资产计量的结果与经济事实相符?再如,在进行有退款权的产品销售处理时,会计人员往往在交易发生时就完全确认为收入,但经济事实却是与该商品相联系的风险并未完全转移或排除。

2重成本而轻价值。成本、价格和价值是经济学中的三个重要概念,但具体到会计核算,要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却并不容易。譬如,对特定的会计主体而言,若以一定价格购进一台固定资产,当固定资产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后,原来支付的价格就体现为固定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在会计学之中,这时价格就转化为成本。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代表资产的存量特征,价值则代表了资产的流量特征,现行财务会计模式重成本轻价值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近些年来会计学者提倡重价值却是站在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立场或角度上的。因此,现行财务报告重成本轻价值是不适宜的。

3重利润核算而轻现金流量。现行财务报告力争体现资产负债观,而非收入费用观,但在财务报告中却并末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一思想。例如:过分注重盈利的核算;过分强求收入、费用的配比而忽视资产计价;过分注意最终的利润数据。而对代表企业实际支付能力的现金流量状况长期忽视。但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是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金额以及概率分布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偿债能力,并通过分析企业盈利数字和现金净流量的差异来调整投资策略。

(三)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1重定期报告轻实时披露。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随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提供“实时”信息。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现行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然而,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过时的信息往往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一案就是最好例证。因此,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提供更短期间的财务报告就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共同心愿。

2重历史经济活动记录而轻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及时预测。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的汇总表。会计要素的定义应该包含现在和未来这两个时间点的交易和事项,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结果财务报告及其因果联系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及时推测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大大降低。

(四)财务报告项目结构不甚合理财务报表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损益表上:

第一、损益表中未列出销货退回、折让和折扣。而销货退回、折让金额的多少可以反映客户对企业商品质量、规格的满意情况。由于未列出它们,管理者不能从表中了解客户对企业商品的评价。未列出销售折扣额,管理者就难以知道企业为扩大销售和减少坏账风险所用经营策略的实施情况。第二、未将非常损益与正常损益分开。非常损益是指非管理当局所能控制的损益项目,其性质特殊、具有偶发性,表内的营业外收支包含较广,非常损益仅仅是其中一部分。由于未将非常损益与正常损益分开,这就使人们对企业财务成果难以分清哪些是经营决策的结果,哪些不是企业所能控制情况下非经常发生的结果。从而不利对企业绩效进行正确评价和对现金流量作出正确预测。第三、缺乏极为重要的每股盈余项目。第四、将投资收益单列一项缺乏一定逻辑性。

此外,附注内容简单粗糙,财务情况说明书形式单一,缺失重要信息披露等等,也是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2、解决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问题的对策

社会经济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需求的变化是推动会计发展的两大动力。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企业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已摆在重要位置。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对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扩展信息披露范围,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内容。

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此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适当扩展信息披露的内容。不仅要有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有定量信息,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有确定的信息,还要披露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有历史信息,还要披露预测信息;不仅要有整体信息,还要披露分部信息。因此,财务报告的内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要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揭示,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第二、要注重知识资本、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软资产信息的披露。

第三、要重视对企业未来价值预测信息的披露。在保持有用历史信息的同时,要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诸如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材料成本升降、新产品开发、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预测数据等。

第四、要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披露。如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治理污染的成本以及其他环境风险损失等影响企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第五、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否则公司经营者易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降低利息费用,虚增企业利润,可能诱导投资者作出有损经济利益的决策。

第六、增加财务报表附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而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有用信息的披露,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也是充分体现会计信息全面性、相关性的有效手段。

(二)制定相应会计准则,创新会计确认、计量标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确认和计量必须创新,才能解决内容复杂,而纳入报告进行确认、计量有困难的难题。一是会计确认的范围要扩大,确认的标准要更新。二是计量属性须重新解释。要从广义上理解货币量度,不以货币量度为限,鼓励使用其他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补充。例如: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可以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度量:(1)市场占有率可用百分比来量化;(2)顾客满意度可用“很满意”、“满意”、“不满意”等概念量化;(3)企业风险可用概率来量化。可见,会计在计量问题上若不跳出货币度量的框框,就很难在确认和披露上有所改进。三是要适当拓展计量标准的范围。由单一计价模式向多元计价模式转变,由历史成本计量向现行价值计量转变,同时要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解决诸如自创商誉等项目如何确认和计量的问题。

(三)缩短报告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要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时报告作为有效决策的依据。为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可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在时间上采用季报编制形式,在内容上要重点突出,避免“小而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数据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反映,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这就大大缩短了报告输出的时间间隔。其次,必须建立和完善实时财务报告系统。通过互联网企业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手段。网络会计使会计信息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大大拓宽,减少了会计信息产生、传播与利用的时间间隔。我们可要求需要外送财务报告的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实时财务报告系统,这样不仅给使用者获取企业财务报告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以遏制一家企业两套帐甚至多套帐的做法。再有,职能部门可将查处的虚假财务报告问题在网站上公布,能以最快的速度将问题揭露,使会计信息的用户早做防范。

(四)调整财务报表结构,改进财务业绩报表

第一,调整财务报表结构。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将这三张报表结构进行调整,将披露的会计信息划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部分。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指正常的或经常的交易或事项。例如,正常或经常性的经营活动以及经常性的非经营利得或损失。而非核心业务是针对于具体的企业来说是非典型的经济业务或偶发性的交易或事项。当然,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划分是相对的,也是因企业而不同的。将企业的经营业务划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可以力保集中资源向使用者提供最能够反映企业经营趋势的会计信息。

第二,改进财务业绩报表。在改进财务业绩报告时,可以充分借鉴英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两张财务业绩报表的观点,即在保留现行利润表的前提下,增加一张与之同等重要的全面收益表,来更有组织地列示那些已经得到确认但直接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中进行报告的末实现利得项目。这种处理方法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保留使用者熟悉的利润表格式,避免因报告全面收益使现行实务发生太大的改变;二是增加了末实现利得项目对使用者的透明度,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和公司间报表的可比性;三是全面收益表根据现行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加工而成,编制成本可降至最低。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这是因为:

首先,在现阶段推行全面收益表,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而促使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十分必要。

其次,推行全面收益表有助于解决我国已经出现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难题。我国目前已有不少利得项目绕过利润表直接进入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部分,如外币折算差额、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利得等。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在抓紧制定衍生金融工具准则,如果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那么就必须解决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和报告问题。可行的解决办法还是在现行财务体系中增加全面收益表。

再次,推行全面收益表还是会计国际化的需要。我国已经加入WTO,根据现有WTO协定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条款,在“合理、客观、公正”的前提下,我国将逐步开放国内会计市场。另外,国内有些企业不断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筹资,他们也要求缩小与国际惯例之间的现实差异,降低公司的筹资成本。

总而言之,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新经济条件下受到了诸多冲击,必须改革,但改革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一定要考虑财务会计自身的理论与方法,一定要在会计准则的规范内进行。只有这样,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47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