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部编版【热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66716

【导言】此例“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部编版【热选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三历史必备知识【第一篇】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标志: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启示: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联合。

二、雅尔塔会议

1.召开时间:1945年2月

2.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3.与会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内容:

(1)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

(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5.影响:为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四、二战的'胜利

1.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使法西斯德国东西两面受敌。

2.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8日,标志二战在欧洲结束。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结束。

4.胜利的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协同作战,相互支持,共同对付法西斯。

5.二战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五、二战的影响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影响:

(1)它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二战的启迪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初三历史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二篇】

璀璨的近代文化

1.思想启蒙运动

(1)时间:18世纪 (2)国家:法国

(3)主要启蒙思想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伏尔泰(领袖):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原则(最先在美国的1787年宪法中应用)天赋人权学说

卢梭:主权在民

(4)影响: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5)启蒙运动对法国的影响: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锻造了思想武器(理解: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说明了启蒙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2.科学的革命

(1)近代科学发展的前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主要科学家及其贡献:

a.牛顿:(巨人中的巨人)天文学,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创建微积分;力学,完整力学体系 理解:牛顿为工业革命缔造了一把钥匙,而瓦特拿着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前者指牛顿的力学定律,后者指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b.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自然界生存法则“物竞天泽,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

3. 世界的文化杰作

(1)音乐家:德国 贝多芬,代表作:《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歌颂资产阶级,支持资产阶级革命 (曲目中的英雄一开始中拿破仑)

(2)文学家: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19世纪后期到29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3)画家:荷兰 梵高,印象派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向日葵》

初三历史知识总结【第三篇】

22、简要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历史的转折点,都有利于资本的发展;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2)不同点:①改革的内容不同;②影响不同:俄国摆脱了农奴制危机,而日本改革则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23、中国和前苏联的改革的不同后果及其启示:

(1)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苏联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或苏联解体给予我们的经验教训)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③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④在建设道路的选择上,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⑤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⑥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⑦改革要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正确对策。

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教训

(1)、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

(2)、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要结合国情搞好改革,坚持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要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

24.、列举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同点。 背景相同: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和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的改革;

前提相同:都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

影响相同:都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政局稳定,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25.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

(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5)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26.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

27、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近代史中国人民的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分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8.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

指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与1931年~1945年的侵华战争。

29.对新形势下发展中日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①日本应牢记历史,正视历史,汲取历史教训 ②中国应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③两国人民须面向未来,以史为鉴,共创友好和平未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④加强中日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30. 从中日战争中,日本可吸取的历史教训有哪些?

①放弃军国主义,走和平发展之路;②正视中日关系史上的那段不幸经历,用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国民和青年时代;③警惕和禁止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思潮和势力的重新抬头;④要珍惜和维护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要随着时代的前进推动中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31.近年来日本军国主义和政治大国抬头的表现有哪些?

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对外侵略的罪行;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日本对外派遣自卫队参与国际重大军事活动;日本要求修宪并要求加入联合国。

32. 你认为面对21世纪的中日关系,日本应该做些什么?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第四篇】

1.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统一

(1)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589年,隋文帝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局面,统一中国。隋朝的统一为创造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3)元朝统一全国:1276年,元朝灭南宋,从新统一全国。

2.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影响:

一方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另一方面,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中国开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迈进,中国的维新变法正是学习日本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3.五四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4.五四运动与共产党的成立两者的关系

5.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干部基础。共产党的成立进一步发扬了五四运动风的精神与宗旨

6.科技革命的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7.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际地位提高,政治经济实力大增,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3)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

(1)美国的扶持:为对付苏联,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 (2)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

(3)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科技成果; (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5)欧共体(欧盟)的建立。

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扶持:朝鲜战争时期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繁荣;

(3)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4)引进最新科技成果;

(5)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特别在80年代,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

都有美国的扶持;都注意引进最新科技成果;都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都采取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① 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②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③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顺应潮流积极加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初三历史常考的知识【第五篇】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发展概况

时期

主要表现(特点)

主要原因

20世纪

五六十年代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发展环境。

20世纪

七八十年代

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经济危机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20世纪

九十年代

持续稳定发展,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社会经济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二、启示:

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产业结构上应该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配置;在空间布局上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欧洲的联合

1.战后经济发展(50-70年代)

(1)原因:

外因:美国大力援助。

内因: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科技成果和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2)表现:持续繁荣。

2.欧共体的成立

(1)时间:20世纪60年代

(2)作用: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3.欧盟的成立

(1)时间:1993年

(2)单一货币——欧元

(3)性质: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

(4)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至2007年,已有27个成员国)

(5)影响: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欧洲经济发展。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美国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扶持日本;

(3)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4)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表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加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

年代中期以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实行“科技立国”的政策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366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