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大全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465114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大全实用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语文课题中期研究报告1

培养农村学生自评自改作文能力的 中期研究总结

2015年4月份,本课题顺利立项以后,课题组重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宛城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教研员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指导。经过半年来的实验与探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中期研究总结如下。

一、研究目标明确

通过前期的课题研究,让学生亲自评改作文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在反复动脑评改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鉴赏水平。教师也可以从原来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节省出时间加强备课,探索一套切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更好地给予学生作文指导。学生掌握了自评自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自评自改作文的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评改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鉴赏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实用性强

基于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学生层次多样化,家长水平多样化,造成农村作文教学的困难比较大,特别是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方面,学生觉得无从下手,老师觉得困难重重。针对这种情况,2015年春期开学,以董建敏老师为首的课题组成员, 摸底了解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以“培养农村学生自评自改作文能力的研究”作为课题研究,并确定了如下的研究内容。

1、深入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评改作文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找准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的研究。

2、农村教师在学生自评自改作文过程中的地位及操控方法与过程监控的研究。

3、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自评自改作文兴趣的研究。

4、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自评自改作文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5、构建“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自评自改作文能力的教学体系”的研究。

6、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自主探究品质和鉴赏能力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清晰

1、 建立严格的科研组织管理结构

学校要顺利开展教育科研,必须建立相应的机构。课题领导小组及时建立起来,对课题的管理和研究进行具体操作。课题组及时制定了“培养农村学生自评自改作文能力”具体要求和实施措施,以及实施阶段步骤。使课题有目的、分步骤顺利进行。课题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组织老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教育科研管理细则,及时调整修订研究计划,总结交流研究得失,不断总结完善研究方法、步骤、措施和研究成果。

2、努力学习吸收先进经验,拓展课题研究

关于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研究,不少同仁已经做了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我校课题组为了吸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学习他人研究方法,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先后派人到南阳市第、 九小学、南阳油田实验小学、南阳油田第五小学参观、取经后,课题组茅塞顿开,收益匪浅。依据同仁们成功的尝试来拓宽课题研究。

3、利用校园广播扩大影响,增强实验效果

2015年4月,课题顺利立项以后,为了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及时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田店小学成立了校园广播站。课题组利用校园广播,首先对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专访和宣传,同时也是对全校,对社会,对家长的大力宣传。扩大课题影响,让社会都来关心、参加课题研究,也敦促了所有学生磨拳擦掌,投身实验研究。使实验迅速扩展到所有班级参与实验。

四、研究方法丰富多样

针对学生及家长的多样化,我们结合学生及家长的实际情况, 研究方法也是丰富多样,深受学生的好评,我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及时在研究过程中找出问题,再研究,再实践。

2、调查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的每个阶段,都要通过相关调查,进行结果分析,找出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并针对性分析、指导、总结。

3、文献资料法

从学科角度开展对课题资料的比较研究,搜集、把握国内外有利 于课题研究的研究动态、理论著作、网络文献,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指导研究实践活动。

4、案例研究法

我们根据学生作文及作文自我评改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建立相关档案。追踪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变化,对相关的表象与特征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从而不断调整研究方案。

5、对比实验法

在研究中,采用实验班和普通班的自评自改和教师批改的模式进行对比,比较两者存在的差异,检验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6、经验总结法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积累研究资料,根据研究资料进行筛选、归纳、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完成研究成果,确保本课题顺利、按时结题。

五、实施过程

在前一段的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4月) 主要工作:

1、确立课题,并确立课题组织机构。

2、完成课题研究设计和申报工作。

3、组织学习作文评改教学理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组织领导机构 董建敏——负责课题的策划实施,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落实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指导课题研究,协商研究过程中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统计分析数据制定实施方案;负责撰写结题报告等。

成员: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学习和实验,每个月进行一次交流,交书面总结(相关论文、案例、反思、教案等)提供相关的资料等。

杜景云——负责课题过程中的课题管理

课题研究前期论文、报告的撰写

课题研究中资料、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张秋改——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课题研究中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资料收集整理、优质课例汇编

牛荣兰——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资料收集整理、实践经验汇编

课题研究中期论文、报告的撰写 蒋金莲——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资料收集整理、实践经验汇编

课题研究中后期论文、报告的撰写 第二阶段:调查分析阶段(2015年5月)

1、制定调查方案。

2、调查分析农村高年级自评自改作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完成调查分析记录。 第三阶段:研究实施(2015年6月——2016年2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积极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研究材料,总结经验和操作方法。

3、通过实验班与普通班的作文成果,检验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4、积累课题原始资料,进行阶段小结。

六、中期研究成果

1、树立了学生对作文学习的自信心。

(1)实验前后数据对比测试表明学生的作文自信心得到提高。 我们在实验前进行了调查问卷,实验结束时再次进行调查问卷,通过对比表明:标志学生自信心提高的三个基本要素——兴趣与爱好、习作水平、快乐体验这三个方面,优等生大幅度提高,中等生迎头赶上,学困生逐步好转,充分说明了课题研究的成效。

(2)个案追踪体现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如:五年级蒋老师班上有一个小男孩,简直就是班上的另类,语文学习习惯不好,成绩差,尤其是作文,提笔就挠头,总是愁眉苦脸的,一节课下来,憋不出几个字来,考试的时候,干脆作文白卷。就是这样一个“差生”,但是他的口才好,擅于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搞笑视频。于是蒋老师安排了一次现场模仿的作文课,找他谈心,希望他能在节目中有好的表现。这孩子一听,正是他的强项,立马来了兴致,精心准备,演出获得阵阵掌声。蒋老师又让孩子们把他演出的过程进行写作,孩子们把他的演出描绘的惟妙惟肖,他高兴极了。于是蒋老师顺势安排他先把这次成功演出的准备工作、演出现场、同学们的夸 奖等等先说一说。这男孩立马说的头头是道,口如悬河,蒋老师又安排他试着写一写刚刚说的场面。这孩子动笔就写,第一次写出了比较成功的作文。然后蒋老师又手把手,一句一句教他修改„„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男孩慢慢对作文充满了兴致,作文水平也不断提升。

2、参与研究教师科研能力、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组教师自觉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有关材料,认真撰写论文,教学心得,在对参与研究教师的后测问卷中,老师们认为在课题研究中的主要收获有:

A、掌握了一定的课题研究的基本操作方法;

B、学会了如何系统的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来实施作文自评自改教学;

C、课题研究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

D、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老师的教学也变得轻松;

E、教师自身作文教学素质的提升。

随着课题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科研型教师不断涌现,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正逐步成型。他们勤学善思,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行为,积极撰写课题科研论文,对课题内涵作出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3、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作文自评自改能力培养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想让学生掌握作文自评自改的方法,首先得让学生有兴趣去写作文,学生只有愿意去写作文,对习作有了一定的兴趣,才能为下一步学习自评自改打下基础。因此我们课题组首先在此环节上下了一番功夫,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a、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例如:写一次活动,我先带领同学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然后给他们一个突如其来的要求:

(一)把刚才所玩的游戏说一说,看谁说的最精彩。先分四人一小组说,一人说三人听,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选代表在班上说,大家评议。

(二)把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看谁写的好。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了。

b、教给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方法,给学生分类,如:写人、写景、状物等。并分阶段,给一定的时间观察一类作文,有时分小组观察(只限于写景、状物等)大多是自己随意观察,教给他们观察事物的要领,。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难了,兴趣也就慢慢提起来了。

c、抓住学生闪光点,大加赞赏。这一点对学困生用得最多,他们的习作哪怕内容不具体,中心不突出,但文中有一个比喻句,有一个精彩的词语,无哦也会在评语中写几句表扬的话,使他们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会爱上写作。

d、佳作展示。每次习作完后,我都会把写的较成功的文章筛选出来,有时办一期作文竞赛栏,把所选的作文贴在教室里,供老师、同学欣赏。有时把好的文章分类装订成作文集,在班上传阅。被选上 的学生喜不自胜,他们对写作兴趣越来越浓,没有被选上的也是羡慕不已,暗下决心把作文写好。

(2)激发学生自评自改习作的兴趣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还要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而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是调动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内在动力因素。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因此,培养兴趣,调动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情感因素,是培养学生自改自改能力的先决条件。我们认为利用班级量化管理的模式对自评自改作文效率高的学生奖励:

a、额外加分:评改时,规定自改、互改附加分二十分,结合学生自改互改态度、过程、方法和效果加以评定鼓励。

b、诱发兴趣:初稿作出分数评价,修改后提高分数褒奖,让学生品尝进步的乐趣,诱发学生自改兴趣。

c、教师引领:通过教师入手、入眼、入理评改,克服学生自改、互改的畏难情绪,引发学生自改、互改兴趣,提高自改、互改的自觉性。

d、榜样带动:将自评自改能力强的学生树立为榜样,带动其他学生自评自改的热情。

(3)教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值得培养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要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高年级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可见,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以往的很多时候学生写完作文后交上,没有想过修改的问题,交给老师就完事大吉。老师应该要求学生每写完1篇文章,都要出声朗读几遍,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好好修改一下,还可以和同学互相修改,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对于学生的评改作文,教师要多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从习作评改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讲评学困生的评改作文时,即使他们的评价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只要有进步,有亮点,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评改的勇气,下次作文评改时有所进步。教师在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要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长期训练,逐步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在修改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七、问题与改进

回顾半年来的研究经历,我们已明显地感觉到了学生们的作文自评自改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那些习作“高手”不仅能修改自己及他人的习作,还能给同学们写出精辟的评语,有的甚至比老师还写得好,成了同学们崇拜的“小老师”,老师得力的小帮手。然而我们通过反思研究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下一步的改进。

1、存在的问题:

a、课堂上存在着耗时低效现象。有时一节课过去了,有的小组还没有完成修改任务,有时有些小组改完了,但质量并不高。 b、和研究相关的书籍比较少。我们查找相当多的资料,但能供于本课题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微乎其微,可以说对我们课题的研究的价值不大。

2、改进的方法

加强学习,开动思想,尝试多样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大全》,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2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开放社会,呼唤着学校教育的开放。

(2)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统一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建立开放教育正是顺应人的和谐自然发展的需要。因此,开放教育是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3)学习者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改变儿童学习起步阶段主体地位不受尊重的现状,让学生参与选择决策,以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要求。因此,开放教育是适应学习者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2、课题提出的意义

(1)重新构建学校主流文化。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淀、提炼、培育而成。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关键作用。学校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每个学校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能营造学校良好的氛围,能稳固学校发展的基础,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开放阅读教学是重新构建学校主流文化的具体措施之一。

(2)迅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开放的社会环境,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开展小学语文开放式教育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打破学科界限,探索语文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拓宽语文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建设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开放的生活实践中用语文,学语文,迅速高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二、课题的界定

关于“开放式教学”。

所谓“开放”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

成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的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改革模式。开放式教育注重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沟通,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

开放教学体现在教育信息空间和沟通的多元化,教育功能时空上的纵深化,教育方法上的多样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网络化,教育组织形式上的弹性化,教学评价的个性化和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化。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

2、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渠道,扩大阅读面

3、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合作阅读的能力,

4、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6、发展学生阅读评价和审美的能力

7、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开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发展。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包括阅读认知、阅读技能、阅读

情感三方面。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主要由老师来确定,且比较重视阅读认知目标的完成,而阅读技能、阅读情感等目标,还处于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的地位。教师没有去深入思考学生学习的方法、技能、兴趣、信心、交往、意志等因素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使学生既有所知又有所感,既获取方法有培养兴趣。而开放性教学目标除了体现认知、技能、情感目标之外,还要体现出目标的发展规律和目标的多元化,体现阅读目标由学生自主确定和教师指导确定相结合的方向。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开放,要体现学生阅读选择的自主性和阅读内容的多样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教师必须打破阅读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阅读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要敢于超越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语言文字。要使语文知识都渗透于实际生活之中,就必须开放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易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要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连贯性,体现学生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教师不能将阅读教学局限于语文课堂中,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阅读教学要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将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注意学科间的融合和有机整合。阅读

教学的过程除了抓好课堂教学,还要抓好课外辅导和实践,向课前和课后延伸。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境的开放

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就是指开放的阅读教学空间、开放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在阅读教学空间上,为了便于学生多向交流、主动探索,在编排学生座位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的形式,以便学生开展小组间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课堂学习模式,也可根据需要将课堂移到教室以外的地方,如阅览室、室外等。在课上,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信任、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开放,要体现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评价方式和评价目的的多样化。教师要打破自己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和评价权威的局面,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也可让家长来参与学生的阅读评价,发扬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法;

2、实践操作法;

3、经验总结法。

小学语文课题报告3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语文是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习作要求。基于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的去进行语文实践,也就是要去多“练”。但是小练笔处于怎样的地位呢?在原《语文课程标

准》中,小学阶段没有出现“练笔”,在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里提到:“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可见,“练笔”的身份是不太明确的。新课标教材有意识地把练笔编排进教科书,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但是,由于传统教材观的影响,现行教材的练笔安排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次数太少。8个学期总共安排30次,每个学期只有3次或4次,显然是重阅读、轻写作的表现。其次,安排随意,未把练笔作为教材的一个子系统来通盘考虑。为什么有的学期安排3次,有的学期安排4次,六年级下册竟安排了6次?看不出编者明确的意图。第三,体会太多。写感受、表达感谢、赞扬、评价的练笔就有8次,占%。学生进行这类练笔会患“失语”症,缺乏真诚的“个性语言”。第四,练笔与习作含混不清。“篇”的训练有10次,占%,比例过高,拔高了练笔的难度。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们课题组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托课文进行小练笔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任何1篇文章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小学课程表上,阅读教学是天天有的,学习如何表达应该结合到阅读当中去,把练笔当做常态的语文生活。尤其到了中高段,应该从学习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组织实施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看是两端,实为一体。“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教学的精华之一。两千年前,西汉著名的词赋家扬雄就说过:“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读”与“为”的关系,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而“随文练笔”是读写结合的一种体现,是

一种最直接的教学行为。这种行为使作文教学有所依傍,有所参照。因此,此举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指导学生写作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日益多样化。“随文练笔”这种教学行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在《教学月刊》就已经有过撰文介绍当时有广东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法”,北京景山学校的“以阅读为基础,先放后收”的训练序列,人教社历次编写教材一直都把作文训练跟阅读教学紧紧相扣。当前我国的有些老师也进行了随文练笔的教学研究,并写了一些这方面的教学论文。如:曙光农场小学课题组的《小学阅读课中的“随文练笔”有效性的研究》;桐乡市乌镇植材小学沈娟美的《阅读教学有效生成小练笔的实施策略》;信丰县第四小学王琼的《小练笔的有效性研究》。但对于进行练笔训练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如小学语文练笔的功能,存在的误区,如何进行实用的练笔,如何进行展开教学活动。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想解决的问题。

三、概念的界定

“小练笔”,顾名思义它是就文取材,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小篇幅的写作练习。它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随文小练笔”,即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仿写的训练有机有度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使读写相得益彰。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

1、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又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对于作文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仅包括字、词、句,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积累,还包括对经验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及灵感的积累。而“小练笔”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的积累方式。

2、名家教育理论

叶圣陶:“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叶圣陶:“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于永正:“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3、心理学理论儿童最善于模仿,想象力最丰富。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符合儿童心理的做法。

4、建构主义理论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者的对象。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创造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发展交往技能和形成集体意识。“随文小练笔”不但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又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具体内容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完成《小学语文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的总结报告。

2.整理资料,形成反思集,案例和论文集。

3.整理学生的实践性作业和课堂活动总结并编成册。

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积累学生在课堂中随文练笔的案例,探索新课程下“随文练笔”的策略和方法,为习作教学铺好路。

2、提高教师整合新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选择好读写结合的“点”,有效地进行随文练笔训练。使小练笔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节课内紧紧抓住“读”与“写”,从而实现有效的“随文练笔”。让习作成了学生的乐事,,让习作成为学生的需要。让自己不再为教习作发愁,使教习作成为一种享受。

3.开展“随文练笔”教学活动,学生养成随文练笔的习惯,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从小练笔入手,表达独特感受,提高小练笔的质量,为习作积累素材。转变学生的写作心理,从“要我写”转变成“我要写”。

4.在指导随文练笔过程中,教师能善于挖掘练笔训练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搭建高质量的练笔平台。增强教师阅读教学中渗透小练笔的训练意识,同时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能力。

5.开展课外阅读,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储备多种语言模式的习惯。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创设条件。

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研究内容首先表现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完成某1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或想象结果、改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

其次要唤醒沉睡的素材,让孩子从文本中找到真性,找到感动,让童心得以坦露,让童趣得以挥洒,让童真得以释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将孩子心理的文字细流涓涓流入纸上。

最后引导学生从课外书中学和从生活中学。从小受到经典名著的熏陶,尽早步入优秀文学的殿堂,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都大有好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思考,就会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积极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世界”,融入生活,体验感悟,把自己真实的见闻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江山市界牌小学语文教师所执教的班级学生,主要是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结合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经常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针对学生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通过指导、训练探索有效的随文小练笔策略,稳步提高学生的写话、习作水平。

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或者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课题组会有选择性地选出一些相对的“优生”和“差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练笔训练,发现各自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从而做有效的小练笔指导,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个明显的进步。文献研究法:查阅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经验材料,为开展课题研究寻找理论帮助,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课题组虚心学习随文练笔的相关文献,将理论上升为实践,为课题研究添动力。

调查法: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开座谈会等等。课题组精心设置问卷,了解教师平时教学中随文小练笔的落实实施情况,了解真实情况,为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解除疑惑。

经验总结法:这是教师可以经常使用的方法。这是教师根据教育实践中的真实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所得出的经验总结,并将其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课题组将对过去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总结,争取在随文小练笔策略的探究中有所创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46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