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范文1
广告专业的职业人培养设计方案应在职业岗位技能调研的基础上,在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参与下和本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的。专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广告设计与制作岗位工作的需要,专业直接对应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等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告设计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教学内容就是系统化的广告设计的工作内容,教学项目的设计以广告设计工作任务为载体,教学模块的设计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分解嵌入到各个教学项目中。同时广告专业还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年级以基本职业技能为主,二年级以项目技能实训课为主,三年级以岗位综合技能为主导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条龙,三年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人培养计划。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已具备成为广告职业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相关广告专业公司,从事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广告策划、广告等工作;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宣传媒体单位从事广告设计、广告经营管理工作;在各类印刷出版公司、包装公司从事相关的出版与印刷的设计任务;在酒店、商场等各类企业或机构的广告部门和相关服务部门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工作。
二、广告设计职业人培养的专业教学特色
为了培养合格的广告职业人,必须重视广告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采用校外课堂与校内课堂结合及一名教师加名设计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针对高职的广告设计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从课题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由课题的分析中引出学生必须掌握这些课程必要的理论知识,分几个阶段和作业要求来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将教学与比赛结合起来,鼓励师生参加各类相关的广告设计专业比赛,做到“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学”。目前高职广告设计学生的基础普遍薄弱、学习态度不够明确,自我约束力薄弱等,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上要以“鼓励式”、“竞技式”的方式方法。同时根据教学的进展,选择恰当的广告设计比赛课题作为训练项目,这些措施的实施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教学效果。如学生海报设计作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参加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浙江省———西澳洲职教生联合平面艺术展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并且该作品走向西澳洲展览交流;学生品牌策划与推广作品《美艳美饰》参加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年现代剪纸艺术设计大赛,荣获了二等奖。此外还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研究出一套适合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条龙”的新型教学模式;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在广告企业内部进行,选择实习中的实际项目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既培养了广告学生的职业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业务水平。
三、职业人培养的“双师”制和双证制教育
1、“双师型”教师“双师型”广告设计教师指的是既是教师,又是广告设计师、工艺美术师等,在高职高专培养方案中,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关键因素。因此广告设计专业的“双师”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广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所受广告专业相关行业动态和职业技能;同时能够根据广告设计行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对本专业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此外,在实践应用方面,通过学校实验、实训和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作为高职的广告设计职业人培养,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结合,和实际广告公司的结合,是我们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双方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需要的人才,是广告设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师要按照“内培”和“外引”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拥有一线的设计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即是学校的设计专业教师,也是广告公司的主力设计师,为培养合格的广告专业职业人提供了丰富的后备资源。
2、双证制教育实行“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制教育。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优势,成为进来是大学生,出去是职业人的专业人才。广告设计专业一直启动双证推广,把专业培养岗位相关含金量高的职业考证贯穿于职业人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学生参加了多个职业考证,包括国际商业美术师、中国平面设计师、工艺美术师、Adobe软件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认证,通过双证制教育,提高了学生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职业合格率的提升。
四、广告设计职业人培养的实施措施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因此广告设计专业的职业人培养首先需要紧密联系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广告公司签订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将对推动校企合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深化广告实训基地的建设,推进校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校内虚拟实验的建设,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此外,加强对紧密型合作企业的联系走访工作和教学研讨活动,包括研究广告专业建设,邀请设计行业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从事一线设计工作学习,有利于建立广告专业互动平台、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学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解决广告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问题。
五、结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范文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课题“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实效调查报告”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JXM-2010-0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45-02
高职学生实习质量评价的内涵是针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的,强调对学生实际工作和动手能力给予评价的一种学习制度。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是指他们在相关专业或者领域内做好某项工作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能力。对这一能力的评价关系着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质量评价研究工作应当始于建立一个科学的、完整的、高效的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实习质量评价体系是根据行业开发的能力标准做出对工作中所必须具有的、能满足行业需求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对指定的、必须完成的实际操作指标和应用迁移能力也应当给予一定的关注和设计。
一、高职学生实习质量评价的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
高职学生实习质量评价模式中主要突出对能力的评价,能力本位的评价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标准测试的模式。应结合实习环境和各专业具体情况设计出固定的标准,并将这一标准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表现中。符合标准的即为合格,不符合标准的则是不合格;再进一步说,可以根据该标准设计必要的测试题目,通过量化计分模式考评学生对于标准的落实情况。
高职学生实习的评价方法与在校期间理论学习的评价方法并不完全相同,这与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有很大关系。理论学习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就实际层面而言,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开展的一种评价考察;而实习评价则是主要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状况的考察,对于他们在实习中的实际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给予评价,因此,在评价方法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绝对评价。绝对评价就是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将学生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员工而进行的评价。这些标准都是企业根据生产一线的生产性标准制定的,但其中又体现着学生的专业课程目标,对于教学目标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总之,这一标准既体现着企业对员工的一般性要求,同时也兼顾了高职院校的实习质量评价内容。这种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普遍性知识和能力开展的一种评价,如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操守、爱岗敬业意识、精益求精精神等普遍性内容。这些内容在实习环境中的任何岗位都能有所体现。
2.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评价实习学生在执行某一项具体任务时,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技能和素质,这一过程主要是针对企业技术型人才而设计、制定的。过程评价既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又评价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评价方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做出的评价。在学生完成一项专业任务的过程中,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又要在工作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应当具备处理重大问题的综合专业能力,这都是过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3.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将绝对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既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来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主要侧重于对学生普遍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价,如遵守纪律的意识、爱岗敬业的意识等),在这些普遍性素质评价的基础上又按照专业基础能力的要求对学生开展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的具体实现途径是伴随着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或者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实现的,其中,这些综合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的基础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的结合而实现的。
二、高职学生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条件及范围
1.应用条件。实习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应具备具体的应用条件,如对汽车维修专业实习质量的评价,应当有实际的故障车辆等设备作为对学生考察和评价的支持条件。此外,根据专业不同,对高职学生展开的质量评价的应用条件、需求也有所不同。针对各专业的评价中常用的、比较普遍的设备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行为观察记录。主要是指实践的参与、遵守纪律、遵守安全规则、与人沟通合作情况等。二是交谈法。包括口试、讨论等形式。三是技能实演。即仪器设备操作、工件制作等。四是实践报告。主要是指提交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各类设计与工艺报告、自评报告等。五是各类测试。包括书面答卷、排障测验、软件使用等。
2.应用范围。高职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范围是决定评价有效性和客观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范围大致包括对高职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绝对评价,对综合专业能力的过程评价以及对于一些特殊问题的综合评价等。首先,绝对评价框架下的基本能力评价。基本技能和素质训练是实习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应当成为实习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对于那些通用性较强、基础作用明显的实际训练应作为一项基础性的评价内容列入评价体系中。最终考核的成绩结构中对于这些基本知识和能力的绝对评价成绩也应成为评价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次,过程评价法框架下的专项技能评价。专项实习、专项技能实训是实习中的一项深层次能力训练,也是学生的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的专业性很强,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很高,这一环节的训练过程中应保证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实习能够有所提高。而是否真正有所提高的依据便是过程评价的最终结果。因此,对于专)(业专项技术的提升的评价应成为实习质量评价中的又一重要内容。最后,综合评价法下的综合实习环节。综合实习环节是高职学生实习评价的内容之一,它主要针对学生对知识和各种能力的整合能力的评价,如在动漫设计专业,在实习中学生为完成一件作品,需要用到绘画能力、计算机能力、编剧能力和设计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在他们艺术思维、审美能力的调配和整合下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个人的作品当中。综合评价即是针对学生的这种能力和思维表现出来的。
三、高职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与核心要素
1.高职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第一,评价体系应着重立足于对学生能力的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应涉及学生在校内和企业实习中所获得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运用和运用的熟练程度。涉及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学生技能掌握程度、对待学习或者工作表现出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等内容的各种要素都应成为实习质量评价研究的重要标准。第二,高职学生的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学生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两方面的评价。所谓通识能力就是高职院校任何专业学生都应具备的、具有普遍性的能力。如交流和沟通信息的能力,这部分能力属于学生的基本素质,无论是服装设计专业或者动漫设计专业等都需要交流和沟通信息的能力以获取本专业发展和工作、学习所需要的种种信息。因此,评价中要对这些能力通过科学的评价制度设计出合理的评价标准。至于专业能力主要是针对高职各个具体的专业所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中应体现在实习中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以及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对这些知识的提升力度等。总之,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应当完整地体现出对学生在实习中所发生的变化。
2.高职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高职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应当由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组成。
第一,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素质的评价是针对学生普遍能力的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学生的敬业精神、文明操作、创新精神、协调能力以及同事间的人际关系沟通和协调能力。这种职业素养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属于综合素质的范畴,但这些综合素质的各组成部分只有结合真实的工作和环境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最终的养成。这也意味着实习环节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性。实习环节的实效性对我国而言可以说是参差不齐,有的实习学生进入企业,并没有被安排在与本专业实际相关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也没有按照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要求进行训练和教育。因此,有必要加强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促进和完善学生实习阶段的实习质量。
第二,专业能力。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实习环节需要重点加强和锻炼的一种职业能力,也是实习质量评价中的重要环节。专业基本技能就是该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技能,这些技能关系到学生在专业内容或今后的专业道路发展上的动力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因此,评价体系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设计与实际实习环境相符合的具体项目和标准。如高职教育中的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在实习过程中应接触真实的办公环境,应当与公司行政文秘或相关工作实现顺利对接。学生应能够在实习中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软件处理公司事务,能够独立地安排各种形式的大小会议。为此,在实习评价中应当对学生安排会议的协调能力设计一定的题目给予考核。同时,也应当对于他们的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给予严格的考核评价。一方面是对他们实习效果的客观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将要参加实习的高职学生的激励,在他们思想中树立应当在实习中毫不含糊地执行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观念。
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范文3
这篇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研究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导向,课程,改革,就业,报告,内容,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直接相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应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素质精良的中初级服务及管理人员。" 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我省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课题。而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滞后,难以满足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只有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之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合拍,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才能全面贯彻落实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人才规格的客观需要,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不断需求;才能体现职业学校能力发展和实践性的特色。
我校的教学计划主要是根据国家教学指导方案设计的,如何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替换性,竞争性,应变性的特点,对不同专业人才规格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按照未来社会发展对从事经济,服务第一线从业人才的素质要求,遵循素质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努力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与人才培养方案不一致的桎浩,重新设计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金融事务专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银行过去的主要任务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以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银行的这些传统业务制定和安排的,知识面比较窄,偏重概念理论,对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注不够,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突出服务第一,顾客至上的新理念;经营业务更新了;操作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操作技术成为主流。这些变化,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作相应调整和补充,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岗位需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作为我校当前的教学核心工作,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计专业,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仍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计人才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量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的中级会计人才。中级会计知识的普及,将大力推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办员,银行出纳,商业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将成为社会长期需求,为我校开办会计专业提供了广阔市场。
我校在金融事务,会计专业等省级示范专业基础上,又拓展了市场营销,计算机,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新的专业,形成了主干专业与辅助专业相结合的专业体系。从81年开办,经过24年的探索,无论是教学条件的改善,实验设备的逐步完善,还是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课题组进行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打好了基础。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
如何使课程内容现代化已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研究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国外近30年来的课程改革来看,虽然由于指导思想,改革方案不同,改革内容和幅度也不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吸收科技新成果,使课程内容现代化上是相同的。将科技新成果纳人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是作局部性的改良,还是必须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从国外关于课程内容现代化所采取的方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其一,压缩旧有的课程内容;其二,彻底改造旧有课程。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面向岗位工作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便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始终是美国职教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实践,校外实习都特别强调。由于他们重视把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融会贯通,极大提高了毕业生上岗的适应能力。
国内职业学校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课程内容改革,有的是大量削减文化课,增加专业课;有的学校进行课程整合,形成核心课程体系。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改革,都 "要着重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其应用性与基础观。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一)指导思想
本课题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课程内容改革的经验,从分析已有的相关成果入手,以国家指导性方案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优化教学内容为突破口,突出能力本位,重视素质教育,强化技能培养。通过课程内容改革,实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学习有基础"的办学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
(二)实施原则
1,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建设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点,更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内容,注重前瞻性。
2,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内容应逐步建立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技术技能分析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想。突出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强化可操作性。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传授,适应学生提高职业替换以及谋求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内容的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不过分讲究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与完整。属于社会尤其是职业活动结合紧密的内容要多作介绍,参与实践。
4,体系化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要把某一门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教材,获取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和途径,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以及测试评价纳入一个系统,统一确定课程内容的排列组合序列,使内容精练,形式简洁,整体协调。而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或重视某一个环节。课程模块的设计应特别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合,避免脱节和重复。
(三)研究思路
先提出各专业课程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案,实现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素质,技能的中初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以此为试验基点,扩展到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提供理论上的新思路;为科学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即形成合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考;比较科学地系统地提供了实践的可操作性,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具有实践应用价值。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内容研究,从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角度找出现解决中职教育发展思路。
(四)主要内容
本课题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为研究目标。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又能在相关行业从事技术事务性工作的中初级人才,使毕业生应具备高中阶段教育所必备文化基础知识;从事职业劳动所具备的良好道德素质;与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对各专业教学大纲的研究
(1)知识要求:
要求一人多岗,一专多能,一个从业人员要求同时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复合型人才。职业技术教育是能力本位教育,基础理论教学一般要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决定,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
(2)素质要求:
素质分为一般素质和职业素质。一般素质主要表现在:政策和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职业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谨慎诚信的职业道德,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具有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效益,市场,竞争,风险等观念。
(3)能力要求:
① 各岗位应具备的技能。见附表
②计算机操作。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储蓄,出纳,进行电算会计处理,开展网上银行理财业务,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工作。
③市场营销。能针对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展市场调查与分析,推销金融产品,促使客户的资金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要树立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
④交往合作能力。善于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具有社会活动,处理交际事务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还应有把握政策的能力,能够及时学习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的政策,并能运用于工作中,还应具有一定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能在外资从事相关工作。
2,专业课程教材的研究
课程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将有关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相结合而概括形成的。它包括课程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性,学习这门课程应具备的知识,教学要求与效果,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的主要知识,技能构架,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学习成绩考核,教学单元划分等。开发相关课程的校本教材,编写相应的习题和模拟实训资料。
3,关于教学评价的研究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要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能为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
评价标准要体现可操作性和效益性,建立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既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与毕业分配挂钩;又要与教师考核相联系,与奖罚挂钩。
4,对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大赛的研究
结合教学内容改革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学习,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学生,制订出"艺术节"学生参赛的项目,选拔标准,程序,奖励办法等。
四,研究机构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
贲志宇 沈阳市金融学校,校长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副组长:
李丽华 沈阳市金融学校副校长 负责课题实施的统筹协调工作
钟 岩 沈阳市金融学校副校长 负责学生活动的统筹协调工作
课题组成员:
张 杰 沈阳市金融学校教研室副主任 负责课题的调研,分析,理论研究工作及对各子课题的指导
卢炎煜 团委书记 负责组织学生开展素质,能力活动组织工作
李广存 教务处秘书 负责课题的收集,汇总
李德旭 教研组组长 负责子课题金融事务课程内容的研究
关 琪 教研组组长 承担承担会计专业子课题的研究
陈 磊 教研组组长 承担子课题计算机课程内容的研究
王秀丽 教研组组长 承担子课题语文课程内容的研究
曲春霞 教研组组长 承担子课题数学课程内容的研究
孟晓东 教研组组长 承担子课题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
于春江 教研组组长 承担子课题英语课程内容的研究
高 欣 指导处 承担子课题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
五,研究对象
03级01-08
这篇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研究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导向,课程,改革,就业,报告,内容,研究, 班,04级10,11,12,14班学生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取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与途径开展研究。
七,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期限为1年,2005年1月开题,2006年7月结题。研究进度大致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5年2月-7月为阶段性研究。第2阶段为综合性研究阶段。
研究期间学校课题组一般每学期开一次课题专题研讨会。各子课题活动由各子课题组自行确定活动时间及内容,要有活动计划,记录和总结。
2005年2月20日,学校课题组主持人召开课题开题会,研究课题思路,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及职责。2005年2月-7月为各子课题研究阶段。2005年4月-5月,学校举行学生素质,技能大赛,在艺术节展示学生成果。研究内容设想如下:
1,语文课程,围绕职业能力删繁就简,有目的有重点的改革教学内容。如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的技巧,财经进应用文的写作等实用性强的内容。
2,数学课程的改革,增加相关专业科所运用的基本计算能力,如书写数字的规范,点钞,珠算,计算器的熟练运用等。
3,英语课程,可增加职业岗位所需的情景用语等,制定标准,严格考核。
4,健康教育课程,增加形体训练,进行走姿,坐姿等常规训练;针对职业的需要(如保安,导促员及临柜人员等职业)改革,加强基本功训练;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
5,计算机课程,提高打字速度,增设网页设计,办公室自动化,财会电算化等,并结合高新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证书。
6,专业课程,重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强化技能的培养。
2005年8月末各子课题组开展研究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召开2至3次小型研讨会。阶段研究成果为各子课题研究报告,阶段性总结,校本教材及系列论文。
2006年7月末形成课题总报告, 2006年8月结题。
八,研究成果
1,系列论文
2,子课题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总课题研究报告(2005年8月)
3,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方案(2005年2-3月)
4,各课程考核标准(2005年3月末)
5,确定各年级艺术节参赛项目及评价标准(2005年4月-5月)
6,校本教材(2005年8月)
九,参考文献
奈杰尔。洛普科特 面向职业课程[j] 外国教育资料
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范文4
关键词班级;公司化;资产评估;课程改革;研究
《资产评估实务》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养成、就业岗位的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教学质量是课程组每位成员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前期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和学院新一轮课改要求“提高课程与职业岗位的匹配度、提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加强课程改革成果的固化”为依据,在资产评估专业班级实施“公司化”管理模式下,对《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教学与班级公司化管理对接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搭建公司化班级,创建评估职业情境
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就是直接把”社会”搬进了校园,将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融入班级管理中,把班委会管理模式改成公司化管理,将公司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劳动计酬、劳动合同关系等因素与学校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新生班级按照公司来建制,如:11资产评估与管理1班摇身一变成为广厦学院春江资产评估公司。公司架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岗位靠技能、地位靠作为、收入靠业绩等评估公司经营理念。公司设一名经理、两名副经理,下设学习指导部等6个主要部门,部门经理分管学习、纪律、后勤、宣传、企划和人事等事务。部门以上经理通过竞聘上岗。学生既是经理也是员工,老师则充当公司顾问的角色。员工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就是绩效考核指标,为公司带来效益就奖励虚拟工资。
在《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教学中,为了实行课程教学与班级公司化管理的对接,首先明确学生的角色为广厦学院春江资产评估公司评估员,按3-4人一组构建评估团队,组长任评估项目负责人。学期初下发任务,开展市场调查和收集学校、家庭所在地的房地产价格信息库,为后续开展房地产评估奠定基础。推荐相关网站,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构建立体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职业素养。
搭建“公司化”班级,与课程教学相衔接,围绕未来职业活动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与内容,使学生在逼真的工作情境中实践和协作学习,不断建构自己的感性认知,提高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缩短从“校园人”转变为“职业人”的时间。
二、立足评估岗位需求,修订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专业调研,企业专家、学生对课程的建议,结合评估职业岗位需求分析,课程组首先适时地修订《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教学目标,提炼为“三种方法、四个能力、五项素质、两种精神”。知识目标为熟悉经济、管理、财务、税收、法律、资产评估等较综合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的运用。能力目标为具备评估业务分析能力、现场勘查能力、价值估算能力、报告撰写能力。素质目标为具备爱岗敬业、客观公正、依法执业、坚持准则、强化服务等职业素养及较强的评估专业技术素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次,根据修订后的课程目标,提出课程的改革思路:拓宽行业视野,做到知识结构框架完整,为房地产估价员及今后的执业资格考证打基础;课程教学与班级公司化管理衔接,创造真实的职业情境,提高学生资产评估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评估专业技术素质。
三、依据评估岗位业务,重构评估教学项目
《资产评估实务》课程针对培养“资产评估”这一核心业务技能,结合行业法规的更新和企业专家的建议,基于工作过程出发,按职业岗位业务构建房地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流动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等8个评估项目,分两个学期进行授课,使教学内容紧贴评估工作业务,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衔接。同时,课程组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开发《资产评估实务》及配套的《资产评估单项实训》、《资产评估综合实训》课程,并先后完成《资产评估实务》、《资产评估单项实训》、《资产评估综合实训》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完善评估案例库、考核试题库、自编习题册等,为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下《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四、按照评估工作流程,探索“教学做”合一
《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教学设在实训室,引入校企合作单位实际工作任务,以评估岗位实际工作步骤为主线,要求学生完成业务承接、资料收集、方法选用、评定估算和提交报告等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评估技能,并在产生知识需求时以“必需够用”为度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评估报告要求要素齐全、用词准确、格式规范、资料完整等。并按照评估公司内部审核要求,各评估项目组对评估报告实行自查、交叉、组长三级审核制,重点审核评估报告的完整性、评估假设和限制条件、评估目的及价值定义、最高最佳利用分析、估价方法选用、评估结果确定及结论表述、评估报告的规范性及文字表述等。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综合基础知识开展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评估创新。对表现优秀的小组颁发最佳评估团队证书。整个评估教学过程与评估岗位实际工作步骤一致,突出培养学生业务分析、现场勘查、价值估算、报告撰写能力及常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设备的操作能力。课程教学紧贴高职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融“教、学、做”为一体,有效实现了课程教学与工作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同时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创造了逼真的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感悟企业精神。
五、突出课岗证融合,深化驾证式考核改革
(一)优化实践项目设置
《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搭建逼真职业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课程对接评估实际工作项目,在每个评估教学项目中分别设置实践教学项目,各项目实践课时比例占50%,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学校周边教学资源,突出培养学生评估方法的运用能力、计算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及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同时各实践项目考核评价由学生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突出成绩的客观、公正、公平性,并与公司综合素质测评考核挂钩。
(二)深化驾证式考核
为了突出课程考核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和房地产估价员等职业资格考证的进一步融合,《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打破传统期末考试模式,注重平时,淡化期末,课程推行“驾证化”考核评价方式,即从“应知”、“应会”两部分考核学生。课程成绩由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两部分成绩都合格才能通过课程考核。同时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均采取阶段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试突出核心知识,融职业资格考证内容,采用网络在线考试方式进行,试题库各阶段理论考试知识点做到覆盖全面,确保理论知识够用,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学生考试试卷随机抽题,机器统一阅卷,做到阶段考核阶段通过,即上一阶段未通过,无法进入下一阶段的考核。技能考核面向工作岗位,以工作过程、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实行训考分离,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如第一学期技能考核总评成绩=阶段一(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40%)+阶段二(房地产评估60%)。第二阶段考核要求学生选择自家的住宅、商铺、厂房为评估对象,设定评估目的,选择评估方法,先后完成现在勘查、拍照,询价,收集、整理资料,评定估算,撰写、打印评估报告等过程。整个技能考核过程与评估工作流程一致。考核学生对资产评估必备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价格信息库的收集、利用情况;考核同学间的团队协作性以及学生对评估业务综合分析、应变能力和出具评估报告的能力。同时对考核优秀的学生,颁发优秀评估员证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与公司综合素质测评考核挂钩。通过“应知”和“应会”两个环节的考核,融“应知”“应会”于一体,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接轨,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综上所述,在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下的《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教学与实践,营造了一个企业化的学习、工作场景,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和管理程序,提高学生评估职业能力和企业适应能力,增强职业意识,提升就业能力,为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课程教学与班级公司化管理的对接实践,能深化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尤文江。高职院校班级“公司化”人才管理的新探索[J].中国人才,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