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心理素质测评报告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55695

【导言】此例“心理素质测评报告优秀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心理素质测评报告【第一篇】

中心依靠北京师范大学的优势资源,整合全国各优秀师范院校、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和专业技术力量,组成了一支包括心理学、课程与教学、管理与评价、教育与心理测量等众多国际、国内专家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的专家团队,在全国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要内容与程序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监测、服务决策,科学评价、重在导向,准确诊断、探求规律的原则,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监测,准确地向国家报告基础教育质量的现状,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和建议。现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养、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业水平和学习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精神、创新能力六个方面进行监测。监测工作的主要程序包括:监测标准研制、监测工具研发、抽样、监测实施、评卷与数据分析、撰写报告。

1.监测标准研制监测标准的制定依据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国际、国内在学科成就和心理健康监测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考虑不同版本教材、各地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学生个体差异、家庭状况等因素;符合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的专业要求。

2.监测工具研发监测工具研发包括监测工具目标的制定、监测工具设计、监测内容确定(即题目开发)、监测工具的技术分析。监测标准的研制和监测工具的研发均需经过严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以保证工具的权威性与代表性。监测工具包括试卷和问卷两种类型。试卷即各学科知识测试卷,衡量学生学习的结果,用分数来表示。调查问卷用于了解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有意义的、稳定的影响因素,以进行不同群体学生的特点分析。每份监测工具均由指导手册、测试卷、答题卷组成。组卷采取矩阵取样技术,将一套完整的测试划分为几套测试卷,每个学生完成一个测试卷即可。

3.抽样设计对被试学生样本采取分阶段、分层不等概率随机抽取。以2010年八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抽样方案为例,确定八省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为样本总量。第一阶段,将八省的所有区县城市学生所占比例作为分层PPS进行抽样;第二阶段,将各区县的学校以教学条件综合指标为分层PPS进行抽样;第三阶段,在各学校内简单随机抽样。

4.监测实施监测实施也称现场数据采集,是整个监测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监测数据真实客观、监测工具严格保密、实施程序规范标准。全国统一测试时间,并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向每个样本县派出国家视导员,负责督察和指导测试工作。

5.评卷与数据分析各样本县的监测工具全部汇总至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进行统一的数据清理与阅卷,阅卷结束后将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密切跟踪世界测评理论和技术发展,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科学性。数据呈现包括统计图、统计表两种方式。

6.监测报告监测报告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把监测的过程、方法与结果表现出来。监测报告要求格式规范、数据准确、结果推论慎重,文字表述通俗、严格遵守监测保密要求。根据阅读监测报告者的需求不同,可以将监测报告分为综合性报告、专题类报告和基础类报告。综合性报告包括学科报告、结果摘要报告,例如,《2008年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报告》。专题类报告包括专项报告、专项结果简报、咨询报告,例如《学生课业负担报告》。基础类报告包括基础数据报告、论证报告、技术报告,例如《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监测工具论证报告》。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要特点

1.管、办分离的方式建立了政府支持、独立运转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机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确立了国家教育督导团行政联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具体实施的方式,监测中心享有较独立的专业自。

2.基于标准的评价监测标准的重要依据即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描述,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

3.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测试目的即评估学生获得的学习能力,诊断其长处和弱点。因此在学科领域测评中不仅重视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更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与现实的联系与应用能力。

4.监测内容涵盖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业成绩、德智体美发展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内容,不仅注重对学业成绩的分析,更重视对影响学业成绩的各因素进行归因分析、相关分析。

5.量化评价与质性分析相结合在参照国际知名评价项目PISA、TIMSS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基础上,遵循教育与心理测量学专业要求,采用试卷与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既重视测试结果的呈现方式,又重视结果背后的归因分析。

6.大规模抽样调查质量监测不是统考统测,而是通过对全国所有目标学生进行科学抽样,随机抽取学生样本,以获得有代表性的结果。由前几年的工作经验看,每个省约有10个样本县,每个样本县有720名学生参加测试,以此标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参加测试,样本学生量将达到22.32万人。

7.以大规模纸笔测试为主,小样本现场测试为辅的形式进行一般的学科均以学生纸笔测试的形式进行,部分学科会有小样本现场测试。如2011年的英语有小样本的口语测试,体育有小样本的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学力现场测试。

8.国家统一管理与实施、各省配合从监测标准的制定、监测工具的研发、抽样、实施到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均由国家监测中心负责,在监测实施阶段,各省负责协助、配合中心做好本省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前期的各类数据报送和现场数据采集。现场数据采集时中心派出部级视导员到样本县负责监测工作的实施。

9.监测结果坚持“四不”原则:不排名排序、不评优评级、不公布公开、不操练应对目前对监测结果只在一定层面进行反馈,不对社会公布,即使公布也只会是全国整体情况和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不会根据监测结果对省、县的教育工作进行排名排序、评优评级,不允许学校在监测前进行操练和应对。以此来解除参加监测工作单位的顾虑,获得真实数据。#p#分页标题#e#

10.保密性强监测工具的开发动用了大量国家资源,开发成本很高,同时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监测工具被定为国家“机密”,在监测工具启用前和使用后均为保密文件,数据采集过程严格控制。

心理素质测评报告【第二篇】

从上个世纪开始,“奠基性”的基础教育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质量也成了核心问题倍受关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和项目,如“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所主持的“国际数学与科学学习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以及PISA,都在周期性地对全球几十个成员国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的评估。世界各国也纷纷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对本国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监测。艺术教育质量监测正在逐步的展开,音乐科目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到教育质量监测项目中。

一、国际基础音乐教育质量监测概况

1.美国

被称为“国家成绩报告单”的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方案”(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于1969年成立。它由国家评价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负责执行,专业教育考试服务公司负责实施,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它是美国唯一长期的且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教育评价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其他国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工程的榜样。NAEP于1971、1978、1997和2008年对音乐教育进行了四次监测,至今已有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监测体系、监测流程。

2.新西兰

新西兰“国家教育监测进展”(National Education Monitoring Progress,NEMP)是国家教育部委托奥塔戈大学(uhiversity of Otago)教育研究评估单位进行评估的项目。任务是对新西兰中学生在学校课程所涉及的各领域达到的成就水平进行评估和报告。新西兰每年都开展一次全国性的教育质量监测,每年考察不同学科,四年一轮,几年内实现对所有学科的覆盖。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在新西兰的学校课程中是一门核心课程,于1996、2000、2004、2008、2012年对音乐进行了监测。

3.英国

英国教育质量评估由英格兰教育标准局(Office for Standards 1n Education,OFSTED)负责。英国有统一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音乐课程的监测在中小学义务教育第三阶段(7-9年级)进行。评价内容与课程标准一致,没有独立的音乐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英国从1999-2008年每年对各地区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监测,并公布各地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分男女生),分数达到预期标准的百分率。

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没有统一的音乐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标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各州相继推出了新的“音乐学习标准”,音乐教育质量评估也在各个州内自主进行。

5.爱尔兰

爱尔兰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方案称为“Pilot:WholeSchool Evaluation”,由教育督察局(Inspectorate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负责。它有制定统一的监测指导,没有独立的音乐科目监测体系。1998-1999年爱尔兰对学校全部科目进行了监测,音乐是被监测的科目之一。

6.黑山共和国和塞尔维亚

中、东欧黑山共和国(Montenegro)和塞尔维亚(前南斯拉夫)这两个国家有共同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即由教育质量评估协会(Institute for Education Quality and Evaluation)主持的“发展标准:测试和主要学习”(Development of Standards:Trial and Main study-DSTMS)评估项目在2006年对义务教育八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全国性的音乐艺术教育质量监测。

7.日本

日本音乐教育质量监测的历史较早,在1958年与1966年的全国学力调查中,日本对音乐学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监测。

1958年的音乐学力调查对象为国立、公立学校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全国范围的抽样,参加人数占全国学生总数的%。1966年的音乐学力调查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抽样20%的公立和私立学校以及全部国立学校。

1966年以后日本终止了全国学力调查项目,2007年得以恢复,每年在新学期开学后进行全国统一学力调查考试,但音乐科目的学力调查依然没有恢复。

8.中国

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一个代表国家行为的艺术教育质量监测机制。2007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至今,他们已经开展了对数学、语文、心理健康及科学等科目的监测,但艺术科目的监测尚未启动。地方上一些相关的研究项目或区域性的评估行为在监测理念、测评工具开发及影响力等诸多方面与国际上较为成熟的艺术教育质量监测存在较大的差距。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7年课程发展会议上颁布的《音乐课程及评估指导(中四至中六)》基础上,制定了香港中学文凭教学考试音乐科目“校本评核手册”(school-based Assessment Teachers’Handbook)(试行版),包含评核大纲、评核理念、评核目标,校本评核与课程的关系等内容,明确规定2012年开始将由考评局在全港陆续实行对高二及高三学生的监测,2015年将正式实施,并占全科成绩的20%。

二、国际基础音乐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考察

1.监测模式

纵观各国基础音乐教育质量监测,在具体的组织形式、执行机构、监测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概括起来可分为“国家独立监测”和“国家督导监测”两种基本模式。

“国家督导监测”模式是由国家负责教育评估的机构下达硬性规定,制定评估指导原则和组织统一考试,具体的执行则下放给各地方政府,以学校为单位开展音乐教育监测。监测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没有制定独立的音乐监测指标体系。学生的成绩直接作为监测数据,其结果要向学生、家长、学校、地方政府、国家督学层层递交。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时效性强,每年定期进行评估并公布监测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覆盖面广,监测对象是抽样年级(每年在各学段指定年级进行)的全体学生,具有普查的意义;高利害性,国家除了以区域为单位公布成绩报告外,校方及学生都能得到具体的成绩,并与学生升学或毕业挂钩,教师平时的形成性评估成绩与国家督导的终结性测查成绩相结合。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采取这种模式监测音乐学科。

“国家独立监测”模式是由国家立项,国家专门的教育评估机构负责执行。音乐监测同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同时制定独立的音乐监测体系方案,明确规定监测目的、框架指标以及监测流程。监测结果不以个人为单位呈报。其特点是:周期性强,按一定年限周期进行监测,并公布监测结果;抽样测查,监测对象根据监测框架指定的年级在全国进行分层抽样,因此只包括指定学段中某个年级的部分学生,不具有普及性;低利害性,监测数据不以个人为单位呈报,结果不与个人利益或学校利益直接挂钩。美国和新西兰等国采取这种模式监测音乐学科。

2.监测框架

监测框架是由监测对象、监测内容和监测维度三个方面构成。

各国对监测对象的选择采取了三种模式。一是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关键年级。如美国、新西兰、黑山共和国、塞尔维亚及日本监测对象分布在四、五、六、八(初二)年级,而具体监测的学校和学生均以抽样的方式产生;二是选择义务教育某个阶段的末年级,如英国和澳大利亚(以维多利亚州为例,其测查义务教育六个学段的末年级);三是选择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结束年级,采取文凭考试的形式测查。如澳大利亚维州为高二、高三年级设置的教育证书和运用证书课程考试,香港为同样年级设置的中学文凭教学考试等。后两种监测对象的选择包括指定年级的所有学生,具有普查的意味。

各国音乐教育质量监测内容都以学生的音乐能力(音乐素养)作为首要指标。课程标准是制定监测内容的重要依据。除了集中测查学生的音乐学习成就外,还附带学生音乐学习背景因素及学校效能等方面的问卷调查。

监测维度是指将音乐素养的全部内涵进行分类组织。各国家地区都有其相应的范畴界定――美国拟定为“创造(creating)、表演(performing)、回应(responding)”三个主题;英国拟定为“表演(performing)、创作(composing)和评价(appraising)”三个领域;香港拟定为“培养创意及想象力、发展音乐技能与过程、培养评赏音乐的能力、认识音乐的情境”四个领域;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分为“创造与制作”(Creating and Making)和“探索与回应”(Exploring and Responding)两个领域。它们成为各国音乐监测维度的根本指导依据。

3.监测工具

监测工具,即围绕着监测框架维度而独立开发的一套测试题或任务。各国音乐监测工具大都采用纸笔测验和真实性情景(或真实性表现)测验题相结合的方式,不同类型的测验题在不同的年级侧重不一。以美国NAEP和新西兰NEMP监测体系为例,其测查工具在学科性、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等方面都体现了相当的技术含量:

(1)任务呈现形式特别强调学科特征。绝大部分任务在情境中以感性的材料呈现,任务设计善于综合各种艺术元素,可以同时考察多项音乐能力,尤其侧重创造性的表现。

(2)任务难易程度的控制是开发监测工具的一个至关问题,能否把握好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信效度。新西兰和美国在这方面均持有非常慎重的态度。比如新西兰在其音乐监测框架中明确规定:“任务的难易程度必须覆盖被测试学生的预期能力范围,而且必须避免性别、文化或社会背景等的偏向性。”他们具体的做法则采取收集各州的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平衡点。

(3)任务比例关系。1997年美国NAEP音乐监测,最初回应型纸笔测试题与表现型任务的比例关系为4:1,具体操作中每个学生实际执行的任务数量又有所调整,最终比例为2:1。但这种比例关系仍受到有关方面的指责和质疑,认为纸笔测试题的数量偏重,创造性的空间太小,无法体现美国国家课程标准的精神。新西兰则主要采用真实性测验题。

(4)设置趋势任务。趋势任务是用来考察学生表现的变化趋势,它在总的任务中占一定比例,一般会在两次的音乐监测中重复使用。比如,新西兰2000年的音乐监测任务中有10项被定为趋势任务,它们在2004年的监测中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再次使用。设置趋势任务可以在同一人群(四年一个循环周期的监测)中重复使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4.监测数据报告

呈示报告、公布数据,是监测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向全国通报学生音乐素养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以有效的报告呈示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来影响音乐教育实践,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公布监测的结果,各国做法不尽相同。

英国在每年的全国教育监测报告中,仅向全国公布各郡(地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以及男生、女生分数达到预期标准的百分率。但在相关的网站会呈示大量的任务范例以及详细的监测引导和评估说明。

新西兰全国监测评估的结果以任务为单位逐一进行报告,同时公布两个年级(四、八年级)的学生在每项任务中不同的表现水平(所有任务分为四个水平等级,等级标准因任务不同而描述不一)。

美国的监测结果同样以任务为单位逐一进行报告,以量尺分数(scale score)(学生对每道题目回答的得分各等级人数的百分比)和成就水平(achievement levels)(学生对每道题目回答的正确率)两种方式呈现。此外,美国还公布了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情况与得分各等级之间的关系数据。在音乐监测结果报告中,运用潜在特质理论(1atent trait theory,IRT)模型,呈示了学生在回应方面的等级水平表现,概括分析了学生在监测练习中表现好坏与全面的音乐反应能力的关系,从而确定潜在心理特征(latent trait)是否可以通过测试题被反应出来。

三、国际经验给予我国的启示

在国际社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基础艺术教育质量监测的大环境下,我国却仍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评估以及科学的数据来解释中国从2001年《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基础音乐教育质量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失。

可喜的是,《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再一次重申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并于1月26日《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各地要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要组织力量研制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标准、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这些新的政策导向,不仅表明了政府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推进的力度与决心,无疑也向我们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建立国家音乐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时机已经相当成熟,展开全国性的基础音乐教育质量监测势在必行。而国际基础音乐教育质量监测的范式和经验也给予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1.适合国情的监测模式

如何选择音乐监测模式,是国家开展音乐监测的首要任务。具体选择“国家独立监测”还是“国家督导监测”模式,各国会根据本国情况或者习惯来确定。国家教育体制、教育水平、人口规模、教育经费、评估经验以及不同模式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都将纳入考虑范围。

我国开展音乐教育质量监测,选择“国家独立监测”模式适合我国国情。因为这种代表国家行为的音乐教育质量监测与地方政府展开的监测或各教育单位开展的评估相比,在影响力、效果、作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它具有权威性、法制性、多效性、全面性、公平性、开放性、低利害性等多重优势,保证了监测数据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适用性。可以回避各地方政府自行监测可能导致的盲目攀比和恶性竞争,甚至造假作弊现象等不利因素的产生,以便发挥监测的最佳功效。

2.先进的指导思想和严谨的运行机制

国家音乐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应持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各国基础音乐教育质量监测着眼于诊断、改善、激励、提高的功能目的。特别是对创造性的表现和学生个体音乐潜能以及环境背景等综合因素给予了高度关注,对音乐素养进行了多维度的考量。它吻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2005》中所倡导的“学生的认知因素要与非认知因素协调发展”的监测理念,也使我们认识到,音乐监测要回归人本主义思想,评价的重点不仅要关注知识、智力,更要关注人性、自信、兴趣、情感态度、创造性等方面。要以国际先进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导,才能不偏离素质教育的宗旨。

健全的运行机制是教育质量监测的保障。音乐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由机构设置、制度和实施程序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实施是由命题-取样-测查-反馈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西方较为成熟的音乐教育监测体系一般由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专职机构来完成。管理、执行、实施等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即从组织团队,建立平台、设计评价、开发试题、实施评价、报告、监测培训、咨询服务等诸多方面,构成一个从学校外部对音乐教育质量进行监测的严谨完备的机制。我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尤其需要借鉴西方好的经验,才能确保音乐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有效运行。

3.合理的监测框架

各国确定监测对象以学段划分为基本依据,又不尽然。比如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基础教育的学段划分虽不统一,但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四、八年级作为监测年级,这说明学段划分不是唯一的依据,而根据儿童心理发展和认识科学理论,音乐教育监测选择九岁以上的孩子(四年级以上)比较符合音乐能力发展规律。也就是说,确定监测对象不仅应该根据国情,还应将学生成长的生理、心理规律纳入到考察范围内,体现科学性。

制定监测维度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和依据,但未必是课程标准的翻版再现,完全可以体现高于课程标准的思维模式。比方说,我国课程标准拟定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维度界定并不清晰(鉴赏已经介入了“音乐文化”及“评价”的领域,“表现”与“鉴赏”、“创造”领域均有交叉的内涵),那么在制定监测维度时,就要敢于打破旧有框架,将音乐素养的全部内涵重新整合,体现出音乐监测的前瞻性。

4.科学的工具技术

音乐是感性的艺术,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监测则是一个以定性、定量技术为手段的科学处理过程,使用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决定着监测体系的效益、速度和质量,所以技术因素是音乐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点。国外比较成熟的监测工具在呈现形式、难易程度、趋势任务、比例关系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较为科学的把握,以下的经验特别值得借鉴:

(1)工具媒介要尊重听觉艺术的规律,体现感性的特点。尽量用音响作为刺激材料,并具备足够的便携、经济、安全,且在学生的操纵能力范围之内。

(2)任务设置必须结构化。即严格遵循既定程序,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发问,以标准格式记下被试者的表现。

(3)测查任务的焦点应该体现出多视角的包容性,即每项任务以一个主题贯穿,同时辐射多项测查内容,使任务呈现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4)执行流程要求练习围绕一个艺术主题或是特殊的工作而建立起来,以便学生能聚集于单一的任务议题。并附于严谨的说明和引导,保证能够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努力。

以上国际范式与经验对我国开展全国性的音乐教育质量监测,完善我国音乐教育机制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心理素质测评报告【第三篇】

关键词:人才测评;创业;delphi;C/S结构;设计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7-1623-02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Venture Talent Assessment System

ZHENG Jiang-wei

(Office for Overseas Chine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uxi New District, Wuxi 214028, China)

Abstracts: With the needs of practical work improvemen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Venture Talent Assessment system has C/S structure and base on Delphi 7 can be used to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talent introduction sector.

Key words: talent assessment; venture; delphi; C/S structu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端人才资源得到世界各国各地的推崇和重视。国家“”、江苏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无锡市“530”计划等从国家到地方各类引才计划蜂拥而至,无疑打响了一场人才争夺战。人才资源与其它物质资源不同,难于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沟通认识清楚,对人的潜能、个性品质、态度、动机等深层次的特征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了解。利用先进的人才测评试题和分析方法,借助计算机手段高效便捷的展现能力、交互能力、存储能力、分析能力,可以使人才资源测评变得简便易行,能为人才需求招引部门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

1 创业人才测评系统的需求分析

无锡市自2006年实行“530”计划(海外归国人才创业计划),吸引了世界范围内众多有留学经历的高端人才来锡创业。仅09年就吸引了1500多个海归项目及团队提交完整商业计划书参加评审。研究、设计、开发这套创业人才测评系统,探讨将人才测评的环节引入创业计划人才引进的评审过程当中,为科学决策人才引进提供依据。测评不仅可以作为衡量某个海归团队(项目)是否可行的参考条件之一, 对于特别优秀(国际领先、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也可据此对团队核心成员的组建(资源能力互补)提出参考建议。

2 系统设计与开发

系统的目标及设计思想

当前,比较成熟的人才测评手段主要有:心理测验、面试和评价中心。心理测验作为三大技术之一,在人才测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心理测验项目和种类很多,我们紧紧围绕需求,着重关注领导者能力结构、管理能力、人格因素、气质类型、个性类型、情商、需要层次与工作驱动力等跟创业能力、素质、倾向性有关的项目开展测评。测评样本主要参照国内外流行的相关项目测评样本,经由江苏省专业技术人才测评中心的专业筛选和修订而成。结合信息化手段的良好人机交互、高运算速度、便捷存储读取、规范可靠等特点,开发提供一套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的开发方案确定

系统的总体要求:1)根据需要,可方便的选择系统提供的全部或部分测评项目开展测评,每个项目均可单独产生通俗易懂的测评结果(报告);2)测评结果及报告易于存储、管理;3)可以考虑预先设定测评项目的标准得分,便于和用户实测分数对比;4)保留传统的纸笔答题的接入功能,可方便的将纸笔答题的答案导入系统,产生同样的测评报告;5)测评的样本(题库)便于移植扩充;6)安装配置及使用操作使用简便。

根据系统的总体要求:1)系统按C/S结构开发,客户端仅可进行测评操作,无法查看测评报告,服务器端可进行所有权限的操作。如有需要,服务器端版本可作为单机版使用;2)基于MVC架构,采用delphi 7作为服务器端、客户端系统开发平台;3)采用文件系统结构化封装存储数据的模式实现数据管理的基本功能,系统安装无需配置数据库文件,绿色环保;4)使用InstallShield工具制作简单的安装文件包。

创业人才测评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服务器端(单机版)的主要包括:测评管理模块、成绩管理及分析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系统辅助工具模块。与服务器端(单机版)相比,客户端只保留了测评管理模块的功能,增加了网络数据包传输功能。见图1。

测评管理模块

此模块完成的功能点有:良好的用户交互完成答题过程、用户信息及答案存储。

1)良好的用户交互完成答题过程。用户进入测评管理子系统,选择相关的测评项目(可以从七个备测项目选一或多选),输入测评者的基本信息,按照答题指导语、题干要求、时间和题量进度提示答题,答题完成后向系统提交。答题过程中,系统从该测评项目对应的题库文件中随机顺序抽出题目展现给用户作答。2)用户信息及答案存储。将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答题信息,以结构体单元的形式写入对应测评项目的用户文件中。

成绩管理及分析模块

此模块完成的功能点有:成绩计算、群体成绩分析与管理、形成测评报告。

1)成绩计算。当具有相应权限的账号进入查看测评者在某个测评项目上的答题成绩时,系统从用户文件中读取用户信息和答题信息,根据该项目得分的研判规则计分。2)群体成绩分析与管理。主要包括对个体测评者成绩的浏览、群体成绩的比较、群体成绩的分布分析、成绩与标准成绩的比较结论、测评人员的数据管理等。3)形成测评报告。可针对每个测评者的每个测评栏目,生成标准化的测评报告。测评报告对该测评项目的各子项得分情况做具体描述说明和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分析。

系统管理模块

此模块完成的功能点有:密码管理、测评标准设定、纸笔答题数据导入。

1)密码管理。查看测评成绩及浏览测评报告时需输入管理员密码。在操作系统的注册表中写入一个键值用来存储密码,默认为空,可修改删除。在程序中同时写入一个超级管理员密码,便于维护一般管理员密码。2)测评标准设定。根据对人才的理想标准在系统中设定常模,便于将所有测评者的成绩和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3)纸笔答题数据导入。如特定场合条件下不便实行计算机答题,只得采用传统纸笔答题,可使用此功能快速的将用户及答案信息导入系统,便于正常计算分数,分析和形成报告。

系统其他辅助工具

此模块完成的主要功能点有:题库文件生成工具、多服务器端用户数据整合工具、测评报告管理工具。

1)题库文件生成工具。每个测评项目对应一个题库文件。对每道题,选择不同答案将在不同测评子项上加分。将这些信息封装成特定结构,连同题干信息、答题提示、测评项目信息共同封装在一个文件中。从用户文件中读出用户答题信息后,也需通过该题库文件封装的得分点进行分数计算。2)多服务器端用户数据整合工具。当该测评软件在多台机器上使用后,产生的用户数据是分布在多台机器上的。可借助此工具将多台机器上的用户信息导入到同一个用户文件中。3)可将每个测评者的报告单独存储为既定格式,并使用这个工具打开浏览及打印等。

软件开发涉及的部分核心技术及算法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仅就几个核心问题的实现做一简单描述。

1)关于测评分数研判的算法。以较为简单的气质类型测评为例,气质类型测评结论有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项。测评含100道样本选择题,每题均有无标准对错的A和B两个选项。某题如选A,则多血质属性加1分;如选B,则胆汁质属性加1分(得分逻辑存储在题库文件的每一道题的数据结构内)。余者依此类推……通过对样本的筛选设定,每个属性最高可得50分,最低0分,将最终各项得分除以5形成10分制格式。得分最高的属性项即为气质类型测评的结果(倾向性最明显的气质类型)。

2)网络数据传输的实现。使用ServerSocket和ClientSocket控件,在服务器端开一个server,客户端开一个(可以多个)client,客户端配置好服务器端的IP地址。答题结束提交后,客户端将结构化的数据(用户信息及答案信息)作为一个包整体发送至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将该结构化数据存至本机的用户文件中。

3)测评报告的设计、制作。使用delphi自带的Qreport控件群组,可以方便的实现对打印页面的所有控制及排版的要求。生成TQuickRep页面之前,将测评者的所有得分项传递给该对象内可控变量即可实现输出显示。

3 总结

创业能力及素质广泛存在,但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水平来看,仍是一个有定性却很难定量研究的问题。市面上一般的人才测评软件很多,却未见有专门做创业素质测评的,且收费昂贵,底层测评数据及分析过程对用户来说全是“黑盒”,不利于对测评结果的跟踪及深层次分析挖掘。

本系统实现了对与创业素质关联性较大的七项测评,形成专业的测评报告,用户数据及题库数据管理采用文件系统结构化封装存储,无需安装配置数据库即可实现传统数据库管理的主要功能。系统的测评数据及结果可以给创业人才扶持引进部门提供参考。同时在工作中,可通过多年积累,根据创业人才的实绩反过来对测评项目的各项指标的关联度不断研究修正。

参考文献:

[1] 陈省。Delphi深度探索[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心理素质测评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原则;方法;结果

中图分类号 TU8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14-01

防雷装置检测是判定防雷装置性能、排查防雷安全隐患的重要技术手段,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着防雷体制改革的推进,《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4月7日颁布,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已经向社会放开,如何对防雷检测机构检测质量进行公正、科学、合理的评定是气象部门防雷监管的重要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未来防雷检测市场能否健康发展。本文就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方法进行粗浅探讨。

本溪市防雷中心自从2001年成立以来,在全国率先打破身份管理实行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吸收了国内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始终把防雷技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放在第一位,在辽宁省气象局的组织下自主研发建立了辽宁省统一的防雷业务综合管理平台,统一了全省防雷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建立了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于2012年取得了国家CMA认证,实现了所有防雷检测项目纳入认证范围,目前是辽宁省唯一一家具有CMA认证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多年来的规范化管理,具备了对大型石化企业、冶金企业、医药企业等各行业的检测作业能力,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监督检查部门,对检测质量严格控制,检测规范性、服务质量、覆盖领域居辽宁省之首,得到了省、市气象主管机构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目前正在制定辽宁省危险化学品场所的防雷装置检测地方标准。随着防雷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防雷检测资质的放开,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的评定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是气象部门进行防雷行政监管的重要技术措施和保障,没有科学、合理的检测质量评定方法,防雷监管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因此,笔者以本溪市防雷中心多年来的规范化管理为基础,对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方法进行探讨[1-2]。

1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的基本原则

一是检测质量评定应遵循依据充分、方法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二是检测质量评定应采取报告抽查、管理运行资料审查和检测现场核查相结合。三是检测质量评定结果作为防雷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和防雷主管机构监管的主要依据之一。四是检测质量评定中报告抽查宜每月进行1次,综合性评定宜每6个月进行1次。

2 影响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的因素

一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或虽然建立管理体系但是没有各项工作运行的记录,由此可以断定没有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将会严重影响检测质量。二是检测人员的资格条件、作业能力。这是确保检测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三是检测仪器装备的配备、检定、使用过程管理与记录。这是确保检测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即使配备了齐全的检测装备,但是没有出入库的管理记录和使用记录,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就无法验证。四是检测依据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检测依据不充分将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判定错误。五是检测项目的完整性、计算的正确性。其影响检测结果判定的准确性。六是检测现场记录的真实性。检测现场记录应有检测人员和受检单位负责人的签字确认,多页原始记录要有骑缝章,涂改要有当事人的签章,否则即使现场记录的项目和内容齐全也无法验证数据的真实性。七是检测报告与现场记录的一致性[3-4]。八是检测结果判定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九是检测相关资料的保存。检测相关资料是检测质量真实性的客观证据,也是监管部门监管的有效依据之一。

3 检测质量评定的方法和指标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的评定包括报告抽查、管理运行资料审查和检测现场核查3个方面,三方面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组合进行。

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查阅有无质量管理体系、内容是否覆盖所有检测活动,查阅管理体系的运行记录,验证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人员的资质情况

根据检测报告中的签字查阅相应人员有无法律法规规定的作业资格证,查阅检测人员的培训记录、考核记录。

检测仪器装备的配备、检定、管理情况

检查检测仪器装备的数量、种类能否满足检测工作需要,检测仪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检测仪器是否有出入库管理的运行记录、是否有仪器定期核查记录、是否有仪器的使用记录。

检测依据和方法的有效性

根据检测报告中的检测场所类别查阅检测规范依据是否明确、充分,根据检测项目查阅检测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

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检测项目的完整性

查阅原始记录内容和项目是否完整,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等各项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数据修改是否有当事人签章标记,是否有检测人员和受检单位人员的签字确认。

检测报告和结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检查检测报告内容与原始记录是否完全一致,是否有检测示意图并标记各个检测点,检测结论是否准确,存在隐患的隐患内容是否清晰、依据充分。检查检测报告中检测员、审核人、批准人是否为本人签字,印鉴是否有控制措施。

检测现场核查

到检测现场对检测报告内容和实际进行比对,核查报告内容是否完整和报告的真实性。

归档资料的完整性

查阅归档资料中原始记录、检测正式报告、检测示意图是否完整对应。

4 检测质量评定结果和等级

根据质量评定得分将质量等级划分为优、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95分以上的为优,80~95分的为合格,低于80分的为不合格。

5 结语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与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软硬件条件、作业能力等多方面都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因此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应涵盖对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运行、软硬件条件、作业能力、检测报告文书、检测现场等多方面的评定,除了建立科学有效的检测质量评定方法外,气象部门还应将检测质量评定工作标准化、常态化,真正落实防雷监管职责,促进防雷检测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6 参考文献

[1] 魏帅,张卫星,张春龙,等。防雷装置检测职责及常见问题提示[J].黑龙江气象,2016(1):38-39.

[2] 马敏荣,白永坤,杨晶,等。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的实践[J].广西气象,2006(增刊2):120-12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355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