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测评报告(精选4篇)
【导言】此例“心理健康测评报告(精选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心理健康测评报告【第一篇】
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看待爱情、亲情、友情,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非常的全面。因此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了分析。
一、我的成长经历和影响
(一)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xx年12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市一个农民家庭,这是一个五口之家,加上我的到来,组成了贫穷但很温馨的六口之家庭。在温馨家庭中长大的我,勇于承担责任,勤劳刻苦,但同时也养成了内向偏外的性格。现在的我就读于xx大学农牧学院,再过两年的我即将面临毕业。
(二)出生到学前班阶段
5岁以前的我,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记事是从6岁开始。不过经常听妈妈讲过。我是一个幸运儿,在计划生育中幸存下来。不过,尽管如此,在我家里父母对我要求很是严格。6岁的我,被父母送到了学校,爱听话的我深受老师的喜爱,经常得大红花。
(三)小学阶段
成绩一向比较优异的我,一直担任我们班的纪律委员,从未间断。为了让我得到更好地教育,我转学了。在这里,每天和姐姐一块儿上学、回家。在这个阶段,我挨了人生两次打,一次是老师,一次是母亲。两次打,至今仍深深印在脑中。第一次,因为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100字作文,我挨了100板子,从此我把学习放在了第一位。第二次,偷别人家的烟吃,母亲第一次打我,那次母亲哭了,哭的很伤心。
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我以较好的成绩顺利考上初中。
(四)初中阶段
很听话,很爱学习的我,很受老师的喜欢。初二的时候,我恋爱了。我也不知道那算不算恋爱,但我知道从那时起,我不怎么爱学习了,有时还逃课。没有多长的时间,就被老师发现了,领回家的我被父亲狠狠抽了脚板心。回到学校的我重新开始了学习。中考我以全校第十五的名次顺利进入我市最好的高中学校—阆中中学。
(五)高中阶段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城市,对我来说,一切都那么新鲜,心中充满了好奇。网络第一次进入了我的生活。刺激的网络生活让我一步步远离学习,远离学校。父母不在身边,我开始蹉跎岁月。三年很快就过去,高考中我落榜了,父母掉泪了。在父母的支持下,姐姐,姐夫的帮助下,我又开始了复习,网络也远离了我的生活。一年后,我考上了二本,被第三志愿录取了,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六)大学阶段
大学,一直是我所梦求的。来到xx,来到这个神秘而美丽的高原,我很激动,很开心。但大学的自由让我又开始蹉跎岁月。但我总是试着去改变,改变现状,改变生活。现在我还在进行着,希望可以有所改变。
(七)对成长经历的总结
写了这么多,其实很为简略。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同,人正是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的原因——成长经历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才有了不同的人生。
二、自我分析
(一)性格
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我是一个不喜欢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的人。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比较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我比较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智力水平较高,思维比较敏捷,头脑比较灵活,学习理解能力很强。同时我的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一些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我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我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我很注重个人原则,在不触及到原则底线时,我都比较愿意去做。在集体中我比较引人注目、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但我能很快的调整过来。我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一般情况下,我会遵纪守法,但有时也喜欢游走于法律边线。对人对事我都会负起自己的责任。我的交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得比较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可能保持沉默,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一般情况下,我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好的一面还是大于坏的一面。我能较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会考虑现实可能性,没有一定的把握或可能性,我会在一开始就放弃。在工作中我能够脚踏实地,有时也会陷入幻想,但只是想想,一会儿又会回到现实中来。我待人比较真诚坦率,但也不会过于轻信或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同时我也比较认可“以德报德,以怨抱怨”的说法。我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不会过分的去苛求不能得到的,见好就收。有时我可能过于自负,自命不凡,也可能缺乏同情而引起别人的反感。认为传统中有些东西可以保留,也有些东西需要变革。一般情况下,有较好地自制力,比较尊重礼俗,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
(二)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1.自身的优势
在规范、传统、稳定的环境下工作,我可以给他人提供服务或帮助。我适合在责任清晰,有一定私人空间、人际关系和谐的氛围中工作,这样才能够发挥我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工作能够让我集中精力,去关注一件事情或一个人。通过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得到同事和上级的认可、欣赏和鼓励。按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开展工作,我不喜欢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把我的工作展示给别人。务实、实事求是是我的工作原则,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我喜欢团队合作,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
2.自身的不足
我有时不自觉的陷入日常事务的细节中去,以至于没完没了的工作。每件事情我都喜欢从头做到尾,因此感觉压力很大,有时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有时,我的情感会影响到我的工作,有时情绪波动还比较大。我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三、完善自我的方案
1、经常参加户外运动,调整自己的呼吸,以此缓解学习工作压力。
2、多多参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消除自己在大场合的怯场心理。
3、情绪不好时多与心理咨询老师沟通,从而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不好情绪。
4、每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规律。如何检验效果与目标修正每月进行一次,要与自己的情况相辅相成,随时进行调整及修正,订立阶段小目标,更多的与外因和内因相联系。最终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这1篇自我分析报告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了认识了自己吧!其实这个对于自我的分析还是很必要的,不断的完善自我才是美满的人生!非常感谢老师这一个学期内对我们的教导!
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评估报告6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认为是受命运青睐的天之骄子,具备了各方面的良好素质,是优秀的代名词。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潜伏着心理危机。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等等。
与众多大学生一样,我在这过去的一年里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刚刚考上大学,每一个大一新生都会有一种自豪感,我也一样。兴致勃勃的来到了自己考上的大学,对一切都感觉那么新奇,看着偌大的`校园,不时发出“好大啊”的感叹,让那些路过的学长学姐们都笑了起来。可现实却与理想完全是两回事,来到学校后,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有那么多,让自己感觉有点受挫。等到军训过后开始正式上课时,打击更大了,大学的教学方式与高中完全不同,在高中的优越感完全消失殆尽,加上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与学习时间的分配不合理,第一次考试就让我几近绝望,那一段时间实在非常痛苦。幸好,我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好,这和我的性格有关吧,高中也都是自己面对挫折,有什么事情不喜欢与人分享,也不会告诉家人,这不但没让我产生心理问题,却让我有了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
说到性格,高中的老师都会在我的评语中写上“不善言谈”,这一点让我的父母十分担心,担心我将来自己在大学,在社会上如何立足。其实,这一点我并不担心,因为不并不是想他们想的那样,我只是不喜欢和自己不熟悉的在一起交流。在高中时这还不算什么,因为高中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也没什么。但来到大学后,接触的都是四面八方来到学生,生活习惯有许多差异,不知道与人交往就成为我最大的障碍,因此,我朋友特别少,但是,我有好朋友。我不需要那种见一次面就和你称兄道弟,当有困难时见不到人的“朋友”也不需要这边电话听着你的秘密,那边挂了电话就当笑话讲给别人听的“朋友”。也许我交朋友的要求太苛刻了吧,但是只要是我认定的朋友,我就会一心一意的对他们好。
感情方面,只遇到一次挫折,在我良好的自我调节下也没有影响我正常的生活,只有学习上的压力让我一直很苦恼,虽说压力可以成为动力,但是,我是一个不喜压力的人,只有自由的空间下才能让我很好的发挥,也许是我还没有调节好。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这些心理问题,我应该只有缺乏自信这条还需改进。
遇到挫折与问题一要学会改变,性格有时很难改变,但不是不可以改变,要学会尝试,学会自我调适。有时也可以通过改变情境来调节自己心情。设定确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努力实现,寻找成功的感觉,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失败,要不断告知自己,经历就是财富。也可以尝试适当表达情绪,合理宣泄情绪。在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前,不但要能理解别人,也要正确认识自己,能给自己合理定位。
二是学会学习。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不同。在学习目标上,已从“为升入大学而奋斗”转变为“如何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学习要求上,再也不是局限在“所有课程得高分”上,考虑更多的是掌握专门知识与能力,培养高级全面素质;在学习的自主性上,中学生主要依靠教师安排学习活动,自主性很少,大学生则主要靠自己安排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范围大;从所学内容来看,中学少而浅,大学多而深;从学习方法来看,中学生自学时间少,大学生自学时间多;从思维方法来看,中学生多表现为模仿、记忆以及对知识的一般理解,大学生创造性学习多,深层次理解多。新生学习应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按时按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此外,要有计划、有系统地阅读课外专业书,学会创造性地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学会撰写论文,甚至在高年级形成一定的研究方向。
三是学会交往。良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完善自我意识、心理保健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学会与人交往。大学生在交往中应坚持真诚待人、宽容待人、平等待人等原则,并掌握交往的技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时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交往中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别人,而应真诚地赞扬和欣赏别人。
如果一定要批评人,也应先表扬后批评或者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与人交谈时,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话,因为倾听本身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这种对他人的尊重,无形中就会满足对方自尊心的需求,赢得对方的好感,加深彼此的感情。大学生还应把握交往的度。人际交往上的“度”是指保持良好人际关系所需要把握的方向、深度、广度等。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交友一定要有原则,谁该深交,谁该浅交,谁该拒交,要做到心中有数。大学生交友的广度也应适当。圈子太窄,疏远了可交的益友,有碍正常交往;范围太大,必将分散自己的精力,影响学习。
心理健康测评报告(通用5【第二篇】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早在1946年,第x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就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健康。并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我国学者王登峰、崔红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在良好的生理状态基础上的自我和谐及与外部社会的和谐所表现出的个快体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应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乐体验,是身心和谐的结果。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最终表成长现,也是个体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及个体的内部和外部和谐的结果。幸福虽然人们对什么是心理健康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说法,人但仍可确定这些关于心理健康的看法都认识到并强调个体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都把心理健康看作是一种内外调适的良好状态。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为19%。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家庭教育的影响
1、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
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北京52%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时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些寻常心理问题,对寻常的心理问题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心理健康测评报告【第三篇】
一、量表简介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可以用做评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有10个分量表,分别是:
一、强迫症状,如害怕考试、作业反复修改等强迫行为;
二、偏执,如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不良意图和评价不正当的偏执想法;
三、敌对,如脾气坏,常有与人争辩和摔东西等冲动行为;
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如缺乏人际关系中的友好感受和满意度,或感到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理解和支持;
五、抑郁,如对未来丧失信心,兴趣索然;
六、焦虑,如紧张,心神不定,烦躁;
七、学习压力,如感到学习负担重、存在厌学、害怕考试等问题;
八、适应不良,如不适应学校生活;
九、情绪不平衡,如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高忽低;
十、心理不平衡,如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常不服气。
本量表既可以从整体上衡量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根据每个量表的平均分进行评价。
二、计分方法与结果解释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采用五级计分法,即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该总均分是由60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60,得出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10个分量表分别由6个项目组成的,将每个分量表6项得分之和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如果心理健康总均分或因子分低于2分,表示心理比较健康;超过2分(包括2分),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总均分或因子分是5分,表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三、测试结果总体概述
考虑学生实际,排除假选择的可能性,对因子分分以上的进行了统计,参测学生各因子所占比例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
从以上数据看出如下问题: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五项都超过学生数的20%。
2、学生进入职校后,大部分学生住校,开始远离父母,进行相对独立的生活,增加了与同学相处的时间,但是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相互熟悉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表现在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比较明显的比例较高,当然情绪不稳还应该考虑到离家住校后的想家情绪的影响。
3、焦虑因子、敌对因子的比率也较高。根据这一测试结果,建议班级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班会、家长会、师生交流等机会,给学生创造沟通、倾诉的平台,进而得到缓解。
四、综合建议的三个策略
1、掌握应对策略,对班级测试指数高的项目因子,即不要迷信测试、也要适时调节:针对班级整体发挥集体的作用,有意识的开展班级活动,充分利用班级骨干,也要充分给重点学生创造活动平台。
2、各类因子指向的学生应对策略建议: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及家庭状况,必要时对家长提出建议;对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心,更重要的是针对性的安排谈话和活动,做学生忠实的倾听者,加强认知指导。
3、个别特殊学生关注策略:经常倾听和关注,不歧视,不传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严重的一定要告知家长转介到专门心理咨询部门进行治疗或矫正
综上所述,本次测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为班主任及家长提供一些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依据。
心理健康测评报告【第四篇】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尽可能发挥自己在社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既不妄自尊大、自视清高,也不自轻自贱、自暴自弃。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此次自我心理健康评估将从社交、适应、自控、自愈、自信五个方面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事物不过分地乐观和悲观,敢于面对现实,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印象。
社会交往能力——诚以待人,宽以载物
正常的社会交往,是符合人情事理的人际交往,可以增强人的生活情趣,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在生活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获得社会支持。所以社会交往既可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又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我认为大学是锻炼一个人社会生活能力的地方,所以在大学生活中我总是有意识无意识的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平时我总是积极地和同学同事交流,尽自己所能去融入大学的生活圈。生活中,我与同学们都相处地很好。一直记得徽商的古训:诚以待人,宽以载物。只有用心去交友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视友谊为交易者,既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友谊,更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它害人又害己。希腊作家斯托贝有言:“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环境适应能力——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尤其对变动着的环境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进入大学后,老师对学习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了。不会像高中老师那么事必亲躬,严格要求。大部分时间都是依靠自己自觉性,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就难免产生惰性,平时的`作业也都是能拖就拖,上课的听课也不是很认真,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等到好多都不会了才意识到要好好学习。想到严复翻译《天演论》正值清末甲午战败,民族危亡之关头,此书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于是民族意识觉醒。回想自己,环境既然改变,自己必须改变自己以应对环境,而不是继续混混僵僵的继续下去。于是渐渐地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始去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情感自控能力——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情绪、意志、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能够自觉的、能动的加以控制和调节,给人以思维敏感,逻辑严谨,情感表达适应,对事物善于理解,为人诚恳,仪表举止大方得体,不卑不亢的良好印象。而我总是希望能够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然而在抵制诱惑这一方面我有所欠缺,我不能很好得控制自己对网络的。诱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的生活带来便捷和消遣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消磨人的时间和意志。我很容易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很久,经常忘了自己本该做的事,久而久之养成了严重的拖延症。人在生活环境中,总会遇到各种刺激和压力,这些刺激和压力都会不同程度的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人们正是在这些刺激和压力的影响下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
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正如现在的我,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将努力改变,不断提高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心理创伤恢复能力——无情者伤人,有情者自伤
心理健康的人在蒙受精神创伤后,可以很快地恢复常态,不留严重后遗症,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有“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后果。心理创伤不能迅速康复,一方面必将对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也表明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不高。自信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我觉得自信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在这一方面我自认为非常出众,我向来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实在大庭广众之下。产生自信心后,无论面前的困难多大、面对的竞争多强,我总感到轻松平静][。当然,信心源于实力,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