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报告【汇集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1674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报告【汇集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报告【第一篇】

为做好20xx年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实施工作,加快提升农业劳动者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根据《20xx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xx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陕农业发[20xx]109号)文件精神,我中心在结合20xx年阳光工程农民培训工作中深入八个乡镇和两个现代农业园区,就我县当前农民现状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不高。由于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的主体,有着结构、层次、类型、需求上的差异。因此,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的内容安排也就很难满足不同结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主体对培训的需求。也就是说,培训内容对不同的培训主体的“口味”不够对味,或“重”或“轻”,这就造成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农民对培训的积极性。

2、农民职业培训队伍建设不强。我县目前阳光工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显得薄弱,讲农业技术多,讲农民职业技能少,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的要求,也难于满足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这样就不能有力的激发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培训的兴趣和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3、农民培训的针对性效果仍有缺失。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的实践告诉我们,由于我们培训的主体,在结构、层次、类型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就不同,相对来讲,所造成的针对性效果缺失仍然有些突出。

1、农村劳动力“三化”现象突出,即“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是影响农民培训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经过连续几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大批年轻力壮、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男性、女性出外打工。使之留下来的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呈“三化”人员。这些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接受兴趣较差,对知识的需求标准也很低,且他们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年龄等因素的制约,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接受吸纳力和需求欲、兴趣欲消退,在一定的程度上给组织农民培训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2、农民培训的内容与市场衔接滞后。调查反映,农民培训过程中,侧重于农业生产技术上讲的多,而对产品供求信息、市场导向、外地市场行情讲的偏少,且提供不及时,针对性不强,因而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欠缺,不能满足农民培训的需要,致使部分农民不愿意参加培训。

3、许多农民没有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的观念,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识缺失。要引导农民转变思想,树立大农业、大农村、大市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培训这部分农民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参加培训的热情也就不会高。

1、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培训的领导。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所在。各级政府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考核内容结硬帐。建立适应农民培训的保障制度,确保“阳光工程”农民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要与市场相衔接,大力拓展农民职业培训的内容。农民实用技术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农民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效益农业不断提升和延伸的新形势下,仅仅重视“产中”的实用技术培训已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向“产前”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农资进行培训,向“产后”的贮藏、加工、流通中的市场行情及信息的培训扩展延伸。这样,不仅需要对常规技术改良进行培训,还需要对高新技术进行培训普及和推广;不仅需要对传统种养殖技术的改进进行培训,还需要对新兴种养殖技术的培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需要对生产技术的培训,还需要对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外向型农业等多学科、多门类的新知识进行培训,使农民培训工作向更加宽广的领域拓展。

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报告【第二篇】

滩歌镇位于**县西**,距县城22公里,与**县锁龙乡、**县东泉乡接壤,辖29个行政村,157个村民小组,8200户,万人,现有劳动力万人,占总人口的%,外出就业劳动力8100人,剩余劳动力万人,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是一个劳动力相对富足的乡镇。镇域总面积平方公里,镇区占地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山地万亩,川地4700亩,人均占地亩。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达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0元。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滩歌镇在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大好政策的支持下,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村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的利用,并未社会创造相应的社会财富。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新农民,特别是要把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劳动力资本,完成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在于农村劳动力通过发展规模化农业和劳动力转移。同时,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现实情况下,必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逐步减少农村人口。发展小城镇规模,是一部分农民逐渐脱离从事农业工作,这是极其必要的。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需要。近年来滩歌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其中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滩歌镇是**县**阴湿乡镇,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是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乡镇内基本没有较大的企业,不能够大规模的就地转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提出了'44531'镇域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县劳务办的指导下,镇劳务工作站积极配合开展各项农民工技能培训,使得部分的农民工成为了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是他们外出打工的门路和报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012年全镇共转移剩余劳动力万人,实现务工收入亿元,人均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我镇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注重技能培训,通过镇劳务工作站进行有组织的输转。平常注重组织农民工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从业技能。同时,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能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积累财富,成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推动力量。在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成功人士,有的在外成就了一番事业,真正变成了'城里人',有的返乡投资创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也实现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地转移。

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发展不够,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农民的收入低下,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部分农户至今无法脱贫。长此下去必将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村稳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时发现存在两个方面的文体,一方面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转移难'的现象。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一些农民知道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认为在家务农虽然苦了点,但是自由自在,想在什么时候休息就休息,可以照顾老婆孩子的思想严重。二怕欺负。受本村或邻村打工人员讨要工钱难的事情影响,认为打工挣钱不怎么好。出力挣钱要不到手,还不如在家种上几亩薄田,粜了粮食等农作物得到的是现钱,少受麻烦。三怕风险。因多数人年龄偏大,接受文化教育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渠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毕竟每年的有组织输转人员都是一些受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人,而且年龄也相对比较轻。

第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一是少数地方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县一级组织中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但毕竟能够得到培训的农民工毕竟是少数。而农民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虽然镇政府积极协调县劳务办公室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四是就业空间不够。从近年来'民工潮'流动的去向来看,越是大中型城市越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是城市过大、民工过多,又会造成交通、治安和劳动力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混乱,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五是政策保障缺位。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城镇已初步建立起了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非常薄弱,没有很好的连续性。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农民生存、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镇需高度关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

上下互动、各司其职、合力攻坚、强力推进'的镇、村劳务输出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发展目标。制定打工经济发展目标和技能培训规划,大力推进'两转两型一输出',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着力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劳动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强化宣传工作。通过在镇区中心花园进行宣传、村级广播经常播放劳务用工信息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知识、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特别是落实有关保障和扶持政策,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四是加大投入力度。镇财政要结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加大投入力度,预算专项资金,用于劳务输出的培训、输出、奖励、担保贷款、应急基金和配套设施建设。

(二)整合资源,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针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低、就业难的状况,坚持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方针,把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务工本领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首要环节来抓。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社会办学等教育资源,通过资格审查,确定培训基地。紧扣市场需求,配合上级部门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编写劳动法律法规、务工常识和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劳动技能知识手册,作为培训教材。二是探索培训途径。要积极探索各种实用、实效的培训方式,着力让培训基地与用工企业对接,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向式输出,多途径地培训农村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与职业中学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将培训重心外向企业延伸、内向乡镇延伸。三是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初高中毕业回家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考试考核,发放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并定向输出就业。四是创新投入机制。要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担保、银行放贷、政府贴息、签订合同、免费培训、打工还本'的扶持贫困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新路子。

(三)依托市场,探索模式,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针对农民外出打工存在盲目性、活难找、效益差等问题,立足市场,采取'领导干部走出去、把用工单位请进来'的方式,巩固老基地,发展新伙伴,大力开拓外埠劳务市场,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规模输出、有序转移。一是依托骨干企业定向输出。与部分企业签订常年劳务输出协议,实施定向培训、定点转移。二是政府间合作输出。由政府出面,与劳务输入地政府结为友好县市、友好乡镇,签订常年劳务协议,政府间合作开展劳务输出。三是劳务派遣输出。以用人单位为依托,组建劳务派遣公司,组织人员派往企业务工,配合用工单位共同管理,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四是打工能人带动输出。以打工能人为依托,带领本地劳动力成规模对外输出。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本人走访了两个村,并选择了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且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某某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截至2015年末,全镇耕地面积2938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农业人口万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总数较为稳定。2015年至2015年,某某镇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万人、万人、万人和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和%,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从100户的调查结果看,2015年转移的203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5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2015年,全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劳务机构介绍的仅占%,亲友帮带的占%,自闯的占%,其他形式的占%。

三是从产业分布看,以二、三产业为主。经统计,2015年,全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进入一、二、三产业的分别占%、%和%。

四是从转移流向看,以东部沿海为主。2015年,某某镇转移的万农村劳动力中,省内、省外和境外的比例分别为%、和%,到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占%,到西部和其他地区仅占%。东部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强大需求,西部开发大战略的实施也对内陆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会,从发展趋势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仍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集中地。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劳动力居多。

六是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为主。2015年,某某镇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分别占%、%、%和%。入户调查的'203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

二、劳动力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主要影响

(一)正面影响:

1、转移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一方面,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据统计,近5年来,某某镇每年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总额均在亿元以上。据对100户样本家庭的调查,2015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14127元,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另一方面,增加了留守农民的生产收入。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闲臵的土地一般都会被留守农民耕种。调查的100户样本家庭中有36户对耕地采取“转包给他人”的方式进行耕种。

习的过程,部分外出务工者在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拥有一定管理或技术水平后,尝试回乡自主创业。据镇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截至2015年末,全镇返乡创业成功的有86人,兴办企业37家,解决了1900人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如某某镇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某,九十年代初到深圳打工,2015年返乡创业,利用自己在打工期间学习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投资300万元成立化工有限公司,2015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上缴税金42万元。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污染少、效益好,得到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5年公司再投资200万元建设二期生产线,计划在5年内实现产值过5千万,上缴税金上150万元的目标。

3、开阔视野,促进了农民观念转变。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农民工在打工创业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思想观念也得到一定的转变。据调查中一位村支书反映,以前基层选举很多村民都不愿参加,即使参加也是随便投票,现在换届选举时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特意赶回来参与投票,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此外,在维权意识、经济效益观念、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现在的农民相比过去都明显增强。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负面影响:

1、造成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耕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但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面积小、位臵偏、灌溉不便的劣质田被荒芜,荒芜比例低的村有1%,高的达4%,被抛荒的主要是不便耕种的劣质田。另一方面,粗放式经营使部分耕地实际上处于半荒芜状态。由于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而部分家中留守老人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不广,粮食单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并且多为单季播种,耕地处于一种实际上的半荒芜状态。据对100户样本家庭调查显示,61%的耕地由家中留守人员耕种,双季稻的播种比例在75%左右。

2、延缓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水平稍高者大部分外出务工,懂经营会生产的农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大部分留守农民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快。据统计,近两年来某某镇农民粮食收入占农产品收入的比例均在65%左右,与该镇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无关系。

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和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工、集资的难度较大。

4、衍生众多社会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的现状是,夫妻二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耕地种田,带着孙子(女)上学。由此导致的两个社会问题:老人精神空虚、倍感寂寞、生老病死缺乏关怀;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缺乏亲情的关爱,受到爷爷奶奶的过度骄纵,不良习惯容易形成,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成长成材。

三、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考

发展民营经济吸纳转移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2、加强立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是农民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出租、入股或抵押。国家可考虑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3、创造条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创造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而忽视了对本地民营企业的扶持。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很多在外发财致富的务工者都有回乡创业的强烈欲望,但因内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佳而不能如愿。建议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同等给予返乡创业者,让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在本地创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返乡创业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农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完善社会保障,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父母务工地就近上学,但由于费用过高等多方面原因,落实得并不理想,国家应进一步采取优惠措施,让农民工子女都能上得起学。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应加强农村养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等公益设施建设,给老年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环境,让他们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有所寄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5、搞好就地转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外出务工不是实质上的劳动力转移,而是一种简单的务工方式转变。要想实现本质上的、更为经济的、更为人性化的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社会成本方面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能缓解当下由于大量劳务输出带来的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社会治安等多种社会问题,降低了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从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既能有效促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又大量节约劳动力转移成本,减缓转移中的交通运输和转移前后的社会管理等压力。

一、依安县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被调查的96户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农村劳力输出初具规模。全县劳动力总数为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 %,占劳动力总人数的27%,其中占农村16周岁以上人口的%。在此次100户调查中,外出务工87人,户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5%,比2015年增长3个百分点,可以说淅川县的劳动力输出初具规模。

第二,外出务工人员的人数随年龄、性别的不同,外出差异明显。在外出务工人员中,16—25周岁的人口所占比例最高,为39%;26—35周岁次之,占38%;36—45周岁再次之,占%;46—55周岁又次之,占%;56周岁及以上最少,仅占%。其中,男性外出务工人员占全部男性外出务工人员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是16—25周岁%,26—35周岁%,36—45周岁%,46—55周岁3%,56周岁及以上%;女性外出务工人员占全部女性外出务工人员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是16—25周岁48%,26—35周岁%,36—45周岁%,46—55周岁%,56周岁及以上%.

第三,外出务工人员流向区域趋势多元化。既有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也有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区,几乎遍及各个省区,去向相对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广东、新疆、宁夏、浙江、江苏等。各个地区人员流向具体情况是:县内流动占%,县外市内占%,市外省内占33%,省外%。人员流动各个年龄段上在选择地域上呈现一定特点,如青年人大部分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中年人则去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居多,年龄大的则在县境内流动多。

第四,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务工时间1—2年比重较大,长期固定在外的人员数量较低。在所调查的87口外出人员中,在外一年以下的19人,占22%;在外1—2年的47人,占55%;在外3—5年的13人,占15%;5—10年的5人,占6%;10年以上的2人,占2%。

第五,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15年淅川县外出务工收入达到亿元,平均每个务工农民创收7390元,据此推算,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8%,仅此一项就使农民人均增收336元,占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67%。

二、存在问题、建议和形成原因

2

依安县劳务输出工作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务收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但通过调查我们应看到劳务输出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一是劳务输出强度偏小。推断结果表明,尽管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约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但是,这个数量也只占到全县劳动力总资源的三成还弱,仍有七成以上的人劳作在自家那贫瘠的一亩三分地上。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种植结构的调整,一年中农民在田间的劳作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三个月,大量富裕时间被白白浪费掉,况且淅川县的这万外出人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10%)农忙时节回来种地,同时兼顾家庭副业,真正意义上的劳务输出也就10万人左右。因而,淅川县劳务输出的总量还有很大的潜力。按照调查测算的农村家庭户均4人和常规年报统计的万劳动力总资源的数据推算,如果平均每个农村家庭有一个外出务工人员的话,全县应该常年稳定在外务工人员应该达到14万人的水平,且留在家里的人除种地外,还可家庭外帮工,加上这部分人,全县全年家庭外务工人员应该达到16万人水平。

二是外出人口中性别差异较大。在所调查的全部外出人口中,男性占58%,女性占42%,女性仅占到男性的72%。而且女性外出人口随着年龄的增加与男性比较外出人口的比例也大幅度下降,如16—25周岁的外出人口女性占到男性的六成多,26—35周岁仅占男性的五成还弱,36周岁以上女性也就只占到男性的二成左右了。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全社会整体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是社会问题,部分用工单位存在性别歧视,或者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较为突出,从而导致外出务工人员性别不平衡。

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在各个年龄层次上不均衡。低年龄层次的外出人口占该年龄段人口比重较大,而高年龄层次的外出人员占该年龄层次的人口比重较小。这也是个观念改变的问题,当然也与用工单位对招收人员的年龄限制有很大关系。

三、加强劳务输出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劳务输出氛围。充分利用简报、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意义和重要性,宣传党的劳动方针政策和劳务输出典型事例,利用典型引路,转变农村“小富即安”“老守田园”的陈旧观念,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通过身边人带动周围人,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局部,以局部带整体的方法,打消农民思想顾虑,激励他们勇敢地走出去,尽快实现脱贫致富,推动淅川县劳务输出工作的深入开展。

快的适应岗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让农民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如:电工、电脑、电子装配、电焊、木工、瓦工、架子工、铸造工、水暖工、缝纫工、修理工、美容美发、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等。

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报告【第三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和了解xx农民就业问题与现状,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广泛的深入调研。按安人社发〔xx〕437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查,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和座谈多种方式,掌握第一手基础材料,现形成如下报告。

全县总人口为59295人,16周岁-60周岁劳动力资源39083人,占总人口的%。其中男xx85人,占%;女18898人,占%;16-30周岁16712人,30-45周岁12995人,45-60周岁9376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411人,高中6019人,大专及以上2653人。农村劳动力常年转移15413人,每年新增成长劳动力1000人以上。数据表明我县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整体素质不高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近几年,流动人口和农村居民进城有所增加,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度上升;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从劳动力的职业构成看,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因此技能型劳动力逐渐上升。

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已成为农民实现劳务收入的主要渠道。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大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农民刚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镇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废品回收、环境卫生、饮食服务、小商小贩等这些城镇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慢慢的从体能型转化为技能型,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观念新、懂技术、会管理、能带动广大农民运用技能脱贫致富的务工能人,从而带动其它就业人员从事一些高技能工作,慢慢从高、危、苦的行业脱离出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是促进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

1.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xx0年以前,除了高考、招考等所谓正规转移就业进城的农村劳动者外,大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文化程度是初中或初中以下;21世纪以后,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要求有所提高,基本上是高中或中技以上,这促使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2.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兼业性。事实证明兼业农户的出现,他们既从事其他产业活动,也不放弃农业生产。即保留了自己土地的收成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丰富了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农民进城落户奠定了良好基础。

3.从转移的行业看,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就目前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改变了就业观念,从所谓的“正式固定工”、“计划合同工”转向就地就近临时工、外出农民工等。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是相符的,应该尽快解除各种观念的束缚和限制条件,敞开城市的大门迎接他们。

4.自xx7年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人数就突破万人,在方式上从曾经盲目性慢慢趋向有组织性,xx8年至xx2年劳务输出趋于稳定上升趋势,常年转移在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地有万人以上,转移时间为1年以上,最短的3-6个月。对于一个只有5万人小县来说劳务输出处于良好状态,因此,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农民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工外出和进城落户,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客观性、必然性。

1.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郊农村土地被征用,虽都以现金形式补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安置,造成失地又失业的新型富余劳动力,在经济基本上保持旺盛的活力,第二、三产业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都已得到迅速发展,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投身于产业之中,这部分富余劳动力基本上无生活忧虑。此类劳动力基本已融入到城市体系,是典型的转业型农民。

2.我县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力度。五年来,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xx8至xx2五年间,全县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万人,市内转移就业万人,每年新增转移就业1000人左右,劳务收入逐步稳定且有上升趋势,创劳务收入亿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体力型向技能型、大众型向特色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的良好局面。

3.近年来,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收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劳务收入是我们促进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的主要工作内容。十一五以来,全县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各类培训38期5987人,其中旅游培训320,计生子女培训219人,再就业培训1317人;创业培训7期460人,人人技能工程培训5期522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并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173人。以此为出发点,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我县关于鼓励全面创业促就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服务等各个方面,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乡土人才培训、产业带头人创业培训,农村两后生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健全横向、纵向劳务信息网络,加大和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对接,不断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渠道,努力改善农村居民就业创业环境和条件,确保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快速增长。

4.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自xx8年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鼓励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人社部门从事劳动保障全体工作人员,服务阵地转移,及时采取“走出去”的工作方式,全面细致的掌握各类企业和项目的用工需求状况,做好人力资源供求监测分析和用工调控工作。通过县人力资源市场和乡镇社保平台等发布单位招聘信息、个人求职信息,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能有更多机会和途径了解就业信息,使返乡的农民工能与用工企业及时对接。以“春风行动”为载体,积极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信息、送服务”活动,以“就业送岗位、创业送服务、求技送培训”为目的,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和引导,在县城主要街道横挂标语10多个,发放“春风卡”3000多张,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和务工指南4000余份,筛选发布用工信息xx余条。活动效果良好。

(二)建立健全了服务保障制度,切实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对组织转移输出把好三关,即用工信息关、送人关和跟踪服务关。由政府宏观调控,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对外地劳务市场及用工单位的性质、规模、实力,特别是劳资报酬、劳动安全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统一组织,统一输出,到达用人单位后办理好交接手续。然后要对其转移情况进行跟踪询查服务,尽量达到用工企业、劳动者、家庭三满意。为全面掌握全县劳动力资源源基本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进一步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基础,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了有实依据,发展了劳务经济,拓宽了农民工增收渠道。

(三)强化技能培训,完善中介服务,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随着珠江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用工需求已从过去的简单劳动力转变为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一到转移地的企业就能很快上岗,而且还能拿到高工资。这对我们的劳动力转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尽快适应这一要求,强化职业培训,切实做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在不断提高我县劳动力人数的同时,大力提高转移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从而形成技能型、高素质劳务输出的品牌。因此素质和技能培训已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劳动力输出前培训,拓宽多途径的就业局面,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后备力量。从而增加农民创收能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报告【第四篇】

(一)调查情况。本次调查选取了具有一定区域代表性的xx县界头镇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界头村黄家窝村民小组为调查对象,其中,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共有57户居民,264人,劳动力138人,有水田300亩左右,农作物种植以烤烟、水稻、油菜为主;每家都有外出到长三角、珠三角打工的人,占了总人口的40%左右;年收入4-5万元的占80%,4万元以下的占20%,其中最多的可达10万元(有2-3户),最低的3万元,经济发展状况可代表界头的中等水平,农户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例如,王某,家庭人员共6人(初中以上1人,初中2人,初中以下2人,幼儿1人),劳动力4人,读书1人;共有水田9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油菜;养猪出栏4头,鸡30只;每年外出打工4个月,主要从事泥工,每天收入100元,条件成熟时还是想外出务工;目前也想租别人的田地发展种植业,但附近无人出租。李某,家庭人员共6人,其中在外工作1人,劳动力4人(初中以上2人);有水田5亩,长期租种亩,种烟季节租亩,山地1亩种树,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油菜;养猪出栏1头,鸡10余只;每年收入4-5万元,目前想租田但是租不到。去年夫妻两人外出广东10个月从事电线加工工作,纯收入3万元,因妻子分娩回家。王某,家庭成员6人,初中以上文化2人,劳动力3人,有田地14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烤烟,目前种烤烟的田已租给其他人(地租万元),年收入2万元左右,两人外出打工年纯收入5万,田地已出租一半,自种一半;养猪19头,鸡30多只。

黄家窝村民小组共有25户,110人,劳动力75人,田地200亩,农作物种植以烤烟、水稻、油菜为主,外出打工50多人,年收入3-4万元;按户来计算年收入10万以上的有两户,4-5万的有15户,4万以下的有3-4户。例如,黄某,家庭成员4人,劳动力2人,有田地5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烤烟,目前种烤烟的田已租给其他人(地租万元),年总收入4万多元左右,两人外出打工主从事建筑和餐饮,田地有流转的意向,但无人接手。该户认为在目前种田只能保证家庭的粮油需要,无法创造更多的现金收入;出租田地每亩可收入700元左右,租田来种每亩需500-600元,也想将土地流转来自己种,但由于对市场不了解不撑握,不敢偿试。

(二)劳动力结构。两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4人,共有劳动力213人,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0岁以上占60%左右,30岁以下的占40%左右;男性劳动力占54%左右,女性劳动力占46%左右;初中以上的占37%左右,初中以下的占63%左右。

(三)外出务工情况。两个村民小组共有155人外出打工,其中长期在外打工的有占66人,占43%左右,季节性外出打工的89人,占57%左右;长期外出务工主要是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从事电器生产、鞋类生产和在县内和xx市内从事建筑、餐饮、其他服务业;季节性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县内和xx市内从事建筑、伐木、运输等行业;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收入可达每年4万元左右,季节性外出务工收入可达每年3万元左右,最高的务工收入可达每年10万元左右。

二、劳动力现状特点分析。

从调研结果来看两个村民小组劳动力及劳动力务工情况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在逐年增多。两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人员有155人,占总人口的%,占劳动力总数的%,较前几年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20个和30个百分点。

二是外出务工地点有明显变化。在前几年外出务工绝大部分还局限于县内和周边的一地区,外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务工的很少,从本次调研来看,仅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就有共有50多人外出到长三角、珠三角打工,占了总人口的40%左右。

三是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家庭现金的主要来源。当前农业虽然在向前发展,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农民从事种养业所获得的收入还是不高,以界头为例,一亩田一年可以种两季,收入3-4千元,扣除生产成本纯收入仅有1千元左右,单纯靠种养业收入来维持一个家庭的运转是非常困难的。从两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收入来看,最高收入已达10万元,最低的也达3万多,平均可达4万左右,这些现金收入入用于维持一户农村家庭一年的运转从目前生活水平来看是绰绰有余了。

四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

五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县内和周边一些地区,随着腾冲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有增加趋势。

六是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七是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3%,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八是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三、存在问题。

(一)转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我县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尚未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盲目性很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二)转移就业没有形成可靠的保障。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等方面形成二元分化,对比鲜明。

(三)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转移领域,就业难度增大。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和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由于农村受地域、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人对学习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反正是打工,晚不如早,读了大学一样要自己找工作。因此40%左右初中毕业生就大规模外出务工,他们文化素质和技能普遍低。我县约有90%以上的务工人员多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体力和简单的手工劳动。当前,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增大。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和措施。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简单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减少。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面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三是面临其它地区民工的竞争压力。

(五)劳动力培训实效性不强,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我县只有社保局、农业局的阳光工程和扶贫办的'专项扶贫培训资金,负责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受条件和各方面因素制约,培训很单一,尤其是缺少时间短、见效快的实用型务工岗位技能培训,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培训设施、培训手段等落后造成务工人员技能较差,制约了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六)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较混乱,非法职介现象严重。现乡镇虽然成立了劳动服务站,但存在着有机构人员少(或无专职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对外开拓劳务基地、搜集用工信息和维权等方面的力度不够大,上下内外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不健全,由此而出现了劳动力转移信息不畅、工作脱节、有组织劳务输出比例低的局面,影响了农村外出劳务收入的提高、权益的维护和输出的稳定性。

(七)劳动力转移人员相关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就业环境较差。因有些外出务工人员法制观念不强,不主动或不坚决要求签订用工合同;有些个体老板、私企不遵纪守法,不愿意甚至强烈拒绝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此,劳务人员在医疗保障、劳动保护、工伤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方面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有部分村寨形成了季节性或长期性的空巢村;二是由于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了田地撂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四、下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一是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地挤大学这张门,要认识职业技能教育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乡镇、学校培训机构的协调,逐步构建起覆盖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农村劳动力等各类城乡劳动力的培训格局。三是要以征地农转非人员、农村劳动力中的青壮年农民为重点培训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培训专业与当地和外地用工信息的相互吻合,依托区域特色产业,选择与当地经济密切结合,就业前景好的岗位,开展转岗就业培训。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提高市场就业竞争力。五是特别要重视加强乡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和对农村创业人员的培训。

(二)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推进农村创业,解决劳动力外流与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农业已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农民要从农业生产中获取收入单纯依靠单打独斗的个体行为是已经行不通,必须向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从政府层面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二是鼓励农民自我创业,并解决农民创业初始成本多,创业门槛过高的困难,三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发布产业政策、市场信息、技术规范等,为创业者提供产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资金投向、诚信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创业者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健康发展。

(三)筑巢引凤,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从政府层面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

(四)搞好服务,切实维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报告【第五篇】

2家务农劳动力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结构现状:

男性15210人、占%女性23145人、占%家务农劳动力年龄29岁以下3361人、占%30---40岁14300人、占37%40岁以上20694人、占%家务农劳动力小学文化11160人、占29%初中文化22560人、占%高中以上文化4635人、占%其中。

3家务农劳动力参加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情况:

4农村劳动力学习新技能的热情高涨。乡大河村举办快速养猪技术培训结束时。农民又强烈要求授课教师接着讲养猪技术;镇严坪村发放的农业实用技术资料,被村民一抢而空,农民对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培训,求之若渴,学习新技能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

从以上现状看。劳动力年龄结构不均衡。家务农劳动力40岁以上居多,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状况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中年劳动力偏多。占%二是受教育年限低,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目前,全县劳动力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占%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差,延缓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三是新型技能教育培训滞后,满足不了当前的现实需求。近年来,针对我县农民对生产技能、科技应用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需求日益增强和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不断上升的实际,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政府加大了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先后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家书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一批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农民年均接受农业新技术教育培训次数、培训强度和学习期限,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发展生产的实际需求。四是培训方式仍显单一,培训效果不明显。目前大多数培训采取现场培训和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参训人员主要集中在村、组干部及重点户、种养大户,农村劳动力培训还处在深度不够、覆盖面不广、效果欠优的层面上,广大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热情还没有被充分的调动和激发,科技普及率低,加之培训经费缺乏,很多培训无法进村,仍有大部分农民未充分享受到应有的科技培训。

三、建议及对策。

1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成立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组织协调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充分整合现有的农民技能、就业创业、科学实用技术、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畜牧养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食用菌栽培、经济林科管等内容资源和技术力量,教育、科技、经贸、人社、农业、林业、药办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形成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各部门培训基地中心、各乡镇农技校为网点的农民培训网络,增强各乡镇农技校农民培训的师资力量,针对季节、市场特点制定培训内容,定期开班,分批长期培训,充分发挥培训平台作用,全力打造现代新型农村劳动力。

培训渠道。充分依托电视广播、移动通讯、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势。把农业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识送到农民手中;组织培训技术力量,广泛深入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巡回乡村开展田间地头的现场指导,为农民打包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优质服务,全面消除各种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农广校和农技、植保、林业等农业技术人才及部门职能作用,明确各部门的培训任务和目标,加大督查力度,注重培训效果,努力打造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格局,确保农民学的方便、学的轻松、学的全面,学了就会,会了能用,用了能致富。

3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把技能培训与享受农村低保、宅基地审批、生育指标审批、扶贫贷款审批等惠农政策和“一村一品”挂钩。晋级、发结业证书,扩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覆盖面;实用教育培训达标。坚持用人单位以证聘用原则,进行人员聘用,从源头上增强农民接受培训的意识,形成全社会都重视技能培训、依托技能致富的大好氛围。

4加强农村新生代青年农民培训。针对青年知识结构新、接受教育能力强的特点。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培训,加强青年农民思想道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技文化、劳动技能等方面综合培训。提高他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干事创业精神,增强青年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保障他能够进入市场、拥有市场、站稳市场、有所作为,达到干事创业、发家致富的目的5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关系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做好此工作就能为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不竭动力。农民教育培训数量大、任务重,同时是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只有将农民工培训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才能保障培训长期进行。采取向上争取一部分、县财政拨付一部分、涉农部门筹措一部分、农民工出资一部分的办法,为培训长期有效开展,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

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报告【第六篇】

为了进一步加大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农村青年人才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按照“人才兴村”战略的总体要求,我村采取入户调查、查看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村多户农村青年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据调查推算,全村共有农村青年劳动力大约130口人,约占本村总人口总数的32%。全村未输出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0%,全村输出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22%,输出劳动力中男性占大多数。

1、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就业观念相对落后。

留守青年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直接增加了培训提高难度。未输出青年劳动力中,多为妇女、不健全人,基本上都是维持家庭正常的运转,看护孩子的多,围着灶台转的多,多以种粮为主,只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对发展果品、养殖等产业的热情不高,投入太少,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发展上。同时,因文化程度和智力低,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的能力有限,参加培训多为被动应付,不能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投入到学习技术上来,培训提高难度较大。

2、中青年劳动力转移明显,导致劳动力调配难度大。

留守青年劳动力调配难度大,直接影响了劳动力作用发挥。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家庭为主的劳动单元模式影响,现阶段留守青年劳动力仍然多为单家独户作战,合作意识不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愿意与人合作,或者出钱找人帮忙,从思想意识上还没有完全树立劳动力调配协作的理念。同时,受家族、邻里关系、个人喜好等因素影响,互帮互助也只是小范围内的,没有建立起灵活机动的服务队和互助组,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留守劳动力合理调配还需要进一步组织和引导。

3、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的数量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之间产生矛盾。

留守青年劳动力季节性短缺,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我村果品、畜牧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果、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的数量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在种植、采摘等农忙时期,农村劳动力需求剧增,劳力短缺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4、留守青年劳动力缺乏系统培训,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目前,农村青年劳动力培训仍然是急需破解的难题。现在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还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培训次数少,方法不灵活,方式比较单一,培训效果差,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仍然以举办培训班为主要形式,干部包园包户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挂牌指导和田间示范还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这些因素导致劳动力培训提高速度慢、效果差,农民在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尚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

5、乡村就业岗位有限,直接制约青年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从调查情况看,受农业季节性特点的影响,长期往返于城乡之间,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这部分人渴望就近寻找增收门路,降低打工成本。但是,目前乡镇企业数量不够多,二、三产业发展的步伐不快,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容纳劳动力的能力还不够强,不能满足季节性务工人员的需要。

6、劳务输出质量不高,致使劳务经济对农村的贡献乏力。

根据调查情况看,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没有技术特长,劳务收入较低,除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外,剩余资金不多;一部分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长期生活在城市,所得收入全部消费在城市,对农村发展贡献不大,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后反哺农村、解决农村发展缓慢的问题。

三、

加快农村青年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对策全村农村青年劳动力资源开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提高劳动力素质、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劳力需求和促进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为目标,通过狠抓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等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劳动力资源开发整体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劳动力保障。

1、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充分调动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

要把激活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的创业热情作为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产业开发和农村发展中来,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牢固树立远景意识,逐乡镇、逐村组搞好发展规划,让农民最大限度地认识到本乡镇、本村组发展的远景和潜力,增强立足本地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多做说服教育、宣传引导、传授技术的工作,手把手地示范,面对面地讲解,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办,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用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的创业积极性。

2、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必须立足全村产业发展需要和劳务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一方面,对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要创新培训方式,按照年龄、接受能力和个人特长爱好,分批次开展培训,尽可能地把一整套技术分解开来进行培训传授,让农民循序渐进地掌握劳务技术和产业技能。对中青年劳动力要侧重于机械化耕作、果树修剪、拉技施肥、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农产品营销等技术要求较高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促使劳务输出由苦力型、体力型向智能型和科技型转变。要注重发挥劳务中介组织在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中的职能,形成订单培训、项目带动培训等多渠道、多元化的劳务培训格局。

3、优化劳动力配置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留守青年劳动力作用。

要以发展产业为导向,合理配置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资源,发挥留守青年劳动力的最大效益。要在果、菜、畜等特色产业分布规划中,充分考虑区域劳动力资源特点和分布状况,争取在果园拉枝、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饲料购销、疫病防治、蔬菜栽培、农产品购销等各个环节为农村留守劳动力中各个年龄阶段、各种技能水平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使留守弱势劳动力就业不出乡。建立健全劳务服务队管理制度,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服务水平,打造组织有序、技术精通、服务灵活、吃苦耐劳的服务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

5、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回流。

二、三产业,尤其是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引导本地务果、种养大户向企业化经营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灵活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家庭劳力短缺致使长期闲置的土地适度予以调整,让愿意发展产业的人承包经营,特别要建立荒沟、荒山及其他集体土地储备制度,为落户乡村的企业提供适当的土地优惠,并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予以照顾,吸引企业投资。要大力宣传创业成功人士回报家乡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氛围。

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报告【第七篇】

沁源县共有万农村人口,其中农村劳动力万。

人,目前转移就业万人,其中县以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万人,外出务工万人。就业培训万余人。

二、主要做法。

沁源地下资源丰富,尤以煤炭为主,县域经济也因煤而。

兴,90%以上的财政收入依托煤炭产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六色战略”和“六大和谐”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县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煤、焦、化工等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并向深度延伸,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壮大了,企业发展了,这为农村劳动力的及时就地转移就业提供了机遇。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千方百计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县。

域经济的主体,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实政策、提供服务,多次下企业调查研究,为企业出谋献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做优做强。

(二)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联系用工情况。在深入企业调。

研中,一方面检查落实规范用工情况,另一方面积极为企业提供用工来源,为乡村农民工转移就业搭建桥梁通道,为他们介绍推荐,促进当地农民工就近就地劳务增收。目前,全县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达到万人。

(三)积极搞好劳务输出。我们充分发挥就业中心的职能作用,利用现代通讯媒体,积极主动地与外省、外市、外县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畅通劳务输出通道,及时周到地对输出输入单位咨询调查,提供信息发布,摸底调查,上门走访,牵线搭桥,办理相关手续,组织运送人员安全到达目的地,定期反馈用工情况等。近些年来,已输出各种劳务5600人。

(四)抓好岗前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多数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有一席之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提前培训,储备人才,我们依托职业中学、县委党校、进修校等常年培训,建档储备,一旦机会到来,马上派上用场。三年来已培训储备人才6800人。二是临时性培训,针对用工方不同的要求,进行专业性较强的临时突击培训。用工后边工作边学习,使之逐渐成为专业技能型人才。目前为止,举办临时性培训达34期,人员达15020人。

(五)健全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面对常年进进出出的劳务流动人员,如何能做到有效管理有效服务,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就是对全县离家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基本情况卡片,输入电脑,进行动态化管理。基本上做到了底清数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技术含量普遍偏低,80%靠苦力维持生计,钱赚的少,浪费时间,也容易上当受骗,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二)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差,对政策法规知之甚少,依靠政策法规保护意识不强。

(三)农民工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仍处于私招滥雇的状态。

(四)农民工外出打工后顾之忧尤为严重,主要表现在留守老人照管,子女看护,家人保护等问题上,又产生了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五)农民工外出打工,子女就学仍然困扰着他们,目前,房价增长过快,使他们租住的房屋不复存在,又面临着居住问题。

(六)农民工外出打工,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无法跟进,导致他们看病困难。

(七)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的矛盾相当突出,问题急待解决。

四、对策建议。

(一)要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我县农业人口多,我局要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千方百计地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农民增收的新突破,要把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量化考核,搞好检查监督,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努力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不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农民工素质的高低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本前提。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也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健。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技能培训,要大力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部分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为潜在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打下基础,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把搞好农民培训的出口关,培训一个,合格一个,就业一个。

度,使培训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轨道。要把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技能培训,建立政府、企业、大专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培训机制,要坚持“实用、实效、实际”的原则,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定单培训,使受训人员结业后直接就业。调动农民培训的积极性。

(四)研究制定出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农民工要一视同仁,享受城镇人员就业的一切待遇。

(五)要加大《劳动合同法》的执法力度,发挥劳动监察等部门的作用,对用人单位实行用工有请示,退工有报告。对违背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要有强硬的处罚措施。

(六)发展地域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的转移就业。农民工就地就近吸纳转移就业既能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下降时,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同时还可以避免农民进城后所面临的激烈竟争,所以要发展乡镇经济,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这才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五、工作打算。

(一)为转型发展服好务。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我县。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发挥职能效应,提供优质服务。

(二)加大劳务培训力度。随着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对劳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社部门应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常年化培训,培训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三)适当增加办公人员。随着劳务输出工作量的成倍增加,应适当增加办公人员,应选调思想政治先进,有较高文化素质,能熟练掌握电脑软件的人员。

(四)强化工作网络。目前,县、乡两级已建立就业机构,今后应延伸到行政村,形成上下协调,步调一致,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报告【第八篇】

党的会议提出了二o二o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核心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前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因素还很多,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于巩固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大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坚持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各相关部门和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把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安排资金300多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共培训52511人,其中农业技术培训21724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16608人,务工农民岗位技术培训7954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6225人;发放证书31448本,其中成人教育学历证书736本。县相关部门先后组织编写了《辣椒种植技术》、《xx天麻栽培技术》、《竹笋两用林高产技术》、《怎样养好xx麻鸭》、《食用菌生产技术》、《蚕桑实用技术及问答》等实用技术科普读物35000册发送给广大农户。县农函大分校和农广分校在全县各乡镇分别建立科技培训中心和农函大辅导站,累计组织各种科技培训班,培训人数达58175人次,其中面向乡(镇)村干部和农村60周岁以下党员的科技知识培训班92期,参训人数达10760人次,培训率达到93%,使一大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青年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全县共有13860人取得了农函大结业证书,12917人取得绿色证书,4344人取得农民技术职称。

虽然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文化水平较低。

县农业局组织人员分别对隶属12个乡镇的12个行政村劳动力素质进行抽样调查共抽查142户农户农村劳动力398个。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8人占12%;高中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15人占54%;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35人占34%。

(二)科技素质不高。

虽然近年来我县相关部门和乡镇组织了多期农民技术、劳动力转移等培训班,但是由于受财力等因素影响,农民接受专门培训的机会还不多。有些农民虽有培训机会,但参训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缺乏基本科学生产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仍属于“体力型”的劳动者。

(三)思想观念较落后。

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民存在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的传统观念;一些农民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些传统观念牢牢束缚着农民的思想,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的影响。

从现实情况来看,教育的体制还没有从应试教育中分离出来,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没有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应试教育的结果导致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使一些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

(二)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上还有待加强。

虽然我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劳动力素质培训,但和当前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实际需求相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上还不足;一些单位对培训工作思想认识上还不够到位,具体工作中存在着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等问题,导致培训效果不尽人意;政策扶持和舆论宣传引导还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重视、关心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教育培训资源不足。

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机构有乡镇的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以及县相关单位组织的职业技能、农业技术等培训班。这些培训大多集中在县级或乡镇,直接延伸到村培训较少。有些乡镇虽然设立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或远程教育培训,但设备落后,使用效率不高。

(四)农民自身原因。

一些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主观上不求进取,存在多读书不划算或不读书照样能挣钱等错误认识,不愿意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有些农民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认为培训没有必要,不愿意承担参加继续学习的费用。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领导重视。县里要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有关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不定期对其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相关部门和乡镇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二是典型带动。及时挖掘一些正面典型,大力宣传一些通过劳动力素质培训后成功创业的人士,以现身说教等形式,调动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三是舆论引导。县、乡、村三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及时宣传劳动力素质培训的优惠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宣传活动,使农民真正意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在农村营造一种“人人重视素质提升、人人积极参与培训”的良好氛围。

(二)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资金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县里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年适度增加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专项资金;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特别是各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要加强整合,确保发挥最大的效益;加大对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培训硬件建设,提高培训效果。二是政策上要出台优惠措施。在税收上给予政策倾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促进农村素质培训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积极扶持一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基地的发展和壮大,为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供条件;建立奖惩机制,对完成培训任务的部门和培训机构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给予惩处。三是组织上要密切协调配合。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办公室作为专职机构,对培训工作要起主导作用,县农业局、人劳社保局、经贸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要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积极探索,完善培训体系。

一是健全培训网络。加强县党校、县就业培训中心、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基地等阵地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行“订单”、“定向”等模式,按就业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着眼“面向农民、面向产业、面向市场”,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和培训课题,提高培训质量;加强与大专院校联系,开展联合办学,增强培训效果。三是明确培训重点。结合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对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侧重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对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侧重转移就业技能、创业技能等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四)多措并举,搞好农村教育。

一是抓基础教育。继续抓好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提高入学率,减少辍学率,防止新文盲的产生;改革教学模式,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步从当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二是抓职业教育。把教学与农村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实行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和素质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多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抓成人教育。把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根据农村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规划,配置课程,理顺教材内容,开展特色培训;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整合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资源,提升农村成教整体水平;加强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村成教机制,为培养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创造条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916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