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中期报告(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488001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中期报告(实用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期报告1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

中 期 报 告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自2010年3月申报《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课题至今,从开展到实施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课题从申报、立项到实施以来,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学校的大力关心和帮助,得到了课题组全体教师的支持和努力。我们在实际研究中,进行了具体的分工,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前阶段对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的研究,落实重庆市创建“五个校园”的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了师生人文精神的展现;为提升教师、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师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提升了学校精气神;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和全校教师一起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一、 前期研究进展情况

(一)课题的宣传和规划

自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我们课题组拟定了课题方案,学习了课题方案及相关理论;宣传发动,让师生明确了人文校园建设的目的意义。着手规划了校园蓝图,拟定了人文校园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课题顺利立项和开题

我们的重庆市级规划课题《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于 年 月 日立项。2011年3月18日下午,我校隆重举行了开题会,该课题经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于2010年10月被列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基础教育规划课题。参加开题会的有区教委邓茂才主任 、区教委基础教育科科长赖丽华同志、区教科所所长许元芳同志 、副所长武德瑞同志、南平片区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张虹同志以及全体主研、参研教师。张校长对课题研究工作做了表态发言,表示会带领课题组成员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出成效。学校将以本课题研究为载体,开辟一条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之路,提升学校品位,提高办学效益,推进“五个校园”建设深入开展。

(三)进行了扎实有效的研究

自2011年3月到现在接近两年的时间,我校以本课题研究为载体,在课题组成员的带动下,不断修改、完善了以前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方案,建立了人文校园新的制度和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师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系列主题活动,探索了活动的有效性,总结了经验,形成了案例;人文校园环境得到了美好的规划,正在逐步实施和完善;正在收集资料,准备组织编写校本人文教材。

二、 研究工作阶段成效

(一)环境文化建设显成效 ⒈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前阶段,我校课题组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绿化、美化、优化了各教学室,让墙壁成为学生个性的展示台,图书角成为学生知识的殿堂,黑板报成为学生知识的沃土。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受到了熏陶,每班的班级精神深入人心,让每个学生都刻骨铭心,从中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迪,让他们的人生观受到了积极的影响。

⒉功能室的打造

各功能室的布置适合其功能。如:音乐舞蹈室、科技实验室、微机室、美术室、书法室等让人耳目一新,都有各自的特色,突出体现了该功能室的功能,让学生在该室内发展了自己的特长,展示了自己的技能,得到了全面发展。

⒊办公室文化建设

本阶段学校统一新制了办公桌、安装了新的窗帘,各办公室的建设,做到了整洁大方,绿化、标语、杂志等布置规范,有文化气息,给人以美感,每间办公室都有各自的特色(即有办公室精神),让教师们办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温馨。

⒋校园的美化

人文校园的建设,首先是校园环境要有人文气息,能让师生在一个幽雅温馨的大环境中乐学乐教。本阶段我校进一步绿化了校园,打造了学校的空白墙体,美化了每层楼,创建了走廊文化,建了学校赋和“在历史长河中前行”的屏风等。

通过对校园内建筑、绿化,墙报、口号、标语、文化长廊、班级布置等学校环境的人文教育因素分析,探索了学校环境建设中有利于开展人文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营造了有利于开展人文教育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二)活动文化的打造气氛浓厚

1、学生的唱、读、讲、传、书活动

我校深入推进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练书法活动,着眼于建设高品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将“唱、读、讲、传、书”融入第二课堂并作为艺术节、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班队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家校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利用课前、每周一国旗下的表演、每周二或周四下午第三节课的阅读活动等坚持开展“唱、读、讲、传、书”活动,实现“唱、读、讲、传、书”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精品化,着力培养师生求真、扬善、尚美、务实、高效、创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提升校园人文精神的张力、活力、魅力,激荡师生顽强拼搏的志气、开拓创新的勇气、团结奋进的豪气、干净干事的正气,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的有效载体。

2、每天的课外活动

从2010年春期起,下午第三节课,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参加了课外体育活动,坚持了每天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有体育课的班级组织了学生参加阅读或书法活动;深入实施体育、艺术和科技创新“2+2”项目计划,严格课程标准、改善设备设施、强化常规管理、抓好“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落实考核评估,确保每个学生具备一项艺术爱好特长;学校、年级、教师都有计划,并且认真备了课,上好了每一堂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师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也展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

3、师生人文素养活动

一年来,我校利用三八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节和每周升旗仪式等,开展了主题鲜明的人文教育活动。如凭吊先烈、文艺演出、歌咏比赛、入队宣誓、书画展、征文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小学生耳濡目染,动心动情。师生在活动中都受到了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

总之,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弘扬了师生民主、自主、创新的主体精神,培养了师生人文精神、人文意识,并且收集了活动方案,研究提炼了相关的策略、方法。

(三)师生行为文化得到了提升

⒈学生礼仪

我们通过班级礼仪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做人的修养,提升学生的品位及人格力量,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学校专门制定“小学生在校礼仪规范”,如:在每条走廊上都有标语“漫步轻声”、“上下楼梯靠右行”、“静”、“净”„„在不知不觉中提醒小朋友注意礼仪规范,巩固礼仪教育的成果。学生做到了言行文明,举止得体,讲普通话,展现出朝气蓬勃,体现了时代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教师同时做好学生文明习惯现状分析调查,有转化记录和转化个案。

⒉教师礼仪

作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意各方面要成为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老师要注意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身教重于言教”,我们教师以身作则,做到了言行文明,举止大方,说话做事有涵养,为人师表,宣起了戒掉一个不良嗜好的好风气。

(四)管理制度更具人文性

学校管理必须把师生看成活生生的个体,要彼此尊重、理解。因此,自研究以来课题组从人文校园建设的角度整体构思学校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初步建立了体现人文关怀的、激励的、发展的管理和评价制度,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学校在执行制度的同时,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与欣赏,体现对教师的关怀,把尊重教职工、信任教职工、理解教职工、关心教职工、支持教职工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合情合理地解决困难,拓展了为教师服务的空间,使管理工作浸润着平等、宽容、理解和激励。关心教师的工作,鼓励他们上研讨课、示范课,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落实“学科带头人引领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引领一般教师”的梯级培养策略,实现差异发展。做好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的管理工作,使其积极热情主动地反辅其他教师。同时建立客观评价制度,人人都会找到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人人都有用武之地,让教师的聪明才智在宽松、愉悦、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张扬。解决教师工作困难,让教师有信心把工作干好。下力气解决好老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真正做到不让一个老师带着闹心事工作,带着烦心事上课,不让一个讲台充满火药味,切实让老师们专心工作,安心授课,保证师生关系和谐,保证课堂气氛温馨。

(五)学校精神文化得到了充实

自研究以来,课题组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风、学风、校训、校徽、校歌等重新定位或编制。尤其是办学理念,它将指导学校的一切,我们面向学校全体教师征集,同时请专家指导,最终确定为“为学生播下爱的种子”。我校坚持“为学生播下爱的种子”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爱的教育;坚持“培养爱心加信心,合格加特长”为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坚持“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宗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课改理念,强力推进课堂改革;坚持以“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三把尺子为检验工作标准,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学校。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限于课题组成员的水平,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困难,理论学习的时间可能得不到保证,实践操作过程可能不够规范而显得比较随意。物质条件的限制,可能也会带来不便。另外,作为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体现“乡镇”这个特点时还不够突出,将怎样体现出“乡镇”这个特点还需加大探究力度。

四、后期研究工作思路

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进入了总结提炼阶段,在后期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内容,不断充实理论,让我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后期我们研究的具体内容有:

1、收集资料,组织编写校本人文教材。

2、通过人文校园建设的总结、提炼人文校园建设的经验,撰写论文和案例。 3.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总结,能在全区、全市有推广价值。 4.完成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接受上级领导专家的评审鉴定

总之,我们课题组有决心,有信心在后期的研究工作中一如继往求真务实地深入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五、重要变更说明

六、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人文校园建设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人文校园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让社会、家庭、学校在教育中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方法是有效的,成果是显著的,在后面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优化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效率,将课题研究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为创设优美的校园文化而不懈追求。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中期报告》,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中期报告2

《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

郓城县职教中心王书贵

我所负责的研究课题《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自被列为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以来,在各级教研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认真踏实的落实课题研究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果,现汇报如下,请专家领导给予指导。

一、前阶段概况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与时俱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构建中职教育的新模式,以形成一个适宜我校乃至全县、全市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的新机制,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具体目标:

①、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研制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②、构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课程体系。

③、构建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①、建构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

②、建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③、构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④、研制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①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②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的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力人才,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中组织教师到别的学校参观交流学习;同时还邀请了专家来我县作专题讲座并指导教学工作。

﹙四﹚、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①问卷调查表(自编)②观察记录表(自编)③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自编)④学校综合评价量表(自编)⑤学生测试(含学生心理、能力与态度测验)量表等。

2、方法选定:

本课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实验研究、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

用调查法以问卷方式搜集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分析综合以利研究。用经验总结法,依据课题研究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分析概括各种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用个案研究法,选定部分典型的学生群体,以他们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用实验法按照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影响改变学生,从而验证本课题的假设,探讨因果关系。用观察法,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搜集资料第一手资料。用行动研究法,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3、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1)、对培养中职学生就业能力有效机制的设计

建立健全学校对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学生的管理机制,具体分为:学习初重意识和习惯培养指导;学习过程中建立并加强学生个体档案的管理,拟定并完善学生能力达标管理细则,分段分类实施并进行检测;学习后期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优先推荐机制和校企联系制度,跟踪学生的实践行为,找准能力缺陷,查漏补缺。

2)、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的设计:

广泛搜集用工单位对中职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对所搜集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形成一套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为各专业制定本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内容选定、师资配备提供依据。

3)、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

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合理设置专业,合理开设课程,合理分配学时,合理选用教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合理调配师资,合理使用现有设备,完善评估体系,以此建立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的课程体系。

4)、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

①、从岗位需求出发,以任务引领结合理论与实践,构建任务引领型课堂、课程的教学模式

②、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③、基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④、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教学课堂模式

4、研究措施:

首先摸清学校学生现状;二是收集、编纂有关课堂教学效益的模式研究等方面的资料,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三是课题组定期组织召开讨论会,形成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有关问题;四是定期召开课题阶段研究工作总结会,定期提交相关论文、总结、心得体会;五是开展专题讲座;六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定期请有关专家作指导和外出学习、交流;七是将构建出的模式应用于教与学的实践中,验证其效果。

5、具体实施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组建课题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人员学习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收集整理资料,汇集成册;落实人员分工,制定《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的方案,拟定研究计划,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论证和立项阶段

聘请专家开展课题论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立项。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实施初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观察分析等方法进行前测,并对整个测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写出前测报告,确立研究起点。

实施过程:①分析建构学生就业能力体系,并用于教学实践。②对研究对象进行阶段性测试总结,逐步完善就业能力的构建。③不断对用人单位和已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进一步研究影响学生就业能力形成的因素。如此反复,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形成一套完善的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第四阶段:课题的总结阶段

在进行实验的同时,着力于实验的总结。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工作报告、测查报告;收集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形成校本教材;专家评审。

﹙五﹚加大实习课的力度

﹙六﹚立项以来的活动

1、 查找资料,把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的资料文献都查找出来,课题

组的所有成员聚在一起讨论研究,得出一些初步的知识。

2、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拟定研究的实施框架,召开课题研究论证会,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在总结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实施方案

3、 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开展三个骨干专业(电子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及应用)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与实践研究

4、 课题组分别对学校600余名学生和毕业生就业较多的企业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问卷调查与调研。在对中职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问卷调查中,共发出问卷636份,收回有效问卷628份,调查内容以综合职业能力中的核心(关键)能力为主题,具体询问了学生对交际与沟通、交往与合作、自信与信任、耐挫折与承受、创新与创造、独立与计划及适应与调节等七大方面的问题;在对现代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情况的调查中,共发出问卷28份,收回有效问卷28份,调查内容也主要以企业对劳动者核心能力要求情况为主,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走访了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并就学校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

(七)课题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通过查找资料,在领导和专家的协助下阐述综合职业能力的外延和内涵。

2、通过对学生和用人单位以问卷的方式的调查了解到中职学生培养的方向性,和具体的内容。

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本课题虽然选题方向正确,现实意义强,但同时本课题的涉及的面大而广,这就导致课题在规划设计的初期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研究的开始阶段对研究的主要问题把握上存在一定问题,2.由于学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课题组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调查的数量还偏小,且问卷的设计还不尽合理与完善,企业对劳动者能力需求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因此我们还需要在今后与企业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及时调整实践研究的策略与方向

三、对课题研究后阶段的几点设想

1、课题研究的下一步计划

①根据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和调查结果,首先从课程入手,研究课堂的内容,以及课堂的主人和课堂的操纵者,构建以综合就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②、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中职教育以实践为主,因材施教,从实践中学到知识,所以要从实践中找知识,其次的研究计划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③、教师是课堂的操纵者,对教师培训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可预期成果

初步构建了培养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促进了学校的内涵提升

中期报告3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 》

课 题 中 期 研 究 报 告

高新区皇台小学

徐伟歌

一、问题的提出

1、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他控行为。学生常常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作业,很少能独当一面地从事完全自控的学习活动。这种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完全丧失了促进主体成长和发展的长远价值与意义。从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牵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敢多指导。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4、从学校自身的环境和发展来看。我校学生生数多,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家长外出打工者很多,学生在家无人管教,导致学生自觉性下降,无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监控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故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从学的方面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学习;从教的方面来看,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起主导作用即导趣(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导向(揭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 导法(指导学法、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馈、及时矫正)等,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综合发挥各项教育因素的作用,全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标。

通过参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的研究,可以实现:

1、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

2、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策略。

3、初步探明培养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初步建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从而正确地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对自主学习有关理论及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学习,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特征、条件、培养的目标评价等进行初步的界定。

2、调查研究法:对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教学模式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起点,为客观地评价研究成果提供事实依据。(调查问卷)

3、实验研究法:对初步确定的研究内容进行预案实验的方法,检验其效度。

4、个案研究:调查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个案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定期反思与跟踪调查相结合。

四、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学习相关理论,调查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表。2011年6月孙海英同志进行调查分析,写出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具体情况如下:本次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以笔答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本次问卷涉及学习责任感和兴趣、教学方式、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包括学生对自主学习意义的认知、感兴趣程度、学习教学方式认识、对老师和家长指导自己自学的方式认识及自学表现评价等。从中发现:该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渴望得到自主、开放的学习,不想受老师、家长等外在教育手段的限制,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经验,依赖性强。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思想陈旧,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束缚,教学工做创新少,忽视了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前期(-),确定了中心校六年级两个实验班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心理定势。

针对在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实验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生活自强意识,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者每次考试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每单元自己制定学习进度,每周进行学习自我评价;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和掌握;

3.所有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必须积极投入,举手率100%,哪怕说错了也得发言,使之从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

4.学习者能及时预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半年的训练,实验班大多数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形成了自主学习心理定势。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中期(— ),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此阶段,成立了以孙海英老师为核心的课改实验小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情况每周进行反思,定期小结。在实验过程中,各实验教师都形成了自己的课改实验个案集(反思、心得、阶段性研究小结、阶段性成果)。

第四阶段:中期验收阶段(),写出阶段性报告,请市教育学会进行中期评估验收。

根据市教育学会的指导和要求,收集有关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小结并进行反思,对本课题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写出阶段性报告,请市教育学会进行中期评估验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和成果推广及结题奠定基础。

第五阶段:课题研究成果总结及申报阶段(),此阶段主要完成本课题的成果收集、整理、分类、成册及成果申报工作。

五、研究管理

本课题在市教育学会的指导下,通过抓好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专家指导,教学实验、教师研讨、学生调查、自主评价、成果汇报、及时总结和激励机制等环节,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系统化、正常化和科学化。

1、制定总方案:2011年4月课题组制定了课题实施总方案及子课题研究计划。为本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理论学习:课题组骨干成员多次通过学习和交流,对课题研究中常常存在的一些错误倾向进行了辨析,使得我们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专家引领:为了将课题实验推向深入,克服教师在课题实验中起点低、理论水平低的不足,先后聘请县教研室教研员裔小涛同志开设了专题讲座。更新了教师的理念,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4、教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共上赛教课20多节,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地方、美术、体育等学科,为实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5、教师研讨:学校围绕“自主学习指导策略”及“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活动。主要探讨了在自主课堂里教师如何导、学生如何学。

6、学生调查:先后多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7、学生沙龙:2012年3月,孙海英同志在所教班级举办了以“我是怎样自主学习的”为主题的学生沙龙。同学们就课余时间安排、怎样预习、怎样复习等主题写出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派代表全班交流。沙龙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8、及时总结:研究过程中要求研究人员每学期都必须写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

六、研究内容

(一)课题研究内容

该课题的研究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策略,建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高效型教学课堂达标教学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学习兴趣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学习方法和学习价值,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兴趣。这种习惯和兴趣应体现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等各环节中。

2、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研究:突破传统的双基目标,从培养创新意识的角度,围绕实现教学三点目标“知识点、能力点、创新点”,构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

3、课堂教学环节研究: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导入——教师新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这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过程。为突出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我们采用了“构建情境,自主尝试----自主发现,探究学习----构建活动,自我展示----自主反思,活动延伸”的模式。

4、课堂教学情感研究:营造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5、课后创造性学习研究:研究创造性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使学生形成善于质疑,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七.课题研究成效

1、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得到了增强和提高。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调查访谈”、“自主评价”、“学生沙龙”等研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我监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增强和提高。

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1)获奖的论文:徐伟歌老师《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获区一等奖;赵瑞娜老师《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说话写话的训练》获区一等奖;朱彩红老师《拓宽识字渠道,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获校一等奖;孙阿凤老师《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学习的具体改进措施》获校一等奖。

(2)公开课展示:牛伟丽老师执教的《那只松鼠》在平顶山市首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及示范课展示中评为示范课;孙阿凤老师执教的《小雨点》在平顶山市首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及示范课展示中评为观摩课;徐伟歌老师执教的《小雨点》在高新区“我的模式我的课”观摩活动中展示;朱彩红老师执教的《顽皮的阳光》获校优质课。

八、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调查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集中在上冈小学,没有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做调查研究,代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受传统的教育评价的影响,教师对课题研究缺少足够的热情,研究工作还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3、教师对课题研究缺乏经验,不能恰当整合课题与教学,担心搞课题研究会影响教学效率,故不愿意去实验。

4、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时空较少,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陈旧,满足于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上课不善于积极思维,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影响了自主学习的效率。

九、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加强培训,促进教师的发展。

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2、 针对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实验中难免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3、做好跟踪研究。

加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进行有效性的探索,对前期的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成果。修订和建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和评价体系研究;

Top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48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