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之路实用(汇总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我的写作之路实用(汇总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我的写作之路【第一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我的写作之路实用(汇总8篇)”,供您参考阅读。
写作文,原本是一件让我非常头疼的事。一提到写作文这三个字,我就非常焦躁。直到经历了那件事,我才发现了写作的快乐和意义。
以前,我不喜欢写作文,是因为我觉得写作文太麻烦,还要限定的字数,每一次写作文,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构思、打底稿、抄作文,所以我就一点都不喜欢写作文。
但是,自从我经历了一件事以后,我便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
那一天,小姨来家里玩,我们思来想去,也想不到该干什么。正当我们无聊之时,妈妈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我看你们俩闲着没事,给你们一人订了一个冰淇淋,就在对面,去取吧!
耶!有冰淇淋吃喽,有冰淇淋吃喽……我立马欢呼起来。
妈妈笑着说:瞧把你给高兴的,赶紧去吧。
心里想着让我垂涎欲滴的冰淇淋,我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颗跳跳糖,小姨则安安静静的,像个古代穿越过来的小淑女。
到了冰淇淋店,我们拿出手机,让店员扫了上面的二维码。拿到冰淇淋的我眉飞色舞,舔了一口,哇!爽!没几分钟,一个冰淇淋就让我给消灭了,可惜还没吃过瘾,却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
回到家,我一时兴起,拿起妈妈的手机,把当天吃冰淇淋的事情,写成了1篇作文。不过这一回写作文,是一气呵成,没有像以前一样,冥思苦想半天还写不出来一句像样的句子。我感觉这篇作文算是我写过的作文中很好的1篇。妈妈竟把这篇文章发给了包老师,没想到我的这篇作文不仅得到了包老师的.夸奖,还被包老师发到了公众号上。
啊!太激动了!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心花怒放,开心了一整天。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开始喜欢上了写作,并暗暗发誓:以后我一定要写出更好的作文来回报包老师。渐渐的,我感到了写作文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对象。
爱上写作,会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喜欢写作,因为我已体验到了写作的这些好处!
感谢写作,带给我的无限快乐,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无限乐趣!
我的写作之路【第二篇】
我并不是作家,写作只是我的爱好。到如今,我也只能这样子对自己写作之路一路走来的评价。
自己真正的接触写小说,是在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自己已经看过太多的言情小说,然后也可能心中有太多关于爱情的美好幻想,但生活中又没有真正体会爱情的实践。最后就突发奇想,想要写小说。
于是,在每一堂自己不喜欢的课上,自己就开始构思,然后在做完作业或者自习课上,自己就开始写。倒也写得小有成就吧,自己的第一本小说,现在还在自己的抽屉里放着。虽然是手写的,但是,也确实是自己的一字一句的心血。
再后来,高三时间紧,也就放弃了。
后来,再一次重新写作,并且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从网络上写作,是在大学的时候,大学里面的时间相对比较多,自己在百无聊赖的时候,也就突发奇想,自己可以写小说。
那个时候,大学宿舍里也就有了电脑。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也就是在电脑跟前敲击键盘。并且,自己也确实写好了两篇小说,并且有1篇当初起点文学网还找自己签约。
只是后来各种原因,写作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只是,如今,如果我输入自己的小说名字的话,还能在网络上面找到自己的小说,想想也真的是特别的为自己感到开心和骄傲吧!
只是,如今自己好像再也没有了心情去写作,但是,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写作历程,也算得上人生中的一种经历和收获吧。
如今,我也只是认认真真的每天在写作文,但是,总归是和写作沾点边边的。
这些经历也告诉自己,那些经历过的,都是值得的!
“人杰教育杯我的课改之路”征文启事。
对宪政渐进之路的反思。
我的写作之路【第三篇】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慢慢地长大了。不再是以往只会哭闹的婴儿。蓦然回首,过去的时光,我曾疑问过:成长是什么?一路走来,我收获了什么?我想我现在能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感恩。
记得一天夜晚,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爸爸的生日。我知道了这事之后,心想:爸爸在我的生命中给我铺就了一条平坦的路,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一定要让爸爸度过一个开心、快乐的夜晚。于是我便行动了起来。先做一张贺卡吧!我拿出了笔和纸,在纸上画了一棵大大的树,身边又紧紧依偎着一棵小树苗。这好比,爸爸就像那棵参天大树,而我呢就是大树下的小树苗,我在爸爸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着。贺卡是做好了,可那也太单调了吧!于是,我又灵机一动,想到了莹光板和迷你音乐盒。然后,我在莹光板上写上了:爸爸,祝你生日快乐!接着我拿出了音乐盒放在了枕头边上,把音乐开了出来。一切都准备好之后,我请爸爸走进了屋里。爸爸看完后,就激动地把我抱了起来。
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但这次过生日,让我学会了感恩,所以至今记忆犹新。
我的写作之路【第四篇】
犹记得小学时候初次接触写作,经常为作文犯愁。明明老师已经规定了题目,却总是要把作文留到最后冥思苦想,但仍然想不出多少字。结果写出来的只是流水账,叫人不敢恭维。
符合文意,比不用的时候更糟糕。
直到我开始读曹文轩的书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变。那次在书店买了。
一本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意识到,真正优秀的文章不是在于运用了多少华丽优美的词藻,而在于作者是否将内心的真实感受寄托在字里行间。自那以后,我又买了几本曹文轩的小说,每一部都让我收获颇多。无论是情节还是情感,他都处理得很好,让人回味无穷。我想,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情,才算是一位成功的作者。
我不再单纯地为了寻找好词好句而读书,而是为了体会文章的情感而读书。渐渐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喜欢每本书散发出的淡淡墨香,喜欢那些朴实平凡却满含深意的词句,喜欢每本书在我眼前打开的不同世界。因为发掘了书本中的奥秘,所以我写作的水平很快上升,比以前好了许多。此外,陆老师的作文课也让我的写作提高很快,我很喜欢他教作文以及阅读的方法,他讲课时课堂气氛很活跃。在作文课上写片段或写作文,也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在写作实践中,我逐渐感受到,写作是一个从文辞到情感,再升华为思想的过程。尽管我的人生经历还很浅薄,但毕竟阅读和写作,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成了我最喜爱的事情!
“人杰教育杯我的课改之路”征文启事。
我的写作之路【第五篇】
我是在小学三四年级,大概八九岁时爱上的文学。因国文成绩好,那时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罗昌庶挺欣赏我。倍感荣幸,也受宠若惊。然后试卷上的文章,他总是会单独挑出来念给全班同学听,我心里也涌出微微喜悦的波浪。
五六年级,我积极向外面刊物投稿。《语文天地》《中学生新视窗》……奇葩的是每次投稿都从未石沉大海过。编辑部的叔叔阿姨给我寄来了用稿通知和样刊。我无比兴奋。从此迷上了去邮局,喜欢上了写信贴邮票的感觉。
从老师订阅的各类报刊中我偶然发现诸多征稿启事。我源源不断地投稿,不断从远方收到飘香用稿启事。
六年级,我参加一个全国作文大赛。我工工整整地把生活小事汇编成散文寄了出去。一天校长让我出去,神秘地拿了一张信封给我,原来是一封获奖证书,恭喜您已获得本报举办的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校长亲自向全校通报喜讯并表扬。我欣喜若狂,原来通过写作,我可以获得如此之多的乐趣。那种快乐完全是无以言表的。
蜜蜂为什么而采蜜?因为它可以从劳动中得到丰厚收获与回报。所以最初的目的,单纯无比。写作是一种自我宣泄与内心独白。每个人都有表达的初衷和欲望,是释放自然天性的一部分。
初中时,我是属于那种一心一意专注于学习的。而文笔发挥更多展示在语文作业上。感谢邱锦萍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她平整秀丽短发,端庄而娴静。她的最大优点是给学生自由,充分发现学生潜在个性,因材施教,懂得鼓励学生。周记本上的95,100分也不知被打过多少次,同时还留下红批评论指正。红色笔墨的“好,棒,不错”给予了我写作动力和一直坚持不懈的勇气。“说来容易做来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矢志不渝并不求回报地做好一件事情有多么难。
因为写作和学习冲突,看着成绩一落千丈,我把自己的一些证书和奖状用火点燃,烧成一堆灰烬。
我得意洋洋地把证书给父母看,他们不相信,还硬说是假的。我也没法了。也许他们一直认为成绩好是正道,什么无聊比赛都敲不响一座钟。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时间会证明一切。一旦走上社会,取得成功的往往是那些中等甚至学习偏下学生。突然间明白,面对一无所知且不理解的人,花费再多口水也多余。有时候,亲疏随缘、聚散随变反而是遵循命运最好的抉择。我们无法得到每个人的认同,其实只要做到让自己满初中阶段,邱老师鼓励我参加了许多文章竞赛,让我得到一些锻炼。我的青春也跟着凡尘点滴循序渐进地成长。
有些成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有些荣誉自个儿心知肚明、心满意足就行。张德芬说,“生命中最放松最美好的状态是能够欣赏自己独特的天赋,无须奋斗来证明自己”。有时候,我们尽力做好自己就够了。别人的一言半语是不可能左右自己人生的。年轻时总会在乎他人评价,哪怕三言两语。老了才发现别人从未在意过我们。假如你的成功还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那是因为你还不够成熟。
发现一个规律:年龄越大,上空间的几率次数越少,有的甚至干脆十几年不冒泡。那是他们大半辈子过来,老了,成熟了,人变得实在。懂得“知天命,顺人意”自个儿过得舒心就行了。无须别人来个突兀无聊评价。世界再大,毕竟不是自己的。你终究只能生活在自己方块大圈子里。
有时候,我们干脆盲从而随大流:“算了,放手吧,没有了这件东西、这个人地球照样转,还不是同样得要活下去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是,正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让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你变得有个性,不流于俗。这些东西可能变为你生存资本。高中,是脚踏实地韬光养晦积蓄能量的阶段。四年之中,我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周国平、张晓风、乔叶、雪小禅、三毛、毕淑敏……散文、小说、剧本、诗歌等等,我看书很杂,各类文学报刊娱乐新闻心理养生我都爱看。
在几次校征文赛中,我的作品《人性的光辉》《重拾遗落的厚重》出人意料地每次都获得一等奖,关于青春1篇散文和《美丽心灵》影评也在评比中脱颖而出依次获奖。在校报《耕耘》上发表若干豆腐块,也让我获益匪浅。这让成绩不高不低不偏不倚,学习始终不尽人意的我得到些许安慰。让我明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语文导师对我说:“我在你的身上,发现了一股愚劲,而写作需要的恰恰是这股看不见摸不着的愚劲儿。”慢慢地,我发现了一种更为直接的表达方式。文学作品需要人去琢磨、去理解。而影视则是赤裸裸地呈现心灵异彩纷呈的画面。高中每逢暑假,我都会借光碟或去网吧搜寻经典的电影和电视剧。一个月内我把李连杰电影及传记作品全部看完。每每观赏完一部影视,我都要找寻它的原著作品,并反复细细咀嚼编剧创作背景。原来,每一部影视都或多或少有编剧的生活经历影子在里面。
也就是在这时,我接触了诸多名家编剧作品。杜拉斯、琼瑶、张爱玲、严歌苓、王海鴒、王宛平、韩寒……我庆幸自己在他们的作品中找回了灵魂厚重。在大师沐浴光泽下,你感受到自己不再是游荡在人间的孤魂野鬼。
文学和写作,是我永远的情人,谁都无法割舍我对它深入骨髓的爱。在彼此陪伴日子里,它赐予我爱的光泽,赐予我生活的灵性,赐予我生的皈依。
如今,步入大学,接触专业课同时,也正学习创作剧本。那日,我告诉老师自己只会写散文小说随笔。一直认为创作小说更有意思。他告诉我要想走得远最好学习如何写新闻和剧本。写作是一项艰难活动,需要的代价又何止这么多。我自知阅历和读书太浅,但会尽力做更好的自己。
一路走来,我跟着文学一同成长。发现原来是生活中这些美好意外成就了我。我遇到良师益友,投稿被采用,这些偶然与凑巧激发了我写作灵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的努力越超常,便越是能够得到命运之神的频频垂青。
最后,借用韩寒《十八岁的远行》中的结语: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千万不要放弃。不要怕被人笑。无论你做什么,做得好与坏,都会有人在背后嘲笑你。勇敢迈出第一步,找到一技之长。就算你喜欢研究蚯蚓,哪怕立志做第一个华人美国总统。不要紧,justdoit。
“人杰教育杯我的课改之路”征文启事。
我的写作之路【第六篇】
毕业,现在重新拿起课本,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高等数学同济第四版”,心里有百般的感受。于是敲打键盘,和大家共同分享。上高中时,我就在现在的单位,一家省级媒体进行实习,大学四年中一直处于兼职的状态,毕业后直接转换成全职。由于省级媒体单位人事制度的严格,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年,也就是我毕业的第二年转换成为正式的聘用员工。优厚的福利、待遇,领导的重视、同事关系的和谐、工作环境的相对轻松,成就感和优越感一直促进我在工作上不断努力。由于我主攻的是财经方面,在去年接触了整整一年的财经、金融领域后,我的兴趣逐步向这个方向所转变,同时我也郁闷的发现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拼命,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一直制约着节目质量及稿件质量的提升!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想真正做出有质量的作品,专业知识方面的提升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很多长辈、朋友也提醒我,媒体这行吃的是青春饭,年龄一到,自然就要考虑自己的出路,而凭借我现在的本科学历,想要追求我的第二个工作目标――财经、金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于是,想到了学校,想到了深造、继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说真的,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走上研路,上次是因为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这次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由于大学四年基本都在混,数学基础非常不好,重新拿起课本,上面的定理、公式难以理解。加上工作最近比较繁忙、时间不定,每天下班后只想休息,看了一星期的课本被拿出来又放回去,由于我的性格特点,做事情喜欢专心致志,比如工作,就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细节,而考研,就要认认真真学好每个知识点。这就与在职考研的特点有所冲突,一时间我感到举棋不定,思想上包袱也很重,考研的目标也有所动摇。到底应该怎么办,是安心工作,还是辞职以专心复习……周围的前辈提醒了我,要懂得取舍,如果想要继续深造,可以在工作上放下一些方面,但主体不要影响,腾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看书,虽然在职考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时间的合理分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一味的抱着能吃苦的心态,天天透支体力,这样也许还没到考试的时候,身体就已经垮掉了。应该给自己一个缓冲,有紧有松,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也许今年考试,我不一定能考出一个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一直在不断努力,向着目标前进。如果有一天,当我回过头来想起这段在职考研的日子,也是一段很有趣味的经历。最后,祝愿所有在职考研的朋友们工作开心,复习顺利。
我的写作之路【第七篇】
上了三年级,我才知道,这叫作文。三年级时,对作文我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会写几段小话了。那时,我的作文水平太差了。
四年级时,我的作文水平像“神州”六号一样笔直的升上天空。老师也常称赞我,经常拿着红笔在我的作文本上圈圈点点,要不就写一大堆“赞不绝口”评语。老师还经常把我的作文拿到讲台前进行评讲或当做范文给同学们朗读。那时,我因为作文写的好,被班主任看中,于是我成了班上数一数二的“作文大王”。
什么事在做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没错,作文也是一样。
刚开始学写作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像撒哈拉沙漠,一望无际;或者是像台风中的海水,平静不了。总找不到灵感,抓不住头绪,所以,我总是写不好作文。还有一点,就是我缺乏观察的能力。观察,这个调味料异常的重要,因为许多作文是需要你仔细、不断的观察,才能写的很好。所以还要勤于观察。
上了五年级,我把自己的写作之路的平坦和坎坷的地方,总结起来,慢慢品味,这也许是作文的撑腰杆吧。假如没有了这个撑腰杆,那么我的作文水平肯定会一落千丈,与三年级的水平不分上下了。
瞧,这就是我的写作之路,我会继续努力的!你们的写作之路是不是跟我一样呢?
我的写作之路【第八篇】
我是在小学三四年级,大概八九岁时爱上的文学。因国文成绩好,那时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罗昌庶挺欣赏我。倍感荣幸,也受宠若惊。然后试卷上的文章,他总是会单独挑出来念给全班同学听,我心里也涌出微微喜悦的波浪。
五六年级,我积极向外面刊物投稿。《语文天地》《中学生新视窗》……奇葩的是每次投稿都从未石沉大海过。编辑部的叔叔阿姨给我寄来了用稿通知和样刊。我无比兴奋。从此迷上了去邮局,喜欢上了写信贴邮票的感觉。
从老师订阅的各类报刊中我偶然发现诸多征稿启事。我源源不断地投稿,不断从远方收到飘香用稿启事。
六年级,我参加一个全国作文大赛。我工工整整地把生活小事汇编成散文寄了出去。一天校长让我出去,神秘地拿了一张信封给我,原来是一封获奖证书,恭喜您已获得本报举办的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校长亲自向全校通报喜讯并表扬。我欣喜若狂,原来通过写作,我可以获得如此之多的乐趣。那种快乐完全是无以言表的。
蜜蜂为什么而采蜜?因为它可以从劳动中得到丰厚收获与回报。所以最初的目的,单纯无比。写作是一种自我宣泄与内心独白。每个人都有表达的初衷和欲望,是释放自然天性的一部分。
初中时,我是属于那种一心一意专注于学习的。而文笔发挥更多展示在语文作业上。感谢邱锦萍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她平整秀丽短发,端庄而娴静。她的最大优点是给学生自由,充分发现学生潜在个性,因材施教,懂得鼓励学生。周记本上的95,100分也不知被打过多少次,同时还留下红批评论指正。红色笔墨的“好,棒,不错”给予了我写作动力和一直坚持不懈的勇气。“说来容易做来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矢志不渝并不求回报地做好一件事情有多么难。
因为写作和学习冲突,看着成绩一落千丈,我把自己的一些证书和奖状用火点燃,烧成一堆灰烬。
我得意洋洋地把证书给父母看,他们不相信,还硬说是假的。我也没法了。也许他们一直认为成绩好是正道,什么无聊比赛都敲不响一座钟。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时间会证明一切。一旦走上社会,取得成功的往往是那些中等甚至学习偏下学生。突然间明白,面对一无所知且不理解的人,花费再多口水也多余。有时候,亲疏随缘、聚散随变反而是遵循命运最好的抉择。我们无法得到每个人的认同,其实只要做到让自己满初中阶段,邱老师鼓励我参加了许多文章竞赛,让我得到一些锻炼。我的青春也跟着凡尘点滴循序渐进地成长。
有些成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有些荣誉自个儿心知肚明、心满意足就行。张德芬说,“生命中最放松最美好的状态是能够欣赏自己独特的天赋,无须奋斗来证明自己”。有时候,我们尽力做好自己就够了。别人的一言半语是不可能左右自己人生的。年轻时总会在乎他人评价,哪怕三言两语。老了才发现别人从未在意过我们。假如你的成功还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那是因为你还不够成熟。
发现一个规律:年龄越大,上空间的几率次数越少,有的甚至干脆十几年不冒泡。那是他们大半辈子过来,老了,成熟了,人变得实在。懂得“知天命,顺人意”自个儿过得舒心就行了。无须别人来个突兀无聊评价。世界再大,毕竟不是自己的。你终究只能生活在自己方块大圈子里。
有时候,我们干脆盲从而随大流:“算了,放手吧,没有了这件东西、这个人地球照样转,还不是同样得要活下去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是,正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让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你变得有个性,不流于俗。这些东西可能变为你生存资本。高中,是脚踏实地韬光养晦积蓄能量的阶段。四年之中,我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周国平、张晓风、乔叶、雪小禅、三毛、毕淑敏……散文、小说、剧本、诗歌等等,我看书很杂,各类文学报刊娱乐新闻心理养生我都爱看。
在几次校征文赛中,我的作品《人性的光辉》《重拾遗落的厚重》出人意料地每次都获得一等奖,关于青春1篇散文和《美丽心灵》影评也在评比中脱颖而出依次获奖。在校报《耕耘》上发表若干豆腐块,也让我获益匪浅。这让成绩不高不低不偏不倚,学习始终不尽人意的我得到些许安慰。让我明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语文导师对我说:“我在你的身上,发现了一股愚劲,而写作需要的恰恰是这股看不见摸不着的愚劲儿。”慢慢地,我发现了一种更为直接的表达方式。文学作品需要人去琢磨、去理解。而影视则是赤裸裸地呈现心灵异彩纷呈的画面。高中每逢暑假,我都会借光碟或去网吧搜寻经典的电影和电视剧。一个月内我把李连杰电影及传记作品全部看完。每每观赏完一部影视,我都要找寻它的原著作品,并反复细细咀嚼编剧创作背景。原来,每一部影视都或多或少有编剧的生活经历影子在里面。
也就是在这时,我接触了诸多名家编剧作品。杜拉斯、琼瑶、张爱玲、严歌苓、王海鴒、王宛平、韩寒……我庆幸自己在他们的作品中找回了灵魂厚重。在大师沐浴光泽下,你感受到自己不再是游荡在人间的孤魂野鬼。
文学和写作,是我永远的情人,谁都无法割舍我对它深入骨髓的爱。在彼此陪伴日子里,它赐予我爱的光泽,赐予我生活的灵性,赐予我生的皈依。
如今,步入大学,接触专业课同时,也正学习创作剧本。那日,我告诉老师自己只会写散文小说随笔。一直认为创作小说更有意思。他告诉我要想走得远最好学习如何写新闻和剧本。写作是一项艰难活动,需要的代价又何止这么多。我自知阅历和读书太浅,但会尽力做更好的自己。
一路走来,我跟着文学一同成长。发现原来是生活中这些美好意外成就了我。我遇到良师益友,投稿被采用,这些偶然与凑巧激发了我写作灵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的努力越超常,便越是能够得到命运之神的频频垂青。
最后,借用韩寒《十八岁的远行》中的结语: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千万不要放弃。不要怕被人笑。无论你做什么,做得好与坏,都会有人在背后嘲笑你。勇敢迈出第一步,找到一技之长。就算你喜欢研究蚯蚓,哪怕立志做第一个华人美国总统。不要紧,justdo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