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农业调查报告【推荐5篇】

网友发表时间 827049

【导言】此例“农业调查报告【推荐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业调查报告【第一篇】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 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2. 农药

在我县七里营镇农业试验田里试验实施太阳能灭杀地下害虫,弥补了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的缺陷,而且节省资源,节省能源,减除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然而农村农民普遍使用的还是菊酯类、有机磷种类的农药,农民普遍重视农药的效用,对于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认识了解较少,导致推广使用困难。

资料显示,喷洒粉剂或液体农药,95%以上的或附着在植物表面,或降落到地面,或飘游于空中。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大部分被浪费,这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

3. 禽畜场

我县的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周围。由于畜禽养殖的饲养方式、养殖规模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总量、污染程度和分

布区域也随之变化。从养殖场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随每天冲洗的污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水体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自从国家实施农村沼气补贴以来,我县户用沼气越来越多,目前大致已有30%左右农户使用沼气作为能源使用。这些沼气池的建设,消化和处理了大量的人畜粪便和其他污染物,对保护环境有不小的贡献。

4. 秸秆燃烧

我县目前秸秆禁烧工作进展不错,一小部分作饲料或燃料运回家,剩余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直接秸秆还田,大大减少了秸秆燃烧产生浓烟对大气的污染。

四、调查体会

大家知道,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对粮食的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部分地区,由于不合理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畜禽和水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会影响人类健康,造成大气、水体、土壤、微生物污染,对人居环境产生危害。 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愈演愈也烈之势,为保护有限的农业发展资源,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专家认为,目前亟需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我自己本身就是生在农村,因此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环境的`危害有则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当前调查中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加强对农民面源污染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意识到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这次调查活动是一次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让我们更快的融入到我们的专业知识中,能够更好的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这次调查活动了解到了一些以前没接触过的农业知识,发现一些社会问题,从而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同时,还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丰富多彩的大学时光,在恩师教诲和学友的相互勉励下,发奋苦读,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第二篇】

xx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辖四乡四镇,104个村委(社区),767个自然村,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现有农业劳力力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万人。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劳促会关于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及市劳促会《关于召开促进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的通知》要求,我县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劳务产业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县劳促会、县产业办对高良乡、葵山镇进行调研,各乡镇对辖区2~3个村委会进行调研,通过半个多月深入调查了解,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到乡镇和村委会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方式、区域、收入等展开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根据《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要求,结合实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的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背景

县和省大多数县市一样,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旱灾,全县50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49万亩,绝收面积达46万亩。全县8个乡镇90个村委会287个自然村万人、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旱灾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为了力保人畜饮水、抓好大春生产,县委政府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抗大旱保民生,一方面组织动员培训农村劳动力使其转移就业,将此作为特旱年份的“特别行动”。

二、认真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的措施

针对严重的旱灾实际,我县将“特别行动计划”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迅速开展调研活动,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提出“旱灾损失劳务补”的思想,采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方法,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务工技能,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将此作为组织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突破口。

(一)工作目标

在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工作中,提出劳务产业在年初任务的基础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确保综合收入比上年增长13%,达亿元以上,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150元。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特别行动”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县劳促会、产业办按照省、市、县要求,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劳务产业及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县内转移万人,县外转移输出万人;三年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万人,绿色证书培训万人,其它培训万人;实现劳务收入亿元。劳务产业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如高良乡,全乡有农业人口25511人,农村劳动力15230人,几年来平均每年有6000~7000劳动力到县内外、省内外打工。据统计,今年春节以来,已外出打工的劳动力6000余人(包括往年外出打工未返乡的3000余人)。春节后外出打工2738人,其中,有序输出转移154人,自发转移2584人,年龄结构为:16~40岁的2304人,40~50岁的372人,50岁以上的62人。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以下1915人,初中文化618人,高中中专113人,大专以下文化28人,参加系统培训的131人,县内209人,省内437人,省外209人。从事一产业215人,二产业1429人,三产业951人。

又如村委会,全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795户,3362人,农村劳动力1600人,春节后已外出打工700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全村委劳动力的43%。蚌别村小组壮族青年熊玉兴外出打工几年后,学到了一技之长,走上了公司的管理层,不仅回家新建了20万元的小洋房,还带走该村40多名青壮年到该公司打工。新安村是村委会的一个纯瑶族自然村,也是一个贫困村,全村150户,该村几年来平均每户都有一个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几年的外出打工。该村打工回家新建了10~20万元的新砖瓦房70所。瑶族青年邓庭芳是该村的特困户,邓庭芳携带妻子到上海、江苏打工三年,带回10万元资金回家自己动手新建了一幢20万元洋房,摆脱了贫困。

(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1、加强领导,转变作风

县、乡、村三级劳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特别行动计划”实施主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认识到位。劳动保障、农业、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统分结合、各尽其责的良好的局面。

2、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确保“特别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县劳务产业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转移就业活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利用节假日,在全县个乡(镇)举办了12场农村劳动力输出现场招聘会,送岗到乡村。县劳务产业办、县总工会、妇联、共青团利用节假日到各乡(镇)发放招工信息、培训信息和举办招聘活动13场,动员农村劳动力在大旱之年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县劳务产业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妇联联合开展“万人春风行”活动,共开展专项招聘活动9场,共招聘企业工人283人,主要输送到福建、广东等地。截止4月15日,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945人,其中县外输出1958人,县内转移3987人,完成全年计划数的%。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实现“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县农广校、县职业中学、县农机校等培训机构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到4月15日,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698人,共中,职业学历培训1792人,职业技能掊训1546人,实用技术培训11534人。

4、加大投资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输出及宣传支持,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县委政府各项有力措施的推动下,得到有序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特点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财政及其困难,难以配套转移、培训经费,导致工作开展困难较大。

(二)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

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认识不到位,对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开展能拖就拖,有放任自流的态度,整体配合协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国家对技能培训标准还比较低,培训数量还比较少,体力型输出还占较大比例,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加强

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投资少、进展慢,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主要依靠接传真、打电话、看消息、发通知等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不能达到与用工单位、企业快速连接的目的。

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认识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实施好扶贫、劳动、农业部门的各类劳动力培训项目,积极配合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让每户劳力都参加培训,掌握一点技能,力争实现“剩余劳动力有一个转移一个”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面对新情况,要做好“特别行动计划”,让农民走出家门,实现稳定增长,不加大财力投入是无法实现的。应持续较大幅度地增加对“特别行动计划”的投入,为抗大旱保稳定提供基础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制度

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形成人力资本。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势必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结合正在开展的各类劳动力培训项目,整合各方面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推广实用技术教育。同时应根据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一体化培训,综合提高他们的素质技术,给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条件。

农业农村调查报告【第三篇】

一、上半年xx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及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运行情况:

(一)农牧渔业协调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彰显政策调整成效。由于去年以来国家支持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相续出台,加之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两年增加,种植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据统计:今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5万亩,比20xx年增加8万亩,增长%。在粮食面积中水稻播种面积为53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增长6%;玉米播种面积为万亩,比上年减少万亩,减少10%;大豆播种面积为万亩,与上年持平。经济作物种植14万亩,占旱田面积的21%,其中亚麻播种面积8610亩,万寿菊播种面积为6000亩,烤烟生产面积1485亩,中药材栽培面积2万亩,其它经济作物 万亩,饲料饲草面积70000亩。全县农业种植结构由单一的粮经生产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二是畜牧业生产增势不减、渔业生产稳定发展。截止 5月末统计,全县黄牛饲养量50475头,生猪饲养量98975头,山绵羊饲养量36266只,家禽饲养量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 %、 %、 %;肉类总产量2500吨,蛋类总产量1562吨。全县完成养鱼放养水面26000亩,驯化养鱼水面3500亩,引进名特优品种200万尾。

(二)抢农时、战低温,春耕生产在及其不利的条件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全县春耕生产是在气温低、回暖晚、倒春寒、雨水大等自然条件严重不利情况下开展的,起步与历年比较晚,但由于县乡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干部和科技人员大下基层,靠前指挥,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春耕生产虽然起车晚,但育苗播种、插秧等工作基本都抓住了腰窝。水稻育苗4月8日启动,中旬进入高潮,4月末结束。水稻插秧5月10日开始,5月末基本结束。万寿菊、烤烟育苗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4月25日结束。大田播种5月1日开始,5月23日完成,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目标。

(三)科技兴农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重点是结合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对以水稻新基质育苗为主的八项实用技术进行培训。全县共举办科技培训班200场次,印发资料万份,培训人数达7万人次。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按照农业部提出的《XX 年全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先后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公开招聘50名技术指导员,在9个乡镇、100个水稻主产村,培训1000个水稻生产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万农户,今年全县推广水稻新基质育苗面积达14800亩,涉及农户378户。全县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4处 1157亩,规划展示222个品种,为农业实施生产标准化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县规模较大、带动较强的龙头企业和在册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8个,农村经纪人发展到2850人,会员和社员发展到1万人以上,共带动种、养、加等行业20多个项目的发展,预计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年创产值可达55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2万户,促进农民增收XX万元。今年,全县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1%,带动农户万户;优质亚麻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500户;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800户;万寿菊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500户;落实农作物生产订单5万亩以上;养蜂订单万箱;食用菌订单200万袋。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趋于合理化,双方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也为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展顺利,劳务经济发展强劲。全县有农村劳动力73750人,现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245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4%。其中县内转移15869人,县外省内转移5749人,省外国内转移4108人,国外转移6724人(韩国3723人、日本2534人、其他国家和地区467 人)。截止5月末,全县新转移劳动力达到1590人,仅延寿外派基地向日本输出劳务人员117人,实现劳务经济819万元,预计全年基地输出人员300以上,实现收入2100万元。通过组织全县各乡镇领导干部算帐对比等引导工作,劳动力转移工作正在成为县、乡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农民工培训、市场信息、对接服务等各项工作基本走上正轨。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加快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推进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发挥了土地的最大效益。

(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加大。目前,共争取国家、省、市水利工程建设到位资金255 万元,中和灌区配套工程和先锋水库建设工程通过省水利厅论证评审,近期开始启动;新城灌区配套工程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90万元;投资70万元抢修华炉和火星拦河坝;投资17万元解决关门山灌区渠道供水问题;投资10万元打人饮井4眼,清洗人饮井12眼;投资60万元进行水保工程修复工作;整修蚂蚁河堤防,完成土方10万立方米,堤防护岸林完好率达到90%以上,汛前检查和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二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共完成造林70570亩,占市下达计划55000亩的128%。其中完成退耕还林10000亩,两荒造林13070亩,封山造林40000亩,分别完成计划的100%、261%、 100%;完成薪炭林建设7500亩;完成道路绿化80公里,绿化村屯10个;完成义务植树60万株,占计划的109%;完成育苗2100亩。同时加大了护林防火工作力度,确保国家森林资源的安全。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春耕期间全县完成机械化整地80万亩,其中大型机械整地34万亩,小型机械整地46万亩,机械播种万亩,农机作业率和标准化作业水平大幅提高。。

(七)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整村推进项目启动早、进展快。今年是我县第二批实施整村推进的第二年,确定扶贫开发整村推进18个村、79个自然屯,立项批准97个项目,共争取扶贫资金万元。全年完成打人畜饮水井3眼,抗旱补水井6眼,修改河道一项,自来水入户项目14项33个自然屯;建农机服务队18个,购买机车54台(套),建农机车库18个720平方米;新建村屯4级砂石路2条公里,维修村屯4级砂石路13条公里;新建钢混盖板桥5座;有线电视入户16个村4350户;维修学校教室2个;已建项目配套工程18个。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全面结束,6月份全面实施。全省扶贫开发现场推进会将于7月份在我县召开。通过争取,今年3月1日国家扶贫办正式批准我县继嘉亚麻纺织有限公司为扶贫龙头企业,现正在为该企业申请专项扶贫贷款资金 1000万元,促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八)粮食销售和企业改革进展有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截止5月末,全县库存销售陈粮19981吨,占销售总任务18186吨的%,提前三个月完成省、市下达的陈粮销售任务,企业实现减亏103万元。签订秋粮收购合同面积为1400亩,优质水稻600吨。目前粮食系统1441人并轨工作全面结束,企业人员缩减到264人,共筹措资金万元,保证了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并轨工作的顺利实施。全县销售食盐累计613吨,上缴税金8万元,查处无碘私盐吨,进一步规范盐业市场管理,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盐。

新形势:

(一)政策环境优越。中央在保持原有“一免两补”政策的基础上,在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我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粮食、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及围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促增收提供最佳机遇期,主题更突出,重点更明确。

(二)农民从事各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投入力度明显增强。去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农村各业生产的原始资本积累增加,发展农业的内动力增强,信贷部门的投贷力度也明显加大。截止5月30日统计,全县春耕生产共投入资金亿元,同比增加5000万元,其中信用联社投放农业贷款亿元,同比增投4000万元,增幅33%,农民自筹5000万元,同比增加1000万元,增幅25%,这是历年来所没有的现象。

(三)农业生产标准明显提高。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8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1%,新增水稻育苗大棚300栋,本田育苗减少,育苗标准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新技术成果转化率高。

(四)去冬今春雪雨大,土壤墒情好。全县各大小塘坝和水库蓄水量充足,全县23座中小型水库蓄水量近8000万立方米,塘坝蓄水量1320万立方米,有利于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田渴水的问题。

(五)农业生产物资充足。今年农业机械购买力增强,保有量加大,农民投入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向上争取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资金50万元,农机更新资金35万元,全县农户购买大型机械积极性空前高涨。

(六)乡镇机构改革、乡村职能转换、化解乡村债务、解决中央政策与基层实际工作间的矛盾(一免两补、土地纠纷)以及乡镇公共事业和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将成为县、乡、村所面临的近一个时期内无法回避、很难解决、必须解决的工作重点。

(七)乡镇干部及涉农部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一方面抽调212名机关干部组成促农工作队,重点为贫困户解决了生产资金,保证了贫困户种上地、种好地。另一方面在乡村干部及涉农干部中开展争当“五员”活动(即党在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化解农村矛盾的调解员、引领农民致富的信息员、新技术推广的指导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监督员),全面提高了干部服务群众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本领,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新问题:

(一)受“一免两补”政策和粮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初步形成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亚麻、万寿菊及其它经济作物耕种面积减少),加上龙头企业牵动力不强,基地规模小、产品深加工优势弱,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阻碍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春耕生产气候条件不利。前期气温低、回暖晚、倒春寒、雨水大,近期有连续发生冻害、雹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如果后期再遇早霜,可能要造成全县粮食减产、农民增收下降。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由于我县农田水利设施一直是超负荷运行,加上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不配套,跑、冒、漏严重,蓄水能力差,今年旱改水又面积大,所以,抗春早、保春灌仍然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难点问题。

(四)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抵消了“一免两补”政策使农民增加的收入。根据市场调查,今年二铵每吨同期上涨25%,尿素上涨19%,复合肥上涨 35%,农膜上涨50%;柴油每升同期上涨19%。由此造成水稻亩增加成本元,全县39万亩水稻增加生产成本万元;玉米亩增加成本 元,15万亩玉米增加成本万元;大豆亩增加成本元,38万亩大豆增加生产成本万元。以上三大作物总增加生产成本 万元,人均增加农业生产成本130元,加上去年农资上涨人均增加农业生产成本130元,基本上抵消了“一免两补”政策使农民人均增加的265 元收入。

(五)农村土地矛盾仍然突出。目前乡镇政府领导最感头疼的事就是因土地纠纷上访的人数越来越多。一是17号文件执行难度大,按17号文件规定,户在人不在农户给予补地,使地源少的村屯很难补到土地,有地源的村屯补地也将引起更大范围的上访,此规定也与哈市二轮土地承包政策相悖。二是乡村干部对一些问题底数不清、调查了解不够、解决问题没有根本办法,致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在矛盾纠纷中,存在权属不明、合同不清等遗留问题,如解决不好,达不倒自己意愿便采取极端办法解决,给农村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截止目前,全县涉及土地纠纷案件916起,涉及2925人次。其中农委接待180起,780人次;信访办270 起,1269人次;司法局240起,650人次;法院226起,226人次。

(六)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出现新的困难。一方面免征农业税后,原来由乡村承担的一些公益事业失去了财力保障(五保户、孤儿、伤残人员抚养每村1万元)。修路、修桥、植树造林、村级小学维护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另一方面 农村“一事一议”(事难议、议难决、决难办)。筹资筹劳制度阻力大、难以施行。如国家不出台相应政策,乡镇公共事业和村集体公益事业近一个时期内将处于瘫痪状态。

(七)乡村两级债务沉重,财力难支撑。多年来,由于受农村兴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乡村道路和一些达标工程的公益事业等因素,使乡村留下了大量的债务。目前,我县9个乡镇负债3291万元,乡均负债366万元。106个村负债7100万元,村均负债67万元。乡村两级共负债10391万元,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负债693元。加上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和“一免两补”政策后,乡村两级收入减少,许多乡村负债较重,债务的清偿越发艰难,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制约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20xx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展望

展望20xx年,随着全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20xx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进一步趋好。因此,20xx年xx县县农村经济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通过近几年来大力调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的累计效应更加显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农村市场继续保持活跃,农产品价格在20xx年全面回升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整体平稳的趋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和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下,农村经济总量呈稳定壮大的态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一)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受粮食价格上涨和国家有关扶持粮食生产发展政策的影响,明年全县粮食面积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只要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20xx年粮食总产量仍能稳定在3亿公斤以上,能有效地保证粮食安全。

由于结构调整、产业化龙头的带动,20xx年以亚麻、万寿菊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将比20xx年有大幅度增长。以肉牛为支柱产品的畜牧养殖业,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二)农村经济总量将继续壮大

20xx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将更好于20xx年,在前几年结构调整积蓄力量的基础上,20xx年将呈现一、二、三产业联动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一产业总量的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的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农村基本建设的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将继续保持9%以上的增幅。

(三)农村市场持续繁荣,主要农产品价格稳中略降

20xx年,农村市场仍将保持繁荣局面。一是农产品市场,在结构调整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渐壮大的带动下,农产品供应市场仍将稳定增加,特别是 “菜蓝子”市场在绿色环保安全食品增长的有效带动下呈活跃态势。二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在农民收入增幅加快的有利条件下,农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加之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20xx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仍将保持8%以上的增幅。

在20xx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惯性作用下,20xx年农产品价格仍将保持整体上扬。

(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经过几年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推动力越来越强,农业自身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xx年全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这为20xx年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预计20xx年全县农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到6%以上。

农业的调查报告【第四篇】

“现在不仅是我们要往前跑,政府领导也在推着我们往前跑。”这几句话是休闲农业业主们的感慨。他们说得多好啊!看来我市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于是我们打起背包,深入农庄,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虽然天下着雨,山路崎岖,道路泥泞,车子老旧。但是这些困难丝毫没有挡住我们对工作的高度热情,我们也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往前跑。

一、调研概述

在调研期间,我们走访了20多家农庄业主,一家一家地进行实地考察,面对面地与农庄业主进行交流,从而使我们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找到了突破口。

二、调研对象

国鸿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国旺实业有限公司、湖光山舍田园农庄、青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清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怪石岭生态公园、神龙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江西达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南昌菜园、世外驿站、香樟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菲莎谷农业有限公司、花园一号、佰源生态、剑霞锦绣蔬果有限公司、易氏农业公司、海湾龙庄、凤凰沟景区、玉明生态农庄、磊鑫农业公司、金盘农业、梅仙山庄、山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扬帆休闲农庄有限公司、西湖李家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调查统计

据统计,南昌市休闲农业协会共有57家会员,直接工作人员万人,间接工作人员万人。

57家协会会员除去12家尚未开业,一家联系不上,在营业的有44家。在这44家会员当中,1至11月份营业额约亿元,休闲观光约440万人次。

四、农庄现况、变化

(1)农庄业主普遍积极性都很高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受到了理事们的热情接待。他们为我们的诚意和态度所打动。在沟通过程中,理事们普遍认为,南昌休闲农业协会成立的很及时,为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将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协会的工作,在协会的协助下,把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

(2)休闲农业在我市发展十分迅猛

在这些农庄当中,发展的项目有:生态休闲观光游、水上游乐、职业培训、户外拓展、会议接待、生态特种种植、生态特种养殖。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大有大的气派,小有小的精致。已形成规模的约占50%,初具规模的约占30%,在建、扩建约占20%,占地千亩以上的约占90%以上。

(3)文化与休闲农业相结合

在当今,“以文化包装产业,以文化提高品质,以文化打造品牌”这一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在我们走访的这些农庄,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可以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海湾实业植入了红色文化及抚河文化;梅仙山庄植入了古色文化;湖光山舍打造了民俗文化;西湖李家植入了农耕、道德和民俗文化;怪石岭挖掘了古代琴仙《伯牙》的故事,作为文化主线,穿插在景区的山水之间。金盘、神龙收集了不少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并将其融合到自己的产业中。绿色生态和文化的结合使休闲农业更具有生命力,彰显出我市休闲农业的卓然风采。

(4)农庄的自然美学和人文美学

以山岭为主体的怪石岭生态公园,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风格统一融入到自然山水之间,使人感受到一种古朴、典雅、自然的气息。梅仙山庄的帅家大院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散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凤凰沟的花木和自然生态山林,具有一定的美学研究价值。土色土香的湖光山舍田园农庄总是让人感到那么熟悉,亲切。南昌菜园规模宏大,自然生态与现代人文相结合,将会成为一个南昌休闲农业的典范。按浙江乌镇水乡风格打造的清晨度假村,简略中显精致,传统中显时尚。

(5)养殖业和种植业突出特色,各显风采

在我们走访的这些农庄当中,特色养殖的例子有:扬帆农庄的贵妃鸡、珍珠鸡,世外驿站的瓦灰鸡,佰源生态的野鸭,凤凰山庄的孔雀、野鸡、鲟鱼、鳜鱼、长吻鱼等。

特色种植的例子有:梅仙山庄的高档水果——蓝莓,湖光山舍的热带水果——火龙果,金盘农业的胡柚和果粒橙,山川生态的红柿,达仁现代农业的特色菜蔬、美国樱桃,青岚的红心蜜柚、白枇杷、翠冠梨、杨梅等。

每家农庄,在养殖业和种植业方面各有侧重点,突出自己的特色。这样就避免了产品的雷同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走访农庄业主,反映的情况

关键词:贷款

1、理事们提到最多的问题是钱。规模小的业主缺钱,规模大的业主也同样缺钱。很多业主声称:很多项目的建设和开发都是靠自筹资金,没有获得过政府资金扶助和银行贷款。他们期望获得无担保、无抵押、无息的贷款,并能够开辟专门的绿色通道。大规模的业主要求除获得贷款外,也希望能够获得政府项目扶持基金。

关键词:用地

2、许多业主在现今规模的基础上,要进行改建,扩建,进一步提升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但苦于土地不够,使得他们现在停滞不前。特别期待政府放宽用地指标,同时划拨用地指标。另外业主们普遍表示,对符合用地指标的标准不清楚,申请用地指标的程序不了解,使得他们的发展举步维艰,希望能够通过协会这个“桥梁”多了解这方面的讯息。

关键词:销售互动

3、希望休闲农业协为会员策划销售方案,开拓合作联动的思路。比如:销售互动,联合捆绑,统一包装,统一标志。建立产业集群,开辟旅游黄金线路等。

同时,业主们迫切期望能尽快地搭建起网络销售平台。在保留线下推广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线上推广。线上、线下这样一种双管齐下的营销方式,对于产品的推广可以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

关键词:专业人才

4、有的业主提到的问题很有前瞻性和专业性,已经开始在为今后的一个长远发展,做人才储备工作,这一点很超乎我们的想象。希望协会为他们多推荐休闲农业这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并希望协会提供或编撰休闲农业现代管理的书籍或资料。

关键词:学习交流

5、业主希望能够定期组织外出学习或考察,同行之间多沟通、学习,多借鉴别人的经验,做到取长补短,然后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休闲农业。

六、通过走访发现的问题

1、有的业主由于前期设计规划,没有聘请专业人员,仅凭个人的。兴趣和意识,造成服务设施建设不规范,一边是资金短缺,又一边又是造成资金浪费。在项目规划上,缺乏自己的个性,没有突出亮点,相互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

2、项目投入的重复性、雷同性比较严重。卖萝卜赚钱,大家都来种萝卜;卖青菜赚钱,大家都来种青菜,有种一哄而上的趋势,在产品投入方面比较盲目。

3、加强农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素质。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第五篇】

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衡东农村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近期,衡东县档案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镇及部分涉农单位,采取现场查看、会议交流等方式,对全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衡东县是革命老区、农业大县,辖24个乡(镇),561个行政村,7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0%。目前,全县建有23个乡镇档案室,1个乡镇档案馆(霞流镇),4个村级档案室。

我局一直重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领导分管,有工作措施,有业务指导工作班子。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每年对农村医保、社保,农村低保、计生、户籍及新农村建设等档案进行上门指导,尤其是全县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我们更是把它当作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下旬,我局派出6名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县林改办进行业务指导,至目前,时间持续3个多月未间断,帮助指导整理林改档案5万多户,极大是促进了全县林改档案的规范整理,得到了市、县林改部门的高度评价。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客观条件等诸多原因,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相对于档案工作的其他领域而言,仍然显得较为薄弱,尤其是村级建档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要搞好这一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如何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民生,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人员、经费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农村档案工作才能巩固成果,稳步发展。

二、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总的来讲,就是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业务规范,概括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忽视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部分乡镇没有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有的即使有分管领导,也是挂个名,心里不想档案工作,眼里没有档案工作,嘴里不讲档案工作,更谈不上把档案档案工作列入乡镇工作议程、写入乡镇发展规划,造成档案工作没有经费保障,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没有可靠的保管保护设备设施,不能发挥对村级档案的监督指导作用等等。

2、档案管理不规范。当前,尽管加大了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部分乡镇、村干部和农民的档案意识有了一定提高,开始收集、保管一些重要资料,然而,由于多种因素,档案工作还是相当滞后,无论硬性设施还是软性条件都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档案管理不集中,文件材料往往是谁办理谁留存。二是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欠规范,也不向县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据了解,我县各乡镇89年以后形成的档案,目前全部存在各乡镇档案室,没有向县综合档案馆移交。三是档案保管条件差,保管保护基础设施十分简陋,根本谈不上防火、防潮、防盗等“九防”,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四是人员变动不交接,造成责任不明,档案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3、档案形成难,留存少,利用率低。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档案意识严重缺失:一些村干部一是把工作看得过于简单,会议上作“口头报告”,矛盾调处搞“口说为凭”,没有书面材料和记录;二是形成的文字材料不归档,如一些上报材料、村务公开材料、工程建设材料等,工作一完,档案不管,使得村里各类档案存留相对较少;三是虽然保存有部分档案资料,但只是在处理重要事件,或者解决切身利益和矛盾冲突时才想起来利用,平时很少有人问津。

4、档案人员多为兼职且业务素质不高又斢动频繁。一方面,乡镇、村一级的档案工作人员一般都是身兼数职,很少进行岗位培训和系统的业务学习,缺乏基本的档案业务知识。如乡镇多是办公室秘书等兼任,村委会则是会计兼任。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只能完成本职工作,完全无暇顾及档案工作,履行的只是一个资料保管员的职责。另一方面,乡镇档案员斢动频繁,有的甚至是一年一换。由于新手不懂档案业务,想整理档案也无从下手,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造成档案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从调查中看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村级建档用档意识不强。当前,对于农村档案工作重要性,不仅广大农民认识不够,就连很大一部分乡镇机关及其领导干部也认为可有可无的。村干部和有关人员缺乏基本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知识,不能做到安全有序科学地保管和利用。

二是没有专项档案管理资金。现阶段,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但是,其财力主要用于农业的再生产,真正用于档案工作的几乎为零。这是造成一些乡镇和行政村没有档案管理必要的设备设施,没有培训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要原因。

三是制度不落实,监管难到位。一方面,村级档案工作制度不完善,村会计对有关制度不了解,因此档案工作制度得不到落实。另一方面,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由于人员少、经费少、没有工作用车等原因,开展档案监督指导一般也只是到乡镇一级打止,村一级档案监督指导目前都是由机乡(镇)政府档案部门进行,而乡政府具体从事档案工作的`一般是乡秘书,其对村级档案工作的监管或没有措施,或没有时间,或自己也是个“门外汉”根本谈不上指导和监管。造成即使有很完善的制度也不能督促落实的局面。

三、加强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为切实解决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用好档案服务“三农”,落实好市局《关于开展“新农村档案工作基础业务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精神,我们认为,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解决现实问题

一是成立工作机构:

⑴县级人民政府成立“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级党委或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担任,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各“涉农”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⑵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工作班子,负责农业农村档案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⑶乡镇要明确一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与县级人民政府签订农村档案工作责任状。乡镇和行政村要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日常管理工作。

二是制定工作措施:

⑴县级人民政府要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工作计划与建设内容之中,使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同步发展;

⑵县级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部门要把各乡镇和各涉农单位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确定一个考核分值;

⑶明确年度档案工作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解决实际问题:

⑴县级人民政府每年按村平1000元的标准,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解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农业农村档案业务经费,并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⑵各涉农单位、乡(镇)、村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障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要保证档案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以及办公、培训、购置相应设施设备等所需资金;

⑶配备一台工作用车,确保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积极作为,多管齐下,大力搞好农村档案宣传工作。宣传是农村档案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增强基层乡、村、组干部和广大村民群众的档案意识就成为农村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是可通过开会,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档案巡回展,利用农村赶集开展档案下乡等形式大力宣传。

二是利用档案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通过有关人员现身说法,开展生动形象的宣传教育。

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村“五老”(即离任的老村干部、退休在村里居住的老职工、老退伍军人、老党员、老模范或致富能手)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档案工作义务宣传员。多管齐下,多种形式,有目的地宣传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的意义和档案有关法规知识,达到增强群众档案意识的目的。

第三,完善机制,加强监管,切实抓好业务指导工作。

首先,要逐步建立乡镇一级档案馆,配备2名以上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并归口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从体制上、根本上解决对农村档案工作长期监管和指导的问题。

其次,要健全制度,做到农村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档案人员变动后的交接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再次,建立“村档乡管村用”的村级档案工作机制。除条件特别好的村外,其他各村需要整理的档案资料全部移交到乡镇档案管理部门,由乡镇人民政府安排时间、经费、人员进行整理,并建立专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最后,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配备工作用车,把村级档案工作纳入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和行政执法检查范畴,与县直单位、乡镇机关同等对待。

第四,加大投入,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

农村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富贵财富,保护好这部分档案利于国家,惠及子孙,否则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那些保管条件差,不能确保档案安全的单位,要根据档案法的精神,令其整改。县、乡镇、村都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应增加档案工作的投入,逐步配置、改善档案设备设施,使档案处于安全、良好的环境之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82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