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外出考察报告范例两篇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26691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外出考察报告范例两篇精彩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外出考察报告范文两【第一篇】

公司工会和团委于5月至7月组织100多名员工赴韶关参观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开展期间,紧紧围绕团队建设、不断推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康大“工作、学习、生活、成长”乐园为主题,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本次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根据公司工会和团委年度工作计划,经20xx年5月4日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组织开展员工参观学习实践活动,为保证活动顺利实施,安排人员对学习参观地点、形式、内容、经费等进行调研分析,并按照一线员工休息时间制定下发了活动方案。

(三)优化活动方案,因活动时间不确定因素多,各批次的参观学习时间紧,为确实让员工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业务交流,拓展视野、增强团队精神目的,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各批次人员在活动期间深入扎实贯彻落实活动目的。

(四)因本次活动参与人数多,参与人员大部分为一线员工,年龄小,外出经历少等因素,活动过程中要求各领队和旅行社实时反馈信息,对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改进,针对恶劣天气状况,与旅行社进行沟通协商,调换行程,确保员工外出安全。

二、存在不足

参观学习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下及公司未来发展上,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在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员工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到位,形式主义仍然得不到根本解决。在活动目的宣传上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本次活动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二是学习实践的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活动前期未能对员工实际心理需求深入分析,综合考量,致使本次活动内容、方式、方法上让员工产生较大的逆反心。

三是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差,实践活动中频繁脱离团队的现象。

四是员工大局意识不够强,企业意识淡薄,在实践活动期间仍然有许多员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面临的挑战认识不清。

三、几点体会

(一)充分准备、深入发动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学习实践活动,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重要举措,必须在明确活动原则、思想、目的积极做好宣传,认真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动员,使每位员工在思想上明确认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措施要求,才能充分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热情,确保活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组织协调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保证。不图形式,不走过场,扎扎实实,务求实效,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自始至终坚持的基本要求。通过精心制定的学习实践活动方案,与各部门、外单位进行组织协调,为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的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积极做好潜在风险应急措施,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通过对各批次人员反馈的信息;激发了员工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路途中与各领队和旅行社导游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等特点做好引导工作,使员工在路途中不但能够体验到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实时改变活动方式,切实感受到公司各阶层领导对此次活动的重视,让员工树立起强烈的企业归属感,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方法等,使学习实践活动得到了深入推进。

(四)突出实践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为了使本次活动能够切实增强员工团队精神、积累文化知识,联系实际,开展与主题相关的摄影、写作比赛,使学习实践活动得到不断升华。

(五)剖析问题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途径。学习实践活动不是针对眼前的问题,而是要通过思想认识的转变,只有深入剖析,全面总结,才能真正解决根本的、长远的、潜在的问题,才能保证学习实践活动真正见到实效。

外出考察报告范文两【第二篇】

20xx年10月12日早上六点,本人与景观系老师赵东升、^v^炎、付春涛和葛欢欢老师一起带领96名08级学生赴南方进行实际考察学习,开始了我在进入景观系工作之后,第一次在外地实地开展学生工作的历程。通过自己在大学期间的一些外出考察学习等地以及暑期在大学期间担任班干部或负责人的经历,本人虽已积累了一些带领学生的浅薄经验,但回望本次一周时间的南方实践考察之旅,尽管在19日回到学校后倍感疲惫,但却给我以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并让我看到了自身在从事学生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切实体会到,要真正干好有关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的确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好的,要用心去体会,用脑去思考,用行动去完成。可以说本次的出差让我受益匪浅,我也非常感谢系里此次给予我的这次宝贵的获取实际学生工作经验的宝贵机会。以下,就本次的外出工作做简要回顾和深刻总结,借以提高将来在学生工作当中的业务水平。

带队考察历程

10月12日早六点,与各位老师及96名xx级学生在学校停车场集合,乘坐旅行社的大巴前往第一站南京,正式开始本次考察之旅;

10月12日,众人于晚9时40分到达南京,在赴南京宿舍的路上我们在车里看到了南京美丽的夜景,尤其的灯光灿烂的南京长江大桥,次日我们前后参观了南京的南京大屠杀博物馆、南京阅江楼和南京玄武湖三个景点的实践考察活动,并在九点左右赶回南京宿舍休息,等待次日新的旅程。9时40分赴南京火车站附近的玄

10月13日,上午经过一路跋涉,与九点左右终于到达了苏中典型园林之一拙政园,并与下午两点完成了拙政园考察学习。随即我们来到了苏州金鸡湖,并与下午六点结束了金鸡湖的考察学习,与当晚九点左右来到了苏州宿醒休息,结束了当天的行程。

10月15日,早上六点乘车出发,目的地杭州,8时20分全队开始对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考察活动。从12号到南方考察以来,南方天气一直晴朗,阳光明媚,给大家的学习考察带来了好心情,至中午11点走有结束西溪湿地的考察,随即赶赴杭州钱江新城,并与16时35分集合完毕上车前往本次外出考察的杭州宿舍。在赶车途中,学生情绪高亢,在车上为了打发时间,学生们组织了各种娱乐活动,比如唱歌等,气氛相当融洽。10月16日,6时00分出发开始对对本次考察最后一站上海的进军。9时40分快要到达提前预定的停车场时,犹豫去世博的车辆过多,导致了大量的车辆拥堵,最后为了能赶赴世博,最后只能选择学生下车,步行至世博园,考虑纪律和人员过多问题,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戴上帽子,以防止有学生走散,老师分前中后安排开,保证学生的安全。终于与11点到达世博园门口,进园以后犹豫有课太多等,多方面的考虑,最后决定学生自行参观,并定于五点按时在当时的集合地进行集合,最后大家都按时的完成集合,顺利的结束了当天的对上海世博园的考察学习,随即赶赴上海宿舍,期待迎接此热的二次进园。回到宿舍安排好学生住宿,老师们讨论考虑了次日的时间安排,犹豫今天的堵车,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提前出发,按计划,次日与早晨七点就顺利的到达的停车场,并与九点按时第二次进入了世博园,开始了当天的考察学习,并与下午五点结束了上海世博园的全部考察学习。第三日安排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活动范围了上外外滩东方明珠,南京路和城隍庙,与下午三点半圆满的结束了本次的外出考察学习。坐上的返程的大巴,在返程的路中,得知08418班班长杨斌当天生日,在车上我和张东升老师一起组织了学生为杨斌生日唱歌送祝福的生日“晚会”,大家积极踊跃,热闹幸福温馨的“生日晚会”为这次外出考察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带队工作中的可取之处

1.由于本次是第一次带队外出,在出发前向系里的老老师请教作为带队老师应完成的具体职责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及时与其他带队老师尽快建立联系,保持工作上的协调与一致,同时在实际外出工作当中,时刻保持与该同事的良好沟通,共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3.本次所带领的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以最快的速度和这些学生熟悉并融入这个团体并获得成功,为一周的外出带队工作打好基础;

4.外出带队过程中,把学生作为学生看待的同时,也把他们作为朋友对待,保持良好的沟通气氛和渠道,在队伍出现各种交流障碍时,及时进行疏导,全力保持队内各项运作的协调;

5.在解决掉发生的问题后,及时认真总结,并注意和其他各位老师及学生班长保持必要的交流机制并交换看法和构想,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工作经验;

6.与住地的当地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联系,方便整个团队各种工作安排的运作和实施。带队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由于本次带队外出,我和相关师生是临时组队,故行程开始时相互之间的合理协调和默契配合并不是做得很到位;此外,考察地点较多及行程时间较短等客观因素导致整个团队在本次外出活动过程中,行动极不方便,体能及精力消耗严重,因此应当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在团队出发前,集中对将要出行的学生认真进行相关教育,以达到让学生们引起足够的重视的目的,并通过此环节尽快和相关师生融为一个整体,方便整个实践考察活动的安排以一个整体团队的状态顺利进行和日常管理。

2.提醒学生们注意外出活动过程中保持良好正确的饮食习惯,不要随便买街边的小吃等。3.着重提醒学生们必须在手机及所带记录本上都留下带队老师和部分同伴的联系方式,以便在手机没电的情况下,同样能通过拨打当地的公用电话与我们保持联系;如果实在无法联系,则应留在原地或者容易发现的地方,方便队内同伴回头寻找;

4.在分散活动时,尤其是女生,至少和两个同伴共同行动,同时应当及时发现随行成员里性格孤僻的学生,教育并帮助其和其他同伴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以便互相照应,避免意外发生;

5.赶车时,应提前40分钟,方便清点人数和及时发现有人掉队时进行寻找,同时事先提醒精神性格内向和容易松懈的学生注意紧跟带队老师以免掉队,做到不慌不忙、从容进站上车;

6.每天的行程结束后应当集中一次,对影响团队整体行动的现象进行批评教育,并对良好的团队运作和管理进行表扬,督促学生提高团队协作意识,进而方便日后的行程安排协调进行。

总之,要真正干好有关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的确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好的,要用心去体会,用脑去思考,用行动去完成。本次参与的08级外出实践考察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在实际学生工作当中的综合技能,并充分提高了相关业务水平,这必将对本人将来要进行的各项学生工作起到了铺垫、鞭策和警醒作用,一定能帮助我顺利开展和有效管理有关的各项工作。再次感谢学系里给予的这次宝贵的实践锻炼机会。

外出考察报告【第三篇】

报告核心:

办报或改版需要一定的条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是办报或改版成功的基础;《经济导报》及《江苏经济报》在某些方面的探索思路可供我们借鉴;尽管与之相比,我们有一些不利因素,但在很多方面,我们拥有比他们更多、更好的条件;主报应以“当日新闻深度化”为主进行改革;新办周刊应以生活服务类为主,凸现“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

XX年年5月29日至6月3日,我随报社谋划组一行到济南、南京对《经济导报》和《江苏经济报》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在探索中发展

《经济导报》和《江苏经济报》与我报及绝大多数省份的经济报相似,都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时,正值改革开放轰轰烈烈的时候,政府部门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整个社会对经济信息的需求空前高涨,而党报及行业报纸尚未转变思路,依然以工作报道为主,无法满足人们对经济信息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各地经济类报纸应运而生,并迎来了一段上升时期,从“小报”变为“大报”,从周报变为日报。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九十年代,晚报、都市报迅速崛起,以更加实用、更加可读的内容在很短时间内占领了市场,并不断增加经济信息的含量,使经济类报纸进入了艰难时期。此时,经济类报纸不是积极设法提升质量,通过更加吸引人的内容争夺市场份额,而是“另辟蹊径”,紧紧抱住政府部门及行业机构的“大腿”,希望过上“寄生”生活。当逐渐远离了市场,而又根本不可能取代各地党委机关报地位的尴尬处境落到头上的时候,经济类报纸便进入了边缘化时期。此时,屋漏偏逢连阴雨,报刊治理整顿政策的出台,促使政府部门将经济报“一脚踢开”,在观念、人员、机制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经济报仓促“下海”,自寻出路,进入了艰难时期。

面对这种“艰难”处境,各地经济报作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山东经济日报》XX年更名为《经济导报》,试图使自己从一张地区性报纸转变为区域性报纸,并改变机关报办报模式,向市场化迈进。尽管事后《山东商报》的成功证明了这一定位的正确性,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经济导报》终究没有迈进市场的门槛。无奈之下,《经济导报》改出新经济周刊、新生活周刊和前哨证券周刊,同样是由于资金原因,运作数月后,除前哨证券周刊略有盈余外,其它两个周刊都每况愈下。XX年,《经济导报》将新生活、新经济两个周刊合二为一,主攻财经,主攻高端市场,经过两三年的调整,亏损逐渐减少。XX年,《经济导报》推出以休闲益智为主要内容的文摘周刊——他+她周刊,迅速打开了零售市场,发行量突飞猛进。XX年,收购《家庭生活报》,并更名为《新晨报》,解决了《他+她周刊》的刊号问题。目前,《经济导报》已形成主报(周三刊,每期12版)、《新晨报》和娱商网三个利润中心。

和《经济导报》开办“齐鲁工商”、“质量在线”、“临沂商城”等协作版面一样,1984年创刊的《江苏经济报》也把协作办版视为一条财路,与税务、工商等多个厅局、地市合办专刊、专版,用这种手段促经营、促发行。XX年,《江苏经济报》创办了《精品购物导刊》、《金周刊》等,通过细分市场去占领市场,选择都市强势消费群体(如白领、成功人士、经营者等)及影响消费的人群(如学生、年轻人)作为终端读者,错开了南京市场同质化的报业竞争。在内容上,以生活服务为主,着力提供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实用到位的服务信息,不仅如此,通过表现形式的出新(如消费新闻、体验式报道、编排方式等),使读者更易于接受广告主的诉求。通过不断加强策划,确立了 “消费专家向导”的概念。在推广上,通过飞机、商务大巴、高档场馆、公寓写字楼等固定场所的赠阅及在零售市场上的投放,产生了不错的影响。XX年,在《金周刊》的基础上,创办了新锐财富杂志《苏商》,每期发行5万份(其中订阅7600份,零售一部分,其余赠阅),在苏商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除了以广告经营为主,《经济导报》和《江苏经济报》都借助自身品牌和影响力,推出了“年度财经风云榜”、“年度最佳企业公民”、“著名企业领袖峰会”、“ 十大经济新闻”、 “品牌战略和国际化”、“新苏商高层评选”、“风云苏商人物”、“中小企业论坛”等活动,并将这些活动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在发展中寻找亮点

《经济导报》的亮点主要是《新晨报》(其前身为《他+她周刊》、《家庭生活报》、《天下财富周刊》,XX年年,三报合一,形成了《新晨报》),每周一、四出版,四开24版。办刊初衷就是想办一份能挣钱的文摘周刊。当初,原本想做财经类文摘,但市场调查后,决定追求“读者的最大公约数”,放弃了这个想法,转做新闻文摘。内容涉及时政、军事、外交、财经、法制、情感、娱乐、时尚生活等方面。每篇稿件的处理都以读者愿不愿读作为取舍标准。将头版作为经营重点,精心选择头条、标题导读和最有特色的美女大照片。由于以零售为主,开始时,报社工作人员全部上街向读者、商贩推销、赠阅,然后,根据报摊反馈情况对版面进行改进。目前,编辑部共有13人,其中文字编辑7人;主要通过批发商向报摊推广,每期实际销售量为3万份左右;广告主要由广告公司。

据《新晨报》主编介绍,该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报纸定位被人称为“小报”、“黄报”,编辑人员地位较低,不被重视;2、由于以文摘为主,难以出现好新闻,影响编采人员的职称评聘;3、晚报、都市报的国内新闻、社会新闻同样以文摘为主,特别是市场上同类报纸的增多(当地报纸仿效开办《行周刊》、《阅读天下》等),增加了编辑难度;4、由于经营压力,不得不刊登大量医疗广告,同时,稿件内容也容易流于低俗,带来了不少问题,招致了有关部门的一些批评;5、报纸零售受天气影响较大,退报率较高。

这位主编建议:做文摘类报纸有一定的风险,如果一定要做,应将眼光放远,尽量多用外聘人员,必须增加自采稿件。

《江苏经济报》的亮点是《精品·苏商》杂志。该杂志创办于XX年,主要脱胎于《金周刊》,办刊宗旨是“给管理以智慧,给经营以镜鉴,给决策以勇气,给成长以力量”,以“共建,共赢,共享”为办刊理念,采编思想是“关心读者的关心”,办刊措施是“专家办刊,开门办刊”,目标读者为“创业者,经理人,企业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观点、事件、人物”的多角度、多层次报道,达到“传播价值资讯,整合财富资源”的目的,以此满足读者需求。每期128页,铜版纸印刷,定价15元(印刷成本为8元左右)。除征订(7600份)、零售外,主要以赠阅为主。编辑部共有27人,设编辑部、研究院、数据中心等,并成立理事会,入会企业需交纳——万元的费用,可以享受企划等10项服务。仅理事会一项,杂志社的年收入就为380万元。

据《苏商》杂志主编介绍,该杂志的兴起,与江苏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类似杂志在外地未必能够成功。报社的本质是企业,所以在办报时一定要引进工厂化理念。变相贩卖版面的做法会导致报纸的层次越来越低。报纸的定位不可过宽,区域化、专业化、互动化的报纸应该是有前途的。经济类报纸应将话题、专题放在第一位,把新闻放在第二位,这样才能和机关报区分开来,体现自己的存在,避免“第二党报”的尴尬处境。应叫响“服务产生价值”的口号。应树立大经营思想,围绕经营来搞策划。

三、 关于本报的改版设想及几点建议

1、巩固报纸的主流地位,成立专题新闻工作室,做好“当日新闻深度化、外地新闻本地化”,以“新闻影响决策”为宗旨,找问题、提建议。强调新闻写作故事化、现场化、情节化,以区别于《河北日报》,体现自己的存在。在这方面,《北京商报》的“今日调查”可供借鉴。

2、创办一份面向市场的周刊,以盘活人力资源、优化内部结构,为报纸的整体市场化探索一条新路。

3、鉴于时机(《他+她周刊》得益于抢占先机,已经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其他文摘类报纸很难存活。如《读者》占领市场后,其他文摘类杂志处境艰难)、市场(石家庄报纸市场已经存在大量文摘类报纸,《书刊报》、《大众阅读报》等本地文摘类报纸的日子并不好过)、时效性(无法与晚报、都市报相抗衡)、办报环境(为了销售,难免流于低俗,影响报纸的品牌;许多稿件或者不敢刊登,或者刊登后招致有关部门的批评)、编采力量(文摘需要独特眼光和敬业精神,过去我们曾经办过文摘类周刊,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等因素,为尽量少地规避风险,不应创办文摘类周刊。

4、结合《新晨报》和《苏商》杂志的经历,特别是《江苏经济报》创办《精品购物导刊》的做法,可以试办一份生活服务类周刊,营造“主报占主流,周刊占市场”的局面。目前,石家庄报纸市场还没有针对当地读者的服务类报纸,晚报、都市报都在拼新闻,服务类内容是个弱项;《家庭百科报》更多的是刊登一些生活常识,没有太多地域性的内容;《精品导报》正逐步小资化,缺乏实用性。与精神方面的阅读需求相比,石家庄读者更需要实用性较强的报纸,帮助他们创富、理财、消费。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青年周末》、天津的《假日100天》、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壹周》、广州的《羊城地铁报》、河南的《今日消费》等成功地证明了服务类报纸拥有广阔的市场,是目前石家庄读者的“最大公约数”所在。抓住了这个“最大公约数”,才能为“二次销售”奠定基础。

我们所办的周刊应以“实用第一,可读第二”为宗旨,在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让服务产生价值。

外出考察报告【第四篇】

确这次考察活动主要考察了本省的六安、巢湖、马鞍山、宣城、广德;浙江的湖洲、杭州、绍兴、宁波等地市县气象局。考察的主要对象是防雷、彩球广告、多媒体、气象科技服务、地方双重财务体制等。

二、外市、县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考察使我们感受到外市县气象局都有一种“高品位、高智能、高水准”的气象文化平台。走进他们的办公楼,独具特色的气象文化吸引着我们,从一幅牌匾到茶叶袋无不充满着浓厚文化气息。从工作到生活气象文化渗透到每个角落。他们都建立了学习型机关,打造学习型队伍,奋发向上的精神,凝聚人心。他们的创收项目大部分是防雷图审、验收、检测;影视、庆典气球、专业有偿服务。年收入在xxx万元。他们的经验是:充分利用气象法和省长令,利用建委、安全局、公安局、消防队等单位的关系;在人才方面,他们充分利用社会人才,真正实行聘用制,利用经济杠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本次考察的体会和收获: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52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