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考察报告(最新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外出学习考察报告(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报告【第一篇】
供电公司为期一周的内部培训结束了,此次培训,我们系统的学习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电力法律法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知识,感觉自己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习中,我深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及团队的协作精神是我们工作取胜的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都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协作,一滴水,只有融入到大海中才不会干涸。
二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方法。
平时要及时反思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能更好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三是要加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掌握电力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我们工作的基矗只有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
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通过各位老师理论联系实际的精辟阐述,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思想认识,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力量。
电力事业是充满阳光的朝阳事业,电力企业是不畏艰苦,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敢于创新的企业,我们将用实际行动构筑一道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钢铁长城。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进取,为电力事业美好的明天唱响青春的主旋律。
20xx年11月1日,我和我们公司的3名新员工加入到了云南电网公司20xx年县级供电公司新入企员工脱产集中培训的队伍中,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14天的培训已接近尾声,当我挥手告别那些由陌生渐渐变为熟悉的面孔时,千万思绪涌上心头,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
正当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对工作充满着好奇、对社会充满着茫然、对生活充满着迷茫的时候,公司给了我们展现自我的舞台,这次的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使我们这些新员工更好地生根发芽。新员工开班典礼会上领导们铿锵有力的讲话让我们感受到领导对我们新员工的重视,这次的培训就是公司领导关心、重视、培养我们新员工的具体体现。在短暂的半个月的生活中,经历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回想这十四天的培训旅途还是那么的多姿多彩。
安全是电力行业永久不变的话题,所以培训就以安全警示教育开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来说,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当那惨不忍睹的画面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瞬间化为乌有,就这样的一个个一瞬间不知带走了多少家庭的幸福、带走了多少亲人的泪水、带走了多少员工的梦想、带走了多少企业的期望,同时也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反思。如果我们每个员工都能时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牢记于心,时刻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敌人作斗争,那么“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就会得以实现。
南方电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贯穿于整个培训的过程中,让我们真正领会了南方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了解云南电网公司的历史、现状和愿景,树立企业的自豪感,激发积极工作、努力工作的动力与激—情。整个培训都是以互动形式进行的,在听完一段培训后,老师都会抽出时间让我们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让我更加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实这也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一个机会。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沟通,有一个好的表达能力,在今天后的工作中就能事半功倍。在这里我体会到了锻炼的美好,几天的培训忙绿而充实,在这几天的日子里我明白了团结,学会了坚强,懂得了感恩。“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的前程指明了方向,“自强不息,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会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我相信,在南方电网公司这个大家庭里,我的人生将会变得灿烂辉煌。
最后,衷心的感谢公司领导给我们新员工这次培训的机会,也真诚的感谢这几天给我们授课的所有老师和教官,回到公司以后我将以饱满的激—情和热情迎接以后的工作,努力工作,将这次培训所学内容很好的运用到工作当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公司作出应有的贡献。
考察对象:【第二篇】
广西南宁中鹿广告有限公司
外出考察调研报告【第三篇】
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而确定我旗20xx年工作思路及谋划探索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重点举措,20xx年1月6日—12日,旗委、政府组织四大班子及各部门、苏木镇领导干部举行读书会,利用7天时间,赴呼包鄂地区就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是我旗近年来组织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集体考察学习。呼包鄂地区是自治区经济率先发展的“金三角”,走在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前列,特别是鄂尔多斯市和和林格尔县在创造了短时期内高速增长的奇迹,被经济学界称为“鄂尔多斯现象”和“和林格尔县现象”。通-过此次考察学习,达到了开阔视野、启迪思想的目的,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一)在中央农业大学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院学习培训情况
1月7日至8日,在中央农业大学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院,围绕如何更快更好推进我旗三化互动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等中心课题,进行了为期2天的集中学习培训,聘请了内农大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主任张立中教授作了《农牧业产业化和建立健全合作经济组织》的报告,内蒙古农业大学农林工程设计院院长姬宝霖作了《工业化、产业化项目的决策与管理》的报告;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盖志毅教授就《怎样制定和执行“”规划及工业化城镇化与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讲授,观看了自治区社科院首席研究员潘照东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自治区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专题讲座录像。几位学者从理论层面对制约旗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剖析,为我们发展旗域经济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赴呼和浩特市考察情况
1月9日,考察组赴呼市和林格尔县考察了盛乐经济园区,参观了蒙牛乳业、蒙羊肉业、兆君羊绒、赛澳肉羊等知名企业。1999年以来,和林格尔县凭借自身的区位和地缘优势,主动接受呼和浩特的经济辐射,优化环境,构筑平台,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全力促成了蒙牛乳业、宇航人科技等企业集团落户发展,以龙头带基地,以产业带农户,县域经济在短时期内迅速膨胀,gdp由1999年的亿元增加到“十五”末的亿元,年均增长%,固定资产由亿元增加到“十五”末的90亿元,是“”末的10倍,财政收入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518元和4390元,分别为“十五”初期的倍和倍。三次产业结构由50:36:14调整到14:69:17,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历史性转变。和林格尔县能够在短时期内从“农业过弱、工业不强、经济落后”的局面发展到中国西部百强旗县第17位,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做法和经验是:一是创新理念,增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五种思想,即树立建设经济大县的支撑点就是建设工业大县的思想,树立招商引资统领全县经济工作的思想,树立园区带动、产业联动、县乡互动的思想,树立进一步改革开放、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的思想,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提高加快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开放促发展的开放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的投资拉动战略,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手段的重点突破战略,全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二是依托当地及周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在蒙牛集团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的状态下,和林格尔县“慧”眼识“牛”,大胆决策,顶住巨大的压力,千方百计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最大的优惠政策,引进蒙牛集团落户盛乐经济园区。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企业“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经营方式,蒙牛集团在短时期内迅速成长为国内乳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成为中国企业界独一无二的成长案例。目前已形成年处理4000吨鲜奶,年产150万吨冰淇淋、液体奶、奶粉三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乳制品生产能力。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在全国乳品界排名第2位。企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奶牛养殖业直线上升,20xx年底,和林格尔县奶牛饲养总量达到万头,比上年增长了万头,鲜奶产量达到万吨,逐步向中国乳都核心区迈进。蒙牛集团形成的强大带动效应,吸引了蒙羊肉业、赛澳牧业、宇航人科技、华欧淀粉、兆君羊绒、世界乳业巨头阿拉公司、瑞典康莱娜公司、新加坡包装公司、瑞典利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盛乐经济园区。三是优化环境,打造平台,增强产业集聚承载能力。以盛乐经济园区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坚持舍近求远,反对急功近利;坚持先予后取,反对杀鸡取卵;坚持开门引凤,反对关门拔毛;坚持科学决策,反对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利用社会化、多元化融资机制,以北京西城区100万元扶贫款为基点,累计投入资金亿元,完成了“七通一平”和绿化、美化工程。20xx年启动了东区中欧创业园等11平方公里的基础建设工程,目前园区规划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30多家,大专院校1所,打造了一个以农畜产品加工为核心,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产业发展平台,成为全区重点培育的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乳、肉、绒、林、薯、包装、生物工程、服务、教育、电力十大产业集群。六年来园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
亿元,创造财政收入亿元。四是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带动产学研、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在强势企业的带动下,园区相继建成了以澳亚国际牧场为代表的世界最先进的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带动了奶牛养殖业向高科技、标准化发展;以赛澳牧业为主的肉羊胚胎移植和优良品种推广基地,加快了肉羊品种改良和饲养方式的转变;以内师大盛乐校区、和林格尔一中为主的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促进了科研院所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赴包头市考察情况
1月10日,赴包头市参观了北方重工集团、一机集团、青山区阳光大厦、青福镇赵家营体育休闲中心、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阿特拉斯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及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包头市充分发挥丰富的稀土资源和包钢、包铝等重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打造稀土、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有色金属深加工、节能环保六大产业集群。20xx年产值实现32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为了加快开发区的发展,包头市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支撑和财税扶持政策:每年财政扶持资金1亿元,招商引资奖励资金100万元,风险投资资金1600万元,人才基金100万元,孵化基金、创业基金累计达3000多万元,贷款担保资金累计达2500万元。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免五年、减半五年;科研生产及科研开发型非高新技术企业前三年免80%,后三年免40%;商贸餐饮服务业和建筑房地产企业前三年免30%,后三年免15%。增值税,高新技术企业七年内返还25%;从事稀土产品科研、开发及生产的非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内返还10%;营业税,高新技术企业免三年,生产型、科技开发、科技服务、科技贸易企业三年内免80%,商贸餐饮服务业和建筑房地产企业三年内免30%。北方重工等军工企业利用设备优势,与德国、美国、英国的企业集团强强联合,实现了军工到民用的成功转型,研发生产的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青山区委政府采用土地换资金的方式,将处于商业地段的单位办公场所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投资1亿元建成了万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使大部分职能单位集中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青福镇赵家营村委适应城市建设需要,主动转变思路,先规划、后招商,改造“城中村”。村委将300亩拆迁改造土地以每亩40万元的价格出让,拿出部分资金,开发临街地段,转为固定资产,村民每人分配10平米的商铺经营或出租,不允许出售,既避免了将现金全部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后,导致农民不合理使用,又解决了农民的征地补偿和当前生活来源。同时将大部分出让金和开发商合作,筹资6000万元,建成包头市“阳光地带”休闲体育中心,出租经营,村民占股分红,作为失地村民的长期收益,并由集体或开发商出资解决农民转变为市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使村民离土不离城,就地向三产服务业安置转移。
(四)赴鄂尔多斯市考察情况
1月11日,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胜区、康巴什新区参观了四季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拉特电厂四期工程、亿利化学有限公司100万吨环保型pvc项目一期工程、东胜铁西新区、锦绣苑住宅小区、康巴什区管委会办公楼、鄂尔多斯市新建的党政办公大楼、伊金霍洛旗平安住宅小区、伊旗第一中学、伊旗党政办公楼等。四季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投资亿元,引进澳大利亚先进的肉羊成套深加工设备,已形成年屠宰140万只、生产2万吨分割羊肉的生产规模,已开发7大类69种产品,其中高精产品26个,深加工后羊产品价格达32—60元/公斤,在企业的牵动下,调动了农牧民种草养羊的积极性,牲畜饲养总量达到370万头(只),较20xx年增加万头只,增长总量及速度居自治区之首,全旗禁牧后牲畜饲养总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这主要归结于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效应。达拉特电厂四期工程规划装机容量为4×60万千瓦,首期2×60万千瓦总投资51亿元,正在紧张施工,并预留3000亩土地,建设500万千瓦的新厂区,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电力产业,据市政府秘书长汪支平介绍,北京每6盏电灯中就有1盏是由鄂尔多斯地区供电。同时,利用充沛的电力和天然碱资源,延长了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亿利化学有限公司投资41亿元,建设100万吨环保型pvc一期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可达30亿元,利润4亿元。工业经济的急剧膨胀,带动了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鄂尔多斯市立足高起点规划、高品味设计,提出了构筑鄂尔多斯市东胜铁西新区、康巴什新区和伊金霍洛旗“一市三区”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都市的城市发展构想,铁西区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康巴什新区规划控制155平方公里,建设面积32平方公里,到20xx年,人口预期达到30万人,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伊金霍洛旗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窗口、四个重点镇”的城镇建设格局,城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近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亿元。鄂尔多斯市发展城镇化的主要做法:一是坚持舒展、生态、宜居的思想,体现草原宽阔的风格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新区逶迤起伏、傍山临水的丘陵地形,突出城市风貌的民族性、生态性、唯一性和规划的科学性,运用开放的观念、市场竞争的思维,选择国内外甲级以上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项专业规划设计,聘请区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多名专家组建了专家组,与清华、同济、华北设计院等10多所知名院所几十名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新区中心4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采用国
际招标,由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主持,对德国欧博迈亚公司、日本ria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所、新加坡新艺元规划公司以及国内清华、同济等6家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审论证,择优确定了以“草原上升起不落太阳”为理念的方案进行了深化设计。二是高起点建设,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给排水、供电、燃气、热力等八种管网同步推进,一次下地预埋,规划区内城市道路框架全部拉通,主干道路面宽度达80米,热源厂、天然气站、水厂、防洪工程、山体绿化等配套工程同步展开,城市基础设施一次性配套完成。三是城市建设资金全部采用企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形式,由城投公司与民营企业合股经营,企业控股70%,自主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出让或开发土地收益。同时,以政府间转移支付为制约,运用自治区本级政府信用平台,成功向国家开发银行为新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亿元,用于新区的开发。采用bt方式,引入区内外大型企业9家承建了总投资为亿元的市政基础工程,加速了“生地”变“熟地”的进程,实现了土地增值。四是按照修建性详规,引进华泰现代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产5万台韩国现代汽车项目,引进广东珠江投资公司与鄂尔多斯金惠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东方路桥集团合作开发2653亩房地产、商贸、餐饮等项目,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五是全面推行阳光作业,所有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所有的经营性用地出让都实行招拍挂,所有的工程设计变更、建设资金支付都要经过层层把关和集体研究决定,所有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都进行跟踪审计,形成了行政事项审批的绿色通道。六是对农牧民的征地安置上,采取凡18周岁以上的村民预留宅基地、预留30平方米商业用地、失地农牧民集体参加社保、全年收入低于1200元的贫困农牧民按照每年1200元的标准加入城市低保、采用社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解决了失地农牧民的后顾之忧。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一)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必须首先抓住重点、把握重心,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一招走好,全盘皆活,牵一发而动全身。和林格尔县的实践证明,没有蒙牛的入驻,就没有和林格尔今天的发展。和林县正是抓住了蒙牛这一实现突破的“牛鼻子”,带动了科研、电力、包装、餐饮等后续和相关产业的迅速集聚,形成了经济增长的级数效应。
(二)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创新思路,突破思维定势,把优势找准、把特色做活。农牧业曾是鄂尔多斯的支柱产业,所占比重一度高达45%。然而鄂尔多斯的粮食生产受到自然环境的严重制约。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199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亿斤,即便如此,仍不及当时自治区东部一个产粮大县的产量,农牧业比较优势的弱化作用越来越明显,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依托优势资源,寻求经济的快速转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鄂尔多斯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成立了伊盟羊绒衫厂,成为现代工业起步的一个标志。同时,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积极争取和引进投资,建设以“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能耗(高载能)”为主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随着神府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达拉特火电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相继实施,完全使工业经济成为全市经济提速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围绕大项目、重点企业,各旗(县)区出现了一批效益显著、产业特色突出的工业园区和工业重镇,有效带动、促进了全市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进而使鄂尔多斯经济保持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落后地区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打破常规的发展方式,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内统筹考虑自身发展的优劣势,突出区域差异化发展,主动接受经济发展中心的辐射带动,努力发展朝阳产业,积极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形成后发优势。和林县在发展过程中,就是充分发挥与呼和浩特市的地缘优势,主动承接呼市的经济辐射,参与大区域经济分工,带动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的康巴什区和伊金霍洛旗主动承接东胜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扩张,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城镇高档公寓和别墅区为主的设计新颖、体量宏大的新型建筑鳞次栉比,成功融入了鄂市“一市三区”的城镇发展大格局中,总建筑面积万平米的鄂尔多斯市党政办公大楼在康巴什区落成,6月份搬迁使用。
(四)在关系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的关键项目上,要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要舍得花本钱、下功夫,在一些可再生资源型企业特别是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建设上,可以给予较大幅度、较多方面、较长时间的优惠与支持。在企业创业的初始阶段,可以先予后取、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
(五)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融资方面以及失地农牧民安置上,要不拘一格,拓宽渠道。学习借鉴包头市青山区青福镇赵家营村和东胜铁西新区的成功做法,采用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的方式,盘活土地资本,加快小城镇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培植,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牧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同时,要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将城镇一切可以和能够投入市场运营的有形、无形资产全部推向市场,通过经营城镇资产,以城聚财、以城兴城,切实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六)借助外脑,努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美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由于人类的知识局限性,必然存在决策的失误或失真现象。因此,政府决策必须要广泛寻求各方面的信息支持,建立以专家学者为经济顾问的决策支持系统,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七)落后地区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要以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和完善干部管理机
制,构建企业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新型格局。蒙牛集团把“经营人心”的理念深入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象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业主,象对待上级一样对待下级,象对待生活一样对待工作”、“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有才有德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等寓意企业制度和理念的警句在厂区内随处可见,使员工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规章制度。并将执行层面的工作和服务具体量化,着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环境,使企业充满活力。在行政管理中,一般公务员的管理可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照,人事管理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和领域中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比如在人才招聘、用人、激励、报酬等环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可以借鉴企业的一些做法。
三、学习考察的主要启示
(一)加快旗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优势资源,加快转化步伐,推进资源和企业的优化组合,提高核心竞争力。鄂尔多斯抓住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客观历史机遇,成功实现了经济崛起。而资源转换战略、大集团战略的有效实施则是鄂尔多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有效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随着以煤炭开发为代表的五大支柱产业(羊绒、化工、煤炭、建材、电力)的形成,使资源优势迅速转换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由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重大转变。我旗与鄂尔多斯资源状况有着非常相似之处,境内已发现的矿种达62种,其中煤储量约80亿吨、铁3498万吨、黄金10吨以上、石油勘探远景储量达亿吨,潜在经济价值约4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全旗羊饲养总量310万只,年出栏万只,年产各种粮食5亿斤。风能资源仅次于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自治区风能最佳区和佳区,年平均风速在8米/秒以上的时间达2382小时,风速在17米/秒以上的平均天数达51天,最多年份达到129天。有即将常年开放的甘其毛道口岸,距口岸190公里的蒙古国南戈壁省塔本陶勒盖煤矿,储量达530亿吨,距口岸80公里的奥云陶勒盖铜矿,已探明铜金属量3200万吨。20xx年以来,已与市旗两级签署了多项合作开发协议,已进口蒙古国主焦煤45万吨,神华集团跨国运煤铁路专线有望在今年动工。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勘探开发的奥云陶勒盖铜矿已进入大规模开采阶段,铜精粉将全部通过甘其毛道口岸运输,我旗金泉重化工基地是建厂冶炼的最佳地点。极为丰富的境内外煤、风能、油、农畜产品资源,正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为我旗发展矿产加工、煤焦化工、绿色风电、农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资源优势不等于经济优势更不等于高速度,鄂尔多斯是一个资源富集区,煤炭、天然气、化工原料的储量都十分可观,曾有“羊(羊绒)、煤(煤炭)、土(高岭土)、气(天然气)”四大资源之说。但靠资源、吃资源、卖资源的历史让他们穷了多少年,也苦恼了多少年。一位经济学家曾给他们算过一笔账:原煤坑口价1吨60多元,而3吨煤加工成1吨汽油价格是3800元;1千瓦时电上网电价是元,其中煤耗只占元。简单的小账带出来的是一笔触目惊心的大账,靠资源、吃资源、卖资源的结果是占了小便宜,吃了大亏,越卖越穷,越卖越被动。依托资源而不依靠资源,实行“大煤炭、大电力、大化工、大能耗”四大资源转换战略,让富集的资源成百上千倍的增值,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变成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目前,我旗的企业规模小、行业重点不突出、优势不明显,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和拉动,经济总量小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仍处于出售原料或低附加值生产阶段,资源大旗、财政穷旗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今后我们必须举全旗之力,紧紧抓住国家能源原材料需求日益加大、自治区向北开放战略深入实施和开发利用蒙古国资源的时机逐步成熟,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资源转化步伐,以建设大项目、重点项目,发展大产业、强产业集群为切入点,扩张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加大巴音呼都格、白彦花、白音查干等煤田的勘探力度,摸清家底,建立资源储备,利用本地煤炭和进口煤炭资源,以及原煤洗选后的中煤,建设坑口电站和自备电厂,到末火力发电厂达到120万千瓦的规模。利用风能资源丰富和风场面积广阔的优势,进一步完善风电开发的总体规划,加快风能测量等基础工作,引进鲁能、富汇、中电投、龙源、国华等企业建设风电场,装机容量达150万千瓦以上。以开发利用蒙古国资源为突破,引进神华、中信、中铝、包钢大型企业重点,大力发展煤化工、铜冶炼、钢铁冶炼、pvc、甲醇等产业,建成国家级重化工基地。煤化工要形成1000万吨焦炭、500万吨甲醇、100万吨煤焦油规模;铜冶炼要形成年产40万吨阴极铜、130万吨硫酸、9吨黄金、120万吨银的生产规模;钢铁冶炼加工达到100万吨以上规模;其它化工业要形成以100万吨pvc为主的化工产业规模。到20xx年工业总产值达3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5亿元,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达到80%以上。
(二)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必须以引进建设龙头加工企业为突破口,促进农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带动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经营观念的转变,增强产业化的原动力。
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一个产业的火车头。在蒙牛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扶持了养牛户20万户,乳业生产直接招收员工万余人,创造间接就业岗位数十万个,产业链条辐射百万农牧民,是内蒙古最大的“造饭碗”企业之一,也是全区最成功龙头带产业的典范。我旗有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肉食品、葵花、玉米、番茄、荞莜麦等特色、绿色产品产量大,市场前景广阔,适宜于搞产业化经营。但目前仍然处
于原料出售阶段,农牧业经营方式落后,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农畜产品加工、增值,再加工、再增值的生产模式尚未形成,严重制约了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肉羊养殖业,经过几年的政策推动和扶持,在农区已经具备了100万只肉羊的生产能力,且改良程度较高,初步形成了以肥羔为主的肉羊生产基地。同时由于牧区收缩转移战略的实施,将为农区扩张饲养总量提供大量的羊源,引进建设大型羊肉深加工企业的条件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必须整合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提供最大限度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乌加河镇为中心建设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下大力气引进、扶持、壮大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现有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能力。20xx年在乌加河镇力争引进安穆娜肉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年加工80万只肉羊的现代化肉食品加工厂;在德岭山镇引资建设甘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发展甘草种植订单农业;做大做强德岭山葵仁加工企业,继续挂靠安徽华泰集团在乌加河镇进行花葵仓储,发展壮大葵花特色产业;做好石哈河地区旱地小麦、荞莜麦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商品申报认定工作,并要扩大种植面积,建好生产基地,发展有机食品特色产业。同时,要把组织化作为连接企业与农牧民的桥梁,推广乌加河镇创办农畜产品专业营销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大力扶持和发展协会、种养联合体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以此实现农企双赢,进而结成利益共同体。“”期末,肉养饲养量达到450万只,出栏率达到6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农产品精加工率达到50%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率达到60%以上。
(三)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必须加快甘其毛道和金泉重化工基地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形成新的后发优势。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规划先行,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继续完善口岸产业、城镇规划和水、电、路、通讯网络规划,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建设项目,公共设施全部采取bot、tot等市场化方式运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争取口岸给排水、集镇道路、联检大楼配套、通道改造及中蒙铁路等项目。采取bot方式建设口岸至海流图二级公路。人口达到2万人,城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加大口岸常年开放争取力度,积极支持国内企业取得蒙方煤、铜资源的开采经营权,掌握进口主动权,过货量达到5000万吨,打造国内过货量最大的陆路口岸和连接亚欧的重要纽带。20xx年,常住人口达到2万人,城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加强金泉重化工基地政策措施和服务机构等配套建设,制定出台重化工基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准入等规范性文件,基地实行封闭运行,一个窗口对外,基地企业项目审批、收费、检查等职能逐步由基地管委会办事机构单独承担,建立简便快捷、公开公正的办事程序,为基地企业和项目建设、生产、运营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完成基地的产业规划和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区域工业城市规划,分步开发、滚动发展,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基础设施经营权、公用设施冠名权等,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切实加快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政策环境、服务环境、信用环境等投资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产业准入、资源开发整合等政策措施,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切实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涉及的征地、用工、用电、用水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和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全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亲商、爱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引进、培育一批有实力、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专业人才。
(四)科学定位,发(20xx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挥特色,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按照撤乡并镇后的行政区划和产业优势,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基础先行的原则,着力打造“倒梯型”城镇发展新格局。海流图承接口岸贸易功能,建设商贸旅游名镇。德岭山依托金泉工业基地,建设工业重镇。乌加河发挥农畜产品集散流通功能,建设商贸强镇。石哈河镇立足绿色产业,建设特色经济大镇。甘其毛道口岸着眼利用境外资源,建设向蒙古国开放的国际大通道。从目前的情况看,我旗城镇规划和定位工作明显滞后,可操作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以及功能区规划等有待于尽快解决,经营城市理念不新、方法不活,尤其在城市建设用地、收储方面和城市建设体现文化内涵方面差距很大,城镇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海流图新区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规划和新、旧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在此基础上,超前编制道路、给排水、供热、园林绿化等专项配套工程规划。组建成立投资发展公司,抓好开发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项目。全面搞活城市经营,盘活城市现有资产,进一步搞好土地的收储、开发与拍卖,为城市建设积累资金。通过城镇化推进战略,大幅度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20xx年,全旗非农产业人口达到5-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把草原生态恢复放在首位,减轻草场资源承载压力,实现保护、建设、发展的和谐统一。鄂尔多斯草场实行大面积禁牧,牲畜舍饲圈养,总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同步发展,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并加速了从事传统放牧的部分农牧民向城镇集中,主动融入到二、三产业的发展之中。我旗牧区生态持续恶化,已不能满足现有人口的生存生活需要。因此,要科学布局、分区治理。沿边境一线坚定不移地实施收缩转移战略,从20xx年开始,利用两年的时间,捆绑生态建设、人畜饮水、移民扩镇、兴边富民等项目,并制定牧民向城镇和非牧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集中力量加快收缩转移,将退牧还草的区域推进到距边境30公里,退牧面积万亩,迁移1189户、3168人、万头(只)牲畜;以后再利用2-3年的时间,将退牧还草区域推进到距边境50公里,再新增退牧面积518万亩,迁移791户、2994人、万头(只)牲畜。30公里以南至阴山一线,实行划区轮牧,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走畜牧业良性发展的轨道。以此形成三分之一的牧民转移到
适宜地区从事种养业、三分之一的牧民加入城镇户从事二、三产业或加入社保、三分之一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三三三”制发展格局,最终达到老年牧民入社保、中年牧民转产业、贫困牧民入低保、学生保入学的社会保障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外出考察调研报告【第四篇】
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而确定我旗20__年工作思路及谋划探索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重点举措,20__年1月6日—12日,旗委、政府组织四大班子及各部门、苏木镇领导干部举行读书会,利用7天时间,赴呼包鄂地区就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是我旗近年来组织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集体考察学习。呼包鄂地区是自治区经济率先发展的“金三角”,走在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前列,特别是鄂尔多斯市和和林格尔县在创造了短时期内高速增长的奇迹,被经济学界称为“鄂尔多斯现象”和“和林格尔县现象”。通-过此次考察学习,达到了开阔视野、启迪思想的目的,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一)在中央农业大学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院学习培训情况
1月7日至8日,在中央农业大学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院,围绕如何更快更好推进我旗三化互动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等中心课题,进行了为期2天的集中学习培训,聘请了内农大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主任张立中教授作了《农牧业产业化和建立健全合作经济组织》的报告,内蒙古农业大学农林工程设计院院长姬宝霖作了《工业化、产业化项目的决策与管理》的报告;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盖志毅教授就《怎样制定和执行规划及工业化城镇化与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讲授,观看了自治区社科院首席研究员潘照东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自治区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专题讲座录像。几位学者从理论层面对制约旗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剖析,为我们发展旗域经济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赴呼和浩特市考察情况
1月9日,考察组赴呼市和林格尔县考察了盛乐经济园区,参观了蒙牛乳业、蒙羊肉业、兆君羊绒、赛澳肉羊等知名企业。1999年以来,和林格尔县凭借自身的区位和地缘优势,主动接受呼和浩特的经济辐射,优化环境,构筑平台,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全力促成了蒙牛乳业、宇航人科技等企业集团落户发展,以龙头带基地,以产业带农户,县域经济在短时期内迅速膨胀,gdp由1999年的亿元增加到“十五”末的亿元,年均增长%,固定资产由亿元增加到“十五”末的90亿元,是“九五”末的10倍,财政收入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518元和4390元,分别为“十五”初期的倍和倍。三次产业结构由50:36:14调整到14:69:17,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历史性转变。和林格尔县能够在短时期内从“农业过弱、工业不强、经济落后”的局面发展到中国西部百强旗县第17位,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做法和经验是:一是创新理念,增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五种思想,即树立建设经济大县的支撑点就是建设工业大县的思想,树立招商引资统领全县经济工作的思想,树立园区带动、产业联动、县乡互动的思想,树立进一步改革开放、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的思想,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提高加快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开放促发展的开放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的投资拉动战略,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手段的重点突破战略,全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二是依托当地及周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在蒙牛集团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的状态下,和林格尔县“慧”眼识“牛”,大胆决策,顶住巨大的压力,千方百计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最大的优惠政策,引进蒙牛集团落户盛乐经济园区。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企业“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经营方式,蒙牛集团在短时期内迅速成长为国内乳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成为中国企业界独一无二的成长案例。目前已形成年处理4000吨鲜奶,年产150万吨冰淇淋、液体奶、奶粉三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乳制品生产能力。20__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在全国乳品界排名第2位。企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奶牛养殖业直线上升,20__年底,和林格尔县奶牛饲养总量达到万头,比上年增长了万头,鲜奶产量达到万吨,逐步向中国乳都核心区迈进。蒙牛集团形成的强大带动效应,吸引了蒙羊肉业、赛澳牧业、宇航人科技、华欧淀粉、兆君羊绒、世界乳业巨头阿拉公司、瑞典康莱娜公司、新加坡包装公司、瑞典利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盛乐经济园区。三是优化环境,打造平台,增强产业集聚承载能力。以盛乐经济园区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坚持舍近求远,反对急功近利;坚持先予后取,反对杀鸡取卵;坚持开门引凤,反对关门拔毛;坚持科学决策,反对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利用社会化、多元化融资机制,以北京西城区100万元扶贫款为基点,累计投入资金亿元,完成了“七通一平”和绿化、美化工程。20__年启动了东区中欧创业园等11平方公里的基础建设工程,目前园区规划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30多家,大专院校1所,打造了一个以农畜产品加工为核心,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产业发展平台,成为全区重点培育的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乳、肉、绒、林、薯、包装、生物工程、服务、教育、电力十大产业集群。六年来园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
亿元,创造财政收入亿元。四是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带动产学研、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在强势企业的带动下,园区相继建成了以澳亚国际牧场为代表的世界最先进的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带动了奶牛养殖业向高科技、标准化发展;以赛澳牧业为主的肉羊胚胎移植和优良品种推广基地,加快了肉羊品种改良和饲养方式的转变;以内师大盛乐校区、和林格尔一中为主的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促进了科研院所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赴包头市考察情况
1月10日,赴包头市参观了北方重工集团、一机集团、青山区阳光大厦、青福镇赵家营体育休闲中心、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阿特拉斯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及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包头市充分发挥丰富的稀土资源和包钢、包铝等重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打造稀土、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有色金属深加工、节能环保六大产业集群。20__年产值实现32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为了加快开发区的发展,包头市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支撑和财税扶持政策:每年财政扶持资金1亿元,招商引资奖励资金100万元,风险投资资金1600万元,人才基金100万元,孵化基金、创业基金累计达3000多万元,贷款担保资金累计达2500万元。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免五年、减半五年;科研生产及科研开发型非高新技术企业前三年免80%,后三年免40%;商贸餐饮服务业和建筑房地产企业前三年免30%,后三年免15%。增值税,高新技术企业七年内返还25%;从事稀土产品科研、开发及生产的非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内返还10%;营业税,高新技术企业免三年,生产型、科技开发、科技服务、科技贸易企业三年内免80%,商贸餐饮服务业和建筑房地产企业三年内免30%。北方重工等军工企业利用设备优势,与德国、美国、英国的企业集团强强联合,实现了军工到民用的成功转型,研发生产的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青山区委政府采用土地换资金的方式,将处于商业地段的单位办公场所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投资1亿元建成了万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使大部分职能单位集中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青福镇赵家营村委适应城市建设需要,主动转变思路,先规划、后招商,改造“城中村”。村委将300亩拆迁改造土地以每亩40万元的价格出让,拿出部分资金,开发临街地段,转为固定资产,村民每人分配10平米的商铺经营或出租,不允许出售,既避免了将现金全部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后,导致农民不合理使用,又解决了农民的征地补偿和当前生活来源。同时将大部分出让金和开发商合作,筹资6000万元,建成包头市“阳光地带”休闲体育中心,出租经营,村民占股分红,作为失地村民的长期收益,并由集体或开发商出资解决农民转变为市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使村民离土不离城,就地向三产服务业安置转移。
(四)赴鄂尔多斯市考察情况
1月11日,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胜区、康巴什新区参观了四季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拉特电厂四期工程、亿利化学有限公司100万吨环保型pvc项目一期工程、东胜铁西新区、锦绣苑住宅小区、康巴什区管委会办公楼、鄂尔多斯市新建的党政办公大楼、伊金霍洛旗平安住宅小区、伊旗第一中学、伊旗党政办公楼等。四季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投资亿元,引进澳大利亚先进的肉羊成套深加工设备,已形成年屠宰140万只、生产2万吨分割羊肉的生产规模,已开发7大类69种产品,其中高精产品26个,深加工后羊产品价格达32—60元/公斤,在企业的牵动下,调动了农牧民种草养羊的积极性,牲畜饲养总量达到370万头(只),较20__年增加万头只,增长总量及速度居自治区之首,全旗禁牧后牲畜饲养总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这主要归结于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效应。达拉特电厂四期工程规划装机容量为4_60万千瓦,首期2_60万千瓦总投资51亿元,正在紧张施工,并预留3000亩土地,建设500万千瓦的新厂区,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电力产业,据市政府秘书长汪支平介绍,北京每6盏电灯中就有1盏是由鄂尔多斯地区供电。同时,利用充沛的电力和天然碱资源,延长了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亿利化学有限公司投资41亿元,建设100万吨环保型pvc一期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可达30亿元,利润4亿元。工业经济的急剧膨胀,带动了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鄂尔多斯市立足高起点规划、高品味设计,提出了构筑鄂尔多斯市东胜铁西新区、康巴什新区和伊金霍洛旗“一市三区”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都市的城市发展构想,铁西区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康巴什新区规划控制155平方公里,建设面积32平方公里,到20__年,人口预期达到30万人,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伊金霍洛旗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窗口、四个重点镇”的城镇建设格局,城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近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亿元。鄂尔多斯市发展城镇化的主要做法:一是坚持舒展、生态、宜居的思想,体现草原宽阔的风格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新区逶迤起伏、傍山临水的丘陵地形,突出城市风貌的民族性、生态性、唯一性和规划的科学性,运用开放的观念、市场竞争的思维,选择国内外甲级以上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项专业规划设计,聘请区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多名专家组建了专家组,与清华、同济、华北设计院等10多所知名院所几十名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新区中心4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采用国
际招标,由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主持,对德国欧博迈亚公司、日本ria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所、新加坡新艺元规划公司以及国内清华、同济等6家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审论证,择优确定了以“草原上升起不落太阳”为理念的方案进行了深化设计。二是高起点建设,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给排水、供电、燃气、热力等八种管网同步推进,一次下地预埋,规划区内城市道路框架全部拉通,主干道路面宽度达80米,热源厂、天然气站、水厂、防洪工程、山体绿化等配套工程同步展开,城市基础设施一次性配套完成。三是城市建设资金全部采用企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形式,由城投公司与民营企业合股经营,企业控股70%,自主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出让或开发土地收益。同时,以政府间转移支付为制约,运用自治区本级政府信用平台,成功向国家开发银行为新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亿元,用于新区的开发。采用bt方式,引入区内外大型企业9家承建了总投资为亿元的市政基础工程,加速了“生地”变“熟地”的进程,实现了土地增值。四是按照修建性详规,引进华泰现代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产5万台韩国现代汽车项目,引进广东珠江投资公司与鄂尔多斯金惠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东方路桥集团合作开发2653亩房地产、商贸、餐饮等项目,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五是全面推行阳光作业,所有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所有的经营性用地出让都实行招拍挂,所有的工程设计变更、建设资金支付都要经过层层把关和集体研究决定,所有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都进行跟踪审计,形成了行政事项审批的绿色通道。六是对农牧民的征地安置上,采取凡18周岁以上的村民预留宅基地、预留30平方米商业用地、失地农牧民集体参加社保、全年收入低于1200元的贫困农牧民按照每年1200元的标准加入城市低保、采用社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解决了失地农牧民的后顾之忧。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一)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必须首先抓住重点、把握重心,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一招走好,全盘皆活,牵一发而动全身。和林格尔县的实践证明,没有蒙牛的入驻,就没有和林格尔今天的发展。和林县正是抓住了蒙牛这一实现突破的“牛鼻子”,带动了科研、电力、包装、餐饮等后续和相关产业的迅速集聚,形成了经济增长的级数效应。
(二)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创新思路,突破思维定势,把优势找准、把特色做活。农牧业曾是鄂尔多斯的支柱产业,所占比重一度高达45%。然而鄂尔多斯的粮食生产受到自然环境的严重制约。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199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亿斤,即便如此,仍不及当时自治区东部一个产粮大县的产量,农牧业比较优势的弱化作用越来越明显,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依托优势资源,寻求经济的快速转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鄂尔多斯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成立了伊盟羊绒衫厂,成为现代工业起步的一个标志。同时,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积极争取和引进投资,建设以“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能耗(高载能)”为主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随着神府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达拉特火电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相继实施,完全使工业经济成为全市经济提速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围绕大项目、重点企业,各旗(县)区出现了一批效益显著、产业特色突出的工业园区和工业重镇,有效带动、促进了全市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进而使鄂尔多斯经济保持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落后地区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打破常规的发展方式,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内统筹考虑自身发展的优劣势,突出区域差异化发展,主动接受经济发展中心的辐射带动,努力发展朝阳产业,积极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形成后发优势。和林县在发展过程中,就是充分发挥与呼和浩特市的地缘优势,主动承接呼市的经济辐射,参与大区域经济分工,带动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的康巴什区和伊金霍洛旗主动承接东胜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扩张,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城镇高档公寓和别墅区为主的设计新颖、体量宏大的新型建筑鳞次栉比,成功融入了鄂市“一市三区”的城镇发展大格局中,总建筑面积万平米的鄂尔多斯市党政办公大楼在康巴什区落成,6月份搬迁使用。
(四)在关系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的关键项目上,要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要舍得花本钱、下功夫,在一些可再生资源型企业特别是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建设上,可以给予较大幅度、较多方面、较长时间的优惠与支持。在企业创业的初始阶段,可以先予后取、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
(五)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融资方面以及失地农牧民安置上,要不拘一格,拓宽渠道。学习借鉴包头市青山区青福镇赵家营村和东胜铁西新区的成功做法,采用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的方式,盘活土地资本,加快小城镇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培植,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牧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同时,要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将城镇一切可以和能够投入市场运营的有形、无形资产全部推向市场,通过经营城镇资产,以城聚财、以城兴城,切实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六)借助外脑,努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美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由于人类的知识局限性,必然存在决策的失误或失真现象。因此,政府决策必须要广泛寻求各方面的信息支持,建立以专家学者为经济顾问的决策支持系统,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七)落后地区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要以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和完善干部管理机
制,构建企业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新型格局。蒙牛集团把“经营人心”的理念深入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象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业主,象对待上级一样对待下级,象对待生活一样对待工作”、“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有才有德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等寓意企业制度和理念的警句在厂区内随处可见,使员工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规章制度。并将执行层面的工作和服务具体量化,着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环境,使企业充满活力。在行政管理中,一般公务员的管理可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照,人事管理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和领域中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比如在人才招聘、用人、激励、报酬等环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可以借鉴企业的一些做法。
三、学习考察的主要启示
(一)加快旗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优势资源,加快转化步伐,推进资源和企业的优化组合,提高核心竞争力。鄂尔多斯抓住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客观历史机遇,成功实现了经济崛起。而资源转换战略、大集团战略的有效实施则是鄂尔多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有效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随着以煤炭开发为代表的五大支柱产业(羊绒、化工、煤炭、建材、电力)的形成,使资源优势迅速转换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由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重大转变。我旗与鄂尔多斯资源状况有着非常相似之处,境内已发现的矿种达62种,其中煤储量约80亿吨、铁3498万吨、黄金10吨以上、石油勘探远景储量达亿吨,潜在经济价值约4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全旗羊饲养总量310万只,年出栏万只,年产各种粮食5亿斤。风能资源仅次于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自治区风能最佳区和佳区,年平均风速在8米/秒以上的时间达2382小时,风速在17米/秒以上的平均天数达51天,最多年份达到129天。有即将常年开放的甘其毛道口岸,距口岸190公里的蒙古国南戈壁省塔本陶勒盖煤矿,储量达530亿吨,距口岸80公里的奥云陶勒盖铜矿,已探明铜金属量3200万吨。20__年以来,已与市旗两级签署了多项合作开发协议,已进口蒙古国主焦煤45万吨,神华集团跨国运煤铁路专线有望在今年动工。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勘探开发的奥云陶勒盖铜矿已进入大规模开采阶段,铜精粉将全部通过甘其毛道口岸运输,我旗金泉重化工基地是建厂冶炼的最佳地点。极为丰富的境内外煤、风能、油、农畜产品资源,正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为我旗发展矿产加工、煤焦化工、绿色风电、农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资源优势不等于经济优势更不等于高速度,鄂尔多斯是一个资源富集区,煤炭、天然气、化工原料的储量都十分可观,曾有“羊(羊绒)、煤(煤炭)、土(高岭土)、气(天然气)”四大资源之说。但靠资源、吃资源、卖资源的历史让他们穷了多少年,也苦恼了多少年。一位经济学家曾给他们算过一笔账:原煤坑口价1吨60多元,而3吨煤加工成1吨汽油价格是3800元;1千瓦时电上网电价是元,其中煤耗只占元。简单的小账带出来的是一笔触目惊心的大账,靠资源、吃资源、卖资源的结果是占了小便宜,吃了大亏,越卖越穷,越卖越被动。依托资源而不依靠资源,实行“大煤炭、大电力、大化工、大能耗”四大资源转换战略,让富集的资源成百上千倍的增值,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变成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目前,我旗的企业规模小、行业重点不突出、优势不明显,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和拉动,经济总量小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仍处于出售原料或低附加值生产阶段,资源大旗、财政穷旗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今后我们必须举全旗之力,紧紧抓住国家能源原材料需求日益加大、自治区向北开放战略深入实施和开发利用蒙古国资源的时机逐步成熟,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资源转化步伐,以建设大项目、重点项目,发展大产业、强产业集群为切入点,扩张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加大巴音呼都格、白彦花、白音查干等煤田的勘探力度,摸清家底,建立资源储备,利用本地煤炭和进口煤炭资源,以及原煤洗选后的中煤,建设坑口电站和自备电厂,到末火力发电厂达到120万千瓦的规模。利用风能资源丰富和风场面积广阔的优势,进一步完善风电开发的总体规划,加快风能测量等基础工作,引进鲁能、富汇、中电投、龙源、国华等企业建设风电场,装机容量达150万千瓦以上。以开发利用蒙古国资源为突破,引进神华、中信、中铝、包钢大型企业重点,大力发展煤化工、铜冶炼、钢铁冶炼、pvc、甲醇等产业,建成国家级重化工基地。煤化工要形成1000万吨焦炭、500万吨甲醇、100万吨煤焦油规模;铜冶炼要形成年产40万吨阴极铜、130万吨硫酸、9吨黄金、120万吨银的生产规模;钢铁冶炼加工达到100万吨以上规模;其它化工业要形成以100万吨pvc为主的化工产业规模。到20__年工业总产值达3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5亿元,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达到80%以上
(二)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必须以引进建设龙头加工企业为突破口,促进农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带动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经营观念的转变,增强产业化的原动力。
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一个产业的火车头。在蒙牛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扶持了养牛户20万户,乳业生产直接招收员工万余人,创造间接就业岗位数十万个,产业链条辐射百万农牧民,是内蒙古最大的“造饭碗”企业之一,也是全区最成功龙头带产业的典范。我旗有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肉食品、葵花、玉米、番茄、荞莜麦等特色、绿色产品产量大,市场前景广阔,适宜于搞产业化经营。但目前仍然处
于原料出售阶段,农牧业经营方式落后,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农畜产品加工、增值,再加工、再增值的生产模式尚未形成,严重制约了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肉羊养殖业,经过几年的政策推动和扶持,在农区已经具备了100万只肉羊的生产能力,且改良程度较高,初步形成了以肥羔为主的肉羊生产基地。同时由于牧区收缩转移战略的实施,将为农区扩张饲养总量提供大量的羊源,引进建设大型羊肉深加工企业的条件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必须整合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提供最大限度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乌加河镇为中心建设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下大力气引进、扶持、壮大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现有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能力。20__年在乌加河镇力争引进安穆娜肉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年加工80万只肉羊的现代化肉食品加工厂;在德岭山镇引资建设甘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发展甘草种植订单农业;做大做强德岭山葵仁加工企业,继续挂靠安徽华泰集团在乌加河镇进行花葵仓储,发展壮大葵花特色产业;做好石哈河地区旱地小麦、荞莜麦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商品申报认定工作,并要扩大种植面积,建好生产基地,发展有机食品特色产业。同时,要把组织化作为连接企业与农牧民的桥梁,推广乌加河镇创办农畜产品专业营销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大力扶持和发展协会、种养联合体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以此实现农企双赢,进而结成利益共同体。期末,肉养饲养量达到450万只,出栏率达到6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农产品精加工率达到50%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率达到60%以上。
(三)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必须加快甘其毛道和金泉重化工基地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形成新的后发优势。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规划先行,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继续完善口岸产业、城镇规划和水、电、路、通讯网络规划,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建设项目,公共设施全部采取bot、tot等市场化方式运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争取口岸给排水、集镇道路、联检大楼配套、通道改造及中蒙铁路等项目。采取bot方式建设口岸至海流图二级公路。人口达到2万人,城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加大口岸常年开放争取力度,积极支持国内企业取得蒙方煤、铜资源的开采经营权,掌握进口主动权,过货量达到5000万吨,打造国内过货量最大的陆路口岸和连接亚欧的重要纽带。20__年,常住人口达到2万人,城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加强金泉重化工基地政策措施和服务机构等配套建设,制定出台重化工基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准入等规范性文件,基地实行封闭运行,一个窗口对外,基地企业项目审批、收费、检查等职能逐步由基地管委会办事机构单独承担,建立简便快捷、公开公正的办事程序,为基地企业和项目建设、生产、运营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完成基地的产业规划和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区域工业城市规划,分步开发、滚动发展,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基础设施经营权、公用设施冠名权等,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切实加快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政策环境、服务环境、信用环境等投资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产业准入、资源开发整合等政策措施,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切实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涉及的征地、用工、用电、用水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和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全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亲商、爱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引进、培育一批有实力、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专业人才。
(四)科学定位,发(20__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挥特色,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按照撤乡并镇后的行政区划和产业优势,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基础先行的原则,着力打造“倒梯型”城镇发展新格局。海流图承接口岸贸易功能,建设商贸旅游名镇。德岭山依托金泉工业基地,建设工业重镇。乌加河发挥农畜产品集散流通功能,建设商贸强镇。石哈河镇立足绿色产业,建设特色经济大镇。甘其毛道口岸着眼利用境外资源,建设向蒙古国开放的国际大通道。从目前的情况看,我旗城镇规划和定位工作明显滞后,可操作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以及功能区规划等有待于尽快解决,经营城市理念不新、方法不活,尤其在城市建设用地、收储方面和城市建设体现文化内涵方面差距很大,城镇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海流图新区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规划和新、旧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在此基础上,超前编制道路、给排水、供热、园林绿化等专项配套工程规划。组建成立投资发展公司,抓好开发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项目。全面搞活城市经营,盘活城市现有资产,进一步搞好土地的收储、开发与拍卖,为城市建设积累资金。通过城镇化推进战略,大幅度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20__年,全旗非农产业人口达到5-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把草原生态恢复放在首位,减轻草场资源承载压力,实现保护、建设、发展的和谐统一。鄂尔多斯草场实行大面积禁牧,牲畜舍饲圈养,总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同步发展,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并加速了从事传统放牧的部分农牧民向城镇集中,主动融入到二、三产业的发展之中。我旗牧区生态持续恶化,已不能满足现有人口的生存生活需要。因此,要科学布局、分区治理。沿边境一线坚定不移地实施收缩转移战略,从20__年开始,利用两年的时间,捆绑生态建设、人畜饮水、移民扩镇、兴边富民等项目,并制定牧民向城镇和非牧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集中力量加快收缩转移,将退牧还草的区域推进到距边境30公里,退牧面积万亩,迁移1189户、3168人、万头(只)牲畜;以后再利用2-3年的时间,将退牧还草区域推进到距边境50公里,再新增退牧面积518万亩,迁移791户、2994人、万头(只)牲畜。30公里以南至阴山一线,实行划区轮牧,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走畜牧业良性发展的轨道。以此形成三分之一的牧民转移到
适宜地区从事种养业、三分之一的牧民加入城镇户从事二、三产业或加入社保、三分之一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三三三”制发展格局,最终达到老年牧民入社保、中年牧民转产业、贫困牧民入低保、学生保入学的社会保障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