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部业务管理制度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外贸部业务管理制度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外贸部业务管理制度范文1
然而,目前我国的贸易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希望能为贸易企业提供参考。
一、贸易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贸易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组织结构不健全,企业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不能有效的统一,使得企业的财务工作永远都滞后于企业的业务活动。
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产品都已经完成了销售,企业的财务人员等到收款的时候才知道企业的产品已经销售出去了。这就造成了造成了贸易企业的财务数据不准确,影响了企业的管理者的决策以及外部人士对企业的准确评估。这一系列的事项都是由于目前我国的贸易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造成的,任何一个团体内部如果没有完善的机制约束,都很难正常的运转,因此,外贸企业必须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
2.缺乏监管体系
外贸企业的管理层对于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重视,他们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高低是由企业的业务量决定的,因此管理者对于企业的销售部门非常的重视,只是把财务部门看成一个必要的行政部门,帮助企业算算账而已,更加不会设置专门的监管体系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因此,我国大部分的外贸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有一个会计和一个出纳,完成企业日常的核算与纳税工作。
企业不设置监管体系来监督管理财务人员的行为,有的外贸企业甚至都不配备监管的人员。这使得外贸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非常的懈怠,企业中经常出现财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损害企业经济利益的行为。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是非常的健全。首先,外贸企业的财务人员的职责不清晰,一旦出现财务问题,财务部门的人员相互推卸责任,管理者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错误导致了财务问题的出现,不能责任到人,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次,财务部门的职位设置没有做到职责分离。外贸企业为了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管理资金的人员也参与记账,这就给很多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外贸企业经常出现利用工作之便损害企业利益的事件。
再次,外贸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的工作人员不管业绩如何享受的薪资待遇都是一样的,这就极大的打消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由此可见,外贸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的欠缺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必须要尽快完善。
4.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
外贸企业对于财务工作不是非常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全社会都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财务软件来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然而,外贸企业对于这种信息系统的应用并不普遍,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外贸企业的业务量相对较少,不需要依靠财务软件来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及时有的企业引进了财务软件,对于软件的功能性认识不足,很多的财务管理功能不能被灵活的应用到企业的财务工作中来。
外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低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外贸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往来账项的处理以及外币折算的计算工作,财务工作人员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在所难免,然而,外贸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一旦出现一点小的差错就会直接影响财务报告的最终结果,影响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下一步业务活动的判断。财务部门为了减少工作失误,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复核,这无形中也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二、贸易企业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的路径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外贸企业针对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状,应该积极的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首先,企业应该由总部制定明确的总体计划,根据总体计划制定财务计划目标。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保证财务工作的效率。再次,要建立健全的而管理机制,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能够与企业的业务活动保持一致性,业务活动发生时财务部门就能通过某种必要的渠道获得正规的凭证,并进行准确记账。
2.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完善的监督体系能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有效完成。首先,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一支高效的监管部门,保证外贸企业能够照章纳税,监督外贸企业的经济活动,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其次,外贸企业自身应该拥有一支专业的监管团队,帮助企业的管理者监督企业财务人员的行为,防止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
再次,企业应该鼓励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到监督管理工作中来,不断扩企业对财务管理的监管范围,全面有效的监督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完善的财务制度作为保障。制度是企业实行决策、达到目标的最根本、最稳定、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我国的外贸企业想要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立身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外贸企业应该不断的完善内部管理方式,建立全面的财务体系,财务人员的职责设置应该职务分离;
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规范企业财务人员的行为,保证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高效完成企业的财务任务。外贸企业应该根据深入的分析自身财务管理制度中的缺陷,针对具体问题具体的分析,查缺补漏,完善企业制度中的不足,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防止企业由于财务制度的漏洞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
4.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高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外贸企业想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把信息技术真正的应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来。首先,外贸企业应该学习先进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理论,深入的认识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其次,外贸企业应该加大对企业财务部门的信息化硬件投入,购买最新的财务管理软件,保证外贸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与国际接轨,方便企业与其他国家企业之间的贸易核算。
再次,外贸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保证企业在应用了信息化的管理设备后,财务人员能够熟练的应用,对财务软件的功能性模块能够深入的了解,熟练的应用,保证财务管理软件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使得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能够不断提高,不断提升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
三、结语
贸易企业想要真正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全方位的改变目前财务管理的现状,充分的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制定相关的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控制风险,建立高效的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外贸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增强外贸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得我国的外贸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长足的发展。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外贸部业务管理制度》,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外贸部业务管理制度范文2
(一)实行以非现场监测为主导的外汇管理
目前日常服务贸易业务完全交由银行按规定办理,外汇局主要实施非现场监测。基层外汇局对非现场监测核查的相关工作内容、方法、流程、内部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关内控制度。
(二)服务贸易外汇监测系统功能日益完备
该系统数据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申报和外汇账户等系统,增设了大量预警监测指标、趋势变化图表和灵敏分析等功能,涵盖了货物贸易、资本和金融项目涉外收支数据,实现了非现场监测数据全口径采集和分析,可通过单笔大额、高频累计、异常波动、交易种类异常凸现等预警指标进行数据筛查,对筛查出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测核查,预警监测能力和信息共享程度大幅度提高。
(三)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核查相结合查处违规问题
目前基层外汇局非现场检查基本能够做到实时监测,对当期超过预警值的全部跨境收支业务进行非现场核查,要求各外汇指定银行提交相关业务材料,外汇局对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格审查,并与外汇指定银行进行逐一核对,以及时发现及查处违规问题。
二、服务贸易非现场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贸易系统非现场监测指标有待完善
一是服务贸易监测指标阈值设置欠灵活。目前服务贸易监测指标阈值由省分局统一设置,而各地涉外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涉外收支规模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筛选标准未能充分体现地区差异;另外由于不同服务贸易行业的企业外汇收支存在较大差异,譬如无形资产与艺术品拍卖个体金额差距较大,如果大额交易预警指标阈值设置过大,则筛选出的结果往往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如果阈值设置过小,则筛选出的结果过多,失去了预警的意义,同时给业务监管带来了困难。二是缺乏分拆交易预警指标。目前等值5万美元以下的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原则上可不审单,部分企业通过分拆将大额资金混入服务贸易渠道 ,对此缺乏相关的监测预警指标。三是缺乏纵向和横向比对指标。服务贸易种类多、定价灵活,现行的服务贸易非现场监测系统主要有监测预警指标、趋势预警指标和主题分析指标,缺乏如服务贸易与外汇账户收支、货物贸易和资本项目收付汇等动态比对预警指标,服务贸易本外币比较、与海关和商务部门服务贸易的比较等横向指标和分拆校验、关联交易核对等纵向指标。
(二)服务贸易非现场监测预警能力偏弱
一是违规定价转移难以监测,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和劳务定价转移等。由于无形资产既无可比对象,又无市场标准价做参考,且收费标准高低不同,境内外关联企业易通过抬高或降低管理费、专利和商标使用费等方式调整跨境资金流出入;对于劳务定价,境内外关联公司可通过提供背离市场价格的劳务进行跨境资金转移。二是部分交易合规性难以判定。如违约赔偿金流出入,现行货物贸易政策只涉及货物贸易赔偿中的退汇部分,而对于货款未转移或超出转移货款部分发生的违约赔偿存在管理空白,企业可利用服务贸易项下违约赔偿证明材料缺乏统一要求、发生真实原因难以认定等特点实现变通解决。三是借艺术品拍卖转移资金行为难以监测。艺术品出入境尽管涉及货物流,符合货物贸易特性,但部分拍卖品的体积和数量较小,达不到报关标准,加之艺术品价格真实性难以判定,难以从非现场监测分析中发现违规问题。
(三)非现场监测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有待规范
一是缺乏职责清晰、程序规范、控制有效的非现场监管工作制度。按业务种类设置岗位的模式,如服务贸易管理岗、货物贸易管理岗和资本项目管理岗等岗位,不利于对同一交易主体的非现场综合监管,加之监管重点主要依照个人经验确定,监管效果依赖监管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且非现场监管缺乏有效的控制和评价机制,不利于非现场监测工作效率的提高。二是缺乏非现场延伸监管流程。服务贸易项下利润汇出等项目与直接投资项下数据可交叉印证,以此判断服务贸易交易的真实性。但目前未实现与其他外汇业务系统数据的关联,对预警信息和可疑交易延伸检查往往较少,对企业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核查深度不够。三是外汇业务系统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目前外汇业务系统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项目监测系统等不同系统,由于每个工作人员授权不同,往往不能同时使用上述系统,且人员转型不足,无法实现数据综合利用,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四)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有待提升
一是缺乏服务贸易本外币联合监管有效机制。目前外汇局与人民银行尚未实现数据共享,实际工作中针对某些重点企业的服务贸易非现场核查需查询征信、反洗钱等人民银行部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但由于相关信息在部门之间未共享,导致查询流程烦琐,无法形成监管合力。二是外汇局与海关、税务、商务等部门业务系统信息共享有限。如服务贸易改革后,税务机关当场无须对纳税事项进行审核,只需在《备案表》上盖章,而《备案表》中并不体现有关纳税事项的内容,这样虽然保证了企业的对外付汇效率,但客观上造成相关部门间信息和政策沟通弱化,为不法分子骗汇、逃税等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五)异地主体本地外汇交易监管难度较大
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及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不少企业因业务需要在异地办理服务贸易外汇收支,故存在异地主体服务贸易收支交易本地化和本地企业服务贸易收支交易异地化的情况。尤其是异地主体在本地金融机构发生服务贸易异常或违规交易后,由于异地主体流动性较强,服务贸易违规调查取证等核查环节都存在较大难度,对违规主体无法有效监管。
三、服务贸易非现场监测体系构建
(一)总体思路
按照“五个转变”的工作思路,将现有的服务贸易非现场监测系统定位为综合监管系统。按照主体监管和均衡监管理念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增加监测指标、制定企业交易异常类标准、改进监测分析方法、提高全口径预警监测和风险防控能力、完善工作流程、加快人员转型等途径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构建贸易便利化和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监测分析体系。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层次监测指标体系
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依托现有服务贸易非现场监测系统,将非现场监测指标扩充为“总量类”、“样本类”和“个体类”3大类7小类指标(见表1)。
(三)建立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方法
一是完善服务贸易真实性审核和审价体系。充分利用各部门统计数据,建立不同模式的服务贸易样本审价指标,进行时间序列与交叉比对审价预警提示,对借服务贸易进行定价转移、阴阳合同和虚高报价等行为进行早期预警,同时对超过一定金额或企业信息等级较差的服务贸易收入,要求企业提供其他材料进行引证。二是建立外汇局定期统计分析报表制度。定期从总体上分析服务贸易各项目外汇收支的变动情况,同时对行业中影响较大的企业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不定期了解其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以及生产经营情况,从点和面上对服务贸易收支进行监测。三是建立整体趋势和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制度,根据外汇收支形势和监管目标,对外汇业务和资金流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研判,加强趋势性预测,开展延伸监测,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督和差异化管理的分类监管模式。四是建立科学的核查方法。主要包括:(1)对比分析核查法。主要是外汇局各系统数据相互核对,外汇业务与企业财务数据相互核对。(2)趋势分析核查法。主要根据行业与个体一定时间段内跨境收支走势发现异常情况。(3)关联信息核查法。主要是利用海关、商务、税务等部门监管信息佐证服务贸易真实性和异常情况。
(四)建立规范有效的监测工作流程
一是建立职责清晰、程序规范、控制有效的监管工作制度,明确服务贸易外汇监测管理的工作职责、日常监测管理内容及目标、工作方法、程序及考核管理等,使基层外汇局服务贸易非现场监测核查工作有据可依。二是建立重点企业定期走访制度。通过定期走访对外汇收支状况有重要影响且内部管理较为完善的大型企业和各行业龙头企业,及时掌握其生产经营变动情况,预测分析服务贸易外汇收支总体运行形势,为非现场监管建立起一个连续的、有规律的监测数据库。三是建立集体审议制度,对指标设置、样本组建立、非现场和现场核查名单确定及形成现场核查结论等重点工作进行集体审议。
(五)优化岗位设置,加快人员转型
一是依据主体监管理念核定岗位人员职数,每个岗位人员可对全部外汇业务进行非现场监管。二是明确监管人员工作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建立分级授权的内控制度,明晰各级监管责任,实行监管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加大对外汇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非现场监测核查方法的研究交流,尽快培养一批专家型、研究型外汇人才。
(六)加快信息共享,形成监测合力
一是通过账户信息采集一体化满足本币管理与外币管理相结合的监管要求。通过构建本外币一体化非现场监测平台,将现有外汇和人民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从分散于结算、征信、反洗钱等各部门的系统中提取人民币明细交易,并以交易主体为索引,与外汇结汇数据进行关联,增强本外币一体化监测分析能力。二是与关联政府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加大与商务、海关、税务等其他服务贸易监管部门的协调力度,建立企业分类管理信息交换机制,通过数据交换与监管合作发挥协同效应。
外贸部业务管理制度范文3
摘 要:目前中国的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和全面风险控制三个阶段。我国有关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国际研究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二者存在的分歧。内部控制制度在外贸企业会计生存和发展中的起到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目前为止已形成丰富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 :外贸企业 会计 内部控制
本文分析比较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特点,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力图为创新和完善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一些实效的举措。
一、我国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弹性
现阶段,绝大多外贸企业会计偏向于把内部控制的着力点单纯地放在财务内控上,而忽略了其他影响行政内部控制的因素,从而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普适性,不能灵活变动正对复杂的内控环境。外贸企业会计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没有将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外贸企业会计的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因而使得外贸企业会计内控控制制度缺乏适应性与灵活性。一旦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着力点过分集中于财务资金的管理,而缺乏综合管控其他环节,就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弹性,给其他影响内控的领域留有背离内部管控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死角区。
(二)外贸企业会计行政内部控制中权责不明,职能交叉
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虽然属于综合性的管理控制活动,但是如果不强调内部管理中的职能分工,权责明确就容易造成“抢功”“推责”的现象;再者,还存在着没有形成整体框架的问题。也就是说,外贸企业会计对于内控制度应包括的具体内容,其构成要素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无法统一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才导致外贸企业会计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着这较大的差别。外贸企业会计在内控制度设计上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多头领导不利于提高外贸企业会计行政内部控制的效率。
(三)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力度不够
外贸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对于外贸企业会计整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很少有外贸企业会计的管理层真正意识到行政内部控制对于外贸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医疗结构的重要性。因此大多外贸企业会计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在主观上妨碍了外贸企业会计建立健全的行政内部控制制度,使得上级部门要求实施的文件落空起不到政策制定初期预想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在外贸企业会计应用中的作用
(一)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该过程不断的促进经营流程的正规化与合理化
从内部控制制度的性质来看,内部控制体现的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涉及到对外贸企业会计的生产经营、风险、监督、决策、咨询、传递与自我检测等等诸多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外贸企业会计诸多环节的透视。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不断的促进经营流程的正规化与合理化。
(二)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保护外贸企业会计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
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确保外贸企业会计信息及其它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及及时性;能够有效确保外贸企业会计所指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的有效贯彻于执行;能够有效的控制外贸企业会计为生产经营所支出的成本,降低外贸企业会计的成本与费用,从而促进外贸企业会计目标的最大化的实现;能够有效的对外贸企业会计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错误与弊端进行预防与控制,从而有效的促进外贸企业会计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健全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降低内控风险
制度建设是一切管理工作的依据和保障,要真正提高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效率,就要从源头上建设和完善与之配套的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一是,外贸企业会计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降低执行中的政策失误风险,也充分尊重民意,减少推行中的舆论阻力;二是,将经济建设、行政管理相独立,降低相互职能部门的干扰性,影响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三是,创新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外贸企业会计内部部门间的横向纵向的协调机制,保证内部管理信息的传递顺畅,减少信息失真的风险。
(二)加强监督制衡机制的约束作用
只有强化监督制衡机制的约束力,才能将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权力装在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利用科技手段疏通管理流程,自上而下传达内部控制管理的理念和决策,将制度镶嵌在外贸企业会计文化意识当中;其次,建立岗位分离制约机制,将管理活动中的决策设计者、政策执行者以及监督管理者,既相互独立又能相互制约监督;最后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提高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鞭策水平,保证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只有充分发挥监督机制才能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外贸企业会计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对运用的效果作客观的评价。对下一步提出内部控制改善的方案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强化审计职能
外贸企业会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管理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降低外贸企业会计运行风险的最为关键的屏障。一是,外贸企业会计要加强内部控制审计职能,加强对外贸企业会计财务的监管,严格规范财务预算、支出程序;其次,要加强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审计的力度,审计主体要确实承担起监督控制及管理外贸企业会计内部的职责;三是,要提高审计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为了更好的达到内部控制的效果,外贸企业会计应当制定规范科学的审计体系和运作程序,加强监管控制。
四、结语
内部控制在外贸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必然会减低外贸企业会计的风险防范和提高外贸企业会计行政管理能力的重要管理方式。外贸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应当采取渐进的完善方式,避免过激的改革举措,在尊重外贸企业会计自身的基础上,完善政策制度设计,我国外贸企业会计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不断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改善控制手段和方法,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内部控制的效率,才能打好外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攻坚战。
参考文献:
[1]张汝梅。浅析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J].北方经贸。2012[05].
外贸部业务管理制度范文4
一、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特点
服务贸易的交易工作不像商品交易那样可以明确管理,商品交易可以利用海关的检测设备对商品情况进行检测,而服务贸易的交易却并不能够依靠检测设备进行,需要我国税务部门和商务部门进行协同管理,必须规定在进行境内服务贸易交易相关手续办理时,要及时提交合同和相关发票,并办理上级行政部门的批准文件。在对工程款和中介费进行办理手续时,要将上级商务机关的批准手续提交审议。
二、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外汇管理的最新需求
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服务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国需要切实改变对服务贸易交易的监督管理方式,以适应服务业日益变化的需求。监管机构不能仅仅对单一的交易行为进行管理,那样会使得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会因此降低,并且会提高管理成本,最终影响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科学的分析我国监管资源,并对贸易服务的监管方式进行改良,让真实的审查工作变得方便快捷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
三、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比较分散,没有彻底统一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一些管理还比较碎片化,我国与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有关的法规有五十多个,很多是对以往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律法规没有说明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对以往法律法规错误的部分进行了改成,并不是一个从零基础开始建立和完善的法规系统,因此,内部因素较为混乱,并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很多银行系统和境内机关在办理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业务时,不能以很低的成本学习到国家最新政策与法规。我国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相关的法规很多,如果不能系统的加以学习,将无法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妥善执行。
(二)没有均衡管理,存在宽进严出现象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工作基本上是重视流出不重视流入的状态,如果不算捐赠,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几乎没有详细的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只有按照客户的讲述,并根据客户提交的合同和发票就在银行机构进行业务办理,这种随意性非常强的办理方式,很不科学。另外,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结汇方面的规范也并不详实,仅仅将结汇工作的类别进行的规定,对结汇工作中较为重要的审计材料缺乏详细的规定,很多银行对此存有怨言。银行机构往往在结汇工作中,不清楚究竟应该审查什么材料,有些银行机构重视对合同和发票的审查,有的银行注重对批件的审查,大多数银行没有同意的标准,一个银行因为审查严格而丢掉了客户,使行业内部出现不公平竞争的问题,对社会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
(三)政策的设计缺少科学性,难以适应新时期要求随着我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事业的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产生了很多新型交易方式,但是我国关于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法规却没有根据新形势的变化而尽快完善,一些政策的设计目光短浅,难以保证我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不会出现问题。在国家海运售付汇方面,我国目前现行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仅仅将货物主人和运输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的规划,并没有对企业支付海运运费的具体细节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很多企业的海运工作缺乏完善法律法规的保障。在境外承包项目的外汇境内转账业务方面,政策仅仅对整体包揽工程的具体程序进行的规定,对很多新兴的规则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将其纳入规划之中。在虚拟商品的跨国交易中,一些企业利用新时期电子商务的手段进行交易,但是相关政策法规也没有对这一范围进行明确的规划设计。
(四)难以审查真实贸易所涉及的外汇非常复杂,包括很多项目和各类领域,尤其是由外国企业提交的报表,内容相当复杂,交易工作由此增添了很多困难,难以审查真实性。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工作和货物贸易管理工作有本质的不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工作仅仅能够根据相关资料判断真实性,而资料的制定和提交环节又缺乏完善的制度满意保证资料数据的准确程度。目前,我国很多升级合同和审计发票工作仅仅存在一个形式,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服务贸易并不同于实体商贸,实体商贸可以调查社会各各个团体的意见,而服务贸易却并不具备了解公众意见的机会,因此,服务贸易交易领域容易出现真实性难以审查的问题。
四、改进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方案
(一)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思路的转变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改变首先要从思路的改变开始,要观察当前服务贸易发展的形势,将审查真实性的依据进行细化,另外,要加快审批工作的改革,将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不科学的审批机制进行大幅度调整,以适应新时期服务贸易交易工作的需要。另外,要将服务贸易和其他贸易进行整合,组建相关专业机构,并科学的将各类监管组织进行联系,与国家税务管理机构和商务部门取得密切沟通,并建立信息交流机制,争取税务管理部门和商务部门的支持,依靠税务部门的支持与商务部门的合作,加强对真实性的审查,使监管机制能够与服务贸易的交易环节完美结合。
(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管理原则的转变要加快对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相关法规的改革,要将各类不同的法规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系统的法规体系,要将全部法规在统一的框架内,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再次规划,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将各式法规进行统一,使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工作有法可循,要将严谨作为调整法规的原则,保证法规切实保障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正常进行。要进行均衡的管理方式,将改变宽进严出现象作为工作的重点、重视资金流出环节的工种。虽然我国拥有着比较充沛的外汇储备,但也承受着资金流入方面的较大压力,要在工作中切实按照政策的要求将资金流入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良,加强对资金流入的管控力度,使服务贸易交易在更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要对外汇的监管机制进行改良,要将监管工作的重点由对每一项具体数据的监管转移到对资料整体的审查,保证监管工作的科学高效,完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管理原则。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