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优秀4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优秀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内部控制管理【第一篇】
一、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为了有效的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对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维护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讲,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的贯彻实施。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是企业进行合法经营的先决条件。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确保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得到有效的执行。
2、保证会计信息及其他各种管理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正确可靠的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作出决策的必要条件。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有效地防止信息收集、处理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对其有效使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成,并有效的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4、保证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序的高效进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5、保证企业达到更大盈利的目标。通过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尽量压缩、控制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以求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
二、烟草行业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随着行业组织机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联合重组后企业的资产越来越多,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一些总厂管辖的分厂不仅跨地区,甚至跨省份;取消县级公司法人也对地(市)级公司的效率和内控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客观上即要求企业经营者不断提高主体经营管理能力,更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防范内部风险。
国内烟草行业企业一般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其基本业务的内部管理是有章可循的。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存在许多误解,甚至概念模糊,治理结构先天不足,再加上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使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业务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主要表现在:业务决策人员与经办人员没有很好地分离制约,存在业务授权(管理职能)、业务执行(保管职能)、业务记录(会计职能)、业绩检查(监督职能)兼容现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无标准操作现象;财产清查没有制度,“家底”不明确;内部审计没有制度,该设的内审机构不设,该配的内审人员不配等,使管理力度层层递减,管理效应层层弱化,从而造成企业竞争力降低,经济效益下滑。
三、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内部控制是一种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管理手段,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生搬硬套,应结合烟草行业的具体情况,真正建立一套符合行业发展和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讲,应符合以下原则:
1、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体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以保证控制系统的权威性。企业的一切行为必须限制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也是如此。某些单位就内部控制本身来讲可能是严密有效的,但违背了合法性这一大前提,是为法律所不容的。
2、体现内部牵制原则。即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部门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比如:在销售业务活动中,发票开具环节由财务部门人员处理而不是销售部门的人员处理,目的在于增强牵制作用。
3、体现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性原则:一是指内部控制的触角渗透到单位各项业务活动过程和业务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二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必须全面规范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使企业业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形成一个完成的,互相补充、互相协调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4、以成本效益原则为指导。企业最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如果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考虑,参与控制的人员与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严密复杂,控制的效果就越好,其发生的错弊现象就越少,但因控制活动所造成的控制成本就越高。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一定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比,只对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控制。选择关键控制点是实现少花费而高效率控制的重要途径。
5、制度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既要保证内部控制的稳定性,又要使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完善。
四、建立烟草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1、加强行业“国家利益至上”价值观的培养和优化。建立烟草行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坚持和维护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本质要求。国家局姜成康局长不同场合多次讲到,烟草行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行业必须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要把切实维护国家局利益、消费者利益作为烟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烟草专卖法》的根本要求,也是严格行业自律必须始终遵循的行为准则。中国烟草组建以来的发展实践足以证明,什么时候行业内部监管工作抓的紧,抓的好,什么时候发展就做的好,哪个单位内部监管工作做的好,哪个发展就更快。加强行业内部控制制度,关键在于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提高效率和加强自律,自觉规范风险。
2、开展建章立制,搞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依据国家的法规政策,认真分析解剖烟草行业存在的问题,抓住改进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这个中心,围绕减少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赢利水平这个核心,制定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或具体的实施办法。此类制度应该从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入手,按照依规经营的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做到财产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信息真实。同时要考虑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既不能因为内控制度不健全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也不能追求尽善尽美造成无限制支出。
3、敢于寻根溯源,自我揭短,找准失控环节,明确自控重点,培育自我约束的自控能力。由于行业各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和素质、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经营状况和管理状况、内外部环境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企业内控的任务、内容、主要环节和重点不尽相同。因此。要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一切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科学而准确地确定自控重点和自控目标。就企业的共性来讲,通常应紧紧围绕财务计划与预算、工程预算与管理、产品成本和营销成本、物资采购的计划与采购质量、资产的管理与清查、费用计划的管理与费用支出、费用报销的审批程序、内部审计的监督内容和监督程序,以及对错误核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经营活动方面,确定企业自控的重点和自控目标。尤其是财务预算、产销成本、货款回收、债权债务清偿、费用支出,始终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环节和重点目标。
4、搞好内部会计制度的体系建设,发挥各系统内控的职能作用。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有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活动,就需要完善内控制度。
(1)建立内部会计制度领导小组。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适合企业内部控制需要的职能机构。如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职责分工与制约的组织框架。董事会下可以设立包括审计委员会在内的若干专业委员会,作为实施决策和内部控制的支持机构。要发挥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保证董事会在决策、监管过程中的独立地位。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防止在资金调拨、资产处置、对外投资方面出现问题。
(2)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中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受董事会或者总经理领导,以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计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核、评价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和各职能部门执行指定职能的履行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报告内控制度的执行结果,从而保证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3)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会计师事物所在审计中,通过评价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审计风险,减少因决算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导致发表不准确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行业企业从内控机制和完善制度两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企业行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杜绝资金往来、对外投资、资产处置中的违法乱纪行为,确保各项经营活动中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
内部控制管理【第二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境
银广厦事件在各个相关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股民损失惨重,一纸诉状要求赔偿;证监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受到指责,证监会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理论界也对该事件的成因及其引起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从昨天的琼民源、红光实业到今天的麦科特、银广厦,股市可谓风波不断,且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金额也越来越大,影响面也越来越广。每一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复杂的原因,上市公司之所以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乐此不疲,简单说来就是其收益远远大于成本,但是细细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原因。首先有需求才会有供给,正是市场有对虚假信息的需求才会有上市公司的供给,正如学者刘峰在对红光实业做了案例分析后,认为现在我国并未确立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制度;其次是上市公司为虚假会计信息付出的代价很小,以前可以说没有,相比之下,对银广厦的处罚是对此类案件最重的;再次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导致权力集中,缺乏制衡等。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了这一系列的造假案。本文仅通过对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来分析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希望能通过从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和加强方面来遏制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及其现状
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内部控制的雏形--内部牵制。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帐制度",我国西周时期的内部牵制都是内部控制雏形的表现形式。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重大变化,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成了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因而一些企业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办法,即当时的内部牵制,它基本上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交互核对为手法,以钱、帐、物等会计事项,这也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
第二阶段是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成--以职务分离、帐户核对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逐渐演变成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的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的该阶段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各级管理人员不得不进行全面企业管理的探索。在泰罗等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经营管理者从内部牵制原则出发,尝试着组织结构、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方法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对其所属部门的人员及工作进行组织、制约和调节。至此,控制系统得以形成。
第三阶段: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该时期的代表是1988年美国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它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并提出内部结构的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这也是我国目前CPA沿用的内部控制结构。
目前关于内部控制最具权威的概念是美国COSO委员会在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的"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同时指出了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环境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对内部控制结构的描述与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构成要素有差异,后者更强调了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而更少地局限于会计,这也是内部控制概念越来越广,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具体体现。目前理论界有这样的争论:是否借鉴COSO的关于内部控制的概念体系的争论?就笔者认为,因为现代企业的运营方式和运做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内部控制之间已经相互交织,内部控制就不应该停留在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层面上,而应该把两者相结合。同时因为中国已加入WTO,为了与世界接轨,在理论和实务上都应该做适当的调整,因此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都应该在借鉴先进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我国内部控制急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学者都认为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诚然一个公司没有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是无法良性运转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没有建立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而是由于存在于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控制系统的失效。因此,笔者认为当前重中之重是要弥补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正如COSO的内部控制概念中所说,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基础中都存在极大的缺陷,其他因素即使是构建得再完美,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OSO对控制环境的描述是: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
我国CPA对控制环境的描述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外部影响八个方面。
比较以上两种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COSO更加重了人这个因素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作用,而在其他几个方面没有重大差异。由于COSO的描述更为贴近现代公司的状况,以下就以其对控制环境的界定,并按各因素对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
1、企业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传递者和使用者的人无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深入探讨目前上市公司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需要引入经济学中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经济制度建立在人的心理基础之上,任何行为都需要不断的被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是物质的奖励,他人的认可,也可以是自我的认可。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感到其努力能带来自身福利的变化。为了激励行为者,必须让其能够获得自身的劳动成果,这是市场经济理念的一个基本点。
对上市公司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笔者无法获取可信的资料,因此假定他们都是诚信正直、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经济人。在此假定条件下,他们的经济行为将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所有能影响合理理性的经济人的因素归纳起来也就是激励和约束的问题。正是由于激励与约束的扭曲,使得上市公司的核心人员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在股市上"圈钱",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
管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面三个方面的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1)管理当局对待经营风险的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2)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3)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在不考虑其他控制环境因素的情况下,如果管理当局是受某一个人或几个人支配,那么,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增大。目前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现象很严重,而作为能够控制公司的大股东或者是内部人在缺乏相应的约束下,更容易出现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而利于自身利益增长的短期行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莲曾经说过中国的股市是个大,这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股市的现状。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来抬高股价,不断从股市上获取巨额资金,最后受损失的只能是中小股东。
3、董事会
董事会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如在董事会里成立一个有效的审计委员会,有利于公司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董事会监督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而审计委员会则监督会计报表。审计委员会除了协助董事会履行其职责外,还有助于保证董事会与公司外部及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直接沟通。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发挥作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形式上是完整的,但从内部分析来看,不难发现起弊端。据有关调查表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100%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50%以上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的公司占总样本的%,由此可见,这种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过是给中小股民表面上的一个交代而已,几乎没有相互制约的力量。
4、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且必须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
如果银广厦的内部审计有效,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制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但会加大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因此可以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既然银广厦能够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亿元,可见其内部审计即使存在,也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不过是又多了一个摆设。
5、人事政策和实务
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公司必须雇佣足够的人员并给予足够的资源,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这是建立合适的控制环境的基础。公司职员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所谓"高薪养廉"是指公司为防止员工的腐败行为,给高层管理人员提供高薪水的做法。虽然高薪不一定养廉,但养廉一定要高薪。
而我国上市公司有很大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因此在人员的聘用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国有企业的色彩,同时也没有完全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加上外部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约束不力,雇员极有可能产生短期行为。
6、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的因素较多,最直接的外部影响来自于有关管理机构实施的监督及提出的要求,这种要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控制意识。对上市公司而言,其接受的直接管理机构的检查来自于中国证监会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中国证监会在股票上市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既要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也要负责日常上市管理,包括对事故的处理。但中国证监会一方面要禁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以免引发资本市场危机;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扶持,而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1998年以前总体效益低下,要上市就需要包装,过度的包装就会有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境也一样,从独立的原则来说,是应该采用合理的审计程序发现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以维护该行业的声誉,在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就是其赖以生存的条件;另一方面,这一行业竞争激烈,如果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只是一味地坚持公正、独立的立场来出具审计报告,可能上市公司都不会请这样的事务所为其出具审计报告。所以中国证监会在监管的过程中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都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在这种状况下,中国证监会和中介机构都没有形成完全拒绝虚假会计信息的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削弱了企业的控制意识。
7、组织结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和管理控制方法
管理当局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地建立授权与分配责任的方法,运用适当的管理控制方法都可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相对来讲上市公司在这些结构与方法的设置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因为在存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尽管构建的组织结构、授权与分配责任的方法以及管理控制方法是合理的,很难说公司在运做过程中是严格按照其所构建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来操作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结构和方法的设置上,还在权力的制衡以及外部的约束上。
三、重塑内部控制环境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重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权力有所制衡。现在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就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项具体措施。中国证监会近日初步拟订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境内外各上市公司应当在2002年6月30日前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一方面要确定对独立董事人员的选择,另一方面要确定独立董事的组织方式。一般来说,独立董事大都是某一领域的知名人士或专业技术人士,现阶段,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律师、社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金融中介机构中的资深管理人员以及在大公司任职多年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都可以作为独立董事的来源。对于独立董事的组织形式可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逐步建立专门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绩效进行独立评估的机构,他们以类似于律师事务所的组织方式依赖市场化运做来谋求生存。
2、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核心人员及其员工的短期行为长期化。股票期权制度在理论上来讲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在具体化操作的过程中要掌握好激励和约束的度,一定要使激励和约束相适应,这需要各个公司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期权额度和行权价格等具体实施细节。通过这种激励和约束,使公司核心人员更关注公司长远的发展,从根源上消除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公司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
3、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转化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要加强审计的作用,先要提高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否则只能是行同虚设。同时要把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到对公司的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上来。
4、加重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从而增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同时,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使得注册会计师更为谨慎持业,保持其持业的规范性和独立性,形成一种拒绝虚假会计信息的机制。尽管《公司法》中规定"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的规定,但从迄今为止尚无公司因此而被暂停上市的现状看,似乎并无一家公司有"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的行为。这也说明了尽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但是却不能依法办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一个无法得到执行的制度,就不具备基本的约束力。从对一系列会计信息造假案的处理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对上市公司还是对中介机构,处罚力度都在逐渐增大,当然渐进式的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制度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起来的,随着各个方面运做的规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也就随之形成了。
参考文献:
阎达五杨有红会计研究(2001年第02期)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朱荣恩会计研究(2001年第02期)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
刘峰会计研究(2001年第07期)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课题组会计研究(2001年第11期)现代企业内控制度:概念界定与设计思路
赵晓红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05期)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王成秋王松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09期)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尚红涛邓黎阳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12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的理性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第三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企业环境;内部研究 ;内部控制;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信息与传递以及自我检测等方面,从总体上透视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有效实施无疑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登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存在的问题
财政部针对当前会计及相关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分批分步的方式,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具体内部控制规范,标志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自规范自开始实施以来,从制度源头上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以及管理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综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不乐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实施环节和监督反馈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内控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
目前,有多数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对企业自身会计控制的建设持松弛态度,还是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而对现行国家制度不理不问。有些企业虽有建立,但在内控制度的制定环节,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
(二)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体制等原因,我国企业出现了一股大权独揽结构导致了“内部人员控制”现象严重失调,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互背离,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进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经营失败的案例在我国可谓屡见不鲜。(三)会计人员素质及专业胜任能力偏低
一方面,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内部会计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虽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问题驱动而背离自己的做人原则,对单位领导及其他业务经办人员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对发现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不仅没有主动提出建议对制度加以完善,反而随同相关其他人员一起参与贪污、挪用公款、盗窃资金等违法违纪活动。因此会计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无法满足投资者及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四)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首先,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不能监督上级,高层管理者是实质上的“自由人”。其次,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有关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在内,经常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简单理解为会计监督,而且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未能发挥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再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
(一)建立健全内控体系
1、建立组织规划控制机制某些相互关联的职务不能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并保证在授权范围内的职权不受外界干预。
2、建立授权批准制度应该对企业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加以控制。
3、实行预算控制企业编制的预算必须体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
4、实行实物控制一是应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的接触,;二是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
5.有效性原则。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以“有效”为前提,尽量做到内控环节不宜过长而又环环相扣,使人操作起来切实有效;必须有利于控制和检查:
(二)责权利结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可以把财务指标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赋予财务管理责任人相应的管理权限,根据履行职责的情况在年末进行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分别给予物质、精神奖励或处罚。对于不履行职责差的人员,一定要有追究责任的过程。
(三)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前已述及,中小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较低,而科学的内控体系又与员工的素质密切相关
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机制。通过培训,使员工更具工作责任感,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四)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保持相对独立性
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内部审计机构的组成人员应该由企业最高层直接聘任,让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敢说真话、敢于坚持正义的员工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结束语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复杂多样的,无论何种组织结构,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只有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不同问题,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中小企业得以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源。大型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
[2]刘治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河海大学,2007.
[3]帅常娥。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4] 陈慧。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
[5]邵文定。会务简讯[J].上海会计,2008.
内部控制管理【第四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关系
内部控制是为提高企业经营活动效益,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对企业所有业务活动进行自查、制约和调整的工具。内部审计是健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对内部控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评判,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1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内部控制概念,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审计的概念,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不仅是评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评价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合规性,而且还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独立评价。
2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1)保证企业合法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过程中,要面对各类生产经营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是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一种有力手段,它通过对风险的测评,评价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升经营活动中的薄弱之处。(2)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的完善能够科学有效地控制和约束资产的采购、验收、领用等各个环节,有效地保证了资产的安全完整。(3)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的健全,可以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会计信息的收集、分类和汇总过程,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各类经营活动,通过内部控制对发现的经营缺陷进行及时纠正和调整,从而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4)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内部控制的有力实施,可以利用企业各业务部门的规章制度,统筹规划相关业务数据,整合相关业务报告,从而使企业各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一股绳的作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结合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责,真实地反映工作成绩,同时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和潜力,促进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企业经营效果。(5)保证内部审计独立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内部审计工作是对企业经营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一种独立的评价工作,通过检查企业各种业务资料,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服务工作,必须以真实、合法和完整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漏洞,披露薄弱环节。而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并为内部审计独立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内部审计的作用
(1)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企业经营管理是各个方面业务的有效连接,而制度是连接的主要工具,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整、执行是否有效,需要内部审计进行判断,通过内部审计能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使企业优化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2)有利于约束企业不良行为。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执行的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参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披露企业的不良行为,维护企业正常的经济秩序。(3)有利于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企业经营管理中会面临着很多风险,如外部风险有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内部风险有资金风险、决策风险等,通过开展日常或专项内部审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处理,在可控制范围内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4)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类型逐渐由财务审计转向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工作重点由财务会计情况转向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做到对企业管理现状心中有数,做到随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准备,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内部经营管理、加强法制观念、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5)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执行。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是否存在缺陷,需要内部审计进行评价,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各项业务流程的流转等检查项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提出相应建议,从而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3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联系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是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层面,与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融为一体。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独立评价,以评价各种业务是否按既定的流程执行,是否遵循了企业标准,是否合理有效的利用应有的资源,是否能达到企业制定的目标。所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是要看企业是否有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有效性,其次是各项业务的实施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进一步判断企业经济活动目标实现的可靠性,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建议。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内部控制是由各项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组成的一套系统,这套系统的运行需要通过有效的监督手段来保障实施,使内部控制的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内部审计作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手段,具有企业其他部门所没有的特征——独立性。因为内部审计不直接从事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置身企业内部对企业经营活动又比较了解,是实行内部评价的最好手段。通过内部审计定时或不定时的对业务部门检查,可以判断各项业务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业务内容的真实性,资产的安全性,企业政策的执行程度,企业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从而达到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对内部审计所披露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建议,从而促进完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内部审计的职能是以企业各项经营业务为基础,再依据国家法规、企业制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评判。在评判过程中,各项经营业务的真实可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执行情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类型越来越多元化,规模越来越大,业务量也越来越多,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不可能对企业所有业务资料进行详细检查,而只能采取以评价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查审计,不仅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又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形成的业务资料,不仅可以为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还可以减少审计工作量,从而节约审计成本,加快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二者相辅相成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属于相互影响、相互提高的关系,都是为了保证企业合法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内部审计依靠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健全内部控制作基础,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同样,内部控制也依赖于内部审计。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完整和运行是否有效,需要内部审计来评审,并通过一系列建议来完善内部控制,使内部控制得到进一步强化。但是,内部审计不能替换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包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其中内部审计包含在内部环境中。由此可看,内部控制要比内部审计覆盖面广;同理,内部控制也不能替换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职责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评价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就会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质疑内部审计结果的公正。
4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事例分析
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了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监督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该事件的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公司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泌尿系统疾病,其后在该公司生产的奶粉中发现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该事件发生前(2007年底)个别供应商屡次向三鹿公司提供了因检测不合格而被拒收,而该公司对这种提供不合格牛奶的供应商未加以深究,也没有建立“诚信档案”,而使得不良商贩有机可趁,在2008年3月三鹿公司收到婴儿患者家属的投诉时,也未能引起公司高层的重视,直到2008年9月被媒体曝光,震惊全国。从三鹿奶粉事件的表面看是采购环节的漏洞,但从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涉及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和内部审计的评审力度。如果该公司在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风险能深入思考,则可能避免此次事件的发生。同时,企业内部审计在对内部控制评价活动中,除了日常评价外,还应该实行不定期评价活动,从而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执行中的缺陷。
5结语
以上所述,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执行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的安全和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同时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独立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