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实用3篇)
【导言】此例“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1
数字化档案信息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因素,从而很容易使得数字化档案信息出现丢失。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缺失会直接对档案管理事业造成冲击,从而抑制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存在的安全问题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存储介质失效。目前档案数字化后的存储介质主要包括硬盘、光盘、磁带和微缩胶片,但是无论什么存储介质都存在失效的可能,上述存储介质的有效期只有3-5年,如果期间保管不善,其效果还将降低。
计算机硬件故障。就目前的计算机来说,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计算机部件使用的安全,需要在计算机中设置相应的保护机制,但是,即使设置相应的保护机制,计算机中的硬件也还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问题,一旦计算机中的硬件出现故障,就会使得数字化档案中的信息数据出现丢失的问题,从而使得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不利于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从而阻碍了数字化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而在计算机种类以及功能不断增强的今天,计算机中硬件出现故障的次数也在逐渐增加,这样的现象更加不利于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存储和保护。计算机软件故障。数字档案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数据信息管理管理,利用计算机中的相关管理软件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系统来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期保障数字化档案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从而提高数字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可以说,计算机相关管理软件的性能将直接决定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随着计算机相关软件性能的不断提升,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就我国现阶段的计算机软件发展水平来说,其还无法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形成高效的保护,计算机软件会受到来自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相关软件性能的稳定性无法保障,造成计算机软件出现故障。计算机软件一旦出现故障,就会使得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操作受到阻碍,但是相比于计算机硬件来说,计算机软件出现故障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信息安全来源于多方面,除了直接的硬件和软件安全外,还包括网络、信息保管和人为等,但是在信息安全技术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信息安全管理无法跟上其步伐。重建设轻维护、重应用轻数据或备份、重硬件轻软件是信息化的历来问题,如项目建设完成了就高高挂起,直至系统瘫痪,甚至数据无法恢复。
2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要想使得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就需要不断的对计算机中的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的改进,同时也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机制,利用先进的科学防护技术对计算机中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保障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并针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的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策略,以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保障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而针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可以采用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设备安全管理。就相关的调查报告可知,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的次数相对来说较多,而计算机故障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所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较为严重,因此,在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对硬件设备实施高效的安全管理,从而降低计算机硬件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在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从而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选择上入手,尽可能选择性能良好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对硬件设备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对硬件设备的厂家的营业执照和信誉程度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在计算机硬件的兼容性上和拓展性上对计算机硬件实施全面的审核,从而保障计算机升级过程中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另外,计算机软件设备故障也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相对于计算机硬件来说,其所能够产生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对其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和计算机设备安全管理相同策略,从计算机硬件也软件设备两个方面对计算机设备实施安全管理,可以更好的提高计算机设备管理的安全性,最大限度的保障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信息技术安全管理。依靠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在强度安全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现阶段科学信息技术援助。为了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在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来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
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要维护数字信息的安全,不仅要依靠技术手段,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对信息的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严密并且合理的管理规范与措施,从而保证数字信息的完整。真实和可靠。要充分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就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第一,就是要建立人员安全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有岗位安全考核制度、安全审查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第二是建立文档的管理制度,按照一定的密级对易经存储的数字信息进行分类,对于机密新信息和敏感信息需要进行加密,以防信息被窃听、毁坏或者变更。
综上所述,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关系到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其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需要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掌控,针对数字化档案信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积并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解决,以保障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从而推动数字化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3篇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
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2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计算机软件工程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工程处于转型阶段,未能涉足较深的科学技术,导致计算机软件工程尚未表现出成熟的状态,明显出现复杂问题,而且软件工程本身就具备系统特性,更是增加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探索的难度,由此可见:做好工程管理与应用的工作,成为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基本途径。
一、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措施
根据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实际,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推进软件工程的实质发展。
(一)规划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软件在应用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针对软件工程的潜在风险,实行风险管理,避免其在应用中,表现出低度的安全性能[1]。规划软件工程中的风险管理,最主要的是建设风险管理制度,强调风险意识。首先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清晰识别软件工程研发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规避软件风险,实时保护软件工程的应用;然后加强风险控制,对运行周期比较长的软件,实行风险控制,将风险机制引入到工程内部,降低工程运行过程中的损失,控制风险于安全范围内;最后推进软件的开发管理,结合软件工程的实际应用,记录软件工程开发与应用的详细内容,合理监督工程运行,保障工程处于零风险的运行状态。例如:通过管理制度,清晰识别软件由开发到使用的风险因素,深入研究开发阶段,重点在编程、试验方面进行风险分析,控制开发风险,设定软件空间,提高软件读取、运用的能力,同时跟踪软件应用,在软件应用中,设置风险跟踪系统和反馈系统,风险跟踪主要是监督软件应用中遇到的风险,进行远程处理;风险反馈则是根据用户在线使用,针对出现问题实行及时反馈,软件开发者根据反馈风险,规避处理。
(二)构建软件工程的体系管理。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和管理,必须处于优质体系的高度管理下,以软件工程为背景,构建科学体系,加强对工程的管理,主要是保障技术与科学知识应用的到位性,提高软件工程的科技含量,发挥专业技术的优势。结合管理体系,对软件工程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做充分管理,不断吸收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丰富软件工程内容,保障软件工程处于体系管理下,发挥软件工程的应用效益。例如:以“理论+实践”为体系构建的方式,通过理论,吸纳管理元素,丰富体系构建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管理体系的构建;实践是体系构建的目的,引入到软件工程内部,实时分析软件环境,确保工程管理环境,记录体系实践日志,为软件工程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标准。
(三)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对软件开发人员的管理,保障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促使软件开发体现积极性[2]。管理软件的开发人员,第一需要促进人员交流,特别是在软件工程方面,主动的交流可以深化工程开发意义,有效预防工程风险,促使工程开发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第二划分工程责任,明确开发人员的个人责任,降低管理难度,深化管理内容,促使管理内容快速渗透到工程开发的整体团队中,发挥工程价值。
二、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计算机软件工程得到良好应用,逐渐渗入到不同领域,发挥软件工程的优势,提高应用效率,例举软件工程的典型案例,如下:
(一)在办公环境中的应用。办公环境内对软件工程的应用呈现普及状态,基本办公企业都在使用软件工程,例如:各类网络办公软件、数据操作系统等,各个类型的企业,在建设办公环境的过程中,引入软件工程,简化办公流程,提高数据管理能力。办公环境中包含大量数据的运行和处理,借助软件工程,可以将数据集中汇总,在相同的界面内,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查询,如:大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着实体现软件工程的优点,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益和速率。
(二)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金融行业对软件工程的利用,取得明显效益,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同时,提高金融行业的信誉度。例如:银行系统的人机界面,用户直接通过终端设备,即可查询个人的账户信息。软件工程在银行系统内的应用,在USBKey方面尤为突出,融入多项软件技术,保障信息传递处于加密状态,为用户在网络状态下的各项财务交易,提供安全的环境保障,简化财款处理流程,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三)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软件工程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大部分高校引进软件工程,提高数据管理的能力。例如:学生信息的统计与管理,通过软件工程,可以将大量的学生信息,记录到统一系统内,方便教务人员操作,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系统,查询个人信息及学期成绩、学分。高校将软件工程逐渐普及到日常课堂,利用高效率的软件,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拉近师生距离,强化专业内容[3]。由于高校信息的多样化,其对软件工程的应用规模会越来越大,充分显示软件工程的应用质量。
三、结束语
针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现状,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提升软件工程的性能,确保工程发展的意义。计算机软件工程着实提供诸多便利,推进技术发展,必须加强对软件工程的管理,避免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引发风险,降低利用效率,基于现代信息化的作用下,加强对软件工程的开发力度,发挥软件工程的优化性能。
参考文献:
[1]郝滨滨。软件工程管理方法与实践[J].舰船电子工程,2004(04).
[2]李万军,曹艳云。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J].才智,2012(03):78-80.
[3]李建兵。计算机软件工程方法的进展研究[J].新课程(下),2011(08):36-38.
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控制;影响;对策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会计核算手段,使数据处理更快更准确;而且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同时也改变了会计核算程序、数据存取方式和存储介质,改变了某些与审计线索有关的关键因素,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完整与及时,保证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符合国家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保护企业单位财产的完整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
二、目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算化环境 下内部稽核机制有所削弱。、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需要经过多重手续,严格遵循有关的制约监督机制进行操作,而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复杂、经营内容广泛、地理分布广阔、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如果采用传统手段,不仅速度慢且花费大。实行电算化后,许多业务处理程序被大大简化,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完成,然而,一些内部牵制措施却无法执行,会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和控制,控制效率低,其审查、稽核机制被削弱。
2、会计信息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介质,从而使会计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胁。电算化信息系统中,这种人员之间的联系部分地转变为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操作员身份的识别及授权控制等都有别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给会计信息的安全带来一定的挑战。
3、使用电算化软件存在的风险
目前,许多单位在实际使用会计软件的过程中,软件的保护功能形同虚设,系统密码成为公开的秘密,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一旦该单位会计信息网络化公开,不但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系统用户无限制地浏览会计信息、控制会计网络系统,更严重的会破坏账务参数设置及科目体系、修改数据库,使系统陷入瘫痪。当然,除了操作制度不完善、内部岗位分工不科学、管理权限不严格外,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和玩忽职守也是电算化会计实际使用中面临风险的重要原因。
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1、实行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公司根据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配备专用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配备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相适应的专职人员,上机操作人员应具有会计电算化初级以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如下: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
2)软件操作: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公司要求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兼任软件操作岗位的工作。
3)审核记账:负责对输入的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4)电算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专职人员担任。
2、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1)、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定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
2)、操作人员离开计算机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3)、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
3、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1)、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行,要经常对有关设备进行保养,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
3)、对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及升级、硬件设备的更换等工作要有一定的审批手续;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监督。
4、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1)、会计核算软件使用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以计算机打印的书面形式保管制度。书面形式的会计档案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进行;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按年打印输出,交会计主管核对无误后装订成册,按会计档案管理的职责存档保管。
2)、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及其他介质的保管制度。
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及其他介质是指存贮在硬盘和软盘上的会计数据。执行会计管理职能的人员,必须经常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建立软盘备份,备份分为年备份、月备份和日备份,年、月备份分别按每年、每月一次,均在软盘中建立二份备份,并在软盘上填写保护签再外加封套可加盖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备份软盘应每隔两年转贮一次,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双备份方式的二套备份软盘存放不同的房间。日备份是指为恢复数据的最近状态而建立的备份。每日一份,二张软盘轮流备份。
3)、会计电算化文档资料的保管制度。
会计电算化软件和初始资料保管,应视同会计档案进行保管;替代手工记账的会计科目代码及其编制说明,包括会计科目代码表和该代码的设计原则,应视同会计档案进行保管;会计电算化系统文档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后的五年。公司资产财务部根据以上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原则进一步制订实施细则,各所属单位或部门遵照执行。
参考文献:
[1]孙为民,张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财会研究,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