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4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不足;提高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引入绩效理念,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是对预算管理进行的一个考核和评价。
一、实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措施
(一)制定方案,分步实施
当前,街道办事处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有个别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对其疏忽,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单位的基层员工对此并不了解;还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是却“疏于职守”,导致制度“流于形式”。基于此,我们应该制定一套具体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这套方案要明确财政绩效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采用小组制的监督管理方法,成立一个以街道办主任为组长的街道办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小组,然后由组长带领着各组员从事财政绩效管理工作,实现以领导小组来统领全局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机制。(三)广泛动员,明确分工
小组成立之后,就要对组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了,单位内部可以召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启动会,与此同时,要求单位的各科室要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开展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只有建立健全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让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有内容可查,有依可循。内控制度,包括收入支出控制、各种物资的消耗和琐碎的支出等等,单位各科室要以此为参考,根据自身情况完善其内控制度。
2.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单位要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单位负责人要对单位的总体预算负责,其他各科室的负责人也要为其负责的科室预算负责,要保证预算管理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3.建立审查监督机制。对于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科室经济分配、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等等工作展开经常性的检查,进行审计监督,通过这样的例行检查,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防止问题的扩散,提出改善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二)加强财务部门职能建设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真正的落到实处,我们不能让这项工作变成了“表面工作”,流于形式,疏于执行,为了防止这种状况,我们要成立一个专项考核组,重点针对单位内部进行监督审查。要将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全部纳入财务部门,进行统一核算,统一审查。财务部门认真进行财务核算。
(三)加强财务监管,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1.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机制。预算管理组织成立后,就要充分发挥该组织的作用,预算管理组织要负责对预算管理的指导、审核、平衡和确定预算草案,每年根据单位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年度预算。
2.加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定期公布经济评价指标。对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要进行按月汇总,按季分析,并且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公布评价结果。
3.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当前,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报告严重滞后,我们要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完善财务信息平台机制,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网络直报,让整个单位的会计信息得以及时、准确、系统的进行通报。单位要按月收集汇总这些会计信息数据,然后进行整合,提供给单位领导,予以参考,为其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析依据。
三、财务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不通畅
目前,众多行政单位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都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运行机制不通畅,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要求简单粗略,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监管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功能作用。
(二)财务监督管理不足
部分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内控的不完善为单位的财政监督管理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导致单位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有很多漏洞。此外,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的核算体系。财务监督管理不足,严重影响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绩效管理理念不强
对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资金的使用效益性和效率性不够重视,预算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足;没有将“要我评价”的被动绩效管理为“我要评价”的主动绩效管理,成为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瓶颈”。
四、推进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一)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建设
针对当前街道办内部存在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首先,要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促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规范和准确性。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来积极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加强内部监督,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要加快内部监督,完善机构建设。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内部监督体系是由不同的部门机构所负责的,各机构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畴,单位内部还要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机制,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以此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开展创建“节约型单位”活动,推行全成本核算
应该努力创建节约型单位,倡导单位内部各员工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运用中推行全成本核算,积极开展节约型单位建设活动,同时在单位内部必须推行全成本核算,加强财务控制。
(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做到“专职专用”
作为政府的基层单位,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面,必须要聘请一些专业的、高素质的会计和审计专业人才,单位要定期的引进相关专业人员,在聘请人员时,要注重对应聘人员职业技能的考核,根据单位岗位所需,和管理的需要,引进专业的人才,“做到专职专用”。对单位原有的财务人员,也要进行定期培训,要不断的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朱静。绩效利刃———北京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特别报道[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4(01).
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学院制 财务管理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一、高等学校学院制财务管理模式的涵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十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相继进行了学院制改革。学院制是大学下设学院,并以学院为管理中心,使学院具有实体性、主体性、自主性的一种分权管理的组织形式。大学发展到一定规模与层次,学系的管理模式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需要通过“学院”这样的组织层次,在大学组织结构体系中扮演承上启下的角色,实现大学组织结构的转型和大学功能的优化。这样,大学的管理重心就由学校下沉到学院。
我国《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五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这两种财务管理体制有着自身的特点。
“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模式是指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和使用学校的各项经费和资源,对财经工作和财务活动进行集中管理。这种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校级财务对二级学院的人、财、物等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这种管理体制适合规模较小的高等学校。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是指规模较大的大学,在建立健全财经制度、明确校内各级、各单位权责关系和学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根据财权划分、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由学校和各院系(即二级单位)进行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较充分地照顾到了二级单位的利益,有利于调动学院工作的积极性。大学在下放财务管理权力中普遍采用的是“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自求平衡”的原则。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院经费来源渠道和金额逐年增加,各二级院系可支配的资金不断上升,开支项目不断扩大,开支成本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新常态下,如何在学院制财务管理过程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注重绩效考核,保证学院理财、用财的规范性,调动学院教职工的积极性是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武汉大学经过近些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思索和努力的方向。
二、学院制财务绩效管理的目的、内容、作用
1.学院制财务绩效管理的目的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学院制财务绩效管理强调学校目标、学院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强调学校、学院和教职工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面。学院制财务绩效管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员工的共同参与。
几年前,武汉大学实施了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统一领导、二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框架下,推行校院两级管理,实现管理中心下移,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政策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学校从资源紧缺型向资源合理配置型转变,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直接从学院层面出发,建立集学院规模和工作绩效为一体的绩效拨款模式,使得二级学院预算和年度工作目标、计划相一致,实现学院制的全面绩效管理。
2.学院制财务绩效管理的内容
近几年来,武汉大学不断完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并加重了绩效管理与考核的指标,下达给学院的经费采用了绩效拨款模式,引入多参数的拨款公式,通过绩效指标权重,建立以内涵式发展建设绩效为导向的拨款体系。
财务绩效管理的内容体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日常运行经费绩效管理与拨款。按照二级学院的工作内容来确定模块设置,主要包括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培训班、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师资队伍、学生活动、对外服务、捐赠收入、管理工作等多个模块。第二类为业绩奖励核算管理,包括人事业绩奖励、设备运行奖励、科研业绩奖励、本科业绩奖励、研究生业绩奖励、学科排名业绩奖励、国际交流合作奖励、高水平成果奖励等多个模块,对每一个模块进行参数分解,设立N个参数,按照各个学院引入多参数的绩效核算公式,得出各子模块的经费额。第三类是重点建设资源配置与绩效管理。该类强化目标导向和提高建设效益,引导学院进行重点建设,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建设配置资源包括“985工程”“211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科研、修购专项等,绩效评估的内容有重点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标志性成果产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由学校会同第三方评估机构制订,绩效评估实施工作也委托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实施。评估机构对基础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最后,每个二级学院按照各个评估参数指标核算出绩效经费总额。
武汉大学采用绩效管理模式对学院进行经费分配,完善并加强了“统一领导、二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格局。它依据每年二级学院的各项工作考核结果进行绩效拨款,将日常维持经费直接拨到学院;并通过预算管理工作对学院及其院长的管理水平进行考核和评定,强化绩效引导,使学校的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三、新常态下学院制财务绩效管理对策
随着学院制财务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财权逐步下放至二级学院,而各学院财务活动和经济业务日益复杂,经济运行总量也不断扩大,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等变得日益重要。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新常态下学院制财务绩效管理的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学院制财务管理规定
实行学院制财务绩效管理,要制定一系列财务预算政策、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对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控。学校层面要提出统一规范的二级学院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形成制度后学院就要建立、完善各种配套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学院领导应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控制意识,依照相关政策法规,制定适合本学院特色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包括经济责任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日常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保证学院各项收支规范有序。因此,要从制度上进行宏观引导,使各二级单位既有自主性又有约束性。
2.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
编制学院经费预算的过程是调整学院资源配置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院教育规划事业发展的过程,因此,要十分重视教育经费收支的全面预算管理。其经费预算管理包括事先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绩效考核奖惩的全面预算。各学院的预算必须经学院、学校的程序批准后,由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在事业活动中严格控制,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
二级学院应从“大收大支、全面预算”出发,改进预算编制流程。在学院的预算编制中,应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预算编制。在具体编制方法上,要分析上年度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完成情况,通过实际和预算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本年度工作计划为目标来确定增减基数比例,最终确定本年度预算总数,保证预算的可行性、准确性、合理性。在分级管理中,可扩大二级单位统筹安排和使用的预算经费和分配的资源。
3.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通过预算执行机制对学院预算执行情况、完成结果以及效果进行绩效考评,客观地评价学院预算执行和各类资金使用情况。二级学院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使用历年预算执行比较分析法、学校拨款指标分析法、预算科目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学院的各类教学支出、设备费、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预决算指标进行客观分析。通过计算各因素指标的变动对预算完成的影响程度,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时系统地进行综合评价。要优化资源配置,控制好各类经费的使用效率。在资金的分配、使用方面,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强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计划管理,通过科学测算,合理调配,不断提高各项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经费支出。
另外,学院应进一步建立预算执行考核机制,考核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科学性和效益性等,将考核结果与工作业绩考核挂钩。对完成经济指标好的单位,采取必要的奖励措施;对不严格执行预算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责任人,或者绩效考核低下的责任人,追究其应承担的行政、经济责任。
4.加强素质教育,从加强管理与反腐倡廉的结合上搞好财务管理
目前,高校下拨到二级学院的经费拨款数额逐步增大,种类繁多,二级学院的经费使用等方面更需要合理规范。二级学院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党政主要负责人、主管财务工作的副职及有关管理人员,但是,这些人员的财会专业知识不全面。因此,需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加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岗位交流工作。要采取多渠道鼓励财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各学院以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要求,帮助各学院从加强管理和反腐倡廉的结合上搞好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预防违纪问题的发生。使高校的二级学院财务管理工作在由事后纠偏向事前防范转化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高等院校实行学院制财务管理必须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在遵守学校统一的规章制度下才能保证各学院的发展方向与学校战略方向相一致,因此,学院应增强财务管理的全局意识,把学院各项工作目标的设定与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绩效考核目标相结合,让绩效考核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对新常态下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二级学院需要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高校二级财务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高校二级财务管理运行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周雪飞。高等学校财政拨款引入绩效拨款模式的探讨[J].高教研究,2011,(5).
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3
绩效预算改革趋势
自2000年以来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部门预算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政府采购改革,上述改革基本是投入控制取向的预算管理改革措施,投入控制取向的预算管理加强了财政对资金的控制,减少了资金的浪费和沉淀,克服了过去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对公安院校来说,投入控制预算主要体现在基本支出按照生均定额标准拨付,项目支出经费按照核定项目专款专用,扩大国库直接支付范围等方面。近年来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公安院校预算趋于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就是在把握公安院校财务管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财务管理,不断提高公安院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现阶段公安院校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本质上还是重视从预算投入上控制,是投入控制取向管理模式的深化。然而,仅仅强调从源头上控制投入,强调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并不能保证公安院校资金支出取得好的效果。绩效预算就是指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绩效预算强调资金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公共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公共部门行为更加务实、高效。绩效预算强调以结果为导向配置预算资源,有助于弥补单纯投入控制取向预算改革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公安院校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资金支出管理水平。当前,国家财政部门也在大力推进绩效预算改革。继财政部早年出台的《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003]28号)之后,2009年,财政部制定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09]76号),并于2011年4月进行了修订。2011年7月,财政部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同年9月财政部廖晓军副部长在全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上做了《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讲话,对我国近年来的绩效预算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出了思路和工作要点。2012年9月21日,财政部下达了《关于印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财预[2012]396号),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实施绩效预算管理的具体步骤和评价方案。同时,对于中央级普通高等院校开展绩效拨款试点工作,2011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中央级普通高校绩效拨款与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挂钩办法的通知》(财教[2011]39号),规定了关键时点的预算执行率要求,督促中央高校加快项目预算执行进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从近几年来密集出台的规章制度可以看出,绩效预算管理已是下一步公共财政改革趋势。因此,在财政部门大力推进绩效预算管理的背景下,公安院校有必要顺应财政预算改革的趋势,探讨适合公安院校特色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公安院校推进绩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成丽敏 李热风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4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绩效存在的问题分析
财务管理绩效也就是财务管理的成绩与效益,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企业架构、经营管理成绩、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目前,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绩效方面还存在着绩效水平不高的原因,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财务绩效管理方面不完善,详细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有的企业财务绩效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尤其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缺少相应的指导,因而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容易出现财务核算、账目核算不准确等问题,这在多层级公司中特别突出,甚至出现账目混乱的现象,等总公司或上级公司财务发现问题时往往问题已非常严重。
(二)企业的财务绩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财务绩效管理不完善也是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缺少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影响了财务绩效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不合理,不能准确的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
(三)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是确保企业的财务绩效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尤其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规划约束作用,因此是提高企业财务绩效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仍然存在着较多不足,甚至有些企业都没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或全面预算管理形同虚设,影响了财务绩效管理。
二、改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绩效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建立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的财务绩效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绩效的关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科学合理的设置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现阶段一般企业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类:盈利性指标,主要包括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净利差、成本收入比等指标来评价。安全性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评价。流动性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存贷比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等指标。成长性指标,主要包括存、贷款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财务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等,综合考虑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主成分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等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二)完善企业财务绩效管理制度与财务绩效考核办法。在企业内部实施财务绩效管理,首先应该健全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内部监督制度、财务绩效考评制度等,为财务绩效管理实施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其次,应该完善财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重点:明确财务绩效考核重点环节,确定绩效考核周期,可以将考核内容分基础、业绩和奖罚绩效等几部分,明确全年财务考核指标,细化目标任务。同时,在财务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尽可能的以预算管理系统和资金监管系统为依托,及时跟进财务工作进度,发现财务问题,督促有效改进。此外,财务绩效管理部门还应该及时汇总核实相关绩效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最终绩效评价,保证考核准确合理,并以考核结果信息反馈为依据,不断改进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是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绩效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首先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预算目标,并采取增量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几种预算方法,完成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同时,应该重点加强对企业全面预算的执行控制管理,定期开展全面预算执行偏差分析,以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以我们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情况来看,没有两三年的严格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很难做到理想运行。
(四)完善企业的财务绩效管理保障机制。在财务绩效管理保障机制方面,重点是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措施,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以确保企业财务绩效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还应该注重加强内部监督管理,重点是通过内控审计部门进行日常检查及专项检查对各业务领域的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独立检查和评估,对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改进,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