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生产部管理制度【汇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84877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生产部管理制度【汇编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生产管理【第一篇】

关键词:林业;生产;管理

1引言

林业生产管理主要是借助对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应用,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进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促进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获取,真正实现林业生产管理的实际价值。因此,有要对林业生产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针对林业生产管理的具体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林业的发展,为环境改造事业和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林业生产的管理问题

近几年,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情况下,我国高度重视林业生产管理工作,在林业生产建设方面也积极践行提出的一系列生态设想,希望能够为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是还应该注意到,林业生产管理虽然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在实际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1)有关部门针对林业生产管理的监督不够规范,各项监督政策的落实受到限制,造成局部地区林业生产工作的开展存在滞后性,仍然有部分生产管理人员受到利益的驱动忽视生态管理模式的构建,不利于林业生产工作的持续稳步推进。(2)林业生产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水平偏低,无法有效支撑现代社会林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难以为林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林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不足,无法实现集成化供给,造成林业生产附加值偏低,资源的利用效果不理想,对林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产生阻碍。(3)社会大众对林业生产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尚未认识到自身参与林业生产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林业生产管理的配合度偏低,无法为林业生产管理工作夯实群众基础,也会影响生产管理的实际效果,制约林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3林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及管理要点

林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要点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要想促进林业生产的优化,就应该对林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要点加以明确,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作用的全面发展。林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要点涉及到种子的采集、播种、苗期管理、造林、新造林管理、中幼林管理、近成熟林管理等几个方面,在本次研究工作中就选取的其中几点进行分析。3.1种子的采集技术要点。应该对种子进行脱粒和净化处理,在对种子进行精心选择后完成储藏工作[1]。3.2播种技术要点。即开始播种前,要保证苗床质量,并且同时对种子进行适当的消毒、催芽,在保证种子达到一定的出芽率后,将种子播入苗床,在苗床上覆盖一层草。3.3造林技术和管理。造林技术涉及到造林地清理、挖穴、造林等几个方面,在造林地清理过程中,需要清除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并且对林地进行翻垦,深度最好保持在50cm左右;在挖穴时,应该结合造林的实际需求选择挖穴的方式,对株行距、树穴和深度等进行准确的处理;在造林工作中,一方面要保障起苗的完整性,并且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选择1~2级苗木开展造林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应适当浇足定根水,保证土壤水分。3.4中幼林管理。在中幼林管理工作中,较为关键的内容就是幼林间伐,即定期对林分郁闭度进行分析和调查,当达到0.8时需要适当开展幼林间伐工作,为幼林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幼林间伐工作中需要做到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弯留直,切实提高中幼林管理实际效果。

4林业生产的有效管理与实现

4.1林业生产及种苗管理做法。在积极探索林业生产高效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认识到林业生产和种苗管理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只有保障林业生产和种苗管理工作的具体质量,才能够促进林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全面贯彻落实,促进综合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针对林业生产和种苗管理问题,相关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关注选种以及净化存储工作,并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准确的测算,定期对种苗进行浇水和施肥等,并针对种苗的四季生长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如夏季应该注意采取避光管理手段,进入秋季应该适当的施加磷肥,在冬季则需要高度关注苗床的深度,必要时可以适当的采用点燃堆草的方式避免苗圃中出现热量的过度损失问题。结合种苗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种苗管理方式加以明确,并进一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够为林业生产管理整体效果和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4.2林业生产管理中GIS的应用分析。针对当前我国林业生产管理工作中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新时期要想促进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使林业生产管理工作真正满足现代化林业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就应该在林业生产管理中构建信息化平台,积极引入GIS技术辅助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而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林业生产管理的综合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在神经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的有效支撑下探索林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目标,为林业生产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2]。这样借助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在林业生产管理工作中就能够形成对林业生产动态信息的全面把握,林业生态建设也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对我国林业经济效益的获取着重要的积极影响。4.3基于营林的林业生产管理。从营林角度积极探索林业生产管理的措施能够为林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重要的保障,促进林业生产管理工作实现新的发展目标,辅助林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在具体借助营林手段加强林业生产管理的实践探索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系统地分析。(1)强化管理工作,控制林业生产的成本。如果林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过高,势必会对林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有序推进产生限制性影响。因此从营林角度应该加强对林业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可以适当的减少造林方面资金的投入,增加成熟林木产量,缩短苗木的培育时间,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科学合理的选择林地,有效改善林地种植品种单一的情况,创造集成效益。(2)结合市场需求对树木进行培育。在探索林业集约化生产的过程中,要想创造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就需要对市场上林木需求情况进行统筹分析,进而结合市场需求对树苗进行合理的选择,希望可以进一步增强林业生产的针对性,实现生产和销售的有效对接,为林业生产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3)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对生产管理活动进行适当地调整,保证所开展的林业生产活动能够与当前林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相适应,在提高生产管理效果的同时,也能够为林业经济建设提供全面的支持,促进林业经济建设取得新的发展成效[3]。4.4加强制度建设,控制生产进度。在发展林业经济,优化林业生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生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也会对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结合具体的生产工作需求,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制度,保证林业生产实践探索中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并且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有效的明确。借助制度的保障促进林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全面贯彻落实,在提高生产管理实际效果的同时也实现对生产进度的科学控制,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产出,在加强林业生产生态化建设的同时促使林业生产活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林业生产在现代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林业生产工作才能够实现新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为林业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

5结语

林业生产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全面把握当前我国林业生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林业生产管理的技术要点和管理优化措施,应该从多角度入手探索提高林业生产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措施,促进我国林业生产管理工作逐步进入到新的发展状态,在实现林业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也为地区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以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曹明.浅谈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218.

[2]赵振卿.浅谈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6):34.

生产管理【第二篇】

关键词:农村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电网改造;农村供电企业;电力系统

电力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电安全生产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增长、人们生存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提高农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电安全生产运行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农电安全生产的管理,认真仔细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实现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和网、省公司管理的深度融合。然而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给农电正常运行埋下潜在安全隐患。

1当前我国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设备管理不到位

在农电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及时更新农电生产设备设施,配电设备陈旧,设备故障频繁,加上设备安装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与设计图纸进行安装,设备管理不到位,给农电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相关人员在更换变电、输电与配网设备后,没有及时做好相关记录,更新有关资料,并且设备没有挂标识牌,甚至是缺失标识牌,给设备运行埋下潜在安全隐患。

生产作业缺乏管理

虽然县级供电企业已按照上级公司的要求,大力开展“三规范”、“安全风险体系管理”和“基础达标”等管理活动,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与作业标准要求,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生产作业管理体制,执行能力不足,导致生产作业管控落实不到位。加上在农电生产运行过程中,没有制定详细的年度、月度工作计划方案,管理工作具有随意性,极易造成管理工作监控失控。

安全生产监督体制不完善

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供电企业的内部还未形成网站的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各管理人员的管理内容、工作权限不明,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与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形同虚设,管理混乱,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章可循、有法难依。加上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工作,思想过于封建,工作中只是凭借着个人喜好办事,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管理,降低了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稳定、发展与业绩之间的关系,自我保护能力较低,习惯性违章操作,给整个农电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在进行检修与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只是凭借自身工作经验进行操作,导致人员伤亡事故与电网设备损坏事故屡次发生。

“两票”管理不规范

部分管理人员对“两票”管理认识程度不足,认为两票管理可有可无,只是走个过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填写,加上部分负责人没有严把审核关,漏写关键性内容,导致“两票”管理出现手写票与生产MIS系统写票的“两张皮”现象,缺乏规范。此外,农电安全生产使用的工器具管理不规范,工具配置不齐全,没有根据“三分离”的规定要求来存放安全工器具,并做好工器具的检查与试验工作,导致部分安全工器具无法正常使用。

2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解决方法

加强设备的管理力度

供电企业部分管理人员过于注重农电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对农电安全生产的管理,导致变电、输电、低压设备与配网的图纸与实际不符,有关设备缺失标识牌,给农电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加大设备与线路图实情况的普查与统计力度,详细列出需要整改的项目,并加以完善,做好设备常态化管理,保证接线图、设备标识牌和现场设备相一致。此外,还需根据相关规定与要求,巡视、测试和预防性试验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对于非正常运行的设备,还需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排查,找出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加强设备管理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更换到期设备,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加强生产作业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应结合农电生产管理的具体需求,在实行专业一体化的基础上,按照上级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标准要求与工作流程,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并落实到位,明确有关人员的工作权限。此外,还需合理规划农电生产,制定年度试验、检修和防治措施,并引入到月度工作计划中,按照生产班组的月度工作计划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个部门、负责人与人员手中,并详细安排下一周的工作任务。同时各单位和部门安全生产监督员还需按照生产工作计划,做好自身职责工作,尽可能减少非计划工作安排,真正做到工作有计划,过程有监管。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制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正确认识到农电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农电安全监督体制作为执行“安全第一”责任者职责的重要任务,将安全生产目标落实到每一位职工手中,实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此外,一线管理人员作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还需适当增加一线生产岗位安全生产补贴,组织制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措施,并落实到位,以制度和考核规范人员的安全管理行为,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同时企业还应按照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农电安全生产监督网,配齐安全监管人员,避免农电安全管理出现“真空”现象。

强化员工安全责任意识

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高层领导负责人、部门管理人员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管理理念,以发展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提升忧患意识与职责意识,做到尽心尽责;其次,还需做好自身工作职责,将防范事故的重点放在预测、鉴别与判断是否对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造成的影响因素与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上,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并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明确职工的安全职责、管理范畴与权限,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力度,将安全第一、人人有责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最后,还应定期到现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每位职工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规范他们日常工作行为,实现农电安全生产。例如在每年10月份,以“农电安全生产整治月活动”为主题,开展为期1个月的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方式,加深职工对规章制度与规程的理解与记忆,切身体会到农电安全生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运用现行风险分析与作业管控流程分析近期出现的农电事故,汲取教训,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此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安排工作人员观看《电力生产安全事故警示片》与《电网工程建设员工安全施工行为规范》,开展学习讨论交流会,与同行兄弟进行交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安全责任意识,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基础。

加强“两票”管理

工作票与操作票是避免人员伤亡、设备损毁和误操作事故的有效手段,直接关系到整个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因此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定期抽查“两票”,避免出现“两张皮”的情况。并加强“两票”管理,对“两票”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约束有关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两票”真实可靠。对于安全工具的管理问题,企业还需按照班组安全工具配置标准,存放作业工器具、材料和安全工具,避免安全工具受潮,并做好维修与保养工作,安全工具能够正常使用。例如为了更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方便“两票”的执行、检查、考核与统计,企业可按照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有关细则,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标准格式进行填写,填写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并一式两份,做好存档工作。又如针对安全工具管理,管理部门加强已有工器具数量的统计工作,购置工器具专用柜进行保存,同时安排专业维护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建立完善安全工具交接追究制度,并落实到位,以规范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安全帽、绝缘手套与防护工具等安全工具正常使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管理工作,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与全员参与等特点,受各方面因素与外部环境制约。要想提升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与质量,确保农电安全运行,必须加强设备与生产作业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并落实到位,为有关人员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从而达到提升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目的。

作者:彭厚林 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沅江市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宝栓.探究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

[2]陈英.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3,(12).

[3]刘继春.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大科技,2013,(13).

[4]姜苏.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预防策略[J].中国科技博览,2015,(34).

[5]徐成春.我国农电安全管理问题和改进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4).

[6]肖泽娟,宋平松.新形势下农电安全生产工作探讨[J].低碳世界,2013,(8X).

[7]杨鸿刚.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0).

生产管理范文【第三篇】

供电企业资产管理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长期以来都是企业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特别是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为了降低企业的成产成本、保证生产的安全运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在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的生产管理,但是还远远达不到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的目标。下面是供电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1.没有实现企业设备资产的量化管理,不清楚企业设备资产的具体库存、具体成本和运行状态等情况,或者是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各个部门不统一,无法确定哪一方的是准确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2.没有对企业设备资产的运行情况和历史维修进行统一记录,导致无法快速获得维修设备的历史缺陷和移动情况,难以通过对设备资产的历史状态分析以快速得出维修措施,影响维修效率和生产进度。3.缺乏设备维修的标准化作业规范,对设备的检修主要依赖专家的经验与能力,既影响设备维修的工作效率,还加大了出现人为误差的概率。4.由于缺少对设备历史数据的记录,设备检修过程中没有历史故障和缺陷的分析依据,从而无法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检修规范和方法,维修效率和费用无法达到最优化。5.由于各部门之间的生产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加大了库存管理的难度、增加了成本负担,设备抢修无法迅速查询到储备品,增加了抢修时间和成本。6.由于没有充分实现信息的共享,难以完成设备维修成本的预算和控制,给生产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都带了很大难度。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实现企业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国内供电企业已经普遍应用MI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维修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没有充分实现设备维修成本控制和资产信息管理效益,因此,供电企业要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控制生产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需要应用一种更先进的管理系统,EAM即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正是能满足供电企业这一需求的先进成熟的管理系统。

二、企业资产管理的概念及方法

企业资产管理(EnterpriseAssetMan-agement,简称EAM),是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合理安排设备维修计划、企业资源及相关活动的进行,从而实现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与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相比,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在保持静态核算功能的同时,还实现了对资产从申购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企业资产管理是以资产、设备台帐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检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几种可能模式,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中。”企业资产管理就是一个将众多密切相关的模块科学合理地整合在一起的集成系统,充分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功能,确保了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即时更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资产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三、企业资产管理在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供电企业具有典型的资产密集型特点,良好的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还是企业获取利益的重要战略方式。因此,将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引入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对生产设备进行集约化的规范管理,为供电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成本、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在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应用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有利于供电企业实现企业资产的量化统计,有效地对设备资产的具体库存、运行状态、库存成本,库存备品进行集约化管理,解决了供电企业因设备资产庞杂而带来的管理难题。2.庞大的设备维修、维护费用是导致供电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没有经过合理规划的库存备品更是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施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对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相关数据进行统一记录和科学规划,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3.企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先进开放的技术平台,在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准确有力的依据,辅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决策。4.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具有先进开放的平台属性,有效地实现了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的统一规划和实时共享,可以方便灵活地根据供电企业的业务特点进行二次开发和定制服务,很好的满足了供电企业管理服务业务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的需求。5.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在记录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增加了根据设备维修计划进行工作安排、分析维修人员工作效率的辅助功能,为企业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方式,这也与目前国内人事管理逐步向人资管理发展的趋势相契合。

四、结语

生产部管理制度【第四篇】

二、本规定适用于厂区全体员工。

三、禁止在车间聊天、嘻戏打闹,吵架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注:离岗指上班后脱离工作岗位或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四、车间内禁止玩手机(游戏、上网、播放音乐等)。

五、必须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

六、操作人员下班后必须将机器设备、仪器及工作岗位清扫干净,保证工序内的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工作台面不得杂乱无章,生产配件须区分放置。

七、车间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排产,根据车间设备状况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生产工作分工不分家,各生产工序须完成日常生产任务,并保证质量。

八、车间如遇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不符合规定,有权拒绝生产,并报告上级处理。如继续生产造成损失,后果将由车间各级负责人负责。

九、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产品生产工艺或生产流程。

十、生产流程经确认后,任何人均不可随意更改,如因个人原因造成产品不合格,按产品实际价格赔偿;如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有错,应立即停止并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研讨,经同意并签字后更改。

十一、车间员工必须做到文明生产,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生产任务,不得拖三拉四完成不了任务和质量要求,否则给予重罚;因工作需要临时抽调,需服从车间组长以上主管安排,协助工作并服从管理,对不服从安排者将上报公司处理。

十二、员工不能为了省事而偷工减料,一定要按工艺流程严格做到自检、互检,不合格产品不要流到下道工序;下道工序员工要对上道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核,不能弄虚作假,如发现上道工序质量问题应报告检验进行评定,做出相应的处理。质检和班长负责对质量的监督和抽检工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5 1784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