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室管理制度【优秀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图书室管理制度【优秀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图书室管理制度【第一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院系;图书资料室;问题;对策
高等院校图书管理分为校级图书馆和院系图书资料室两个层次。与校级图书馆的“大而全”相比,院系图书资料室以图书资料专业性突出、学术资料借阅率高、资料流通畅通、服务对象更明确等优势,在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了校级图书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高等院校图书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益而重要的补充。但是,目前的不少高校,尤其是一些起步较晚、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高校,其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亟需加以解决。
一、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图书资料大幅度涨价,学校所拨经费更显短缺,严重影响图书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图书资料入藏量的逐年递减和图书资料陈旧率与日俱增,满足读者的需要越来越困难。总体来看,尽管学校对院系图书资料室建设逐渐重视起来,其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还是远远赶不上图书资料、知识信息的更新速度,更是难以适应图书资料价格的上涨指数。这使不少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严重滞后于时展的步伐,文献存储量有限,资料陈旧率越来越高,使得院系图书资料室藏书还很难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也导致一些稀有的图书不能及时归还,影响了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人员编制不到位
高校为了控制学校教职工规模,对院系图书资料室的人员编制控制比较严格,这导致一些院系在资料室管理与建设中面临着严重的人员配备短缺问题。虽然院系即使十分重视本院系的资料室建设,也往往因为人手紧张而不能尽如人意,不得不采取让其他管理人员兼职图书资料管理员,或者聘用专业素质不高的临时工从事资料管理工作。编制限制而缺少合格专业管理人员的现象,无疑成为了制约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与建设的一大瓶颈。
(三)人员服务水平低
资料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管理员不仅要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以及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但不少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管理员并非出身科班图书专业,并非受过专业教育或培训的专职管理者,而大多是些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不仅专业知识匮乏,管理素质不高,还严重缺乏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本来业务水平不高,还要承担一定的院系日常行政工作,只能做些简单的收发、借还的基础工作,无法为读者提供专业性信息服务。
(四)数字化建设滞后
纵观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其现代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资料室不具备微机管理的条件。不仅仍处于手工管理状态之中,而且收藏管理文献分类编目不清、借阅管理随便,降低了院系资源的使用效益,影响了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经费不足、领导不重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主客观因素所导致的。
二、提高院系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要做好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配置与培训工作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已渐变成一种对知识和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工作,现代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大量的图书馆学理论,还要对本院系的专业或重点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教学、科研的前沿发展方向等有所了解。因此,高校下属院系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与业务培训,使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随时掌握新技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有效,更有价值的服务。同时,下属院系领导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院系图书资料室人员配置上,要适应时展的要求,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二)要加快院系图书资料室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在院系图书资料室的业务管理,特别是在文献采购、分编、排架、检索、借阅等方面的管理上,院系图书资料室要向校级图书馆那样,严格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献工作标准》和图书馆、资料室的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在分类、编目、题录等的编制工作中,要保持与图书馆体例的一致性,确保“分编标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有利于与全校乃至其他院校图书馆系统的正常接轨和并网,全面提高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同时,院系也要加强对资料室人员和事务管理。在工作纪律、服务态度上提出更高要求;在业务方面加强指导与检查,要在制度建设和资料财产账目上严格规范管理,杜绝或减少书刊的丢失现象。
(三)要切实加大经费投入
要通过倾斜性经费投入,促进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有效展开。只有这样,院系才能通过多种途径来选拔专业人才,充实资料室队伍建设,提高资料员的专业素质;只才有可能在及时更新和完善基础设施,才能加强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力度,使院系图书资料室建设紧随时展的步伐,也才能保障图书资料采购力度,提高专业文献资源收藏量,改善文献资源结构,满足师生不同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充分发挥院系图书资料室在院系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应有作用和价值。
图书室管理制度【第二篇】
关键词:科技 图书资料 管理
一、 科技图书资料室管理模式
科技图书资料室有别于图书馆,它具有“专”、“深”、“快”的特点,是以专业文献为主要范围的小型情报资料机构,所收藏的文献资料应是最快捷、最便利的信息资源,所存资料是多年科研和科普活动的积累,专业书籍相对集中,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既要为科普宣传提供书刊资料,方便广大科普爱好者查阅科普资料,又要搞好科研探究、学术交流,为全市宣传科技知识和推广科学技术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咨询平台,为提高全民公众科学素质提供知识保障。
科技图书资料室是进行科普宣传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和保证,图书资料员是图书资料工作的主体,负责文献信息的搜集、组织和传递。因此,图书资料室管理模式,不仅需要行政上的管理,更需要适合自工作规律和特点的业务管理。行政上采用“双重领导”的管理模式即行政、人事接受馆领导,业务活动由图书资料室负责。
图书资料员是保障资料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首先, 图书资料员应是广大读者与科技图书资料室之间的联络员。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文献信息供求和保障的桥梁。其次,图书资料员应成为广大读者的信息员。资料员不断将本室文献资料和各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化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及时掌握最新科技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同时及时了解读者的个性需求,有针对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第三,对资料室文献资料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包括图书的验收、分类、编目、登录、打号、盖章等步骤,每步均应精心操作,不出差错。编制出科研和科普需要的专题书目、题录、索引。建立一套集资料、图书、工具书、期刊、论文、检索、会议、情报为一体支撑科研、科技培训和咨询的文献管理和服务体系,使文献资源很好地与学科专业相匹配。
二、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搞好信息服务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图书资料最重要的资源。就图书资料管理和服务而言,转变思想观念,开拓创新,树立服务创新理念,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牢固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奉行“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的信息服务为多元的知识服务,为本地科研机构提供坚实的文献信息保障,使图书资料的全部工作都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资料的自身价值。具体做法是:在服务对象上,实行全面开放,不仅面对科研人员,还向农村实用技术人员、农函大学员以及众多的科普宣传者开放,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极大的方便。在开放时间上,也较之过去延长了很多,平均每周长达40个小时。在管理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借阅方式做了重要改革,实现计算机管理。基于过刊在资料中的重要位置,将过刊资料装订成册,整理上架,便于师生借阅。同时,经常开展定题定期的课题跟踪等服务,了解科研项目的全部过程,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充分发挥资料室资源的优势。
三、加强科技图书资料室的人员培养
突出专业性质和建立特色资料室是科技图书资料室人员的主要任务,要把一般化信息服务提高到突出学术性、专业性、研究性和情报性的特色服务上来,不仅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压缩、精炼,而且要为科研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服务,为制定学科发展战略、长远规划和科研课题提供综合性、预测性的信息。这对图书资料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视加强科技图书资料室的人员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更新知识、继续学习的机会。通过继续教育、在职学习、参加专业培训班、出席学术会议等形式,提高资料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操作能力,特别要强化计算机网络知识及其应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
四、加强图书资料室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和电脑的普及,使人们获取信息、知识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根据需求,加快图书资料室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建立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作为网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立起应变静态收藏为动态收藏加网上信息存取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新模式,使室藏文献与网络资源相互依存、彼此补充,达到两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初步形成了测绘学科文献信息中心。 同时,科技图书资料室与各地图书馆微机联网,实现图书资源共享,使读者通过电脑检索,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资源,对搞好科研、科普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加强图书资料室的内涵建设
图书资料室在科研和科普宣传建设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资料室能否形成特色。按本是经济特色和技术要求尽一切努力来收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的论文和资料和与本地农业、工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论文和论著等。另外,根据地域特色选订一批最具有权威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外文书籍,提供相关专业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和资料,满足读者需要。
六、加强图书资料室的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科技图书资料室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广大科研人员更有效地利用资料室的平台开展科普宣传和研究工作,快速检索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必须建立和落实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第一,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包括借阅制度、流通制、损失赔偿制度、全开架管理制度等,并且严格管理,依据借阅制度,严格执行,以便加快图书资料的周转速度。加强同行业务协调主往来,建立稳定的沟通关系,努力使有限的资源实现共享。
图书室管理制度【第三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阅览;管理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阅览室直接面向广大师生,其建设质量、管理方法、服务水平如何关系着图书馆的形象。图书阅览室应根据图书、报刊更新速度快、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等特点,在做好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同时,重视报刊阅览室服务与管理。下面笔者结合图书阅览室的工作实际,探讨图书阅览室的一些管理措施和服务方法。
一、强化设施建设,改善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往往就是一所学校的门面,图书馆设施建设如何标志着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阅览室相对综合性大学图书阅览室条件简陋,设施较差,图书种类和数量相对不足,阅读环境有待提高。
(一)加大图书场馆设施建设力度,为师生提供宽敞舒适的阅读环境。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这对学生的阅读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保证生均2平米左右建筑面积,特别是改、扩建的学校要充分做好图书场馆建设规划。规划要具有超前性,要与学校的整体建设相协调,场馆样式要上规模、档次,充分保证师生阅读场所的宽敞、明亮、安全、舒适。
(二)更新书架、桌椅、冷暖等内部设施。职业学院要加大图书阅览室的建设力度,还必须在内部设施更新上下一定的功夫,考虑使用质量较好、柔软度高的产品,让师生在读书中享受快乐。
(三)增加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的建立,让学生足不出户,在家就能浏览学校的电子图书,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空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四)美化室内环境。图书馆阅览室内、外部环境与室内空间布局与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生的阅读心境和学习效率。因此图书阅览室在注重硬件装饰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软件装饰环境的需要。图书阅览室的幽雅整洁的环境,有助于读者集中精力阅读。可将阅览室空间划分几个区域,形成不同格调的读书场所;在图书阅览室可摆放多种花木,通过植物绿化装饰达到优美安静的读书环境;窗户窗帘装饰要精美,透光度要高。
二、转变管理观念,营造规范的阅读秩序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读者对图书阅览室管理秩序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阅览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加强自身建设,改进管理方法入手,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信息的需求,确保图书馆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创新完善的管理制度。图书报刊借阅者来源广泛,素质参差不齐,在借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规范完善管理制度是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用制度管理是做好阅览室管理工作的根本方法。如规定图书报刊阅览室开放时间,制定期刊报纸开架阅览现刊不外借制度;制定文明阅览,保持室内安静,反对霸位,爱护室内环境,严禁吸烟等制度;爱护书刊,严禁在图书报刊资料上圈点、划线、标注、折页等;不得挖洞、撕页,违者赔偿、罚款等制度,并把管理制度做成标牌放在阅览室醒目位置,时刻提醒读者遵守管理规定。
(二)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能较好地处理好各方面关系。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应结合阅览室业务工作实际,进行工作机制改革,将人性化管理观念融入到管理中,避免盲目性、空泛化,真正发挥图书阅览室工作的积极作用。图书管理员必须要工作认真,不但要及时整理书架,使各类报刊杂志对号入座,把书架期刊排列整齐到位,而且要随时引导读者服从阅览室的各项管理规定。
(三)提高技术管理设备利用率。随着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越来越深入的开展,更多的学生读者会涌入图书馆,他们对阅览室的利用率会越来越高,图书馆将不仅仅是学生阅读和借书的场所,它的第二课堂的特征将会更加突出,教育职能将会更多地体现。图书阅览室为师生定做电子借阅证,在阅览室进出口安装监测仪,防止其他人员进入阅览室。多角度安装电子监控系统,防止图书报刊被盗、损坏。建立电子借阅档案,便于图书丢失之后的查找。
三、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馆藏借阅服务是图书馆员的主要职能。图书阅览室不但要为读者管理好图书,更重要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为读者提供准确、及时、有价值的图书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因此,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一)着力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匮乏,对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知识掌握不足,难以适应高校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需求。因此,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素质,是适应图书时代信息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引进高素质图书馆员。特别是引进掌握一定信息检索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的人才。二是重点培养具有图书管理知识方面的人才。可以选派部分馆员到综合大学图书馆实习锻炼或到大学深造,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图书阅览室的服务水平。三是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素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引进图书馆,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技能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图书馆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主动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二)实施开架阅览服务模式。开架阅览具有直接性,读者直接接触图书,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图书,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扩大了阅览范围。开架借阅不用查目录,可以直接取阅,缩短了图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读者与图书的亲和力。
(三)针对不同需求的读者定期推荐文献目录、图书导读,公布在学校公告栏、校园网、图书网页上。这样既方便读者选书也激发读者的读书欲望;开展调查摸底,对学生的阅读意愿、服务需求等开展调查,以便提供更好的借阅服务。制作图书阅览室网页,利用网络系统宣传图书阅览室信息、图书检索技巧与方法、信息查询工具及搜索引擎介绍等。将新进图书信息到图书馆主页上,以便师生及时了解新书信息和查阅。
(四)开展网络借阅服务。网络借阅不受传统图书馆借阅时间限制,网络借阅24小时开放;图书馆有借阅册次限制,网络借阅则可随看随调;图书馆有还书期限的规定,过期需缴纳罚款,但网络借阅则不存在此情况。
图书室管理制度【第四篇】
关键词:文化站;乡镇图书室;管理制度;人员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是有效传播文化知识信息、扩充农民知识储备,提升其技术水平,强化农村生产能力的主要活动阵地之一,也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发挥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作用,做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管理,完善采购、做好编目分类与登记、扩充图书室服务渠道等工作,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村建设的需要,这是本文主要的探讨问题。
一、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职能
乡镇文化站书报刊阅览室是为群众提供读书、学习的场所,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书报刊内容应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负责图书、报刊杂志的管理及装订一修补等维护保养工作。负责办理书刊的借阅、流通及各项统计工作。负责图口目录的检查、维护和指导读者使用图书目录,书刊排架要准确整齐、便于检索。负责解答读者提出的咨询问题,负责搞好图书室内卫生和安全工作。图书室的电子阅览室,要满足群众对文化信息的需求,是提高群众认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报刊和新书来满足不同年龄群众的需求。
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存在的问题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经费短缺仍然是个问题,虽然一免费开发活动的的经费,但是要许多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基础设施陈旧,设备短缺。藏书数量少、质量差、结构失衡,图书室里的书比较单一,而且里面的书许多都是旧的,好多东西都已经不适用了。管理不规范,存在问题多,图书没有分类、没有编目,就摆上书架,借阅记录随便,没有认真做借阅统计和分析。馆舍小制约发展,设施差有待改善,图书室面积不足,不利于群众在图书室阅览读书和相互交流。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必将制约图书室的发展。农民对图书室的建设并不是很关心,读者少。图书室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多种原因导致图书室发展。
三、建设和发展乡镇文化站D书室的对策
(一)争取政府及领导的支持重视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图书室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政府和政策的支持,需要领导的关怀和重视。政府要完善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经费投入如果条件允许政府应把每年乡镇图书室的购书经费纳入年初的财政预算。其次要解决好管理人员的配置和待遇问题,让他们能安心这项事业,才能稳定这只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保证图书的完好和充分的利用。
(二)注重现代技术在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应用
利用现代技术为广大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提供服务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管理便捷,并能与中心图书馆同步的办法。每个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只要少量电脑及网络设备,就可以给农村群众提供一个内容丰富、信息量极大、方便快捷的网络大世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应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成果来丰富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重点发展乡镇馆电子阅览室。通过与“共享工程”市、县分中心联网,使乡镇馆的实际文献数量增大几倍乃至几十、几百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各类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
(三)规范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管理制度
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正常开展借书、阅览活动,对图书室图书及时进行分类、编目与整理,完善图书采购及登记管理。完善图书采购及登记管理。乡镇图书资源的采购应符合区域生产与农民群众实际需求,不应盲目的注重采购数量而忽视了资料质量。图书管理人员则应通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广泛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符合其生产实践需求,方能有针对性的采购农民真正需要的价值化图书资料。制订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评估标准。根据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标准,结合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实际,制订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评估条例;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作为公共图书室系统中的最基层图书室,参照公共图书室的评估定级标准,按照标准去要求、去规范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各项工作。
(四)扩充图书室服务渠道
为提升图书应用效率,乡镇文化站应依据图书内容将其划分为经济、文化、科学、政治以及农业科技等组成部分,并清晰编制目录信息,做好公告标识。同时应面向农民群众做好图书资料宣传,令其明确各类新到图书状况。组织讲座宣传活动,为农民介绍电子图书资源应用查询方式、光盘借阅流程,还可定期为农民群众播放宣传视频,介绍生产种植前沿技术信息,开展各类丰富形式培训班、组织继续教育,深化图书室教育服务功能,进而扩充农民群众视野,激发其学习、探究热情。
(五)提高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加强业务学习。不少馆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行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学习。重视工作研究。积极参加市、县、区图工委组织的各项工作研讨活动,开展图书馆工作交流及研究。以基层发展为契机,积极思考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建设,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工作研究来促进馆员学习业务、提高业务,从而改进图书馆工作,提升馆员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乡镇文化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文化需求,深入到农民中间,和农民广交朋友,为他们提供生产科技信息,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文化服务工作方法,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不知找书、难找书和难利用书的困难。这样图书馆才能贴近农民,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并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品牌。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要作为本乡镇的图书服务中心,还要积极发展、指导、带动村图书室、党员图书室、农村书屋、农村文化大院等的建立,在基层形成一个广泛的图书服务网络,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志春。探讨农村文化站的生存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2]张海建,高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文化站建设[J].华章,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