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实用最新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77828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历史教案洋务运动实用最新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第一篇】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是探索史的开始,是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开始,是学习的第一层面器物层面。在近代化探索过程划时代的一步。

二、说课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等历史知识,提高学生。

总结。

归纳的能力。能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2.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感知文本及图片了解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概括得出洋务运动的背景及经过,力求论从史出。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学习,认识这是一场自救运动,侧重肯定其开启近代化闸门。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难点:如何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说学法和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小组探讨——引导互动——-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再现、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五.说学情。

本校是一所全市重点中学,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好,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多于课本。对洋务运动过程掌握较好,需要突破难点。

六、说过程:

设计意图:1本课主要是理解重点洋务内容,突破难点洋务评价。内容大多学生能掌握,处理评价时许多教师往往直接以课本最后一段讲解为主,其实‘近代化’完全可以从课文前面的内容(军事工业近代化,民用工业近代化,文化科技近代化)学生自己得出,论从史出。

2,围绕新课标,结合学情,多激起兴趣,多小组探讨,多使用启发,避免枯燥。过程:

第一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准备:学案,课件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意图:章节导入,点明重点。

2、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学生自主学习。意图:自主学习。

极性,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疑问,自主解决。)。

第二环节:组织学生欣赏一段视频:意图:激发兴趣,增加直观。

观看洋务运动视频,使学生形象直观的从整体上对洋务运动有个了解。

提出问题:

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什么叫洋务洋务派有哪些代表。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1。多媒体图片展示。

2.多媒体材料展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

务运动的举措,各大组又以四人为小组,完成各项任务,各小组要确定一个主要发言人。

第一小组:军事爱好组:

(1)组员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海军简表。

(2)观察课文图片和小字内容,以课文小字资料突出对安庆内军械所等军工企业的介绍,如涉及企业规模、生产产品、特点、作用影响类的知识。教师ppt图片展示:

安庆内军械所图,江南制造总局制造速射炮,等(3)展示简表ppt。第二小组:企业家组:

(1)组员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简表。(2)观察图片及阅读课文小字,以课文小字资料突出对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的介绍。根据图片进行讲解。

第三小组:科教文化组:(1)组长发言说出成就。

学生动眼看、动口议、动脑思的亲身体验,搜集有效信息来有效解决。

可适当点拨:从涉及内容看,外洋大机器;从涉及范围看,由工业技术到文化教育。都采用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都雇佣了工人。概而言之,近代化。

第四环节评价提升:洋务运动评价——-开启近代化。意图:讨论启发,水到渠成。

1,教师展示什么是近代化ppt[政治。经济,文化]教师展示工业革命大机器。

学生组长总结:洋务运动的作用来看。

引进了与封建生产关系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必然会起到客观的积极作用:

1、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2、这些企业的生产,可以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

3、它也可以诱导一些企业家积极创办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它创立的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

力。

5、创办京师同文馆,派人出国留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所以说,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教师展示视频:甲午海战。

3,思考为何中国败日本胜利[教师:只学技术,不改制度。

第六环节:作业(见课件)。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第二篇】

1、全面否认。认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存在着两条对立的政治路线,一条是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实行对内镇压对外投降,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反动路线;一条是从太平天国、义和团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路线。洋务运动则属于反动路线一边。它是一次地主阶级进行垂死挣扎的自救运动,也是一次勾结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变为半殖民地的卖国运动。理由是:目的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或是为了增加财富,但是经典作家认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在对外政策上,妥协投降;在创办企业上严重依赖外国,并具有很浓的封建性,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基本否认,某些肯定。其标准与前者相同,但承认洋务运动在促进科技引进、人才培养及对促使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方面有某些客观上的进步作用。不过,这些进步作用不能改变洋务运动的反动本质。

3、基本肯定。认为洋务运动虽然有种.种缺陷和弊端,但主要历史作用是积极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进步运动。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主要代表有徐泰来、戚其章等,戚认为“如果以社会实践及其效果作为评价洋务运动的标准,就应当基本肯定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李时岳则将洋务运动放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提出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代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陈旭麓则从“新陈代谢”的角度上论述了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进步运动。

4、发展评定论。不同意将洋务运动简单地定格为反动和进步。认为它有适应历史潮流的一面,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有对内对外的双重目的,作为太平天国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洋务运动,在太平天国等起义被镇压之后又继续发展,有明显的御侮目的,在70年代以后,又由主要对内变为主要对外,由办军事工业转变为主要办民用工业,都是符合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潮流。

1、洋务运动举办了近代中国由国人自办的最早一批军用和民用近代企业,揭开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这些企业涉及到军事、工矿、交通运输等方面。它们在中国当时初步发生和发展的近代生产方式中,占有主要地位。从产生时间上看,它们虽迟于外国在华资本所办的近代企业,但比商办企业要早;从生产规模和资本总额来看,不仅远超过当时的商办企业,而且优于外国资本的在华企业。

2、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有不少的缺陷,但它们毕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举办鼓励和刺激一批中国人投身近代企业,促进了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在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过程,实行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并给这些企业以税厘上的减免、资本招收等方面的支持,这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3、洋务运动所兴办的工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在当时都是不同于传统的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破祖宗成法、开风气的作用,它们同时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学说,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和习俗变迁。首先,它改变了中国人重农抑商的观念,重商主义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其次,对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中国人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正确认识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西方文化的价值,认为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再次,近代西方物质文化的大量传入,对中国人的习俗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开风气之先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不仅出现了一些新兴事业,而且西方的物质文化也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相关的观念和习俗于是发生了变化。

4、洋务运动加强近代中国的国防,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陆军,在酝酿时固然有镇压人民起义的目的,但同时也有明确的“御外”意识。进入70年代以后,转变为以反对外来侵略为主。洋务派兴办近代军工企业,创建第一支近代海陆军,使中国的国防水平发生了一次大飞跃,并在反对外来侵略上起了一定作用。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举办民用工业,同时还有“稍分洋商之利”的民族意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在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收回国家利益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5、对晚清政治变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洋务运动是在新兴政治派别洋务派的领导下进行的,它不同于顽固派的保守和排外,刷新政治风气。洋务派在举办各种洋务事业的同时,还设立了一系列的新式机构,对新生事业采取新的管理政策,促进了晚清制度的近代化变迁。如:总理衙门在举办洋务时职能不断扩大,改变了以往中央六部分工的模式,为中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演变打下了基础;洋务派还在总理衙门的主持下积极从事外交活动,并向外派驻公使、领事,促进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洋务派在科学制度存在的前提下,举办同文馆等近代学校,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并对传统选官制度产生了一定冲击等。

6、洋务运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生产力与资产阶级,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一定的物资基础和阶级力量,为这些历史运动开辟和铺垫了道路。

考题必答观点:

首先,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其次,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最后,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幵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最后,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第三篇】

1、洋务运动举办了近代中国由国人自办的最早一批军用和民用近代企业,揭开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这些企业涉及到军事、工矿、交通运输等方面。它们在中国当时初步发生和发展的近代生产方式中,占有主要地位。从产生时间上看,它们虽迟于外国在华资本所办的近代企业,但比商办企业要早;从生产规模和资本总额来看,不仅远超过当时的商办企业,而且优于外国资本的在华企业。

2、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有不少的缺陷,但它们毕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举办鼓励和刺激一批中国人投身近代企业,促进了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在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过程,实行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并给这些企业以税厘上的减免、资本招收等方面的支持,这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3、洋务运动所兴办的工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在当时都是不同于传统的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破祖宗成法、开风气的作用,它们同时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学说,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和习俗变迁。首先,它改变了中国人重农抑商的观念,重商主义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其次,对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中国人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正确认识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西方文化的价值,认为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再次,近代西方物质文化的大量传入,对中国人的习俗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开风气之先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不仅出现了一些新兴事业,而且西方的物质文化也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相关的观念和习俗于是发生了变化。

4、洋务运动加强近代中国的国防,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陆军,在酝酿时固然有镇压人民起义的目的,但同时也有明确的“御外”意识。进入70年代以后,转变为以反对外来侵略为主。洋务派兴办近代军工企业,创建第一支近代海陆军,使中国的国防水平发生了一次大飞跃,并在反对外来侵略上起了一定作用。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举办民用工业,同时还有“稍分洋商之利”的民族意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在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收回国家利益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5、对晚清政治变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洋务运动是在新兴政治派别洋务派的领导下进行的,它不同于顽固派的保守和排外,刷新政治风气。洋务派在举办各种洋务事业的同时,还设立了一系列的新式机构,对新生事业采取新的管理政策,促进了晚清制度的近代化变迁。如:总理衙门在举办洋务时职能不断扩大,改变了以往中央六部分工的模式,为中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演变打下了基础;洋务派还在总理衙门的主持下积极从事外交活动,并向外派驻公使、领事,促进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洋务派在科学制度存在的前提下,举办同文馆等近代学校,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并对传统选官制度产生了一定冲击等。

6、洋务运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生产力与资产阶级,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一定的物资基础和阶级力量,为这些历史运动开辟和铺垫了道路。

首先,洋务运动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目的是相互矛盾的,使得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另外,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增加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其次,洋务派本身阶级具有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摧残者和破坏者。洋务运动开办的企业采用的是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管理体制,必定会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外交活动中,却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利益的作用,但是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四,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并没有实现,洋务运动基础上算是失败。而且当时大多数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被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

洋务运动总共有两个口号,它们分别是“自强”和“求富”。其中“自强”是洋务运动第一阶段的口号,而“求富”则是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口号,不管是哪个口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都是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巩固清廷的统治。

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一场近代化的变革运动,洋务运动虽然最后失败了的,但是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同时辅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这样的指导思想,目的在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来改变清政府饱受列强欺凌的局面。

洋务运动的出发点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由于洋务运动受到当时朝廷顽固派的镇压和干涉,再加上难以彻底根除存续了上千年的封建制度的弊端,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第四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

(2)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通过理解洋务派、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的内涵,培养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通过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会遇到哪些困难及思考当时中国除向西方学习外还有没有别的强国之路的问题,培养切入历史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

(3)通过对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

(4)通过评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

(1)感知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陆军建立、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等史实,积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理解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

(2)学会从生产力标准和从人类文明演进高度运用历史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1)在中国由封建王朝发展模式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社会转型中,洋务运动作了最初的努力,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由此培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追求进步的精神。

(2)学习洋务派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3)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重点:洋务派的出现;近代工业的创办。

难点: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对李鸿章的评价。

[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洋务派产生的时间。

4、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区别。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3、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4、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

以师生互动方式进行。

提问1:什么时候,洋务派出现,洋务运动兴起?

提问2: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

提问4:洋务派除了兴办近代工业外,还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活动?

提问5:洋务运动有哪些进步作用?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第五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

(2)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理解洋务派、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的内涵,培养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通过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会遇到哪些困难及思考当时中国除向西方学习外还有没有别的强国之路的问题,培养切入历史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

(3)通过对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

(4)通过评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陆军建立、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等史实,积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理解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

(2)学会从生产力标准和从人类文明演进高度运用历史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中国由封建王朝发展模式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社会转型中,洋务运动作了最初的努力,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由此培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追求进步的精神。

(2)学习洋务派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3)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洋务派的出现;近代工业的创办。

难点: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对李鸿章的评价。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洋务派的出现。

1、洋务派产生的时间。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3、洋务派的主张。

4、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区别。

二、近代工业的创办。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3、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4、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

[小结]。

以师生互动方式进行。

提问1:什么时候,洋务派出现,洋务运动兴起?

提问2: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

提问4:洋务派除了兴办近代工业外,还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活动?

提问5:洋务运动有哪些进步作用?

[作业]。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第六篇】

(一)学术界的几种观点。

1、全面否认。认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存在着两条对立的政治路线,一条是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实行对内镇压对外投降,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反动路线;一条是从太平天国、义和团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路线。洋务运动则属于反动路线一边。它是一次地主阶级进行垂死挣扎的自救运动,也是一次勾结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变为半殖民地的卖国运动。理由是:目的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或是为了增加财富,但是经典作家认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在对外政策上,妥协投降;在创办企业上严重依赖外国,并具有很浓的封建性,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基本否认,某些肯定。其标准与前者相同,但承认洋务运动在促进科技引进、人才培养及对促使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方面有某些客观上的进步作用。不过,这些进步作用不能改变洋务运动的反动本质。

3、基本肯定。认为洋务运动虽然有种.种缺陷和弊端,但主要历史作用是积极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进步运动。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主要代表有徐泰来、戚其章等,戚认为“如果以社会实践及其效果作为评价洋务运动的标准,就应当基本肯定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李时岳则将洋务运动放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提出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代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陈旭麓则从“新陈代谢”的角度上论述了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进步运动。

4、发展评定论。不同意将洋务运动简单地定格为反动和进步。认为它有适应历史潮流的一面,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有对内对外的双重目的,作为太平天国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洋务运动,在太平天国等起义被镇压之后又继续发展,有明显的御侮目的,在70年代以后,又由主要对内变为主要对外,由办军事工业转变为主要办民用工业,都是符合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潮流。

1、洋务运动举办了近代中国由国人自办的最早一批军用和民用近代企业,揭开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这些企业涉及到军事、工矿、交通运输等方面。它们在中国当时初步发生和发展的近代生产方式中,占有主要地位。从产生时间上看,它们虽迟于外国在华资本所办的近代企业,但比商办企业要早;从生产规模和资本总额来看,不仅远超过当时的商办企业,而且优于外国资本的在华企业。

2、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有不少的缺陷,但它们毕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举办鼓励和刺激一批中国人投身近代企业,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在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过程,实行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并给这些企业以税厘上的减免、资本招收等方面的支持,这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3、洋务运动所兴办的工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在当时都是不同于传统的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破祖宗成法、开风气的作用,它们同时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学说,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和习俗变迁。首先,它改变了中国人重农抑商的观念,重商主义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其次,对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中国人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正确认识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西方文化的价值,认为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再次,近代西方物质文化的大量传入,对中国人的习俗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开风气之先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不仅出现了一些新兴事业,而且西方的物质文化也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相关的观念和习俗于是发生了变化。

4、洋务运动加强近代中国的国防,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陆军,在酝酿时固然有镇压人民起义的目的,但同时也有明确的“御外”意识。进入70年代以后,转变为以反对外来侵略为主。洋务派兴办近代军工企业,创建第一支近代海陆军,使中国的国防水平发生了一次大飞跃,并在反对外来侵略上起了一定作用。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举办民用工业,同时还有“稍分洋商之利”的民族意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在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收回国家利益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5、对晚清政治变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洋务运动是在新兴政治派别洋务派的领导下进行的,它不同于顽固派的保守和排外,刷新政治风气。洋务派在举办各种洋务事业的同时,还设立了一系列的新式机构,对新生事业采取新的管理政策,促进了晚清制度的近代化变迁。如:总理衙门在举办洋务时职能不断扩大,改变了以往中央六部分工的模式,为中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演变打下了基础;洋务派还在总理衙门的主持下积极从事外交活动,并向外派驻公使、领事,促进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洋务派在科学制度存在的前提下,举办同文馆等近代学校,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并对传统选官制度产生了一定冲击等。

首先,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其次,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最后,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幵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最后,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第七篇】

《洋务运动》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迈出的.第一步,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现在,我主要想分析一下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教学改进。

首先,在本课的知识方面,虽然我把具体的知识点都设计到了,但却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另外,虽然具体的知识点都有了,但是却缺乏一根能把他们联系起来的主线。如果这个做不好的话,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都记住了,但出了课堂,或者时间一长,由于线索不够明确,学生的印象不深,也会很容易的忘掉,这一方面还是需要我特别加强的地方。

第二,就是在重点的突破上。在以前的讲课中,我都非常注重重点的突出。洋务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而重点不仅仅是说给学生,或者把知识点明确的呈献给学生,而重点在“突破”两个字上。让学生明白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所以在以后教法的设计上,应该特别的下工夫,这样才能在每节课的重点中有所突破。

第三,是在课堂的管理上。这也是我这一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这一节课中,我就做得不是很充分,这是我今后要特别注意并不断改进的地方。另外,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我还注意到另外一个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教师语言的选择上,如果一个老师的语言做不到精炼且生动有趣,那就让我们尽量做到简洁有效吧,有效的提问,有效的语言引导都对整节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些是应该是在充分的备课基础上才能完成的。

第四,需要自己尽量去完成的就是资料的补充和引导,比如说图片、小故事及相关材料等。为了方便教学,也为了学生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案的设计和简要的讲解来尽量补充。再者,就是教师的精讲方面。比如说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这就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功夫。在洋务运动这一课中,我本来想让自己尽量做到少讲,可因此却发现了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水平毕竟有限,他们只是能找到一些简单的知识点然后去记住它,却做不到理解。而想要完成“理解”这个任务,还需要我们老师去教,去精讲,重点在这些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下工夫,或者是在整节课的总结上用力,我想,课堂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这也是我讲完这节课后的一点思考吧!通过讲《洋务运动》这节课,我觉得自己今后的任务还是非常重的。

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是急不来的。在学校的关心及本教研组的帮助下,我有信心,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及专业素质。不断的反思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必须做到的,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也是我的一个重要目标,我相信我能做得到!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第八篇】

1、洋务运动举办了近代中国由国人自办的最早一批军用和民用近代企业,揭开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这些企业涉及到军事、工矿、交通运输等方面。它们在中国当时初步发生和发展的近代生产方式中,占有主要地位。从产生时间上看,它们虽迟于外国在华资本所办的近代企业,但比商办企业要早;从生产规模和资本总额来看,不仅远超过当时的商办企业,而且优于外国资本的在华企业。

2、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有不少的缺陷,但它们毕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举办鼓励和刺激一批中国人投身近代企业,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在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过程,实行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并给这些企业以税厘上的减免、资本招收等方面的支持,这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3、洋务运动所兴办的工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在当时都是不同于传统的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破祖宗成法、开风气的作用,它们同时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学说,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和习俗变迁。首先,它改变了中国人重农抑商的观念,重商主义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其次,对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中国人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正确认识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西方文化的价值,认为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再次,近代西方物质文化的大量传入,对中国人的习俗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开风气之先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不仅出现了一些新兴事业,而且西方的物质文化也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相关的观念和习俗于是发生了变化。

4、洋务运动加强近代中国的国防,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陆军,在酝酿时固然有镇压人民起义的目的,但同时也有明确的“御外”意识。进入70年代以后,转变为以反对外来侵略为主。洋务派兴办近代军工企业,创建第一支近代海陆军,使中国的国防水平发生了一次大飞跃,并在反对外来侵略上起了一定作用。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举办民用工业,同时还有“稍分洋商之利”的民族意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在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收回国家利益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5、对晚清政治变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洋务运动是在新兴政治派别洋务派的领导下进行的,它不同于顽固派的保守和排外,刷新政治风气。洋务派在举办各种洋务事业的同时,还设立了一系列的新式机构,对新生事业采取新的管理政策,促进了晚清制度的近代化变迁。如:总理衙门在举办洋务时职能不断扩大,改变了以往中央六部分工的模式,为中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演变打下了基础;洋务派还在总理衙门的主持下积极从事外交活动,并向外派驻公使、领事,促进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洋务派在科学制度存在的前提下,举办同文馆等近代学校,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并对传统选官制度产生了一定冲击等。

6、洋务运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生产力与资产阶级,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一定的物资基础和阶级力量,为这些历史运动开辟和铺垫了道路。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第九篇】

洋务运动总共有两个口号,它们分别是“自强”和“求富”。其中“自强”是洋务运动第一阶段的口号,而“求富”则是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口号,不管是哪个口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都是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巩固清廷的统治。

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一场近代化的变革运动,洋务运动虽然最后失败了的,但是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同时辅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这样的指导思想,目的在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来改变清政府饱受列强欺凌的局面。

洋务运动的出发点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由于洋务运动受到当时朝廷顽固派的镇压和干涉,再加上难以彻底根除存续了上千年的封建制度的弊端,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第十篇】

土右旗美岱召中学内蒙古包头014000。

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而止步于19世纪末的清末“洋务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虽然以前的历史学者也肯定了它的积极性,但是相比之下,却更注意它的缺点和不足,以致于把1895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看作是“洋务运动”完全破产的标志,贬低了它的历史作用。笔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亦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基本上是内涵相同、可以互相替换的历史概念,只不过前者顾及表述传统、突出其历史性,后者涵纳新学、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贯通。”

“洋务运动”产生于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就决定了“洋务派”自身的两重性。传统史家认为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是封建性、保守性十分浓厚的历史人物。笔者在此不想对这一问题做过多的争论,只想提醒一下持这种观点的史家,他们是否注意到了当时中国特殊的国情。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封建性特别浓厚的国家,像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开明地主可谓是凤毛麟角。试想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兴办洋务是何等的艰难。因此,我们不能对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期望过高。所以,严格的说,历史所赋予洋务派的任务是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而不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是不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呢?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事实俱在,毋庸讳言,至于完成得好还是不好,那是另外的问题。”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不得不承认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更抱着“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这种镇国内、御外侮的主观意图,洋务派开始兴办军事工业。但是,也正是军事工业的兴办,吹响了中国近代化的号角。综观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英国、美国等欧美强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在明治维新前,这样的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在西南各强藩渐次进行。”把军事工业的创办即国防近代化看作是中国近代化的弊端,就在于它的生产与以往的生产有质的区别,即由手工变成了机器。而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内地工匠,小工则人无定数,视公务之缓急为衡;价有差等,较技艺之优劣为准”,随着军事工业的运行,“非铁不成,非煤不济”成为洋务派官员的共识,由此引发了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高潮。

笔者认为,这一举动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引发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并且可以说民用工业中的一些官僚总办、帮会办本身就是资本家。这一时期的民用工业主要以官办、官商督办、官商合办、商办等形式出现,而以官督商办最为引人注目。“所谓‘官督商办’,就是以招商的方式,在政府监督下,利用商人资本创办民用工业。”这些“官督商办”企业都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统计数字表明,在轮船招商局初创之时,如购买一股股票,即投资一百两,到1883年6月,经10届结账分红,股息所得,累计已达一百两。”更有甚者,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于1882年10月24日正式开业,这样,通过直接投资或购买近代中资企业的股票,很多人转化为资本家。另一方面,“一部分封建官吏以李鸿章等人为靠山,直接参与‘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逐步转化为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另一种类型——中国早期官僚资本的人格化身。”至此,历史期盼已久的中国资产阶级就这样诞生了。

总之,这一时期,随着中国的门户洞开,洋务运动兴起,以近代工业化为主体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也由此启动。作为它的第一阶段,我们可以说它的这一步走得并不坚实,并不平衡。但是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也就会理解为什么这一步走得如此艰难,也会明白这一步迈出的重要意义。不管怎么说,它的这一步是迈出了,不论迈出得是好还是坏,它的使命算是完成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127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