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论文范例优秀5篇
【导言】此例“演讲与口才论文范例优秀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演讲与口才论文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英语演讲 演讲课教学 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69-02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对外交流对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赛的频繁举办,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日益繁荣的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滞后性以及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贯彻实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要求,许多院校都为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开设了“英语演讲”、“演讲艺术”等类似课程,并专门为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辅导或培训。
然而,在遍地开花的英语演讲课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的英语演讲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教学误区。为了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英语演讲课教学,必须重视并改正这些教学误区。
二、教学误区及分析
(一)以演讲比赛为教学目标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本校选手在各级各类英语演讲赛和辩论赛中取得的成绩。客观上,这些比赛为演讲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信息,例如,通过了解比赛对演讲者语言能力、知识储备、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但是,高校英语演讲课绝不能仅仅以演讲比赛为教学目标,因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绝不仅仅是为了在演讲比赛中取得佳绩,在大学生今后的论文答辩、求职面试、出国留学和日常工作等方面,出色的英语演讲能力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语演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演讲与口语表达方面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技巧,具备用英语进行演讲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
因此,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应当着重于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如语音、语调、语法、朗读和复述等能力。在高级阶段,应当着重于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地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评判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扫除英语学习的障碍,最终帮助学生在大量的口语实践中完成从单纯模仿语言到自由运用语言的过渡。
如果以演讲比赛为教学目标,完全为比赛而教学,就会大大影响英语演讲课本来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就会使相当一部分无缘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丧失学习动力。
(二)以英语演讲比赛标准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尽管演讲比赛是英语演讲课的一个中心话题和主要内容,但教学活动决不能以演讲比赛或辩论赛的标准来衡量每个学生的表现。
实际上,许多学生没有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将来登上演讲舞台的机会也非常渺茫。所以,为了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而学习演讲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如果演讲课以演讲比赛的高标准作为课堂教学标准,就会抑制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并丧失用英语演讲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向学生强调,不要觉得演讲和辩论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即,其实,演讲和辩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例如,在同学的生日聚会上,作为主角的同学当然要在聚会上发表简短的讲话。这难道不是一个公共演讲的机会?而作为公司的员工或领导,同样必须具备一定的演讲能力和辩论能力。又如,同学们在宿舍里争论某某歌曲或某某影片的好坏,各抒己见,热闹非凡,这就是辩论。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教师就需要在课上淡化演讲比赛的氛围,设置更多如上面提到的情景,让学生忘掉这是在“演讲”或“辩论”,从而减少他们的紧张感和畏难心理。
总之,我们在制定演讲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可以参考英语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的标准,但不能完全照搬,否则,英语演讲课将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为唯一教学内容
英语演讲课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毋庸置疑,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该是英语演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然而,如果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作为唯一教学内容,那将是有失偏颇的。该课程绝不仅仅只涉及语言本身,它是一门实践技能课,将英语语言训练与演讲技巧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即综合运用语言和知识的能力。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和演讲台上有出色的表现,不仅要具备流畅地道的口语水平,还要具备在公共场合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魄力和自信。另外,良好的思辨能力和广博的综合文化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广博的文化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他们要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各种热点问题、古今中外的优秀历史文化等。这不仅需要学生注重日常的知识积累,而且还需要锻炼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007年CCTV 杯英语演讲决赛的一位选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被问到作为领导,人力资源管理和专业知识哪个更重要的时候,这位选手的回答非常恰当。她以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为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世人皆知,但是他更适合于辅佐刘备,因为后者更擅长人力资源管理,所以尽管刘备专业知识不如诸葛亮,但不失为好的领导。
在英语演讲课上,也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用例子和事实说话,而不能泛泛地、空洞地讲道理。另外,英语演讲与辩论的历史、讲台艺术、演讲稿与辩论稿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段、演讲与辩论中的媒体辅助技术等内容也是演讲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
总之,英语演讲课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口语训练只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者,单纯地提高口语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四)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
英语演讲课是一门参与性和互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宜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英语教学新模式。然而,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演讲课成了教师练习和展示口语的舞台,成了教师的个人表演;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和看,很少能够参与其中。
在演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类似于电影导演,他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类似于导演指导演员演戏,真正的主角是学生(演员)而不是教师(导演),教师甚至有时还需要隐形。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可以是模仿,可以是对他人的演讲进行提问和点评,也可以是定题演讲,还可以做小游戏,等等。只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上主动开口讲话,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无疑就会锻炼他们的胆量,增强他们的口语自信心和在公开场合讲话的能力,还会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也可以体现在课堂之外。就这门课的实际情况而言,每周两个学时根本无法完成既讲解理论知识、观摩演讲比赛,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多重教学任务。日益普及的互联网可以帮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甚至下个月的话题,让他们以“group work”的方式事先搜集资料。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完全可以在网上找到更多、更好的文字或视频材料。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让他们逐渐成熟、培养其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过程,还可以创造一种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一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结论
以上的四种教学误区,在一些高校的英语演讲课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演讲比赛的方式、内容和评价标准,但不宜将演讲比赛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因为该课程不是为参加比赛的学生专门开设的短训班,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因此而在今后的求职、深造和工作中受益。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克服以上教学误区,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
[ 参 考 文 献 ]
[1] Stephen E. Lucas.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8th ed.)[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2] 徐卉,王煜。英语演讲比赛与大学英语教学[J].经济师,2005,(12).
演讲与口才论文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口语存在问题训练方法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保障和促进学生就业的前提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职业学校各科教学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本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着重于对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说的能力是目前高职学生应当重点提高的能力,因为从职业竞争形势来看,不善言谈的职业者在同等条件下明显要逊于健谈者。但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来看,语文口语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甚至于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的提升,增加了就业难度。鉴于此,笔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解决。
一、高职院校学生语文口语现状分析
1.高职语文课程的现状制约着口语教学发展
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虽然是必修课,但相对于专业课语文课程在许多院校并不受重视。而长期的应试教育又使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需教好课文,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就行了,因此,“读”和“写”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他们认为教学生“说话”太简单,或者没有必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落后,仍停留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以教为主、很少和学生课间课下进行沟通,教学内容单一使课堂气氛沉闷,很多学生本来学习就差,学生不能参与其中。很少有教师去注意拓展学生的口语能力,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学生自身的原因
职校学生大多在考取普通高中无望时才不得不选择了职校。他们在语文方面知识少、阅读量小、词汇积累少,因而口语表达也受阻碍。另外,在一些地方受方言影响,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直接影响了表达效果。同时职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正趋于成熟,在情感上出现了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公众场合“羞于启齿”的心理障碍。
3.生活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许多学生在由于口语能力差,缺乏很好和人沟通的能力,言少木讷,不愿意和人多交往。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讲“在外面尽量少讲话,言多必失,多做事,少惹事”。有的家长经常忙于工作,很少和孩子沟通,给他们关怀。这些因素都造成在生活中没有很好的语言氛围,缺乏语言环境的生活必将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口语差。特别是许多学生生活中很少到外面和社会接触,进入社会后不知所措,不懂和人交往的礼仪,不知道如何和别人打招呼交往等。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以教材为依据,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倾听训练
倾听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必要活动。俗话说听得懂才能说得明白,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总是你说给别人听,也需要你听取别人的话语,这就有必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走进一座座知识的殿堂。倾听要注意掌握以下方法:首先要精神专注。一要听,即从说话人话语中获得关键信息;二要看,察言观色,捕捉有用的非语言信息。其次要勤于思考。不断分析说话人的观点和意图,调整自己的预测,善于听出说话人通过话语、表情等暗示的隐性信息。另外要积极反馈。对说话人的讲话做出适当的反应,要和说话人交流目光,恰当地调动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判断、认识与评价。
2.演讲训练
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在运用口语的同时辅以适当的情感、动作,以表达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演讲是一种宣传鼓动的有效形式,也是每位职校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表达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演讲的主要特点:目的性、鼓动性和艺术性;要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语言流畅生动、感情浓烈真挚、态势自然得体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演讲知识储备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参与演讲的准备,然后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作5分钟演讲。演讲要求可由易到难:第一步,允许学生预先写出演讲搞,上台后照本宣科,但要求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表达清楚;第二步,学生可预先准备好稿子,但必须脱稿讲述,力求做到声音和姿态相结合;第三步是即兴演讲,这要求就比较高了,演讲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音调既要抑扬顿挫,内容又要有真实感,题材更要符合当时的要求。在这三步中,第一步、第二步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第三步,则需要平时不断积累知识和锻炼口才。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作些适当的辅导,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举行演讲比赛,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辩论训练
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协作、仪表仪态为一体,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辩论是检验人的口才,也是检验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是站在对立立场就同一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批驳对方观点的一种论争。它既要有立论,又要有驳论,比一般的演讲要求更高。教师在指导辩论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结合课文对学生讲深讲透辩论的有关知识。如辩论的特点:立场尖锐对立、思维活跃敏捷、用语严谨激烈;辩论的基本要求:论点鲜明、论据真实、听辩认真、应对灵活、逻辑严密;辩论的准备和辩论的技巧等,以便让学生深入领会。二是让学生分别扮演正反两方,对课文内容进行论辩演示,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辩论后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三是以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辩论的题目可选择如“青春需要偶像/青春不需要偶像”、“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等有意义的题目,可以安排8人一组,正反方各4人,进行辩论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可达到促使学生自觉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琼。中专生的口语交际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5(2).
[2]江幼华。口语交际的教学方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8).
[3]吕仙娇。口语交际课的误区与对策[A].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获奖作品精选[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4]严绍国。高职语文口语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09(9).
演讲与口才论文【第三篇】
突破口才的方法:口才训练方法一、积极心态训练
1、自我暗示:每天清晨默念10遍我一定要最大胆的发言,我一定要最大省的说话。我一定行!
2、想想训练:至少五分钟想象自己在公众场合成功的讲话。
3、至少5分钟在镜前学习微笑,展示自己的手势及形态。
二、口才锻炼
1、每天至少10分钟深呼吸训练。
2、抓住一切机会讲话、锻炼口才。
每天至少与5个人有意识的交流思想。
每天训练自己三分钟演讲。
每天给亲人、同事至少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或完整的叙述一件事。
三、辅助锻炼
1、每天至少20分钟阅读励志书籍或口才书籍,培养自己积极心态,学习一些技巧。
2、每天放声大笑10次,乐观面对生活,放松情绪。
3、训练接受他人的视线、目光,培养自信和观察力。
4、培养微笑的习惯,要笑得灿烂、真诚、锻炼亲和力。
5、学会检讨,每天总结得与失,写心得体会。每周要全面总结成效及不足,并确定下周的目标。
突破口才的方法02:口才训练的几个要点逻辑清晰三段论
清晰的逻辑对于优秀的演讲同样重要。演讲的逻辑在整体上体现在演讲的结构大纲上。
我最常用,并且发现简洁有效的就是经典的议论文三段论。第一部分结构,开场点题介绍背景,简言是指开门见山,也可以是提出问题;第二部分,组织内容对开题观点进行逻辑支撑和阐述说理,也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也可以是解决问题;最后一部分,总结全篇升华主题,强调愿望和结束演讲。
语言艺术
带着有力的思想,通过三段论讲解你的小故事,能否就真正引人入胜呢?这个时候就需要语言艺术了。这方面有大量的专业课程以及大家语文中都学到了不少。
这里就提几个常用的方式:1)自问自答:引发听众思考,这里一定要质问令人反省和触动的问题,问题有冲击力和代表性,然后在听众还在思考时,你坚定陈述答案;2)重要观点的特别强调:对于特别重大和重要的观点,我在演讲时会特别直白表达,说某某个观点非常重要,以及为什么和对什么重要。;3)排比句的运用:这种修辞很鼓励用于思想的表达和演讲中的华彩展现,或者一个漂亮的令人影响深刻的有力结尾。
话音控制
我们的演讲是通过说话演绎的,因此动听的、浑厚的、清晰的、富有磁性的声场,在阐述你的思想时将感染和鼓励听众。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优质的声线,但是,重要的是,请记住话为心声,如果你的思想是诚恳的,你的演讲是真挚的,从你的心底都发出这些坚定的信号,就一定能够感染听众。大家可以找找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绝对魅力和宗教般感召。有关话音控制,然而从常规的话音控制技巧上,可以遵守一个基本的准则:越重要的内容,话音越要传递控制力,同时可以一字一顿地表达观点。只要你足够诚挚和用心,听众能够感觉到。另外练习朗诵能够很好改善语言和声音控制能力。这里总结的一句话:用心诚挚地演说演绎!
肢体感染
如果大家看过列宁的演讲等等,他们都会大方舞动手臂,强化演讲力量。这方面因个人风格差异会很大。基本的建议是如果动用肢体感染,动作要大方自如、从容、发自内心,展现你的风采即可。
眼神接触
演讲的时候,演讲者应该大方群视观众,秘诀在于演讲中都要保持对所有观众区域的眼神交流,从演讲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逐个区域看着他们的眼睛,让每个观众都感觉你曾经看过他。当然,切忌扫视和眼神的飘忽,当然更不要对着观众眨眼,因为这样太雷人。
自始至终与听众互动
演讲与口才论文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 演讲能力 人才 思辨 表达 礼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演讲是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它需要演讲者提前准备和阅览大量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拥有较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大量的语言和材料储备。具备这些能力需要个人提高德、才、学、识等方面的修养,对于个人成才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演讲能力对一个人的成才有很大的帮助。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形,在称赞某人有能力时会这么说“他很会讲话”或者“他真会表达”,演讲能力俨然已经成为衡量个人能力水平的重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表达能力”逐渐被延伸为“组织能力、思辨能力、自学能力”的范畴。
清华大学演讲课程主讲人颜永平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而口才是良好人际关系的调和剂,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口才是人的首要交际工具,所以,演讲能力就是一种生产力。他关于口才的一句至理名言:时代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口才,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人才贵在有口才,有口才的人肯定能成才,而且是改革开放事业所急需的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
演讲能力在个人成长中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1 思辨能力的发展
在我国教育中,学习演讲和辩论不是以培养演讲家和辩论家为目的的,而是为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①在西方教育中,演讲更像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更是个人成为政治家、外交家的必经之路。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逻辑性强的,在他们的文章中每一主题思想大多是直线型层次发展,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前后迂回的,文章内容呈螺旋上升型的发展方式。所以,演讲能使人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②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思维能力和水平也各有差异,这方面的差异可以通过阅读不同领域如经济、政治、科技、环境、能源、生态、时事热点等的文章和书籍。只有日常不断地积累知识,了解某课题的研究现状、理论体系和已得到公认的观点,并能积极思考,举一反三,总结自己对该主题的认识,构建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体系,才能得出对某课题较深刻、较客观的认识,尤其是独树一帜的见解,是符合当今个性化的要求的。
2 表达能力的提升
演讲的形成是一个先厚积而后才能或薄发或厚发的过程,平时勤于积累,及时开拓眼界并修正自身认识的不足,才可能在必要时刻信手拈来而且“拈来的内容”是正确而深刻的。仅仅有丰富的原材料而缺乏良好的加工方式,是难以打制出精良的成品的。在每次演讲呈现前都需要演讲者对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必要的归纳、加工,有条理地整理出来,使之清晰而且富有逻辑性,这就要求其能将演讲内容“穿针引线”,同一主题贯穿其中,提起任何一个部分都并不孤立而是有联系的。
演讲能力所要求的表达能力并非语言流畅、语调适当、用词准确、叙述角度新颖即可,这在英语演讲中的体现尤为突出,单纯靠娴熟的演讲技巧、标准流利的英语和地道的语音语调是难以在演讲台上大获成功地向受众阐明自己的观点的。英语演讲更需要及时的应变能力、快速的语言转换能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事实上,无论是哪种语言的演讲,其效果不仅仅取决于上述方面,更多地还取决于演讲者的语言风格是否简单易懂、让人容易甚至乐于接受。这对于一个人在成才过程中是否受人欢迎,能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尤为关键。在全球知识、文化、科技竞争的场所,个人在职场参与人际沟通的机会相当多,如果缺乏演讲的能力,将限制个人生活与职场的上升与发展。③
3 礼仪修养的完善
储备与演讲相关联的知识
这类知识一般涉及到礼仪、体态、心理学、互动原则以及受众群体、受众年龄和演讲主题在受众群体中的观点反应或接受程度。
人们一般通过三条途径汲取知识:一为网络、电视、广播和报纸;二为听报告、演讲和授课;三为与人交谈、讨论和辩论。通过阅读有关演讲的书报(如《演讲与口才》、《教师口才学》等)来提高知识积累,丰富对演讲的理性认识。通过聆听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的报告会,来领悟教育真谛并观摩讲话技巧。通过收看与演讲相关的高品位电视节目(如“挑战主持人”、“国际大专辩论赛”等),感受大家风范,领略演讲风采,揣摩其演讲技巧、气质、语言、动作、眼神等,不断提升演讲素养。
锻炼口才与思维、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综合素质
演讲有助于培养、锻炼、强化思维的周密性、敏锐性、灵活性、应变性、果断性。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广播、电视、电话、录音等记录、传播有声语言的工具日益普及,许多以往只能采用书面语言记录的资料、传递的信息,正逐步改为采用更准确可靠、简便易行的口语。现代文化和科技成果为进一步发挥演讲的作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创造了优越的社会语言环境。
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教育观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使国内演讲的受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但国内的教育方式使得人们重写轻说,尤其是大学的部分专业没有开设语文课程,这不仅削弱了其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利于切实有效地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更不利于全面锻炼、培养青年的思维能力。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语言的工具性就意味着灵活性和多变性,④因此在语言课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活起来、动起来。
在教育发达的国家,演讲能力是增加晋升、发展的机会,是提高事业的成功率的重要能力,是为人处世、立足社会必备的才能与修养,因此各级学校普遍重视演讲与口才的教育。中、小学有口语课或演讲课。西方的大学不仅有演讲课,还有演讲系、演讲学院,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演讲甚至发展为这些国家的服务型产业,社会上有提供有偿服务的演讲公司与职业演讲家。
本文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调查和归纳后的理性思考,总结出了演讲能力在人才成长中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礼仪修养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青年人提升演讲能力需要努力的方面。由以上叙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演讲能力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其培养的重要性不可小视。
基金项目:2013年度南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创新项目,项目编号:ZB-2013-110
注释
① 白杨,马琴。英语演讲教学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学时代,2012(15).
② 黎陆昕。简论演讲对青年成长特质的促进作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6).
演讲与口才论文【第五篇】
关键词: 《演讲与口才》 精讲多练 口语表达能力 高职教育
作为培养当代社会所需高职人才具有较强表达技能和素质的一门实用性课程,《演讲与口才》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表达、思维、交际等技能,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精讲多练,作为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精讲”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抓住知识的本质和特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有的放矢,直击目标,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因此,精讲对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备课提出了挑战。课堂的成功绝不取决于教师的讲解,而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多练”是这种作用发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开展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
一、演讲与口才课堂中的“精讲”
“精讲”的“讲”并不只是讲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两个意识:《演讲与口才》课程很重要,《演讲与口才》并不难。据笔者观察,高职院校学生中只有极少数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演讲训练,大部分学生甚至都没有做过演讲,对口才的定位不那么准确清晰。在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演讲与口才课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加强学生对演讲与口才的重视,加深理解,让学生明白当众讲话并不是一件难事,说得不好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只有千方百计地提高开口率才能练好口才、学好演讲。另外,还要向学生做好演讲与朗诵、背诵的区分,演讲中记忆力和口音技巧不可或缺,但是演讲最重要的是“说”的能力,不能认为演讲就是读或背。
《演讲与口才》内容繁多,包括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语音技巧、辩论、社交口才、各种行业口才等众多内容,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哪些要讲,哪些不讲,哪些精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精讲”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根据学情安排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且用恰当的方法展示教学内容。如笔者在讲解演讲的特点时,就借助《魔戒》中人王与魔王索伦决战前的演讲视频,学生看完后,再根据视频简单讲解就可以了。
“精讲”除了要把握好内容之外,还要控制好时间。传统课堂教学几乎就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练习。《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学生的口才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大量的练习时间就必不可少,“精讲”的目的就是要把时间交给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控制讲解的时间。
二、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多练”
“多练”是“精讲多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练”是达到“精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关键。
首先,练习要注意层次性,《演讲与口才》是一个双内容的课程,演讲是口才表达的高级形式,口才是演讲的基础。教学设计中,笔者在练习时是按照从日常的人际交往及社交礼仪开始再到实用的演讲辩论口才再到专门的职业口才安排内容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进行较高层次的练习时,还要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以便降低练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在讲解求职口才时,要求学生回忆社交口才及礼仪,自己完成自我介绍和与面试官之间的社交。
其次,练习的效果要靠大量的练习来保障。一种能力的学习包含输入、构建和输出的过程,练习就是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由内而外的再现过程,表现为外在能力的过程。课堂练习一般是这样安排的:每节课前4个同学进行1―2分钟演讲,然后让学生进行当堂点评,说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由老师总结。在知识点的讲解中和结束后,都进行大量相关练习,做到让大部分同学都能进行大量的练习。如在教授社交中的第三方介绍时,先讲解介绍的顺序和原则,用提问和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后,再创设情境,如“为你的小学老师和你的中学老师做介绍”“为你的老板(他现在和你的姐姐在谈恋爱)和你的父母作介绍”“为你的日本朋友和美国朋友做介绍”,等等,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完成练习。
最后,多练要讲究练习的方法。练习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现在有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可以用在演讲与口才课堂上,比如情境练习法,案例练习法,任务练习法,竞赛练习法,演讲+点评练习法。在讲解辩论口才时,笔者先让学生观摩了一场演讲比赛,然后把学生分为两个大组,让学生从提供的题目中自己选取感兴趣的辩题,自己决定辩手、智囊团、主持人、计时员和主持人的人选,安排辩论的策略、流程和彩排。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几乎所有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勇气和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当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练习方法,根据对象的专业、需求、层级采用不同的练习和评价标准,使得弱者变强,强者更强,所有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三、结语
“精讲多练”是实现《演讲与口才》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途径,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口才训练氛围,才能使学生拥有流利的口才,顺利走向社会、走向职场。
参考文献:
[1]丁文霞,唐朝京,闫玮,陈虹。高等院校“精讲多练”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6).
[2]王西田。关于“精讲多练”教学模式的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3]谢华琳。《演讲与口才》课程主体性教学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