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生活随笔随笔【优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6054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生活随笔随笔【优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生活随笔随笔【第一篇】

迷迷糊糊的,我在这个世上活了28年了,真的感觉非常茫然,经常独自感叹时间流逝的速度原来是这么快,特别是参加工作之后,每月都是做着同样的事情,一眨眼又到这个月交报表的日子了,啊,原来在这个公司已经呆了这么多年了,啊,原来她的小孩已经能走路了,我记得那时候她还和我下班后一块出去压马路呢,原来时间是按天走的。

不管你是幸福的还是悲伤的,不管你是孤单的还是喧闹的,不管你还是不是原来的你,时间都陪着你,看着你,时刻提醒着你,我们这无常的日子又过去了一天哪……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还是小时候吵着妈妈要吃足球巧克力的那个孩子,是偶尔偷拿爸妈一两毛钱出去买小吃的不懂事的孩子,是扫一次地能得到爸爸奖励的小象卷笔刀的那个孩子。

我经常看小说,睡觉前看,上厕所看,有时候走路也看,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闲暇时间我就会拿来看小说,我比较喜欢穿越的,不管是不是架空我都爱看,然后就会幻想自己假如能穿越回过去,我会怎么做,我会为了看天蚕变而偷偷摸摸大半夜爬起来看电视吗,我会认为自己取得年级前五名而沾沾自喜吗,我会那么不懂事吗,答案显而易见是不会。我会成为一个真正让爸妈骄傲的好女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碌碌无为的活在这个世上。

28岁,我真正认清自己花了太多时间,太大代价,但是才28岁不是吗?什么都不会晚,只要我愿意,没有我做不到的!

生活随笔随笔【第二篇】

虽然我们还仅有十三、四岁,却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学校生活经历。十年里,我们由一个呀呀学话的幼童成长为一个少年。在学校我们撒下了多少欢歌笑语,留下了多少辛酸苦辣,得到了多少人生启示,播种了多少期望的种子。学校,是我们成长的乐土。

在学校,同学间的友谊是最真诚的。记得一个夏天的.上午,我有些口渴,却在一番寻找后,没有找到水杯,看来妈妈昨日晚上灌好的水我又忘带了。我打算买瓶水,可钱包里已经是赤字了,没办法,只能用少说话的办法安慰渴得冒烟的嗓子了。下课后,好朋友发现了我的异常,平时都是我们一齐聊天,可此刻都是她在说,而我在静静地听。她有些疑惑地问我:“你今日怎样了,这么安静?”我有些无奈地小声回答:“唉,没办法,我今日没带水。”她听罢,风风火火地跑到小卖部,不一会儿,一瓶冒着凉气的可乐出此刻了我的面前,我一抬头,就看到了她那真诚的笑脸,“给你。”她说。“那你呢?”我有些不好意思。“没事,我带了水。”她摆摆手,无所谓地说。我接过了可乐,喝了一口,啊,真爽!

学校是一个完美的地方,它犹如一个珍贵的相册,收录了我们的纯真岁月——童年的度过,凝聚着我们的友情,记录着我们的那些欢乐的成长岁月,收藏着我们的笑语欢歌。同学间的友谊,师生间的情谊,我们都在学校中感受得淋漓尽致。

生活随笔随笔【第三篇】

随着气温渐渐地升高,已经到了换季时节,衣柜里的春装并不多,所以我和舍友决定去商场买一些新衣服。

我们是开车过去的,原本路边有一些免费的停车位,不过也有可能会被告知不能停。所以即使看到很多车子都停在那,我们还是直接把车开到了地下车库。这个商场的车库我们没有来过,没想到有地下三层,看着小小的廊道不停地转弯转弯,我都觉得有点儿晕晕的,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可能是建了多层地下室的缘故,每一层的层高特别的矮,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我们找了个电梯旁的车位,然后上了楼,特地记了位置,免得一会还要到处找车子。

目标很明确,我们直接去想要买衣服的那家店。其实在我看来,他们家的衣服价格有点高,而且款式很朴素,不太好搭配,可也不知为什么生意就是挺不错的。后来挑了几件衣服,我才发觉一点,他们家的布料还是可以的,这应该也是竞争力好的一个原因吧。买好了衣服,我们又去买了面包,然后就径直去车库开车。等到出车库的时候,一看计费,不到一小时居然要10元的停车费,这价格真的好高呀,我还以为一般就五元的呢。

看来这个商场的生意还是挺不错,才会有这么高的收费。所以真的要多赚钱,生活中无形的一些开销加起来也是挺大的一笔费用呢。

生活随笔随笔【第四篇】

有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很孤单,即使身边一大群朋友,有几个懂我。

有时候,很多愁善感,觉得世间一切红尘都看破了,很无奈,但有时候,又很期待着未来,带着那颗琢磨的心,闯荡下一秒钟!

很喜欢窗,喜欢窗边的风,跟喜欢风带给我的那份凉意,也喜欢雨,喜欢雨中安静的那瞬,街面上不再喧嚣,只留下小雨滴在滴答滴答,多好!

有时很想安静,但有时又很想热闹,喜欢自由,喜欢。

有时候,自己也琢磨不透自己。

生活随笔随笔【第五篇】

习惯性的惰性使我一躺下来就阅报,也不去管它什么游戏,什么运动!对于我来说,夜晚一家人聚在一起喝茶,聊聊一天的学习生活,这便是我最大的快乐吧!

“是不是那**嫂打来的?”奶奶压抑这声音,冲着爷爷打哑谜。

“嗯……”

“那会儿他就这样下去小沟里,很凄凉地叫了一声,一大群工人傻愣着站在那里,直看着他的嘴唇发黑,居然没一个敢上前救助,害怕得糊涂了。后来你爷爷路过那,给他做了呼吸,看样子不行,打120来,就不知是福是祸了,唉!”

在做着练习时,爷爷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听着阵阵感叹声,我知道那正是他家人最不愿意听到、可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阵阵凄苦的话语击中我的心扉,生活需要什么?生活需要勇气!

生活随笔随笔【第六篇】

下班路上,一串无忧无虑的笑声随着一阵奔跑的脚步带着风从我身边吹过,发梢微动,一丝清凉,心里空落落的,不禁感叹岁月的脚程是那么快,快到我猛然清醒时眼前的景色已经改天换地了。

曾经,想当年,这样充满回忆而又一去不复返的词组从没想过也能自然的从我的嘴巴里飘出来,其实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这样无奈的感觉的,那代表着失去,我已经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爸妈的青春,自己的青春,小伙伴们的青春,但是就像别人的说的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的记忆却自动的选择记住了曾经青春的岁月,而且越发历久弥新的感觉,但是越是靠近自己的事情反而是越能被自己忘记。

其实我想说,记忆是美好的,但是把我当下却是更加重要,就像那年我们奔跑在校园的操场的时候,我们是记着当下的快乐的,懂得享受快乐带给我们的清新的或者浓郁的香气,真的。但是渐渐走进社会生活之后我们却被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消磨了那种享受快乐的心情,每天在不见阳光的、恒温的办公室呆着,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不管身体还是心理都是水晶般脆弱,容易受伤,与大自然打交道越发少了,每天在钢筋混泥土和汽车尾气中穿梭,欢笑中也不自觉的带着压抑的感觉。

我们商量一下,不如哪天我们出去走走怎么样,就去我们读书的学校,最好是中学时代的校园(假如它还在那儿),去看看曾经的操场是否还是那样静静的呆在那儿,和几个交心的朋友一块聊聊往事,聊聊最近的心事,也会说其实物是人非也是一种幸福。

生活随笔随笔【第七篇】

天乌沉沉的,西南风鼓得一阵比一阵厉害。上上下下的地里都是几近成熟的麦子。今年收成好,麦穗子相当饱满。风的压力,让麦子都低低的弯下了腰。快到端午了,得赶紧把这些麦子收下地,南方的雨水较多,好容易麦子到了收获的季节,可不能糟蹋了。张昭福心里急切的想着。在皖南地区有这样的习俗,过端午是要用新收的小麦粉来做发粑。不同于北方的大馍,南方的发粑松软不粘牙,香甜不腻味,有着南方女子一般的温婉细腻,小家碧玉的味道。

还剩下几陇地,种麦子的地大都宽些,一陇地至少也有一米来宽,全靠手工收割。张昭福看看手上又新起了好几个泡,红里泛着一点紫,那些旧的茧子一层盖着一层,蜡黄蜡黄的,这都是他幸苦劳作的记号。新的盖住了旧的,别人虽然看不见那些旧的,他自己知道,都在他的心里——生活的痛楚与压力只在自己心里,欢乐与幸福也在心里。

抬头看看天,风将乌云吹得远了一些,天渐渐亮堂了一些,不那么沉沉的。麦子害羞的垂着穗子,随着风摇曳。像是羞怯的少女,不敢抬起头来相看心仪的少年——像极了初次与他见面的妻子,那还是花一样的年纪呢……麦浪在风的作用下翻腾,张昭福的心在麦浪的翻腾下澎湃,这一刻,已经忘了手上火辣辣的疼痛感。

“爸爸,该回家吃饭了。”五岁女儿甜甜的声音。小姑娘相貌可人,像妈妈的模样,凤眼、柳眉、瓜子脸,很是好看。红扑扑的小脸笑盈盈的。张昭福回过身来,妻子牵着女儿的手从不远处的地坝上向自家地里走来。肩上还扛着一个两头尖尖的长挑子,当地人称之为苗担或者尖担。南方的女子大都娇小,却也玲珑有致。“好嘞,爸爸快了啊!”一边说着一边弯下腰加快速度割起麦子,一会儿功夫就向前迈了十几茬的距离。

“先回家吃饭吧,下午我们一起来。”妻子的声音。“上午跟妈去了趟镇子上,快过节了,给老人和孩子添置些衣裤鞋袜。”妻子轻轻淡淡的说着,脸上漾着浅浅的笑意。

张昭福回过头应道:“唔,嗯,你自己呢,没有买吗?”“我不用,有的穿呢。”“总是那么省。”张昭福故作嗔怒的语气。“你呀,总是惦挂着老人孩子,自己省到不能再省。”

妻子微微红了脸,抿紧了嘴,拽起自己的衣角,两只手拨弄起来。那是一件半旧半新的薄格子呢外套,西装款式,结婚时找裁缝定做的,生过孩子身材没两样,穿起来照样合身的很。“只要你对我好,一家人身体好,就够了。”妻子满足的道着。

张昭福平时在外地做小趟生意,三两个月回次家,农忙时会回家帮农,留下妻子在家照应老人孩子。安徽当地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古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地方是既无好山又无美水,所以不得不走出家门寻找活路,衍生出一帮靠做小生意维持家计的群体。

他们的家境还过得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说富足,温饱是没问题的。手头也有些盈余,夫妻俩计划着再过年把盖座楼房,村里已经有十好几户人家都是楼房了,他们住着的还是父亲手上置办的家业:一幢两房一厅的青砖瓦房。父亲仙逝多年,现在只有六十多岁的母亲在身边。这样的小家庭不只是张昭福一人的功劳,也离不了妻子的精打细算,看似瘦小的女人一点都不懦弱,做起农活来不输给男人,丈夫不在时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人在张罗,一个人将小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也是大部分中国农村女人的优点。

一会儿功夫,这一陇地的麦子已经割完了。安顿女儿在地坝上站好,妻子一起帮忙捆麦把,前年的稻草扭成的三股辫式样的草绳是最好的捆绑工具。将草绳延长在地上,麦把子一把把堆成一个小小的垛,提起一边的绳头再将那边的往怀里用劲拉,两股绳头拧做一股,扭几下,塞进草绳绕几圈,利利索索,夫妻俩三两下就做好了几个小麦垛。捆绑好,用尖担使劲插进麦垛,这就可以挑起来了。

“哈哈哈哈……”一连串爽朗的笑声在麦田间回荡……。

生活随笔随笔【第八篇】

“孝敬文化”中国人传统文化重要的一环,注重“心和口,脚和手”,而形式上的更成为传统和习惯,比较实质而言,过去重视形式,后来注重精神。不过,单独这两者都不最恰当,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父母在,不远游,是陋习,女人为男人的守寡更是畸形孝道,甚至夸张到辞官尽孝三年的典型的形式主义。中国许多的习惯习俗,都是孝道文化。所谓的清明节,重阳节,春节,等都是形式的固定。而孝道和家法总是密切联系的。可是宗亲家法注定在法治社会成为历史,家血缘家庭成员的减少,人口老年化时代的来临,让尽孝成为话题、课题、也是难题。

形式上的孝道与内容上的孝道存在巨大的差距,只有当失去才明白“孝”字,这个孝,上面是入土为安故“土”,下面才有血脉相承的子孙满堂的儿“子”。

当孝成为我们必须再次提及的时候,孝道之“道”已然成为人迹罕至的“小道”了。

吕不韦其实就是秦始皇的生父,秦始皇杀吕不韦正是对孝道的一种扭曲行为。

孝道的教育,来自家族的文化传统的约束力,可是在如今家族的分裂缩小之后,约束力几乎丧失殆尽,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家族眼里“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格言是对孝道的一种本能,忠孝两全在古代困惑着有志之士,而如今,家族共同犯罪,或者默认犯罪成为普遍现象,这是孝道大于国法的最典型行为,可是,只有极少的贪财的官的惧内拒双亲之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孝道成为一句空话。

所以,我以为,孝道在当今应该从内容到形式的和谐一致。也就是制度和法规让孝道成为人生教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漫长的阅读岁月总会在心的书页上歪歪斜斜的留下一些感动、感悟、感觉。而阅读方式和书写方式的改变让我们这一代“人到中年”的网络草根写手更自由的翱翔在网络的天空,犹如如鱼得水一般的自由。而积淀经年的古今中外知识和文化和渐进更新的写作模式,让我们开始尝试许多过去不能尝试的写作领域。

我不是作家,也不是文化人,我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草根。当博客时代来临,我们便一起默默的耕耘在属于我们自己文字的伊甸园。在“草根博客”这个百草园,我们同样会欣赏到“奇花异草”。尽管这些奇花异草在文化里、社会中、媒体上难得一见他们在“正规”的官方认可的方式出现,但是,我们无疑的是他们确实是很名贵的奇花异草。也许,我们正用这样的方式宣告文化的伊甸园从此因为“草根”的文学而充满了生机。

当然,我是有为而来,不过,我从心底拒绝墨守成规的人生态度。我总是期待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书写超前的乃至无人问津的文字。观乎历史,那些文学巨匠、文化泰斗都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书写适合自己的文字,倾述和时代通脉或者更有前瞻性的文学模式。

我曾经用一年多的时间组织或者主持了许多的草根博客文化访谈,通过“这一个”博客,通过这道橱窗展示了某些博主的亮点。而这些亮点足以说明草根博客文化正从敝帚自珍的羞答答的状态中勇敢的绽放开来。

举例几个特色博客,如雪漠的血印禅修文化、枕边书的江南休闲文化、点子正的点到为止奇文、布衣书生的伤情散文、罗密欧的音乐杂谈漫谈、空谷鸣琴的当代知性才女散文、释藤的摄影抒情美文等等。当然,我的这些定义不太准确,而他们的博客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正在盛开的大花园,我仅仅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最亮的特色来举例。我之所以举例,是因为我曾经和他们的博客直接对话,写了访谈录或者是对话录。

所以,你是草根,必须有一个亮点让自己开花,并且散发出独特的芳香来,这就是唯一的理由。

比如爱情,被古今中外的人吟诵和讴歌,更是因为当代只赤裸裸的婚姻而让真的爱情成为围城之内的小资梦幻曲——这些美文,却因为内在基础的丧失而成为无病呻吟的典范。

家可以成为巢,妻也可以成为妾,女人最恨的“爱情”却没有了市场。于是世风日下,我们终于解放了自己,解放了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我们的情感,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错误的迷惘。讴歌本来虚伪,现实更加的残酷,我们凭什么去爱人,我们又凭什么被人爱。所以,这个最美妙的词汇终于被我们肤浅的虚幻的文字装饰成为最奢侈品。

没有对象的爱,是虚无的;不能比肩的爱,是奢侈的。所以,情感美文注定成为草根博文海量的收容所。可是面对俗世的生活,爱情连成为一个最轻的筹码的机会也鲜见。所以,闪婚和闪离,终于成就了一道“非城勿扰”的舞台。我之所以不用诚实的“诚”而用城市的“城”,是因为那仅仅是一堵新建的钱钟书的“围城”。

围城内外,许多的博主用“美文”讴歌着,说确切点是呻吟着。对不同的博客,特别是散文博主,我不看好十分流行的“情感美文”。尽管许多精巧细腻入微的情节,和情切切、泪潸潸的语句同样让读者有一时之快。因为,当美文成为一种时髦,成为一种外套的时候,我们宁愿拧掉所有的水分去阅读。也许,我们发现他们的内核其实单薄得比一张纸还要透明无物。

美不是因为言辞的华丽,而是精神的内核。当假话、空话成为时代的标签的时候,艺术的生活和生活的艺术成为一种奢望。面对正规途径阅读的许多的所谓的经典,往往给予我们更加虚伪的引诱。

相对而言,我不反对用诗歌的灵魂书写散文的韵脚。尽管只有寥寥数字,篇幅不长,却蕴含巨大的阅读空间,一般而言,跳跃的诗歌总是模糊太多的指向,而细腻的细节弱化在一些巧妙的比拟中,让阅读的空间扩大既是好事也为韵味,这样的诗句往往因为精彩会准确的抓住人的心灵的哪一点,也就是震撼,同感,共鸣。很适合所有的读者,因为比拟的本体和喻体同样是多向性的,也只有同一个思维水准的读者才能悟出其中的曼妙来,而散文相对于而言,因为更加的具体和真实,让阅读成为更准确的画面,犹如音乐的一个乐段被喜欢音乐的爱好者准确的捕捉,从来产生对主题更深刻的体会。这种体会的文字就是散文的灵魂。也是阅读散文的快感。

其实散文材料的选择才是成为博客成名的关键,而不在于语言本身,而语言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基调元素而已。

不知是童年的记忆或者是来自祖先的馈赠?不知是因为见识了许多的人背叛故土的牵挂,还是看见更多的“拆迁”的悲剧?在我的笔记里,也许除开围棋的文字,就是对三峡的皈依。

魂牵三峡的山水,恣意江湖的洒脱。

山不在高,有神则名,水不在深,有心则行。人不在衣,有韵则新,形不在华,有气则神。形之彩,非于外在之相,却自在神往。巫山在宋玉的梦魄里,幽会神女之阳台;巫峡在薛涛的诗签里,洞穿于波涛之上,杜甫曾困倦在瞿塘峡逼仄中喘息,而诗仙借奔腾的川江水匆匆离开……心之所想,全在内涵之仙气,岂是凡夫所能观之。三峡的山水如斯也。

山之名,岂止仙人可为,又非名胜可栖。狼咆哮于明月之夜,游魂于山涧之溪,寻寻觅觅中,当夕阳将最后一滴眼泪给星星,当三峡最后一朵浪花给诗人,当诗人最后一次冲动给情人,当情人最后一个梦幻给海市蜃楼。谁在乎夹岸的黑森林虎啸猿啼?谁在意红尘中的白帝彩云?谁计较高峡平湖的蕴藉或者一泻千里的怒放?流走的是幻象,滞留的是山脊;破灭的是浪花,诞生的是星星。在意或者无意,三峡的子民已经远走,而将所有的历史掩埋成就历史。

水之心,岂止形色也。此心读“新”,朵朵浪花送新颜,阵阵涟漪荡心情,此心又“信”也,勿须海盟山誓,牵手海枯石烂,此心更“星”也,布漫天锦绣,写华美诗章。山之颠,水天涯;早为露,夕为霞。心心相约,归去来兮,星星璀璨,归去来兮;山之边,水彼岸,融冰凌,化甘霖,欣欣向荣,归去来兮,欣喜若狂,心满意足。

在生活中邀请一个或者一群知趣相投的人聊天,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预约再预约,延迟更延迟,原先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时间飞逝而淡忘,我们总是在一些新颖的话题间转换,而明锐的视觉和感悟,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溜走。

比如元旦下午,开完一个本地文化工作联谊会之后,走在“20xx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的云阳新城”的华丽的街道上,我和“巴蛮子”——他正在撰写关于三峡风情的长篇小说——就一些时局的话题探讨着,路旁是熙熙融融的街市,满眼的繁华和匆匆的步履,私家车穿梭在街头,穿着单薄但很时尚的少年少女充满激情的身姿结伙而来,然后联袂而去,成为一道街头精致……我们满眼关心这些,我们也满眼感觉不到最幸福的“最”字,倒是有三分“醉意”而已。

其实,我却在思考下面的一些零碎的片段:

三峡实际的地域要比这八百里要长得多,更比这一条狭长的曾经湍急的河道要曲折的多。上上下下的水手或者纤夫,他们不是用长度来丈量的。水手总是用日子的丈量,几年,几十年他们就在这川江上来来往往。风沙见识过,放浪经历过。太阳的暴嗮,还有涨水时节的洪流见识过。而纤夫不同,他们用重重叠叠的草鞋,或者赤足去丈量,用一段一段蹦断的纤绳来计算。口渴了,满脸的汗水里总是含有咸味,雨来了,赤裸的肌肉上满是更深的烙印。

三峡的历史没有因为川江激流而停止歌唱,三峡的历史也不会因为高峡的平湖而澄澈透明。

因为所有的历史被雕刻在巫山的石壁,所有的日历被描绘成河床边深浅不一的烙印。

纤夫,不是歌手,不过在喜欢唱歌的绝对是他们。因为、三峡是他们的长笛,奔腾的江水是他们的气息,而没有歌声的三峡绝对是寂寞的三峡。

我们边走边聊……然后就“文化的三峡”的话题意犹未尽,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终于说再见,而我更深知,这一再见也许是一会儿,更多的十天半月,乃至半年一年。关于这个话题,就这样打住。当然打住的是我们之间的对话和探讨,没有停歇下来的是我独立的思路。我在路上。

是三峡刘星吗?是棋迷吗?是虚拟的文化的客栈的主人吗?是,也许都是,也许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和你交心的知趣相同的一个文友,一介书生,一个棋迷,一个用文字为话筒,一个以棋子为道具的“江湖棋迷”。

在网络上游弋,我发现我撰写的1篇杂记被一家文化网站转载,当然署名还是“三峡刘星”,这也是幸事。全文如下。

《黑白》。

三峡刘星对枕边书的博文《坐对电脑》发表评论:手谈天下事,键敲心中诗。若说最风流,博客梦寐时。诚结四方友,翰墨描凝脂。青春突焕发,知音天下知。——本人最近阅读王华先生《黑白》长卷,权做枕边书,兴来游走于博客和书香之余,重新整理和枕边书的网络“棋缘”再写新作《笔缘枕边书(中篇记实网络文学,上中下)三卷——系我的网络专辑“网络传奇之才子系列”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请先生批阅、矫正。

三峡刘星写于三峡红叶时。

枕边书(王华)回复说:“已经拜读,真诚感谢,收藏。问候刘郎,迟复为歉!”

……。

也许,我渴望了解和展示的文化符号本身就是属于“精英”标签的稀缺的“古董化石”文化吧,所以,命中注定了守住寂寞成为我最自豪的事。这是我心甘情愿的,在这寂静的三峡的乡村,我躲藏在满是书香的陋室里,用一台电脑和外界沟通着。

冬的三峡很清冷,雾气弥漫的山溪带来嗖嗖寒意,而不耐寒的树枝上星星落落的挂着零星的枯叶,但是,满山的松柏反而显得更加的昌盛,溪水清亮亮的,而恰到好处的风景处总是一笼笼修竹在茂盛的生长着。不畏寒意的鸟儿在山溪两岸寻觅着,唧唧的叫声更是清清楚楚的回音在峡谷中。

我敲打着键盘,游弋在网络的敏感的话题之间,匆匆而阅之后匆匆而去,几番搜索之后,一天的国内外大事了如指掌,其实,了解这些和不了解这些对于个体的人而言,根本就毫无意义。

文化立国的国策更多的是一种信号,是一种矫正,物质文明构筑的台阶之上必须构建庞大的精神文明高楼。没有文化的沙漠才是真正沙漠,没有精神之源的沙漠才是失去生命力的沙漠。我们正在沙漠和绿洲之间选择我们面对的明天。

歌舞升平是一种景象,断垣残壁也是一种景象,只看见前者,让我们更加的飘飘然,只看见后者,会让我们戚戚然,恍若世界末日。前几年面对20xx年的世界大毁灭的谣言,只能证明20xx年充满了我们更多的期待。这就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世界。在新年元旦之后,写上如上的笔记正是我面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最殷切的期待。

生活随笔随笔【第九篇】

欢迎阅读与支持,如果喜欢记得常来!内容简介:我的感觉人的一生做自己喜欢的事与自己不喜欢事的概率相比,前者的概率远比后者的概率低。因为生活在这个世...觉得不错就继续看完以所有内容吧!

欢迎同学们阅读《》,此文由随笔网。

生活随笔随笔【第十篇】

1月6日我去学校领完通知书后,就正式放假了。我每天都是6时40分起床,起床后我就抓紧时间洗脸、刷牙、穿衣服和妈妈一起去项目上班,因为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所以我就跟妈妈到项目上,到项目以后,妈妈在办公室工作,我就在妈妈办公室找了一个的空位置坐下来写作业,我做完一项作业妈妈就让我休息20分钟,妈妈的项目上有我的好朋友,我就跟我的好朋友玩儿,她们的名字分别是格格,果果,她们都上一年级,我们玩儿了一会儿。

吃中午饭的时间到了,我们都拿着碗来到食堂,因为项目上的人很多所以我们要排队打饭,我坐在饭桌前等妈妈打饭有好多叔叔多我玩儿,饭很快打就过来了,每天都是四菜一汤。

我们大家都开始吃饭了,哇,好辣呀!辣得我都出汗了,我最喜欢吃食堂的玉米排骨可香了。很快就吃完饭了。

我和格格是一个宿舍的,睡完觉起来看了一会儿电视就开始写作业了,我写的就是日记,我听见格格在***妈的办公室哭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格格也在写作业,果果也在写作业。

这个寒假的几天里我过的很高兴!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136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