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发言稿(样稿)汇总4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座谈会发言稿(样稿)汇总4篇”稿件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座谈会发言稿【第一篇】
xx:
大家好!
我xx支行的xxx,是去年年底刚进行的新员工。在这里首先要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代表新员工发言。
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能收获什么”,对于刚进行的我们来说,这句话更是意味深远。下面我谈下自己的两点感想:
扎根于农合行这片沃土,感受成长的喜悦和激情
在进农合行短短六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却是我三十年人生经历中成长最快的阶段。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农合行为每个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是多么宽广,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与感动。还记得刚进行时的忐忑不安,因为自认为非科班出身的我学起业务来肯定比专业对口的新员工慢,不甘人后的个性使我对此担心不已,跟在师父后面仔细地记录临柜的操作规程,每个步骤都记得清清楚楚,害怕自己疏漏任何一个环节。而师父看我战战兢兢的样子,总会安慰我,并且会耐心地重复好几遍,直到我记全为止。就这样在师父不厌其烦地指导之下,我很快熟悉了储蓄业务。并且,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让我在进行半个月后独立临柜了。这使我很快进入了角色,觉得自己就是这儿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天都斗志昂扬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农合行就是有这样的亲和力让我有主人翁的心理认同。
在进行后的每时每刻,我都能从领导和同事们身上感受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原以为银行的工作轻松,但进银行不久我就发现,为了客户延迟下班、周末加班是常有的事。领导和同事们身上的奉献精神让我懂得了他们是为了兑现对客户的承诺,为了恪守银行的信誉和担当助推经济发展的责任。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下,我也懂得了奉献,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奉献也是一种快乐。因为这样的奉献让我干一行而爱一行,爱一行而专一行,也因此能更融洽地融入到了这个团队中去。融入这样的企业文化,扎根于这样的大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在这个大家庭,员工们如同家庭成员般温馨和谐。在迎新晚会、跳绳爬山等活动中,我每次都能感受到同事间团结友爱的氛围。在辩论比赛、舞蹈比赛的备战过程中,我无时不在感受同事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农合行这块沃土上,我正在欢快地发芽,茁壮地成长;在这个平台上,工作带给我莫大的快乐与激情,而这个快乐与激情将为我插上腾飞的翅膀。
耕耘于农合行这片沃土,收获不平凡的人生
收获来源于辛勤的耕耘,耕耘从不问春夏与秋冬,从不管严寒与酷暑,这是我在农合行人身上看到和学到的。面对客户的微笑从不因重复操作而省略,服务客户的心愿从不因日积月累的辛劳而褪色想客户所想是农合行人的原则,支持三农是农合行人的宗旨。我也时常在思考,我要在农合行这样一片沃土上如何耕耘,如何成长,如何沿着老一辈农合行人的脚印续写辉煌?
我想我只有把自己当成一颗种子,投身扎根于农合行这片沃土中才能生机勃勃。如果我们把银行的成长当成自己的责任,那么在银行成长的同时,我们也会获得成长和提升;如果我们能积极认真和全心全意地对待银行的每项事务、每位客户,那么我们的努力将推动银行的成长,我们也将因此实现人生价值,作出每颗种子成长后的贡献,收获不平凡的人生。
而作为新员工,特别是刚开始临柜的我们,学好技术、熟练业务是我们必须夯实的基础;热情地迎接每一个早晨,热心地接待每一位客户是我们内心坚实的的信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就是一分辛勤的耕耘,一分成长的收获。
作为青年的我们,富有激情、充满信念,是农合行新鲜的血液,建设农合行美好的明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积极奋进、永不懈怠,像老一辈农合行人一样坚守着平凡的岗位和这不平凡的事业,延续农合行人的光辉传统是我们引以为傲、矢志不移的目标。
作为农合行的`一员,我们始终与农合行同呼吸共命运,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农合行人的进步都会推动银行的成长,每一个农合行人的努力都会为银行的进步增添一份力量,老一辈农合行人的行动已经证明,银行的成长让他们实现了自身价值,因为他们主动承担了银行发展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在追求自身进步的同时也推动了银行的成长,也就有了农合行灿烂的今天,而我们的努力将决定农合行辉煌的明天。
xx农村合作银行,这里是我们的家,这里是我们书写青春的画纸,这里是我们发光发热的舞台,这里是我们为之终身奋斗的战场!作为新员工的我们,我们更将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书写青春的激情和我们勇于承担责任的爱行之心。
谢谢大家!
座谈会发言稿【第二篇】
各位: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在工作中配备了作风优良、工作扎实的优秀干部做好“传帮带”工作,促进新生力量的成长,使之有足够的本领接好班;在生活中又提供了各项资金补贴,为我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在宝鸡市选调生对接会上,各级领导鼓励我们在工作中了解宝鸡、热爱宝鸡,言语间饱含着对年轻同志的关怀与期待,我深刻体会到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的必要性。
转变角色,加强学习。
尽管我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与专业知识,但我们缺乏宝贵的实践经验,高校毕业生这个标签既是光环,也是压力。这个标签可能是我们踏入社会的敲门砖,却不能成为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书本上的知识是死板的、平面的,而实际工作是灵活的、复杂的。因此,刚参加工作,我们要放低姿态、摆正心态,重新投入基层这所新学校;同时也要秉承终身学习的准则,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勤于动脑、善于钻研,不断摸索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立足岗位,实干担当。
作为选调生,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多干事,能吃苦,不怕挫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秉承“奉献青春,服务人民”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也能发光发热。在工作中,我们还要保持清醒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承担责任,不畏难,干成事,在基层实践、进步与成长。
座谈会发言稿【第三篇】
晚上好!
我来到,从军训那天算起,到现在已经是两个多月了。其实和早已结下缘分。XX年那一年暑假,我刚从大学毕业,当时就来到了咱们,并参加了当时的培训。因为各种原因,参加完培训后就离开了。时隔两年,我重新回到这里,以一种更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对于我的挑战。
首先,不论是两年前,还是两个月前,走进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绿茵场上、篮球场上、葡萄架下、风雨长廊、教学楼都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除了干净,迎接我的还有郁郁葱葱的绿树小草。整个学校都被绿色植物包围着,烘托着。不得不让我感叹,这所学校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环境优美。在军训期间,我们这帮子新老师被安排在学生宿舍暂时住下。本以为会相当简陋,没想到刚踏进宿舍门,就感受到了一丝清凉,原来宿舍里早已准备了空调。到了第二天,学校领导也纷来沓至,对我们“嘘寒问暖”,也让我们这些新老师颇为感动。
培训后是紧张的开学工作。开学起,我和刘圣兰一起分在了学校教科室工作。接踵而至的是各项教科室的工作。虽然作为一名老师已经有两年了,但是面对这类科室工作,仍然是一名新手。话说,有一位好师父,你前进的道路便少了一份荆棘。我很庆幸,我和圣兰有一位好的引路人——宋校。在科室工作中宋校悉心指导我们,并从细节入手。例如如何和其他老师交流沟通。刚接手工作,宋校在交与我们工作后,总是会耐心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事后会询问我们是如何做的,并细心的告诉我们哪里还做的不足。慢慢地,从最初的懵懵懂懂,有事后连一个文件都找不着,到现在不说得心应手,但是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做事的效率。在教科室工作,和做一名老师是有不同的。老师主要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而科室工作面对的则是学校的事务。我,其实是一个容易粗心的人,而在教科室最需要的。是细心细心再细心。我希望,在宋校的领路自己的努力下,我能从粗枝大叶逐渐转变为一个细致入微的人。
来到,是希望能够站在讲台前,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共成长。现在我是一名储备老师,在一个学习成长的阶段,并加入了青蓝工程的队伍中。从毕业之后,我一直感叹于没有一个老师,我真的很高兴来到后能参加这样一个青蓝工程。许多人说“遇到一位好老师会让人终生受益”,好老师就像一本好书,而我是何其幸运,有幸在这次活动中结识“研究型”教师黄可。或许本身和她的年龄差距不大,黄可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更像一个大姐姐,可以说是手把手带我熟悉各种事物。因为第一次接触全寄宿制学校,很多事情还不熟悉。黄可老师从如何接送学生开始,带我熟悉工作。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来到学校,很多是懵懂无知的,每天黄可老师就带着我一起接送孩子,并且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小到孩子们吃饭穿衣。让我不得不感慨,老师都是一个个好“妈妈”。在教学方面,黄可老师的课堂也是对我完全开放。毕业后,在以前的学校我也是教低年级,这一次,又下到了一年级。我想,黄可老师的课,能够让我和之前自己的课有了一次对比,这样更能够认识到自身在低年级教学方面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近,我来到徐长河班上,学校又给了我一次学习的机会。毕业至今,我一直在低年级徘徊,对于中高年级一无所知。面对这一个个学习的机会,我想我要坚持六个字“多听”“多思”“多学”,珍惜每一个机遇和挑战。
最后,衷心感谢学校对我们新教师成长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压力不小,工作重,但我想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快乐。
座谈会发言稿【第四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今天能又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畅谈学习劳模心得体会。
“劳模”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是全社会劳动者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他们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今天从我们身边也走出了这样一位全国劳动模范-。这既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所有地质人的骄傲,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记得我刚上班的时候,“”这个名字就经常在我耳边响起,别《》人的啧啧称赞在我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当时我的心情就像如今的“粉丝”一样,非常想亲近名人,想近距离接触他。后来,因为我的专业原因,经常要帮做幻灯片,处理一些文字报告,这使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去了解、去洞察、去感悟一路走来的人生历程。时常为之感动、为之折服、为之感染。
我之所以感动,源自于他兢兢业业,奉献地质事业的精神。1976年招工来到地质队,他就与钻探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30多年。干钻探专业十分艰苦,一个项目从设计方案、前期调查,到工程的建设开工、施工管理、矛盾协调、竣工验收等等,都要倾注大量的精力,遇到工期紧,任务重的项目,完全顾不上家人,也顾不上自己身体,经常半夜都能看见*办公室的灯都还在亮着,他还在忙。为攻克 “定向钻探”方法技术项目,他曾有一次动手术住院,刀口还未拆线,就急忙出院了,躺在车上与南京大学教授们一道赶到江苏泰州施工现场,为的是解决钻探中原状样取心问题。在从事野外探矿科研工作的岁月里,在工地钻机过年是常有的事,当春节震耳鞭炮和新年钟声敲响之时,想念亲人,他内心难免有些酸楚。可他却说:“钻探施工虽然艰苦,但苦中也有乐,每当我与同志们一起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心里就非常高兴”.钻探技术工作已成为他的一种乐趣,他从内心爱这一行。
我之所以折服。是因为他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他立足钻探岗位,从“五小”成果创新活动开始,每一项小发明、小改革的成功,哪怕获得一张奖状、一部小收音机的鼓励,都能激发他搞科研的热情。上世纪80年代初,他设计研制了水力喷泥浆搅拌器和单点定向仪在钻探施工中推广应用,效果很好,分别获得国家青工“五小”成果二等奖和安徽省青工“五小”成果一等奖,之后一发不可收,他在钻探一线乐此不疲地完成了多个科研项目。由他主持研究成功的“受控定向钻井技术”系列成果,为地质找矿勘探方法及岩土工程施工关键技术解决和突破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解决了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区施工布孔、钻进、取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1000米以下人工控制“导航”钻进,能在一个孔中分支成伞状、羽状、“S”型等多个方向的钻孔,该勘探技术在从1985年开始就被采用以来,先后在多个大型矿区进行应用,解决了陡矿体,异型矿体、地面障碍物下部无法勘探矿体等技术难题,其潜在价值达数千亿元。这些只是成果中的冰山一角。在从事探矿技术工作的30多年中,先后参加和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局级科研项目,获得科研成果奖几十项;参加主编的《定向钻进规范》行业标准,由中国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国内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8篇获得省部级优秀论文奖。他曾获全国地矿系统十佳科技工作者、发展创新工程先进个人和 “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殊荣。今年“五一”前夕,他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2月又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我之所以感染,是因为他淡泊名利、无怨无悔的精神,上世纪90年代,地质队处在“低谷”状况,地勘任务逐年减少,地质队面临生存危机。没有彷徨、没有迷茫、没有后悔,多次谢绝了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科研院所的聘请。为了使单位生存和发展,他咬定钻探专业技术不动摇。率先成立了一支专业技术强、工作作风硬的“特钻工程处”.凭借着国内领先的定向钻探技术优势和良好信誉,南下广州,北赴首都,东进上海、浙江,西挺鄂北,中守南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下了辉煌业绩,打造出自己的特钻品牌。记得今年七一前夕,记者来我队采访,问取得劳模称号的感受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虽然荣誉在我一人身上,但事情是大家做的,我只是他们中的一员。”在带领下,探矿所先后涌现出了多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部级劳模、市局级先进人物。
同志们,如今“地质立局、强队富民”的战鼓正愈擂愈响,宏伟的蓝图已经展开,地勘行业正处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正需要你我的奉献!因为我们的事业,只有靠我们的辛勤工作,才会有更加灿烂的今天和明天;而我们自身也需要奉献,因为我们平凡的生命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得到升华和完善。是的,我们不能金戈铁马、轰轰烈烈,但我们可以像那些平凡的而又不凡的劳模一样,立足本岗,兢兢业业。我们虽然平凡,一样能走向不平凡。一位哲人说过:伟大往往是在平凡的夹缝中闪光。同志们、朋友们,亮出你的真诚、执着和自信,在平凡的岗位中,让我们创先争优。因为--平凡是真,奉献最美!